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汇报总结(共8篇)

第1篇:某县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毫不动摇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自接到通知后,我县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安排专人到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中了解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情况

       我县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现有宗教团体X个,民政部门备案的宗教团体X个,有X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有XX教爱国领导小组筹备小组。信教群众XX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XX%,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点)共XXXX处。其中:佛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XX人,活动场所XXX处;道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活动场XXX处;伊斯兰教有信教群众XXX余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活动场所XX处;基督教有信教群众 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依法登记基督教活动场所XX处,以堂带点XX处;天主教信教人数XX人,无教职人员,天主教活动场所XX处。我县信教群众在全县XX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五大宗教在我县均能坚定不移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主动维护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

       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做法

       第一、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树立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准确了解改革背景下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学习党对宗教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加大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结合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全县政策法规大宣讲活动,结合全县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系列活动,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宗教爱国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是积极鼓励各宗教深入挖掘经意内容,增强宗教中国化的认同感。我县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深入挖掘经典教义中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内容,发挥宗教经典教义中的积极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信教群众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多次同宗教界代表人士进行座谈,了解鼓励他们在讲经布道中多宣传宗教中国化内容,搞好结合,做好文章,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抵御各种宗教极端思想。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是加强镇(街)党委政府关注,提升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宗教工作的抓手在镇街,我县高度重视发挥镇街党委的主体作用,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作为县镇村三级宗教网络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建立了镇街民宗工作联系人绿色通道,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反馈上报和处理,确保全县宗教界的和谐稳定。四是引导信教群众服务经济发展,鼓励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立足自身实际,在不同的劳动岗位上,积极搞好生产,为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经济作出应有贡献;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建设多提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担任社会职务的宗教界人士,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和地方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群众的心声,从智力上支持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领导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工作中也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1、教育培训的方法方式单一。对信教群众的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培训方法方式不多,培训次数、培训人数有限。2、爱国宗教团体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爱国宗教团体发挥作用较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爱国宗教团体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XX实际,从镇街党委政府和村居委会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的最前沿战斗堡垒作用;从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激发宗教界的积极因素;从做好信教群众思想引导上做文章,开展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力争保持好全县宗教界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

第2篇:某县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毫不动摇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自接到通知后,我县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安排专人到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中了解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情况

       我县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现有宗教团体X个,民政部门备案的宗教团体X个,有X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有XX教爱国领导小组筹备小组。信教群众XX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XX%,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点)共XXXX处。其中:佛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XX人,活动场所XXX处;道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活动场XXX处;伊斯兰教有信教群众XXX余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活动场所XX处;基督教有信教群众 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依法登记基督教活动场所XX处,以堂带点XX处;天主教信教人数XX人,无教职人员,天主教活动场所XX处。我县信教群众在全县XX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五大宗教在我县均能坚定不移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主动维护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

       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做法

       第一、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树立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准确了解改革背景下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学习党对宗教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加大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结合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全县政策法规大宣讲活动,结合全县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系列活动,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宗教爱国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是积极鼓励各宗教深入挖掘经意内容,增强宗教中国化的认同感。我县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深入挖掘经典教义中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内容,发挥宗教经典教义中的积极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信教群众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多次同宗教界代表人士进行座谈,了解鼓励他们在讲经布道中多宣传宗教中国化内容,搞好结合,做好文章,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抵御各种宗教极端思想。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是加强镇(街)党委政府关注,提升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宗教工作的抓手在镇街,我县高度重视发挥镇街党委的主体作用,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作为县镇村三级宗教网络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建立了镇街民宗工作联系人绿色通道,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反馈上报和处理,确保全县宗教界的和谐稳定。四是引导信教群众服务经济发展,鼓励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立足自身实际,在不同的劳动岗位上,积极搞好生产,为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经济作出应有贡献;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建设多提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担任社会职务的宗教界人士,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和地方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群众的心声,从智力上支持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领导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工作中也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教育培训的方法方式单一。对信教群众的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培训方法方式不多,培训次数、培训人数有限。

       2、爱国宗教团体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爱国宗教团体发挥作用较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爱国宗教团体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XX实际,从镇街党委政府和村居委会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的最前沿战斗堡垒作用;从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激发宗教界的积极因素;从做好信教群众思想引导上做文章,开展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力争保持好全县宗教界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

第3篇:清真寺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研究

       清真寺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研究

       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宗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它具有有形的教堂、教会、庙宇,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实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伊斯兰教中国化”就是伊斯兰教文化适应中国本土社会政治文化特质而发生改变并与之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宗教的中国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观点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宗教教情提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产物。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的要求,是必然的、可行的,二者相辅相成。

       二、清真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表现

       (一)我国宗教中国化发展的表现

       在政治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信教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方面,希望宗教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在文化方面,宗教界要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方面,要运用宗教来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服务,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清真寺伊斯兰教中国化发展的表现

       我区清真寺位于XXXXXX,始建于XXXX年,由XXXX发起筹建。该寺为民居式砖瓦结构的平房,占地面积约4.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中礼拜殿建筑面积280多平方米。目前信教群众达到500人。从教义思想看,我区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通过“以儒诠经”,积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解释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项功课,阐释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从建筑文化看,我区的清真寺无论是样式、结构,还是艺术风格,都与阿拉伯地区有了明显的区别。以砖瓦结构为主,同时配以

       2 中国情趣的庭院设置,如在清真寺内种植花草树木等。从生活习俗看,我区的穆斯林群众在饮食、语言、穿着、婚丧嫁娶等方面都已渗透了不少中国元素,普遍具有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

       三、我区清真寺如何坚持宗教的中国化发展

       (一)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发展

       我区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发展是在与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相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伊斯兰教的经典与核心教义是保持不变的,但其经典、教义的解释和表达形式正在不断变化着,这是当前伊斯兰教不断与时俱进、得以延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倡我区清真寺的中国化发展不仅不会影响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传承,反而会促进伊斯兰教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因为当前我区清真寺伊斯兰教知识的传播通常是靠清真寺的阿訇口头讲解,没有形成正式的文字资料得以保存。而用汉语言文字系统表述伊斯兰教教义学说、教规教律,可以为我区的伊斯兰教发展提供更多的历史记载,也为伊斯兰教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

       3 目标上来,引导伊斯兰教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工作,为我区伊斯兰教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始终坚持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宗教和谐主要是指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和谐相处。伊斯兰教要想更好的传承、发展必须要适应当地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的“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等主张,都体现着伊斯兰教爱国、护国的崇高精神和伊斯兰教与国家的和谐。我区清真寺伊斯兰教要坚持宗教的中国化发展,就要积极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伊斯兰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伊斯兰教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继续坚持中国化方向。而这项事业要想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就要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清真寺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第4篇:【独家】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独家】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135编辑器

       坚持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演变的历史经验、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始终关系着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建构,关系着各宗教的相容共存、和谐相处。

       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首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进一步强调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些重要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中国宗教工作的丰富经验,以及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三者结合,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善于从国际国内的大局出发,去观察、认识宗教,调动和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演化规律的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工作的能力上升到了新的水平,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宗教中国化的核心要义任何宗教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自觉地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走过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这不是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要求、未来的选择。在当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宗教在其中所具有的形态也必然与以往旧时代有所不同,必须改变旧时代的政治烙印,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新鲜养分。“坚持中国化方向”,阐明了宗教与国家政权的新型政教关系,以及宗教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诸方面的问题,鲜明地回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在中国存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高宗教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认识,进而推动宗教自身良性、健康发展,也为建立健全合乎国情、教情的宗教政策和合乎宗教特性的、规范的宗教治理体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客观存在,而且还会在各民族中长期存在,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宗教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其核心要义在于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种宗教,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坚决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自觉抵御极端主义思潮影响。准确理解宗教中国化的核心要义,笔者以为,应当把握以下四个“必须”:

       第一,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始终按照“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切实在“导”字上多下功夫,以增进宗教界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第二,必须严格宗教与政治的界限,坚持政教分离优良传统,始终把宗教不得干预政治,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得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作为不可逾越的边界,切实防范各种带有政治意图的宗教诉求。

       第三,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坚持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依法保障广大信众合法权益,确保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各宗教的运行方向。第四,必须促进宗教文化自我革新,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共进。重点是要通过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将其中所蕴含的宗教价值理想、价值关切作出符合时代的新阐释,以宗教自我革新的思想自觉弘扬中国宗教正能量,进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资相益、相辅相成。

       防止宗教“去中国化”、“伪中国化”宗教的中国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推进宗教中国化需要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基础。宋代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阶段,并为后世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本走向。这与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较为发达密切相关。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具备推进宗教中国化,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宗教的条件。当然,“宗教中国化”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

       当前,一方面要防止“去中国化”、“逆本土化”倾向的发生和扩散,避免中国宗教的一些好传统受境外一些国家的宗教极端主义,或带有极端主义倾向的势力的动摇、破坏。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宗教“伪中国化”倾向,即借用“中国元素”、“中国符号”假饰“中国化”,而后行宗教渗透之实。较具代表性的宗教“伪中国化”倾向主要有: “红皮白心”,假融合真撕裂。

       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方面。比如,教职人员的本地化、义理表达的本土化、场所建设与内部装饰的地域化等,是实现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路径。但有调查发现,在一些传统农村社区,外来宗教“贴上本土的皮”,仅仅是为了消蚀一般民众对外来宗教的隔膜,进而扩大传播渗透的覆盖群体,包括大量的民间信仰信众。甚至通过大量本土教职人员“以身说法”的方式,极力宣扬外来宗教之文明与先进,贬斥中国传统信仰习俗之愚昧与落后,鼓动民间信仰信众改信“洋教”。同时,不断降低入教门槛、简化入教仪式,几乎百无禁忌。

       以宗族血亲关系建构地方教会组织形态。“宗族关系”、“血缘关系”是建构和维系中国传统乡村秩序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要素。如今,在我国的一些乡村地区,传统文化呈现衰微之势,而外来宗教传播渗透的势头强劲。其中,“宗族关系”、“血缘关系”这些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外来宗教传播中被广泛“借用”,为外来宗教传播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以扶弱济困之名开展宗教渗透。友爱互助、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大宗教所应具有的基本品格。然而,有些外来宗教却以此作为开展宗教渗透的手段。比如,一些条件较好的教会,往往会在节假日为信众子女及民工子女提供免费的文化补习或娱乐活动。但我们注意到,其重点还是放在吸引孩童接受他们所推崇的神灵和信仰。

       以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怀为借口,传播渗透其异质政治思维。这种“伪中国化”方式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常常隐匿其政治意图,使民众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原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放弃原来的文化习俗和政治信仰。

       一味迎合世俗,污名“中国化”。一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少数宗教场所“被承包”,功利气息弥漫,一些教职人员不潜心精研教义,终日为名利所迷惑,涉及宗教的利益纠纷不断,侵财、贪财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一些宗教活动讲排场、讲大气、讲面子、讲攀比,只想把活动声势造得越大越好,却不顾及安全隐患、资金浪费等问题。

       三是一些仪式活动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渲染封建迷信之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促进宗教中国化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一个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要做的事情很多,要破解的难题也很多,需要党和政府、宗教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正视和尊重群众的信仰需求,巩固宗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和精神家园建设。要清醒地认识到,宗教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的。信教群众不仅是宗教中国化的载体,更是宗教中国化的主体。因此,“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推进宗教中国化,必须正视和尊重群众的信仰需求,支持宗教界坚持把时代新要求和历史传承性相结合,不断加强宗教思想建设,使之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要坚持把思想信仰与政治立场分开,切实维护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同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在加强基层社会精神文化供给上精准发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本土、内在心灵有机结合,在当地形成浓厚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氛围,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认同感、社会归属感、自豪感及主人翁意识,重建乡土文化自信,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和精神家园。第二,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推进依法治教,完善中国特色宗教法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宗教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显加强,宗教活动总体平衡有序。实践证明,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动摇,必须不断提高宗教法治化水平,坚持以法治来规范和保障宗教中国化的方向。一方面,要正视我国宗教领域立法相对滞后的现实,加强和改进宗教立法工作,进一步健全中国宗教法律体系,清晰宗教法律的边界,以更好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另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宗教中国化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和谋划,积极探索将宗教工作方针原则和政策策略法律化的方法路径,促进宗教政策法律化进程,以及各级干部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宗教法治观念。第三,坚守正道,弘扬正信,建设中国特色宗教话语体系。于中国宗教而言,除了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外,其他几大宗教都是外来宗教,而且在进入中国后都进行了中国化与本土化的不懈努力,积极探寻与所在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并形成了各自适应中国社会的理念、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中国化并非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要认真总结和发扬各大宗教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引导信众自觉把宗教教义中倡导和平、爱国爱教、团结友善的理念融会到日常生活当中,正信正行,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积极遏制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和“去中国化”、“逆中国化”倾向。

       要特别重视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宗教团体的职能定位、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推进宗教中国化夯实组织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构建中国宗教走出去的平台载体,不断增强中国宗教走出去的自觉自信和内生动力,努力在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国宗教的价值向度和特色魅力,有效传播中国宗教好声音,以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不断提升中国宗教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前,还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纯洁宗教中国化的国际国内环境。

       第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纯洁党员队伍,完善中国特色的宗教治理格局。

       宗教问题始终是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任务。各级党委特别是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方基层组织,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努力形成党委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宗教工作部门依法管理,各有关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薄弱问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思想。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要进一步明确尊重宗教仪式、参与宗教活动与信教行为的界限,对思想上入教、行为上越界的党员予以清理。二是要加强宗教业务培训,在各级党校开设宗教知识、宗教政策和宗教业务培训班,特别是要重视加强对基层村社、学校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培训,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宗教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协助宗教人士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照顾宗教弱势群体,多做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的事情。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

       四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统筹监制:许兴旺 编辑制作:李鹏臻微信ID:zgmzbwx

第5篇:“宗教中国化”系列之四十二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性

       “宗教中国化”系列之四十二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

       要性

       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 全球化背景的世界宗教已进入复杂多元的发展阶段,和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形成密切交织。民族、宗教矛盾的突出,使世界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强国以为靠武力就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结果导致以暴抗暴、以恶对恶、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在这些突发事件中,人们似乎看到了宗教之影,西方国家也因此卷入国际民族宗教冲突。人们处在战争、**的恶梦之中,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重新引人注目。而对于移民带来的宗教变化、信仰东方宗教人数的增多,也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当西方舆论出现归咎或谴责伊斯兰教之声时,西方政界和宗教界等也有着不同的评价。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全局审视和社会分析,找出其深层的症结所在。而当前中国在民族宗教问题上要避免西方国家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决策失误,则必须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客观冷静地分析中国宗教现状,积极引导宗教走中国化道路。二、从中国历史看宗教中国化的意义

       中国古代民族由“东夷”“南蛮” “ 西戎” “ 北狄” “ 中原华夏”,构成“五方之民”,体现出多元整合、多元统一的历史发展。其主体民族“汉族”也是由古代多民族融合而成,奠立“华夏族”的发展,如“炎黄子孙”之说就折射出古代黄帝部落战胜炎帝

       部落而统一,又联合战胜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而扩大的史实,经夏、商、周,到秦朝统一,汉朝时始称“汉”(汉朝之人)族。而整个中华民族其后则更是有涵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发展,达成今日的民族汇聚及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局面。

       历史上曾非常活跃的少数民族还包括匈奴、东胡、突厥、通古斯、羌、藏、回族等;这些民族在分化发展中亦具有广远的国际民族发展,使相关民族性又有跨国度的现象出现。总之,这些古今相承的民族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上保留着一些复杂关联,在今天世界民族宗教关系中亦有着明显痕迹。由此体现出宗教的民族性、国际性、历史性、群众性和复杂性,我们对之须慎之又慎。特别是在今天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时,这些相关民族及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国际因素就凸显出来。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大家合则形成中国的兴旺发达,分则导致民族的分裂、国土的丢失。所以,中华民族的“中国”意识必须得以强调,而相关民族的宗教也当然要具备“中国化”的自觉意向,从而达到民族的凝聚、宗教的和谐、国家的兴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历史逻辑关系,有其因果连接。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接地气、有特色,体现在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

       德”,密切联系并结合中国实际,从而维系、维护了中华文化地久天长的有机传承,展示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而研究思想文化问题,则不能绕过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中国现代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正是基于我们对外的开放和在交流中的积极吸纳。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封闭的、排外的、保守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和时俱进的。正是这种开放性,使之可以向宗教文化敞开,而中国宗教的凝聚力、向心力,则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得到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中华民族意识,要有我们的民族信仰特色,故而应对宗教积极价值加以涵容、肯定、辩证发挥及发扬。

       在人类文明尤其是其精神思想的发展中,宗教信仰占有很大比重。宗教信仰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和重要象征,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协调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稳定、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积极引导宗教也体现出这种有效协调的智慧。这也是我们今天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待中国宗教文化,一方面要有文化自觉和自信,为此,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

       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样,我们就可以牢固树立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宗教价值的超越性和现实性,要推动宗教文化的革新发展和对当代社会的积极适应,使之不仅不会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可为之做出积极贡献,成为其有机构成及和谐蕴涵。我们应发挥各宗教的文明传播和文化推动作用,理解其所持守的追求神圣、达到人性升华的信仰之梦,并鼓励其以超脱情怀来服务社会、服务人世;我们应肯定中国宗教对正义大道的持守和对忠信、义人的崇敬,理解宗教活动场所具有的历史忠义堂、“好人馆”意义及其纪念功能;以对宗教功能的辩证分析来推动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忠、信、爱的实践。

       四、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的强调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中国化”的强调,一是提出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要实现“中国化”、呈现中国特色。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就必须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二是重申“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

       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以“中国化”来更好地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三是要以“中国化”来构建更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使中国宗教界能出现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领袖人才及精英人士,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四是要以“中国化”来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在当代中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种提法本身就说明了在“中国化”社会处境中我们党和政府对宗教团体的认可,提出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要坚持统战工作“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之核心精神,充分意识到由于当今开放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也不是单一的,而乃多元的,其社会作用的如何发挥也基于其“处境化”的适应,以及相关社会氛围对其的要求和“引导”,其“处境化”即“中国化”,其“引导”当然包括让宗教主动积极地坚持中国化方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第6篇: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统领宗教工作(定稿)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统领宗教工作(修订稿)

       姚茂权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 铜仁社主义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制定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论根据,是从事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长期指导着中国的宗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工作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涵

       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狭义上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及发

       [1]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广义上看,就是泛指“作为一个[2]不断发展过程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它既包括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包括列宁主义的宗教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在于:其一,明确划清

       [3]科学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界限,既要“必须善于同宗教做斗争”,同[4]时与“宗教偏见作斗争”要“必须特别慎重”,处理宗教问题要服从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其二,宗教对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对工人阶级政党来说就不是私事:第一,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第二,消

       1 灭宗教特权,实行教会与国家、与学校相分离的制度;第三,反对用行政手段强行禁止宗教甚至消灭宗教的“左”倾错误;第四,要加强对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其三,要注意争取团结进步的宗教界人士。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政治层面对宗教进行分析,对宗教的政治性、批判性和否定性的态度比较明显,也影响到对宗教社会作用的认识。他们把宗教看作是一种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虽然他们都对宗教在阶级社会的作用进行过分析,指出宗教对社会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两重性作用,但大多重点阐述了宗教的消极作用,认为宗教对社会的消极作用要大于积极作用,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宗教作用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在列宁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基本上贯彻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列宁发展的这些原则,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认识和革命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出现过不少失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留给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继续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任务。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正确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科学理论观点,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科学总结在宗教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经验,吸收和借鉴了以往一切积极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中国宗教国情的科学认识和政策原则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一)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是人民内部的思想信仰,突破了仅仅把宗教定位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改变了长期以来视宗教为麻醉人民的鸦片的认识。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5]这是把佛教视为文化,甚至是优良文化。毛泽东关于宗教是文化的观点,我们认为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观。

       (二)中国宗教“五性”或“三性”特点。“五性”即中国宗教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特征,“三性”是“五性”的进一步概括,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突出表现为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有三个要点:第一,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我国社会,虽然基本消除了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但是宗教存在的其他社会根源、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还会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第二,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两重性作用。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作用,还会受到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和国际上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

       3 民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矛盾。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另一方面要抑制宗教中的消极因素,同时,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可以肯定,但不能夸大。

       (四)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一,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活动要遵循合法守法的原则。第三,在不妨碍信教群众的信仰,不伤害他们的宗教感情的前提下,坚持对所有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工作。

       (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教会事务管理上,由中国信徒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境外势力的利用和支配。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已经成为我国宗教界办教的基本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宗教对外友好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一,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第三,4 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第四,宗教自身从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出发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调整,适应社会,要充分发掘、运用和发挥宗教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022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乌鲁木齐市洋行清真寺与宗教界人士座谈时强调,“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他希望广大宗教界人士继续发扬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通过科学解经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理解宗教教义,让大家都能安安心心发展经济、改善生活。”[6]

       (八)将宗教工作纳入统一战线的范围,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作为处理同宗教界爱国人士相互关系的原则,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九)强调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体察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十)正确看待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信教与不信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在信仰上的不同,在信仰上要互相尊重,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国际国内的大局出发观察、认识宗教,调动和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广阔视野,也生动地体现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 5 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中国宗教工作的丰富经验以及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三者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加以认真总结的理论产物,是宗教学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一系列认识和观点为宗教学说的理性思考树立了典范,为学术创新和繁荣创造了氛围和条件,有助于推动宗教自身的良性的、健康的发展,为制定合乎国情、教情的宗教政策和合乎宗教特性的、规范的宗教行政管理工作法规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对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共同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2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统领做好宗教工作,全面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通过科学解经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理解宗教教义,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确立正信、抵制极端,安安心心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才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如何看待信教群众、做好信教群众工作问题。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6 群众路线,把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密切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

       2.1高度关注和正确看待信教群众

       (一)高度关注信教群众。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社会现象。宗教的生存和发展,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信教群众不仅是宗教的载体,更是主体,是宗教中最活跃、最具现实意义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围绕有神论与无神论、宗教的本质与作用、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宗教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讨论,对全面深入了解宗教问题、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

       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联系着的广大群众,作为一种现实社会力量,任何政治家都不能轻视,更不能无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决定了宗教由“居庙堂之高”向“处江湖之远”的转变,也就是所谓世俗化的过程。但宗教无论是仍然处于政治中心,还是更多地进入私人领域,争取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始终是各个国家政府和政党所要面对和处理的重大政治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宗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重要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也很重视宗教问题,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共产党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宗教问题呢?就是因为宗教影响着许许多多的群众。我们从事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

       7 心拥护。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信教人数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大,但绝对数量不算小。正因为有大量群众信仰各种宗教,我们必须重视宗教问题,这是开展宗教工作的主要根据。所以说,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离开这一点来谈论宗教工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宗教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界人士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是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宗教界人士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信教群众的精神生活影响很大。通过宗教界人士联系信教群众,是我们做信教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我们不能仅止于此,还需要直接联系信教群众,直接做信教群众的工作。

       (二)正确看待信教群众。如何看待信教群众,是一个理论上已经解决、实践中还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因为这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前提。

       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依靠力量,占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的内涵、结构和范围会发生变化。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群众,在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多样性的统一。

       从宗教信仰角度看,群众是由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组成的。信教群众首先是群众,这是基本属性,是质的规定性。同时要看到,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

       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存在差异,但与二者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相比,这是比较次要的差异。如果把这种差异看得过重,甚至不适当地进行夸大,就会造成群众之间的对立,把信教群众推到对立面上去。事实证明,在有没有“天堂”这类问题上,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讨论。但这种不同看法并不妨碍人们共同建设“人间天堂”、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努力奋斗,他们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2.2 争取团结信教群众,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一)争取团结信教群众。做信教群众工作,要确定合适的目标取向。几十年来的宗教工作实践证明,如果不从理论上厘清这个问题,就容易在实践上造成混乱、出现摇摆。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神论,同时坚持用科学的、历史的态度看待宗教,避免简单化。宗教植根于经济社会,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历史根源、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一部分人还会信仰宗教,这一点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团结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将不断提升,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会更加客观和理性。

       我们既要在群众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也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做到并行不悖。思想工作只能用引导、启发、说服的方法,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对待信教群众,尤其要把握政策、注意方法,不要简单地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不然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毛泽东同志早年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对此就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农民协会把菩萨砸了,农民对此反对,敌人攻击共产党 “欺神灭道”,并借机破坏农民运动。毛泽东同志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他认为,对于农民信菩萨这类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这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是宗教工作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有关宗教工作的表述,都体现了党章的精神。因此,通过制定和执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调动他们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目标。

       (二)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

       10 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我们既要维护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又要关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差异性,正确处理信教群众的特殊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

       (三)切实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不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就不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当然也就很难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要在全社会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依法制止一切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言行。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场所,让信教群众能够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努力增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在不信教群众占多数的地方,特别注意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信教群众占多数的地方,特别注意保护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形成二者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教群众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之在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

       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形成广泛共识,并身体力行。提高信教群众的法治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教法与国法的关系,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参加宗教活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自觉抵制各种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

       (五)重视信教群众的宗教引领。支持宗教界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内容,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阐释,11 使之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践行宗教中和好、慈悲、宽容、中道等伦理准则,倡导宗教和谐理念,积极防止宗教狂热,高度警惕宗教极端思想,坚决抑制邪教影响。

       (六)调动和保护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六十多年来,广大信教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不管是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社会做出了有益贡献,就应得到肯定和鼓励。如果信教群众做出的贡献得不到相应评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模范个人,包括了藏传佛教寺庙和伊斯兰教清真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极大鼓舞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只要我们真诚对待信教群众,就一定能够发挥广大信教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 旗帜鲜明的反对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不属于某个民族,是人类的公敌,也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公敌。

       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制造暴恐,绝不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但也与民族、宗教问题有些关联。我们要悉心体察民族、宗教、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从世界史看,宗教往往使一个民族具有某种凝聚力,而民族又往往使某种宗教具有生命力。民族借助宗教张扬其个性,宗教利用民族扩大其影响。当一种宗教被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

       12 时,会出现特殊的两重作用:一方面强化某个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民族的神圣的旗帜;一方面强化狭隘民族主义和排它性,容易被黑暗势力所利用。当宗教极端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相结合时,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量。

       近期,在昆明、乌鲁木齐、阿克苏,相继发生极少数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制造的暴恐事件。暴恐分子竟然打着“宗教”的旗号如此恶毒、残暴、凶狠地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他们凶狠砍杀的无辜群众,骤然破坏社会的和谐安宁,冒充、亵渎、糟蹋了宗教。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就是“和平”。《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宗教极端主义根本就不是宗教,但它偏要打着宗教的旗号冒充宗教。这种现象,世界比比皆是。2000年《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千年和平大会宣言》指出:“我们的世界被暴力、灾难、战争和各种毁灭行为所破坏,而这些行为常常被说成‘以宗教的名义’。”我们要动员和号召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特别是穆斯林,“以宗教的名义”勇敢地站出来和各民族兄弟加强团结、并肩战斗,洗刷这种泼在宗教头上的污水,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主义。

       总之,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努力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13 参考文献

       [1]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25.[2]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438.[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4]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5]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34页。[6]人民日报,2022年6月3日 [7]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6日

       作者简介:姚茂权,男,侗族,湖南新晃人,哲学硕士,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副教授。

第7篇:中国化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化学会2022年工作总结

       在广大会员、理事和常务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学会立足改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学会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中国科协的评选,2022年我会再次获得 ‚先进学会‛荣誉称号。

       中国化学会2022年工作的重心,是执行与贯彻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决议和精神和围绕中国科协的全国学会改革与创新项目,开展了学会的改革与业务工作。以下扼要汇报2022年的主要工作。

       一、学会组织建设

       学会的第八次全国还有代表大会,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2022年年我们进一步落实大会精神,夯实基础,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强调服务意识,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能力。

       1.组建了新一届秘书长工作集体

       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现在搞的是建设,干部是决定因素‛。学会作为社会团体,学会的发展,首先强调主要负责同志的思想转变和对学会工作的重视,发挥学会集体领导的作用。学会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秘书长工作集体,才能认真、准确执行理事会决议,落实学会改革措施和各项学会活动。年初确定了本届秘书长集体,是历届理事会中最年富力强的一届,组建时平均年龄47.25岁。

       2.学会的分支机构建设

       学科、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在组建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后,学科及专业委员会成员在原有基础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目前,学会下属学科委员会7个、专业委员会17个。经多次协调、落实,已完成换届选举的学科委员会7个、专业委员会16个,另有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将于今年年底进行换届。

       二、承担中国科协项目,推进学会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科协提出‚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三服务,一加强‛ 的工作定位,并采取项目申请制度,以此推动学会改革、促进业务工作开展。这些措施,发挥了引领和催化的作用,鞭策和推动了学会的发展。

       1.落实学会改革与创新项目

       在中国科协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 中,我会承担了‚会员发展与会员管理、服务‛创新项目。积极落实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2.强化了会员发展的措施

       (1)推进了不同形式的会籍制度的建立。形成学生、永久、海外、外籍会员的不同会员层次。

       (2)完善了网络办理个人入会手续,建立会员数据库,强化了管理和服务功能。

       (3)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调整了中学教师、在读研究生及离退休人员的会费标准。最大限度地凝聚科技工作者

       (4)开展了专项调查,了解会员的需求与愿望,提升学会的科学、人性化地管理和服务的水准。

       (5)加大发展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力度。利用学术会议机会发展个人会员1036名,比去年有较大的增加。新增团体会员单位4家,包括外企和民营企业各一家。

       (6)吸收‚留德华人化学化工协会‛为海外分会。接受中国化学会的指导。目前有会员30多名。(7)建立国际间会员交换制度,实现部分会员互认试点。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建立了合作会员(joint membership)组织。合作会员享受双方服务。制定了CCS/RSC合作会员条例。目前合作会员人数近160多人,其中外国人3名。探索合作会员运作模式。

       3.加强为会员服务的力度

       通过学会改革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手段,提供了更多形式的服务。

       (1)实现会刊《化学通讯》改版,强调可读性。增设栏目,彩色印刷,免费提供印刷和‚电子版‛版本。

       (2)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合作,为中国化学会会员免费提供‚Chemistry World‛月刊,为合作会员建立网站的链接。

       (3)与中国石化建立了‚CCS-SINOPEC化学成就奖‛;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CCS-RSC青年科学家奖。表彰优秀的化学家和杰出青年。

       在项目中提出‚试点建立中国化学会驻地方代表机构,直接发展会员‛。明确了代表处定位、作用。目前3个地方学会申请,代表处有待落实;建立海外联系机构,发展留学人员为会员,也在实施中。

       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由中国科协、民政部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对承担项目的23个全国学会进行了中期检查和评估,我会获得专家组第二名和互评第一名的成绩。

       4.承担中国科协其他项目

       我会承担中国科协项目7项。其中,已完成的项目3项,分别为‚精品期刊国际推广展览项目‛、‚学术会议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学术交流项目—‚公共安全中的化学会议‛。正在进行的项目4项,即:创新项目‚会员发展与会员管理、服务‛后期、‚科学舆论平台的建设‛、‚科普专项‘化学美化生活’进社区、进军营‛、咨询课题‚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与健康应急机制和对策研究‛。

       三、国际会议与国际交流活动频繁

       作为民间学术交流的主要渠道,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强调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重视学会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努力加强与各国化学会的联系。中国化学的卓越成就,推进中国进入全球科学的网络。通过化学会渠道,与各国的化学界架设了桥梁。

       1.在华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化学会2022年主办国际会议4项。其中国际系列会议2项,如: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第17届国际磷化学大会,参加会议人数共计1540人,其中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718名外国科学家与会;会议发表论文1554篇,其中外方791篇。

       2.参与国际组织重大活动

       以习复副理事长为团长的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参加了44th IUPAC General Aembly,投票选举出新的IUPAC 主席、秘书长等,参与了各项讨论,发表了中国化学会的意见;白春礼理事长会见ACS领导及其国际事务部领导,进一步推动CCS与ACS的合作,帅志刚副秘书长代表白春礼理事长作为观察员,参加了美国化学会春季会议期间的董事会,商谈了双方在能源、水资源、环境等全球重大问题合作的可能。

       3.落实德国、英国的访问与合作项目

       中国化学家研究成果和对世界化学界的影响,引起国际的关注。我会认为应该走出去,适应国际开放体系。在中石化的支持下,由理事长白春礼院士和副理事长王基铭院士率领,组成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对英国皇家化学会、德国化学会、Wiley-VCH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进行了访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会组织的专门出访,取得实质性进展。

       (1)与英国皇家化学会合作

       共同设立了CCS/RSC青年化学奖,将在2022年学术年会颁发;《Chemistry World》中国版,赠送会员;建立合作会员(joint membership)机制;组织纳米化学和纳米技术方面的双边会议。

       (2)与德国化学会合作内容及近期考虑

       与德国化学会双方互换信息、筹备第二届中德双边化学前沿研讨会、探讨人员交换方面的合作和冠名讲座的可行性、互惠的会员和合作协议。12wu月我会接待了德国化学会会长Jahn博士,就双方合作问题与化学会理事长白春礼教授等交换意见,进一步确认合作内容。

       4.在华国际会议筹备

       2022年在华将举办国际会议5项以及海峡两岸会议1项。2022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13 届亚洲化学大会,第一轮通知已经发出。上述会议正在积极筹备中。

       四、学术交流与第26届学术年会的筹备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根本任务之一,学术活动直接体现学会为会员服务的宗旨,是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会历来重视学术交流活动。

       1.落实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本年度我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共计23项,与会人数逾6000, 发表论文5000余篇。综观这些学术活动,有以下的特点:基础性和应用基础的学科的会议逐步系列化、规范化,并日益得到巩固和发展;注意到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几个方面的结合,推动了研究成果向工业的转化;适应新兴学科的确发展,开拓交流渠道;强调学科间的交叉,组织前瞻性的活动;重视西部地区化学教育,为探索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应该特别强调,公共安全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配合奥运安全、反恐任务和国防建议需要,我会协调公安、安全和部队有关部门,军警民共同召开了‚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对公共安全中迫切任务进行了基础和应用的研讨。为促进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甘肃省化学会、兰州化物所的支持下召开了‚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

       2.第26届学术年会的筹备

       第26届学术年会的筹备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学会与南开大学就年会的有关事宜进行了磋商,并确定了年会的筹备方案。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定于2022年7月13-16日在天津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承办,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协办。年会主题:化学与和谐社会。

       3.积极向中国科协推荐2022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

       为基础研究与创新工作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会认真组织‚创新研究群体‛的推荐工作。在进行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组织学术评审组对申报的群体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和评议。向中国科协推荐2022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三个,其中南京大学‚功能配位化合物‛一项已经获得国家资助。

       五、期刊、图书工作与《化学通讯》改版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稳定的学术交流的园地,能够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的成果水平与研究工作的现状。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日益扩大,已经初步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条件下的办刊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国外一流期刊相比,我们的刊物在稿件质量、学术影响大小、出版时效性、论文含金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创办一流刊物不仅是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工作者的迫切需要。

       1.化学期刊、图书受到关注,国际交流踊跃

       我国化学研究做出了许多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受到国外学者和出版界的关注,这为化学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

       (1)2022年,中国化学会与国外大出版机构的联系日益频繁,Elsevier、Wiley、Springer出版机构的化学领域负责人,美国化学会Langmuir, Chem.Mater., Biochem.等杂志的主编分别来访,赞誉近几年中国化学论文数量和质量的飞快发展,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处于上升通道中的中国化学界在国际上的地位。

       (2)美国化学会前任与新任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来访,就《Chemistry in Context》翻译出版合作提出建议,表示中文版出版后,CAS和CCS可以合作组织Workshop开展教师培训。McGraw-Hill 教育出版公司的翻译出版事宜多次洽谈。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将在第26届年会上举行首发式。

       (3)受中国科协的委托,承担了中国科协精品期刊推广项目,在‚美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和‚世界图联大会‛展示我国优秀科技期刊。编撰了‚中国科协优秀的期刊介绍‛(英文)和‚中国化学会期刊介绍‛(英文),利用这两个国际展会平台宣传了化学会主办的期刊。

       (4)习复副理事长等赴印度班德罗尔,参加了《亚洲化学杂志(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董事会会议。对该杂志重大决策发挥了作用,对协调中港台关系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召开2022年期刊工作会议

       中国化学会召开期刊工作交流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新时期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主要内容涉及:学术刊物的可持续发展;学科发展对期刊需求;期刊现状和精品的建设;信息化与期刊关系;学术期刊的国际合作;学风建设与期刊作用。会议特别就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对处理不端行为的方法和尺度形成一致意见。

       3.《化学通讯》实现改版免费赠送会员

       对学会会刊《化学通讯》进行了改版,由副秘书长安立佳担任主编,由长春应化所编撰,改版后的期刊增设了‚学科动态‛、‚学科进展报告‛、‚人物专访‛、‚主题文章‛和‚专题介绍‛等栏目;实现彩色印刷。无偿赠送给每一位会员。

       4.三个期刊获中国科协资助项目

       《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以及《Chinese J.Chem.》分别获中国科协期刊B类和C类支持项目

       5.我会被SCI收录期刊2022年状况

       我会主办的期刊,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但是,总体水平上不容乐观,无论是期刊的质量还是其影响,与我国的化学发展水平还不相称。就我会期刊而言,虽然我会主办的11种刊物被SCI收录,但影响因子徘徊在下游水平,国际影响还很弱。

       六、关于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与化学科普

       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培养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是学会的重要任务。

       1.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化学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早期接近化学知识前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化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化学事业接班人。

       (1)中国化学会召开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2022年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竞赛的管理与监督;明确竞赛的要求,规范、完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推动化学竞赛的健康发展。通过了‚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的制作和分发的管理办法‛和‚关于投诉和申诉受理程序与处理办法‛两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竞赛的程序与规范。

       (2)2022年1月举行了第20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冬令营活动。参加竞赛活动的学生选手共计165名。参赛选手经过理论和实验考试角逐后,51人获一等奖,66人获二等奖,48人获三等奖,39个单位获得优胜奖。

       (3)中国化学会202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活动在9月举行。报名人数达15万4千人,获得竞赛一等奖学生共计879名。在组织工作发现,部分省市的竞赛阅卷工作有待进一步严谨和改进,阅卷人员掌握评分标准有待提高。

       (4)第3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7月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名选手参加了本届竞赛。设金牌31枚。我国四名选手全部获得了金牌并且成绩名列前茅。

       2.科普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学会作为社会团体,开展科普宣传责无旁贷。我会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在科普活动中迈上新的台阶。

       (1)开展‚化学美化生活‛进社区、进军营活动。我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部联合主办 ‚健康热点问题与化学‛科普报告会。宣传内容涉及食品安全化学、科学安全服药、居家安全化学以及合理选用、科学使用日化人体护理产品,同时还针对部队需求设臵化学恐怖事件的防范、防护与处臵专题,还编制诸如‚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科学安全合理用药‛等宣传小册子,受到欢迎和好评。(2)化学化工常识短文的征集

       我们认为对公众的科普,其定位和知识水平应该贴近生活以常识为主。基于上述考虑,开始进行科普短文征集,目前已经共达53篇。将编纂成册,免费发送。

       七、推动产学研的结合理事会对推动产学研和企业与咨询工作高度重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开展了大量工作。

       1.将‚企业故作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与促进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委员会定位与任务。

       2.推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17号令)不合理之处的调整,提出了修改的建议,进入修改程序。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 ‚第二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化学物质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3名,为更深层次了解、理解国家有关新化学物质的管理思路与模式、拓展与环保总局的合作以及建立与大型化学化工企业的联络渠道等具有重要意义。

       3.与国家环保总局登记中心反复沟通,加强合作,承担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化学物质标识信息准确性审定工作。

       4.申请并获得中国科协 ‚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与健康应急机制和对策研究‛项目。该项目结合化学品的特性,针对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开展调研,制定有关应急机制和健康对策的建议方案,为国家有关决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5.关于易制毒化学试剂的管理制度对化学科研工作影响。在学会八大上,一些团体会员单位反映有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试剂的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对研究工作时效造成影响,建议学会给予关注和呼吁。对此,学会高度重视,安排了调研工作。通过对北京科研院所的初步调研,影响并不大。外地情况的调研将进一步展开。

       八、发扬学术民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学会提倡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弘扬学会的优良传统,表彰先进,奖掖后学;用时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坚定不移地同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和谐的学术环境,构建和谐的会员之家。

       1.学会奖励的运作

       (1)奖励项目的增设。经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磋商,共同设立了‚中国化学(成就奖)‛。奖励名称及条例提请常务理事会讨论后确定。拟定在2022年学术年会颁发;与英国皇家化学会签订奖励协议,制定了奖励条例,共同设立‚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家‛。

       (2)学会目前设立奖励11项,因奖励颁发时间的差异,本年度学会组织实施的奖励6项。本年度申请人员共有92人。目前‚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和‚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和‚高分子奖励‛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计13名,分别来自10个科研院所和大学。其余奖励正在组织评审。

       (3)我会积极参与国家有关奖励的推荐工作。其中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候选工作1项、第七届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4名。

       (4)学会认真的完成了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学会聘请理事中的9名院士组成提名小组,进行了评议、遴选,最后决定上报科学院9名,其中3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奖励的推荐,尚有四项奖励正在评审之中。

       2.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理

       为抵制和反对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今年,依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就学术不端行为等提出相应的界定。继续贯彻‚作者、编者的诚信制度‛,对论文发表中的不正之风,继续执行公开处理和通报机制,自2022年末至今已9次,累计48人。

       以上汇报了学会2022年的主要工作,2022和2022年,我们面临许多重大的工作,如:组织第26届学术年会、第十三届亚洲化学大会等任务,在组织建设中还将根据需要考虑理事的增补,考虑专业委员会的建立等,有待诸项落实。

第8篇:区宗教及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区宗教及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区宗教及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里通知要求,现将区宗教及宗教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情况

       区有各类信教群众约5000余人,约占人口总数的%,其中基督教约3850人,天主教约150人,佛教约1000人;教职人员共6人,其中,主任教师2人,助理教师4人。境内有宗教活动场所4所,分别是市基督教堂、基督教礼拜堂、基督教聚会点、市天主教堂。市基督教堂位于龙前二路,建筑面积1015平方米,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多人;基督教礼拜堂位于建兴村东部,经常参加

       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400多人,新教堂正在建设当中;卧里屯基督教聚会点位于二公司平房区内,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100多人;天主教堂位于龙府加油站南侧,建筑面积1425平方米,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80多人。宗教团体开展活动情况

       各宗教团体在开展宗教活动中,都能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规范地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在宗教活动中能够较好地坚持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教育、引导、组织广大信徒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扶危济困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一是坚持教育,正确引导。大庆市基督教堂等场所义工能够向信教群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要求他们依法参加合法的宗教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各场所能自觉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截止目前,我区还没有发现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情

       况,也没有接受境外资助情况。二是反对邪教,维护稳定。大庆市基督教堂的义工利用查经日、礼拜日、重大宗教节日和讲道的机会,从维护教义、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向广大信徒揭露“法轮功”搞教主崇拜、精神控制、反人类、图财害命的邪教本质,号召广大基督教信徒深刻理解教义,认清邪教的危害性,自觉抵制和反对邪教。建兴基督教礼拜堂还在“法轮功”分子转化工作中,向一位转化的“法轮功”习练者传福音,规劝其彻底放弃邪教,做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三是扶危济困,救助弱势群体。宗教团体在宗教管理部门的引导下,积极组织信徒开展救助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活动。几年来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多元,救助贫困学生18人,送米、面、衣物、现金救济贫困户约14户。建兴基督教礼拜堂在每年春节都到龙凤敬老院进行慰问,为每位老人和1名孤儿送去衣物。四是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各宗教场所都能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自

       身实行规范化管理,健全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制度》、《安全防火制度》等各项规章,基本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情况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宣传。通过组织宗教管理人员、教职人员、信教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宗教管理干部和信教群众加深对党的宗教政策的理解,遵守法纪法规。近年来,组织公安局政保科、各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的宗教管理干部举办了4期培训班,受训人员50人次。通过认真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黑龙江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基本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了《条例》和《办法》的贯彻执行。另外,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宗教政策。尤其3月1日《宗教事务条例》实施以来,先后组织龙凤镇、各街道等开展了

       《条例》活动宣传活动,动员50余人,散发宣传材料10000余份,召开专题座谈会4次。通过宣传,切实提升了宗教工作业务水平,提高了群众依法信教的自觉性。二是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宗教活动。建立完善了由区政府办、公安分局、龙凤镇及8个村、1个社区,五个街道组成的宗教管理三级网络。工作中,根据各种宗教的特点和实际,本着既方便信众宗教生活,又利于政府管理的原则,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规范了基督教活动堂点,组织人员对区辖教堂的依法开展宗教活动、财务管理收支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在重大宗教节日期间,根据宗教团体的要求,派出人员帮助组织活动,维持秩序,保障合法宗教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严格执法,净化宗教活动环境。为加强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制定了《龙凤区宗教事务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等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宗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明确了职

       责和执法依据。同时,结合全省基督教治理“三乱”工作,严格按照市里有关要求,认真部署,认真分析,认真安排,并采取适当措施,区别情况,不同对待,共处理家庭私设聚会点10处,基督教传道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三乱问题特别是私设聚会点得到有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和抵御渗透取得明显成效。此外,还取缔了3家以工艺品名义非法出售佛像经营场所。四是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宗教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发挥好宗教组织和宗教界人士的作用,我们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帮助,生活上照顾体贴,对宗教内部事务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撒手不管。与他们广交朋友,积极参加宗教团体组织的各种活动,送去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另外,我们借助政府优势,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把宗教工作的兴奋点引导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特别是在反对邪教、帮助弱势群体上,较好地发挥了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

       二、几点体会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全面推进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多次听取宗教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并适时召开全区宗教工作会议,对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同时,切实加强了宗教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区、街道、村三级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网络,形成了上下一体、三级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是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几年来,坚持贯彻落实宗教政策,主要做到:①宣传教育不放松,把党的宗教政策贯彻到基层,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②房产落实抓得实,经过反复协调,宗教房产产

       权已全部落实。③场所布局逐步合理化。在清理整顿非法宗教活动场所的同时,逐步合理布局和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方便和满足广大信教群众过好宗教生活的需要。

       三是专项治理农村宗教突出问题工作成效显著。对基督教“三乱”突出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专项治理。宗教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全面展开。

       四是宗教场所管理力度加大。随着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逐步由依靠政策管理向法治转轨。坚持各宗教团体自主管理场所,有关部门积极协助各场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建设,从而使宗教场所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五是宗教界自身觉悟不断提高。多年来,我市坚持定期组织宗教界人士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学习,广大宗教界人士增强了爱国主义觉悟和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当好党和政府与广大信教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1、加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沟通,注重对他们的培养,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做好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工作。近年来,我区党委、政府与宗教界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对做好全区宗教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三级宗教工作网络的建立是宗教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力保证。从开始,我区开始建立和充实三级宗教工作网络。目前,全区以乡镇为骨干的宗教工作网络,为宗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高度重视、稳妥解决处理好宗教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宗教界稳定的前提。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通知精神,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协调,稳妥解决了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关心的大量宗教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各宗教房产遗留问题、宗教组织的建设问题等。及时妥善处理了发生矛盾。去年天主教堂建设过程中,敬老院聚集阻挠施工的事件发生

       后,统战、宗教、公安、建设、龙凤镇等部门领导进行安排部署,协调配合,妥善进行了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大庆基督教堂是否拆迁和新建问题。大庆基督教堂位于龙凤铁东地区,铁东地区拆迁是今年市政府56件大事实事之一,拆迁牵头单位是是市房产局,但截止目前还没有开工。大庆基督教堂是否拆迁,什么时候拆迁,拆迁与新建教堂期间信教群众怎么活动,教堂相关人员多次提出相关问题,至今我们还没有得到明确意见。教堂拆迁是一所特殊建筑,如果要拆,建议市相关部门能及时沟通,提前做好相关规划、新址选定等项准备工作,确保信教群众思想平稳,活动稳步过渡,教堂顺利搬迁。同时,建议市里能借助这次拆迁契机,把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全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并根据信教群众的实际需要,立足长远,合理布局,高标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把宗教场所建成有别具建筑风格的特色建筑。

       二是乙烯基督教堂建设问题。随着乙烯地区及其周边信教群众的日益增多,建兴基督教堂已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在大型活动存安全隐患等现状,经过我们前期积极协调,石化总厂提供了4185平方米土地,目前教堂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可容纳1500人。该所教堂的建设大约需资金500多万,现在只筹集到100万左右资金。经过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在规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倾斜,但现在缺口仍然较大。教堂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需求,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建筑艺术。乙烯基督教堂坐落在石化总厂范围内,建议市里能协调石化总厂给予特殊关注,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关于爱国宗教团体建设问题。以来,我们按照市庆统发〔〕17号文件要求,对成立爱国宗教团体有关事宜先后

       进行了多次研究。目前,区信仰人数超过400人的宗教只有基督教,但由于市基督教“两会”坐落于我区。如果再成立区“两会”,职能交叉,人员重叠,造成矛盾,因此,我们建议我区暂不成立,待条件成熟后再成立。

       四、宗教教职人员短缺问题。发挥宗教爱国组织和爱国教1 2 下一页

       街道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加强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新疆宗教工作汇报

       玉树宗教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