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方法的反思总结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

        反思性学习,636f70797a6431333361326264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机制。

       及时总结与反思,首先必须重视的是“及时”,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之内,分别遗忘42%、56%、66%,2~31天之间的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

       所以,在学习后的1—24小时内,必须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和反思,从而及时确认获得的正确认知,及时修正学习中产生的思维错误。

       过了这个时段,遗忘了的正确认知难以恢复,保存下来的错误难以清除,即使加强复习也往往是“事倍功半”。

       因此,引领学生当堂、当天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一、及时总结与反思的内容

       1、要组织学生自己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整理所做过的题目和探究过的问题。

       2、要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所做题目逐过思考,哪些已经懂了会了,哪些还有疑惑和困难,哪些还是一知半解,并引领学生进一步辨识、确认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特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进行自我消化、自主建构。

       3、要引领学生审视、分析自己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方法。

       在学习这些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了吗

       学习方法得当吗

       对自己的学习效率满意吗

       是轻松应对还是勉强应付的

       及时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察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反思性学习品质,才能促使学生自觉调节学习情绪,自主改进学习方法。

       4、要引领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指导等,以激励学生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教师的教学更能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学。

       四个层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可以从简单做起,在行动中逐步提高。

       即使只做好第一、第二层次,学生的学习品位、学习效率也会有大的提高。

       二、总结反思的策略措施

       1、必须留给学生及时总结反思的时间。

       现在课堂内容多,课外作业多,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静心思考谋划自己的学习,更没有时间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所以讲过多次的知识仍会遗忘,做过多遍的题目仍会出错。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必须把总结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内容不要安排得太满,应该留有3~5分钟时间,引领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对照教材和笔记,认真想一想,这堂课学习或复习了哪些知识,若有疑问,当场向老师提出。

       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在梳理、思考所学内容的过程中,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发现存在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如果在校活动时间紧张,就必须指导学生在晚上抽一定时间进行总结反思

       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精选,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使学生有时间对当天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

       2、必须指导学生总结反思的方法。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以下的一些基本方法:快速浏览,就所学内容翻阅、浏览一下课本和笔记,以加深对知识和问题的印象。

       归纳要点,就所学内容归纳出知识要点,以及各知识点的基本要素,梳理知识线索。

       也可以直接在课本上圈点划线。

       琢磨追问,对重点知识、疑难问题,再想一想,其关键特征什么

       还有什么不解的疑问

       掩卷沉思,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从头至尾“过过电影”,然后再进一步总体思考,自己对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什么感悟。

       扪心自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心顺气畅吗

       自己对这些内容和问题心中有数了吗

       写写记记,有什么心得,及时简要写下来,有什么终疑问及时记下来,所学知识自己认为要特别注意的,就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内划出来。

        -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总结反思时,不能只看看想想,也要多动笔,动笔作记录,动笔写体会。

       对作业练习进行总结反思,也要看、想、问、写想结合。

       要整体看一看,作业的错误率怎么样,主要在哪个部分出问题。

       要认真想一想,出错的题目主要在哪个环节,审题不对

       选择的知识与方法不对

       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

       再想一想,这次作业练习自己耐心细致吗

       用心去做了吗

       要深入问一问,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是粗心大意

       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还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

       要简要写一写,把教师评析时未记清晰的补完整,把还有疑问的记下来,把自己认为今后要特别注意的题目作好记号,也可以写下几句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必须创新激励学生总结反思的措施。

       要灵活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及时去总结,用心去反思。

       课堂上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总结反思,不是简单地由学生自己看看书,而必须提出一定的带有指导性的任务:如可以与回归课本看书相结合,把本堂课的知识要点标出来容易混淆的关键词语注出来;如可以引领学生质疑提问相结合,就本课学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当堂提出来;如可以与拓展迁移相结合,本堂课学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课后进行总结反思,也可以作为一个作业来设计和布置,要求学生作为一个作业必须认真完成。

       如请你就本学科今天所学的内容列出知识要点,理出知识线索,你认为其中哪些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请你就今天课上评析的作业练习中选择你做错的题目2~3道,简要分析错在哪里,出错的主要原因;如请你就本周自己所做作业练习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列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

       不在于学生分析得怎么样,关键是要激励和指导学生去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4、必须及时回应学生总结反思的信息。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回应和评价。

       无论是当堂总结反思,还是课后进行的总结反思,都必须及时组织相互交流,通过交流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必须及时给予指点,通过释疑解惑进一步指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方法。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认真梳理,有意义的就积极采纳,不妥当的就作出解释。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只是下达任务,提出要求,而对总结反思活动的结果不闻不问,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总结反思的兴趣和耐心,教师也不可能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总结反思过程中发现的疑问、生成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获得的启示等,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及时作出回应,而且要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坚持写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课后反思应包括哪些内容

       是否上完课后都要写写教学手记

       怎样写教学手记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思效。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

       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反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位优秀的教师,上完课后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反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后反思都必须用文字记述下来,写成手记。

       教学手记记的应当是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五个方面可供参考:(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的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

       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3)、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4)、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等,都是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针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用学生研究的方法"写一篇反思

        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

       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43932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

       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

       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

       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

       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

       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

       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

       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

       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

       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

       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

       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习惯自己对一课的得失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录或者记忆。

       初中学生限于其年龄特征以及数学认知水平,往往热衷于做题而不善于反思总结,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仅停留在知识表面。

       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做重复工作,出现“上课听的懂,课后依然不会做”的现象。

       我在课堂教学中,在每个环节中包括例题分析时都会及时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像对知识的认识、解题分析、常用结论等,提高学生总结反思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如何适时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什么

       一、对课堂知识点及常规运用总结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小结是容易忽略的部分,往往一节课由于疏忽了这个环节而是整个授课环节成“虎头蛇尾”之势。

       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教学目的,上课结束时是否达到了目的,可以通过五分钟学生总结就可以知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让学生先独立回忆本课学习过程(可以查看课本和草稿),引导学生梳理、巩固要点、难点,使其形成内化的东西形成个人总结,老师根据学生能力和课堂教学知识的难易让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交流,最后老师总结。

       通过总结或强调重要部分来使学生保持专心直至授课结束。

       引导学生独立总结自己本课掌握程度,明确课后复习目标,提升数学思想形成过程的再次感悟与体验。

       二、对例题和作业的总结和反思

       课堂例题和作业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这道题,更应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例题的反思,以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体会技巧、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如此一来,例题的作用无疑会被扩大。

       1、反思例题中用到的概念和基础知识。

       例: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求底边长Y与腰长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在该例题中运用到的基础知识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结果为函数关系式Y=12-2X(3〈X〈6),这是一个一次函数,该函数图象为挖去两端点的线段、知道在几何问题求函数关系式要注意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例题引出的对基础知识的反思,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巩固双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例如初中平面几何运算经常用到的含30°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像60°所对直角边是30°所对直角边得根号3倍,如果学生知道,无疑会提高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的分析速度和运算速度。

       2、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决例题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数学思想,可以不断加强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思想,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起到很好作用。

       3、总结解题经验教训。

       初中学段的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及广度存在年龄差异以及个体差异,根据以上差异,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以下方面的引导。

       例如学生计算易错时怎么办

       学生普遍都是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检查,由于“先入为主”,学生很难找出错误,我一般会让学生用纸把原先的答案遮住,重新解一遍,两次答案一样才算通过。

       在各类考试中强调注意点时,像解决填空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填空题做完后,不看答案再重新做一次。

       在实际教学中,这样做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耐心一点,细致一点,给出错的同学“发言权”,让学生讨论并总结错误的原因,便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反思,在总结反思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的回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扩展阅读:高三历史复习如何引领学生总结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高三年级郭新伟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许多老师经常提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讲过好多遍的知识点学生还是记不住,为什么出现过多次的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学生还是会出错。

       为什么学生对主观材料题的分析总是不到位。

       产生这些现象有诸多因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老师在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灌输和训练,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自我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就课堂教学而言,许多教师只关注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很少关注学生能不能很好地消化,很少要求学生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系统理一理,逐个想一想。

       就作业练习来说,不少教师只关注学生练得多不多,做的对不对,很少要求学生在练习批改讲评后再认真看一看,再仔细想一想,再用心写一写。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引领学生总结反思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留足学生总结反思的时间

       要让学生总结反思,首先必须有时间保证。

       高三历史由于课时紧,复习任务重,导致课堂复习内容太多,课外作业练习太多,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静心思考谋划自己的学习,更没有时间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所以讲过多次的知识仍会遗忘,做过多遍的题目仍会出错。

       在课堂上要把总结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教学内容不要安排的太满,应该留有几分钟的时间,引领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对照教材和笔记,认真想一想,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启发,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疑问。

       如果有疑问,可以当堂提问,请老师解决。

       练习评讲课,也要留时间给学生对练习的评讲进行整理和再思考。

       课后作业练习要质精量少,使学生有时间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反思当天的学习内容,在梳理、思考所学内容的过程中,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发现存在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二、指导学生总结反思方法

       总结反思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大多数学生比较欠缺,思想上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缺乏实际行动和有效经验。

       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总结反思的具体方法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以下一些基本方法:快速浏览,就所学内容翻阅、浏览一下课本和笔记,以加深对知识和问题的印象。

       归纳要点,就所学内容归纳出知识要点,以及各知识点的基本要素,梳理出知识线索。

       也可以直接在课本上圈点划线。

       琢磨追问,对重点知识、疑难问题,再想一想,其关键特征是什么

       还有什么不解的疑问

       掩卷沉思,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从头至尾“过过电影”;然后再进一步总体思考。

       自己对这些内容和问题心中有数吗

       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得当吗

       写写记记,有什么心得,及时简要写下来,有什么疑问及时记下

       来,所学知识自己认为要特别注意的,就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画出来。

        -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总结反思时,不能只是看看想想,也要多动笔,动笔做记录,动笔写体会。

       对练习也要总结反思,也要看、想、问、写相结合。

       要整体看一看,作业的错误率怎么样,主要在哪个部分出问题。

       要认真想一想,出错的题目主要在哪个环节出差错,审题对不对

       选择的知识与方法对不对

       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

       再想一想,这次作业练习自己耐心细致吗

       用心去做了吗

       要深入问一问,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是粗心大意吗

       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吗

       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吗

       还要简要的写一写,把教师评析时未记清晰的补完整,把还有疑问的记下来,把自己认为今后要特别注意的题目作好记号,也可以写下几句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激励学生总结反思的措施。

       要灵活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及时去总结,用心去反思。

       课堂上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总结反思,不能毫无目的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而必须提出一定的带有指导性的任务。

       如把课堂教学与回归课本相结合,让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在课本中标出来,容易混淆的关键词语注出来。

       也可以与引领学生质疑提问相结合,就今天所学内容、所探讨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请当堂提出来。

       也可以与拓展迁移相结合,这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学习这些内容后,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我们还可以在学案上设计总结反思环节。

       要求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探究了哪些问题

       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

       可将重点、难点、疑问、启示在学案上写下来,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课后进行总结反思,也可以作为一个作业来设计和布置,要求学生作为一个作业必须认真完成。

       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列出知识要点,理出知识线索,写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是练习讲评课。

       对错题要分析错在哪里,出错的主要原因。

       列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错题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

       这里不在于学生分析得怎么样,关键是要激励和指导学生去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四、收集和反馈学生总结反思的信息。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回应和评价。

       无论是当堂总结反思,还是课后进行的总结反思,都必须及时组织相互交流,通过交流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必须及时给予指点,通过释疑解惑进一步指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方法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认真梳理,有意义的就积极采纳,不妥当的就作出解释。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只是下达任务,

       提出要求,而对总结反思活动的结果不闻不问,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总结反思的兴趣和耐心,教师也不可能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总结反思过程中发现的疑问、生成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获得的启示等,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及时作出回应,而且要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

        一、教学理念的自我反思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二、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同时,抓住时机,认真进行反思记载。

       (一)教学过程反思的时机:包括课前温课中的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1、课前温课中的反思 课前温课中的反思主要是:(1)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

       (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生活生产的实际等),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3、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

       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

       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二)教学实践中反思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作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下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了一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6、记教学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

       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拓潜能。

       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

       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

       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

       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均倡导甚至要求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在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中列入考核,作为履职晋级的一个得分点,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好像流水帐,只是对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作一些简单的描述,或者为了完成应付教学常规而无病呻吟,根据考核标准,胡乱涂鸦几句,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就凑成了所谓的教学反思,敷衍了事,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甚至讳疾忌医、粉饰太平、这样的反思,一般是对教学没有什么帮助的,即使用之于教学,要么只重表面,不能深入实质,收效甚微,要么指导错误,使教学越来越更加糟糕,换句话说这种反思也只能作为一种供检查时应付差事的摆设,难登大雅之堂。

       那么,教学反思的反思点应该在哪儿呢

       教学中的哪些内容应该反思,哪些内容可以或者说不需要进行反思呢

       教学反思的深度有多深,应该如何体现

       应该如何寻找教学中的反思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反思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一些切身体会,以及与同伴之间的教流合作,来谈谈我的教学反思观。

       一、反思自己教学知识储备,不打无准备之战

       不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群学生和一间教室的“五个一”模式,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那种单调,枯燥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各种新技术设备,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经历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体验出来,而且在新教材中也适当安排有一些非本科目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吃透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外,还必须掌握有一定的其它科目的知识和一些方法,在教学中能够天衣无缝的信手拈来,既体现出自己的知识储备的丰富性,又能够促进自己的教学,例如多媒体的使用,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它不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的一些实验或知识点就要应用到,而且必须应用到,譬如双耳效应和色光的合成,单独的说教是无法准确的描述的,而采用多媒体就能够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亲自体会,从而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北大附中的纪连海老师说得好,“全国有多少个中学历史老师,但在中央电视台做讲座的只有一个纪连海,而且是所有讲座中收视率最高的,只因为在这之前我曾经做了近十年的冷板凳”,这其实说的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问题,我们的身份不变,而环境、学生的经历和教材是随时改变的,如果还用旧知识、旧方式去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教出来的学生除了是一群跟不上时代的书呆子之外,我们也将越来越糟,教学效果直线下降,只有随时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随时储备自己新的方法和技能,才能以变应变。

       二、反思教学准备过程,以便教学中游刃有余

       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个前提,还不能搞好教学。

       新的教学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的让学生只是听老师的讲授,记老师的讲授,而主张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切身体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撑舵的同伴,而不同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经历以及基础知识不一样,在教学中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储备阶段对学生的现状了如指掌,根据不同群体和不同知识,对教学过程作好充分的设计,并备有预备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方案,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一旦情况有变,立即启动预备方案,很轻松地把教学进行下去而不显尴尬。

       三、反思教学活动过程,扬长避短

       教学反思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在教学过程,不论你有多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学设计再完美,最终的决定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要上好一堂课,知识储备和教学设计必不可少,但教学过程实施环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能够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和课堂上学生的具体反映,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新的课程主张学生的亲身参与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可能会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疑问,我们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巧妙灵活地采取不同手段将之处理掉,课后反思还应重新认识这节已授课,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成熟、长大。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表面看似不合理,但联想到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实教”,这句话就绝对是正确的,一个老教师曾经对我谈起过一个故事:我们都熟悉“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其实我们熟知的只是这个故事的上半部分,其下半部分是这个人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是与自然相和谐的,须如行云流水能引起万物共鸣,而自己的弹凑牛不能够听懂,说明自己的技艺不够精,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牛终于听懂了他弹凑的曲子。

       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呢

       当费尽心血,筋疲力尽授完一节课,学生仍然一片茫然的时候,我们除了报怨一句“真是对牛弹琴”之外,是否也想到过去重新设计我们的授课方案呢

       当我们满怀激情地按即定方案授课而学生反应冷淡时,我们是否曾怀疑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呢

       我们是否曾考虑到同样的一门课,别人的学生用这种方法能很好接受,而我的学生一片茫然,他们的基础、兴趣、经历一样吗

       有的问题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呢

       还是总以一种过来人的成熟去面对学生的幼稚呢

       如果人人都能够象纪连海老师那样先去坐十年的冷板凳再来教书,我想那教学效果应该是会好的。

       四、反思教学反馈信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作业和测试是传统教育教学中检测教育教学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改并不是要否定过去,否定一切。

       新课程中,作业和检测仍然是检测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用好这两块阵地,不要敷衍了事,批完就止。

       要通过作业和检测中所反应的问题,找出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于弥补,这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增强师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非常了解,对他表现的问题非常关心,乐于帮助他弥补缺陷,他才会有亲近感,才会主动走近老师,并把精力全部投入在学习上,搞好学习,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

       也只有这样,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育效果,教师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五、反思教学心态,给自己的教学打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一半,教育教学工作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环节必不可少—端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心态。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只有随时随地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作用,自己的社会价值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23535略。

       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

       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

       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

       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反思最常用的几种见方法

       ”(1)课后再备课。

       实践者于课后,根据教学e68a84e8a2ad7a6431333365653331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和反思所得,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有益的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以待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日臻完善,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

       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这种高密度的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眼光和高强的反思力大有裨益。

       (3)写教育叙事。

       实践者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

       对事件和冲突的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

       写教育叙事即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再现、思考和化解。

       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性上的加工,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4)诊断式研究。

       反思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邀请同事或者专业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弥补之法或化解之道。

       (5)行动式研究。

       反思者为弄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实质,与同事或在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并合作下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并制定出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

       这种研究方式不同于专业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教育科研,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适应师生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形式。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智慧要求都进一步提高,推广反思性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推广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教师有效的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自我回顾性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

       自我回 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

       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

       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二、信息提示性反思。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

       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

       如我校一位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一节题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开课。

       当讲到“可持续发展”时,本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沉闷起来,学生盲然的眼神告诉这位老师,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能理解,无法联系实际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

       于是,这位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同学们联系农村超生子女问题展开讨论。

       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已在讨论中有了结论。

       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三、同行诊断性反思。

       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导师诊断。

       即“一帮一”对子中,导师对帮带对象(主要是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

       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三是专家诊断。

       坚持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深入部分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

       四、榜样对比性反思。

       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

       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

       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

       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

       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实

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一、教师为什么要自我反思

       1、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师培训方面一直存在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往往重视形式上的规划和设计,重视规则的学习和对他人的模仿,轻视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轻视教师自主发展的进程。

       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知识结构一原理规则的知识 教育案例知识 实践智慧知识,其中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从一般原理规则的知识,到特殊案例的知识,再到运用原理规则于特定案例的策略知识是不同的。

       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包括学科的原理、规则,还有一般教学法的知识,均属于明确的知识。

       有经验的数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案例知识(指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专家教师还具备丰富策略知识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教学实践的反忠。

       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大部分是教师的亲身经验,以默会知识居多。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

       教学的反思是教帅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

       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由此可见,反思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2、自我反思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增加厂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日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具有不确定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最丰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勇于创新。

       善于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更注重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教师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思路。

       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因而也就要求教师更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转变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材料。

       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

       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战果。

       更不能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

       对积累的经验总结,这是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主

       体是教师,改革的成败在教师。

       教师是把理想课程转变成现实课程的载体.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做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

       其中自我及思是课改中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闷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1、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

       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5个内容进行。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

       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

       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

       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

       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

       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

       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

       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他人评价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尤为重要。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

       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例如。

       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

       容与原有知识进行合理链接;链接的方法是否科学;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是否进行了正确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

       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

       新课改中的教师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

       由于同校特别是同轨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对于教学就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

       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只有理性地对待同伴的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才能实现"蒸蒸日上"的进步.

       3、在观察学生中进行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效,.教师自我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做,所说,所思,所学,所感受都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言行,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

       (2)、学习成长纪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收集学生自已,教师,同伴或家长做出的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等反映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材料,学习记录,有效反映学生的点滴进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它对于教师的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历程,教师经常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既有助于教师全面审视自已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形式

       1、课后备课

       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只有在课后才能检验出来,课后若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成功的经验也就无法得到提炼和升华.课后备课,即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课后备课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2、教学后记

       教师在课章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它足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的一种较简捷的方式,可以记课堂教学成功之处、失败之处,也可记教学灵感、对学牛活动的思索等.长期坚持,以记促思,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必有好处。

       3、反思日记

       写反思日记。

       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新教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往往难以究完全体现教案中的没计构想.这其中原因是需要及时反思和探究的。

       在一课时和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要求新教师写下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学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学事件。

       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事件中包含哪些理论、如何改进?等等,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也可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细分。

       如:从教学思想运用的先进性、教学目标没计的准确度、教与学行为表现的合理性、教学手段选用的必要性、教材内容处理的可按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感、课堂活动组织的接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感、课堂活动的组织的周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

       这样做层次清

       楚,针对性较强,便于操作。

       反思日记通常表现为随笔的形式,书写格式非常随意。

       4、行动研究

       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是指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教育理论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展开调查研究。

       教师可充分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文献等多种方法,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中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氛围。

       5、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

       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人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

       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

教学反思,对学生有效学习有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本质是通过较短的时间或一段时间持之以恒地写教学反思总结后发现的,它是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在思考中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其一,教学反思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平时在课后我特别注重课后反思,表现在课后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讨论交流,并且及时纠正在课堂上自己存在的问题.其二,教学反思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而教学反思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自己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自己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三,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自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比如在某一次备课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效果加以鉴定.这样既有实效性,又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其四,在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都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已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这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总之,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一、留足学生总结反思的时间

       要让学生总结反思,首先必须有时间保证。

       高三历史由于课时紧,复习任务重,导致课堂复习内容太多,课外作业练习太多,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静心思考谋划自己的学习,更没有时间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所以讲过多次的知识仍会遗忘,做过多遍的题目仍会出错。

       在课堂上要把总结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教学内容不要安排的太满,应该留有几分钟的时间,引领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对照教材和笔记,认真想一想,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启发,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疑问。

       如果有疑问,可以当堂提问,请老师解决。

       练习评讲课,也要留时间给学生对练习的评讲进行整理和再思考。

       课后作业练习要质精量少,使学生有时间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反思当天的学习内容,在梳理、思考所学内容的过程中,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发现存在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二、指导学生总结反思方法

       总结反思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大多数学生比较欠缺,思想上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缺乏实际行动和有效经验。

       因此必须指导学生总结反思的具体方法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以下一些基本方法:快速浏览,就所学内容翻阅、浏览一下课本和笔记,以加深对知识和问题的印象。

       归纳要点,就所学内容归纳出知识要点,以及各知识点的基本要素,梳理出知识线索。

       也可以直接在课本上圈点划线。

       琢磨追问,对重点知识、疑难问题,再想一想,其关键特征是什么

       还有什么不解的疑问

       掩卷沉思,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从头至尾“过过电影”;然后再进一步总体思考。

       自己对这些内容和问题心中有数吗

       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得当吗

       写写记记,有什么心得,及时简要写下来,有什么疑问及时记下

       来,所学知识自己认为要特别注意的,就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画出来。

        -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总结反思时,不能只是看看想想,也要多动笔,动笔做记录,动笔写体会。

       对练习也要总结反思,也要看、想、问、写相结合。

       要整体看一看,作业的错误率怎么样,主要在哪个部分出问题。

       要认真想一想,出错的题目主要在哪个环节出差错,审题对不对

       选择的知识与方法对不对

       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

       再想一想,这次作业练习自己耐心细致吗

       用心去做了吗

       要深入问一问,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是粗心大意吗

       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吗

       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吗

       还要简要的写一写,把教师评析时未记清晰的补完整,把还有疑问的记下来,把自己认为今后要特别注意的题目作好记号,也可以写下几句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激励学生总结反思的措施。

       要灵活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及时去总结,用心去反思

       课堂上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总结反思,不能毫无目的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而必须提出一定的带有指导性的任务。

       如把课堂教学与回归课本相结合,让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在课本中标出来,容易混淆的关键词语注出来。

       也可以与引领学生质疑提问相结合,就今天所学内容、所探讨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请当堂提出来。

       也可以与拓展迁移相结合,这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学习这些内容后,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我们还可以在学案上设计总结反思环节。

       要求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探究了哪些问题

       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

       可将重点、难点、疑问、启示在学案上写下来,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课后进行总结反思,也可以作为一个作业来设计和布置,要求学生作为一个作业必须认真完成。

       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列出知识要点,理出知识线索,写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是练习讲评课。

       对错题要分析错在哪里,出错的主要原因。

       列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错题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

       这里不在于学生分析得怎么样,关键是要激励和指导学生去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四、收集和反馈学生总结反思的信息。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回应和评价。

       无论是当堂总结反思,还是课后进行的总结反思,都必须及时组织相互交流,通过交流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必须及时给予指点,通过释疑解惑进一步指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方法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认真梳理,有意义的就积极采纳,不妥当的就作出解释。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只是下达任务,

       提出要求,而对总结反思活动的结果不闻不问,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总结反思的兴趣和耐心,教师也不可能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总结反思过程中发现的疑问、生成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获得的启示等,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及时作出回应,而且要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