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封

第一篇:布封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目录

       人物简介 作品 《马》教学设计 人物简介 作品 《马》教学设计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布封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他的作品《马》被选入人教版7年级下册 编辑本段作品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的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是那建筑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并用40年时间写了36巨卷的《自然史》。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新天地益智中学 朱峙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布封,联系当时情况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3.与牛汉的《华南虎》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驯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

       另:布封(1707-178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

第二篇:马布封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全整理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3.理解的思想感情,培养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对马有一定的印象,从电影电视上看过不同类型的马。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一是培养和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二是领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加以运用;三是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四是培养敢于向观点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关于马的知识)学习课文。2.强化自读。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3.加大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相互碰撞,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可按“比较-品味-辩说”的思路组织教学。“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分析家马和野马的特点。“品味”:从品味语言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入手,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辩说”:组织学生辩论,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媒体: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马的形象。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方法一:影像导入法

       说明:教师准备有关马的图片或影像,在本课开始时展示或播放,并对各种马略作介绍,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语。(板书“布封”)对马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观察,并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教师板书“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方法二:比较激趣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布封笔下的马作比较。

       3.方法三:资料引述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有三种思路,一是引述文学作品中的马导入,如《堂吉诃德》中游侠骑士堂吉诃德骑的那匹老马(可选播堂吉诃德骑马的一些片断)、《西游记》中唐僧骑的“白龙神马”、《三国演义》中各位战将骑的战马等,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也可播放影视资料。二是引述古诗中描写马的诗句,如李贺的“春风得意马蹄疾”等。三是引述有关马的典故或词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马虎不得、马失前蹄、马到成功、人仰马翻、马后炮、马屁精、马首是瞻等。

       互动流程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2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马”是什么样子?请用你喜欢或最擅长的方式把你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如果你擅长绘画,请把你心目中的马画出来;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唱出来;如果你喜欢写作,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写出来;如果你善于演讲,就通过演讲赞美你心目中的马。

       学生:(准备)

       教师:下面请大家相互交流。

       师生:(学生交流,展示)

       二、比较阅读,分组推进,自主探究

       (一)整体比较,分组学习,把握主要特点。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布封心目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在阅读时,把有关阐述“马”特点的词、句勾画出来,时间6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并勾画)

       教师:时间到。大家已经勾画出了布封心目中的马的特点,下面请大家和自己心目中的马做比较,看看谁的马更有吸引力?为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布封笔下的马的特点,强调学生独立比较,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通过比较,更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通过比较,更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

       计)。看来,我们班上有些位同学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有些同学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见仁见智”,我们尊重大家的个性体验。我们准备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为一组,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把自己心目中的马描写下来,300字左右,也可以参阅课文《马》,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同学们,不要迷信权威,既然是我们心中喜欢的,我相信大家会写得非常精彩。只要能把你心目中的马描写出来,写出情趣,并让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描写要求如下:

       (教师用小黑板、课件或卡片展示以下内容)

       ①特点鲜明,语言力求生动,叙述和描写饱含感情。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布封描写《马》的一种或两种技巧。教师:另一组的同学们,你们有不同的任务。你们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既然喜欢,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布封的这篇文章。请这组的同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布封心目中最好的马是什么?

       ②他把马分为几类?

       ③他更喜欢哪种马?

       教学设计意图:①设计分组活动教学环节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初步把握布封心目中的马的整体特点,进而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也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和完善自己的见解。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敢于面对权威发表不同的意见。③如果上面的环节能够安排在上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完成作文,把课外与课内活动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如果纳入课内,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全班不必统一行动。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各自围绕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类指导,共同发展。1.“学习课文”一组学生的师生互动流程

       (1)列出比较提纲,把握两种马的特点。

       教师:把马分成了“家马”和“野马”两类,下面我们就比较这两种马的异同,看看家马和野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请在草稿本上列出比较提纲。

       师生:(学生阅读,撰写比较提纲,交流,补充)

       教师: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主讲比较提纲的内容列出比较提纲的思路,其他同学倾听,补充,也可以向主讲同学提出问题,同时也必须回答主讲者提出的问题。

       提示:进行比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点:

       一是要找到比较点。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的,即从内在品质和外在体貌特征两方面进行比较的。学生也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列出比较提纲。

       二是要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确定某一比较点双方的具体内容。

       在“家马”的内在品质方面,1自然段有一个关键句,“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即“驯良”和“勇毅”。如果再浏览这句话的前后内容,可发现前面部分主要赞扬家马的勇毅;有几

       个关键词句说明了这一点,即“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具有无畏的精神”“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等。1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说明“家马”的驯良,有几个关键词说明了这一点,即“克制”“屈从”“总是按照”“满足主人的愿望”“舍已从人”“迎合别人的心意”“执行别人的意旨”“贡献着自己”“服从”等。3、4自然段则说明了“野马”的品质。3自然段中的“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4自然段中的“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成群结队”“互相眷恋”“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等均说明了野马的品质。

       在体貌特征方面,2自然段介绍了“家马”的体态特征,有些关键语句值得注意。如:“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不解除它们的羁绊”“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等等。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赞美了马的高贵姿态,其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头部比例整齐”“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眼睛闪闪有光”“目光十分坦率”等句子表明了的基本主张。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比较。深层次比较包含两个方面:①首先是对形成这种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的原因进行比较;②其次是把对两种马的感情倾向进行比较。

       在进行比较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应追本溯源。在比较中,也应引导学生抓出关键词句,如“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通、太悠久了”;“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等,这些语句既揭示了家马和野马有如此差异的原因,也表明了对两种马不同的感情。在评判同学们列出的比较提纲内容时,不应过多地看重内容本身,而应强调学生比较思维的方式和过程,特别是在尽量拓宽比较点,打开比较思路这一点上狠下功夫。

       (2)比较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把握科学小品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再把“学习课文”的同学分成两组。每一组各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字数在100字左右。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目中的“家马”;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中的“野马”。请同学们注意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书写,交流,互评)

       教师:请大家把自己写的说明性文字与布封的有关段落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并把这些不同点概括出来。

       教学设计构想: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小品与说明文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小品的特征。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征时,可强调三点: 一是多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多把事与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行为、心理和情感。二是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使文章生动有趣。本文在句式

       上运用了许多排列整齐的短语和句子,如“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等,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三是在说明中融入了的主观感情。本文饱含感情,根据自己的喜好饱含感情地介绍了“家马”和“野马”。

       而说明性的文字则讲究朴实、简洁、通俗、易懂,和科学小品的风格迥然不同。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篇科学小品,争取将全文阅读两遍:第一遍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第二遍力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2.“写作小组”的师生互动流程

       对这一小组的指导应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突出“马”的特点;二是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三是文学化的语言;四是有感情地叙述;五是适当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师生互动以学生揣摩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创造。

       (三)在评价、比较中共同发展(两个小组共同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全班共同活动。刚才我们是分组活动,请同学与座位旁的同学交换自己所写的文章,最好找不是一个组的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学生:(交换、互评,交流)

       三、组织辩论活动,训练发散思维

       教师:布封对野马是如此喜欢,对家马却略有批评,你们的意见呢?是喜欢家马,还是喜欢野马?为什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喜欢“家马”的为一组,喜欢“野马”的为一组,以“家马好还是野马好”为题展开即兴辩论。大家要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下面就由我来主持两个小组的辩论。

       学生:(展开辩论)教师:(评点和小结)

       教学小结

       教师围绕“比较提纲”“科学小品”“观点阐述”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学方案之二(2课时)

       说明:这一教学方案的特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全班统一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基本教学环节为:方法介绍—自我阅读—相互交流—自我小结—自我运用。

       方法介绍:教师介绍“比较阅读法”和“科学小品阅读法”(参看“教学设计方案一”),明确本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自我阅读:按照介绍的方法自主阅读,勾画关键词句,做好旁批。篇二:《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布封,体会的思想感情。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3.揣摩体会对比描写及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4.理解并赏析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5.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在教法上关键是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故本课先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后阅读全文,再通过辩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才质疑,让学生讨论,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2.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导入:布封说马:人类最高贵的征服是征服了马。1.提问:@、那中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马。@、中国旅游局将哪一件艺术作品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甘肃出土的东汉时代的雕塑作品“马踏飞燕”。@、国际标准的铁路轨距是1。435米,你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是古罗马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马屁股的宽度是国际标准铁路轨距的“祖先”。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有一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这种动物就是——马。如果说黄河文化是我们华夏族独有的文化,而马的文化却是世界性的文化的。让我们一起与马共舞。2.含有马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鞍前马后、心猿意马、悬崖勒马、人仰马翻、伯乐相马??

       3、简介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课后练习一)1.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2.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①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3.马原本(天然野生的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4.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5.全文可分两部分,第1、2节写人类驯养的马,第3、4、5节写天然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的政治理想。)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3.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4.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5.写作方法

       ①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马,赞美马,在的笔下,马被赋予人格的魅力,如本来马在战场上是被迫冲腾蹿跃的,可写道它“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和约束的,可却说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这种驯服称之为“教育”。马在的笔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质。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②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况的对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七种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

       四、拓展小结 1.同学们,布封的笔下,马已被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所以,与其说赞美野马,不如说赞美有着野马一般美质美德美貌的人。布封之所以将马写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马身上的缘故。我们要一个做像马一样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晓声就曾写过《假如我为马》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2.汉字中有许多以“马”为偏旁的字,找出其意义为骏马的字,越多越好 3.收集古代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成语或诗歌。篇三:《马》公开课教案 马

       布封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

       2、能概括文章内容并就文中的部分语句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习运用对比描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马在人类的历程中永远是人类的朋友;引出布封的《马》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中生词

       学生练读,教师纠错,全班齐读

       四、整体感知

       1、读课文导语,问:本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你能找出起划分内容作用的句子吗?再请引用文章中的词或句,概括两种马各有什么特性。

       人工驯养、奴役的马:屈从、满足主人、舍己从人、迎合别人、驯良

       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天然野生的马: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游荡、蹦跳、自由奔放

       强壮轻捷和遒劲„„

       2、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马?说说理由。

       3、本文对这两种的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五、结合文章句子,出示图片,感性认知文章

       六、研读文段

       1、用句非常精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大声朗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理解下列词句 a、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教育”指什么)b、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七、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动物作比较。找出并读一读,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八、阅读选文,思考人类与马的关系。

       1、臧克家的《老马》

       3、梁晓声的《如果我为马》

       九、小结:

       课文中的马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我们都该清楚地认识到: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十、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并任选5个生词造句。

       2、写一篇想象作文《家马与野马的对话》

       第二板块: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以“---------------的马”为格式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参考答案:勇毅而驯良的马;被人类摧残的马;自由生活的马;决不凶猛的马;具有美貌的马)

       2、根据概括的内容,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被人征服的马;第二、大自然中的野马。

       3、快速默读课文,引用文章中语句,概括两种马的特点。

       4、再读课文,用“我认为---------一句写的很优美,它用了--------------------的修辞(写作)手法,作用是------------------------------”为句式说话。第三板块:探索拓展

       (一)探究: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为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中的“教育”的含义,它与人所受的教育的含义相同吗?

       2、“这一切的侮辱马性,较之它们的蹄铁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3、第五自然段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怎样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二)拓展:

       1、以《说马》为题,用平实的语句改写课文,并思考改后的利弊。

       2、人工驯马利弊谈。

       3、你欣赏家马还是野马,为什么?

       4、以《家马与野马的对话》为题想象作文。

       臧克家的《老马》:总是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 重 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学生思考这首诗赞美了老马的什么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于马的深厚感情。

       2、写出含有马的成语,看谁写的最多。如:龙马精神、鞍前马后、心猿意马、悬崖勒马、人仰马翻、伯乐相马„„篇四:上交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齐市第五十三中学

       暴岩玲

       《马》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关爱动物 珍爱生命”,本篇课文在教学中也是围绕这一单元学习重点展开。本节课教学中力图引导学生在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基础上,懂得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一)针对本篇课文的以上特点,结合大纲要求同时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我特制定的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剽悍、驯良、遒劲”等词语,整体感知马的形象及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理解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应善待动物,珍视生命。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体会在文中的感情倾向。教学难点:理解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描摹动物的技巧。

       (三)教材与学生

       教材处理要符合教学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真正的阅读是与的心灵对话,本节课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认同的感情、领会的写作意图,帮助学生走进、理解、感悟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体做法是:(1)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辩论。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种小动物。

       教学步骤

       一、活动:猜一猜:导入新课

       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打一动物)------马。

       播放马的视频,如果你来写一篇马的文章,你打算写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接触文本前,首先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究课文。)

       二、活动:读一读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师帮助解决疑难字词。多媒体显示:要求同学们齐读,整理识记。)

       2、品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选择文中你最欣赏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听读并说出你认为他哪读的最好?

       三、活动:辩一辩(家马野马之辩)

       为了增加辩论的对抗性和趣味性。采用男女生对决,抽签的形式选定野马队、家马队

       1、展示现实生活中有关“马”精美图片,(多媒体显示),请同学再结合文中对马的描绘,论说你喜欢家马还是野马?

       按照句式:

       “我更欣赏家马/野马,欣赏它的(自选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因为 ”来陈述理由。

       建议: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

       2、用圈点勾画批注法。

       师精讲点拨: a、并作出改动

       原文——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改文——嘴巴被衔铁勒得歪在一边,腹侧留下好多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好多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打穿了。

       (讨论后,要求带着重音朗读)

       师引导——这是一条受苦收男的马,对人工驯养的马深深同情。

       适时介入资料——臧克家《老马》 全班学生朗读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就是人工驯养的马,这就是一辈子在人工驯养下的老马,他的身体受到了——?(束缚、摧残)他的精神显得——?(麻木、不自由),好可怜的马!b、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两句描写马的眼睛的句子。

       幻灯出示:

       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御人的颜色。2 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

       (三)解读一

       幻灯出示: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

       问题呈现:

       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抓住词语细读)2 拥有这样一双眼睛的马是怎样的马? 3 对这样的马,心怀怎样的情感?

       (四)解读二

       幻灯出示: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同学上台表演“窥伺”的样子)问题呈现: 1 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是什么让马的眼睛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征服、人类的欲望、人类的需要??)3 对这样的马,心怀怎样的情感?(布封:如今我们极少看见天然状态的马了!)小结:辩论结果,野马队获胜,女生不服气。师说,不是女生输给了男生,是家马输给了野马。在布封的笔下,家马是“驯篇五:《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布封的《马》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描述了生活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的命运,寄托了对马的深切同情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本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起着巩固和深化本单元知识的作用,据此我从三个维度预定的教学目标是:

       一、整体感知马的形象及特性。

       二、品味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学习运用对比的写法。

       施教的基本思路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感知再品味,理解并运用对比的写法。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感悟能力,并深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创设情境。

       1、播放二胡曲《赛马》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引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分析导读。

       1、学生简介,教师出示的图文资料。

       2、分析课文导读,明确导读提示的内容:

       (一)、介绍了马与人类的关系。

       (二)、采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驯马和野马的特性。

       (三)、交代了对两种马的不同情感:同情与赞美。

       三、诵读感知,理解文意。

       1、出示字词,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2、指导学生朗读,把握各段的感情基调。

       3、指名读文,学生听读并思考问题: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 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马各有什么特性(回答时请读出关键性的语句),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板书要点。

       5、出示野马生活片段的课件,学生观赏。

       6、个性感悟,仿写句子。

       在我的心目中,勇毅的马像英勇忠义的战士;驯良的马像------------------------------;美质的马像------------------------;美德的马像------------------;美貌的马像--------------------------。

       7、精读课文第五段,思考问题,深层理解对比的写法。

       问题:

       (一)、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二)、分别将马的哪一部分同哪些动物作比较的?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三)、本段重点介绍的是马的哪一部分?突出了什么?

       四、品读课文,感悟积累。

       1、品读赏析优美的句子、饱含情感的句子。

       2、积累优美的语句,积累带“马”字的成语、古诗。

       五、借鉴写法,布置写作。

       1、出示写作训练:运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动物,150字左右。

       2、学生完成后交流,师适当评价。

       六、课堂小结,深化主旨。

       1、教师总结,升华主旨:关爱动物,共创和谐。

       2、播放歌曲《熊猫咪咪》。

第三篇:动物素描 德·布封 三、作品资料 (一)《动物素描》简介 德·布封的《动物

       动物素描

       德·布封

       三、作品资料

       (一)《动物素描》简介

       德·布封的《动物素描》由范希衡翻译,该书把布封作为文学家来介绍,因此把他的文章分为三类,希望每一类都能对中国读者有些实际的帮助。第一类为文艺理论,包含《论文笔》和《写作艺术》。第二类是动物肖像,每篇都是节译最美妙而又最平易的部分。第三类是科学论文,选择的目的在开拓我们的眼界。

       具体篇目:《引言》

       1、文学理论:《论文笔》、《向研究院诸先生致词》、《写作艺术》

       2、动物肖像:《马》、《狗》、《狼》、《松鼠》、《海狸》、《海狸的筑堤工作》、《海狸的习惯》、《象》、《野生状态中的象》、《驯象》、《战象》、《鹰》、《鸽》、《蜂雀》、《啄木鸟》、《天鹅》

       3、科学论文:《论自然史研究法——博物部分》、《论自然史研究法——宇宙发展部分》、《洪荒时代》、《最古的物类》、《海流与山火对地形的影响》、《初民生活》、《人类真正的光荣是科学,真正的幸福是和平》、《人力胜天工》

       (二)课文评析

       布封在他的巨著《自然史》中,以优美的语言为自然界的许多珍奇动物画了素描,这里选取的《马》是其中最为精妙绝伦的一幅素描画像。

       《马》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写人类驯养的马的品质,突出马被人类驯化后养成了“舍已从人”的服从性格,丧失了马作为一种生命的自然天性;其次写天然野马的自然品格,它们的生命欲望平凡而又简单,生性平和自由,同时又豪迈剽悍;最后在与驴子、狮子等动物的对比中描绘马出众的外貌特征。《天鹅》由四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写天鹅温和的天性,它有威势、力量和勇气,但非自卫不用武力;其次写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和便于游泳的形体特征及其雍容自在的泳姿;再次写天鹅喜好自由的生活习性;最后在与家鹅的对比中写天鹅的叫声,誉之为神奇的“天鹅之歌”。布封对马、天鹅等动物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曾称他为“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布封写马、天鹅等动物,虽然是出于科学的目的,但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其次,布封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他们以某种人格,如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天鹅像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又如在驯马与野马、家鹅与天鹅的对比中,肯定后者而贬抑前者,这些都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启蒙思想。再次,布封在描绘马、天鹅等动物时,广泛引用社会风俗、文学和历史的有关内容,如《马》中关于驯马的知识,《天鹅》中对古希腊、罗马的诗歌、传说的引用,这些都增加了文章表现范围的广度和历史纵深感,体现了鲜明的“博物志”风格。因此,《动物素描》不仅是智慧的科普读物,也是优美的文学珍品。

       (三)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将预习时的整体感受、精彩积累和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猜测回答写在本子上,供老师备课参考。

       教师:在看过学生的预习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认识状况的前提下备课。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

       法语中有“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的说法,它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就体现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朗读

       1、自读

       两个或四人一组,互相读、听找感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小结

       学生谈读的感受。教师总结朗读全过程。积累、仿写、感悟

       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仿写其中的一句。记住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理由。整体感知

       1、全班分成六到八个组,交流预习时各自的整体感知,选择一名记录人,收集记录大家的发言情况,推荐一名代言人,总结本组研讨情况。

       2、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在评价中小结,重点以学生的概括为结论,肯定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重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不过过分强调结果。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参及专家们的整体把握分析,供学生参考,重点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和专家们不约而同的想法,使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鼓励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追求精神。

       4、学生根据上述三方面,用自己的话整理笔记。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笔记。投影或小黑板上供参考的内容:

       一、文体:既是科学小品,又是优美散文

       二、内容:用文学笔调,描绘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三、艺术风格:人性化描写。

       小结提示:结构划分时,学生倾向于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人类驯养的马的品质,第二部分(3-4)天然野生的马的品德,第三部分(5)通过对比介绍马的外貌特片。这种划分言之成理,不要否定。

       局部探究: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1、展示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肯定学生的预习劳动,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表扬优秀,鞭策落后。通过学习小组解决一般问题。

       2、出示最集中的能体现《马》文重点难点的问题,问题和学生的名字一起展示在黑板上,供师生交流。

       A.学生甲:“给马戴项链”是不是“侮辱”?(疑难词句)

       B.学生乙: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写作方法)C.学生丙:人工与天然哪个更美?(现实困惑)D.养马人给马戴项链时,心里是什么感情?(不同见解)E.你也不喜欢七种动物吗?

       F.怎样解释现实化妆现象?(求异思维)

       3、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5、小结学习情况,启发学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参与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智力是多元的,体验是独特的;探究是多彩的。

       布置作业

       围绕学生乙的问题:“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广泛收集资料,写篇关于马或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小论文(要求使用比较法,题目自拟)

第四篇:封建制

       封 建 制

       中国封建制度

       古代的帝王将自己开拓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和有功的臣民,让他们在分封的疆土上建立诸侯国,以屏天子,也称“封土建国”,并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的等级世袭爵位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

       周朝初期,由于灭商以及东征的胜利,周统治者开始分封诸侯。受封的主要为同姓子弟,不过也有异姓功臣。利用册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叫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叫他们作诸侯的卿大夫。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应该定期进行朝贡,还应该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和军队,接受周天子的调遣。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朝社会的基本结构。秦朝以后虽然主要实行的是郡县制,不过,分封制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封建制”也称“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後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东周时代,随著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後,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後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後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後,又分封同姓子弟九王,使後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斗争,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一)文王、武王、周公三次封建

       西周封建,一般说法有两次(武王封建与周公封建),然此前的文王时期,已重视在王畿内用分封制使周人扩展领有的土地,这可称之第一次封建。第二次封建在武王时,武王克商以后,并未消灭殷贵胄,仍封纣子禄父(武庚)于殷(原来殷商的王畿内),命弟管叔、霍叔、蔡叔为“三监”,监督武庚。武王死后,成王幼,武庚偕奄及淮夷,联合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平叛,再度灭殷,诛武庚、管叔,平定奄及淮夷,在更广大的征服领域分封姬姓宗亲及与姬姓联姻的姻戚和功臣,康王时继续分封,成康之际为第三次封建(俗称周公封建)。这前后三次封建,以周公封建最为完备,故梁启超有“真封建自周公始”之说。

       在殷商,王与诸侯尚未确定君臣名分,周武王克殷后大分封,称诸侯为“友邦君”,君臣名分仍未明确。直到周公东征平叛,再行分封时,才明确封建诸侯为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故周初三次分封,可归为前后两个档次:(1)文王、武王分封,大体沿袭商代的方国部落联盟形态,天子长诸侯而未君诸侯。(2)周公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

       (二)封建制与宗法制、等级制互为表里

       周代封建制与宗法制、等级制相与共生。《左传》关于封建制有两段名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前一段话讲的是,周代自上而下层层封建:天子立诸侯,诸侯立卿大夫,等等,上下等级分明,以免除窥视、争夺。后一段话讲的是:周公因管叔、蔡叔联合殷后裔武庚叛周,故广封亲戚功臣,以作周室屏障,“为周室辅”。这“封建亲戚”(包括封同姓兄弟子侄和异姓姻亲),其原则便是前一段话提及的“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的宗法制和等级制。概言之,西周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君统和余子分封两项内容,故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旨,宗统与政统合而为一;又与等级制彼此渗透,由分封确认等级,因等级巩固分封。

       (三)周初封建的类型

       周初封建的有同姓诸侯,也有异姓诸侯。(1)封同姓。此类分封数量最大。(2)封异姓。

       封先代之后。武王时封神农、黄帝、尧、舜之后,成忘时封成汤之后。

       封有功异姓。如助武王灭纣的姜尚封齐,异姓受封亦可称之表扬“勤劳文武”。

       封本来存在的部落。如命其自行开辟土地而予以承认的秦。

       (四)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西周封建,一是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封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二是被封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三是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在分封。特点:一是规定了周天子权力和受封诸侯的义务,形成严格的统治秩序;二是周天子是周王室的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领导又有非常大的独立性。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直到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郡县制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的来历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有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与郡的出现,同春秋是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春秋初期,诸侯国内普遍实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按田亩征收赋税,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是,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底。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nu诺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郡县制云分封制的区别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

       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例如,国君直接统治的地区限于“方千里”的“王畿”之地,畿外之地则分封给各诸侯,目的是保卫王畿的安全,保卫四疆之土。诸侯的直接统治也常在封地的中心,称为“都”城,其附近或边远地区则分封给卿大夫作采邑。卿大夫以同样的原则继续分给士大夫。如此,王畿、“都”城、采邑处于各级封地的中心地带,四周之地均为受封者的封地,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众星拱月”的统治网络,体现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居中传统观念。

       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如秦南平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北击匈奴,收复朔方后,设置了九原郡。县则地近统治中心的、较富庶的近畿地区。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郡和县的地区分布渐趋一致,最终发展成为郡统县的隶属关系。

       第四,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体现了“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各诸侯国在封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王国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了列国争霸,互相兼并,国君权力衰微,大权旁落,最后导致完全分裂的政治局面。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由此可见,郡县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 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④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⑤北宋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⑥元朝新发展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⑦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五种社会形态说

       ●马克思提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1846年马克思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时就已经有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马克思又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都讲到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加上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五种所有制形式。

       ●恩格斯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地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如下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主张“五种社会形态说”。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的演讲中主张“五种社会形态说”。列宁没有说到社会主义,但这篇演讲词作于1919年,此时社会主义已在苏联成为历史的现实.就是说,在当时的列宁看来,人类历史是沿着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单线序列发展着的。

       ●斯大林明确提出“五种社会形态说”。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大概从此以后,“五种社会形态说”就开始被当作历史分期的权威性理论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欧洲封建制度

       西欧的封建制,指的是欧洲中世纪,在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在古罗马隶农制自然经济和保护关系的基础上,随着日耳曼人的入侵,在其带来的王权有限制度、亲兵队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的直接动因催发下,形成的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封君封臣制和封土制实行的上下相互约束的契约关系,使双方在政治上有着一定的依附关系;同时,依赖暴力迫使农民农奴化,又使土地所有者与租种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西欧封建制在11 世纪~15世纪为兴盛时期,待到15 世纪~16 世纪欧洲则开始进入所谓“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了。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标志,至公元11 世纪,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上完成。在这长达数百年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日耳曼农村公社的瓦解与依附农民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这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构成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确立的主要线索。和东方一些文明国家相比较,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相当落后,因为从古代世界遗留下来的是基督教和一些破烂不堪的城市。生产不发达,商品流通微弱,闭塞的农奴庄园是当时主要的经济细胞和基层的政治组织。封建割据、王权衰落、整个精神文化领域为僧侣阶层所垄断,以及劳动群众反农奴化的斗争持续不断,这些都是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世纪至5 世纪,是西罗马帝国奴隶制危机总暴露的时期,同时也是封建因素在帝**体内孕育成长的时期。席卷高卢和西班牙的巴高达运动,震撼北非的阿哥尼斯特奴隶大起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田园荒芜,城市凋零,大规模掠夺奴隶的战争被迫停止。奴隶来源枯竭,价格腾贵。公元3 世纪,一个健壮的奴隶,售价300 银币至500 银币。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极端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把庄园土地分成小块,租给隶农耕种,是当时唯一有利的耕作形式。隶农,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已经存在,但最初是指自由租佃者,他们除交纳一定的地租外,经济上是独立的,法律上是自由人。但至公元1 世纪,由于奴隶制危机的加深,隶农制也有所发展。公元98 年,小普林尼在给罗马皇帝图拉真的信中,曾谈到他在伊达拉里亚的提菲林领地,每年总收入是80万塞斯退斯,其中一半来自隶农交纳的地租,另一半来自奴隶劳动所得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隶农在奴隶主庄园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这时,隶农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自由租佃者以外,罗马奴隶主还把土地分给奴隶耕种,这种授产奴隶,可以获得一部分收获物,他们在法律上虽不是隶农,但其经济地位已和隶农接近。在帝国边区,罗马奴隶主将土地租给蛮族移民耕种,后来,这些移民也逐渐变成隶农。还有大批自由小农,因战乱和重税,无以为生,被迫寻求大庄园主的“庇护”,这也是隶农的重要来源。

       罗马帝国境内原有许多贵族和大领主,他们世袭占有庄园,驱使奴隶耕种劳作,在罗马帝国后期形成隶农制、庇护制、庄园制和大地产。由于罗马帝国承续着中央集权力量,领主们未能实现割据,但此种“罗马因素”成为后来封建制的源头之一。至于日耳曼蛮族,南迁以前尚处于氏族制社会,各氏族、部落有军事组织“战友团”,首领与部属间以荣誉、忠义相维系,形成有着强烈人身依附关系的组织,这些由附庸制、保护制、委身制、效忠精神组成的“日耳曼因素”成为西欧封建制的又一源头。公园5世纪初,日耳曼蛮族越过多瑙河南迁,使罗马时代的集权寡头瓦解,奴隶制也随之崩溃,而罗马帝国广泛存在的领主庄园却得以延绵,蛮族带来的部落习俗与领主势力结合,在原属罗马的广袤土地上建国称王,又将土地及由奴隶和失去田产的自耕农转变成的农奴,分封给各战友团首领,并赐予公、侯、伯等爵位,谓之“封建”;公、侯、伯等诸侯又将分封所得的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农奴分封给属下的武士,并赐予子、男、骑士等爵位,谓之“次分封”。

       在这种层层分封中,各级封建主因土地占有的人身依附关系而结成封建君臣关系,在上的称“封军”,在下的称“封臣”,彼此各尽义务:封军授予封臣采邑及农奴,并提供保护;封臣对封君宣誓效忠,奉召为其服军役,并提供财赋。这种封君---封臣关系,在西欧各地于9世纪以后逐渐形成。在西欧的封建国家,皇帝或国王高居最上阶层;中间层有各种爵位不等的世袭贵族,统称骑士阶层,以征战为业;最下层的是人数众多的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各种劳役的农奴或农民,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架构,而分封采邑(连同农奴)是此制度的基础。

       西欧封建制有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

       6~8世纪是封建史前阶段,可称为“准封建期”,领主与附庸尚无明确的法定关系; 9~10世纪以后是“封建成熟期”,领主与附庸间有成文的“封建契约”; 14~15世纪是“封建晚期”。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 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⒈罗马封建因素

       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与经济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原来的罗马古典文化开始让位于普通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崇奉奥林匹斯诸神:朱庇特,宙斯,阿波罗,转奉能解脱个人罪恶,能使个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为前者虽然气势磅礴,给人力量,但却不能给人安慰;人是伟大的,但人不能总是显示伟大,人还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机时代,人们需要一种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帝国,这就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百般曲折,四世纪以后罗马终于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

       另外,教会所建立的修道院制度,也对中世纪早期的西欧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修士最初一般都是西欧最优秀的农民,他们开垦荒地,排干沼泽,改良土壤,推广三圃制,对恢复和发展西欧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还保存了罗马人的一些建筑技能,发展了木刻、金属制造,纺织、玻璃、酿酒等工艺.

       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与罗马法律相比,日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

       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封君封臣制

       封君封臣制度中,最为关键的是封土。最初封臣和封土并非一一对应。封君有保护封臣生存的义务,一开始是通过请封臣回家中宴请,或者赏赐封臣实物来表现;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这种报酬开始无法维持,封君所需的封臣人数上升,报酬方法也开

       始改变,以赐予人们相应的土地使其获得生存这一手段来维系双方之间关系,这一做法很快流行。最初分封的土地称为“采邑”,在墨洛温时期已经存在;到了查理·马特时期,由于开始和阿拉伯作战,于是大规模的封臣。同时“采邑”也开始变为封土,获得封土的条件逐渐以军事义务为主旨而固定下来。

       从理论上来看,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封臣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须归还。但现实与之大相径庭,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所以,封土实际上变为可以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

       (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而在中世纪,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形成了义务关系。

       首先是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一、为消极义务,就是不必做什么便可以保证的义务。主要有:无害,即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安全,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忽于防卫,不能背弃责任;尊敬、正直,不能在司法审判上做有害封君名誉的事情;有用,不应该在财产关系上伤害封君;轻松,不能设置障碍,要让封君能轻松完成任务;可行,让封君完成能够完成的任务

       二、积极的义务。包括:服军役,身为封臣应该随时应召军事任务,其核心任务主要是防卫性的工作,一直应该维持到敌人退却;而进攻性侵略,一次只能服役40天左右。所有的军役装备均由封臣自备。金钱上的资助,这一内容广泛,比如封君情况紧急时给予金钱支持(也就是赎金),封君儿女授骑士礼、出嫁的排场费用,以及封君出行时的费用。劝告,提出种种意见,使封君作出最合理的判断,而且事无巨细得一一过问。

       封君对封臣,则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

       一、保护,即封臣如果处于危险中,封君必须出面相救;或者封臣陷入官司纠葛中,封君应该为封臣在法庭上讨回公道。

       二、维持,就是维持封臣的生计,所以封土成为这一义务的主流。

       这一制度的不平等性是十分明显的。但当时,从下至上,这一不平等是共通的:因为出于个人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而且当时法律系统的缺乏,都使得中世纪注定只能以此种方式来维持社会的安定性。而且,中世纪的经济关系,也注定只有进行依附才能得到土地,所以人们都愿意加入这一制度,成为社会“链条”中的一环。形成这种观念的不平等、不自由与命运无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无关,因为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种关系;相反的,自由、平等反而使人们在中世纪无法生存。

       而封君封臣之间要结成这种关系,还要通过种种仪式,其中有三个最为常用和明显:

       一、合掌礼,就是将手放入封君的手中,代表愿意依附封君,成为其封臣。

       二、亲吻礼。

       三、臣服礼。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双手合掌放在封君的手掌之中,并说:主人,我是您的人了。“然后,封臣把受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与他的主人。这种宣誓模仿教会的仪式,表示结成关系的神圣性。

       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使这种关系十分紧密,虽然会造成权利的分散,但确实给地方上带来了安定,并通过配合庄园的生产制度,形成了一个很有序的社会。

       西欧封建庄园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1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一般而言,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

       领主自营地主要是由庄园农民以服劳役的方式来耕种。这些服役的庄园农民一般是严重依附于领主的封建农民,史称农奴。封建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建有仓库、马厩、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的收益全都归封建主所有。而农奴则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生。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其所有权仍归封建主。若农奴后代继承份地使用权,必须交纳继承税。

       基本特征

       由于西欧中古社会发展缓慢,致使庄园的耕作制度长期不变,而且其中还保留着相当多农村公社时期的因素。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有3种:

       1、条田制。即庄园的所有耕地都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各家各户的农奴份地互相交错;

       2、轮作制,当时的耕作技艺基本是三圃制或二圃制,所有的条田又都混杂连片,因而实行强迫轮种;

       3、敞田制,即当每季作物收获之后,各户须将自己拥有的条田向公众敞开,作为公共牧场。

       西欧封建庄园,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西欧封建主凭借各种政治权力对依附农民进行剥削、统治的一定地区,义同领地。狭义指欧洲封建主主要用劳役地租形式剥削依附农民、独立进行管理及核算的一个地段,即封建主经营土地的一个单位。中国学者的理解多

       属后者。

       西欧封建庄园

       典型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庄园土地的分布情况、耕作办法,大都沿用过去农村公社的习惯。各户农民的标准份地,其面积大致相等,在英国一般为30英亩,并都由若干块狭长的条田组成,分别散布在地理位置不同、土质肥瘠不同的一些地段中。领主自营地面积较大,有时是散落在各处的条田,有时是土质肥美的完整的大块田地。当时耕作制度为二圃制或三圃制,每年各地段应春播或秋播或休耕,已相沿成习,大家共同遵守,不得独行其是。各户条田之间,只有一条犁沟为界。在耕种完自己的条田后,各农户在田横头筑起临时篱围,以防牛羊闯入地段糟踏禾苗。收割完毕后,篱围撤去,该地段即转为公共牧场,大家都可在上面放牧。这种耕作制度称为敞地制。原来属于村庄的草地、牧场、池塘、森林等,有时被庄园领主篡夺,农民要使用这些地方须交纳一定费用,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土地仍属全村公共所有,大家共同使用。领主在庄园上一般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马厩等设施,置备犁、耙等各种农具,养有各种牲畜及家禽等,有的大庄园内还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者,如木匠、铁匠、首饰匠、皮革匠等,生产手工业品,供应领主及居民的需要。

       庄园上的劳动者

       有三种人: ①奴仆

       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也有的虽耕种小块土地但不足以维持生活,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②雇工

       农忙时临时受雇,按日计酬,多由庄园上或附近乡村贫苦农民如茅屋农充任。

       ③农奴

       他们领种一份份地,可以世袭使用,但没有所有权。使用份地的农奴有义务为庄园主服劳役,劳役的内容主要为耕种领主自营地,兼及割草、运输、伐木、修路等庄园上所需的劳作。劳役是农奴的主要义务,所以英国曾流行把它做为证明农奴身份的一种标准。

       农奴身份为不自由人,人身属于主人,世代相承,理论上可由主人将其随同土地转让,但生命肢体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损毁。其人身不自由的标志为:须向主人交纳结婚税(一般为农奴和庄园外的人结婚或比自己身份高的人结婚时交纳)、继承税(农奴死后其子继承财产时交纳)、人头税(农奴外出庄园做工时交纳)等。另外,农奴还受庄园上各种名目的剥削,最流行的是复活节交鸡蛋,圣诞节交母鸡,以及为使用磨坊、烤面包炉、榨酒器而交纳实物等。在法律上,农奴和主人没有平等地位,农奴不得控告主人,国家法庭不受理农奴上诉的案件。

       而庄园领主所控制的庄园法庭,可对农奴及其他居民审理,并向他们收取有关罚金。上述三种劳动者在庄园上所占的比例,因时间、地点、庄园类型不同而随之变化。一般说来,当西欧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1~13世纪),在一些典型的大修道院庄园中,农奴占居多数。除劳动者外,庄园内还有管家及领班,负责管理和监督农奴劳动。

       庄园生产的目的

       当时大封建主拥有巨大领地,划分为若干庄园,散布于全国各处,他和他的家属、随从周转于各庄园,巡回就食。封建主组织庄园生产的目的,是保证自身及其家庭的消费需要,务使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而且自给,这就决定了庄园的自然经济性质。它和外面的交换是偶然的,只出卖临时剩余的产品,购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如盐、铁、染料,以及不能生产的少数手工业品及奢侈品。到13世纪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庄园产生较大的影响,某些大庄园、特别是修道院的大庄园,出售农产品和畜产品的数量增加了,雇佣工人的货币支出也增加了。这些大庄园主不得不注意经营,改进农业技术,建立档案帐目,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农奴的剥削,以增加收入。

       非典型庄园

       上述的典型庄园多存在于卢瓦尔河以北的法国和英格兰的中部及南部,但即使在这些地区,也还有许多其他形态的庄园,如有的庄园只有领主自营地,完全由奴仆担任耕作,有的庄园只有农民份地,耕种份地的农民向距离很远的庄园中心交纳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有的地方一个庄园的土地分布在相邻的几个村中,也有的是一个村中有几个庄园。在德国和意大利,典型的庄园较少。意大利很多地方是自由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缴纳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

       庄园的地租形态

       主要是劳役,同时也有少量实物及货币。9世纪时,有记录可查的一些大庄园,依附农民负担劳役较重,大致是每周3日的数量。到11~12世纪时,劳役地租在各处分布不平衡,卢瓦尔河以南的法国及意大利,劳役很少,庄园农户一般每年只被要求耕作几天。卢瓦尔河以北的法国,全份份地的农户则须耕作两个月。而在英格兰,每周 3日的劳役仍然很多。从12世纪开始,把劳役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已开始流行。封建主把自营地改行租佃制,要求农民直接交纳货币,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3世纪时货币地租

       更为流行,据统计当时英国货币地租已占优势。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上升,一些大庄园为追求多出售农产品以取利,又扩大自营地,加强劳役租,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庄园反动”,但它的规模及持续时间都很有限。

       庄园的瓦解

       14~15世纪是西欧经济剧烈变动的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更加发达,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庄园已不能适应。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西欧,造成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封建主难以经营庄园,纷纷把原来的自营地及已经死亡或逃亡的农奴的份地改行租佃制。至于农奴,只要他们交纳一笔赎金,即可宣布释放,许多农奴由此得到人身自由。于是,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中西封建制的比较

       一、中西封建制的相似或相关性

       正是因为中西封建制虽然都有特殊的历史存在原因,但相似的封土制和人身隶属关系,使二者在学理上既有一定的可比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自然经济的背景。

       中西方中世纪的封建制均脱胎于自然经济。古罗马的隶农制自然经济为西方中世纪封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上的历史渊源,与此相对应,中国原始社会以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则为西周初年的井田制奠定了基础。

       2、氏族社会的前提。

       古罗马的文化虽然达到了空前的鼎盛,但进入封建社会的契机却得益于来自原始社会的“野蛮人”日耳曼人的入侵,正是他们未开化的氏族习俗和制度为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亲兵队制度实行的首领与亲兵之间的契约关系,成为以后西欧封建骑士制、封君封臣制和封土制形成和兴盛的萌芽,农村公社制则是封建城市、行会和议会的源头。相对于西方,中国来自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关系,则成为封建制社会家族制和宗法制的起源。

       3、封土基础。

       欧洲中世纪,君主为了让下级武士为他承担各种义务,便把土地分封给下级。而各级贵族又出于同样的原因把国王分配的土地进一步层层分封,只留下一部分作为自己的领地(领主把领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作自留地,其余的部分作为份地分给农奴, 以换取他们提供的劳役或实物地租),从而形成一种“封建领地”被逐层占有的金字塔形的封土关系。中国古代的封土建制、封邦建国,指的不仅仅是天子封疆裂土以建诸侯,还包括诸侯在其国内又继续分封兄弟子侄以为卿大夫,使卿大夫亦皆有私土家臣,大夫之下还可以分封有土之士。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使之在土地关系上层层分封、互相隶属。

       4、附庸关系。

       在封土的经济基础上,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所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依此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由此形成相应的金字塔形的隶属关系。这种附属关系是双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必须相互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领主除给予附庸封地作为其武器、衣食等之外,还有保护附庸不受任何伤害的责任,而附庸则必须宣誓效忠于领主并向领主履行诸种义务,大致包括随领主征战、协助领主处理行政和司法等事务、遇领主有特殊事情(如领主被俘需赎金赎身、领主之儿女婚嫁等)时捐献款项等。与此相类似,中国中世纪的封建制也存在着这种附庸关系。诸侯之于天子负有进其贡献和共同征伐、出兵勤王的义务。这种等级隶属关系,作为一种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关系,既有着亲缘关系的纽带,又带着政治关系的性质。也就是说,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是政治上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但这种政治关系多是以血缘或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二、中西封建制的不同特点

       因中西方封建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所以同是封建制,双方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历史特点:

       1、历史渊源。

       中国先秦的封建是自上而下实行分封,而西欧中世纪的封建是自下而上拥戴国王;中国先秦的封建到秦汉以后被大一统帝国所取代,而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在西罗马帝国瓦解以后才出现。

       2、经济关系。

       西方土地所有者与耕种者之间是一种相互的契约关系,双方彼此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附庸必须遵守封建契约中规定的各种应尽义务,否则就是犯了“大罪”,有可能失去采邑(封地)。而如果他能履行义务,其采邑(封地)即可父子相传,领主不得无故收回。同样,如果领主不能尽到保护附庸的责任,或对附庸不公平,附庸就可宣布解除对领主效忠的誓言。这种契约关系造成了双方经济上的独立性,贵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庄园,以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就连皇上也不例外。中国则不然,封土制双方是一种绝对的等级隶属关系,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上级则可以任意取消下级的责任权。附属方除承担打仗勤征外,还须交纳一定的粮食、禽兽等等,以供领主挥霍消费,即作为上方的领主并没有经济独立权,具有依附性。所以,有“聚敛贡城阙”的说法。

       3、文化传承。

       西方的封建制发端于日耳曼人入侵。蛮族的侵入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给紧跟其后的封建制造成难以避免的历史文化断裂。而中国古代封建制的文化,它所具有的中原早期文明的包容性和创造力,使得早在夏商时期,中央王朝就开始向控制区域内外施加文化影响,营造出文化及信仰上的向心格局。西周封建制出现后,虽有东周涣散割据之势,但周王政权以“天下共主”为精神的周礼核心文化,不但巩固了“周文化圈”的向心结构,并且开始形成一种对民族的认同以文化为主要标准的认同观。

       4、政权制度。

       西方的贵族受爵封地,受封贵族一般没有明确的行政权和兵权,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国王和教会手中。但由于国家制度权力的多元化,附庸制不过是土地和兵役间的交换,各级领主庄园则是相对独立的权力单元。这种相对松散的“契约关系”,使得君臣之间纯粹是个人关系,双方地位相对平等,缺乏国家统治特有的强制性,很大程度上造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也就是所谓英国贵族“手里攥着扎紧国王钱袋的那根绳子”。于是,政权和经济暗中合一,一个领主庄园实际上就是一个集军事、司法、行政、财政的权力共同体。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则可以对中国封建制上通下达的官僚体制略见一斑。相对于西方封建制,中国封建官僚制度从经济上切断了地方官员与任职地的经济联系,地主统治权力绝对由上级和中央力量保证,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专制政权。

       5、宗法血缘。

       中国的封建制与宗法制、血缘制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天子、诸侯,都由嫡长子担任,绝对不可乱序,从而形成严格的以宗子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卑无法变换的宗子等级制度。在周公至成王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大多是姬姓,即多是文、武的后裔,与周天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另有伐殷时的同盟者,如姜姓,还有殷人的后裔子姓。分封的用意,是让亲戚子弟率领族人到各地建立武装的据点,以此为依托控制各个地区,从而形成拱卫宗周的态势,以巩固周人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取得土地和人民,即拥有相对独立的土地领有权和政治统治权,同时要向周王室提供贡赋,形成某种统属关系。诸侯又对其统属下的亲戚子弟进行分封。从周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士,形成以宗法制维系的等级体系。一旦确立了天子、诸侯的名分差别,则不得再以兄弟叔侄论。而西欧,周边民族一波一波地侵入,西欧民族与外来民族之间,及新来的异族彼此之间,并无君臣血亲姻缘关系。而且即便没有外族入侵,其亲戚兄弟也可以造反,以推翻嫡长子的继承权,自己称帝。

       6、宗教权限。

       西欧封建时期,宗教兴盛,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普及,使得君主也企图借宗教之力来控制贵族伯爵,以致教皇权力远远凌驾于国王权力之上。中国自古没有明确固定的宗教,特别是中古封建时期,佛教还无传入,儒学也没有达到国教的权限,因此国家权力完全集中于国王一身,并没有被分散。

       7、历史走向。

       欧洲贵族庄园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封建领主的奢侈消费,属于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被束缚在封建经济中。所以,当城市中的资产阶级企图兴起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他们的利益与国王、贵族的利益,显然处在对立之中。为了三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为了自由贸易,为了能够雇到大量具有人身自由的工人,于是在西欧爆发了所谓“资产阶级革命”,以期击碎封建枷锁。在古代中国所谓的“封建社会”,并不需要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来解放劳动力和资本。中国并没有要求“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革命的经济原因。

第五篇:布贴画

       《布贴画》教学实施计划

       六年级

       一、指导思想:

       布贴画色彩丰富鲜艳,剪贴的边线明朗整洁,富有木刻版画的刀木特点,是我国民间常见的手工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布贴画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布贴画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创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道德体系。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学布贴画的意义

       布贴画,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几块碎布、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孩子们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笔,用品、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学生对布贴画的表现手法、制作方法等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提出来进行研究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剪布可以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布贴画及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因为原来一直都没有专门上过布贴画课,对布贴画只有初步的认识,贴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是少之极少。但大部分同学非常有兴趣,所以在最初的几堂课中将专门讲一讲有关布贴画的一些基本知识,从一些简单的图案开始作起,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植物、动物入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将较复杂的风景、人物、卡通等,从而阶梯形的教学模式。让他们 对布贴画有兴趣,并慢慢提高难度。

       四、课程实施设想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1、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并通过不同的布贴画主题,体会不同的情感,爱祖国、爱家乡、积极进取、破茧成蝶。

       2、将高水平布贴画进行精美包装,隆重展出,体会:“布头很精彩——布头也精彩——布头尚精彩”。

       3、针对制作过程谈感想。

       六、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2、题材来源于生活,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学会看各种折法示意图,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

       4、画、剪时要大胆细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造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使用剪刀、颜料等工具;掌握布贴画的造型、保存和鉴赏知识。能照着较复杂的剪纸范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品,鼓励自己设计作品。

       难点:能恰当的用其他小物品如:纽扣、毛线等进行装饰,或水彩笔辅助勾勒线条等。

       八、教学措施

       要想上好一节课,绝非容易的事,老师说了还要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才行,教学是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

       1、对部分学生可以近距离演示多次;

       2、充分地调动学生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面带点的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可以先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尽量多的让学生观察实物,大胆尝试,多鼓励,及时鼓励。

       5、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欣赏名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