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景观论文五篇

第一篇:地质景观论文

       喀斯特地貌地理分析

       摘要:喀斯特地貌作为地理景观中的一种,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对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增加地理知识,了解世界文化。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成因、开发利用 正文:

       一、起源和成因

       (一)起源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二)成因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个倒锥形的钟乳石,而地面上会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笋。另外还受流水的溶蚀作用、流水的流动作用、风化作用等影响。

       二、喀斯特地貌分类

       (一)按其发育演化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二)按出露条件

       裸露型喀斯特 覆盖型喀斯特 埋藏型喀斯特

       (三)按气候带

       热带喀斯特 亚热带喀斯特 温带喀斯特 寒带喀斯特 干旱区喀斯特。

       (四)按岩性

       石灰岩喀斯特 白云岩喀斯特 石膏喀斯特 盐喀斯特

       三、环境问题

       (一)石漠化问题

       热带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气候条件,溶岩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的极端表现。

       (二)缺水问题

       河深坡陡,地下水深埋,水资源利用难度大

       (三)地下水污染

       岩溶地区人类活动,常在地下河系统的汇水区,而地表水常通过落水洞排入地下,缺乏过滤作用,岩溶水极易受到污染,中国南方多地下河已变成下水道。

       (四)地面塌陷

       (1)基岩塌陷:分别有地下河塌陷、矿产开采塌陷、蒸发岩溶石塌陷。岩溶上松散沉积层中的塌陷:地下水位坡动引起土中潜蚀,产生土洞,导致塌陷。(抽水、气候变化、水库蓄水)(2)震动:工程施工。(广西贵港市樟木镇塌陷)(五)洪涝产生与加剧原因 :(1)季风区降水分配时间不均匀(2)岩溶地下水系发育

       (3)水土流失,泥沙淤塞地下河咽喉部位

       (4)大江大河上建水库,地表水沿地下河倒灌以致其内涝问题加剧。

       四、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带为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济南的趵突泉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五、旅游景点

       中国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见桂林市)、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见九寨沟自然风景区)、贵州黄果树(见黄果树瀑布)、济南趵突泉和北京附近的拒马河等都已成为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总结: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因此,要在本质上区分不同的喀斯特地貌,了解其在水库选址、储油气构造、桥梁建设以及医疗上的利弊影响,这样才能真正的克服与运用这一奇特的地质景观。

       参考文献:

       《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02期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分析

第二篇:地质景观赏析

       喀斯特地貌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论文成绩:

       摘要:

       从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等方面,简述了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分析了其独特的地带性特征,地貌类型,形成原因等。重点描述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及世界著名喀斯特地貌,而且“中国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

       关键字:喀斯特地貌 中国南方喀斯特 独特形态 相关分类

       前言: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就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为详尽。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正文:

       一、地貌类型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一)地表喀斯特形态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

       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二)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

       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二、形成原因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第三纪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发育。但越往热带其影响越小。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断续发育的条件,而从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三、地带性特征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一)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代表

       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国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形成于晚更新世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和天生桥、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

       (二)亚热带喀斯特以缓丘—洼地为代表

       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三)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

       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四)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

       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五)寒冻高原喀斯特

       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四、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带为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济南的趵突泉等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

       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五、中国喀斯特

       中国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是我国政府2022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其中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云南石林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曾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美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世界价值(突出普遍价值)长期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认同。“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自然遗产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支持。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第一个跨省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年代,是地球重要而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喀斯特地貌形态,既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古喀斯特遗迹,又代表了重要的和正在进行的喀斯特过程。受青藏高原隆起等影响,演化至今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对研究现代区域水文网及长江三峡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地貌证据,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推动相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关地域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升级。

       下面列举了一些中国的喀斯特: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贵州:本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吉林:通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结论: 在众多地貌中,喀斯特地貌最具特色,形形色色的喀斯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天然的喀斯特景观是大自然的魅力,更让人们叹为观止。中国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尤其是中国的部分南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水电站的建立。所以,喀斯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舒良树.普通地质学(第三版).南京大学地质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2022.9,189-200 【2】http://image.baidu.com/ 【3】:http://baike.baidu.com/view/4101.htm#2 【4】:http://.xiexiebang.com/ 【7】:http://wenku.baidu.com/view/ 【8】:http://.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地质地貌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自然景观水土地理景观生物景观

       寻宝记

       旅游资源的种类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人情景观多样性 非凡行 可创造性 长存性 美学价值 科学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第四篇:景观论文

       对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方法的综述

       摘要: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文中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风景评价及风景林景观评价的研究进展状况和森林景观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风景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要的评价学派及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森林景观评价方法,亦即心理物理学派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关键词:森林公园

       景观功能

       景观评价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各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森林景观不同于人文景观,是一种有规律的动态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木的生长及人类活动会按照一定的节奏发生相应的变化。森林景观是形成森林旅游环境的物质基础,在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则应全面地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风景林的发展与建设,许多地方的做法是将其它林种的林分经过抚育改造等管理措施使其朝着风景林方向发展,然而目前面临着管理使景观特征将如何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后将如何评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说明管理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因此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来对风景进行评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在该领域做了一些工作,下面将分别阐述。

       一 国外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1.1 风景质量的评价方法

       在西方,相当于汉语的风景的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也等同于英语中的景色“scenery”,均是美学意义的概念。有关景观的研究有记载的可追溯到1757年Edmund Burke对景观美学的哲学研究。在林学方面,Gilpin在1791年发表了《森林风景与树林景观》,之后Marsh于1864年出版了《人与自然》一书,它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分析手段(ana-lytical approach)来描述风景。风景的价值特别是在美国1858年首建中央公园时得到重视,并且这

       种重视在1872年建造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约塞米蒂(Yosemite)国家公园及其它国家公园建设中得到加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始开展了“景观评价”的研究,到了70年代该领域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风景主要是视觉意义上的景观。美国所做的“景观评价”也主要是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的。

       一般来说,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20世纪70年代前后国外涌现的大量风景评价的方法,其特点大多表现在2个极端方面,Arthur等将这些方法分为描述因子法和公众喜好法,而且两者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Briggs等利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进一步划分模型,Crofts描述了2种方法,即喜好性方法和代理组成方法。Daniel等将方法细划为生态的、美学的、心理物理的、心理的、现象的(Arthur等1977年已经分过)和数量整体。描述因子法包括生态和美学方面,一般是由专家评定。公众喜好法包括心理和现象方面,通常采取问卷方式评定。数量整体方法包括心理物理、代理组成分法,是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比,重点放在定量评价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研究领域建立了许多学派,目前世界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可以说它们的理论和方法各具特色。

       1.2 国际四大风景评价学派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艺术与设计、生态、资源经营等领域的专家或受过专门培训的观察家来完成。评价结果将指导生产。Daniel等将专家学派方法细分为2种模型,即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和形式美学模型(Formal aesthetic model),生态模型强调自然美,认为人为干扰最轻的森林最美,提倡营林措施尽可能贴近自然。形式美学模型则以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目前美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建立了风景评价系统(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VMS)。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研究者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风景物理学派最有名的是Daniel等所创的SBE法,有关SBE详细情况将在下文描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该学派和下面的经验学派没有像专家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那么令人注目。认知学派把风景含义建立在人的感觉和知觉上,景观一般用神秘性、可识性、庇护性、危险性等术语来描述或者从人对景观的感觉如安全、热烈、压抑或恐慌来描述。这些都是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认知学派是将人过去的人生体验与景观实际判别结合起来。代表性的学者有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嘹

       望—庇护”(prospect-refuge)理论。之后美国地理学者提出了“情感/唤起”反应理论。Ulrich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同认知学派相比更加主观化。它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相互影响的经验之中,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是随着两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不像认知学派那样观测者对景观给出一般感觉描述,经验学派的观测者在与景观相互作用中对景观详细描述,并试图说明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和意义。

       二 国内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对风景资源的评价过去有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但多数采用定性描述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对定量评价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定性描述法主要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环境质量、旅游条件等方面,用文字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自然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山水的评价,有的分为佳景、美景、胜景、奇景和绝景5个等级,但在具体操作时尚无严格的标准。森林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各种林分的外部特征、季相变化、搭配组合和古树名木等方面,评价其观赏和科研价值。还应进一步从森林内涵上评价其特殊的生态效益和保健功能。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直观感觉的安全、舒适和理性分析的卫生、健康等4个因素来分析,评价其生态状况、适用程度和游憩质量的优劣。刘滨谊对各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种专业科学的现代理论,把各派理论与方法的优点综合在一起,编构成“风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系列,并应用景观遥感、图像处理和电脑运算等技术,使风景资源从信息集取、转译、评价、规划到提供各类规划图纸,实行电子计算机一体化,总称“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俞孔坚认为心理物理学派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并用其建立了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吴楚材根据专家学派的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制定了中国森林公园等级划分标准。把生态因素放在重要地位,具体分为自然资源(65分)、人文资源(1 5分)、旅游条件(2 0分)三大要素。在自然资源中又分为山体(6分)、水体(5分)、植被(4分)、森林生态环境(37分)、天象(3分)、特异性(7分)、动物(3分)。在森林生态环境中又分为森林覆被率(6分)、环境质量(27分)、木本植物(4分)等。

       三 心理物理学派理论在森林风景评价及风景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派的方法应用最为成熟的风景类型就是森林风景,而且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风景评价及其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BE法。SBE法又称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Daniel和Boster于1976年提出),该法的评判结果是由景观本身的特征和评判者的

       审美尺度2个方面决定的。它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将观察者和景观相互联接起来,使美既不是只在观察者眼里也不是只在景观本身的特征。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风景评价者及团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又由于该方法把审美态度测量同风景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实现用数字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而且本身具有一整套的检验方法,使该风景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另外,心理物理学方法是一种公式化的方法,一旦风景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了,则只要对有关风景成分进行测量,即可根据模型得出风景质量的有关数据。

       四 森林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评价工作按其美化功能、生态功能和保健功能三大功能

       4.1美学功能

       从美学角度,森林公园的开发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群落稳定、植物品种丰富、层次结构复杂、垂直景观错落有致、林龄大、浓荫覆盖、色彩绚丽等森林景观供人观赏。森林景观之美是多形态、多成分、多层次的,对其美学功能评价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从珍稀植物、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林相季相等角度出发,也常以风景林、古树名木或专类园等形式进行开发。国内外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已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建立的森林景观评价体系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国外主要采用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其中审美态度测定法又称心理物理学方法。由Daniel等提出的美景度评判法和Buhyoff等提出的比较评判法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应用最多且公认是最有效的两种评价模式。国内对植被美化作用的评价方法多是在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查,本着科学性、完备性、简明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置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征询法、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相关的数学理论和专家意见建立评价模型和划分标准。

       4.2生态功能

       森林景观所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轻噪音等生态功能,是森林公园的无形资产,也是森林公园得以发展的根本。评价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应从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虑。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取决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类型、林分组成、植被景观多样性等。

       4.2.1群落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丰富多彩的差异性。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也是认识一定区域内植被、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之相联系的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可以综合地反映群落的组织水平,如结构类型、生境差异、演替阶段及稳定性程度等,进而可为森林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是一个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度量,对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和发展,也可以反映群落及其环境的保护状况。对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探讨其一般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学意义,可为森林公园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评价,常以森林植被的树种组成、郁闭度、林层结构、植被盖度为主要指标,通过植被调查,划分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而对森林公园的林分改造提出建议,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4.2.2景观多样性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以某种方式重复出现的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区域,可称之为景观要素,主要指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林窗采伐迹地等。景观要素的组成结构对景观整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各要素所占面积大小、形状及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可将其分为基质、廊道和斑块3种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基质是指森林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它在景观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也产生巨大影响;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森林景观中主要起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作用,通常是森林公园的主要交通路径;斑块是在景观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是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森林景观类型的划分有多种分类形式和方法,依据的景观特征因子有景观的尺度、嵌块体特征、基质(包括形状、大小、色调等)及景观网络构型与均质性等。其中按景观基质划分,并把景观基质层作为景观分类系统的主要层次是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的工作多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3S技术分析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森林景观多样性评价。通过分析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森林公园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并对景观进行合理配置,可充分发挥森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功能。

       4.3保健功能

       4.3.1空气负离子

       森林景观的保健功能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特有吸引点。开展森林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到森林环境中呼吸含有大量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达到消除疲劳、疗养保健的效果。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负离子与污染情况、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而空气质量的好坏,是激发旅游者兴趣及开展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根据森林环境中空气离子的特点,提出森林负离子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森林空气离子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国内10个森林风景区空气离子的测定结果,建立了森林风景区空气负离子分级评价标准,认为:森林游憩区的最低负离子浓度(临界浓度)为400个/cm;负离子浓度达到1 000个/cm以上时对人体有益,属于保健浓度范围;负离子浓度为400~1 000个/cm的空气对人体既无多大危害,也无多大益处,属于允许浓度范围

       4.3.2气候舒适度

       舒适度是人体对大气环境所感觉的舒适程度。人对气候的感觉最敏感的是温度和湿度,因此,舒适度被认为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效应,常用温湿指数表示。温湿指数是表征大气环境对人体冷暖、凉热感觉影响的综合指标,它考虑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气象要素,即从生理气候角度评价人体对气候环境的舒适程度。其公式为:温湿指数(THI)=t-0.05(1-f)(t-14.4),t为平均温度(℃),f为相对湿度(%)。利用温湿指数划分人体感觉舒适度等级,可为森林旅游者提供参考,也为森林公园的管理提供方便。

       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为景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景观功能的评价则为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最终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的发展为森林旅游准备了科学依据.相信景观评价和森林旅游的相互促进会使森林旅游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 2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 3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俞孔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陈鑫峰.京西山地区森林景观评价和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兼论太行山区的森林游憩业的建设.博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0 6 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 吴楚材.张家界森林公园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第五篇: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

       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

       摘要:黄山是世界著名风景名山,地质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其形成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第四纪冰期时黄山为季风型冰缘环境,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在流水、风力、生物等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变万化的地貌旅游资源,以花岗岩山岳旅游地貌景观为特色.地质旅游景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和景观增值效应,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关键词: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机制;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其中心位置光明顶近于3010N,11810E.全山面积1200km2,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山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自然风光优美,其自然景观轴线为群峰秀水怪石云海,加上崖、洞、涧、池、潭、瀑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雄、奇、险、秀、奥、旷等特征.人文景观荟萃,有宗教文化建立的寺、庙、庵、坛、亭、楼、阁;有具地方风格的古民居、古桥、古道、摩崖石刻、书画题记、名人遗迹;有具现代风格的建筑和空中缆车,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其人文景观的轴线为宗教文化现代建筑摩崖石刻书画题记.黄山历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地质构造背景与岩石性质

       黄山在大地构造上属下扬子台坳的皖南凹陷褶断带西段,介于绩溪复背斜与太平复向斜之间.黄山地区在距今8-4亿年前的震旦纪、寒武纪、志留纪属古扬子海区,沉积了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海相地层;在距今4-2亿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中期,地壳运动频繁,海陆交复,在印支运动时遂隆起成为陆地,在燕山运动时期表现为断块运动和岩浆侵入.岩浆沿复背斜和复向斜交错带侵入后可发生圈闭,故形成多期的特点.黄山主体由花岗岩侵入体构成,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风景区面积的70%,见图1侵入体包括“太平花岗岩体”、“黄山花岗岩体”和“狮子林花岗岩体”。

       黄山属于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它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其密度最大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最高时形成;密度较小的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则在冷却的后期形成。形成于熔岩中的矿物,通常可以毫无拘束地生长,并有发育完好的晶形。黄山在被收入为世界地质公园,也就是一个以中生代花岗岩地貌而著称的地质公园。黄山花岗岩体的内在特点与外貌很好的记载了扬子板块的东南缘的地质历史。它集中反映了100多万年以来黄山花岗岩岩体从形成-隆升-剥蚀-流水-冰川等内、外营力作用的地质历史,是重大构造事件转折期的体现;从全球范围看,黄山地质公园又是反映和揭示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机制的最佳地区;在解决扬子板块的形成演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是当前中国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山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尤其记录着第四纪地壳发展历史。

       黄山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距今约1.43亿年).裸露面积较大,岩相内部相带结构清楚,中心相为粗粒似斑状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粒似斑状花岗岩,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组成,岩体以粗粒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岩石中矿物结晶颗粒粗细不等,呈似斑状结构,斑晶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含量达3%-5%,斑晶晶体大小为10-15mm左右,基质颗粒一般在4-5mm左右.黄山花岗岩体系中生代岩浆侵入形成,沿围岩接触带,前震旦纪系铺岭组普遍角岩化,形成阳起石,堇青石斑点角岩,还有硅化、硅卡岩化和大理岩化等围岩蚀变现象.接触带界线清楚,混杂现象不明显.黄山自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更新世,表现为缓慢上升和剥蚀,侵蚀作用占主导地位,而黄山急剧抬升是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的事件.因为黄山主体山麓一带,缺失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更新世的相关沉积,当时可能是一片缓丘和宽谷地貌景观[3].根据山峰相对海拔高度,河流构造裂点(九龙瀑有9-11级构造裂点)、夷平阶地(有三级古剥蚀面,海拔分别为1650-1800m、1300-1500m、600-700m)以及河谷石臼的空间分布特点,表明黄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由此推测黄山地区第四纪以来抬升量为500-800m,抬升速度约为0.25-0.4mm.a-1.黄山断裂构造和节理发育(节理构造主要有北东、北西、近东西和近南北向4组节理,按形态可分为垂直节理、水平节理和斜节理).第四纪冰期时黄山为季风型冰缘环境,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在流水、风力、生物等外营力作用下,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形成了众多的地质旅游景观.2.黄山成因的各层次原因分析

       2.1“冰川学说”

       这是一种比较富有争议的理论,地质学说李四光曾在黄山发现第四季冰川遗迹,而有人质疑这个地区不可能有冰川形成的气候条件。不管如何,冰川理论还是有一定知道意义的,因为这就不难解释黄山为什么会拥有那么多奇峰异石,因为冰川的塑造山体的能力是非常强劲的,犹豫冰川长期侵蚀花岗岩,花岗岩逐渐改变其形体,从而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山景观。2.2.水的作用

       水在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山地质公园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有分布山谷的溪、潭、湖、瀑,也有源出花岗岩岩体深部的冷泉、温泉等构造裂隙水以及基岩裂隙水。地表水系以黄山为分水岭,北侧水系注入长江,南侧注入钱塘江。地下水沿断裂、节理、裂隙由高向低、由浅部向深部径流,在适宜的地段排出地表,排泄方式有溢水或储藏水形成具有医疗价值的矿泉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2.3板块挤压

       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了黄山花岗岩岩体的快速隆升,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岩中山地貌。从微构造角度看,断层作用形成了巨大的峡谷,节理和辟理形成了峰林、怪石、洞穴等地貌景观。这些断层、节理、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造就了整个黄山花岗岩区的峰峦叠嶂地貌景观。

       3.地质旅游景观类型

       黄山地区旅游景观形成以地质构造为基础,在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以花岗岩山岳旅游地貌景观为特色,主要有以下类型 3.1构造交界带地貌景观

       这类地貌景观主要位于花岗岩体和围岩交界带地区(图1),在黄山宾馆附近的逍遥溪谷地表现最为明显,可见花岗岩体超复侵入铺岭组之上,形成明显的构造地貌界线.花岗岩体形成海拔较高峻的山峰,围岩形成浑圆和缓的山丘.断裂构造交界带上,由于岩石断裂作用, 可形成大的构造地貌景观,沿逍遥溪断层发育了百丈泉、人字瀑等断层崖,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逍遥溪在围岩和花岗岩接触部位,形成黄山著名的宾馆温泉,日流量为200t以上,水温保持在41.1左右,属断层上升泉.3.2构造岩性差异构筑的地貌景观

       黄山地区不仅围岩和花岗岩体形成两种不同的山岳景观,而且在花岗岩地区,由于岩性的差异也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黄山前山以粗粒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后山以细粒斑状花岗岩为主.由于这种岩性的差异,前山形成了以筒状峰林、块状峰林和柱状峰林为主的峰林景观,雄伟壮观;而后山形成了以屏式峰林、石林式峰林和独秀峰为主的峰林景观,秀丽多姿.由于岩性的差异和外营力作用强度的不同,黄山后山气温偏低,节理较为密集,差异风化作用强烈一些,故后山比前山多怪石.怪石类型主要有类球状怪石(如仙桃石、猴子观海、天鹅孵蛋等)、片状怪石(如蓬莱三岛、蒲团石等)和柱状怪石(如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猪八戒吃西瓜).3.3构造裂点形成的流水景观

       黄山由于断裂构造和节理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多构造裂点,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丰沛,形成众多的溪、涧、瀑、潭、泉、池、井等流水景观.黄山有源水35处,溪涧25条,5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鸣弦泉、三叠泉),2泉(宾馆温泉和松谷庵温泉),2湖(大洋湖、小洋湖),4库(五里桥、云谷寺、西海和东海水库),加上众多的潭、池和丹井,水景绚丽多姿.黄山的河谷中分布有许多石臼,当地叫丹井.认为黄山第四纪有冰川作用的学者称之为冰臼.1993年夏,Earthwatch考察队详细考察了九龙瀑、翡翠谷、桃花溪和松谷庵等地河谷的石臼,发现石臼一般都分布在瀑布的下沿,河谷的边侧.石臼大的直径可达2m以上,小的只有40-50cm.石臼的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分布在河床偏山体隆升一侧,一般高于现代河床0.5-2.0m左右.据此分析认为石臼是瀑布上的流水冲蚀,在瀑布下方形成的圆形深潭,当水流在深潭内作环形流动,进一步冲蚀,以至在深潭中形成圆形小潭.由于构造作用使山体抬升,原来的河谷也随之抬升,使河床发生了变化,以致原来的河床中的小潭也移向山体抬升一侧,因而石臼的上方和下方有流水的冲刷和溢出的痕迹.原来的小深潭后经流水和风化作用以后形成目前的形状.九龙瀑几乎在每个瀑布下方都发现有石臼.根据裂点和石臼的空间分布,可明显地看出新构造运动的次数、强度和构造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3.4冰缘环境作用下的地貌景观

       根据黄山地区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古地貌景观、古气候特征、古生物面貌和沉积物特征,周秉根认为第四纪冰期时,黄山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为一季风型冰缘环境.根据调查,黄山残留有冰缘地貌遗迹,主要包括冻融山顶面、冰缘岩柱、泥流阶地、不对称谷地、寒冻风化岩屑堆积物、古石河等,以及山麓地带的泥砾沉积物,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冰缘侵蚀和堆积地貌类型.季风型冰缘环境下,寒冻风化剥蚀重力作用,冻融蠕流作用,雪蚀重力作用和融冻重力流水作用强烈,加上断裂和节理发育,岩体在冰劈和冻胀作用下,结构也变得更加破碎.在季风型间冰缘环境下,气温上升,降水增多,花岗岩沿节理面的崩塌现象明显,从而在山麓地带堆积了大量的崩塌滚落的砾石,如桃花溪谷地,凤凰源和谭家桥坡麓地区最为明显.有的形成类似冰川漂砾的沉积物,其实是寒冻风化崩塌的砾石堆积(古石海).寒冻风化和差异风化也形也了冰缘岩柱、不对称谷地等冰缘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