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十篇

  理想信念教育篇1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11-01

  1.理想信念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我们党在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物。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里的理想信念,是"把一种未来的社会蓝图视为最高价值,高度地信服和敬仰,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它是对于一定社会理想的自觉认同和执著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和集中体现。"[3]。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而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中国梦"也是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一种理想信念,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青年大学生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是在对理想信念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之上。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高校教育工作者则有义务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努力追求。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局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婚恋、就业等非常现实的几个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转变认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全面提高素质,确保走出校门能够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如果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渗透丧失应有的警惕,缺乏有力应对措施,则很容易落入"西化"的陷阱[5]。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提高在多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的能力,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确立自己的信念。

  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相统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解决学生自身的思想和生活问题。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肯本决定于受教育者的接受需要。不顾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一厢情愿。必须从大学生个人的现实需要入手,从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入手,在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进而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5]。此外,还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解决好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创造条件,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正当合理需要,他们才能真正从认知、情感、意志上确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并且将之贯彻、落实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之中。

  3.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如果单纯局限于书本中内容,就会抽象而难以理解,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觉得无趣。比起纯理论的学习,学生更愿意接触具体的案例,所以,可以选取社会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的社会改革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新观念、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新热点不断出现,有些学生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进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如果教学中能够选取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消除学生的困惑和疑虑,增强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心。

  3.3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主题讨论、社会调查、教学实践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重点放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来,尽可能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潜移默化。强制性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往往会事与愿违。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及变化趋势,主动采取发挥其主动性的教育形式,提高学生识别不同理想信念的能力。第三,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够进行合理利用的话,将会为高校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国的政策方针,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但同时,网上很多不良的思想,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恶劣影响,使其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质疑,所以,怎样利用网络阵地来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又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中发[ 2004] 16号. 2004- 08- 26

  [2] 陈运,普魏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41-43.

  理想信念教育篇2

  高铁以250km/h的速度从西安驶入河南,一路的一马平川,交通四通八达,多少年的雨水把我们黄土高原的黄土带到这里沉积,成为粮食的摇篮。小麦的主产区渐渐映入眼帘,我想我们接受培训的地方条件应该也是这样吧,优渥的自然条件孕育着各种文明和先进群体,直到火车到达新乡市,我仍然这样觉得。

  第一节课新乡市委党校的蔡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乡市先进群体,这时我才了解到这里并不是我以为的天时地利,相反这里的自然条件很恶劣,被称为“石头城”,由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这里多断裂、断层和坳陷,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以砂土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仍以农业为主,要么洪涝要么干旱,常常导致粮食绝产,人民群众饱受贫苦。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新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天斗与地斗,开山拦坝、修梯田、修渠饮水、修路、开工厂,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美好成果也是一代强于一代,逐步形成了现在农业、旅游业、工业等产业有机结合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我作为一个去接受教育的年轻党员,听着老师的解读,深深地被新乡的先进群体的无私奉献和人民的吃苦团结的精神感动,激起一层一层的思想浪潮。当带班老师带领我们实地参观之后,在现实中见识了新乡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在创造成果中所受的苦难和成果的现实作用深深的震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信仰是伟大成果的创造的内驱力。很多典型都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他们的人生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要使尽浑身解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光一个人信念坚定没有用,严霜单打独根苗,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很多先进典型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等,他们常常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之余给群众上做思想工作,上政治课,统一凝结大家的思想。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二、敢为天下先,敢求同存异。当别人觉得不可能时,他们敢试敢闯。回龙村民以前走的是挂在绝壁上的“沿猴梯”, 稍有疏忽就会摔下深渊,在这样的山里修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当时专业人士鉴定难度太大,基本不可能,但是党支部书记张荣锁硬是带领村民打破这个不可能,在峭壁上开出一条8公里长的挂壁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决策包产到户,全国都进入包产到户的热潮,而时任刘庄村的党委书记基于当时刘庄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很先进,向中央交出了不同的答案——继续实行集体经济。胆大冒险的决定是为了整个刘庄村,也体现了河南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和求也能存异的处理事情的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理想信念教育 意义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37-01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政治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

  一、要用理想信念激发工作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执政67年以来,一直把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克服一切艰难困苦,我们靠什么?全靠理想信念。在出生入死的战争岁月,我们的革命战士,靠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动力,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精英到每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有了马克思主义信念,有了共产主义理想,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了高于一切的位置,把自己的力量、智慧甚至生命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为崇高的理想信念献出了一切。理想信念的力量之大、威力之大、作用之大,是任何物质力量和作用无法取代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同样靠理想信念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十以来,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在这种共同理想的推动下,出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方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了精神支住,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就能冲破国际国内一切阻力,就能战胜国际国内一切困难和挑战。

  二、要用理想信念激发奉献精神

  讲奉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根本。我们党的伟大领袖,之所以被广大人民群众爱戴和敬仰,除了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文化等才能之外,他给世人留下的另一种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奉献”。他老人家不但奉献了个人的一切,而且奉献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六位亲人的生命。这种无我的奉献精神,源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战略思想,归根结底是要求每个共产党要讲奉献,努力践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十以来,我们取得了反腐倡廉的伟大成就。腐败分子的共同特点是缺乏理想信念,忘记了作为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干部必须讲奉献的根本思想和原则。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每个共产党员牢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奉献思想和奉献精神。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奉献,人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用理想信念激发工作热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次事业的推动离不开每个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克服懒、庸、散的惰性思想才能取得成功。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和重大作用,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化为每个中国公民的自觉行动。当前,要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四个全面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要满腔热情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克服形形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提高两学一做成效,树立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良好的文明务实形象。

  四、要用理想信念陶冶高尚情操

  高尚情操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高尚情操的提升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核心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P爱社会、关爱别人为己任。价值观是高尚情操的内核,理想信念决定价值取向。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提炼,从国家层面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基础是理想信念,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偏离正确方向。道德情操同样源于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的根本,同样是理想信念,个人的品行和思想理论文化修养,也是由理想信念决定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滑坡,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淡化,社会关系金钱化,人际关系利益化。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五、要用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品格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思想,充分说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有政治核心。因此,要用理想信念提升政治修养。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战略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取得了系列辉煌成就,把远大理想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得到了国内外、党内外的高度赞誉和评价。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加强政治修炼,做到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用良好的政治品格引领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2016年8-10期。

  理想信念教育篇4

  关键词:简谈 大学生 医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医疗事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医疗建设事业的主要人才来源,其社会责任的重大决定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使得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之一。[1]

  国外的研究中并没有“理想信念教育”这种提法,研究者们主要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中融合了理想树立的相关思想。

  ,虽然国内外对理想信念教育都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具体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

  第一,国内外对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研究,从具体领域关注较少。

  第二,对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研究还有待深入。

  第三,国内外对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更多的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对具体的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没有进行普遍的专题性,实效性研究。[2]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1、理想信念的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但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它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或者改变某种理想信念。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是建立在理想、信念、信仰等理论基础上的,所以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对理想信念本身的研究。

  从理想信念教育角度。笔者认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应从理想信念的基本问题入手,其教育角度大致有: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教育方法等。无论从哪方面进行研究都是有规所寻的,同时再进行改进。[3]

  2、道德教育研究、理想教育研究先进国家的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虽然国外的研究中并没有“理想信念教育”这种提法,但研究者们还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中融合了理想树立的相关思想。如阿尔纳乌托夫的《苏联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这些研究经验及成果都各具特色,理当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也要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综合借鉴其成功之处。

  三、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学生思想、行为的规制及实效性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涌入,许多的不利因素冲击着医学生的思想,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一些医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念迷茫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教育制度层面的原因,又有价值观层面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价值观层面的原因。主要是医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还不到位,不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对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影响,没有深入去探寻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价值。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生涯、人生道路的最大规制及实效性价值就是使得医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的结合,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4]

  我们应当以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调整其社会行为,保障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探索和完善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达到真正指导医学生学习以及协调今后其与社会联系的具体对策,其实际和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医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其在寻找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有一个指导方向;

  第二,有利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较好地解决社会责任的问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有利于实现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调节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四、探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制及实效性的路径

  探索和完善当下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达到真正指导医学生学习以及协调今后其与社会联系的具体对策,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必须将理想信念的文化充分理解,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用以解决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拟从以下方面入手,探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制及实效性的路径:[7]

  1.应当关心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探讨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明确理想信念教育可资利用的价值资源。[8]

  2.重视大学生个人理想和近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9]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的力量,即理想信念信仰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得到发扬,进而教育规制及实效性价值得以体现。[10]

  3.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社会多样价值并存的现实,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11]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 徐柏才,《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与文明,2005,(2)。

  [4] 朱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赵康太,《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认识误区》,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6]赵金飞,《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与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6,(2)。

  [7]杜菊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抽象化问题剖析》,思想教育研究,2007,(4)。

  [8]戴钢书,蒙丹,王宪生,《大学生共识性理想信念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9]董康成,王健,王金生,《西柏坡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理想信念教育篇5

  关键词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实效性

  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其内涵主要包括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等方面。理想信念指引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并激励学生不断朝这个方向不懈努力,是决定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值得关注。

  一、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同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效果不令人满意,在当代学生中存在着缺乏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淡化和功利化、知行不一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教育显然应负主要的责任。

  1.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把学生当成主体

  以生为本的观点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不少人还未真正把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在教育中突出表现为不把学生的需要与特点当成教育的出发点,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理想信念由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等几个方面组成,并构成一个由高到低的层级体系。在我国,社会理想信念是指应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道德理想信念应是为人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而不懈努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生活理想信念指应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友情观、苦乐观和形成积极健康、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职业理想信念指应对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具有务实理性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和教育内容从小学开始就把重点放到了社会理想信念层面,没有从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现实生活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学生最关心的生活理想、职业规划、个人修养、爱情婚姻等方面的内容关注不多,这就使学生对现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难以真正认同和接受,教育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3.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创新性不足

  表现为以理论教学为主,较少运用情境体验、活动教学等方式;以显性的专门教育为主,对包含在各学科及学校各种文化活动中的隐性教育重视不够;以课堂教育为主,社会实践活动不足等。其结果是只注重机械的精神传导,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传导运动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是它的‘硬壳’,‘精神传导运动’是它的‘硬核’”[1]。

  4.缺少科学的评估机制

  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如何不是靠学生的卷面考试分数来说明的,而当前我国还主要使用笔试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及学习成绩,这只能考察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也不能说明相关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标准

  要提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首先要确立关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标准,这些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方向,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如应对学生加强公平、民主、正义、和平、仁爱、诚信、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因为这些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向着更高阶段文明水平发展的共同方向。学生只有树立了这些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并付诸行动,才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其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有利于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反映了国家的主流思想观点和核心价值观。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应大力宣扬马列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梦内涵、中国国情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明了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改革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指导,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求索。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植根于中国本土,不断继承、创新传统文化。

  2.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要

  学生正处在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但这个时期又是一个问题和矛盾冲突特别多的时期,如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都常常产生冲突,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各方面也都面临着种种问题,而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情绪情感还不够稳定。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个性更为张扬,思想更为活跃,更加推崇民主自由和社会公平,同时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更追求时尚与非主流文化。这一切都决定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符合其特点与需要。

  3.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理想信念教育要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理想信念教育应使学生不但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其次,理想信念教育要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接受和内化教育的内容,并树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再次,理想信念教育要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和谐发展、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等。最后,理想信念教育要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心理学视角看,理想信念是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重要内容,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次,引领着人生的方向,只有有了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才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与规律

  理想信念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情境性等,即在内容上必须坚持政治优先的原则,只有把政治性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才能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上必须具有科学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上只有贯彻实践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只有突出情境性,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从而使学生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

  三、提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真正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

  要提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正如接受美学所强调的那样,衡量文学家和艺术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作品被接受的程度如何,理想信念教育成功的关键也同样在于要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在教育中存在着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理念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解释学、现象学、交往理论、建构主义等理论都强调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解释学还特别强调理解,并把理解看作是双方“视野融合”的过程。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他的教只是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外因而存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他的学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内因。也即是说,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内容选择多少、认可多少,最终内化多少,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要真正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出发,注意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同时,教育者要把学生当成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主体,向他们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智慧,实现与学生精神视界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2.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设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时,应把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等各层次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一方面,我们应对学生进行社会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学习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等相关问题,这些内容作为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核心成分,对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上述内容片面地理解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全部,教育者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道德、生活和职业几方面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即是说,要针对学生心理还正处在成熟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针对学生自我意识较为强烈的特点,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他们的独立精神,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把自我与他人及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常常产生冲突的特点,引导他们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另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现实社会,特别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针对学生特别关心的情感问题,要对他们进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婚恋观与态度;针对学生马上面临的就业问题,应提供给他们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理性务实的态度。

  3.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除了理论灌输之外,还应多种方式同时进行。首先,应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育者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从事社区服务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较好地结合与统一起来。其二,注重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团体法,即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以达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2]。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达到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的目的。其三,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者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真正使理想信念教育回归生活。

  4.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除了用纸笔测试的方式去考察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考评,而且后者是更主要的方面。首先,在评估的主体上,要打破教师单一主体的局面,实现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评估的结合。其次,要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要对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各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评估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模糊与准确的结合、短期与长期的结合等原则。

  参考文献

  [1] 张澍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与运行特征[J].教育研究,2015(4).

  理想信念教育篇6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不仅关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党的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此可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基于整体协调、有机关联、动态平衡的生态学观点,剖析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在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层面,探索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以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生态学与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化

  1、生态学: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发展至今,整体协调、有机关联与动态平衡的生态学发展理念已广泛渗透各学科领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2、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这一概念是适应我国独特的国情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理想主要侧重于未来,是人们关于未来的奋斗目标;信念主要侧重于当下,是人们对于某些事情的深信不疑的看法。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替代。3、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化: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而非孤立的、静态的、封闭的系统;研究由该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与教育过程所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解析该系统中各影响因子间的动态平衡性、整体性与有机关联性,从而协调好教育与环境、教育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确保自身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互动与耦合的同时,使之与开放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系统、群体需求和营造自我发展的生态空间相协调,使理想信念教育既体现社会核心价值,又体现对大学生的实际关切,更好地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理想内化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之中,外化为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使理想信念教育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素分析

  基于生态学观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高校内部教育生态子系统,包括课堂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活动、校园文化与管理服务等生态因子;二是高校外部教育生态子系统,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生态因子。他们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一)高校内部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因子分析

  高校内部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主要有:课堂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活动、校园文化与管理服务。1、课堂教学:我国大多数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课程教学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形式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上台演讲等互动形式。此类课程多为大班教学,互动效果一般,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课堂讨论与交流无法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2、师资力量:高校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为思政教研部(室)专任教师,一部分为学工干部;在教学能力与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理论功底深厚,课堂设计精巧,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理论功底不深,教学一般;个别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不深,不透彻,使原本一知半解的学生更加迷茫。理想信念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3、校园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晚会、志愿服务、理论征文、书法绘画、社团活动等,是丰富校园生活的主要形式。但这些活动较为单一,未形成系列,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能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则更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4、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校史、校训、校徽、校内建筑、人文景观到学风、校风,渗透入学生学习、生活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崇高的校园文化,往往都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物载德”,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与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这激励着一届又一届清华学子,怀抱理想,勤奋学习,造福社会。5、管理服务:宿舍、食堂、浴室、超市、校医室、心理咨询中心等生活服务类场所,是学生在课堂外接触最多的地方。这些岗位教职工的一言一行,思想境界与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感官与心情。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工作状态,能给予学生温暖;而敷衍了事,态度恶劣的工作状态,则让学生感到冷漠,进而对学校也会产生反感。这是理想信念教育中,最易忽略的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加强。

  (二)高校外部理想信念教育生态因子分析

  高校外部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几个层面。1、政府:先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政策规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政府部门对各行各业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的“兼容性”、“一贯性”与“持续性”督管还不够,需要加强力度,促使各行各业与社会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合力。2、社会: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是巨大的,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涌入,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传播,既让学生们体验到了价值多元化的魅力,又对那些毫无社会阅历的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有的非常浮躁,一切向钱看的拜金思想严重;有的思想滑坡,理想信念缺失,亟待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志愿服务、求职就业等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让他们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3、家庭:家庭是孕育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单元,家风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人生价值体系的初步建立源自于家庭教育。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家校互动”、“社区联动”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专题等,促使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4、社区:社区是联系家庭单元、家庭与社会的组织机构,是学生除学校外,居住生活的主要环境。社区的人文环境,宣扬的价值观念,呈现的精神面貌等,都对学生的思想具有影响力。和谐的生活社区,能给学生健康向上的影响;混乱的生活社区,则给人冷漠、无序之感,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社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协调沟通与协同育人功能。

  三、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在生态学视域下探索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就是整合、优化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促使它们整体协调、有机关联与动态平衡。主要从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几个层面着手,整合高校内外部一切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因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构建运行高效、和谐、平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形成全社会教育合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一)加强内涵建设,打造高效能的高校子系统

  高校要继续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优化现有教育方式与内容,打造高效能的教育子系统。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研究学生的思想与现状着手,精心设计教案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课中进行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培训,通过外引内培,校际间交流等方式,促进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形式,通过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体育活动以及校庆、国庆、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文艺晚会等全校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以及独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是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对校史、校训、校徽与校内文化建筑的宣传教育,建设优良学风与校风,传承校园精神与价值理念。五是提升管理服务品质,加强管理人员、一线教职工的爱岗敬业培训,促使他们形成遵守规范、礼貌谦让的工作作风,将理想信念教育广泛渗透进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

  (二)提升督管职能,建设强有力的政府子系统

  政府要通过立法树规,一是明确政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督管职能;二是明确教育界、社会力量和团体及家庭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地位。从政策保障到制度规范,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如:社区、社会机构与公益团体等;并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居住社区、活动场所、交友空间等,实现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五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营造养成氛围,推进全覆盖的社会子系统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在全体公民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公民道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二是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图书馆、俱乐部、公共场所等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公益意识与公德意识。三是重视工作职场的企业文化宣传与党团建设,让学生在工作学习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四是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协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讲座、报告会与志愿服务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重视家庭教育,塑造港湾型的家庭子系统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激励功能,通过“家校互动”与“社区联动”等形式,一方面,积极营造家庭育人环境,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帮助其扫除迷惘,树立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时时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力量,促使其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同时,在家庭教育中,要突出教育学生处理与亲人之间、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相处,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等。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五)发挥协调功能,打造共育型的社区子系统

  充分发挥社区的协调功能,加大对家庭的关注,对社区大学生的关心,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义务服务活动,如:环境治理志愿者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免费授课服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义务服务等;同时,开展社区公益性的健康讲座、环保讲座与教育讲座等,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良好的社区氛围与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思想与价值理念,从而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必须举全社会之力,运用整体协调、有机关联、动态平衡的生态学观点,在高校、政府、社会、家庭与社区等各个层面,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取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杜斌.“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J】.教育评论,2014(2):82.

  [2]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25.

  理想信念教育篇7

  关键词:“两学一做”;“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两学一做”内涵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

  1.“两学一做”内涵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即“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通过在高校广泛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2.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理想与信念相辅相成,理想的坚持和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作为精神动力,信念固有的理性和判断需要理想的激励和推动,理想信念一旦形成,能发挥出支撑行为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的理性信念教育是指导其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开展国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学生明确我国的历史发展、国家命运和自身的责任使命,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和“做合格党员”作为“两学一做”的两个主要维度,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完善了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基础,通过“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使大学生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改革精神,这种政治思想方面的提升和革新,必将促进大学生对“两学一做”的学习热情,加深对党规的内涵了解,指导做合格党员的实践能力。

  二、结合“两学一做”,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思想理念教育,是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在不断的冲击着大学生固有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呈现出信息爆炸和高度融合的状态,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对现实的是非判断能力尚未完全建立,极为容易出现贪图享乐、崇洋、政治意识淡化的现象。第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成分组成、分配制度变化、优胜劣汰机制的日益明显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坚定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是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完成这目标的重要载体,是系统地、有计划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改革发展的问题和变化时,保持客观判断,更能让当代大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无所畏惧,让理想信念成为行动的永久精神动力。3.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状态,能够认同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务实功利明显。如在政治上,他们积极要求入党,却不能明确自身的入党动机,在职业取向上,部分学生不能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结合,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矛盾日益明显。由此可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

  三、结合“两学一做”,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基础在学,充分发挥高校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将党规、系列讲话列入课程体系中,安排专题党课,系统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纪律、作风和组织建设。深入研究系列讲话,将课程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与改革开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完善学生党规相关知识体系,进一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明确党员的权利及义务,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敢于担当作为。强化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大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深化近现代史教育,以史为鉴,以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之路的辛勤探索,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突出遵纪守法教育,遵纪守法是实现理想,坚定信仰的基础和根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守法。2.关键在做,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模范榜样作用。成立高校与社区党员活动基地,以学促做、以做助学,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进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党课,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利用重大意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类活动,如在“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辛岁月,观看阅兵仪式,体会祖国现今的繁荣昌盛;组织学生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深入社区做贡献、扬新风;组织学生手抄,学习先进党员事迹,撰写心得体会,将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理想信念教育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理想信念状况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特别是他们正处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期,面对着当前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冲突,这就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学习勤奋刻苦,并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但是不能忽视,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社会转型涌人的各种思潮、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精神追求缺乏、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首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由于大学生并没有广泛接触社会,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十分丰富,对人生的思考也并不深刻,这就使得西方的各种学术和社会思潮给他们带来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了种种迷茫和困惑,于是出现了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动摇,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等问题。其次,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追求利益最大化等意识形态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许多学生对物质利益产生盲目崇拜,认为金钱、房子、车子等个人物质追求才能真正体现个人价值。在职业价值判断上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实用主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个人理想摆在了最前面,大学生的功利倾向日趋明显。再次,社会公德缺失。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道德伦理教育明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使得大学生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同时,却缺乏一种内在的强有力的道德自我约束力量,只考虑个人的得失,看不到道德修养在人生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规范和公德认知,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

  1、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功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说明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不能实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他们自身的主体需求出发,通过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上的改革和转变,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阐释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纯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大学生实际特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教学的实践运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2、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

  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使其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强化民族认同,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还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精神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作用,并自觉加强时代精神培育,充实理想信念内容。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有效手段。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实际特点,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类学术、体育和艺术等校园活动中,使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提高自身的理想信念水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先进性

  教师是对大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工作队伍,承担着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败。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素质,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从教师队伍的选配及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培训抓起。

  5、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新的机遇,结合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校园网这个主流网站,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和声像等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信息,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地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结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新的实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下,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水平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友岗.创新思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

  [2]杨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光明日报,2001,(1)

  理想信念教育篇9

  关键词 理想信念 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瓶颈

  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1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一直常提“理想信念”,但对于理想信念的涵义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合理解释。在字典的查询中,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在字面上是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在心理学层面上是指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由此,我们可将理想信念归结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跨入社会的衔接阶段,是人生观念长成的关键时期,是理想信念的成型期和定型期。作为当代大学生,面临当今经济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革背景,承载这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思潮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互相冲撞,相互影响。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有先入为主的特性,能否及时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整体意识形态的走向。

  2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2.1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危机显现

  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社会对物质利益、个人价值的重视,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活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甚至出现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出现了信仰危机。

  2.2片面追求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

  社会进入到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价值认知中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但在实际生活的行动中,却更加注重个人封闭式的专业学习、追求自我发展、追求自我实现,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个人幸福、功名利禄、社会地位等的追求日益明显,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角色认知不到位,缺少对社会现状的关心,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导致社会责任缺失。

  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瓶颈”

  3.1 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根本瓶颈

  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很少有机会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与各个方面中去认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社会现象不能做出明确判断的能力,常常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做经验主义性的判断或者人云亦云的评论。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自身缺乏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的这一现实,与社会对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法之间形成错位,不利于其很好地了解社会人力资源需求,不利于其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其角色转变不到位、学习兴趣降低、专业技能积累不足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引发他们怀疑高校教育本身,产生对社会责任承担的恐惧感,最终导致理想信念动摇。

  3.2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力薄弱是重要的现实瓶颈

  随着近年来社会现实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也一直在探索着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在传承了传统的“两课”教育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环节的创新。然而,学校教育方式和方法单一以及学校政工教师理想信念动摇是限制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教育方式与方法创新节奏较慢,课堂说教式、填鸭式的灌输仍然是当前两课教育的主要方法,这对于缺乏社会认知的大学生来讲,犹如对牛弹琴,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政工教师理想信念参差不齐的水平,教育效果差距较大,甚至有的教师自己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盲目接受、追求“西方普世价值”观念。

  3.3社会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客观制约瓶颈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阶层多元化发展愈发突出,差异愈发加大。虽然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多阶层的社会中,适用于各阶层可实践性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一直以来并未完全形成认知同一,不同阶层的人对于理想信念产生了不一致的理解思路。这对于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活动的大学生来讲容易产生片面性、单一角度的结论,如“盲人摸象”一般。

  再者,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社会”形态尚未形成,社会上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民间机构凤毛麟角,而社会企业、团体组织中也缺乏针对大学生实习中的实习培训课程,简而言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教育部分呈现出缺失状态,这与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现实不相匹配。

  3.4家庭教育不作为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瓶颈

  家庭教育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启蒙教育,作为中国的家庭受儒家入世思想与道家无为思想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现实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是影响子女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当前,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2+4”的倍加关怀与关爱,家长对子女教育中过多地灌输了“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溺爱有理”等理念,削弱了子女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动性,降低了子女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而这一些将会直接反映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篇10

  关键词: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在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①。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这一问题也同样重要,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而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公安机关任务更加繁重,难度明显提高,公安政治工作却与以前有所差距。为加强公安政治工作,紧跟党的步伐,公安机关必须进行民警理想信念有效性的建设。

  一、理想信念的概念界定

  首先,溯本清源,我们需要对理想信念进行概念界定。

  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与理想意义相近的词,即“志”,孟子解释“志”为“气之帅也”,而《史记・陈涉世家》中也记载陈涉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因此,“志”即“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与“理想”意近。而《新华字典》中对“理想”的解释为“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由此可见,理想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不满,所产生的对未来的设计与渴求,而理想建立在现实生活上,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是有可能实现的。

  信念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坚信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坚持自己的信念,进行顽强的奋斗”。可以看出信念与理想同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它包含着人的主观能动倾向,没有信念就不会产生意志,也就不会产生人对于目标行动的积极性。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的将自己的信念付诸实际,才是真正的拥有信念。

  “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则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在信念教育实践中产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其进行了阐释。在上世纪末,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对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信念教育,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随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自此以降,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在教育训练被大量引用,理想信念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 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理想信念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③具体到公安机关来说,出去上述共性的部分,还必须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保持好公安队伍纯洁的理想信念,打造一支铁的队伍。

  二、当前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的困难

  在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影响下,公安民警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出现了新情况、新困难,与过去相比,公安民警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复杂、困难,全面地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是提高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提。

  (一)经济全球化给公安民警理想信念带来挑战。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经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这不仅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公安机关的保密性导致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酝酿和发展,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公安民警政治工作一时处于落后,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亦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趋于复杂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人们的思想上的对立和斗争不再被重视,甚至出现“去政治化”、“趋同论”等论调,同时,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走出国门或者通过网络了解西方世界,感受到了我国与西方存在的差距,加之西方国家不断地思想渗透,一部分人可能会被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繁盛表象所迷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认同感甚至归向感。而公安民警工作在社会一线,对此更是有着强烈的感触,这使得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信息技术发展使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更加困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④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事业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开始多元化应用设备进入网络虚拟社会。互联网在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增加政治开放性和透明度、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风貌。当前社会,年轻、有知识、善于探索创新的民警成为了公安队伍的主力,他们是一个对信息异常敏感和渴求的群体,是社会信息化的主动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因此,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影响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安民警理想信念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市场经济有的一些价值观念对广大公安民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平、竞争、效率等成为了公安民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民警树立了敢想、敢干的大有作为的精神,提高了应对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大力提倡的趋利本性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自利主义的抬头,尽管公安机关一直在宣传和教育公安民警为党和国家的利益要勇于牺牲,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但公安民警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而这也就很可能导致公安机关宣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民警理想信念异化,甚至产生权力寻租以谋利的现象。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差距问题,造成部分公安民警心理失衡,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 2010 年底,我国共有11440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十一五”期间,2182 名民警牺牲在公安工作的第一线,15734 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平均每年 400 多名民警因公牺牲,3000余名民警因公负伤。另据调查,我国基层民警每天平均工作 11 至 15 小时,每年平均工作超过 3016 小时,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量是一般公务员工作量的一倍还要多。⑤公安民警在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感觉,而当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时,公安民警对长期以来形成的理想信念很可能产生怀疑。

  三、增强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做好思想理论基础工作。思想理论基础工作,要从最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出发,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时刻牢记,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为学习而学习,要摒弃形式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合理性,在实践中加强对公安业务知识的学习。

  (二)加强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握历史进行国情教育。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沉重的教科书,国情教育必须要教导公安民警知国、爱国、报国,而在开展国情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公安民警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抗争,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并从中领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同时,国情教育要引导公安民警通过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认识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国情教育,坚定公安人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强化公安人员对社会制度、改革道路的自信心。

  (三)加强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创新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出现,信息网络化已经深入到了公安民警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看到这一因素给公安民警理想信念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网络信息技术,并与时俱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易于被民警接受的网络工具,采用民警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

  (四)运用典型事例,对公安民警进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案例教育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开展好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自觉地向先进人物学习,强化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也应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对公安民警进行警示。

  (五)积极探索践行理想信念教育成果的途径。让公安民警把自身正确的理想信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这要求公安机关在对民警的选拔、培训、任用等各个方面,完善对践行理想信念行为的评价体系,树立个体践行理想信念的道德规范,形成对践行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建立起加强公安民警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机制,使理想信念教育长期有效的运作下去。(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伍继纯.警察文化与警察文化建设[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11.

  [2]刘德伦 戴安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培育路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1).

  [3]龙波.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构建方略[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3).

  [4]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4).

  [5]龚正荣.构建当代中国警察核心价值观论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6]王瑞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警察文化建设[J].广州市公安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2).

  [7]李文杰 赵培华.基层官兵民主素质构成和培养途径探讨[J].管理观察,2011(08).

  [8]雷源煌.廉政文化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J].管理观察,2011(08).

  注解:

  ①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 2012-11-22

  ②吴潜涛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教学与研究 2011.4

  ③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