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文章十篇

  鲁迅写的文章篇1

  其实,不只是在生活中,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对色彩的运用也是极为高明的。如果细细加以琢磨,不难发现他的文章中许多地方的颜色都包含着深层含意,决非随随便便写来。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有关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还有各色各样的菜花,鲜艳美丽的珊瑚珠样的盆子……你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多么美丽,多么绚烂!而这一切又都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的。难怪它对儿童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难怪童年的鲁迅称它为自己的乐园了。

  再看三味书屋,作者是这样写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请注意那个“黑”字,黑色似乎总是带给人神秘,带给人恐惧。这是不是也暗示了童年的鲁迅告别自由自在玩耍的孩童生活,即将进入私塾读书时内心的惴惴不安呢?因为上文中就写到孩提时的鲁迅是将家人送他进私塾读书看作是对他顽皮的一种惩罚的。难怪先生家那扇黑色的竹门对他来说是个神秘莫测的未知数了。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生活的小说《社戏》中的色彩描写也是极为成功的。小说中最富有诗意,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莫过于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几个片段。而这几个片段中恰恰都有极为传神的色彩描写。如白篷的船、碧绿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油油的罗汉豆,这些以黑白颜色为基调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清新迷人的夏夜江南水乡水墨画,真叫人心驰神往。而少年们的趣事便发生在这美丽的图画中,景美,人美,情更美。社戏在作者的笔下则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戏台是灯火照耀中的,是满被红霞罩着的。戏台上的人物是红红绿绿地动:有穿红衫的小丑,有套了黄布衣的跳老虎,有蒙了白布的蛇精,这却又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杨柳青年画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表现了江南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不管是水墨画也罢,年画也罢,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的眷恋却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社戏》中的色彩是清新迷人,包含着轻松愉快的感情的话,那么《故乡》中的色彩要黯淡、沉重了许多(除回忆部分外)。当“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时,见到的是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这毫无生气的颜色不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贫穷的旧中国的真实写照吗?中年闰土的脸色是灰黄色的,这暗淡无光的颜色不又是深受层层盘剥、苦苦挣扎着的旧中国广大农民的共同脸色吗?故乡先前也有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这一切多么美啊。可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的颜色却被旧时代这张大嘴残忍地吞噬了,剩下的只是苍黄的天、灰色的脸。但作者还是寄希望于未来,所以他又让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在结尾时再现一次,那是在憧憬着美丽多彩的新社会的到来。

  鲁迅写的文章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

  鲁迅写的文章篇3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16鲁迅自传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5、鲁迅自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

  教其准备制有鲁迅1898~1930年主要活动的图表(为缺省表,有若干空白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解说: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敕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共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

  (解说: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不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三是研习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l)初读课文(读全篇)。

  ①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

  ②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第4段写著述概况。

  ③提问: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解说:这样安排程序,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2)再读课文(读第2、3段)。

  鲁迅写的文章篇4

  一、了解作者曲折的成长历程

  了解鲁迅的成才经历对理解他的文章必不可少,因为鲁迅笔下的很多场景,其实就是自己当年的真实写照。幼年跟随外祖母生活在农村,而后父亲又患重病,生活中遇到挫折,逐渐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鲁迅的笔下,大多在批判,但不是批判一切。虽然之后的人生经历对鲁迅的影响巨大,但幼年的快乐回忆这段历程不能被忽略,否则容易理解偏差。

  如,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中《社戏》,其中很多场景的描写恰是鲁迅幼年时的真实写照。鲁迅幼年生活在农村,有一群快乐的玩伴,天性活泼的鲁迅因此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文章中刻画的农村小少年快乐天真,精准描述了江南水乡的童趣生活。理解这篇文章,假如未对鲁迅的幼年成长经历有所了解,不知道鲁迅有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就体会不到文中想要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老师在授课前,如能指引学生将鲁迅的成长历程预习一下,抓住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可以大大提高授课效率,便于学生理解文章。

  二、联系当时昏暗的社会环境

  读鲁迅的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至关重要。他用手中的笔,批判着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鲁迅存在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教师在教授鲁迅的文章时,要将社会环境这一细节之处介绍给学生,以此加深对主旨的把握。

  如,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中《孔乙己》,主人公原本一介书生,却因为没能考取功名,又不会别的营生而穷苦潦倒;最终因偷窃东西,被打而死去。纵观其悲惨的一生,似乎只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折射出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在学生学习本文时,如果不结合社会环境,很容易将本文的主旨偏移到批判孔乙己上。但实际上,作者表达的是对旧制度,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对翻天覆地巨变的渴望,对命运悲惨小人物的同情。能掌握到这种程度,那文章就学透了。鲁迅生在这样的年代,也只有这样的时代能造就鲁迅,否则鲁迅可能是小有名气的一代名医了。

  文章与社会环境这一细节结合着学习,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就加深了。

  三、把握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

  语言犀利是鲁迅文章的特点,真可谓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呀。了解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对精准了解文章内容,不可或缺。有些语言,恰到好处,让人拍手称赞。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果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言风格这一细节,就会发现文章众多点睛之笔,对初学者把握作者感情倾向十分关键。

  如,孔乙己在被人耍笑偷了别人家的书,被人吊起来打时,脸憋得涨红,额上的条条青筋暴露,极力辩解说不能算偷,读书人拿别人东西最多算是“窃”。这段文字将当时的孔乙己被人耍笑的窘态十分形象的表达出来,一个“涨红”,一个“青筋暴露”,刻画人物的肖像描写十分传神,又到位。而把偷书描述成“窃”书,使一个厚颜的赖皮,穷酸臭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又如文章最后一句:大约的确死了。这里作者故意使用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乍一看以为是作者出错了,其实正是高明之处。在此一语双关,“的确”说明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性,吃人的社会,弱肉强食,他是社会的牺牲品。而“大约”,是指此人真正具体何时死亡可能较难考证。犀利的语言功底可见一斑。

  在对其语言风格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学习文章变得游刃有余。

  四、结合那时惨淡的时代背景

  惨淡的时代背景赋予了鲁迅更多的责任,鲁迅肩负起肩上那份沉重的担子把手中的笔作为向黑暗势力战斗的武器,有力的冲击着腐朽统治的根基。学生如能结合时代背景,距离读懂鲁迅就更近了一步。

  如,《孔乙己》中主人公生存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历史上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黑暗的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的,最终也取决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惨淡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孔乙己的命运只能是悲惨的死去。

  鲁迅后来从医留学日本,偶然间从电影中看到一群中国人为外国人屠杀中国同胞叫好。这个场景深深刺激了鲁迅,他断然决定放弃医学。因为中国之病,不在躯体,而在灵魂。

  学生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这一细节基础上的学习,是理解课文是能有的放矢,少做许多无用功。

  鲁迅写的文章篇5

  关键词:鲁迅;琴姑;相恋;情感生活

  鲁迅有一位表妹琴姑,是鲁迅小舅父鲁寄湘的大女儿。鲁寄湘有四个女儿,依次是琴姑、意姑、林姑、招官(也写作昭官)。後又生幼子佩纹。据周建人回忆:这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大女儿琴姑尤其好,能看极深奥的医书。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曾经提起过,是否两家结个亲,可是那时听得长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什么“犯冲的呢”,因此也就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别人了,不久病逝。她在临终时对服侍她的贴心妈妈说:“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後来忽然不提了,这一件事,足我的终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

  鲁迅与琴表妹的相恋,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鲁迅研究学者提及:

  1990年,李允经在《鲁迅的婚姻与家庭》首次做了详细的叙述:“小舅父是个郎中,家有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琴姑尤其出众,能看深奥的医书。她比鲁迅小两岁,属羊的。她十一二岁时,父亲曾带她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因此,琴姑对鲁迅有深刻的印象。後来,鲁迅母亲去提亲,琴姑不好说什么,但心中是很愿意的。可是,按照绍兴乡俗,男女成婚一要门当户对,二要生肖不犯冲,八字不相克,三要女方的年龄稍大于男方,以便侍奉公婆,料理家务。如果琴姑配鲁迅倒是门当户对,年龄小了两岁,也倒无妨,可是琴姑是属羊的,俗语说:‘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属羊的女子要么嫁给算命先生这种命硬的男人,要么屈做‘填房’,因为人们认为男子死了元配,其命必然凶强。偏巧,鲁迅出生时是‘蓑衣包’(胎盘先下来),乡俗认为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出息,但命弱,难以养大。所以,家人除了满月时祭祀,求神佛保佑之外,还特地为鲁迅拜了一个和尚做师父,表示已经出家,免得神鬼妒忌,动手抢去。这样,通晓人情世故的长妈妈便出来反对这门亲事,说是‘犯冲的’。长妈妈的主观愿望是为了鲁迅好,可经她一说,这门亲事就再也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另外一家,不久病逝。”接着,又记述了琴姑临终前的那段话。

  1995年,马蹄疾在《鲁迅――我可以爱》第一章“琴表妹饮恨死去”中更为详细地述及了此事。

  1996年,马蹄疾又在《鲁迅生活中的女性》一书“至死苦恋着鲁迅的琴姑”一节中描述了此事,并对报刊和书籍中出现的一些记述鲁迅和琴姑爱情故事的文章做出这样的评论:“杜撰了琴姑到火车站为表哥鲁迅上南京送行,又送了一支钢笔给鲁迅,这些描写,都是使人难以置信的,因为1899年绍兴根本没有通火车,当时也没有钢笔,因此编得神乎其神,不值一驳,但笔者以为,如果去掉这些常识性的错误的编造,说鲁迅的母亲要琴姑送一送鲁迅,或琴姑在鲁迅去南京前,的确从安桥头赶来送一送表哥远行,也小能说绝对不可能的事,如作为故事来写,也无可厚非的。但细节必须真实。”

  以後,鲁迅与琴姑的故事少有人提起了。

  但经过一段沉寂,到2007年8月,张恩和的《鲁迅的初恋》一文又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张恩和除了重申李允经、马蹄疾的观点外,推出了自己的新看法,那就是,说鲁迅对自家与琴姑家的议婚毫不知情,很难说得过去。“第一,应该说鲁瑞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母,一向疼爱鲁迅,尊重鲁迅,遇事并不专权。这不但周家族人公认,鲁迅兄弟更同声称颂。对于为鲁迅议婚一事,她没有必要瞒着鲁迅进行”。“第二,此次议婚,鲁迅的弟弟们都知晓,後来也是由鲁迅的三弟说开此事,鲁迅是婚事的当事人,能够不知?第三,鲁迅虽然给人印象治学严谨,生活严肃,但青年时期较之一般同龄人,可谓活泼开朗,敏锐早慧,对于异性的观察当不至十分愚钝。”至于鲁迅自己的态度,从他的两篇作品:《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和《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可以窥出一些端倪。鲁迅知道此次议婚,後来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这是因为“无法言于口舌,形诸笔墨,那就不如让它永远尘封在无言的记忆中”。“鲁迅的初恋――与琴表妹未成婚事,立刻对鲁迅与朱安的正式‘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影响了他一生,实在不可低估。”

  最重要的是张恩和结尾对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做了新的诠释,认为这首诗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实在躲避不了丘匹特的神箭,心中一直把琴姑牵挂。

  张恩和在200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中,也重述了这一观点。

  李允经在为此书写的书评《可喜的突破――张恩和读後》中,对张恩和在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中的新发现和新突破予以高度的评价。

  但是,对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也有不同意见。

  2007年2月,吴作桥在《关于琴姑的“神话”》中说:琴姑“在十二三岁时,曾跟父亲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鲁琴姑曾去过三姑家――鲁瑞家;鲁迅小时候为避难也曾去过小舅父家。鲁迅与琴姑自然是认识的。但我想也只是认识而已,他们之间并没有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反证是,如果达到这种程度,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2009年,纪维周在《鲁迅事迹的考证要重“证据”》中,表示同意吴作桥的观点,认为:“鲁迅对情爱非常严肃,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但使人惊奇的,有一位鲁迅专家,竟发表文章,披露了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作者没有任何史实根据,从头到尾,都是推测。当事人鲁迅从未说过此事,两个弟弟也未提及,由于‘证据’不足,很难使人置信。”接着,又引述了吴作桥的话和马蹄疾提到过的鲁迅与琴姑相恋的伪造故事,强调说:“从以上实例看来,证明‘主观臆测’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伪造的敞事,更属荒唐。因此,我希望鲁迅专家,考证要重‘证据’,避免‘主观臆测’,更不能伪造,以免误导读者。”

  那么,对于鲁迅与琴姑的相恋究竟应该怎样看呢?

  由于我近几年一直致力长篇小说体鲁迅传《苦魂》三部曲的创作,并已经写出其中第一部《会稽耻》的30万字初稿,有五章选登在郑心伶主编的《鲁迅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一事非常重视,下了相当工夫考察,因此提出如下看法:

  琴姑对鲁迅的爱慕和她临终前对贴身妈妈说的话,肯定是有根据的,见于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一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9页第6至第8行,二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42页第7至第9行。不仅白纸黑字印着这段话,该书当页还记述了鲁瑞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後来这位妈妈把琴表姐临终的话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听了,低下头来,半天没有作声。”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第23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55页又回忆道:“我母亲有她的难处,自从她知道我的琴表姐那遗恨终身的话,心里非常内疚。我母亲也爱琴表姐的。我觉得小舅父因琴表姐的死,似乎对我母

  亲也颇有意见,我亲耳听他对母亲气恼哄哄地说:‘难道周家的门槛那么高吗?我的女儿就进不了周家的门吗?’我母亲只能低头听着,她要设法补偿,这时,小舅父的二女意姑已结婚了,三女林姑也许配了曹娥陈家,只有四女昭官还待字闺中,而且年龄和我相仿,虽然没有下聘礼,但两家似乎默契了。”最後由于昭官于1912年10月早逝,未能成为事实。但周家是承认这桩婚事的,周作人在1 912年lO月28日日记中记道:“饭後乔峰往安桥头送招官葬。”“乔峰”就是周建人。11月9日周作人又记:“下午乔峰往安桥,因明日为招官作六七也。”

  可见鲁迅与琴姑之事,是有史实根据的。说鲁迅的“两个弟弟也未提及”,恐怕是没有读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也没有细读研究者的文章,因为从马蹄疾、李允经到张恩和,都在文章中标叫了琴姑临终前遗言的出处。断定鲁迅“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也未免简单。鲁迅与许广平定情後,确实是很专一的,他俩的婚姻也堪称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与许广平相识相爱之前,特别是青少年时代,没有爱慕过其他女性。不仅是鲁迅,就是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能女如此断言。

  据我考察,鲁迅与琴姑有据可查的往来,有如下三次:

  1.1893年10月,祖父科场案发,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前往皇甫庄舅父家避难。

  据鲁迅在绍兴事迹的权威专家裘士雄先生《鲁迅避难过的皇甫庄旗杆台门及其主人范啸风》一文所说:“鲁迅的外祖父鲁希曾(晴轩)系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年问初期当过几年户部主事。他在安桥头的祖宅实在太矮小,连那时为世人所重视的‘文魁’匾额都没有地方挂。皇甫庄旗杆台门屋宇高大宽敞,与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啸风副榜出身,知书达理,对鲁家又十分友善,鲁迅外婆家迁居皇甫庄。”这座范家大院门前竖旗杆若干,故俗称“旗杆台门”。门前有一与其等长的道地,呈长方形,约300平方米,由一块块石板铺就。道地前是一块2亩左右的烂田,长年不会干涸,只能种植菱白、蒲草之类的水生植物。寒冬腊月,它宛如天然溜冰场,成了少年儿童嬉戏玩耍的好去处。台门共七进屋宇,而南。步入台门斗,即可看见仪门上悬“文魁”、“副魁”两方匾额。台门斗、仪门,算一进。入厅,即第二进,建筑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厅正上方高悬一方“深远堂”横匾,字体浑厚,笔力雄健。第三进是香火堂,建有神龛,陈放列祖列宗神像,陈列列祖列宗牌位,是祭祀先祖的地方。走出北面的圆洞门,穿越天井,就是第叫进座楼。原先是范氏寓居生活区,後面原是花园,假山叠翠,树木掩映。後因子孙繁衍,住房不敷,将它改建为住宅,即第五、六进屋宇。花园仅存一隅范蘅洲读书亭,该亭琉璃拱顶,亭柱抱对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第七进已临河,是後台门,筑有埠头,范氏外出时即在此上船。鲁迅祖父科场案发牛在1893年9月,一个月後逃往这里避难。鲁迅时年13岁,一直住到年底,鲁家租赁到期,二舅父搬到了鸡头山,大舅父一家则移往小皋埠岳丈家的当台门居住。寄食的周氏兄弟也跟着去了。

  皇甫庄的情况,鲁迅的作品没有提及。在我过去的印象中,鲁迅避难时似乎是在安桥头_刀15矮小、l洲潮的祖宅里。读过裘士雄先生文章後,方知是在文化氛围如此之浓的书香门弟中的。当然鉴于人事沧桑,现在的旗杆台门绝大部分已变了样,裘士雄是根据向范瑶书等范氏後人的采访所得和提供的资料对它作了描述。

  少年鲁迅在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描摹书上的图画。周氏兄弟原本就与琴姑四姐妹相熟,描画时有琴姑在旁,当是不足为奇的。刊载张恩和《鲁迅的初恋》那期的《鲁迅研究月刊》封二,印有裘沙、王伟君的《鲁迅画传》中琴姑陪伴鲁迅描画的画页,还有琴姑的两幅肖像,我想这是并不为过的。少年鲁迅作为“乞食者”,心境是很悲凉的,琴表妹当起到了安慰的作用。所以到年底分开时,应当是依依惜别。因而我住小说《会稽耻》第八章《娱园》①中设计了《冬雨》一节,做了描绘。当然,要掌控好分寸,既写他们心巾的默念,义不可像写现代男女恋爱的拥抱、接吻、送定情物等,只是悄悄在花园一隅的范蘅洲读书亭见了一面,琴姑就在冬雨中恸哭着跑回家了……

  2.1894年初春,小舅父一家曾经到鲁迅寄居的小皋埠去过。

  周作人的散文《娱园》,描述过寄居地的情况,还写了他偷跑到表娣俪永平屋里嬉闹的情景。

  大舅父鲁怡堂前妻的父亲,是绍兴有名的文人秦秋渔。他本名树锸,字秋渔,别号勉,中过举,以诗画著称,刊行过四卷《娱园诗存》。他家和小皋埠前水坝的胡姓共有这座台门。台门前面悬挂着“文魁”、“孝文文章”的匾额,因为开过当铺,门前还有一个很大的“当”字,所以取名“当台门”。这里出过三个举人,门前竖过三对旗杆,因而也称为旗杆台门。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要歪一点。于是义称为“歪摆台门”,原来的主人沈氏是明代著名谏臣沈炼的後裔,沈姓是小皋埠的望族,但後来衰颓了,台门转由秦、胡两家共有。厅堂以西的厢房属于秦家。这所厢房有七间楼屋,朝北的楼屋有坐起间,樟寿的大舅父一家住楼下。楼上是秦秋渔的卧室和书房,秦氏早已去世,由他的儿子秦少渔住着。

  後园还有假山、藕池、洗砚池等,是过去诗人聚会的娱园。现在已为荒园,类似百草园那样的菜园子。园里行一座微云偻,只是普通的楼房罢了。楼前一丈见方的水池边,还有一间单面开着门窗的房子,匾额题曰“潭水山房”,显得很阴郁。园门外,又有一间侧屋,名字很好听,叫作“留鹤庵”。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房子,不见得留得住鹤。周氏兄弟就寄住在这里。

  秦少渔,即大舅父的内弟。小孩们叫他“友舅舅”,倒很是说得来。因此,少年鲁迅也就不再影画绣像,时常跑去找他谈天。秦少渔也是抽鸦片烟的,但是他并不通日在床上,下午也还照常行动。常给孩子们画花,他算传了家法,喜画墨梅。他又喜欢看小说,买的很多,不是木板大本,大都是石印铅印的,看过都扔在一间小套房里,任凭少年鲁迅自由取阅,只是乱扔一堆,找得比较费时,譬如六本八本一部,往往差了一本,要花好些时光才能找全。这些书对少年鲁迅大为有益,从前在家里所能见到的只是“三国”、“西游”、“封神”、“镜花缘”之类,在这里竟然看到了《红楼梦》。

  所以,我在《娱园》第2节“《红楼梦》”中,专门描写少年鲁迅读《红偻梦》的情景。

  第3节“春雪”,写琴姑与全家到小皋埠来看望大舅父和周氏兄弟,少年鲁迅与琴表妹在娱园会面,琴表妹显得虚弱多了,盼望尽早离开安桥头。但只止于谈心而已,无过分举动。可以想见,安桥头的房子比皇甫庄的范家大院有天壤之别,父母又渴望生儿子,对女孩儿就不够呵护,琴姑心里挚爱着大表哥、盼望出嫁离开是合乎情理的。周作人的散文《娱园》说:“忘记了是哪一年,不过总是庚子以前的事吧。那时舅父的独子娶亲……中表都聚在一处,凡男的十四人,女的七人。”白天趁平表姐等女眷不在房内,和几个较为年少的人“乘虚内犯”走上楼去掠夺东西吃。“有一次大家在楼上跳闹,我仿佛无意似的拿起她的一件雪青纺绸衫穿了跳舞起来,她的一个兄弟也一同闹着,不曾看出什么破绽来,是我很得意的一

  件事。”周作人说的事情肯定不是1894年春天避难时发生的,但传记小说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小拘”。我将这件事情,安排在《娱园》第4节《女衫》。最後第5节则以《雪罗汉》结束,取《野草》中《雪》的寓意。也是创作所允许的。

  据周建人回忆,周氏兄弟避难时,琴姑和父母及三个妹妹到绍兴城周家台门看望过。还住了几天。这肯定是为了抚慰正在遭难的周家,琴姑很受姑父母喜欢,她又很聪明、懂事,主动慰藉他们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在《会稽耻》第九章《圣旨压魂》等4节“慰藉”中做了描写。

  据周建人回忆,1895年清明上坟之後,母亲鲁瑞曾经带着他到安桥头看望外婆,住了几天,这段时间肯定受到了琴姑的悉心接待。我把这事写进了《会稽耻》第13章《春寒》第4节“安桥头”。

  3.1896年lO月12日,鲁迅父亲去世,举行了七天葬礼。

  据周建人回忆,父亲周伯宜病故後,他外婆、舅父母、姨母、表姐们全去了,一再劝慰他母亲。琴姑当然也去了,这是她与少年鲁迅的第三次见面。我在《会稽耻》第16章《父亲的死》第3节“无言”中,写了琴姑参加葬礼的情景,只写她暗暗帮助着少年鲁迅,暗示庆叔把令大表哥尴尬的祖父周福清挽联挂到众多挽帐後面、不易看到的地方,两人竟然没有讲一句话。然而深情自在“无言”中。

  最後,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上学,我在《会稽耻》第21章《走异路,逃异地》第6节“别诸弟”中,这样写:

  鲁迅见姆娘坐卧不安,不住地往外看着什么,像是在等人,心中好生奇怪,问姆娘还有什么事。姆娘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我托人把你要去南京的事通知琴姑了,让她来送你。她传话说要来送,怎么还没有来?”

  一句话惹起了鲁迅的万般思念:父亲去世後就再没有见过她,她怎样了?好吗?真盼着再见她啊!

  但是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见影儿,天近黄昏了,仲翔叔提着行李来叫,不好再拖了。人家是给自己帮忙,怎能让人家久等,鲁迅只好拎起行李,向家人告辞。姆娘看时辰不早,再晚就赶不上南门外的夜航船了,只得放他走。

  来到南门外,鲁迅下意识地不愿上船,仿佛要等候什么。仲翔叔再三催促,才不得不上去了。上船以後,又掀开舱窗帘往外看着,恍然间,似乎看见岸上绿柳丛中有一个绿色的倩影向船奔来,鲁迅怦然心动,恨不能向那倩影迎去,正要招呼,船起动了……

  这里采用了虚实模糊的手法,不仅不敢写琴姑到火车站送大表哥,还送钢笔留念,连来到周家都不敢写。因为以当时的乡俗,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有定亲趋向的男女更是要避嫌,琴姑从安桥头坐船到绍兴城送表哥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但是又不愿意让其毫无留痕,而是虚写了一个倩影,将来与《苦魂》三部曲之三《怀霜夜》鲁迅晚年一种爱好相对映。

  鲁迅晚年在枕边放着一幅木刻画,小得和纸烟包里的商标差不多。画面上,一个诗人手捏诗卷在朗诵,地而盛开着红玫瑰花;远方,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长发的女人在大风中跑。鲁迅常常拿出这幅画自赏。这幅画包含着什么寓意?鲁迅为什么这样欣赏?萧红不得其解,询问许广平,许广平也不知道。我想,这可能隐含着他对那盛开着红玫瑰花的完美的梦之境的向往吧?也可能有早年离开绍兴到南京求学时,从舱窗口恍惚看到的岸上绿柳丛中向船奔来绿色的倩影有关。但都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虚写。

  为什么要这样虚写呢?这就言归正题,再谈我对于鲁迅与琴姑相恋的看法。

  我认为此事肯定是有史实根据的,纵然可能到不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程度,也是一种心心相印、互相爱慕的情感,不能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问题提得很好!然而我们从中并不能得出此事无有的结论,而是可以看出鲁迅情感生活的特点。1898年12月20日,鲁迅四弟椿寿因患急性肺炎夭折,小儿子的死给母亲鲁瑞沉重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丈夫刚刚去世,最疼爱的小儿子又在自己怀里死去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该是多么沉痛啊!为了安慰母亲,鲁迅二弟周作人特地请来画师叶雨香,画了四弟椿寿的像,挂在房间里。这张像後来带到北京,一直挂在鲁瑞房里,直到去世。周作人也极为悲痛,後来写了很多诗悼念四弟,1902年6月还写过署名梦平的《薏川荫仙小传》,说椿寿“生而神异,目炯炯有芒,如岩下电”等。而鲁迅呢?没等四弟安葬就因为矿路学堂要开学,回南京去了。由堂兄周伯文代他写了一块碑,碑文是:“亡弟荫轩处士之墓”,下署“兄樟寿立”,葬在南门外龟山。以後在著作、书信中也只字未提。但在小说《在酒楼上》里写吕纬甫移葬小兄弟的墓穴有所透露,而如张恩和在《鲁迅的初恋》中所说:“鲁迅为什么用这么长的篇幅写顺姑,并且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深含爱怜之情?作品写顺姑信了长庚的‘诳话’忧郁而亡,是不是暗射琴姑是听了周家议而不定的婚事(也算一种‘诳话’)抑郁而终?鲁迅故意把误导顺姑致死的人取名‘长庚’是否含有一种自责?从‘顺姑’身上是否可以多少看到一点琴姑的影子?这些问题恐怕都可以考虑和讨论。笔者认为,从作品里这些叙述和描写中,我们多少是可以体察出一点鲁迅对琴表妹以及对这次议婚的心意和感情来的。”我认为,最起码不失为一家之言。尤其是小说中写顺姑“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更像是暗写死去的琴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没有提四弟椿寿,就断定四弟椿寿及其早夭不存在。也不能由此断定琴姑及她与少年鲁迅的情感不存在。据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鲁迅从1896年,丙申年开始记日记,到1902年去日本留学中止,自题为《丙中日记》。周作人曾经看过这部日记,分房会议上鲁迅所受的欺侮就是从当时的日记上知道的。当然,鲁迅也可能把四弟和琴姑都写进了这部早年的日记。但这部日记至今没有找到,谁也不能判定是写还是没有写。就算都没有写吧!也只能说明鲁迅情感生活的一大特点:越是沉痛刺心的事情,越可能不提。也反映出了周氏兄弟性格的不同:周作人的情感生活外露,易于伤感,但写出的东西却又比较平干¨;鲁迅则内敛,更为深沉,但如一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不可收拾。

  鲁瑞丧子後极为悲痛,1899年底和次子作人、三子建人一起回到小皋埠“娱园”和安桥头娘家散心,琴姑给她以极大安慰。正是在这个时候,鲁瑞有意两家结亲,但回家商量,长妈妈认为两人属相“犯冲”,搁置了。琴姑也因此大约在1901年冬天抑郁而终。

  鲁迅写的文章篇6

  摘要文学能表达语言艺术,它是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好的文学作品中,语言运用恰到好处不但能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还能使语言艺术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鲁迅《朝花夕拾》中的语言艺术就是这样。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以娓娓动听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逝去岁月的人和事,在回忆往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的同时,还插入一些对当时社会的评判,以及对反动及守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作品严肃、幽默、轻松的语言艺术风格,展示了鲁迅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朝花夕拾》 语言艺术 主题 冼炼 清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的,它时常要求作者不回避表现自己,这样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好的文学作品中,语言运用恰到好处不但能使作品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更能使语言艺术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例如当我们谈论作家作品时,经常喜欢说 “某某人的语言”,例如谈到《水浒传》时,就说是施耐庵的语言,《资治通鉴》就说是司马光的语言,等等。这并不是说作家在作品中制造出一套语言,而是说在文学语言艺术中,这些作家创造了他们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艺术特点,指的是一个作家是怎么根据自己的时代特点选择题材及语言,以及如何组织语言来显示他们在作品中的历史印记与个性思想。这就是统一表现在作品中的个人风格与时代风格。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作“民族的脊梁”,他弃医从文,意在以笔作枪,唤醒民众,因而字字掷地有声。而鲁迅语言的动人之处,就是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俗语说:“熟练的猎人一扳枪就能够射中飞鸟,高明的医生一开刀就能正中患处。”鲁迅正是通过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让所书写的对象栩栩如生,神采飞扬,富有画面色彩,并由此产生各种自由想象,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于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涵了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时事的不满之情。《朝花夕拾》之所以光芒四射,一方面因其思想境界高,另一面因为作者为人,其风格之坚韧,文章因此显得深刻,精炼,而且美。《朝花夕拾》语言艺术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结构随意,主题鲜明集中

  《朝花夕拾》取材广泛,结构随意。鲁迅用大量的人物描写和事情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形象流畅地描述了鲁迅记忆中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作者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天真烂漫的儿童乐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机、浪漫和快乐。读者好像和作者一起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倘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文章形象逼真的描述,充满了神话色彩,作者充满情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叙述,使读者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这篇对童年充满了回忆和眷恋的散文,像一首歌,唱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而作者从情趣盎然的儿童乐园跳跃到三味书屋的束缚、枯燥、乏味的读书经历,仿佛也让读者身临其境: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在雪地里扣鸟,仿佛我们也不开心地被大人送进了书塾。鲁迅以自己书塾的经历侧面质疑了当时教育儿童的方法,暗示当时的教育方法给儿童筑起了一道通往自由美好的围墙。虽然他的思路是广阔的,但作品情节又是环环紧扣的,不管怎么描写童年,但实质上都是鲜明集中地以一个孩童角度来看待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以一个孩童的眼睛来俯视成人世界。从中,我们也看得出鲁迅是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美好回忆的。

  用语言做媒介的文学作品,既反映了生活的广阔性、动态性,又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比拟的自由,即能生动、明确地表现思想: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如《琐记》,基本采用叙述的方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缩影,文中的衍太太,是个小市民的形象,作者借助这个形象嘲讽了小市民的自私、多言、使坏,同时暗示了父亲去世后的家境衰落,表达了他渴望新生活的决心。而后描述的江南水师学堂的各种腐败现象及穿插的议论,则暗示着中国洋务派运动的命运。在这篇散文里,文章脉络看似散乱,杂乱无章,但却极其尖锐地切中了主题,剖析了时弊,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对探求真理的强烈渴求。

  在《无常》里,鲁迅把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当地习俗融为一体,从传神的描写各种鬼物,引发到阴间的恐怖;从平静祥和细致的描写当时的表演场面,“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冷静地道出了那个年代的民生疾苦,表现了旧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奈,人世不平,也只能对鬼神寻求寄托。从中寄予了对广大劳动大众的同情之心。而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讽刺,如他在其中所描述的无常无儿女是因为怕做成卢布其实行了“节育”的描写,给了那些诬蔑别人拿卢布的反动文人狠狠一击。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的作品虽然题材广泛,却在这广泛之中自由地表现出先后承续的动态的事物,不管是人物情感的变化历程,还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都真正在语言艺术上实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地步。

  二 清亮稳健的情节描写

  《朝花夕拾》的情节描写鲜明地体现了鲁迅的写作艺术:文章的表现形式虽然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作者却以行文流水、带着浓郁的抒情情调使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鲁迅是中国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第一人。文章《二十四孝图》一开始,作者就清亮而缓缓地说明自己要“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以此来表明自己维护和捍卫白话文的决心和态度。鲁迅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却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而决定牺牲自己的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欺世盗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图》情节的描述看似缓缓,但事实上却体现了鲁迅的一种战斗精神,即,为反封建沉腐孝道而战,为促进现代杂文的勃兴与繁荣而战。

  在《藤野先生》中,这种按事情发展规律的情节描写则更加突出。文章首先表现的是藤野先生的不修边幅和老套,接着就上学年不及格留级学生之口调侃藤野先生,最后却道出了藤野先生的敬业精神。在文中,鲁迅不仅用自己的笔描绘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勤恳敬业,更多的是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对藤野先生那份浓浓的厚爱。在文章结尾处,当藤野先生得知鲁迅不再学医时,“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揭示的不仅仅是一个日本老师和中国留学生之间的的师生情谊,更是两国人民的美好友谊。尽管在甲午战争后,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作东亚病夫,但藤野先生还是热心地希望有新的医学传到中国,鲁迅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藤野先生的博大无私。而藤野先生正直、诚挚、无私的品质对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每当夜间疲倦,正要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这成了支持鲁迅的源动力,也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敬仰之情。而正是在这种规律的叙述中,又体现出鲁迅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学医不能医治千千万万于水火之中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学医不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间。因此才弃医从文,用文字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三 简练、含蓄、沉郁的人物刻画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写作中,把语言艺术的冼炼和多样非常好地结合了起来。散文要求以简练的文字包含较深厚的内容,而《朝花夕拾》的语言是富于表现力的。它所写的某一种感受,某一桩事情,某一个人物,都力图把作者对生活的热力凝聚在一个焦点上,以点反映全面。这样既可以控制篇幅,不至面面俱到而中心模糊;也不至漫无涯际,如脱缰之马,放而不收。为了达到散文所特别需要的这种艺术上的集中和完整,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如浪里淘金般地选择具有特征的事物进行描写,从而使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细节都具有较丰富的内涵。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常常以简约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幅意味深长的生活画面。如《琐记》中,鲁迅描写给自己看不健康的图片的衍太太,“她便将书塞到我的眼前……我看到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多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寥寥数笔,就把小市民的坏心眼、龌龊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范爱农》中,“杀掉都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范爱农粗俗的话语含蓄地描述了他不满当时黑暗社会又对旧民主革命极其失望的心情。在这篇文章里,基本上都是通过记述范爱农的对话来反复强调范爱农直率、愤世嫉俗的个性。鲁迅用含蓄的手法写了范爱农想做事,却没有机会,无法在那个社会立足,因而内心悲苦、凄凉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沉郁是《朝花夕拾》的另一语鲜明的语言特色。在《范爱农》中,作者写道,“夜间独坐会馆里,十分悲凉……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这沉郁的抒情诗,将范爱农的悲剧结局浓重地衬托出来了,字里行间的表达都散发着压抑和沉闷。

  鲁迅的散文在凝练、含蓄、沉郁的风格之中,彰显着他特有的精纯、素朴,这也正是鲁迅散文的魅力所在。

  四 巧妙运用对比和“双关”手法

  在《狗・猫・鼠》里,鲁迅用对比的手法先历数猫的罪行,然后写到自己心爱的隐鼠被猫吃掉后最终仇猫的心理历程,虽然证实隐鼠实是阿长踢死,并非猫所害,但其实在也不能对猫产生好感,他对隐鼠的喜爱和对猫的强烈厌恶憎恨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鲁迅取了“猫”这小例子为典型,实质上是由现实斗争而激发,用“双关”的手法形象地暗讽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无限同情。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将散文语言艺术的短小精悍发挥得游刃有余。

  在《父亲的病》中,看似平平地叙述事件的发生始末,事实上却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技巧。《父亲的病》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为父亲寻医治病的一段生活,采用叙述的方式是描绘了几个所谓当时“名医”的各种古怪开方、出诊等行为,暗指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而死。整个文章虽然对庸医误人没有直接指责,但其间穿插的描写却处处蕴含着鲁迅愤慨的批判和锐利的讽刺。

  又如在《五猖会》中,鲁迅先是描写了他在看戏前兴高采烈的心情,紧接着叙述了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这种前后心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旧思想、旧习俗的反感和批判,指出了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迫。

  总的来说,《朝花夕拾》的语言艺术富于独创性,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独成一家。可以说,鲁迅的散文语言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为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坚韧的风格,使其文采较为阴沉,并带有他所处时代的环境特色。而他锐利的、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艺术手法又是其作品的一大亮点。他创造了散文的精炼风格。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朝花夕拾》以明丽的语言艺术诠释了鲁迅的生命体验,从而让我们和其一起体味了他那些温暖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孔庆东:《解读鲁迅经典――伟大的二重性格》,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吴中杰:《吴中杰点评鲁迅诗歌散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吴欢章:《论〈朝花夕拾〉的艺术成就》,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 刘衍文:《文学概论》,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5] 钱德宝:《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

  [6] 徐迟:《说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鲁迅写的文章篇7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屈a href=//shici.7139.com/265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词丁钡亩蛟?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鲁迅写的文章篇8

  郭沫若终生礼赞鲁迅的楹联凡五题,这些楹联写得思想深邃、立意清新、气度恢宏、真切动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溘然长逝,郭沫若十分悲恸,撰写挽联二副。

  《挽鲁迅》其一是: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鲁迅辞世的噩耗传来时,郭沫若正居日本,凄凉的心境促使他当晚就写下了《民族的杰作――悼唁鲁迅先生》一文,誉称鲁迅是“宏朗的大星”,“中国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这副挽联将鲁迅与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相提并论,由衷表达了中苏人民痛失两位文学大师的沉痛哀悼之情,寄托了郭沫若对鲁迅先生无限钦敬之情。

  上联中的“方悬四月”,意指鲁迅谢世的时间与高尔基逝世(1936年6月18日)的时间,仅仅相隔4个月。郭沫若在文中悲切地写道:“接到高尔基死耗时是六月十九日清晨,那时天在下雨。接到鲁迅死耗的今天是十月十九日,也微微地在下着秋雨……雨,怕是‘自然’在哀悼这个不可测算的重大损失吧?”

  下联中的“二心”,本指鲁迅的杂文集《二心集》,这里泛指鲁迅的作品。

  所谓“憾无一面”,意即遗憾未能与鲁迅见过一面。郭沫若在1936年11月16日出版的《现世界》第1卷第7期上,发表了题为《坠落了一个巨星》的文章,内称:“尽管是(与鲁迅)生在同一国土,同一时代,并且长时间地从事于同性质、同倾向的工作,却一次也没有得到晤面的机会,甚至连一次通讯也没有。”4年后,他又在《羽书集》里表示,以“(对鲁迅)的生活、性情、思想,不曾有过直接的接触”而引为憾事。

  《挽鲁迅》其二是:

  平生功业尤拉化,

  旷代文章数阿Q。

  这副挽联是鲁迅逝世时,郭沫若代表质文社同仁书写的,挽联上下款作“鲁迅导师千古”、“质文社同人哀挽”。

  鲁迅等人发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质文社是左联留日支部的一家杂志社,其机关刊物原名《杂文》,后遭日本警察厅查封,遂由郭沫若改名《质文》继续出刊。此挽联刊登在1936年出版的《质文》第2卷第2期,挽联高度评价了鲁迅终生提倡文字改革的功绩和文学创作的不朽成就。

  这里的“拉化”系“拉丁化”的略语,乃指汉字书写的改革。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里写道:“倘要中国的文化一同向上,就必须提倡大众语、大众文,而且书法更必须拉丁化。”

  郭沫若满怀深情地在《民族的杰作》里说:“近年来,鲁迅对于前进文艺乃至一般文化,尤其语言的大众化与拉丁化这些工作特别加意促进,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1935年1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均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上签名,建议推行新文字。

  “阿Q”,指代鲁迅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这篇小说不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顶级作品,且为世界名著,郭沫若一向推崇备至。

  1940年6月,在鲁迅逝世四周年前夕,郭沫若于重庆著有《写在菜油灯下》一文,文末附楹联《赞鲁迅》一副: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郭沫若在文章中指出:鲁迅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面对反动派的迫害和压抑,“顷刻也不曾停止过反抗的呼声”“这呼声像在千岩万壑中冲进着的流泉,蜿蜒、洄冱、激荡、停蓄,有时在深处潜行,有时忽然暴怒成银河倾泻的瀑布。”上联巧妙地撷取各种自然景物,深喻鲁迅性格和文风上狂飙突进和严肃冷峻的特点;下联则热情而深沉地预示着,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旗帜,其巨大影响将日益深入人心,千百万的继承者将在鲁迅“民族魂”的大纛下阔步前进,去创造光辉的未来。

  1942年10月,郭沫若应邀为朋友作《题鲁迅浮雕像》楹联一副:

  返国空余挂墓剑,

  斫泥难觅运风斤。

  郭沫若在创作历史剧《孔雀胆》时,结识昆明的一位文友杨亚宁。1942年10月8日,杨亚宁致函郭沫若,说自己由重庆购得鲁迅石膏浮雕像一具,请求郭沫若写一副楹联陪于像侧。郭沫若接信后,立即写了这副楹联寄去。

  上联“挂墓剑”含一个典故。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出使路经徐国。徐君主看中吴公子的宝剑,有意讨要又不便启齿,季札心领神会,决定将剑赠徐,只是出使尚需,暂不能献。待季札完成使命返回又到徐国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当即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遂扬长而去。从者不解询之,季札答“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必哉!”意即当初我心里已把宝剑许给了徐君,如今难道因人亡而违背自己的心志吗?郭沫若在这里引用“挂剑”典故,旨在说明对鲁迅先生的恪礼尚义、无限眷念的情怀。

  下联所用典故来自《庄子・徐无鬼》是说楚国郢都有一人鼻尖上沾染了一块如蝇翅一般大小的白粉,于是请石匠给他砍掉。这个人挺身而立,面不改色地任凭石匠砍削,石匠的斧头上下挥动似刮风一样,以至于白粉被砍掉了而鼻子却没受点滴之伤。在这里,郭沫若用“斫泥”“运风斤”(斤即指斧钺)盛誉鲁迅那种犀利精湛、炉火纯青的文笔,意指设若自己身上偶有污染,想再找像鲁迅那样高明的大师批评剔除,已是很难得的了,充分表明了郭沫若对鲁迅精诚服膺、顶礼膜拜的推崇,进而彰显自身诚惶诚恐、严于律己的精神。

  1955年冬一日,郭沫若足至上海山阴路大陆新村九号瞻仰鲁迅故居并参观鲁迅纪念馆,感慨之余,挥毫书写了《题鲁迅纪念馆》一联。

  中国已新生,

  鲁迅写的文章篇9

  1、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表现了鲁迅:它体现了鲁迅怎样的人情练达。

  2、鲁迅欢喜吃硬的跟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表现了鲁迅:他从不在意用什么精致的东西,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

  3、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表现了鲁迅:诙谐风趣,自然随和,当可为我们所见,对于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此文中也进一步得到体现。

  4、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表现了鲁迅: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写的文章篇10

  我们是这样亲密

  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的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着那么热情了。在鲁迅先生也是差不多。”

  1931年11月间,《毁灭》译本出版。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月5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

  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的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12月28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以后,使我非常高兴。”“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更多人合力的来介绍。”

  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

  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1932年夏天。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作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许广平对两人这次会见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鲁迅对这一位稀客,款待之如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要说的老朋友,又如毫无隔阂的亲人骨肉一样,真是至亲相见,不须拘礼的样子。总之,有谁看到过从外面携回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的吗?那情形就仿佛相似。”“鲁迅和秋白同志从日常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彼此的遭遇,到文学战线上的情况,都一个接一个地滔滔不绝无话不谈,生怕时光过去得太快了似的。”杨之华说:有一段时间,鲁迅几乎每天到东照里来看我们,和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乐而忘返。我们见到他,像在海阔天空中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样。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杨之华:《回忆秋白》)许广平说:有时晚间,秋白同志也来倾谈一番。老实说,我们感觉少不了这样的朋友。这样具有正义感、具有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人,我们时刻也不愿离开!有时晚间附近面包店烤好热烘烘的面包时,我们往往趁热送去,借此亲炙一番,看到他们平安无事了,这一天也就睡得更香甜安稳了。(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

  (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圣洁的友谊》)

  1. 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

  2. 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

  4. 瞿秋白与鲁迅密切交往期间,在党内正受到王明等人的迫害,党外正受到特务的追捕,处境非常危险。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谈这些?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