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十篇

  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2、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5、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7、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英国)

  8、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11、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前苏联)

  12、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培根(英国)

  13、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法国)

  14、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美国)

  15、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16、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7、“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18、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俄国)

  19、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英国)

  20、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21、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22、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23、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2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25、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26、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

  27、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2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2

  关键词:名词审定,规范性,研究性,协调性,长期性

  中图分类号:NO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3-0051-04

  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具有规范性、研究性、协调性、长期性等特点。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规范性特点

  在名词审定工作中,收词、定名和定义及英译等工作都遵循着一定的规范。

  收词工作遵循着一定的规范。一般说来,先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学科框架体系;再搜集该学科领域标准、词表、辞书、数据库、专著及论文等文献资料;然后勾选基本名词、新名词;再根据该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剔除概念不清晰的名词、旧名词、人名、地名、机构名、职务名等;最后根据概念体系编排名词,同时需确保名词系统的平衡性、系统性和完备性。

  定名工作也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如,执行同家语言文字政策,使用规范字;尽量避免使用生造字、古字和生僻字;根据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约定俗成性等原则进行定名;当几种原则相互矛盾时,综合考虑,合理定名。此外,由于名词审定工作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如果各学科各自为阵,互不沟通,就容易出现大量的重名、同名不同义、同义不同名的情况,不利于名词的规范和统一,因此还必须在学科之间进行协调,以求意见一致。

  定义工作也具有规范性。定义工作是用已知概念对新概念给出综合性的恰当描述,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内容的撰写中,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避免定义过宽或过窄、循环定义等。从定义的形式上来看,定义中的部分内容总是呈现出一定的类型特征。使各名词定义中的这些相同性质的成分在形式上保持一致,也有利于促进名词定义形式的规范化,便于梳理相关名词之间的层级关系。

  英译工作也遵循着一定的规范。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医学等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名词的翻译工作也逐渐提上了工作日程。名词翻译倾向于以意译为主,这就需要在目的语中建立最贴切的对应项,且在目的语中能从名词的构造上了解名词意义,尽量做到“名副其实”。一般说来,如果源语言(汉语)中存在代表某一特定概念的名词,而目的语(英语)中也存在代表这一特定概念的名词,那么这两个名词可互为等价名词,即该名词在汉语相关概念系统中的位置相当于它在英语相关概念系统中的位置,不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其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需要从英语名词中寻找对应项,不需要思考汉语名词的语法结构及相应的英文译名的结构。而对于为汉语所独有的传统名词,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汉语名词结构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英译结构形式。

  二、研究性特点

  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工作。要保证名词审定工作的质量,既要从科技角度进行研究,也要从语言角度进行研究。从科技角度来说,某名称是否与其所代表的概念完全对应且能得到该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可;如果同一个概念有一个以上的名称,它们是否完全同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和研究。从语言角度来说,名称是否简明,符合汉语词法、句法结构,汉语中的名词所表达的概念是否与对应的英文名词等价,都需谨慎对待。

  从名词审定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来看,如何收词、如何定名、如何定义,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具体的收词过程中,哪些词可收,哪些词不可收,分支学科如何确定,各分支学科领域的收词量比例如何,如何建构理想的学科概念体系,收词完成后如何排列词条次序等,都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术语学知识,需要深入进行调研。

  在定名过程中,有的名词存在几个名称,不易取舍,则往往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追根溯源,了解各名称使用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这些都需要进行综合性研究。如,在医学领域,定名为“心肌梗塞”还是“心肌梗死”,就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50年代,infarction原定名“梗死”,1959年推广保护性医疗,为了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将“梗死”改名为“梗塞”并一直沿用了下来。医学工具书将infarction定名为“梗塞,梗死”。一般认为前者是推荐用名,《实用内科学》、《实用医学大词典》称之为“梗塞”。研究认为,myocardialinfarction的病因是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引起不可逆转的组织损害,而致心肌坏死,产生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乃至死亡。因此,全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扩大会议最后决定“心肌梗塞”修订为“心肌梗死”,这样与概念更贴切。

  定义是对名词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表述,应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的本质属性;同时,拟定定义也是一项收集、研究、比较资料的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占有的资料,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不正确的资料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由此而产生的错误定义往往会造成对概念的曲解。总之,定义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研究的过程。

  此外,在保证名词审定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极为迅速,科技文献大量增加,科技新词越来越多,面对海量的数据,如果依然按部就班,不更新名词审定工作方式,是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的。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给名词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计算机使名词审定工作自动化,建立名词数据库,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协调性特点

  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协调性工作,如,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相互协调,名词审定工作者与专家学者的协调,学科之间的协调,人名、地名协调及语言文字协调,等等。

  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当定名(或定义)存在分歧而难以定夺时,往往需要召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名称(或定义)。如,妇产科名词“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改为“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盆腔脏器切除术”改为“盆腔廓清术”(pel-vic exenteration);口腔医学名词“智牙”(wisdomtooth)改定为“第三磨牙”(third molar)。

  名词的定名或定义应遵循名词审定的基本原

  则及方法,当出现分歧时,应进行讨论,协调处理。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从1985年至今,已出版了80多种学科名词,各名词分委员会都依既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这样能保障所出版各名词书的质量和体例。因此,名词审定编辑和专家学者应充分沟通协调,尽早解决分歧,达成一致。

  相邻学科应进行协调和交流,不仅能有效避免名词的重复和遗漏,还能更好地使体例保持一致。当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的名称不一致时,应根据有关原则统一定名,加强协调。如probability,物理学中称“几率”,数学中称“概率”,则服从了主科的数学而统一定名为“概率”。

  纯粹的人名、地名不属于名词审定工作中“名词”的范畴,但含有人名、地名的名词或定义仍是名词工作的内容。一般来说,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译名时,应查明国别,尽可能地按照该国的发音或国际习惯的发音确定其中文名称。但是对于科学界通行已久的译名,即使译名不够妥当,也应本着“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宜再更改。如,牛顿、达尔文等。因此,协调的译名,当明确哪些不可更改,哪些事可以协调和更改的。

  语言文字方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指出:“科技名词的用字要执行国家对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使用规范字”,目前科技名词中个别常用汉字用法混乱,如科技名词中有一批以“象”(像)作为名词性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应该选用哪个字,需要统一。为此,全国名词委广泛征求了意见并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四、长期性特点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3

  关键词 语言学术语 术语变异 术语译名变异

  一、引 言

  变异(variation)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性,然而多年来,变异一直被当作语言的一个负面特征,一个应以规范形式去除的语言现象。

  作为语言变异研究的代表人物,拉波夫(2001)坚持把变异作为研究的重点,认为变异就像其他结构成分一样,是语言不可缺少的成分,是语言的本质。没有变异,语言的交际功能就会丧失。人们每天都在无穷的语言变异中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反映了说话者的认同。拉波夫还提出了语言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地域差异,社会特定阶层的语言行为,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差异,情景因素(包括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交际的正式程度等),语言接触,等等。

  术语是某一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是构成学科体系的核心。传统的“规定术语学”(prescriptive terminology)认为术语具有“单参照性”,即“一个概念仅对应一个术语,一个术语仅对应一个概念”,认为术语不同于通用语言的词汇,不允许有变体或概念变异。近年来,“描述术语学”(descriptive terminology)向传统的“规定术语学”发起挑战,认为术语系统的基础是自然语言,术语在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语言规律,也具有变异性。术语不是特殊词,而只是用于特殊功能的词。同一概念拥有不同指称(同义术语)和一个术语形式表达多个概念(多义术语)都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必要为追求“理想术语”而提出种种要求。既然人为地根除术语变体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就要对术语变异现象持宽容与包容的态度。(Temmerman 2000;梁爱林 2010;孙寰 2011)

  二、研究现状:语言学术语翻译及术语译名变异

  1.语言学术语的翻译

  近年来,多位学者对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如李云(2007:51―55)比较分析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三组主要术语的中文译名;田平、戴卫平(2009:119―123)讨论了生成语法术语的一词多译;尹洪山(2009:47―50)探讨了应用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

  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语言学术语翻译的标准。于伟昌(2000:9―13)阐述了汉译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三条理由和五项原则。陆丙甫(2009:2―7)对一些尚未统一的常用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进行了分析,从避免误解和音节的信息负载角度加以比较,提供了一些选择的标准。侯国金(2009:69―73)提出了术语翻译的“系统性”和“理据性”标准。姜望琪(2010:65―69)以语言学术语为例,论述了术语翻译的三项标准: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

  这些研究基本属于“规定术语学”的观点,大多认为我国语言学术语翻译中存在“混乱的现状”,有的总结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的提出语言学术语的翻译标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规范术语翻译。没有一项研究承认语言学术语存在译名变体是正常的语言现象,也没有一项研究探讨“同义术语”和“多义术语”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2.语言学术语的译名变异

  翻译引起的术语变异属于拉波夫提出的“语言接触”型变异。和术语变异一样,术语译名变异也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客观存在。一方面,翻译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翻译操作的过程是一种频繁的判断与选择,在“得”与“失”之间徘徊;另一方面,大多数术语在源语言中本身也会随着研究的发展而改变涵义。一名一译,即“一个术语只能有一个对应的译名”,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语言中是很难实现的。

  同一语言学术语存在大量不同的汉语译名,这一点在生成语法的相关文献中尤为突出(田平,戴卫平 2009)。如,trace有“虚迹”“踪迹”“词迹”“语迹”等译名;bounding有“临界”“界限”“边界”等译名;specifier有“指示语”“标志语”“标注词”“标示语”“指定语”等译名;而government and binding在文献中的译名也有“管辖―制约”“支配―约束”“管约”“支约”等;乔姆斯基的核心术语language performance,在不同的文献中出现的译名有“语言运用”“语言使用”“语言表现”等,其间优劣很难判读。

  由于缺乏公认的权威译名,同义术语会并存很长时间。例如,表示词的组成要素的术语morpheme,汉译中一直就有“词素”“语素”“词位”等多个译名;在应用语言学领域,interlanguage有“中介语”“语际语”“过渡语”等译名;连最普通的text也有“语篇”“篇章”“文本”等多个译名。这些都是常见的语言学术语翻译变异。

  更有甚者,有时即使是同一权威学者对同一术语的译法也不尽一致。如桂诗春在《应用语言学》中将paralanguage译为“伴随语言”(1988:132),而在《语言学方法论》中译为“副语言”(1997:159)。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中将ideational function译为“意念功能”(1988:407),而在《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中则将其译为“概念功能”(1989:13)。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译名都是可以接受的,很难说有优劣之分。

  三、语言学术语译名变异的原因

  术语不是孤立存在的,并没有独立于普通语言系统之外。术语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生种种变异,这正是语言变异性的体现。从共时层面看,术语实际上是以各种变体的形式存在于术语系统中的。术语可以指称几个概念,主要体现在学科间的变异;同时,一个概念也可以具有几种表达形式,包括语音、形态(构词)、正字、语体变体。从历时层面看,术语系统与语言系统一样,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系统。作为语言动态发展模式中的一个成分,术语的历史变化不可避免。随着时间推移,旧的知识分类体系会被新的体系所代替,许多术语都会出现变体或者概念变异的情况。

  虽然术语变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术语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但人们对术语变异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以语言学术语为例,探讨术语变异的机制。笔者认为,语言学术语译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包括:(1)理解差异引起的译名变异;(2)翻译标准选择引起的变异;(3)语言系统间差异引起的变异;(4)分支学科间差异引起的变异;(5)时间因素引起的变异;(6)地域因素引起的变异。下面分述之。

  1.理解差异引起的译名变异

  正如前文所言,术语指称的概念具有模糊性。翻译时,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术语可能有不完全相同的理解,由此造成译名的差异。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概括的学说,而愈是概括的学说,可能引起的争议也就愈大。再加上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学生根据部分听课笔记和索绪尔残存手稿整理而成,学者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领会文中的理论,从而容易造成术语译名的变异。大部分人都将索绪尔的language统一译作“语言”,然而于秀英(2011:316)在《普通语言学手稿》的“译后记”中写道:“通过导论(指索绪尔的《第二次教程导论》――笔者注),我知道‘language’一词可以有多种译法,依据不同的语境,可分别译成‘语言’、‘言语能力’、‘言语运用’、‘言语现象’等。”对术语的理解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永远无法消除。

  奥斯汀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但三个术语的汉译确实让许多学者头痛。其中的illocutionary act就出现了多个译名:“示言外之力”“以言行事”“言外行为”“非语言行为”“非表现行为”“行事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语现行为”“非语谓行为”“语旨行为”“言谓行动”等十余种。(于伟昌 2000:9)其中不乏概念理解程度上的差异。

  社会语言学中的核心术语speech community也有多种汉译名,如“言语社区”“言语社团”“言语共同体”“语言社会”“语言集团”等,名称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者对这一概念不尽相同的理解。事实上,不仅在汉语中,在其他语言中也是一样。语言学家对它的理解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徐大明 2010:118)

  2.翻译标准选择引起的译名变异

  要满足术语翻译的所有标准,存在很大困难,翻译时必有取舍。有的在“准确性”上强一些,有的在“透明性”或“可读性”上更胜一筹,有的与姊妹术语相互呼应,符合“系统性”原则,还有的更具“简洁性”。各人取舍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译名,产生术语译名变异。如生成语法术语greed在大多数学术论文中译为“自利”,而沈家煊(2007)将其译为“自贪”,戴炜华(2007)则译为“自顾”。译名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Morphology也有两个常用译名:“形态学”和“词法”,应该说前译更加准确一些,但后者似乎更简洁、更具可读性,作为通俗译名,一直未被淘汰。

  由于王宗炎等人的倡导,许多学者用“混合语”和“民族混合语”来翻译pidgin和creole。从理据性上看,似乎比原先的译名“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更佳。但还有大量学者坚持使用“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也许是译为音译更符合姜望琪提倡的“透明性”原则。

  语言学中的很多术语都来自普通名词。成为语言学术语后,他们通常被赋予新的意义。翻译时是仿照原文,给旧词赋以新义,还是另造词语,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motivation这一术语就有“动因”和“理据性”两个译名。前者是一般词汇的表达,在语言学语境中有了特别的含义;后者是曾遭人反对的所谓“画蛇添足”的译法。然而两者都很常用。又如,心理语言学中用hesitation来表示说话人在讲话开始或中间稍作停顿时发生的语音现象(如well,er,mhm),一般按照普通名词译为“犹豫”,沈家煊(2007)则可能考虑到文体的要求,将其译为比较文雅的术语“支吾”,但还未被广泛接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好的译名,应予承认而不是责难,应该让两个译名在实际使用和自然淘汰中竞争,不必人为设置一个标准规范淘汰掉其中一个。

  3.语言系统间差异引起的译名变异

  汉语的“符号学”可以对应英语中的semiotics,semiology和semeiology三个术语。这三个术语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只是拼写形式不同。又如,生成语法中有trigger这一术语,它源于普通词语,既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汉语用“触发”和“触发点”两个译名来表达英语中的同一个术语,前者译的是动词术语,后者译的是名词术语。这是语言词汇―语法体系差异形成的术语译名变异。

  通常人们将accusative和objective都译为“宾格”,但accusative指在屈折形式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里,名词短语充当动词宾语时所取得的形式,如拉丁语。英语中有accusative形式的是某些代词,如him,whom等。其他情况下,应使用中性术语objective。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宾格完全由词序决定,与屈折形式毫无关系。因此沈家煊(2007)建议将accusative译为“受格”,而将“宾格”这一译名留给objective。

  国外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对语音发音声学和知觉的一般研究通常和语言学的分析目的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不纳入语言学。如克里斯特尔(2007)的语言学词典名为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考虑到国内读者的习惯,沈家煊将书名改译为《现代语言学词典》。汉语用“语言学”代替了英文中的“语言学和语音学”。

  另外,有些语言学术语最初是以德语、法语、俄语等形式产生的,而国内学者有的是从原文翻译为术语,有的是根据这些术语的英文译名再翻译过来,其间很可能会产生差异,引起译名的变异。

  4.分支学科间差异引起的译名变异

  同一形式的术语在不同分支学科中会表达不同概念,这是语言学分支学科间差异引起的变异。如“口音”是accent通常的译名,但在节律学(metrics)中,它一般被译为“重音”。

  起初,人们将应用语言学中的(language)acquisition译成“(语言)习得”,与之相对照的是(language)development,即“(语言)发展”。前者指学会语言规则,后者指在社会环境中运用这些规则。后来,人们在生成语言学中将(language)acquisition与(language)learning对照,前者表示儿童具有的自然获得语言结构的天赋素质,后者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尤指外语)这一现象,因而许多学者把acquisition改译成“获得”。术语翻译因为参照系的不同而产生了变异。

  又如,duration是语音学的概念,而length是音系学的概念。劳允栋(2004)对其进行分别处理,将duration译为“音延”,而将length译为“音长”,但杨信彰(2006)和戴炜华(2007)在语言学词典中不加区分。又如,target language的译名有“目标语”和“译入语”两种,前者与英文术语对应性强,透明度高,后者则更易于理解,可读性强。从准确性和理据性看,各有千秋。但target language还可以用于二语习得理论中,这时译名只能选用前者。英汉话语体系的不同形成了术语译名的变异。

  一些学者抱怨西方语言学术语泛滥,因此在翻译时,尽量将意义相近的术语合并,用同一个译名来表达,以减少语言学术语的总体数量。如将speech,discourse,utterance全部译为“话语”。笔者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它一方面抹杀了术语概念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并没有减少术语变异,反而形成多义术语。当然也有学者,如沈家煊(2007),主张体现学科之间的差异,“尽量避免将不同的概念译作同一名称”,分别将上述三者译为“言语”“话语”和“话段”。

  5.时间因素引起的译名变异

  许多新译名更具理据性,但旧译名进入学科时间早,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已约定俗成,不宜再改,于是形成新旧术语共存的局面。这是时间因素引起的术语变异。其中,grammar新旧两个译名“文法”“语法”并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许多经典的语言学术语,在该教程被不断重译的过程中,译者为了体现创新与独到的理解,常常会否定前译,另立新名。以language,langue和parole为例,高名凯(1980)分别译为“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屠友祥(2002)分别译为“群体语言”“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裴文(2002)分别译为“言语体系”“语言”和“言语”。

  术语在自身体系中不断演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内涵与外延都可能不尽相同。比如汉语起初并没有“补语”的概念,黎锦熙引入的“补足语”这一术语跟英语的complement概念是一致的。后来,赵元任在Mandarin Primer一书中扩大了传统语法中complement的外延,将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全部称为complement。这一概念被国内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及以后的著作所继承,并在汉语中缩译为“补语”,成为汉语语法中的基础概念。可见,汉语中的“补语”与complement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邵菁、金立鑫(2011:48―57)建议将complement仅译为“补足语”,这样可与“补语”相区别,也与汉语早期文献中的译法一致。而汉语“补语”可译为supplement,或者音译为“Buyu”。这一建议能否被学术界采纳,complement的译名变异能否消除,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当然,即使被采纳,也可能是以supplement的术语变异为代价的。

  有时,新译入术语会与原先存在的术语产生混淆。如语义学中称呼some,all,each,both等词的术语是quantifier,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其译为“量词”,但这样就与汉语传统中表示“个”“张”“条”的术语“量词”相混。考虑到术语引进的先后和使用的广泛程度,许多学者建议quantifier让步,改译为“量项”或“量化词”。

  6.地域因素引起的译名变异

  大陆、港、澳、台学者对同一语言学术语的译名有时也不尽相同,这是地域因素引起的术语变异。如:大陆一般将the minimalist program译为“最简方案”,而香港译为“最小功耗理论”(石定栩 1999:114);同样,大陆许多学者(劳允栋 2004;杨信彰 2006)将category译为“范畴”,而“语类”译名则在港台更为常见。

  语义学有一重要术语argument,大陆原汉译译名有“论元”和“变元”,“论”可能取argument作为“论据、论点”的含义,但作为语言学术语,argument并无此义。港澳台学者将其译为“主目”“主目语”等,表示其为构成命题的“主要项目”之意。近年来,大陆学者的文章将“论元”与“主目”混用,不加区分。这是地域因素导致的语言学术语译名变异。

  大陆一般将semantics译作“语义学”,而台湾一般译作“语意学”。比较而言,似乎“语义学”更合适。因为semantics与pragmatics(语用学)的分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为“义”(偏重客观描写),而后者为“意”(偏重使用者的主观态度)。因此,沈家煊(2007)将语用学的三个经典术语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perlocutionary act分别译成“发话言行”“示意言行”“取效言行”,翻译是非常到位的。术语illocutionary act是表示说话者态度的,就应该翻译为“示意”而不是“示义”。

  四、术语译名变异与译名规范

  1.《语言学名词》对译名变异的处理原则

  术语变异与术语规范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变异就谈不上规范,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变异;没有规范,术语在使用实践中就会泛滥成灾,也就自然失去了术语的性质和价值。可以说,术语译名的变异虽然是客观现象,然而要求译名统一和规范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术语译名变异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影响学术著作的出版,而且对学科框架的构建也会产生障碍。因此,不少国家都成立了全国性的术语委员会,专门负责整理和规范各种术语。我国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2011年该委员会公布了《语言学名词》,这是对国内语言学术语使用进行规范的一个成果,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语言学规范名词”。

  尽管如此,《语言学名词》在审定过程中仍然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客观存在的术语译名的变异情况。这一点在其序言、前言和编排说明中都可以看出。

  从《语言学名词》收录的钱三强、卢嘉锡和路甬祥的三则序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术语及术语译名变异现状的科学态度和对审定和规范工作的审慎态度。钱三强指出:“这次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是对科学概念进行汉语定名,同时附以相应的英文名称……审定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处理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之间的关系;主科和副科间的关系;学科间交叉名词术语的协调一致;专家集中审定与广泛听取意见等问题。”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这些困难,钱三强指出:“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审定工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提供各界使用。”

  这段话体现了两个观点:第一,术语的规范是对术语各种变体的取舍,规范是“一项相当繁重而复杂的长期工作”(出自卢嘉锡序),是在“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之间”取舍,只存在相对合理性,没有绝对最优。第二,从时间维度看,规范与变异是永远共存的。只有当规范的形式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获得权威和认可时,才有必要去审定和规范,因此“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才能真正达到规范的效果。其实,在这批术语审定和公布的过程中,必然又有一批新的术语产生,需要下一阶段的规范。路甬祥在其序言中提到了术语接触引起的变异,指出“两岸科技名词对照任务也十分迫切”,同时特别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术语规范,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语言学名词》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针对术语审定工作的复杂性和诸多不同意见,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有的内容可能见仁见智,但不应有明显的知识性硬伤;收入的一般是各个分支基本的、必用的学科术语。”可见,《语言学名词》在规范过程中还是留有余地的,对于不属于“基本的、必用的学科术语”的变异,并没有采取强硬的规范措施,还是遵循了“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

  《语言学名词》明确承认术语变异的存在:“语言学术语,作为人文科学的学科概念,较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或者中文名称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或者同一英文词对应不同的中文名称。例如‘词’(word)既是词汇学的单位,又是语法学的单位;它的下位概念morpheme,既作为语义学、词汇学‘词素’的英文名称,也作为语法学‘语素’的英文名称。”

  2.《语言学名词》对译名变异的处理方式

  在“编排说明”中,《语言学名词》明确指出哪些变异形式是可以使用的,哪些是应该淘汰的:

  异名用楷体表示。“简称”“全称”“又称”“俗称”可以继续使用,“曾称”为被淘汰的旧名……索引中带“*”的为规范名的异名。

  例如,《语言学名词》中,plosive对应的是中文术语“爆发音”。“塞音”没有作为词条出现,而是与“闭塞音”“破裂音”一起,被规范为“爆发音”的变异形式,可以继续使用,但规定了该变体使用的语境。也就是说,一个英文术语对应四个中文译名:

  03.130 爆发音 plosive

  又称“塞音”“闭塞音”“破裂音”。根据发音方式不同而划分出来的一类辅音……在与“塞擦音”等对举时,通常用“塞音”。

  又如:

  01.144 管辖 government

  又称“支配”。

  04.229 主题 theme

  又称“主位”“题元”。

  12.021 言语共同体 speech community

  又称“言语社区”“言语社群”“言语社团”。

  这种以“又称”出现的译名变异通常是在同一学科内。有时多个中文术语对应一个英文术语是因为学科的交叉,如:

  final “03.024韵基”【语音学】;“09.030 韵母”【音韵学】

  conjunction “04.053 连词”【语法学】;“11.137合取”【计算语言学】

  description “05.114 摹状词”【语义学】;“09.190譬况”【音韵学】

  一个中文术语也可以对应多个英文术语,例如“喉音”的解释,音韵学是传统说法,语音学是现代说法,因此,其英文译名分别对应“03.128 喉音laryngeal;glottal”和“09.076 喉音 guttural”。又如:

  05.136 概念义 ideational meaning;conceptual meaning

  08.073 爱称 term of endearment;pet name;diminutive

  09.020 声 initial (of a Chinese syllable);initial category;tone

  还有交叉对应的,如:

  04.025 词法 morphology;word formation

  04.026 词法学morphology

  在这里,中文“词法”对应两个英文术语,而英文morphology也对应两个中文术语。

  术语译名变异的另一种形式是中文中的语言学术语对应的英文译名不是一个术语性名词,而是一个释义性短语,其实是对应术语译名缺失。如:

  08.171 复辞 repetition of the same Chinese Character or word in different senses or grammatical functions

  《语言学名词》中这类例子很多。许多词条的英文译名既有形义对应的译名,又有解释性译名,还有汉语拼音译名,本身就认可了几种变异形式。例如:

  02.069 六书 Six Scripts;six categories of character construction

  05.156 比喻义 figurative meaning;meaning formed through simile or metaphor

  09.086 开口 kaikou;unrounded articulation

  还有一种情况,术语及其译名的形式都没有变异,但内容实质发生了变化。如与“推导”相对应的英文名称是derivation,但还是作为两个词条,分别收入语音学和计算语音学,因为它们“界定区别甚大”。

  可以看出,《语言学名词》无处不体现了术语译名变异与规范的统一。由于任何规范都不能杜绝变异,《语言学名词》指出:“公布这次语言学名词审定的成果,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征求意见的性质。我们认为,学科术语审定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工作,任何阶段的成就都只是一个过程。”

  五、结 语

  面向翻译的术语变异研究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1)术语译名变异是正常的语言现象,应该宽容对待各类变体,不能一味地责备其“混乱”“泛滥”。(2)术语规范是建立在术语变异基础上的,没有变体,就不存在规范。术语译名应该在竞争中自然淘汰,过分强调规范与统一会扼杀术语翻译中的创造力。(3)术语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学派间的差异。除了考虑译名的学科系统性外,还要注意不能因害怕术语变异,而要求不同学派中形式相同的术语一律采用同一译名,也不能要求合并翻译不同学派中的近似术语。(3)应该根据术语本身指称概念的发展,及时修订译名。(4)术语翻译时,应考虑原术语表现出的文体特征。

  语言变异研究的目的并不是渲染语言的杂乱无章和无规律性。已有研究表明,语言很大程度上是在句法理论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异的。解决现实中语言复杂变异现象与理论上语言系统性的关系问题才是变异研究的根本目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术语学、语义学、翻译等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调查术语变异的现状,探讨多义术语、多源术语、同义术语和术语的地域分歧等问题,探讨语言学术语的翻译方法和译名规范的原则。(吴国良 2009)术语变异与术语规范是一对矛盾体,在相互竞争中共同发展,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只要一个学科在成熟、在发展,这种竞争就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戴维・克里斯特尔. 现代语言学词典. 沈家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2.戴炜华.新编英汉语言学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 上海翻译,2009(2).

  4.姜望琪.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2009). 上海翻译,2010(2).

  5.拉波夫.拉波夫语言学自选集.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6.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7.李云.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三组主要术语的中文译名. 中国科技术语,2007(2).

  8.梁爱林. 术语变异现象研究.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0(2).

  9.陆丙甫. 从某些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谈起. 外国语, 2009(2).

  10.邵菁,金立鑫.补语和Complement.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11.盛林.略论《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 东南大学学报,2006(6).

  12.孙寰. 术语的变异问题. 外语学刊,2011(3).

  1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1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裴文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1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手稿. 于秀英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屠友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17.田平,戴卫平. 生成语法术语的一词多译. 广西社会科学,2009(1).

  18.王宗炎. 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9.吴国良. 英语术语翻译与译名规范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0.徐大明.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1.尹洪山. 应用语言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 语言与翻译,2009(1).

  22.于伟昌. 汉译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原则. 上海科技翻译, 2000(3).

  23.Matthews P H.牛津英汉双解语言学词典. 杨信彰编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4

  关键词:语言国情词典学;俄罗斯;城市名;民族文化语义

  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61-03

  一、语言国情词典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国情学理论由Е.M.维列夏金和В.Г.科斯托马罗夫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研究俄语称名单位,如词汇、成语典故、格言警句的民族文化语义或词汇背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特殊类型的词典――语言国情词典的理论。Е.М.维列夏金、В.Г.科斯托马罗夫、В.В.莫尔科夫金、Т.Н.切尔尼亚夫斯卡娅等都是此类词典理论的奠基人。

  语言国情词典是目的明确地描写俄语称名单位民族文化语义的词典[1]5。此类词典属于详解―说明类词典,即在该类词典中既解释词的概念,也说明词的词汇背景。它的描写对象是语言单位,但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释义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普通语言学的语义解释,而是考虑到该词典的阅读对象――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性语义解释。

  对词条进行教学性语义释义的目的首先是发现词义的民族文化成分。因此对词条进行语义释义时要引入为俄罗斯人所熟知、而未反映在以俄罗斯人为编纂对象的词典中的信息,即将背景知识模式化,反映语言集体社会意识的日常生活层面[1]9。论述语言单位,它与其他语言单位的联系,它的搭配性、它的主题和联想外延都属于教学性语言国情学语义释义。应当强调的是,引入语言之外的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也表明,语言国情词典既具有提供知识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教学的特点。该类词典在指明言语中语言单位地位和功能作用的同时,也是在教授语言。因此,从分类关系看,语言国情词典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之间的一类新型词典。它与二者的区别在于:

  1.在词汇表的选择上,语言国情词典不仅研究单词,还研究多词语言单位,即对表示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和物体的称名单位进行释义。此外,词汇表的选择不是以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标准,而是以存在于词汇意义中的民族文化成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为标准。语言国情词典还释义在百科词典和其他参考书籍中没有严格定义的词条,如莫斯科。

  2.从对词条的语义释义上来说,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部分包括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中缺乏的日常生活知识,如Иваново-город невест;在实践中作为某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语言学家即词典编纂者,会首先将自身的语言认知模式化,然后再对其进行检验、精确化及扩充。

  3.语言国情词典与百科词典的临界部分。这一部分的出现,从一方面说,是由语言国情词典的中间性特征造成的;从另一方面说,是由对语言单位详解和科学定义相接近的趋势造成的。详解词典的编纂者并不满足于常识,他们试图从科学参考书和百科辞典援引词条释义。语言国情词典的编纂者也首先将自身的现代生活常识客观化,然后再根据权威文献对此知识进行检验,补充属于被释义词条的科学背景知识。

  4.与语文词典不同,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重在发现词汇背景,重视被说明事实的准确度和文化历史的可靠性。与百科词典的主要不同在于,语言国情词典的释义不包括不为普通俄语承载者所了解的狭窄专业知识。

  5.语言国情词典释义的语文学方面由于广泛反映专题词汇和专题性搭配而得以加强[1]11。

  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多部俄语语言国情学词典,如:Денисова M.А.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СССР.- M.,1978.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пословицы,поговорки и крылатые выражения.-M.,1979.

  - Чернявская Т.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M.,1984.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M.,1990.

  - Акишина А.А.,Кано Х.,Акишина Т.Е.Жесты и мимика в русской речи.- M.,1991.

  - Харченкова Л.И.По одежде встречают...Секреты русского костюма.- СПб.,1994.

  - Прохоров Ю.Е.,Борисенко В.И.,Го Ликай.История и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 Пекин,1996.

  这些词典涉及俄社会的多个领域,是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有益参考书。除上述领域外,俄罗斯的城市也是语言国情词典应当选择的描写对象。因为,作为历史文化事件和现代生活的空间载体,城市名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

  二、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城市名

  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语言学界开始对地名进行研究,但当时的研究具有片段性特征,只有个别文章涉及该领域。从60年代开始,地名研究得以积极发展,一些著名的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如Р.А.阿盖耶娃,Н.В.波多丽斯卡娅,Е.M.波斯别洛夫等。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地名辞源学、地名的结构、地名学的构词方式、地名的词汇语义和专题分类、地名学的符号特征等。

  每一个地名都是按照语言基本规律构成的,在言语中也按其原则和传统起作用。由于词根和生产词干的特征、产生动因和在地图出现的历史条件的个体特征,指称客体和历史形成稳定的联想及背景知识特征,地名可以被定义为所属民族生活及该族语言的历史文化与时空坐标[2]。

  地名拥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但对它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中被称为词汇背景的知识和联想。

  地名词汇背景的研究最初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语言国情学领域的专家多次强调,地名不是普通的地理学术语,它们具有民族文化语义成分,而且这一语义成分的承载者正是其词汇背景。Е.M.维列夏金曾说,“地名与天体名,及普通语言学使用的任何专有名词一样,是一系列将民族文化语言共同体成员鲜活的意识客观化的、共时联想的出发点和集中体现。”

  地名的词汇背景主要是由联想背景语义成素组成的,它是历史文化、文学、社会及其他联想的总和[3],反映的是被社会意识记录的地理客体的生活,是民族文化信息的基本载体。如,Сталинград 使人联想到具有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Сочи使人联想到夏日黑海边的休假和喜欢在此度假的普京总统;Новгород使人联想到古罗斯、维契会议、索菲娅教堂等。

  作为居民点名称的城市名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地名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河流名称、山川名称,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与之相关的联想也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尤其对于俄罗斯,城市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城市出现得较早,并且增长速度很快。在9―10世纪的年鉴中记录了24座城市,11世纪时增加到88座,12世纪时已拥有119座,14世纪初达到了130座。由于城市数量众多,古罗斯被邻国称为Гардарика,即“城市之国”。而现在俄罗斯已拥有上千座城市。俄罗斯的城市自古就是贸易、手工业、政治文化思想的中心,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名累积了丰富的词汇背景,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形成了宽泛的联想。

  三、与俄罗斯城市名相关的联想

  获得城市名的背景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联想实验。2003年10―12月我们选择了48个在俄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并以这些城市的名称为联想对象,在俄罗斯人中进行了联想实验。结果显示,关于这些城市的联想,即它们的主要词汇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的建筑,如Mосква―克林姆林宫、红场、阿尔巴特大街;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伊萨基辅教堂、圣血教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涅瓦大街、青铜骑士、喀山教堂、冬宫广场;Сергиев Посад―教堂;Новгород―索菲娅教堂、古木质建筑保护区。

  城市类别特征,如Калининград―港口城市;Суздаль―博物馆之城。

  名人的名字,如Тула―列夫・托尔斯泰;Сочи―普京;Грозный―伊凡四世、沙米亚里・巴萨耶夫;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尔大公;Новгоро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职业和民族的名称,如Mурманск―军人、渔民、海员;Смоленск―游击队员;Якутск-якуты雅库特人;Владивосток―中国人、日本人。

  历史事件,如Смоленск―第二次世界大战;Грозный―战争、国内战争;Волгогра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城市的产品,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鱼、海带;Тула―甜饼;Астрахань―西瓜、鱼子酱;Краснодар―葡萄酒;Вологда―黄油。

  天气条件,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冷;Краснодар―夏天、太阳;Астрахань―热。

  自然客体,如Новороссийск―大海;Владивосток―黑龙江、太平洋、东方;Пермь―乌拉尔河;Сочи―黑海。

  歌曲或文学作品,如Воронеж―沃洛涅日的小猫(神话);Mосква-Как много в этом звуке(莱蒙托夫的诗句); Саратов-В деревню,к тетке,в глушь,в Саратов(《聪明误》)。

  城市名城的别称,如Иваново―未婚妻之城;Mосква―第三罗马、白石城;Псков―诺夫哥罗德的小弟弟。

  在经济和政治中的意义,如Mосква―工业中心;Mурманск―发达的驯鹿业;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化妆品工厂“Самоцветы"。

  经济矿物,如Якутск―钻石、金子;Грозный―石油;Тюмень―天然气、石油。

  交通工具,如Mосква―地铁;Тула―飞机Ту-134;Mурманск―潜水艇。

  对城市的评价,如Волгоград―灰尘多;Вятка―蠢人之城;Краснодар―适合生活的城市。

  实验结果为我们呈现了城市名所承载的宽泛、丰富及动态的民族文化语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俄城市的多面性,这对学习俄语的外国人正确、深入地理解俄社会、文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而这些丰富的联想语义存在于俄罗斯人的日常意识中,是一种常识,因此不会被放入语文学词典和百科词典中,而学习俄语的外国人只有通过语言国情词典才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更好地与俄罗斯人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外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语言了解该语言国的文化,更好地与该语言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了解一个国家的城市是更好地认识该国文化的渠道。因此,编写语言国情词典《俄罗斯城市》是必要而可行的。这部词典既可以应用到俄语教学中,也可以以汉俄双语的形式成为俄语爱好者了解俄历史文化及现状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Чернявская Т 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K].M.,1984.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5

  [关键词]汉代经学;唐代经学;语言哲学

  我国经学滥觞于先秦,而兴盛于两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合称为《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六经”的整理、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了对经书内容阐释研究的治经之学,形成“经学”。在汉代儒生的推动与影响下,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诏令置五经博士。除《乐经》外,五经皆列于学官,经学正式成为汉代官方哲学,影响深远。至唐建国,孔颖达等人奉敕撰定《五经正义》,成为唐宋明经取士的定本。至此,经学进入“经学统一时代”(皮锡瑞语)。之后,列为经书的典籍屡有增加,到宋明最终定型为《十三经》。经书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权威地位,历代学者对经文的注疏诠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涵丰富,姿态各异。经学里面包含了众多的考证阐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等属于语言学领域的内容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在此,我们对汉唐经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语言哲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一、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在汉代经学发展过程中,有经今古文之争。经学今古文之别,首先表现在经书文字不同,而说解亦异。对此前人多有研讨。WwW.133229.Com本文仅以此为背景,进一步探讨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问题。

  (一)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经今文学派重视通经致用,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政治功利性较强。其对经义的诠释偏重于义理探究,重视对名实关系的探讨。董仲舒的“深察名号”理论是其代表,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正名理论的继续。其中所揭示出的语言哲学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辨析名、号之异同及其形上意义。董仲舒所说的“名”、“号”都是指语言学中的“概念”。他认为,名号都源于圣人所造,因而都具有传达天意的功能。《深察名号》云:“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但他又认为与名相较,号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更大,意义更抽象,号与名之间颇存概念的种属关系意谓。他在同篇指出:“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董仲舒在此对名号作的定义和区分,其目的是通过对名号的分析进而理解名号背后所传达的天意,以探讨天人关系、寻求治乱之道。其名号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意图。

  2 思考语言的功能与作用。董仲舒认为名号能达天意,把语言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重要工具。并且又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董仲舒此处所说的人是指圣人,因为他曾经说过:“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通过一番论证的转化,“鸣号而达天意”,实际成为“鸣号而达圣人意”。语言的达意功能在这里一方面被神话,另一方面也被限制,因为这里的名非指一般日常语言,其所达之“意”也被董仲舒限定为上天、圣人之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传情达意功能董仲舒则没有给予多少关注。

  由于名具有“达天意”的特殊功能,因而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循名以得理”。《深察名号》篇又说:“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又说:“随其名号,以入其理,则得之矣。”董仲舒在此表达了对语言与真理的关系的认识:名的内涵包含了真理,故可以作为标准来规范、要求具体事件,达到“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时名所蕴含的真理,不是在表面地、直接地呈现,而需要“深察名号”,即通过对概念内涵的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名的内在之理。这样名又成为了认识的对象和获得真理的中介。

  3 探索了语言的起源和本质。在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中,名之所以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是因为正确的“名”与天地相联并表达了圣人之意的符号系统。如董仲舒说:“名号之正,取之天地。”而且,名还代表了圣人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准确的认识,因而正确可信,具有权威性、正当性。他在《深察名号》说:“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再者,在《实性篇》,董仲舒还指出:“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认为作为某一事物的概念的名,实际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因此,名就不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董仲舒上述的观点实际触及到了现代的语源学思想。就语词的形式及意义的来源问题而言,董仲舒的语源学观点属于本质论,与荀子所持的约定论不同。关于语言意义是约定还是本质,中外哲人皆有论及,如古希腊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就记载了关于此问题的争论。尽管大多数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倾向于约定论立场,但当某种语言的约定关系在一定语言群体内部被接受后,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荀子·正名》也说过:“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因此董仲舒的语言本质论思想,亦有其合理之处。

  4 对语用问题的思考。董仲舒认为,名不仅具有“循名以得理”的抽象作用,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境遇中还能发挥实际功能。在《深察名号》篇,他论述了正名、引名的问题,并指出“正名”的基础在于先辨物理,目的在于务求其真,如他说:“《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正名之后,名就具有了审是非的效用:“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而其具体运用在于而“引名”的作用在于循名责实,如他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虽然主张通过“深察名号”以达天意,但他不否认还通过观象、察物等其他途径亦可以探求天意,明察天道。他曾经提出的“灾异”、“谴告”等学说,并发展成为两汉的谶纬之说,说明董仲舒意识到了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重视用观象的方法加以弥补,继承了《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语言哲学思想。后世谶纬之说就是对其观象方法的运用和放大。两汉经学谶纬学说的流行,一方面表现了该时代今文经学家对语言文字的神秘化运用的倾向,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能力与达意能力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是“言不尽意”思想的一种神秘化的放大。

  (二)经古文学派在名物训诂过程表现出的语言哲学思想

  两汉经古文学派重视名物训诂,学风朴实,考证性较强。他们兼通小学,讲求条例,取得了众多的训诂成果。训诂学的发达反映了此时名实关系问题内容的变化:西汉经今文学所说的“名”是指概念;实,主要指称“客观事物”、“客观原则”。而经古文学家所理解的“名实”问题的“名”则主要指书面文字,“实”则指“经书的原文本义”。先秦以来的“名实之辨”在东汉逐步转变为对名言关系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为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提供了思想基础。汉代古文经学训诂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随文释义的注释,一为通释语义的专书l2’(第12页)。前者有列于《十三经注疏》中的汉注六经,后者有扬雄的《鞘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等著作。这三部专书在方言学、文字学、语源学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学者指出,这三大名著的产生,就是语言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而在这些语言学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

  汉人随文解经的注释义例包括众多的注释名称和一整套精确通用的训诂术语。其完备的义例反映了汉代经师明确自觉的注释意识以及他们回到文本本身,探求经典本义的求实态度和追求历史还原的哲学解释学思想。随经文释义的注疏,其核心内容是字句,但其根本目的是阐发经义,获得真理。汉人多以字句训诂为工具,把正确的语言解释作为通向真理的必要途径,而把书面语言的经典文本作为真理的来源。他们信任语言的达意功能,重视对语言内部机制的研究,以注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圣人之言的理解,进而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社会现实的理解和主张。因此,汉代经师的解释学不是单纯被动地求古人之意、往圣之心,还在于通过语言研究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在貌似客观性的背后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追求。在汉人相当完备、精到的字句训诂与语言解释过程中,存在着古人之意与今人之意之间形成的互动和张力。众多的注释名称实际上是汉代经古文经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经义,阐发思想的结果,因而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汉代经学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其中有些名称是汉人原创,代表了汉代经古文经师对经典的独到见解。如“笺”之体创自郑玄;又如“章句”,以之名书,也始于西汉,是汉代经古文经学家解经的新体式。其特点在于解释词句之外,再串讲经文大意,反映了汉人解经兼重文字训诂与义理阐发的特点,以及先明文字再通义理的方法论和语言哲学思想。这一研究方法与语言哲学思想被清代哲学家戴震明确地表述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语言哲学纲领,并对清代乾嘉学者人文实证主义方法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名实关系是汉代经学中语言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先秦以来讨论的名实问题在前汉,被经今文学派用来探求天人关系,表现为概念(名)与原则(理)的相互关系;在后汉,在经古文学表现为名言关系,通过训诂以求道,对魏晋玄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汉代经学内部产生的谶纬现象恰恰以神秘的方式再一次论说了“言不尽意”的思想,是先秦以来的“言意之辨”的另一种继续。

  二、《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及其蕴涵的语言哲学思想

  唐代经学是在历经近三百年的政治分裂,而造成南北学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五经正义》是唐代经学的代表性著作,透过《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训诂成就可以发掘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一)《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及在解释学上的意义

  《五经正义》采用的解经体例为义疏体,兼释经注,集诸家之说,有不同则断以己意。所谓义疏,就是疏通其义的意思。义疏体的来源,清人焦循认为来自郑玄,因为他创立了以笺体释毛传的先例。

  义疏与笺体都是对经文的“再度诠释”。“再度诠释”的实质是语义实证,是对注释书中的字(词)的义训的再考据。这种再考据,既有解经的目的,包括对经文的义理的阐发,经文字句的补充说明等;也有解注的目的,阐发注文大意,考据注文文字,有时还要依经释注,甚至依经破注,但很少见。义疏体总的注释原则是“疏不破注”。《五经正义》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成为其重要的经学解释特色。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注与经一样成为义疏的释义对象,是义疏进行再度注释的前提,从而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疏的功能。义疏的主要功能是疏通经注的意义,不是对经注进行批判的反思。既然疏不疑经,那么一般情况下也不能破注。而且权威的注与经之间往往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联系,作为一个思想整体得到接受,如果义疏随意破注,会造成对经义本身的理解混乱。义疏对以往文化传统持整体继承的态度,其思想的独创性不强,但在很多方面,对经注还是有所补充发明。正如焦循用“言不尽意,郑氏笺之”来解释郑玄对《毛诗》“再度注释”的合理性,义疏对经注的“再度注释”也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经注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文义不备以及校勘失误的缺憾15’(第392页)。而且经文、注文、经注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见扦格和矛盾之处,对此《五经正义》都竭力弥缝,折中权衡,实际上也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对经注作出创造性的诠释。

  (二)《五经正义》的训诂成就

  孔颖达等人撰的《五经正义》在训诂方面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就,其中较有思想史意义的是训诂学观念的初步形成。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雎》疏中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尔雅》所释,十有九篇,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对训诂一词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首先,他用“注解”这一概念来概括传统的“诂训传”的本质特征,这是对训诂学学科认识的重要发展。其次,在《毛传》中,诂、训、传是作为独立的单音词使用的。而孔颖达对“诂”、“训”、“传”三字的理解和使用上则有分用、合用两层。分用和《毛诗诂训传》略同,指的是三种解释故言的注释方式;合用,则是把诂训传作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共同本质(即注解)的学科术语概括地提出来的。在这里,孔颖达将诂训作为一个复音词,一个学科术语使用,来概括包括《释亲》以下的解释学著作,认为“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再次,《毛诗正义》用“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概括训诂的对象,与之以前的语言学著作相比更加全面、准确,使训诂学在相当高的程度上具备了语言哲学的意味。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策略

  一、时间书目巧选定

  名著阅读想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有赖于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协调好各学科间的关系,切实保障阅读时间。平时语文学科为其他学科让路,黄金周、寒暑假其他学科为语文学科让路。名著阅读时间选定在“黄金周”和寒暑假,这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轻松而又充分阅读。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取一定数量的书推荐给学生,每学期两至三部为宜,即每个“黄金周”阅读一部,寒暑假各阅读一至二部。书目可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间交流。选读书可由学生自行选择,如果学有余力,还可鼓励他们按自己的兴趣另选读物,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而养不成良好习惯,甚至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阅读方法巧指导

  名著阅读,读是基础,读是关键,学会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名著阅读前,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七年级上册《关于名著阅读》一文,就介绍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方法的启蒙。如读书前先读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后记,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浏览、粗读、精读、跳读和猜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写摘要、列提纲、做卡片、圈点批画、写读书心得。后面的名著导读,实际上该名著的阅读提要。它包括对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断以及对这些片断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阅读。

  三、阅读目标巧制定

  学生读名著,容易浮澡,容易松懈,容易走马观花。明确具体要求,能促使学生沉下心来,心无旁鹜地进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名著。在名著阅读前,不妨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并提出几个层面的要求:

  (一)读通读懂。

  (二)整体感知。

  (三)单项探究。

  这三个要求有一定梯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阅读所能达到的层面要求,并通过圈点批注、写故事梗概、写名著人物颁奖词、妙点揣摩等方式来呈现阅读效果,以便为后续的阅读成果展示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做准备。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引起了学生阅读的意向,而且指导了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想看”“看懂”的情感立场上自主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确阅读所要达到的要求,掌握自主阅读阶段的策略,可使他们真正博采文化精华,享受名著阅读。

  四、实践活动巧设计

  为了检验阅读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后续的实践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编文化墙报、阅读与争鸣等,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名著阅读汇报竞赛”,它要求人人参与,汇报发言限时5分钟左右,汇报内容包括文字常识性简介,妙点揣摩(或主题、或人物形象、或结构、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评析)。竞赛时指定几名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评委,从发言者的仪态仪表、语言表达、内容质量几个方面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另指定两名同学记录发言者所谈的书名以及评析的侧重点,备日后查用。会后小结评比,公布竞赛结果。汇报可利用晚自习两小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亦可增加汇报次数。学生在阅读完某部名著之后这种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以及在经验与智慧的共享中,不断升华做人的高贵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特别是学生自选篇目的交流,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明确了目的,我们就有了动力;积累了底蕴,我们就有了基础;掌握了方法,我们就有了“钥匙”;经常阅读,我们就形成了能力。只要我们精心安排,悉心指导,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终会更上层楼。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7

  1.前言

  文体包含文学文体和科技文体两种,其中的差别于,文学文体具有美学的特点,辞藻华丽、语言多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科技文体的使用的目的是以传递信息,文学风格不明显,语言平淡,容易使人感到枯燥。所以许多翻译家的作品比较倾向于文学,在翻译时检查加入美学语言。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其美学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进而延伸出将美学和翻译结合体[1]。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以美学原理为辅助,不仅可以保存原文的精髓,也可以语言更加优美,更加打动人心,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2.翻译的严谨美

  科技文章进行翻译时用词必须要精确、严谨。所以要在提高翻译的准确性的基础性上,保留原文的内容和精华,并且保存翻译的严谨美。翻译美学指出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表现出原文的内容,也要表现译文的严谨性,同时也将科技英语的内部结构展现出来,尽量不要改变作者的写作风格[2]。在组织语言时,不能模棱两可,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使用方法。比如 profile在英语中的本意是"弯曲的",而"曲线"不是用" profile line"表示," profile line"的实际意义是"半面线"。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对英文单词的各种意思进行了解要充分,确定最合适的语言,保证文章表述的简洁、精确以及严谨。科技英语表述的语言要进行谨慎使用,使用在对科学英语表达时,穿插一些科技术语,提高科技文章的严谨性,同时使表达形式更加简洁。

  3.翻译的逻辑美

  逻辑美是使科技英语为人们所理解的重要因素,科学英语的关键点在于清楚地表达出客观事物的起因与发展规律。这对逻辑思维来说是一个挑战,明显具有逻辑美。因此要分清在原理概念上的差别,以简洁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来表达产生事物的原因、发展以及结果。虽然科学英语的语言不优美,但具体前因后果连接地比较清晰的特性。使用翻译者在对科学英语进行翻译时要把握文章的基本逻辑,并了解文章的侧重点,就可以文章中因果关系、发展联系、程度大小等逻辑特点,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准确翻译,表达出作者的思想。

  原文:The Key Of Optimizing Quantum Reversible Logic Lies In Automatically Constructing Quantum Reversible Logic Circuits With The Minimal Quantum Cost。

  意思为:最优化量子可逆逻辑的关键在于用最小的量子代价自动构造量子可逆逻辑。这个句子包括多层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进行翻译不仅要把原文准确的表述出来,也要将其中的规律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3]。翻译者只有将多层次的逻辑关系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明白其中的具体,充分表现翻译作品的的逻辑美。

  4.翻译的简洁美

  语言精练才能达到科技英语符合表达简洁的目的,而科技英语为了使人们对文章更明了,就表现以比较少的语言表现最多的内容。这种简洁美不仅应用于词汇层,也应用于句法层。现在科技英语中经常使用名词化结构,将过长句子翻译为一个词语或者短语。其优点在于可以降低人称主语先入为主的几率,增加客观的科技概念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得文章内容更加明了,句子结构更加简洁。比如:因为格力空调与其他同类型产品相比,更方便实用,耗能少,更智能,更易操作。其翻译为: Gree air conditioning compared with other products of the same type, mor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low energy consumption, more intelligent, more easy to operate.

  这段语言由四个表达因果关系的短语组成一个复句,但是在进行科技英语的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句子的内容更明了,使用名词化形式来表述文章的内容,使得科技英语的译文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更具有美感,同时表现了翻译者文化素养。

  另外,为了使得文章内容更具简洁美,使用各类其他名词作主语在科技英语文章也比较常见,人称名词和物质名词是名词的构成部分。所以一般使用人称名词表明主观意愿,优先选择使用物质名词进行表述。使用以非人称做主语的优势在于:首先是简化句子的结构,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因果关系;其次就是使语言更加优美,具有感染力。所以在进行科技英语翻译时可以适当运用人称代词,保持翻译的简洁美。

  5.翻译的转义美

  转义是指原有意义转化借代出新的含义。在科技术语在不断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和其他机械类领域科技专业术语不断爆发的情况下,对转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日常生活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科技术语的也更加生活化,更加优美。当人们的常用语与科技术语进行融合促进科技翻译的发展,使得语言更多元化,变化更加丰富,同时也表现着隐语的形象。比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这一词表示,但而"cousin"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作"同类型作物"的表达[4]。从另一方面来说,转义词的使用量的增加等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日常用语转化为科技名词的现象,不仅提高科技名词的适用范围,也增加了转义的美感。

  6.翻译的修辞美

  在翻译时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生动优美,随着科技名词的适用范围的扩大,修辞手法在科技英语领域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其中比喻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其通过不同事物的发展与结果来表述某种道理或者表现另一种事物。使用比喻手法可以使得逻辑与形象思维可以进行更好的融合,表达更加准确。而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将无思想的事物进行人格化,给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让科技文章亲近人们的感情,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也可以使人们更容易了解其含义和掌握其文章的关键点[5]。但是在进行对科技英语翻译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过于生硬。

  例如:In the spring on the occasion, the North Chinese swallows begin decided to enter the counter trend, came to life in the south.翻译为"在春暖花开之际,中国北方的燕子开始决定进入反潮流,来到南方生活。"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予燕子人的思维,不仅清楚地表达了燕子的迁徙活动,也表现了翻译的修辞美。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8

  关键词:全球卫星定位;课程名称;语言规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专业设置在发生着变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也就是说教学课程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由于有些技术学科与其它技术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在命名课程时要进行较为详细地、科学地考虑,避免因课程名称的命名给教学安排造成混乱。

  1 课程的描述

  对于“课程”有的资料是这样描述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当代课程的类型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科学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就我们现在的课程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综合课程的,这是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是相互融合的结果所致。综合课程一般指由若干个相关的学科或技术而形成共同领域的课程。例如:“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与应用”、“AUTO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综合课程具有很密切的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典型课程类型,这无疑给课程名称的命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课程名称应符合汉语语言文字表达

  现在高职教学课程一门称为《GPS 技术与应用》的课程,其课程名称不符合汉名称语表达。谈到GPS,虽然人们大多都会想到GPS导航仪、卫星定位系统,但是以“GPS技术应用”作为课程名称有不妥之处。“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首位字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不是汉字,不能作为应用汉语言来表示的课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对汉语中引用英文缩写字母要求要加中文注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更是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1]中明文指出:“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为此建议将课程名称“GPS技术应用”改为“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或“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与应用”。

  请看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的命名[2]:

  (1)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1。

  (2)1998年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1992年国家测绘局的测绘汗液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上标准的命名是严格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表达规范的。

  作为教学课程的命名应严格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表达规范,也可以表示教学的严谨、教学的规范、教学的尊严。

  3 正确命名课程名称,课程目标适应社会职业技能考试

  现在社会上有着很多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应考取一些基本技能的证书,以适应求职就业的需要。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讲,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必须与至关重要的。

  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与社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课程目标,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应能顺利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学生即完成了学校的课程学习,又能取得社会技能证书,得到社会的认可。

  类此课程还有英语教学课程,社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没有资格参加考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但是可以参加公共英语考试,该考试成绩是社会认知度很高的。

  4 课程名称内容标新立异,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交叉

  如《职业素养训练》、《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准备》等课程,3门课程虽然内容有些差异,但是核心都是关于如何准备就业或面对就业的内容,如能进行一些整合,既可以减少课程课时(减少外聘教师),也可以避免学生感觉因课程内容的重复带来的对学习的厌倦。现实曾出现过同一班同一学期同时上《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准备》课程,所以课程名称的标新立异难免会带来课程内容的重叠。

  又如:《Protel软件应用》、《PCB电路设计与制作》、《AUTO CAD电子工程制图》等课程,虽然课程名称不同,但是所用教材都是Protel软件的应用,可以想象实际课程安排时怎么会不出现同一个班级会被安排上同一内容的课程呢。

  再如,《数码产品使用及后期制作》、《音响灯光设备应用》、《视频会议系统》课程,这3门课程曾经出现一个班级、同一学期同时开课的情况。《数码产品使用及后期制作》中的后期制作就有音响及灯光设备使用的内容,而我们学院的《数码产品使用及后期制作》中的教材主要讲的是非线性编辑,《视频会议系统》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音响设备的使用、数码产品的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名称的命名:首先,要符合汉语语言表达规范,充分体现课程的科学性、概括性;其次,应具有本门课程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与其它课程内容的重叠,从而避免课程的重复安排;第三,课程名称的整合也应与时俱进。

  最后,建议今后课程名称的命名要进行整合,以使课程名称更能反映教学的内容,方便课程安排人员更好地、更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供更好的的环境和有利

  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Z].新出政发[2010]11号.

  [2] 李明峰. 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9

  【关键词】中文电影 片名 英译

  随着近年来中文电影的崛起并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面对不同的语言及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容易的让这些不懂中国文化的观众快捷地接受,扩大中文电影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电影的片名是一部电影的门楣,是对一部电影的思想和精髓的集中反映。它起到宣传、导视、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的作用。片名好比商标,对影片整体的艺术性和传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片名令人回味无穷,好的电影离不开一个好的片名。

  一、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的现状

  中文电影从80年代第五代导演开始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崭露头角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了。但是关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Qiuju da guansi)直接用拼音来代替翻译,到今天吴宇森的《赤壁》(Red Cliff)不顾及文化传统和翻译方法的死译,都是极其不科学的。中文电影由于汉语语言的、音律以及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强的蕴藉性,其他语言使用者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片名的审美期待体现在形式和音律上,中国观众喜欢那些喜闻乐见、表现力强、匀称悦耳的四字词组,而四字词组具有形象美、音律美、浓缩美,非常适合作标题类文体。电影与片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的片名,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片名要真实的反映电影的内容。作为翻译后的片名首先就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然后才要照顾到译出语的语言规律、文化和审美等因素。中文电影的英译片名不遵循翻译规律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造成翻译现状形成的原因

  1.翻译主体的审美与文化的错位

  作为翻译主体的翻译者的主观因素:其个性、气质、心理禀赋、知识面、语言应用能力,乃至译者的立场、道德因素,无不对翻译活动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中文电影的片名同以往进口大片的翻译一样,都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翻译进口片,我们以中国的文化视角与接受规律出发,可以把外文电影翻译得既符合我们的语言特点又合乎文化习惯。进入国际市场的中文电影,其主要针对的是完全不同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由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群体来完成翻译工作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缺失

  “翻译不是对原作依样画葫芦的简单劳动,不是传真。它是科学的、创造性的劳动”“要寻得两种文明的契合点,缩小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的距离”。翻译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一门科学,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和审美心理等各个因素。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者多为一些电影创作人员等非专业人士来完成,对翻译理论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以科学的翻译方法做指导,仅仅是依据自己掌握的外语知识做主观臆断,“替受众做主”式的翻译,导致结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实践是靠翻译理论的指导来实现的。我们在做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依据科学的翻译理论,通过合适的翻译途径,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最终得出一个符合电影实质而又优美的英文片名。

  电影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体。一方面,它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起着文化交流的功用;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商品,要在市场上流通、传播。下面将从一个原则,两个途径和四个方法即对等翻译原则;文艺学翻译途径、交际学翻译途径等方面具体探讨中文电影片名的英文翻译。

  参考文献:

  [1]王 焰、郑贤贵,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5.6,第3期,74页

  [2]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7页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1页

  [4]同上,263页

  [5]季羡林,译林[J],1998,第4期, 210页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C],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4,51页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10

  关于“信息哲学”这个名称,我们似乎可以回顾一下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论”这个名称问世的情况。“维也纳学派”的重要成员费格尔(HerbertFeigl)曾于1932年在《哲学杂志》发表了名为《逻辑实证论——欧洲一个新的哲学运动》的具有宣言性质的论文,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基本观点和任务。在美国哲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不同的反响。而“逻辑实证论”这个名称就是这篇论文首先提出的,后来就也被人广泛使用,成为经典的科学哲学的标识。那么“信息哲学”作为“新的哲学范式”的标签,无疑应归于《什么是信息哲学?》这篇论文。

  费格尔首创“逻辑哲学论”名称的情况,自然使人联想到费格尔与“维也纳小组”的关系。费格尔的那篇文章实际上是在宣扬“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点和任务,因为费格尔曾是维也纳学派创始人石里克(MoritzSchlick)的学生。但是,“信息哲学”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为它的创始人与美国哲学界并没有类似于石里克与费格尔那样的关系。因而,将其说是欧美哲学界的互动和呼应更为贴切。在英美学术圈,往往是一个学科先在英国问世,然后再到美国完成所谓的“乘数效应”,最后达到其应有的功效。

  信息哲学的研究纲领已经问世一年多了,但关于“信息哲学”的名称,国际哲学界似乎还有些方面需要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我以为也需要就名称问题检讨一下。

  1、国际现状。弗洛里迪认为,关于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的名称存在两种趋势:一是追赶时髦,如“赛伯哲学”(cyberphilosophy)、“数字哲学”(digitalphilosophy)、“计算机哲学”(computerphilosophy);一是表达某种特殊的理论旨趣,如“计算科学哲学”(philosophyofcomputingscience)、“计算哲学”(philosophyofcomputation)、“人工智能哲学”(philosophyofartificialintelligence)、“计算机与哲学”(computerandphilosophy)、“计算与哲学”(computingandphilosophy)等。而弗洛里迪则认为,“信息哲学”(philosophyofinformation)这个名称是最令人满意的,因为它明确指称一个新兴的哲学学科。可是,一年多来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单纯,人们对“信息哲学”这个名称还是有不同的意见。

  2、PCI之一。弗洛里迪在《元哲学》(Metaphilosophy)发表的奠基性文章用的是“信息哲学”(PhilosophyofInformation,PI)。而在《布莱克威尔哲学导引丛书》(BlackwellPhilosophyGuidesSeries),却用的是《计算与信息哲学》(PhilosophyofComputingandInformation,PCI)。这究竟是为什么?弗洛里迪的在《计算与信息哲学》的前言中是这样解释的,“对于本书的名称,布莱克维尔的哲学编辑和我同意使用“计算与信息哲学”(PCI)这个名称。PCI是个新的但依然是个鲜明的标签,希望这个新标签既可以满足学术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本书导言的标题是“什么是信息哲学?”,其中我对这个新的范式进行了论证,认为“信息哲学”(PI)在概念上要比现在这个名称更令人满意,因为它明确地保证了新范式背后真正的东西与名称的一致性。作为本书的基础,我认为还是将其放在网上,免费供大家使用。”不难看出,“计算与信息哲学”这个名称,显然有比较强的妥协因素在其中。其结果就是“导言”不放在这部书的印刷本中,弗洛里迪还是坚持他的理念。

  3、计算与信息。那么这著作在多大程度上有悖于弗洛里迪的意愿呢?我以为瑞典学者的解释很有启发意义,可作为参考。在《科学哲学的范式转移:信息哲学与新的复兴》这篇文章中,多迪希-斯诺科维奇(GordanaDodig-Crnkovic)说:“在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中,人们分别用‘Informatik’,‘Informatique’和‘Informatica’(在英语中对应的术语是informatics)来指称computing。有意思的是英语术语computing具有经验的取向,而与之对应的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术语informatics,却具有抽象的取向。”在她看来,“这种术语的差异可以分别追溯到19世纪英国经验主义与欧洲大陆的抽象传统之间的差异。”实际上,信息与计算恰巧强调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比如说,我们常说的“informatics”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统计学技术来管理信息的学科,更具体一些,它是以及时保有和在空间传输知识为目的,对于看作知识媒体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系统处理的学科与技术的总称。举例来说,在基因组计划中,informatics包括发展快速搜索数据库、分析DNA序列信息、从DNA序列数据预测蛋白质序列和结构的方法等。

  4、PCI之二。今年8月份在土耳其召开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哲学大会”(The21stWorldCongressofPhilosophy)专门新辟了一个section,其名称为philosophyof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我注意到五年前的1998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并没有这个section。可以推断,作为一个新兴的哲学分支,1998年之后才引起国际哲学界的关注。这与信息哲学得以确立的时间基本吻合。参加此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社科院哲学所原副所长姚介厚教授,回国后在哲学所做了专场报告,其中还专门提到这个新兴的领域,并说哲学所目前也有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把philosophyof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译为“交往与信息哲学”,我以为这也是个意蕴深远的理解。在中文中communication也是个外延很广的词,有“传播”的意思,在这个词项下它往往与“传输、传递(transmit)、扩散、散布、广播(dissemination,spread,broadcast)”相关联,表征的是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单向“流动”,还有我们通常所谓的“通讯”或“通信”的意思。但是,communication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交通、交流、交换(exchange,intercourse)、互动(interactive)”具有双向流动的意思。这使人联想起当下比较流行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计算机网络构成的语义空间就是一个交往空间,是一个公共领域,因而在这个空间中引发的诸多话题无疑为哲学探究开辟无限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