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反思十篇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田忌赛马》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最后在与齐威王的赛马中获胜。课文以赛马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文中写孙膑的笔墨很少,但他却是整个故事的关键人物。正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分析,才能给田忌提供合理的策略,让他稳操胜券。因此,还原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是本课的学习的重点。教学本课时,应紧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依托学习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借助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习得知识与能力;搭建互动平台,实现“生生皆动”,呈现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生字,会写“赏识、脚 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图示,前后联系,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4.抓住关键词句,读懂人物心情,体会人物性格。

  重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图示,前后联系,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第一课时】

  一、课前分享,解决疑难

  1. 交流资料,初识《史记》

  同学们,课前,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了《史记》的相关资料。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史记》的呢?(各小组汇报)

  2.教师补充,介绍《史记》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字词过关,交流方法

  过渡:课前我们还自主学习了字词,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1)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门客引荐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遥遥领先 不动声色微微一笑 出谋划策

  (2)反馈疑难,交流方法

  在预习时,你对哪些词语有疑问,又是怎么解决的?

  (3)学生交流,关注难词

  引导学生关注“门客”一词,师相机补充资料:门客是指在古代达官显贵人家中养的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能人,门客经常会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解决问题。

  (4)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解决字词疑问的方法,如查字典、请教他人、联系课文内容等。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读第1段,引出问题(师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

  孙膑为何那么受到田忌的常识,他帮助田忌解决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内讨论,交流内容

  3.交流反馈,梳理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帮田忌出谋划策,最后赢得了比赛。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描写。1-2段写赛马的背景条件;3-9段写孙膑向田忌表明自己有必胜的办法;10-16段写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经过和结果(师相机板书:献计——比赛——胜利)

  4.教师小结,提炼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概括文章内容,也可以串联人物关系或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文章内容。

  三、课中分享,合作探究

  1.读懂比赛,初步推理思维过程

  (1)教师设疑:孙膑究竟用了什么高招,让田忌赛马取得胜利?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只说“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孙膑到底说了什么呢?相信读了比赛的过程,我们就能猜得到。

  (2)课堂作业:默读课文第11-14段,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的马匹对阵图

  (3)小组合作:组内交流对阵图,猜测孙膑对田忌说了什么,合作演一演。

  (4)交流反馈:①校对课堂作业本②小组表演孙膑和田忌的对话

  ③随机采访扮演田忌的同学,你听到孙膑这么说,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5)教师小结:即使田忌什么也没有说,看了比赛之后,田忌自然什么都明白了。看来,孙膑能帮助田忌赢得比赛,排兵布阵是关键。

  2.两图对比,进一步还原思维过程

  (1)教师设疑:按照常规比赛,田忌和齐威王各自马的出场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2)出示学习单:

  ①填写常规赛马对阵图

  常规田忌赛马对阵图

  赛马场次

  齐威王的安排

  田忌的安排

  单场结果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最终结果

  ②再和孙膑献计的赛马图相比较,猜测孙膑的思考过程,并试着用“ 如果(),如果( ),就()。”的句式说一说。(3)交流反馈

  3.勾连上文,深入理解思维过程

  (1)教师点拨:孙膑的这一谋略能够出奇制胜,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读读前面的课文,找找相关句子。

  (2)交流句子: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①再读思考:田忌赛马取胜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提取信息:马脚力相差不多,说明马之间并没有很大差距。分为上、中、下三等,说明两方的马等级没有差别。

  ③教师追问:为什么必须得有这两个前提条件呢?

  (3)教师小结:现在你能说说,孙膑帮田忌赛马,为何能赢得比赛?(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仔细观察、善于分析、善用谋略。)

  四、课后分享,延伸拓展

  1.课堂小结:同学们,《田忌赛马》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被口口相传,而孙膑这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2.延伸拓展: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如家户晓的《空城记》、《围魏救赵》等,课后找一找相关资料,阅读更多展现思辨与智慧的故事,在小组内分享。

  教学基本程序【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分享故事

  1.内容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孙膑的出谋划策下,田忌在赛马时赢了齐威王。谁能结合赛马对阵图,再说说田忌赛马获胜的原因?(引导学生说清孙膑的思维过程)

  2.故事展示: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

  二、朗读课文,体会人物

  1.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仔细观察、善于分析、善用谋略”的孙膑,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1)朗读课文:指名分角色读3-9自然段

  (2)师生交流:怎么才能更好地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呢?

  预设1:读孙膑的话时,读出胸有成竹的语气,师引导学生关注“请放心、一定”等词。

  预设2:读田忌的话时,读出信任孙膑的语气,师引导学生关注“有些不明白,决定全听他的”等词。

  (3)引发疑问:比赛前,田忌“全听”孙膑的,为什么田忌会如此信任孙膑?

  预设1:田忌很赏识孙膑。

  预设2:田忌看到孙膑胸有成竹的样子,决定听他的。

  (4)组内演读: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5)朗读展示:小组推选出朗读优秀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6)评选最佳朗读奖:师生共同评出最佳朗读奖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现人物态度的变化

  (1)朗读课文:指名分角色读课文10-14自然段

  (2)全班交流:赛马的时候田忌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第一场田忌输了的时候,他是“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接着他赢了第二场,于是“微微一笑”、最后一场胜了以后,田忌“满意地笑了”。

  (3)引发疑问:比赛过程中,田忌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预设:因为田忌听了孙膑的计策后,也已经胸有成竹了,输了第一场是意料之内的,所以他并不着急;第二场虽然赢了,但胜负还未分,所以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最后获胜后,他才露出满意的微笑,表示计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组内练读:注意表现田忌态度的变化

  (5)朗读展示:小组推选出朗读优秀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6)评选最佳表演奖:师生共同评出最佳表演奖

  三、创设情境,语言实践

  1.创设情境:当齐威王知道田忌赛马的计策是来自孙膑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小组讨论

  预设1:齐威王会想:想不到田忌手下还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竟然想出如此绝妙的计策。

  预设2:齐威王说:“田忌啊,让你的门客孙膑来和我谈论一下兵法,如何?”

  3.分角色练习:小组内分角色扮演齐威王和田忌,模拟表演当时的情景。

  四、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献计善于分析胜利

  孙膑善用谋略齐威王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2

  以读为本 问题解决 ——小学高段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是我们创建的小学高段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这一模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符合母语学习特点,遵循了思维科学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现从模式意义,模式阐释,适用范围和课例演绎等方面给予介绍。 一、 模式意义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读为本,就是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精读课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以读为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精读课教学中的落实。 (二)遵循思维科学规律 思维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当然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问题解决”是思维科学理论的重要策略。在以读为本的前提下,遵循思维科学规律,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围绕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想象和体验,达到理解文本,体会思想情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模式阐释 “以读为本”,是精读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精读能力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策略,以朗读和默读作为基本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潜心读书作为教学活动的本体。 “问题解决”,解决的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对文本的“创造性的理解”。 以读为本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题的孕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精读课中问题的形成也要有个过程,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课的导入和初读课文是问题的孕伏期。这一阶段,不要急着让学生提问题,老师也不要急着抛出问题。应该要求学生静心读书,有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学生各自竭尽所能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不是对文本还没有多少感知就急着质疑问难,或忙着根据老师的问题寻找答案。这是此模式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的实践说明,热衷于后者,会养成学生浮躁的读书心态。在问题的孕伏期,学生要尽己所能解决部分字词,初步把握文意,初步了解文本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甚至还可以尝试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读书方法或是边轻声朗读边思考,或是边默读思考,边在书上画注。 (二)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的问题,要引导归纳整理,并帮助明确主要问题。估计学生解决主要问题有困难的,老师可适当补充铺垫题。对在解决主要问题过程中能解决的其他问题,留待后面解决,否则可先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 对梳理出的主要问题要重锤猛敲,腾出充裕的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主要问题可能是文本的思想内容的感悟,要解决的是文本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也可能是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迁移运用;还有可能是优美词句的积累。主要问题可能是1-2个,也可能多达3-4个。主要问题的解决视问题类型而定,问题类型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属于思想感情的领悟的,可以综合运用重点词句品味法、生活经验联系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感情朗读法等;属于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运用的,可以用比较法和模仿法;属于文意的把握的,可用整体把握法或信息筛选法等。 三、模式适用范围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既适用于叙事特点鲜明的文章,也适用于抒情性很浓的文章,还适用于说明文或其他形式的科普文章。根据文章不同特点,在“问题的解决”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抒彩浓的,可指导多朗读,多体验,多想象;叙事特点鲜明的记叙文或说明文,可引导学生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四、 课例演绎 下面以《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模式。 (一)补充背景、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孙膑 (二)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思考。 2、指名读全文。 3、了解阅读情况: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生字的音、形,部分生词的意思等。)

  ( 上述两个环节,指导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而不是急着要求学生质疑问难。) (三)质疑问难,抓住重点 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抓住重点,给予铺垫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1)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妙计?(3)田忌赛马这件事可以给人什么启发? 学生直接探究上述三道题,估计有较大难度,可考虑补充铺垫题:两次赛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完成铺垫题的基础上,上述三道题即可迎刃而解。 ( 在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问题,能把问题集中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有的主要问题,缺少铺垫的,老师要帮助过渡。 ) (四)指导精读,问题解决 1、学生带着铺垫题读书、思考,老师提示学生要把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自己在课本上画注。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两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4、讨论主要问题1: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要求学生既要说出自己的意见,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说依据。 小结:妙在调整了田忌的马的出场顺序。在齐威王马的出场顺序没调整的情况下,孙膑让田忌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已经胜券在握,道理就是用自己最弱的马去和对方最强的马竞赛,然后两次用强的马去和对方次一点的马比赛,,可以形成一负两胜的结局。 4、讨论主要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妙计? 老师可予适 当提示:第一次赛马,孙膑在做什么?

  小结:善于观察,又能认真分析,是孙膑能想出妙计的主要原因。 5、讨论主要问题3:你从田忌赛马这件事受到什么启发? 应鼓励有创意的理解:如,从孙膑的妙计中得到什么启发;从齐威王的失败中可以汲取什么教训等。 (五)积累语言 1、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多读几遍,课后摘录在本子上。 ( 问题解决的重点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方法是反复读书、揣摩、比较和分析,操作要领是在寻求问题解决时要突出“以读为本”。 ) (六)课后延伸 1、布置“试验”作业: 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课后自己“试验”以下。可拿一张纸,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把试验结果和同学交流,想想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 有四种调换方法,田忌均输两场,胜一场。说明赛场上的第二次比赛,孙膑选择的是最佳方案。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才是制胜之道。 ) 2、布置小练笔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 课后延伸是对课内“问题解决”的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教学设计参考翟京华的《〈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发表于 《四川教育》2004年第9期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3

  一、让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上,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仅靠短短的四十分钟是不够的。教师只有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习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会“活”起来,感受和体验才能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比如,我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是:1、读文之前,根据课题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2、读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工具书再读;3、自做道具,摆一摆两次赛马的情况;4、你若对故事中的孙膑感兴趣的话,还可以通过查资料的办法,深入了解他。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会亲自动手查查工具书。读完课文后,学生根据比赛规则制作道具。课堂上,学生摆出的道具真是五花八门(有用纸片或纸板剪成各种形状代替三种马共六匹,并分别标上三个等级号码的;有用简笔画勾画出六匹马,并分别标上三个等级号码的……),让你真实感受到学生确实“动”了起来。课文中,孙膑虽然不是赛马的主要人物,但是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兴趣的同学就会主动去查找关于孙膑的资料。课前预习这一过程,为学生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以及探究性的阅读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获得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中谈到,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活而不乱、秩序井然”。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是以《田忌赛马》为例,教学这一课之前,我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然后,精心设计、创设好问题情境,展开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前面第一点讲到的课前预习,已经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动”了起来,这时,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反馈学生的自读情况:1、说说在字词方面的收获;2、说说在自学生字时,发现了什么;3、哪些同学针对故事中的有关问题查阅了资料,在这里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4、读了课文,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试着回答一下好吗?(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已准备好的道具,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并指名板演。)就这样,我根据自己所创设的问题,在和学生的交谈中,一步一步地将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运作了起来。第二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1、说说课文写的是谁的事?2、说说赛马的起因、经过和赛后的结果。3、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4、第二次比赛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5、探究,除了这种出场顺序田忌能取得胜利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取胜吗?(让学生摆一摆其他的顺序。)探究的结果是,除了第二次比赛的那种顺序能胜外,其他的顺序田忌都是失败。第三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历史故事的价值,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1、为什么孙膑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轻易地转败为胜?他的根据是什么?2、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比赛“没信心”,孙膑却显得“胸有成竹”?3、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而田忌却没有想到?

  三、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是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能够大胆地谈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体现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当学生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时,不同的学生,由于感受不同,他所描述的内容也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做评价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个性,只要是真实的感受,就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比如,阅读《田忌赛马》一课时,一位学生这样谈他学文后受到的启发:“我平时做作业遇到难题时,不去动脑思考,就去问同学或者爸爸妈妈,只想得到现成答案。学了这篇课文,我感觉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应该向孙膑学习,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困难,认真思考,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当时,我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后,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位同学平时不善言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做作业时不是抄同桌的,就是抄小组中成绩好的同学的。我曾几次私下跟他谈心,这个坏习惯还是未能完全改过来。学了这篇课文后,他能联系自己的缺点谈出真实的感受,所以,我当堂表扬了他。我的这次表扬和鼓励,似乎给这位同学吃了颗强心丸。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4

  以读为本 问题解决 ——小学高段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是我们创建的小学高段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这一模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符合母语学习特点,遵循了思维科学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现从模式意义,模式阐释,适用范围和课例演绎等方面给予介绍。 一、 模式意义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读为本,就是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精读课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以读为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精读课教学中的落实。 (二)遵循思维科学规律 思维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当然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问题解决”是思维科学理论的重要策略。在以读为本的前提下,遵循思维科学规律,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围绕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想象和体验,达到理解文本,体会思想情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模式阐释 “以读为本”,是精读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精读能力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策略,以朗读和默读作为基本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潜心读书作为教学活动的本体。 “问题解决”,解决的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对文本的“创造性的理解”。 以读为本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题的孕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精读课中问题的形成也要有个过程,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课的导入和初读课文是问题的孕伏期。这一阶段,不要急着让学生提问题,老师也不要急着抛出问题。应该要求学生静心读书,有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学生各自竭尽所能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不是对文本还没有多少感知就急着质疑问难,或忙着根据老师的问题寻找答案。这是此模式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的实践说明,热衷于后者,会养成学生浮躁的读书心态。在问题的孕伏期,学生要尽己所能解决部分字词,初步把握文意,初步了解文本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甚至还可以尝试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读书方法或是边轻声朗读边思考,或是边默读思考,边在书上画注。 (二)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的问题,要引导归纳整理,并帮助明确主要问题。估计学生解决主要问题有困难的,老师可适当补充铺垫题。对在解决主要问题过程中能解决的其他问题,留待后面解决,否则可先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 对梳理出的主要问题要重锤猛敲,腾出充裕的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主要问题可能是文本的思想内容的感悟,要解决的是文本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也可能是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迁移运用;还有可能是优美词句的积累。主要问题可能是1-2个,也可能多达3-4个。主要问题的解决视问题类型而定,问题类型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属于思想感情的领悟的,可以综合运用重点词句品味法、生活经验联系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感情朗读法等;属于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运用的,可以用比较法和模仿法;属于文意的把握的,可用整体把握法或信息筛选法等。 三、模式适用范围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既适用于叙事特点鲜明的文章,也适用于抒情性很浓的文章,还适用于说明文或其他形式的科普文章。根据文章不同特点,在“问题的解决”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抒情色彩浓的,可指导多朗读,多体验,多想象;叙事特点鲜明的记叙文或说明文,可引导学生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四、 课例演绎 下面以《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模式。 (一)补充背景、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孙膑 (二)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思考。 2、指名读全文。 3、了解阅读情况: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生字的音、形,部分生词的意思等。)

  ( 上述两个环节,指导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而不是急着要求学生质疑问难。) (三)质疑问难,抓住重点 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抓住重点,给予铺垫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1)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妙计?(3)田忌赛马这件事可以给人什么启发? 学生直接探究上述三道题,估计有较大难度,可考虑补充铺垫题:两次赛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完成铺垫题的基础上,上述三道题即可迎刃而解。 ( 在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问题,能把问题集中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有的主要问题,缺少铺垫的,老师要帮助过渡。 ) (四)指导精读,问题解决 1、学生带着铺垫题读书、思考,老师提示学生要把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自己在课本上画注。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两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4、讨论主要问题1: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要求学生既要说出自己的意见,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说依据。 小结:妙在调整了田忌的马的出场顺序。在齐威王马的出场顺序没调整的情况下,孙膑让田忌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已经胜券在握,道理就是用自己最弱的马去和对方最强的马竞赛,然后两次用强的马去和对方次一点的马比赛,,可以形成一负两胜的结局。 4、讨论主要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妙计? 老师可予适当提示:第一次赛马,孙膑在做什么?

  小结:善于观察,又能认真分析,是孙膑能想出妙计的主要原因。 5、讨论主要问题3:你从田忌赛马这件事受到什么启发? 应鼓励有创意的理解:如,从孙膑的妙计中得到什么启发;从齐威王的失败中可以汲取什么教训等。 (五)积累语言 1、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多读几遍,课后摘录在本子上。 ( 问题解决的重点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方法是反复读书、揣摩、比较和分析,操作要领是在寻求问题解决时要突出“以读为本”。 ) (六)课后延伸 1、布置“试验”作业: 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课后自己“试验”以下。可拿一张纸,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把试验结果和同学交流,想想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 有四种调换方法,田忌均输两场,胜一场。说明赛场上的第二次比赛,孙膑选择的是最佳方案。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才是制胜之道。 ) 2、布置小练笔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 课后延伸是对课内“问题解决”的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教学设计参考翟京华的《〈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发表于《四川教育》2004年第9期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5

  一、直问与曲问

  直问就是直接地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例如教学《田忌赛马》,我先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字,学生找到“赛”后,我让学生针对“赛”字提问,学生提出了“田忌和谁赛马?”“他们为什么赛马?”“他们是怎么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这次赛马给我们什么启发?”我一一板书出来――这些就是本课要求掌握的基本问题。

  曲问就是不直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精心设计出与该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由此及彼,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为了让学生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我是这样设计的:“你骑自行车在很窄小的路骑并要拐弯时有什么感受?”在学生谈完感受后,再让学生读课文:“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这时,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船夫驾驶技术高超。此时,学生才真正的“进入”了文本。先理解骑自行车,再理解船夫,拐了个弯,学生理解容易多了。

  二、正问与反问

  正问就是教师从正面提出问题,自然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由易到难。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深入浅、由果到因、由难到易的叫反问。

  第一种,正话反说。例如《可爱的草塘》:“题目说可爱,为什么第一自然段却说‘时间一长,觉得没意思’?”这种提问能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种,对学习内容的反问。例如学习《再见了,亲人》,课文写了志愿军战士与大娘、小金花、大嫂一一话别,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反过来想一想: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经过正反对比,既能反馈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真正地感悟到中朝两国军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起到了想象拓展、巩固强化的作用。

  三、单问与连问

  单问是就学习内容、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组织提问。这种提问直截了当,适合细致的具体问题,面也窄,难度相对较小。例如提问让学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字词等。

  连问,即连环提问,又叫追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提问的面宽,深度、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适合宽泛、宏观的问题,但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可进行连问,它能引起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著名教师于永正对《翠鸟》一课课题的教学。请看课堂实录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5遍。

  生:10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

  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下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请同学们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举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同学们既然已经预习了,老师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呢?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道理,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声音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学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生齐读课题)

  通过于老师的连问,学生不仅仅只是会认、会写、会记这个“翠”字,而且还学会了辨析字的感彩,受到美了的熏陶。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暴露出其思路的一些不够深入或不够全面,老师就抓住这地方发问,“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引导学生思考得深入和全面。否则,学生的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上。

  四、跳跃性提问与发散性提问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6

  [摘 要]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文内容,问得好、问得巧、问得精。精彩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5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情境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创设情境进行提问。例如,在《黄山奇石》这一课中,有“猴子观海”的描写,“猴子”是指山顶上像猴子一样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那么“猴子观海”时的情境会是怎么样呢?经过情境式提问启发,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形象思维能力。

  二、比较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能力

  对比思维是通过对两种相同或是不同事物的对比进行思维,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比较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发散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采用发散式提问,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切入点思考。比如,在学习《小鸭子得救了》这道说话练习题时,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说说是谁用什么办法把小鸭子从坑里救出来的。在学生理解了画面之后,教师问:“谁来救小鸭子?用什么方法救?”学生活跃了:“小猴子把竹竿伸进坑里,让小鸭子抓住竹竿上来。”“竹竿太滑,小鸭子抓不住,还是大象用鼻子把小鸭子卷上来。”“也不行,大象鼻子力量太大,会卷得小鸭子喘不过气来,还是小熊用自己的小水桶到河里提水,灌到坑里,让小鸭子自己凫上来。”“那也不行,灌进去的水太少,被土吸干了……”学生们不一会儿讲出了十余种方法,既练习了说话,又学会了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角度。

  四、渐进式提问,培养学生的递进思维能力

  递进思维就是以目前的一步为起点,以更深的目标为方向,一步一步达到深入的思维。如教《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课题之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踊跃发言:“‘顾’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去干什么?”“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学生的问题很多,教师不用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教师问:“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言争先恐后:“我知道刘备和关羽、张飞去请诸葛亮出山。”……教师又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问:“为什么要请诸葛亮出山?”“刘备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请诸葛亮的?”……这时,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的问题。读完之后,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一步步渐进式的提问,学生的递进式思维得到了充分地训练,也加深了思维的深刻性。

  五、争辩式提问,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很多问题光靠一种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有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才能解答。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有的学生就提出,孙膑变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使田忌取得了第二场赛马的胜利。但孙膑违反了竞赛规则,理由是:因为上等马必须对上等马,中等马必须对中等马,下等马必须对下等马。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不会的。如果违反了竞赛规则,齐威王难道不会提出来吗?怎么有可能认输呢?”有的学生提出:“当田忌的劣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时,难道齐威王看不出来吗?不会重新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吗?这么死板的人怎么指挥打仗呢?怎么当大王呢?”有一个学生持不同意见:“齐威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轻视对手,根本不看哪匹马对哪匹马比赛。再说,以前当大王的人不一定就聪明。”有的学生提出:“齐威王会提出再赛一次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说不会。通过争论,学生充分参与了争辩的过程,明白了作者的意图,锻炼了综合思维能力。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7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14-02

  目前课堂上无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起步反馈、局部反馈、止步反馈等多种反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缺乏有效性的教学行为。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教师应根据师生、生生活动的情况,根据文本内容,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而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显,其学习的灵性、天性得到保护,课堂教学才能和谐有效。

  一、无效反馈教学实例分析

  现象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

  一教师上《小小的船》,教师出示了课题,请几位同学回答什么是小小的船后,教师深情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小小的船》,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等一下我们请朗读得最棒的小朋友给我们朗读,好不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七嘴八舌朗读课文的声音。有性急的小朋友举起了手,焦急地说:“老师,我都会背了。”一分钟后,教师拍拍手说:“看谁坐得最好,先听老师来朗读。”学生只得无奈地放下了手。

  现象二:《荷叶圆圆》教学片段。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小水珠的话)我读懂了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生:我喜欢小蜻蜓的话,我来读。

  (生读)

  师:小水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它的摇篮呢?赶紧读,你读懂了什么?

  师: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摇来摇去,多舒服,所以小水珠说,荷叶是它的摇篮。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从他的语气中你感受到了小水珠对荷叶的喜爱了吗?就让我们也学他的语气来读吧。

  现象三:《田忌赛马》教学片段。

  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比赛了几次?

  生:两次,六场。

  师:第二次比赛时谁参与进来?

  生:孙膑。

  师:这次比赛的结果如何?

  生:田忌赢了。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当学生对课文无头绪时,能否给他们以启迪?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茅塞顿开”或者“心领神会”?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课堂反馈有效了吗?

  (一)教学流程机械,无视学生水平

  像《小小的船》的教学,学生早在上课之前已能把课文背诵出来了,而教师常常无视学生原有的水平,无视学生的情绪状态(许多学生迫切地想朗读课文),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现实情况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片面地按自己的预设执行操作。课堂预设中教师考虑的还是怎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而没有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没有思考学生带着怎样的知识、情感走进课堂。我们只能看到学生朗读时“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情感得不到激发。

  (二)朗读环节盲目,缺少情感共鸣

  《荷叶圆圆》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满怀激情,但学生却怎么也走进不了课文。特别是教师安排了“——说:‘荷叶是我的——”’这一环节仿说课文时,学生怎么都打不开思路。教师在教学时,盲目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学生缺少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何来有效地内化和吸收知识?课堂上何来情感上的有效投入?

  (三)问题意识薄弱,缺乏思维训练

  《田忌赛马》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回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烈,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训练仍在低层面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赛了几次?第二次谁参与比赛?结果如何?”这样的问题就降低了思考的价值。不如教师直接问:“田忌第一次赛马与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有何不同?结果一样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孙膑安排方式的窍门。

  二、多重反馈的有效教学实践

  (一)起步反馈

  我们有的教师往往在起步反馈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能激起他们心中获知的欲望,不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思想的积极状态。有效的课堂起步反馈起着激疑启思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预设,进而维持一个适度的“情感持续状态”,并且在强化下,参与投入愈发强烈。因此课堂的起步反馈对有效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个好的起步反馈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是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的基础。

  1.幽默风趣,凤头初现。

  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一位教师是这样开讲的。

  师:同学们很熟悉三国故事,有一位相声演员说三国故事时,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告诉大家吧,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因为我们都知道,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话:“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是周瑜,“何”生的是诸葛亮吗?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周瑜为什么如此妒忌害怕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你就明白了。

  该位教师在《草船借箭》一课的开讲,竟是从一个相声的笑料段子中切入(笔者小时候也听爸爸讲过,也曾留下深刻的印象,却没有想到用它作为讲课的内容),颇为幽默地点出周瑜的妒忌,从而为新课的读解巧妙奠定了基调。

  2.起始导入,巧妙预热。

  【案例描述】《桂林山水》教学。

  师:大家知道,我国是旅游胜地众多的国家。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前去参观游览。而在我国南方,也有国内外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奇峰罗列,景色奇特,让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它就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今天,我们一起去那里游一游。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感动,教师必须先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激情四射时,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上述案例中,教师激情的起步反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迅速升温,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他们迫不及待地翻书阅读课文。积极的起始反馈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绪状态,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二)局部反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差异。不可否认,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少数优秀学生提出高要求,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个环节的反馈是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局部反馈,目的是架起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实现合理全面地开发每一个学生智慧的构想。

  如一位教师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显然,一般的学生对此的感悟是有困难的,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师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人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有人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孜孜不倦以求,不正是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吗?有效的局部反馈在课堂上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三)止步反馈

  我们所讲的止步反馈指的是一个阶段或一节课时的反思,是对过程与方法的总结。好的课堂止步反馈,可通过概括内容、揭示规律、提炼精华、诱发兴趣及引导探索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交给学生,并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好的课堂止步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抓住学习重点,巩固知识,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保持并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好的课堂止步反馈,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

  例如,笔者在总结《少年闰土》全文时设计的反馈:少年时期的闰土是天真可爱、聪明灵活、机智勇敢的。三十年后,闰土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由于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的学生说,闰土将成为一个种瓜能手;有的说,闰土将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还有的说,他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时,笔者又启发他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能变成你们所想象的人吗?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从而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由于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将会变成一个愚昧的人。有的说,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土地,他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忙月,受人摆布。究竟怎样呢?请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这样的反馈,将课内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想象力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40-01

  当前新课程改革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体,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标准实行下的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贯彻这个新的理念,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呢?运用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理想途径。因此,教学中,我运用培养学生想象力来实践新课程改革,把它贯彻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想象,活跃学生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会就让学生想像,只有在学生经常想像的环境下,一但让学生展开想象,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完《风筝》一课后,学生展开想象或绘图画,或小组谈话的方式把自己溶入课文之中,与课文中的孩子一起让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们一起高兴,一起疯狂、一起懊丧、一起希望。有了前面的随时培养,在后面的教学,学生展开想象就好像家常便饭。

  二、通过想像加强记忆

  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和知识点都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消化,特别是识字教学、生字教学等就更加需要学生的强化记忆。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易接受。为了让学生对方块字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写字,我们可以运用想象与识字写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把象形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合体字通过想象编字谜、编故事、画图画来识记,音近字、形近字的比较也采用想象来区别记忆。如“鸟”和“乌”这一对形近字的区别,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把“撇”想象成鸟的头上冠,“横折钩”是鸟的头,“竖折折钩”是鸟身,一横是鸟抓住的树枝,而那一“点”是鸟的眼睛,“乌”为什么没有一点呢?我们引导学生想象,乌鸦是黑色的,鸟的眼睛也是黑色的,远远地看去,不易看见,所以人们把它漏掉了。

  三、通过想象有助加深理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是客观现实和主观意识的记录和反映,因而,理解语言文字,离不开想象。理解词语、句子,甚至一段文章都可以运用想象辅助加深。比如在教《田忌赛马》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中孙膑的足智多谋,多元体会文章中提供的信息,我们采取了想象助理解的方法。

  导语进入想象:“让我们带上耳朵、眼睛和大脑穿越时空隧道,去观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的赛马比赛。在第一场比赛、孙膑献策和第二场比赛中选你喜欢的场面,把看到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画一画;分角色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分角色读,然后展示图画并解说。在交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赛马场上随着形势变化,观众的反应变化,齐威王、田忌、孙膑的情感、心理变化,表演放在最后,以便他们及时吸取别人的经验,修改剧本。通过想象和想象后的充分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讥讽”“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感悟到了文章主旨,而且I悟到了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的人生体验,对文章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多元。

  四、通过想象提高说话写话水平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9

  教学目标

  1.会计算古典概型概率,体会概率的意义.

  2.操作摸球、掷币、抽牌等试验,经历观察、比较、猜测、推理、交流、讨论等活动过程,学会计算概率的方法.

  3.感受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概率知识的应用价值,发展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概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位置:概率的计算.

  2.成因诊断:

  (1)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虽然有了一些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但那些都是感性的、粗线条的;现在遇到用具体的数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计算概率,要用数字“说话”,方法他们难适应,计算也感到没有头绪.

  (2)弄清某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数和所有事件发生的结果数是计算概率的前提,对于较复杂的情形,学生思维的不缜密会出现统计遗漏或重复,失误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信心.

  3.破解对策:

  (1)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特点,设计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让学生逐渐积累活动经验和求解规律.

  (2)对于复杂情形的事件,重视统计前的点拨和解题中的排查,减少失误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场,激情引入

  你与同桌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如果第一次你决定出“剪子”手势,同桌随意出,那么,你赢得可能性有多大?

  我的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随时随地能做且老少皆宜的游戏.无论学生凭经验分析还是实际演练,都不难知道在总共发生的三种情形中,赢的可能只有一种,占13.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13”准确表达了你赢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为赢得该游戏的概率,通常用一个字母P表示.即:

  P(赢得游戏)=13.

  妙趣横生的生活游戏顺应学生的天性,在看似不经意的比划中,概率的出现自然而鲜明.

  还可以进一步设问,你与同桌出相同手势的可能性是多大?一气呵成还是稍后在第二环节学习概率后再解答,对学生来说都不困难.

  二、摸球试验搭台,概率“登场”

  1.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他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你随便摸出一球,可能是什么颜色?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多大?

  思考:教科书为了介绍“概率”编写的游戏,大多是“摸红球”试验,但一般不仅有红、白两个球,有的装红、白两色球各若干个,有的装红、白、黑等多色,是从较复杂情形和普遍意义上定义概率,目的是约简过程,节省笔墨,突出一般性.如果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思维的跨越过大,可以用这个最简单的试验铺垫,设一步“台阶”再操作下面这个教材编排的游戏.

  2.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他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你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

  (1)猜测可能是什么颜色?问问同伴的看法.

  (2)现将每球都编上号码,分别记为1号球(红)、2号球(红)、3号球(红)、4号球(白),那么,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3)若任意摸出一球,说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思考:这是游戏1的变式,亲手操作也不困难,可用黄、白乒乓球,有色玻璃球甚至彩色巧克力豆替代.游戏可四人一组进行,组长主持,先独立想象、猜测,写出结论.然后逐人试验多次,在汇总试验结果后与刚才的猜测验证,讨论交流对自己猜测与试验结果偏差的解释.这样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认识“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也会消除生活中某些错误经验,享受合作学习的成果.

  学生能答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4种,摸到红球的可能的结果有3种(1号球、2号球、3号球),可能性是34.同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4.

  3.学生阅读教材上概率的定义与表示.

  在游戏中,34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命名为摸到红球的概率.概率用英文Probability的首写字母P来表示,即:

  P(摸到红球)=34.

  一般地,事件A发生的概率

  P(A)=A发生的可能结果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数.

  于是,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思考:试验为概率搭台,情境为学习激趣,而严格的数学概念还不能一味让学生探究、概括,只要学生通过认真读教材,能够理解概念表达的意义,与已有的认知结构顺畅的同化、接纳,再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记忆,有不懂的地方请教优生和老师,也就能达到要求.随后将出现利用公式计算概率的练习,也不要让学生套用公式,死记硬背.

  三、变换场景,变式训练

  1.任意掷一枚均分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数字3”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偶数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我的思考:在可能性的学习中,学生借助大量重复试验,已获得本类问题的正确结果.这里不必试验和猜测,需引导学生判断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1朝上,2朝上,3朝上,4朝上,5朝上,6朝上,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等,其中,3朝上的结果只有1种,偶数2、4、6朝上的结果共有3种,因此:

  P(3朝上)=16;P(偶数朝上)=12.

  2.“田忌赛马”是一个喜闻乐见的历史典故,田忌在上、中、下三匹马都不敌齐王同级别的三匹马的不利条件下,巧用计谋以2∶1赢得了比赛.如果重新比赛,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田忌的马随机出阵,请你来推算,田忌获胜的概率是多大?

  思考:战国趣闻用数学演绎,学生始料未及却兴致勃勃,大大激活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但气氛一会便沉寂下来,排兵布阵我们是头一次,裁决还不是那么简单,学生对复杂的情形往往梳理不清.这时需教师点拨,引导他们列表直观写出齐王与田忌赛马对阵的所有情形.

  齐王的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田忌的马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上中下中上 在所有6场对阵中,只有田忌“下上中”对齐王“上中下”一场能2∶1获胜,因此田忌获胜的概率是:

  P(田忌获胜)=16.

  3.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在事先准备的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不设奖.观众小明获得翻牌机会,他第一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允许小明连翻三次(不重复),前两次都中奖,那么他第三次翻牌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思考:本题呈现了一个大家喜欢的电视情境,其真实性学生历历在目,揭开谜底的愿望主动、强烈. 要让学生猜测、验算、归纳、交流,教师参与讨论,随堂点拨讲解,特别提醒学生,第三次翻牌时,所有的情形只有18种.

  四、执果索因,培养创新能力

  1.请你用6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1)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3;

  (2)使摸到红球和黑球的概率为56.

  思考:因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数为6,(1)要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3,需摸到白球可能结果为2,因此需放2个白球和4个其他颜色的球;同样地,(2)需放红球、黑球共5个,其他颜色的球1个,答案不惟一.

  2.我们班有52名同学,从中抽4人为周末家长会服务,请你设计一方案,使得每人被抽中的可能性均等.

  思考:依据概率设计问题情境,开放的形式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也是理解数学模型的素材,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契机.他们首选的是用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与52名同学一一对应.任抽一张(如9),对应该数字4个花色的同学即被选中;也可连抽4张,一一对应.还可以用其他游戏选定,只要满足在所有发生的52个结果中,该事件发生的结果数是4即可.

  五、随堂训练,总结回顾

  完成教材122页随堂练习和123页“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布置为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反思,重点理解概率的意义.

  设计特色

  1.游戏情境富有乐趣与挑战,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断,探索规律,提升理论,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模型,正确理解“用0~1之间的一个数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很好地体现重点,突破难点.

  2.刚刚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初中学生虽能进行初步的设定和检验,但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本节课游戏搭台,情境引入,概念形成用情境经历过程,概念应用设情境开放创新,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加深了学生对概率的体会理解.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篇10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学完《草船借箭》后,请学生简要发表意见,评价文中人物。学生反复读书,合作交流,互相争论,俨然是一个个优秀的评论家,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真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在命令士兵射箭很长时间不见对方有任何进攻,就应该想到其中有诈,派几个士兵前去‘侦察敌情’不就真相大白了吗?”“我也认为这位大军事家临阵指挥时应变能力不强。在不明对方虚实的情况下,可想一个两全之策――放“火”箭。把箭头涂上汽油,点燃后射出去,船上有人可伤人,有草把子、硫黄这些东西燃着后更会使他们全军覆没,哪还有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个鲁肃怎么像两边倒的墙头草呢?”一个问题引来了一番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二、培养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相反角度来思考,寻求巧妙、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针对当时情况,司马光等人年纪较小,要想把人从缸中救出不易。而司马光的思维方式,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方法比较巧妙,值得学习。同时,为学生塑造了逆向思维的典范,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讲了宝石岛的艰苦环境,赞扬了战士们以苦为乐,热爱海岛,立志改造海岛的品质。海岛经过战士们的改造以后,今天怎么样了呢?以《重游宝石岛》为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如今的海岛: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茑高歌,物产丰富,应有尽有,往日的贫瘠海岛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岛。

  四、引导满意思维

  有的课文内容比较忧伤悲痛,学生不喜欢。针对这样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根据其故事情节创造出新的、令人满意的内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课文结尾写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可以让学生和小女孩比童年,使学生对小女孩的死感到遗憾、不满。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课文换一个结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失为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五、培养假设思维

  假设思维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课文内容以外而又与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的假设性问题,让学生独创回答。如,教学《新型玻璃》,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类型的玻璃,通过自学掌握了每种玻璃的特点和功能,假如你现在是玻璃厂的推销员,老师是购货商,请你为自己的玻璃配上优美的广告词,向老师推销,打动老师。同学们写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如,有的同学为防盗玻璃写的广告词:防盗玻璃真可靠,银行楼房不可少,小偷来了很难逃,你说可靠不可靠。老师利用推销员这个契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训练,学生乐于接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绞尽脑汁,力求写出自己的满意之作,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过程。

  六、运用游戏、活动训练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