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懈怠整改措施(共14篇)

第1篇: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人民观点·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②)

       人民日报评论部:“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2022年07月14日06:3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

       历经三大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穿越90年激流险滩,行走在一段相对开阔平静的水域。枪林弹雨的考验已成往事,筚路蓝缕的建设写入历史,但是,新的航程中,风险与挑战并未减少。正如先哲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也正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历史的责任就这样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

       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当改革从“摸石头”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危险随之而来。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在现代化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转型乘势而上,就可能不进则退,失去发展的机遇,陷入长期的停滞。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群众讥之为“庸官”,讽之为“昏官”,既责其尸位素餐,更忧其贻误发展。

       “政怠宦成”,或因既往成就遮住了视线,或因既定格局缚住了手脚,更深层的原因,是囿于个别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利益不断分化,主体日益多元,诉求日趋多样。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务、财务透明化到收入分配合理化,很多改革必然触动个别利益、涉及深层利益,带来阵痛甚至风险。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面对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要求,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永久奋斗的朝气,才能打破利益的樊笼,克服前进的阻力。假如让精神在利益的温床上懈怠下去,只会滋生暮气、惰气甚至邪气。

       对于可能出现的骄逸和懈怠,我们党始终高度警惕。从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要有“一股子气呀、劲呀”。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是一个决意永葆先进性的马克思政党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1945年,黄炎培到访延安,发出周期率的警思:“大凡初时聚精会神,……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下了。”毛泽东回应道: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前,我们党曾将夺取全国政权喻为“进京赶考”。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赶考”的精神没有过时。靠人民的监督警示自己,以人民的期待鞭策自己,我们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以百倍的勇气推进改革大业,以振奋的精神赢得未来。

第2篇:精神懈怠与执政危险

       精神懈怠与执政危险

       【内容提要】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对执政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起着“灵魂”的支撑作用。我们党正是确立了“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的原则,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才保证了90年来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在经受长期执政考验的过程中,我们党正面临四大危险,相对而言,精神懈怠的问题是执政党面临的首要危险,必须首先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 精神懈怠 执政党 先进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这四大危险中的任何危险都足以造成亡党亡国的危害。总结我们党建立90年和世界上一些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精神懈怠的危险相对于其他三大危险更为首要,更为容易导致党的机体功能衰竭。精神相对于个体来说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人的情绪、意志、良心等。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的精神状况就是党的“灵魂”,是党的理论和思想活动、党的意志力、党的生机和活力、党的风貌、党的作风的总称。如果党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我们可以从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政党的兴衰成败中,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精神风貌的产生、形成、凝练和发扬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展示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挫折中坚强、在失败中奋起的一大宝贵财富。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①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理直气壮的底气。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付出艰辛的探索,还要受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嘲笑、干扰、打击和错误处理。特别是当时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干预,使不少党内同志对自己的理论创造产生了怀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说成是“山沟里不出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不懂马列主义的“土包子”;中国革命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等。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地相信新民主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取得独立、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后来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地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的理论,具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理论自信,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底气。他们以坚毅的理论勇气,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压力,排除了来自“左”的或右的方面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②。

       二是蓬勃向上的朝气。我们党在处于被围剿、被屠杀的地位时,任何摧枯拉朽的革命工作都充满了危险。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整个国家是一穷二白、千疮百孔,是西方政治家预言收拾不了的烂摊子。但是,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人们不被眼前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严酷的政治斗争环境所吓倒,而是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对自己的才能有机会展示而无限向往。中国共产党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产生了一呼百应的感召力和海纳百川的吸引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像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一切追求进步和光明的青年和知识分子都向往延安,向往革命根据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心向往新中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是有了这么一股子蓬勃向上的朝气,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三是奋发有为的锐气。近代以来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加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有不少志士仁人为了民族复兴进行了各种改革尝试和社会革命,都因为找不到正确道路,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而失败,而苦闷和彷徨。由于中国共产党真理在手,正义在手,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于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运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③ 的积极进取精神,干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壮举,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工农红军能够在围追堵截下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重大战略转移;地脊民贫、四面受敌的陕甘宁边区能够在13年内成为我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革命圣地;埋葬蒋家王朝的军事指挥部署竟然能够在西柏坡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完成;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走过了许多国家要花数百年才走完的路,“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东方巨龙”。

       四是大义凛然的正气。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品格。他们对于腐败深恶痛绝,192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发布了第一个反腐败公告,并且对革命队伍中的腐败分子坚决清除,决不留情。共产党人具有闻过则喜、虚怀若谷、正身清心的自我批评精神,乐于接受人民群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哪怕是十分尖锐和尖刻的批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④ 正因为这样,才能通过遵义会议,在革命的生死关头拨正航向;敢于彻底否定“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行战略重点的转移,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辈们率先垂范,发挥正身率下的强大榜样力量,在危险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干在前,艰难岁月苦在前,用浩然正气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直形象。

       五是攻坚克难的勇气。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长期处于逆境和困境之中,强大的敌人、巨大的困难、复杂的矛盾、全新的问题像大山一般压在共产党人头上。但是共产党人具有压倒一切敌人(困难)而不被敌人所吓倒的英雄气概,就好像是天生为了战胜敌人和困难而存在的。正因为有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⑤ 的大无畏精神,共产党人敢于在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中点燃星星之火;在封锁和包围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两弹一星”;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处于低谷的严峻形势下,“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抓住机遇,有所作为”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阔步前进。

       六是苦中求乐的豪气。虽然我们党长期处于艰苦、清贫、恶劣的环境,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深邃眼光,深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因而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先辈们志存高远,豪情万丈,身处险境,放眼未来。1936年2月,经过一年长征的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不久,8.6万人的队伍已经到了“不到七千人,瘦成皮包骨”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却在陕北一个叫袁家沟的小村子里,坐在一尺多见方的小桌子边写下了“沁园春·雪”这样的宏伟诗篇,展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分自信。方志敏在慷慨就义之际依然憧憬“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前途”。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苏联背信弃义、我国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艰难时刻,党和人民表现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壮志豪情。邓小平同志怀着“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⑦ 的坚定信心,满怀激情地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正因为有了这种苦中求乐的豪气,无数先烈把砍头当成风吹帽,无数前辈把苦难当成磨刀石。

       中国共产党在创造彪炳史册伟业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一再证明了一个道理:保持充沛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一大法宝,是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首要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丢掉了这个前提,什么危险都可能存在。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展示的精神风貌是党的一大思想文化优势。丢掉了这一优势,就丢掉了党之“魂”、国之“神”。

       二

       经过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执政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物质基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权也十分巩固,然而,过去那种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却开始有所减弱,表现出精神懈怠的症状。所谓精神懈怠,作为个体来说就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产生松弛,缺乏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出现不思进取,情绪、意志、精力和活力开始下降,道德品质开始出现滑坡甚至蜕变的情况。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弱化和丧失的表现。作为一个政党来说,精神懈怠是党的思想理论活动的活力发生递减,产生保守、迟钝、停滞或禁锢的状况,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始弱化,体现党的性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出现退化甚至败坏的情况。

       精神懈怠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引起高度警觉。我们党内之所以会产生精神懈怠的危险,主要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主观因素开始发生病理性的退化:第一,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长期掌握国家政权,随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日益巩固,全局性阶级斗争的消灭,没有了过去那种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没有了大难临头的致命威胁,没有了刀枪相向的凶恶敌手,没有了逆水行舟的艰难处境,警惕的神经开始松弛,斗争(竞争)的意识开始放松,顽强的毅力开始减弱,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面临和潜在面临的各种危险,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抵御、战胜各种风险的竞争(斗争)意识。第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党执政的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动用物质资源解决社会问题的实力也大大增强,于是一些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开始迷信于“用人民币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缺乏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注意用真挚的感情、良好的作风、饱满的激情去解决群众的困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甚至全然不顾群众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状态,用物质的、简单的、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搪塞推诿的态度对待矛盾,带来一系列发展失衡的问题,使一些地方的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逐渐疏远。第三,随着国家机器的逐步强大,党和国家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有所加强,特别是制止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制造**的能力大大加强。于是一些领导干部迷信用强制性手段解决问题的作用,动不动就动用国家机器来解决群体性事件,缺乏“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缺乏“人性执法”、“温情执法”的工作作风,而在采取强制性措施的过程中,不认真调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不放下身段同群众平等地、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和沟通,遇到矛盾总是试图以势压人、以力服人、以权制人,甚至以拘禁、强拆、“被神经病”、“被自愿”、“被安居”的方式限制或者剥夺“不听话”群众的权利,“滥用警力”、“暴力执法”现象的存在,在一些局部地区造成人民群众与领导干部的严重对立。第四,进入和平年代,个人的提拔、使用和工资福利奖金的提高一般都是按照工作年限和制度规章有序进行,没有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拨乱反正年代那种人生的大起大落和跨越式的变化,也没有了那种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挑灯夜战的群众运动式的激情。人们生活在有序、安康、稳定的环境中,在规则秩序下正常工作。在人们注重物质利益追求、注重生活质量提高、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时候,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了所谓的“天花板现象”、“59岁现象”和“愤青现象”。有的已经没有提拔重用希望的干部,工作缺乏动力,上班无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快要退休的领导干部,“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为自己谋后路作准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以权谋私;有的在官场上、工作上、生活上失意的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不深刻反省个人主观能动性方面的欠缺,把所有的不满归咎于社会和党组织,成天愤世嫉俗,骂骂咧咧,看什么都不满意,而自己又不愿意为改变社会作出必要的付出和努力,成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愤青”。第五,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党和国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尽管30多年来我们遇到了国内政治**、国际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等不测风险,但我们都比较顺利地克服了,虽有风浪却波澜不惊。于是一些人对中国目前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自我欣赏,陶醉于“中国震撼”、“中国速度”、“中国之谜”、“中国奇迹”的满足之中,对我国目前尚未转型的粗放型、外向型、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问题认识不足;对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矛盾凸显期心理准备不足;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世界性难题缺乏应有的警醒,对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前进道路上潜在的艰巨性、风险性、危险性缺乏忧患意识,对应对未来艰难险阻的思想准备和心理调整也做得不够。

       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思想糊涂,信念不坚,精神动力不足。对中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模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等重大理论界限划分不清楚,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缺乏为捍卫和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的激情。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做好工作,而是机械地、被动地或者仅仅为了得到领导满意而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工作,而是仅仅把它作为谋生手段而工作。缺乏远大志向,精神萎靡不振,做事拖拖沓沓。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因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的前途悲观失望,为自己谋求后路而走上贪污腐败、蜕化变质的道路。

       2.说得好、做不好,讲得多、做得少,实干精神不强。这些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要求、执政目标应当说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细化,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贯彻落实很不够,没有真正把这些执政理念落实到各项事业的具体发展中,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在一些地方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工作是隔空喊话,隔靴搔痒,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相反,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衙门作风比较浓重,用会议指挥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用汇报来检查汇报,人民群众越来越不满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

       3.自我满足,盲目乐观,自我解剖精神缺乏。改革开放30多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确实前所未有,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快速发展是因为抓住了一些机遇,带有粗放型、扩张型的性质,而今后我国的发展形势会更加严峻。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别人跟你打交道就会更加算计和提防了;需要解决的矛盾会更加复杂,任务会更加艰巨,难度也会更加增大。然而,我们一些同志看不到这一点,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自我满足,对未来的前途盲目乐观。看不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深入查找目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清醒地反省自己并严格地解剖自己;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取得的成绩评价得过高,对个人的作用估计得过高。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的,如果盲目自信,就会丧失襟怀坦白、闻过则喜、敢于揭短、勇于纠错的锐气和勇气。

       4.固守陈规,求稳怕乱,创新和开拓意识不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大家有一股子大破大立、敢闯敢干的精神。短短几十年我们就初步完善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对社会有效的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志开始习惯于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习惯于在已有的制度框架下工作。对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社会进步提出的新任务不愿勇敢地面对,看不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愿意不断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用开拓进取的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对于基层和群众蕴藏的巨大首创精神不够尊重、不够支持,甚至用现行的条条框框去阻止、扼杀基层和群众的改革创意和萌芽。

       5.讲究排场,追求享受,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始衰减。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的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开始讲究排场,追求享受,贪图安逸。“节省每一个铜板”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同甘共苦”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有的地方看不到了。一些领导干部追求奢华,办公楼成为当地的一道豪华风景;讲究级别等级、座次礼仪、官阶待遇,“官本位”观念全面渗透;对迎来送往、公务接待、圈阅文件乐此不疲;指导检查工作习惯于踩点彩排,边界迎送,警车开道,禁行戒严,走马观花,摆姿作秀;不发生突发性事件很难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场合看到领导的身影。艰苦奋斗精神的衰减,不仅会导致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而且会大大提高执政成本,大大削弱执政党的竞争力和执政效率。

       6.争功诿过,搪塞推脱,责任意识较差。一些党员干部一扫过去那种争先恐后、奋勇当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在工作中,愿意做好事,不愿做难事;愿做风光的事,不愿做“擦屁股”的事;愿做独当一面的事,不愿做需要统筹协调的事;愿做有条件保证的事,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事;基本能完成领导布置的事,但不愿多想多干事;遇到矛盾不想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而是以团结稳定为借口调和矛盾,掩盖问题;能听取基层和群众反映问题,不主动上门了解和调查问题;按照领导思路论证问题,不积极用自己的研究报告问题;习惯于用现成套路处理问题,不善于用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积极处理已经出了的问题,不去研究潜在问题;揭露问题慷慨激昂,解决问题畏缩不前等,致使一些问题和矛盾长期得不到处理,直至积重难返。

       7.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忧患意识淡薄。为了得到提拔重用的显绩,片面追求个人政绩,置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于不顾,产生“唯GDP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不顾发展质量和人的生命,片面追求“高速度”等错误观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可能出现和潜在的隐忧缺乏深刻的认识,或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忧患意识的淡漠、工作的短视、急于求成的功利观必然会造成对未来发展预见不足、准备不足、抗拒风险能力下降。

       8.放纵个性,突出自我,团结协作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些年来我们在尊重个性、自由发展、强化责任、责任追究等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和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个性得到了张扬,自我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这是好事。然而,我们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好地把过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扬光大。有的党员干部过于看重自己,不相信同事,不相信群众,把自己当成“诸葛亮”,把别人当成“阿斗”,看不起别人,不屑于与别人合作共事,或者在与别人合作共事时总是闹别扭,总是人齐心不齐,搞得单位乌烟瘴气,工作政出多门,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和贯彻力。

       9.文过饰非,恐惧监督,政治勇气不够。中国共产党人襟怀坦白、不怕困难、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政治勇气来源于无私无畏。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所以,为了人民什么牺牲都可以承担,为了人民什么批评都可以接受,为了人民什么错误都可以改正。然而,长期执政的地位,使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我们的权力是谁赋予的,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人民群众具有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忘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为了掩盖矛盾,为了制造虚假政绩,对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采取粉饰太平、文过饰非、封堵言路、敷衍应付、威逼利诱、我行我素,甚至打击报复的态度。政治勇气的不足容易使执政党丧失吐故纳新、自我净化、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功能。

       三

       虽然精神懈怠问题在我们党内的存在并不是全局性的,即使在出现问题的一些部门和单位,也不一定同时都存在上述问题。然而,精神状态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传播性和相对独立性,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局部问题可能很快会变成全局问题,精神懈怠的危险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的危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精神懈怠问题是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面临的首要危险。之所以说它是首要危险,主要有三点理由。

       第一,从历史上看,一些执政党的垮台都是从精神懈怠开始的。例如,苏联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创造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成社会主义,战胜德国法西斯,成为世界上第二超级大国等辉煌成就。但是随着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威信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党和国家组织领导自信心的增加,开始出现精神懈怠的情况。一是党员干部缺乏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苏共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没能与时俱进地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错误地把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理念、制度和机制当作社会主义来坚持,造成理论与实际、原则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人们的思想混乱,理想信念错位,社会普遍缺乏正确的精神追求。宣传机器大量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虚假高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普遍产生怀疑、迷茫、失望的情绪。特别是苏共领导人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逐步接受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思想理论的“失魂”,必然走向“思想自杀”⑧。二是改革创新意识越来越淡薄。从斯大林开始的历任苏共领导人盲目自满,自我陶醉,固步自封,缺乏自我解剖精神,缺乏纠正错误的主动自觉。苏共领导人自认为已经建立的制度是完美无缺的,越是后来越是墨守成规、固守教条,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缺乏政治敏锐性,不愿意对僵化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动手改革,不愿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政治局私下流行一句话就是:“不,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改变”⑨,抱残守缺的惯性思维使社会发展越来越缺乏动力,日渐沉疴。三是苏共领导人制造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形成惟上是从、惟命是从的奴隶心态,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丧失殆尽。苏共领导人为了维护个人的威信,制造个人迷信,乐于接受个人崇拜,甚至不惜采用党内残酷斗争的方式维护威权体制,造成万马齐喑、噤若寒蝉、惟上是从的局面。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严重缺乏,使执政党面临“一人系天下之安危”的险境,广大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缺乏,导致在苏联和苏共处于灭顶之灾的生死关头,竟没有几个人敢于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四是贪图享受,追求特权,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苏共领导人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逐步追求奢华和特殊享受,与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精神日益淡化,党内形成了享受特殊利益的特权阶层。对领导干部搞“官职名录等级制”、“特供制”、特定工资和“钱袋制”;实行事实上的“终身制”、“世袭制”,严重脱离群众,逐步丧失党的先进性,以至于人民群众越来越不相信苏共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1989年1月至1991年1月短短两年就有290多万名党员要求退党,不少人甚至成为苏共的掘墓人。五是官僚衙门作风日趋严重。形式主义、文牍主义满天飞,官僚机构叠床架屋,工作职能交叉重复,干部队伍冗员臃肿,党的干部高高在上,不思进取,互相推诿,不负责任。党的队伍一盘散沙,大家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执政党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变成了丧失灵魂,轰然倒塌的‘泥足巨人’”⑩。剧变中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

       第二,从我们党目前面临四大危险的内在关系讲,精神懈怠是首要的危险。这四大危险的关系是,精神懈怠是首要的危险,能力不足是最直接的危险,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消极腐败是最致命的危险。精神懈怠之所以是最首要的危险,是因为它与其他三个危险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干成别的政治派别没有干成的三件大事,首先是因为我们党有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一个执政党要蜕化变质也是首先从精神懈怠开始的。有了好的精神状态,没有能力我们可以培养能力,能力不足可以笨鸟先飞,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在野党到执政党、从执政党到受人尊重的执政党,这种能力的巨大变化,不就是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取得的吗?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11)因此,我们只有很好地解决精神懈怠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消除我们党面临的其他危险,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

       第三,精神懈怠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还没有解决的首要难题。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建党93年、执政74年的政党,应当说创造了目前世界上一党执政较长的历史。但它还是垮掉了。现在世界上一些政党研究专家提出了一个所谓“80大限”的说法,即一个政党不可能做到长期执政,过不了80年的“生命极限”,在70多年内必然就要衰败和垮台。目前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三个政党都没有超过80年。除了苏联共产党之外,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时间7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执政时间75年。这些政党突破不了所谓政党执政“生命极限”的首要原因就是这些党不能够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万众一心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是因为内部分裂削弱自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在强劲的对手和重大的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精神崩溃,败下阵来。目前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采用两院制、三权分立制、多党竞争制、轮流执政制这样的机制,解决了由于执政党的政治精英不思进取、脱离实际、脱离选民、政治腐败等精神懈怠引起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既要为避免西方民主政治的狭隘性、片面性和虚伪性而不采用西方的政治体制,又要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保持永不言输、永不言败的良好精神状态,确实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应当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真研究在新的客观环境下,通过建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来消除精神懈怠危险的问题。

       注释:

       ①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第1512页。

       ②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8页,第382页。

       ④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第1101页。

       ⑥ 参见郑必坚、龚育之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版第344—355页。

       ⑧ 参见张树华《苏共“失魂”的教训》,载于《瞭望》2022年第26期。

       ⑨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24页。

       ⑩ 参见姚联合《苏共干部特权制度》,载于《文史参考》2022年第15期。

       (11)转引自《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70页。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教授,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副会长)

第3篇:精神千万不能懈怠

       精神千万不能懈怠

       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人,就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由此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一个政党没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是发展不起来、强大不起来的。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那么多的大事、急事、难事,经受住了惊心动魄的考验,战胜了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挑战,书写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个人不卖力„„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黄炎培1945年的这番议论至今发人深省。世界上许多老党、大党垮台的教训告诉我们,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思想麻痹、精神懈怠。“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既没有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也没有了创业时期的缺吃少穿、艰难困苦。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在思想观念多变、价值取向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客观环境中,精神懈怠的危险悄然而至。有的领导干部不思进取,萎靡不振,“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忧患意识不够;有的心不在焉、得过且过,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作为而不作为,工作劲头不足;有的保守封闭、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开拓精神不强。这种松懈、自满、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看似没有腐败那样触目惊心、没有能力不足那样一目了然,只是在极少数干部身上存在,但照样会导致矛盾在推诿中升级,良机在敷衍中错失,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更会像“温水煮青蛙”那样酿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是一种心怀人民、心忧天下的操守。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显现成效,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了增速缓中趋稳、物价涨幅回落、结构调整有序推进的态势。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十八大以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画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人民幸福生活的最美画卷。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振奋精神,需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要展示出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勇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清规戒律,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加快开拓创新步伐。振奋精神,需要有“慢不得”的危机感。思危则安,思亡则存。我们要将危机意识作为一种工作动力,时刻面对挑战和压力,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牢记自己的庄严职责,抓紧工作、抓紧落实,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振奋精神,需要有“坐不住”的责任感。责任感彰显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都要有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劲头,有一种躺着想事、坐着议事、跑着干事的冲劲,心中始终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4篇:精神一日不可懈怠

       精神一日不可懈怠

       ——浅谈作风建设

       2022年1月,公司党委以新港党字[2022]第1、2号文分别转发了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规定的通知》和中共长沙市纪委、长沙市监察局《印发〈长沙市违反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眼下,企管部正在着手起草《新港公司改进作风(试行)办法》,可见公司对全司广大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根据目前的社会现实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本人感慨万千,深感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同时更感到理想信念和精神的可贵。

       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一路披荆斩棘,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并且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靠的是什么?正是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理想信念。黑格尔说:“时间的长度是某种相对的东西,而精神的力量却闪耀着永恒的光亮。”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最危险的懈怠,就是精神的懈怠;最不能丧失的,莫过于精神的坚守。

       什么是“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精神;“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精神;慷慨悲歌、同赴国难是一种精神;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是一种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一种精神;“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是一种精神;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也是一种精神……精神是信念的寄托,信念是精神的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同样需要精神的力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保持意志坚定、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会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者,成为公司党委和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成为工作作风建设的率先垂范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要保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会在事业上负责任,树立鲜明的服务意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把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思路,把创新机制引入到部室工作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寻求破解困局之道,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随时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勤于思考,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全局性、战略性思维方式,时时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超前思维,超前谋划;善于开动脑筋,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研究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趋势,协助领导进行科学决策;要善于学习,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带着问题学习,联系实际学习,深入进行思考,培养过硬的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因循守旧,不僵化停滞,不断发现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提出新对策,成为工作作风建设的创新者,为港口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新港的一名员工,要保持爱岗敬业、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敬业既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也是一个普通员工实现自己价值的现实途径,还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具体体现。有了这种状态,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从而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创造出一流业绩。作出新港的一名员工,我们不论身在何种岗位,一定要增强敬业精神,细致入微、严谨务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有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坚韧不拨、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做到讲求科学、真抓实干、永不懈怠。把客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从根本上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尽心尽力为客户服务,成为工作作风的踏实执行者,为企业亦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收益。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基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他告诫我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今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对党内作风之弊来次大扫除。他指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更重要的是不能把这项任务变成“只刮风不下雨”的作秀,光喊口号而不去落实,而是需要公司各单位、各部室有针对性地真抓,实实在在地及时进行作风教育整顿,搞好整改,要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把新港全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有作为、有能力、真心实意地为客户服务的队伍。我们每个人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以精神一日不可懈怠的姿态,为新港的生产经营和港口建设添砖增瓦!

第5篇:三敢精神整改措施

       “三敢精神”整改措施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充分认识到“三敢”精神大讨论活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三敢”精神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进一步弘扬“三敢”精神,我认真查找了自身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对当前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二、服务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思想体会的不深不透,还没有自觉地把群众对我们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有些工作做的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小成即满,今后还要继续把工作做深做细,因为服务是永无止境的,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不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就有可能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学习还不够自觉。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

       通过自己查找以及民主评议,找出了自己在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据此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开始了积极的整改。针对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工作效率,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深入学习“三敢”精神,充分领悟“三敢”精神的内涵,从思想品质,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上入手,向老同志学习,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的精神。俗话说“打铁需要本身硬”,通过学习,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锻炼出过硬的工作作风,真正达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要求。

       二、紧紧围绕本村中心工作,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一心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出主意,想办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敢于负责的精神,承担起党支部、村委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做到让领导放心,让村民满意。

       三、树立每天都是新起点的工作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以真情感人,真诚待人,真心为民的工作态度,为民排忧解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把自己的一片真诚奉献给上万村。

       四、把“三敢”精神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践行“三敢”精神中,率先垂范,当先锋做表率。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展风采、树形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第6篇: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

       历经三大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穿越90年激流险滩,行走在一段相对开阔平静的水域。枪林弹雨的考验已成往事,筚路蓝缕的建设写入历史,但是,新的航程中,风险与挑战并未减少。正如先哲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也正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历史的责任就这样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

       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当改革从“摸石头”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危险随之而来。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在现代化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转型乘势而上,就可能不进则退,失去发展的机遇,陷入长期的停滞。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群众讥之为“庸官”,讽之为“昏官”,既责其尸位素餐,更忧其贻误发展。

       “政怠宦成”,或因既往成就遮住了视线,或因既定格局缚住了手脚,更深层的原因,是囿于个别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利益不断分化,主体日益多元,诉求日趋多样。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务、财务透明化到收入分配合理化,很多改革必然触动个别利益、涉及深层利益,带来阵痛甚至风险。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面对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要求,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永久奋斗的朝气,才能打破利益的樊笼,克服前进的阻力。假如让精神在利益的温床上懈怠下去,只会滋生暮气、惰气甚至邪气。

       对于可能出现的骄逸和懈怠,我们党始终高度警惕。从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要有“一股子气呀、劲呀”。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是一个决意永葆先进性的马克思政党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1945年,黄炎培到访延安,发出周期率的警思:“大凡初时聚精会神,„„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下了。”毛泽东回应道: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前,我们党曾将夺取全国政权喻为“进京赶考”。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赶考”的精神没有过时。靠人民的监督警示自己,以人民的期待鞭策自己,我们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以百倍的勇气推进改革大业,以振奋的精神赢得未来。

第7篇:端正事业追求 防止精神懈怠

       端正事业追求 防止精神懈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总书记的讲话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四个危险”之首,真是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哲学上通常称其为意识。精神是一个人健康、信仰、志向、勇气、意志、毅力、韧性的综合体现。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干部队伍精神面貌不错,整体上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少数人身上也的确存在着精神懈怠的问题,据我观察,大致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未老先衰,暮气沉沉,眉头紧锁,目光无神,讲话有气无力,走路慢慢腾腾,要么长吁短叹,要么怨天尤人;

       二是不思进取,无所用心,盲目自满,固步自封,怕苦怕累,畏难不进,得过且过混日子,做天和尚撞天钟; 三是浮躁不安,心绪不宁,六神无主,五心不定,生活无目标,办事无日程。学习没有兴趣,常常心猿意马;工作没有热情,凡事磨磨蹭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茫茫然不知所措,昏昏然没有主心; 四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好读书,不作调查。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奢侈浪费、劳民伤财。情况不明决心大,工作不实口号多;

       五是工作马虎,大意粗心,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经不起检查,更经不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六是办事拖拉,推委扯皮。对自己有利的事,争锋而上,没有好处的事,退避三舍;有了成绩,非我莫属,出了问题,推得干净;

       七是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怪话连篇,牢骚满腹。对谁也瞧不起,对谁也不信任,什么事也看不惯,什么话也难听进。评头品足,对谁都妄加指责;信口雌黄,对谁都随便议论。鸡肠小肚,目光如蝇;口中洋洋万言,心中实无一策,才疏学浅,眼高手低,而又没有自知之明;

       八是品行不端,利欲熏心,谋官争权,弄虚作假,蒙哄上级,糊弄百姓,形式主义,表面工程;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奴颜婢膝,摇尾乞怜,打小报告,送小殷情,跑官要官,整人坑人。还有一些人道德滑坡,对父母不尽孝道,对子女不尽责任,对配偶不尽爱心,对群众不讲感情。

       上述情况虽表现在少数人身上,虽与贪官腐败分子有所区别,但消极影响和危害不容轻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一种颓废的心态,一种灰暗的心态,一种失败的心态,一种病毒性心态。说这种精神懈怠是一种危险,毫不过分。毛泽东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常常把精神比作灵魂。种种古老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不绝,屡遭磨难而不灭的“民族魂”。任何长存的民族总是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国家要有民族魂,为人要有“精、气、神”。“精、气、神”象征着生机、象征着健康,象征着成功,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可堪重任。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事业。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事业是崇高精神的能源。面对各种新的考验,如何激发热情,昂扬斗志,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不仅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坚定信仰,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我们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最感动、最难忘、最受启迪的是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我们的革命前辈、英勇的红军将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我们普通党员,正是那种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才做到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战胜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阻,取得最后胜利。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近些年来,不少高官落马,被党纪国法制裁,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花花世界面前,动摇了信仰,丧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一步一步走向犯罪深渊。事实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党的纪律,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就能有效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经受各种考验,永保共产党人本色。

       读书学习,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得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中央领导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要读好书,要善读书。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一个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人,精神是不会懈怠的。认真读书学习,就能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调适,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当我们为经济上的不富裕而发愁时,当我们为自己提拔不快而苦恼时,当我们为工作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而压头时,我们就去想想我们的祖辈,想想自己当年的苦境,想想那些至今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儿时朋友,想想那些失业下岗、奔走呼号的兄弟姐妹,想想冰天雪地站岗巡逻的战士,想想烈日当空下挥汗劳作的人们,想想那些为着共和国建立和建设牺牲了生命的无数英烈,我们就应该感到知足,就应该感到幸福。更应该扪心自问,我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多少,奉献了多少。这样一想,心态就会和谐,情绪就会好了起来,精神懈怠的现象也就能防止和克服了。

       埋头苦干,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人最烦恼的是无事可做,无端的打发时光,无端的消耗生命,无限的缩小自我。摆脱烦恼,克服空虚,最好的办法是干好手中事、走好脚下路。手中的事连着集体,连着国家,连着人民。脚下的路通向过去,通向未来,通向理想。事由人做,路由人走。尽心的做事,小事大事就可以做好;踏实的走路,直路、弯路都可以走稳。工作就是斗争,工作就要投入,和工作中的困难作斗争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情操的升化,是一种境界的超越,更是一种人格的锤练。我们要在工作中消除烦恼,在工作中激发热情,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在工作中延长生命,在工作中创造业绩,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第8篇:人民日报:“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人民日报:“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2022年07月14日 02:53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T|T

       39116人参与335条评论打印转发

       “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人民观点·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②)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

       历经三大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穿越90年激流险滩,行走在一段相对开阔平静的水域。枪林弹雨的考验已成往事,筚路蓝缕的建设写入历史,但是,新的航程中,风险与挑战并未减少。正如先哲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也正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历史的责任就这样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

       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当改革从“摸石头”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危险随之而来。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在现代化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转型乘势而上,就可能不进则退,失去发展的机遇,陷入长期的停滞。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群众讥之为“庸官”,讽之为“昏官”,既责其尸位素餐,更忧其贻误发展。

       “政怠宦成”,或因既往成就遮住了视线,或因既定格局缚住了手脚,更深层的原因,是囿于个别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利益不断分化,主体日益多元,诉求日趋多样。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务、财务透明化到收入分配合理化,很多改革必然触动个别利益、涉及深层利益,带来阵痛甚至风险。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面对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要求,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永久奋斗的朝气,才能打破利益的樊笼,克服前进的阻力。假如让精神在利益的温床上懈怠下去,只会滋生暮气、惰气甚至邪气。

       对于可能出现的骄逸和懈怠,我们党始终高度警惕。从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要有“一股子气呀、劲呀”。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是一个决意永葆先进性的马克思政党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1945年,黄炎培到访延安,发出周期率的警思:“大凡初时聚精会神,„„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下了。”毛泽东回应道: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前,我们党曾将夺取全国政权喻为“进京赶考”。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赶考”的精神没有过时。靠人民的监督警示自己,以人民的期待鞭策自己,我们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以百倍的勇气推进改革大业,以振奋的精神赢得未来。

       人民日报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系列评论

       “精神懈怠”须防微杜渐

       李磊

       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党面临的“四个危险”中,“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精神懈怠,就是一个人、一个党,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在基层工作中,精神懈怠通常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逐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作风漂浮、办事推诿。对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精神懈怠的危险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现实问题。

       我们在一些基层单位办公室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一边是斗志昂扬的干部和冲劲十足的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一边则是少数人喝清茶、看报纸的悠闲场景;单位领导在安排工作时,一边倾向于重用年轻人,习惯性地认为年轻人相对而言更服从命令、工作更有创新精神,一边对资历老的下属有所照顾,同时也在潜意识里认为他们思想固化、不易于指挥调动;一方面基层机关单位的人员编制数往往超编,另一方面在工作调度任务分配时又常常感到人手不足。这一矛盾现象值得人们反思。

       笔者在此并不是对“被照顾的下属”存在歧视,他们通常是已经在单位工作了一二十年,有一定的资历,也经历过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胸怀大志的年轻时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过汗马功劳。而今人到中年,错过了一些机遇,或因年龄限制,没有了上升空间,工作失去了动力,锋芒又被后来的年轻人盖过,渐渐地成为单位里被边缘化了的人物。一些党员干部因此心理上有了落差,失去斗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既然英雄已无用武之地,且就收起宝刀享清福,于是表现在单位里得过且过、不求进步、不犯大错,只等熬到退休。缺乏斗志、缺乏理想、缺乏动力,精神懈怠的危险逐渐抬头。

       从“意气风发”到“精神懈怠”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组织上要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变的可能,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杜绝,从苗头上制止,扫除滋生精神懈怠危险的温室土壤。每个党员干部自身要做到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识大体、重大局、轻官权、淡名利。此外,笔者认为,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还有以下几点:

       一、放宽选拔通道,公平公开竞争。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除了一些特殊要求的岗位,放宽或取消年龄限制,不应让年龄限制成为人为设置的一道坎,或对超龄者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偏见,给更多有才干的人得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机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说的“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二、科学合理用人,激活人力资源。没有带不好的团队,只有不懂用人的教练。年轻人敢闯敢干,思维活跃;中年人踏实稳重,具有一定资历的干部往往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社会上已形成广泛的人脉,分派利于发挥其特长的工作任务,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完善绩效考核,肯定存在价值。在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中,全面考虑干部的德、能、勤、绩。一些繁杂、长期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是不容易看到成绩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绩效考核中合理设置指标和分值,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经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同时,在基层干部中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如进行基层业务工作能手、传帮带标兵等称号的评比,并对其加以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经常性的激励,能起到表扬先进、鞭笞落后的作用。

       四、加强学习培训,工作与时俱进。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特别是年长的干部,更应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跟上时代潮流,不被社会淘汰。

       五、强化德育培养,监督惩治并举。一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精神文化追求和你追我赶的向上氛围。另一方面不放任不姑息精神懈怠现象,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防止慵懒散入手,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落到实处。

第9篇: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XXX,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

       我之前做过几年老师,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老师让一个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结果引来了哄堂大笑,我当时就产生一个疑问,难道谈理想、谈抱负是一件丢人的事吗?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我在想,如果12岁的周恩来在今天的课堂上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是否会同样引起哄堂大笑呢?同样!今天我们的党员还能否坚定地喊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吗?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来回答。

       通过两个月来的群众路线教育,想必大家已经非常清楚践行群众路线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的面

       前。为什么要把精神懈怠放在首位?因为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精神懈怠是一支“麻醉剂”,是一种“慢性病”,是精神上的“侏儒症”。它虽然不像能力不足那样表现得一目了然,不像脱离群众那样表现得尖锐可怕,也不像消极腐败那样表现得触目惊心,但是,它会慢慢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失去判断力,会渐渐消解你的激情让你失去执行力,它可以让你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而不能自拔。精神懈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仰出了问题,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引起人民的不满,就会动摇党的根基。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之所以能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支撑。

       如何践行群众路线?我认为最起码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精神懈怠!当接到工作的时候,我们是讨价还价,还是尽职尽责?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是等待观望,还是自我激励?如果我们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方式,我们的人生就会失去方向,我们应当也必须坚定地相信:我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我们从事的事业是有意义的!

       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的辛勤工作,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10篇:四大危险精神懈怠最危险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最危险2022年07月20日 14:39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据7月1日新华网)

       总书记指出的这四大危险,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可以说是影响和制约党继续保持先进性和保持良性发展势头的问题所在。但笔者认为,四大危险之中,精神懈怠最危险。

       首先,精神懈怠就会能力不足。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一个人有精神,渴望进步、有进取心,那么他完全可以弥补先天能力的不足,进而通过后天的学习、交流、思考而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但如果精神懈怠了,自然进取心不强,自然会忽视学习,而一个没有了进取心、不注重后天的学习的人自然会变得固步自封、思想僵化,长久如此自然无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成为一个落伍者。

       其次,精神懈怠就会脱离群众。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建党90年间始终保持不脱离群众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讲精神的,老红军李文祥如此说:“党员就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战斗最吃紧的时候往上冲的是党员,不打仗的时候工作成绩最好的是党员。我这个党员不这样做,群众就会看不起我。打仗不带头,生产不带头,光凭关系好就入党,就是给党抹黑,降低党的威信。多为自己考虑,那党员就不合格。都想为个人考虑,那就毁了,社会主义干不成了”。显然,共产党员的精神就是这个时代最高尚的献身精神,就是那种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缺少了这种精神,共产党员就会脱离群众,就会感到陌生,感到失望。

       第三,精神懈怠就会消极腐败。提起文强,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他十恶不赦、罪有应得,但客观的说文强这个人还是有一定政绩的,他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其实就说明这一点,但如此一个备受组织关怀且有一定政绩的人会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呢?一个根本原因是精神懈怠了,面对荣誉,面对利益文强动摇了,虽然他已经身居正厅,但依然抱怨自己升迁太慢,文强谈起自己腐败之原因也提到自己因为升迁无望而腐败。精神懈怠了,党性缺失了,理想信念没有了,久而久之他开始脱离群众,开始消极腐败,开始习惯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76年前,面对几十万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几万红军因何能始终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并克服难以置信的困难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一个最关键因素就是精神的力量,条件虽然艰苦,困难虽然很多,但是几万红军始终对革命充满信心,充满期待,所以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甘于奉献,而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他们战胜了困难,最终走向了胜利。所以,共产党人决不能精神懈怠,精神懈怠了,进取心就没有了,就会脱离群众,就会消极腐败,而长久如此党就失去了一切。

       精神懈怠了,理想信念自然会缺失,党性自然会不强,服务意识自然不强,工作能力自然会下降,而久而久之,党员干部就会在发展过程中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就会消极腐败。所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精神懈怠最危险。

第11篇:人民日报评论部:“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人民日报评论部:“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http://www.xiexiebang.com 2022年07月14日07: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历经三大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穿越90年激流险滩,行走在一段相对开阔平静的水域。枪林弹雨的考验已成往事,筚路蓝缕的建设写入历史,但是,新的航程中,风险与挑战并未减少。正如先哲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也正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历史的责任就这样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

       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当改革从“摸石头”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危险随之而来。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在现代化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转型乘势而上,就可能不进则退,失去发展的机遇,陷入长期的停滞。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群众讥之为“庸官”,讽之为“昏官”,既责其尸位素餐,更忧其贻误发展。

       “政怠宦成”,或因既往成就遮住了视线,或因既定格局缚住了手脚,更深层的原因,是囿于个别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利益不断分化,主体日益多元,诉求日趋多样。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政务、财务透明化到收入分配合理化,很多改革必然触动个别利益、涉及深层利益,带来阵痛甚至风险。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

       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主动性。面对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要求,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永久奋斗的朝气,才能打破利益的樊笼,克服前进的阻力。假如让精神在利益的温床上懈怠下去,只会滋生暮气、惰气甚至邪气。

       对于可能出现的骄逸和懈怠,我们党始终高度警惕。从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要有“一股子气呀、劲呀”。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是一个决意永葆先进性的马克思政党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1945年,黄炎培到访延安,发出周期率的警思:“大凡初时聚精会神,……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下了。”毛泽东回应道: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前,我们党曾将夺取全国政权喻为“进京赶考”。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赶考”的精神没有过时。靠人民的监督警示自己,以人民的期待鞭策自己,我们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以百倍的勇气推进改革大业,以振奋的精神赢得未来。

第12篇:力戒“精神懈怠”从“我”做起

       力戒“精神懈怠”从“我”做起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讲话》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四个危险”之首, 思想深刻,令人警醒。

       “精神懈怠”不可轻视。随着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有了变化,有的认为干革命的苦日子已经过去,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自己曾为革命作出过贡献,该享受一下生活了;有的看到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比这些人差,但财富却相差甚远,心态失衡,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在职务升迁中遇到了“天花板”,总觉得自己该得到的没有得到,于是萎靡不振;有的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当主流,认为腐败积重难返,“廉洁干部不香、贪腐分子不臭”,慢慢滋长出羡“腐”心理。在各种意识和心态的影响下,党内出现了“精神懈怠”现象。需要重视的是,“精神懈怠”不仅仅出现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甚至有滋长蔓延之势。“精神懈怠”在当前主要表现为: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自以为有功劳、有能力、有水平,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松能力的提高,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锐减,工作上得过且过,生活上享乐为上。二是宗旨意识淡薄。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弄虚作假,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不作为或慢作为,效率低下,失职误事。三是精神萎靡不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工作无责任心,作风漂浮,遇事推诿,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四是组织纪律松懈。对中央、自治区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严重,习惯于自己说了算,听不进去不同意见。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

       “精神懈怠”看似一般性的意识问题和作风问题,实则是各种危险的根源。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了,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党性观念就会淡薄、服务意识就会削弱、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廉洁自律就会放松。因此,精神懈怠的危险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面临的首要危险。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实施者,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必须具备比一般党员干部更加严格的素质要求、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坚决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

       力戒“精神懈怠”从“我”做起。“精神懈怠”是一个人丧失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消极懒惰的生存状态。其实,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对“精神懈怠”并没有天然的排斥力。恰恰相反,稍有放松就会陷入“精神懈怠”的泥潭。因此,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誡勉能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始终保持旺盛主观能动性的源泉。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只有真正树立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在任何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形势,选对前进方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二要坚持不断学习。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才能不断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诚然,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只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就一定能够变成人生的乐趣,变成一种精神的享受。三要始终不忘群众。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只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就会有做不完的工作,使不完的干劲,就不会、也不敢“精神懈怠”。四要勤政廉政。勤政廉政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要求,也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坚持勤政廉政,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严防腐败、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坚决杜绝“懒、散、庸、拖、贪”现象,在物质诱惑面前经受住考验。

       总之,“精神懈怠”,不仅事关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生活和工作状态,而且它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整体面貌。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郑重提醒和殷殷告诫,力戒“精神懈怠”从“我”做起,坚持弘扬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保持一种工作的激情和热情,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作者吴燕:自治区纪委宣教室主任)

第13篇: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险

       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险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危险”正是执政党最为关切的严肃问题,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被置于首位,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什么是“精神懈怠”呢?从胡总书记讲话中不难看出,“精神懈怠”是为政的思想问题,“能力不足”是为政的水平问题,“脱离群众”是为政的作风问题,“消极腐败”是为政的品质问题。“精神懈怠”直接影响到其它三个方面,如果精神懈怠了, 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党性观念就会淡薄、服务意识就会削弱、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廉洁自律就会放松。所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精神上的懈怠才是最根本、最可怕的一种懈怠。

       “精神懈怠”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但从目前党内的状况看,“精神懈怠”不仅表现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甚至在有的地方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主要表现有:一是动摇了理想信念。在改革发展过程了没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二是淡薄了宗旨意识。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言行不一,弄虚作假。三是丧失了进取之心。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锐减,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有心思做官,无心思做事,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四是放松了组织纪律。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漂浮,相互推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对于一个执政大党来说,长期精神懈怠必然会产生骄傲、居功、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情绪;必然会引发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我们一定要看到它的严重危害性,对精神懈怠的危险绝不能麻木不仁,掉以轻心。胡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员和干部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切实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要增强党性观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要树立忧患意识。牢记“盛世不忘隐忧,居安须防危乱”的忧患意识,在忧患中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在忧患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四要积极干事创业。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营造一个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畅通一个好的晋升渠道;五是要加大惩处力度。从源头预防和惩治各种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常葆谨慎心和敬畏感,常存“祸患积于忽微”的谨慎心,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敬畏心,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不想腐、机制上不能腐、行为上不敢腐,干干净净为官,勤勤恳恳做事。

       (奉新县第一纪工委 周玮)

第14篇: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学习能力心得

       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学习心得

       自市分行开展“克服精神懈怠、提高工作能力”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来,我就活动中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总结,现将本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作简要汇报:

       一、对活动主题的理解认识

       古人讲“忧懈怠 则思慎 始而敬终”,意思就是仔细、谨慎地 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 毫不怠慢,就不会有 窘迫之患。精神懈怠是指由于理想动摇、信念滑坡、信仰缺失而使人的精神萎靡、意志消退、不思进取。精神懈怠具体表现在:缺乏主人翁 精神、责任意识弱化、情绪上萎靡不振、工作上不求作为、工作打不开局面、理想信念不牢、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消极情绪大、彷徨观望等多个方面。要克服精神懈怠我个人认为: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始终保持旺盛主观能动性的源泉。

       二要坚持不断学习。只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就一定能够变为人生的乐趣,变成一种精神的享受。

       三要有朝气、有魄力、有活力,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

       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质量”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工作实效”上,切实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现象。

       二、自身存在的几点不足:

       1、在思想上 曾存在过工作情绪不高的状况。在我所从事客户部综合工作的 2年半时间里,面对大量的各种报表和各类文字材料也曾存在认为工作太琐碎、工作永远干不完的情绪,通过本人自我疏导和科领导的关怀,及时调整了心态,认识到虽然综合工作枯燥单一,但只要报表质量高不被上级行扣分,就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没给市分行抹黑,这也是一种荣誉。

       2、在学习上存在过学习主动性不强,遇到与本职工作没有联系的知识不会积极的去学习,吃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小亏。

       通过这次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使我受益良多,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今后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都会坚定的扛起工作的责任,投入热情,投入真心,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克服精神懈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以丰富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向自己、向单位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个人精神懈怠整改措施

       攻坚克难精神懈怠整改措施

       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整改措施

       存在精神懈怠现象整改措施(共8篇)

       工作懈怠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