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工作汇报(共6篇)

第1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汇报

       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汇报

       我县16-6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6395人,为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2022年以来,县人社局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带动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建立扶贫车间41家,有12家建立在贫困村,带动772人就业,其中吸纳的贫困劳动力有326人,人均年增收达到10000元以上。在已建立的扶贫车间中,3家享受补贴18746.5元,7家享受创业贷款150万元。

       一、加强政策统筹指导。

       2022年,县人社局起草下发了《县就业扶贫工作具体操作办法》,从发展扶贫车间计划、范围和条件、申请资料、补贴标准及资金拨付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及细化。今年,我们又出台了《关于做好2022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对扶贫车间的开发、扶持和后续管理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并且,根据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22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年,我们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全县建立100个扶贫车间、带动10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的目标。

       二、创新扶贫车间开发思路。

       结合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县人社局鼓励乡镇积极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建设扶贫车间,既为扶贫车间建设节约了场地、房舍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其中镇村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养殖海狸鼠、镇村邓小平利用闲置猪场转场为金蛋加工厂共带动4名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成为了全县扶贫车间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利用乡镇特色产业,鼓励乡贤能人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其中镇利用腐竹的特产产业,建立了2家扶贫车间,共吸纳3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6000元;镇利用井冈蜜柚特色产业,建立2家蜜柚种植扶贫车间,共带动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5000元。

       四、引导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

       为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不方便进城务工的问题,县人社局利用乡镇场地租金低、场地大、劳务成本低、富余劳动力足的特点,引导县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其中手套厂、制衣厂、针织厂在乡镇建立的产品加工点,共吸纳1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达到17000元。

第2篇:扶贫扶贫工作汇报

       xxx驻村扶贫工作汇报

       驻村工作队长 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xxx2022年帮扶xx镇xx村。按照“精准识别、精确施策、精细管理”总要求,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夯实责任

       我办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硬任务,把做好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牢,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7月18日全县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xxx立即主持召开了干部驻村联户扶贫专题会议,号召全体人员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以xxx为队长,xxx、xx为成员的xx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切实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实际,工作队及时联系水利局租用小型水泵,解决燃眉之急。4.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8月20日,工作队根据办公室领导安排,征得村委领导同意后,从266户贫困户中选取90户作为办公室全体人员帮扶对象,每人帮扶两户,并要求所有干部逐次逐批和自己帮扶对象见面,详细了解其当前生活状况和家庭实际困难,同时积极为他们讲解惠民政策,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克服困难。

       5.深入开展汛期排查活动。7月入汛以来,工作队多次深入到后xxx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对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险处置,切实做到安全工作无漏洞,全力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新农村建设任务重。一是道路交通基础较薄弱。xx村全村依然有xx公里主道路已经基本拓宽,由于资金原因尚未硬化,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生产和出行。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不足,有的组仍是靠天吃饭。三是电力设施亟待完善。xx四个组因住户分散、电线老化陈旧,电量弱,电压不稳,特别给烤烟种植户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烤烟面积的发展,(二)经济落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农业结构单一。xx村普遍以养种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单一的现象。近几年,xx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

       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只能发展传统低效益的种植业。三是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只是盲目跟从,忽视长远效益,没有致富的目标。

       五、下步工作打算

       1.严格执行《xxx县级机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管理制度》(x组通字„2022‟7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加强走访摸底活动,在10月底前把所有贫困户全部走完。

       2.向xx村示范户、富裕户取经,号召他们向贫困户传授致富经验、技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配合镇、村,结合实际制定村级三年规划。

       3.积极协调在建、要建项目,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用。 4.积极完成镇、村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3篇:精准扶贫扶贫车间

       ICS 03.100.99

       DB37 省

       地

       方

       标

       准

       山东

       DB 37/ XXXXX—2022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XXXX-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XXXXX—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2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菏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DB37/ XXXXX—2022

       引

       言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菏泽等市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探索创新了扶贫车间这一就业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提升了乡村文明和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山东省在总结和提炼菏泽等地扶贫车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和组织管理等内容,更好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激发劳动脱贫、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II

       DB37/ XXXXX—2022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扶贫车间的基本原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的扶贫车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50011-202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40-202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45-202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52-202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扶贫车间 aiding factory 建设在乡、村,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3.2

       土地增减挂钩 construction landuse balance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地块协调利用,实现城乡用地更合理。

       DB37/ XXXXX—2022 4 基本原则

       4.1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实现对扶贫车间的资源统筹、科学布局、协调服务、有序推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脱贫。4.2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把企业生产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布局,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4.3 聚焦扶贫,长效运行

       聚焦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扶贫车间长效运营发展机制,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行。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扶贫车间要实现转型发展,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发展车间”、“致富车间”。4.4 统筹兼顾,互促共赢

       把扶贫车间建设与贫困村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省内扶贫协作、“千企帮千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贫困人口、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发挥最大效益。5 5 规划建设 5.1 建设用地 5.1.1 基本原则

       5.1.1.1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定。

       5.1.1.2 村内空闲地和空闲宅基地能够满足扶贫车间用地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5.1.2 用地来源

       建设用地来源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村集体土地:乡(镇)、村、村民小组等类同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建设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增减挂钩土地: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的乡村建设用地;——村内荒地:废弃坑塘及闲散地、滩涂地等;——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收回的个人闲置的宅基地。5.2 选址 5.2.1 基本原则

       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设用地实际、车间经营需要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便捷,选择扶贫车间建设地址。5.2.2 选址要求

       DB37/ XXXXX—2022 5.2.2.1 新建扶贫车间应依据就地就近就业、环保、生态、绿色原则,宜选择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村委附近或者村民集中的地方,方便贫困人口生产生活。

       注:目前菏泽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500 m,临沂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1000 m。

       5.2.2.2 改建扶贫车间宜整合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废旧校舍、厂房等房产资源。5.2.2.3 应避开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行洪河道及输气管道附近;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所;——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5.2.2.4 其他车间生产、经营需求因素。5.3 建筑要求 5.3.1 建筑结构

       新建扶贫车间宜钢结构、厂房式,在民族地区应尊重民族风俗,符合当地建筑习惯。5.3.2 建筑面积

       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宜200 m2~1000 m2。5.3.3 质量要求

       5.3.3.1 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50068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GB 50300的规定。5.3.3.2 设计排风系统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5.3.3.3 扶贫车间宜安装光伏,并应符合JGJ 203的规定。

       5.3.3.4 车间内应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当自然光线不足时,应补充人工照明。宜选择接近自然光的人工照明光源,并符合GB 50034规定。

       5.3.3.5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GB 50011-2022中7级及以上规定。5.3.3.6 建筑及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GB 50016及GB 50222的规定。5.3.3.7 屋面系统防水应符合GB 50345-2022防水等级Ⅱ级规定。

       5.3.3.8 墙身材料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并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5.3.3.9 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GB 50352-2022 6.10中的有关规定。5.3.4 附属设施 5.3.4.1 5.3.4.2 5.3.4.3 5.3.4.4 5.3.4.5 配备生活生产必须的供电设施,并符合GB/T 13869中的相关规定。宜配备厕所、车棚等附属设施。

       宜配备采暖、制冷设备,并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GB 50763的规定。应配备消防设施,并符合GB 50140的规定。

       6 运营管理 6.1 运营基础

       DB37/ XXXXX—2022 6.1.1 运营主体基本要求 6.1.1.1 6.1.1.2 6.1.1.3 6.1.1.4 措施。6.1.1.5 应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设立,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应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公平竞争。

       应有较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且生产运营正常。

       应建立完善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定期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采取改善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1.2 资金来源

       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资金应多渠道筹措,包括但不限于:——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企业、个人等捐助的社会扶贫资金;

       ——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结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扶贫协作帮扶方援助资金;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及相关补助补偿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资金等。——村民自筹资金;

       ——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投资资金。6.1.3 项目来源

       扶贫车间的经营项目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地方特色,符合国家政策、生态环保、门槛低、前景好、发展可持续、增收效果好等要求。项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及劳动力情况,吸引有意参与扶贫的企业入驻;

       ——引导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当地龙头企业,将技能要求低、工序简单的生产项目在农村布局设点;

       ——支持本地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个人,依托亲缘、地缘基础参与建设运营;

       ——通过政策扶持、返乡创业大会等手段,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带信息、技术、项目承租;——借助“互联网+”与加工型企业合作;——聚集壮大当地特色传统产业入驻;

       ——以政策扶持吸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

       ——借助扶贫协作引导帮助方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入驻;——发挥借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资源优势,引进项目入驻。6.1.4 优惠政策

       6.1.4.1 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6.1.4.2 可按规定享受“富民生产贷”扶持政策。6.1.4.3 可按照有关规定向人社、农业等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等。

       6.1.4.4 可按规定向各级财政申请费用减免或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

       6.1.4.5 可向工商、市场监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申请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或费用减免优惠政策。6.1.5 用工来源

       DB37/ XXXXX—2022 6.1.5.1 应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带动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扶贫车间就业。

       6.1.5.2 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应把当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吸纳就业,贫困人口用工占比不低于全部用工数的30 %。6.1.6 产权与收益分配

       扶贫车间应产权、收益分配明确:

       ——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援建的扶贫车间,要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依法对产权公证后,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受益对象。

       ——由政府、集体、部门和企业、个人等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应签订资产认定协议,明确产权和分红比例;村集体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 生产管理 6.2.1 环境设施管理

       6.2.1.1 应建立车间环境卫生管护制度,车间内操作、仓储及员工休息应合理分区,并定期对区域内的地面、操作台面、设备进行清理。

       6.2.1.2 生产中物料与成品要分区放置,摆放有序,破损物料或残次产品应及时清理,消防通道应畅通。

       6.2.1.3 生产设备应符合GB 5083的相关规定。应建立设备管护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管护。

       6.2.2 安全生产管理

       6.2.2.1 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生产操作规程,保障操作环境、设备、流程正常运转。

       6.2.2.2 特殊工作岗位应建立特殊工作要求,工作危险区应设置警戒标志,警戒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2.2.3 设备上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零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

       6.2.2.4 应健全完善防噪声、防震动、防高温、防低温、防潮、防静电、防尘、防毒、防化学品污染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6.3 产品质量管理

       6.3.1 应建立与生产范围相适应的产品管理制度、检验流程及检验标准。

       6.3.2 应对采购原材料的产品及信息进行检测审核,建立采购信息记录台账。台账应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基本信息;——采购合同基本信息;——材料入库保管相关信息;——产品质量检查或鉴定信息。

       6.3.3 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或送相关机构检验认证,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6.4 营销管理

       6.4.1 应开设线上、线下零售批发等多渠道经营,推广销售车间产品及当地特色产品。6.4.2 应根据产品采购方的需求,介绍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积极解答采购方的问题。

       DB37/ XXXXX—2022 6.4.3 应与采购方签订销售合同,并根据合同规定的要求完成交易。6.4.4 应做好产品销售的售后服务。

       6.4.5 对传统手工业,尤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保护和传承,打造民族品牌。6.5 人力资源管理 6.5.1 岗位设置

       6.5.1.1 应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员。

       6.5.1.2 可根据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灵活设置就业岗位和公益岗位。6.5.2 岗前培训

       应开展就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及安全知识。6.5.3 劳动保障

       6.5.3.1 应为就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符合条件的应参加社会保险。6.5.3.2 应备有急救药箱和常用药品,管理人员需具备简易急救常识。

       6.5.3.3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就业人员,应提供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基础防护用品。6.5.4 合同管理

       6.5.4.1 可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贫困人口照顾家庭,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或承揽合同。

       6.5.4.2 应建立用工档案,做好就业人员的用工统计,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6.5.5 财务管理 6.5.5.1 6.5.5.2 6.5.5.3 6.5.5.4 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

       应建立账务明细,做好物料进出、账目收支、用工等相关记录。应及时支付场地租金、水电消耗、税收、人员报酬等费用。应据实核算分析生产经营效益,并依据合同支付分红报酬。

       7 组织领导 7.1 县乡级政府职责

       7.1.1 履行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监督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7.1.2 对辖区内扶贫车间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标准。7.1.3 多渠道筹措资金,挖掘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7.1.4 精简扶贫车间审批事项,强化社会服务。

       7.1.5 制定扶持政策,对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个体经营者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7.1.6 指导制定扶贫车间规章制度,建立扶贫车间日常管理调度制度。7.1.7 强化宣传引导,培树扶贫车间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7.1.8 推进扶贫车间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扶贫车间信息全面公开、运行动态监管。

       7.1.9 建立扶贫车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车间现有项目规范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扶贫车间规范运行、高效利用、绿色发展。

       DB37/ XXXXX—2022 7.2 村“两委”职责

       7.2.1 立足村实际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合理选择扶贫车间位置。

       7.2.2 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完成扶贫车间规划建设,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7.2.3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个人引入项目入驻扶贫车间。

       7.2.4 做好就业人员信息摸查工作,组织发动村贫困人口进入扶贫车间务工,确保本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服务全覆盖。7.2.5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就业人员权益。

       7.2.6 确保扶贫车间收益主要用于帮扶贫困人口脱贫。7.2.7 为扶贫车间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汇报.pdf

       我县16-6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6395人,为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2022年以来,县人社局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带动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建立扶贫车间41家,有12家建立在贫困村,带动772人就业,其中吸纳的贫困劳动力有326人,人均年增收达到10000元以上。在已建立的扶贫车间中,3家享受补贴18746.5元,7家享受创业贷款150万元。一、加强政策统筹指导。2022年,县人社局起草下发了《县就业扶贫工作具体操作办法》,从发展扶贫车间计划、范围和条件、申请资料、补贴标准及资金拨付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及细化。今年,我们又出台了《关于做好2022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对扶贫车间的开发、扶持和后续管理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并且,根据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22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年,我们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全县建立100个扶贫车间、带动10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的目标。二、创新扶贫车间开发思路。结合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县人社局鼓励乡镇积极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建设扶贫车间,既为扶贫车间建设节约了场地、房舍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其中镇村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养殖海狸鼠、镇村邓小平利用闲置猪场转场为金蛋加工厂共带动4名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成为了全县扶贫车间建设的一大亮点。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乡镇特色产业,鼓励乡贤能人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其中镇利用腐竹的特产产业,建立了2家扶贫车间,共吸纳3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6000元;镇利用井冈蜜柚特色产业,建立2家蜜柚种植扶贫车间,共带动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5000元。四、引导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为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不方便进城务工的问题,县人社局利用乡镇场地租金低、场地大、劳务成本低、富余劳动力足的特点,引导县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其中手套厂、制衣厂、针织厂在乡镇建立的产品加工点,共吸纳1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达到17000元。

第5篇: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汇报

       县老区办

       2022年,我县的扶贫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在市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兄弟县、市、区和市级机关结对帮扶单位的有力相助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2022]3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县辖14个镇乡,4个街道,398个行政村,58.3万人。被列入市级欠发达地区的共6个镇乡,2个片,130个行政村,58093户,172157人。2022年,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5.9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80元,比上年增长5%。

       一、2022年扶贫工作情况

       2022年的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调研这一主题,扎实做好宁海县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的编制与全面扶贫帮困工作。

       (一)、深入调研,认真编制扶贫规划

       1、抓好扶贫新一轮政策出台的调研。2022年3月上旬,市扶贫办范文英主任带领工作组对我县6个欠发达镇乡和双峰、水车2个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时一个星期,走访30多个村,座谈干部群众近200余人,为市政府出台新一轮扶贫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编制县“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为了搞好欠发达地区“十一五”规划,县老区办设计了十来种表格,下发到各镇乡进行调查摸 1

       底,内容涉及到交通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下山移民、生态保护等十几方面的村情。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各类数据,规划已于2022年3月份编制完毕,并上报市扶贫办。

       (二)、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1、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工作。2022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三批下山移民,今年第4批下山移民计划600户,涉及9个镇乡,20个行政村中的33个自然村,实际搬迁743户,比原计划增加143户,2286人,已于2022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共拆除房屋1586间,其中平房904间、楼房345间、其它用房337间,拆除面积55495平方米。据统计迁往中心村698户,镇乡所在地19户,县城16户,县外9户。补助资金共743万元,市、县按1:1比例全数到位。

       2、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根据市4月29日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在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专门召开了6个欠发达镇乡2个片分管扶贫领导和农办主任工作会议,部署了低收入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我县低收入农户共5420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生产资料1671户、自然灾害60户、就学931户、因病2685户、缺劳动力956户、其他642户。今年实施帮扶安居户600户,生产型107户,学生入学补助627人,帮扶资金达911万元。

       3、努力促进村户经济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

       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与山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2022年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流转近3758余亩,流转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茶院乡龙尾巴村、深圳镇柘坑张等村引种弘阳猕猴桃700余亩;跃龙街道山陈、前童镇下杨等村种植油茶400余亩;桑州、深圳、前童、双峰等镇乡(片)开发茶叶基地近1000亩;岔路镇王爱山岗片种植了1000亩锦绣黄桃。土地的流转,经济特产林的开发,为提高村、户的经济收入打下了基础。

       4、认真抓好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到位。由县老区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完工有验收。二是程序到位。安居对象必须由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农户本人提出申请,镇乡街道逐户审查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个无房户登记造册,拍摄新老房屋照片,建立档案。三是资金到位。今年安居房建设600户,按照每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市、县按6:4的比例,共计60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360万元,县里配套240万元,12月底前全部完成并资金补助到户。

       5、重点扶持项目效益显著。根据市扶贫办百村攻坚规划的要求,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突出重点的办法,帮助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今年确定了胡陈乡西翁等13个村为市级重点扶持村。采用兴建综合楼、标准厂房、街面房等出租;深圳镇溪滨村建

       造民工宿舍用于出租等。总投资达917.07万元,市级补助252万元,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采取多方筹资,全民动手的办法,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大都地处偏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使一些地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今年,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资源型机耕路建设的经验,会同县交通局认真组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6条,51公里,总投资38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189万元。这些机耕路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开发,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重视欠发达村的环境整治,把部分扶贫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今年投入村内道路建设的有8个镇乡中的20个村,修建面积达68860平方米,总投资达383.5万元,补助资金10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63万元,县里配套38万元。

       7、协同抓好饮水工程。吃水问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县有的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迄今为止尚未全部解决吃水问题,有的村庄过去接通过自来水,由于年久失修需要二次改水。今年帮助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二次改水8个村,共投资40余万元。

       (三)、和谐共进,全力做好对口帮扶

       1、积极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发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102588册(其

       中小学类图书42093册、初中类图书19334册、高中类图书12591册、大学、农业科技图书28570册);捐赠文具873094件,500余箱,约计人民币近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了原定9万册图书的任务。并于5月21日由县老区办统一运送到宁波火车北站。

       2、再次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与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做到领导重视、宣传广泛、精心组织、全民参与。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在县老区办预约结对就达664名。8月18日,在潘天寿广场247名现场结对学生从上午7点20分开始,不到一个半小时均已认助结对,共结对学生911名。为了满足没有结对到学生市民的愿望,又预约登记80余名。

       3、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2022年,我县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去贵州省晴隆县落实对口帮扶项目,安排实施项目10个,捐赠帮扶资金75万元。还联系企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新建晴隆县白果冲小学。项目的帮扶有力地推进了对口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县扶贫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甬政发[2022]31号文件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与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安居工程建设、资源型机耕路建设、重点村扶持项目建设、低收入农户帮扶、对口帮扶等重大工作。

       (一)深入实施下山移民和安居工程。根据甬党办[2022]38号文件“整体规划、分年实施”的精神,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和地质灾害移民工作。会同有关镇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在政策到位、程序到位、资金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计划明年完成下山移民600户,安居工程500户。

       (二)进一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县欠发达地区在基本实现了路、水、电、广播和电视、通讯的“五通”后,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尚需不断完善,需继续加强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镇乡所在地的给排水工程、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等建设。

       (三)切实抓好开发性项目的扶持。加强毛竹、茶叶、水蜜桃、杨梅、猕猴桃、油茶等特色生产性开发项目的帮扶,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片,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户增加收入。

       (四)强化市级重点村帮扶。要按照甬政发[2022]31号文件精神,制订本县帮扶政策;在列入市级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中确定好重点村帮扶项目,推进扶贫示范村建设,努力做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继续搞好调查摸底,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调整好市级挂钩结对单位。

       (五)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同晴隆县的联系,争取更多的帮扶资金、信息和技术,为贵州省睛隆县新农村示范村、人畜饮水工程、牛羊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服务。

       2022年1月10日

第6篇:扶贫工作汇报

       上翁热提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22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陈全国书记在2022年4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情况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执行自治区、地区、县委各项指示,按照实现贫困户“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翁热提村村,距离乡镇府7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35户,共136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15人,其中2022年脱贫25户98人;2022年拟脱贫70户110人。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建设共4公里,其中2公里正在实施中;修建富民安居房300户,其中4户正在实施中;棚圈建设120户;天然气入户120户。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本村范围内共修建6.5公里的防渗渠,3口机电井,棉花地滴灌面积达到10000亩。

       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情况:共35人自愿申请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1人到石油职业高中参加培训,2人到米朗厂参加培训。

       1 不等“两免贴息”小额信贷,2022年3户正在办理中。

       贫困户医疗保障情况:本村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措施:

       1、认真摸排,确保精准。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第一书记统筹,村干部、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复核工作。共摸排出“五类户”8人,其中:村干部0人,工商法人0人,财政供养人员0人,拥有大中型农机具7人;拥有低速交通车辆1人。“五类人员”19人。其中:无户籍新落户0人;特殊人员0人;档外遗漏9人;返贫0人;自然增加7人;自然减少3人。

       2、争取资金,项目扶持。以项目扶持提升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推动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我村落实上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目前各项惠民项目正在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3、认真落实“五个一批”,促进增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针对有有富裕劳动力及耕地面积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引导其转变思想,学习技能,实现就地就业,促进增收;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学习并推进特色林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实现脱贫增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子女上学的,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相应

       2 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丧失劳动力的保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工程。坚持以“两个全覆盖工程”为主要抓手,明确帮扶责任,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本村帮扶单位3个,帮扶干部24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数场,让结对帮扶真正落地。积极教育引导帮扶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结合每户实际情况,细化精准帮扶措施,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5、征求意愿,易地搬迁。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了能够为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本上谋取福利,在前期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力宣传和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本村没有贫困户异地搬迁,但宣传到位,对扶贫工作有所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档立卡工作不够扎实。贫困识别不够细致,扶贫对象信息数据不够准确,脱贫信息不够真实、建档立卡工作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动态管理落实不及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纸质档案(台账)和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一致。《全国扶贫开发系统》运行问题导致出现前期数据混乱的现象。

       二是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未能做到一户一策,缺少“量体裁衣”的脱贫计划和措施。

       三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贫困群众接受新

       3 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跟不上形势发展,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的劲头。

       四是个别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大局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帮扶措施成效不明显。

       五、脱贫成果基础不牢。脱贫户虽然已经吃穿不愁,生活得到改善,收入超越了贫困线,但转移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相当高,没有持续跟进的扶持措施,还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脱贫状态。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信息档案。根据本次交叉检查的问题清单,及时纠正和完善系统信息数据,保证建档立卡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规范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资料,认真核实信息数据,确保贫困退出资料完整、真实。

       2、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在确保使贫困户受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委2022年

       1、2号文件规定,坚决防止包办代替现象,充分尊重贫困户知情权、选择权,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结合贫困户实际,因户施策、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发展,着力在标准化、规模化、使贫困群众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增收产业和致富门路。

       3、进一步组织好就业大培训。不断加强贫困人口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 4 科学,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脱贫致富热情。优秀学员推荐就业。

       4、进一步落实帮扶机制。每月组织各帮扶单位召开一次“两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会议,结合本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工作总结,点出具体问题,同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根据每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所求情况,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5、进一步做好巩固提升。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到内地企业务工创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脱贫巩固措施,筑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区内协作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做到脱贫攻坚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产业扶持上保持力度不减、政策不变,巩固脱贫退出成果,提高贫困退出水平。

       6、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深入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防治政策措施棚架,切实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扶贫工作汇报

       全县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企业车间工作汇报

       车间党支部工作汇报

       车间组长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