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状况调查报告(共8篇)

第1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调查报告

       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调查报告

       为了对乡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我于2022年暑假开展了对宣城市下属乡镇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状况。结果表明,2022年群众安全感总体评价较好,寒亭镇属于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区域,但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寒亭镇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西郊,距市区18公里,距

       宣杭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全镇辖十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03平方公里。318国道由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本次调查按照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随机调查1000人。被调查者的构成特点:

       1、男女比例基本适度。在被查者中:男性721人,占72.1%;女性279人,占27.9%。

       2、受教育程度呈现多样化: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501人,占50.1%;受过中等教育的362人,占36.2%;受过高等教育的87人,占8.7%。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情况

       大多数群众认为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的治安状况评价也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有所提高。表现在:

       1、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

       全,说明全镇人民的公共安全指数高。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的感受,909人认为“安全”,占90.9%,60人认

       为“基本安全”,占6%,二者接近被调查人群的97%,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寒亭镇的生活、工作公共安全性好,也证明了寒亭镇的公共安全指数高。

       2、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比较好。

       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较好,915人评价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为“好”,占91.5%,66人评价为“一般”,占6.6%,二者共占98.1%。同时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去年相比,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人占81.48%、“和以前一样”的人占14.64%,两者共占96.12%,调查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今年寒亭镇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公共安全感有所提高。

       3、大多数群众认为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打击违法犯罪

       活动力度大。认为打击力度较大的有921人,占92.1%,认为力度一般的有40人,占0.4%,二者共占96.1%,说明寒亭镇今年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满意。

       4、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在被调查的群众中,931人认为所在地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力度较大,占93.1%,21人认为一般,占2.1%,二者共占95.2%。在调查过程中,群众对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群防群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谁出资谁受益”等的工作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而且对于寒亭镇开展的“保安+保险”治安防范新模式十分支持,积极参与,说明寒亭镇综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5、群众对寒亭镇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较高。寒亭镇人民群众普遍对于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比较满意,普遍反映再也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905人认为落实情况较好,占90.5%,22人认为落实情况一般,占2.2%,二者共占92.7%。

       三、群众对公共安全感的基本感受

       1、调查过程中,群众反映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公共秩序混乱、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和刑事犯罪、火灾、水灾在寒亭镇各地均不明显;从犯罪现象来看,赌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黄贩黄、卖淫嫖娼、入室盗窃犯罪、吸毒贩毒、流氓黑势力、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八种现象,群众认为严重的比例都不高;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和热点即学校周边、车站、公共场所和街道、企业周围、居民小区等五处场所治安秩序不好的比例都较低。因此调查结果反映了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现象,重点均不突出,寒亭镇的群众生活、工作安全指数较高。

       2、在回答“目前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时,有40.41%的群众选择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问题,有24.20%的群众选择了公正执法问题,有17.91%群众选择了加强保障力度问题,11.54%的群众选择了加强巡逻问题,5.94%的群众选择了提高警察素质问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群众认为增加安全感最想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保障力度、加强巡逻、提高警察素质等。这与群众要求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一致的。

       3、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当前政法队

       伍突出问题是效率不高。调查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群众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但由于一线警力不够、警察装备不足等因素,也存在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群众希望政法机关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方面能有更大进步。

       四、问题的分析

       从本次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寒亭镇在改善治安环境和增加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寻衅滋事、青少年犯罪、机动车辆被盗等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

       是犯罪主体呈“两升一低”的发展趋势,即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升,暴力犯罪的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二是开发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镇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意识不强,导致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变大。三是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保安巡逻队伍全城覆盖时机还不成熟,“打、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投入不够。五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抢劫、赌博等刑事案件,以及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的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打击不及时,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五、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宣城的环境下,搞好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治安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1、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治安工作,为创建平安宣城做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乡村结合部、公共场所等治安问题复杂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3、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委、办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打

       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方面的措施落实到基层,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5、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治理整顿,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

       6、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预防犯罪,共同解决综合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7、加大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政法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8、加强检查考评,促进工作措施落实。要通过检查考评,评选、表彰一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要认真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

第2篇:关于某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 xx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

       在xx派出所实习期间,我对xx县域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一次实际的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该所近期以来所立刑事案件有抢劫、盗窃、赌博、吸毒、诈骗、杀人、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交通肇事逃逸、重大责任事故、吸收非法存款所得、隐瞒犯罪所得等等,其中青少年和文化程度低下者违法犯罪居多。经过这次的实习生活,使我对当前xx县域社会的治安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对这些存在的状况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治安违法两抢一盗

       前言

       社会治安情况的好坏,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2022年1月到4月,为了更好地调查县域社会治安状况,我到xx县公安局所辖城区派出所——xx派出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在我实习期间,我对xx域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实际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了当前xx县域范围内的治安状况。在县委县政府、公安机关以及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城乡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抢夺、抢劫、盗窃等一系列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响极其强烈的焦点问题,直接危及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的公共秩序,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力加强对抢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增强公众的安全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县域社会治安状况的特点

       1、抢劫、抢夺、偷盗等侵财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城区入室盗窃现象时有发生,案值虽不大,却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全感。

       2、发案率以盗窃为主。2022年1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31起、2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23起。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

       3、违法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据统计,在2022年1月~2月所立刑事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的98%。

       2、赌博现象严重。群众尤其是对招赌、聚众赌博问题反响很大

       4、青少年犯罪势头有所上升,参与偷盗、打架的青少年较多。在城乡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准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崇尚武力、迷恋色情,有些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帮教,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校园周边和街道拐巷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时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等违法案件。

       6、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就我县而言在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林权改革、企业改制、生态环保、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诱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依然不断发生。有些处理只是表面的,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7、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层基础工作仍显薄弱。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干警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基层的法庭、司法所缺编、缺人、缺钱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力量薄弱,基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预警管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均显不足。

       8、监控网络不够完善。就我县而言,在很多重点区域、路段由于没有安装监控摄像探头,案件发生以后,在调查取证时难以捕捉到案发时的情况,以致于破案速度慢、破案率低。

       9、发性的案件尤其是伤害案件较多.这类犯罪起因往往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口角,双方在“评理”过程中发生争执、打斗导致的.他们在法律意识和情绪冲动的对抗中,许多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总是居于下风,但当犯罪既成后,被告人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

       10、爆竹非法生产、运输、销售仍没有得到根除

       二、导致县域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原因

       通过对各类案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每个案件的共性研究和个性对比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1)是对犯罪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盗窃犯罪分子是从小偷小摸行为开始的,由于对犯罪的认识不够,只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实施盗窃行为。(2)是居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创造了机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因此,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3)是青少年犯罪突出。由于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青少年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当青少年产生犯罪动机,在犯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实施犯罪。

       2、当地基层组织职能弱化观念滞后是管理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基层组织设置的有些岗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造成一些岗位功能缺位。如某些基层政府的司法办,原本设置功能是普法和处纠、定编人员较少,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纠纷大量增加,原有的编制已无法适应繁重的工作,他们整天忙于处理纠纷,而导致普法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综合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过分强调职能部门的独立行使职能,导致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打、防、控预防体系没能建立健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3、警力不足,对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造成影响。比如在扫黄抓赌方面,有很多时候由于警力不够,公安机关在接到群众报警赶到现场后,看到赌馆里聚集了很多的赌徒,难以控制,导致处警成了形式问题,从而没有达到禁赌的目的。

       4、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自治组织,对社会治安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依然存在,综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乡、镇的巡防经费、人员待遇、安全技术防范装备经费得不到保障,群防群治组织难以为继;对流动人口和

       私房出租仍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重点场所的管控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社区和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防治县域人口违法犯罪的建议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城区街面,特别是案件易发路段、区域的巡逻,降低案件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为:

       1、为特巡警装备“警灯”(自行车)装备,实行亮灯巡逻,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震慑犯罪;

       2、以凤仪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降低发案;

       3、深化“红袖套”工程,推广“治安观察哨”,拓展信息渠道,提高破案率。

       (二)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以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盗窃摩托车”等专项行动为契机

       通过抓现形,力争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具体措施为:

       1、加强治安卡口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破案服务;

       2、积极开展严打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

       3、积极开展信息化网上作战,力争现场抓获;

       4、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和减少因自我防范漏洞而出现的被盗抢、被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创新管理,增强服务质量,提升警民和谐度

       具体措施为:

       1、以xx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2、以110指挥服务台 “文明示范窗口”和擦亮我县各个服务窗口,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调整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民警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

       具体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办法,将民警工作效果与加班工资相

       挂钩,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工作激情

       (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创建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群众安全感。

       一是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和意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工作方法上由打击惩治向教育引导转变,工作管理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政法机关下访转变;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二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精细式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平安协会”群众性自治防范组织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四是将道路交通安全和学校及周边安全治理工作纳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主体考核内容,制订落实了督促指导包保责任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和整治。同时,强化落实并完善全镇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班级法制辅导员制度。五是开展“招募一百个志愿者、服务一千个小时、温暖一万个对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金沙”建设,对提升金沙整体文明程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六是将与征地拆迁有关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动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办理,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的贡献。七是开通语音普法热线,提高法律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加强巩固“严打”整治成果,纠正“重打轻防”倾向,下大力气狠抓治安防范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以“五防网”和“基础防范、情报信息、视频监控、网络管控、打击整治”五网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改善城区特别是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路灯照明,新增30名协勤加大对城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充分利用民力资源,建设“红袖套”队伍,认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特殊人口的管理,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工作,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源头预防稳控,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五是抓好综治宣传月工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3篇:关于某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治安现象调查报告

       一、县域社会治安状况的特点

       1、抢劫、抢夺、偷盗等侵财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城区入室盗窃现象时有发生,案值虽不大,却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全感。

       2、发案率以盗窃为主。2022年1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31起、2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23起。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

       3、违法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据统计,在2022年1月~2月所立刑事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的98%。

       2、赌博现象严重。群众尤其是对招赌、聚众赌博问题反响很大

       4、青少年犯罪势头有所上升,参与偷盗、打架的青少年较多。在城乡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准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崇尚武力、迷恋色情,有些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帮教,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校园周边和街道拐巷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时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等违法案件。

       6、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就我县而言在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林权改革、企业改制、生态环保、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诱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依然不断发生。有些处理只是表面的,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7、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层基础工作仍显薄弱。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干警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基层的法庭、司法所缺编、缺人、缺钱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力量薄弱,基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预警管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均显不足。

       8、监控网络不够完善。就我县而言,在很多重点区域、路段由于没有安装监控摄像探头,案件发生以后,在调查取证时难以捕捉到案发时的情况,以致于破案速度慢、破案率低。

       9、发性的案件尤其是伤害案件较多.这类犯罪起因往往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口角,双方在“评理”过程中发生争执、打斗导致的.他们在法律意识和情绪冲动的对抗中,许多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总是居于下风,但当犯罪既成后,被告人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

       10、爆竹非法生产、运输、销售仍没有得到根除

       二、导致县域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原因

       通过对各类案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每个案件的共性研究和个性对比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1)是对犯罪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盗窃犯罪分子是从小偷小摸行为开始的,由于对犯罪的认识不够,只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实施盗窃行为。(2)是居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创造了机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因此,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3)是青少年犯罪突出。由于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青少年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当青少年产生犯罪动机,在犯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实施犯罪。

       2、当地基层组织职能弱化观念滞后是管理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基层组织设置的有些岗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造成一些岗位功能缺位。如某些基层政府的司法办,原本设置功能是普法和处纠、定编人员较少,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纠纷大量增加,原有的编制已无法适应繁重的工作,他们整天忙于处理纠纷,而导致普法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综合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过分强调职能部门的独立行使职能,导致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打、防、控预防体系没能建立健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3、警力不足,对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造成影响。比如在扫黄抓赌方面,有很多时候由于警力不够,公安机关在接到群众报警赶到现场后,看到赌馆里聚集了很多的赌徒,难以控制,导致处警成了形式问题,从而没有达到禁赌的目的。

       4、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自治组织,对社会治安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依然存在,综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乡、镇的巡防经费、人员待遇、安全技术防范装备经费得不到保障,群防群治组织难以为继;对流动人口和私房出租仍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重点场所的管控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社区和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防治县域人口违法犯罪的建议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城区街面,特别是案件易发路段、区域的巡逻,降低案件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为:

       1、为特巡警装备“警灯”(自行车)装备,实行亮灯巡逻,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震慑犯罪;

       2、以凤仪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降低发案;

       3、深化“红袖套”工程,推广“治安观察哨”,拓展信息渠道,提高破案率。

       (二)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以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盗窃摩托车”等专项行动为契机

       通过抓现形,力争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具体措施为:

       1、加强治安卡口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破案服务;

       2、积极开展严打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

       3、积极开展信息化网上作战,力争现场抓获;

       4、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和减少因自我防范漏洞而出现的被盗抢、被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创新管理,增强服务质量,提升警民和谐度

       具体措施为:

       1、以xx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2、以110指挥服务台 “文明示范窗口”和擦亮我县各个服务窗口,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调整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民警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

       具体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办法,将民警工作效果与加班工资相挂钩,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工作激情

       (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创建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群众安全感。

       一是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和意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工作方法上由打击惩治向教育引导转变,工作管理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政法机关下访转变;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二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精细式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平安协会”群众性自治防范组织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四是将道路交通安全和学校及周边安全治理工作纳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主体考核内容,制订落实了督促指导包保责任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和整治。同时,强化落实并完善全镇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班级法制辅导员制度。五是开展“招募一百个志愿者、服务一千个小时、温暖一万个对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金沙”建设,对提升金沙整体文明程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六是将与征地拆迁有关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动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办理,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的贡献。七是开通语音普法热线,提高法律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加强巩固“严打”整治成果,纠正“重打轻防”倾向,下大力气狠抓治安防范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以“五防网”和“基础防范、情报信息、视频监控、网络管控、打击整治”五网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改善城区特别是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路灯照明,新增30名协勤加大对城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充分利用民力资源,建设“红袖套”队伍,认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特殊人口的管理,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工作,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机制,对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源头预防稳控,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五是抓好综治宣传月工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4篇: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与分析

       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与分析

       全市开展的“三万”活动,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深入,现第一阶段工作已基本结束。我们在屯堡乡花枝山村从进村入户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对现阶段农村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农村在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增收优势,对如何发展经济有了很大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农民致富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感到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着许多新的矛盾,影响着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总体是稳定的。在我们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反映是良好的、干群关系也比较融洽,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因邻里纠纷、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宅基地的使用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有时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其主要因素有:

       (一)矛盾纠纷调处有一定难度。农村大部分矛盾的出现,有的是因承包土地、宅基地的分配与建设,有的是因农作物的无意被毁坏,而有的是因口角发生的争执,还有的是因婚姻家庭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再就是因房前屋后,田头地角几棵树木遮荫影响房屋安全所引起的。如该村郭家湾组郭××两兄弟,因屋后几棵树给房屋带来安全隐患,哥哥未经弟弟同意,就准备砍屋后属

       于弟弟的树,双方发生矛盾,甚至打斗,双方受伤,村组多次调解至今未果,积怨逾来逾深。由于农村世代的生存繁衍和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矛盾的根深蒂固,有的矛盾在调解时困难很大,未能及时得到化解,从而隐藏着不稳定因素,也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

       (二)民转刑案件的防范不及时。老百姓往往因为生活琐事产生利益争纷,斗气逞强或者行凶报复,有的因为索取债务而动用武力,这类人事先他们并无杀人、伤害之动机和预谋,而是因为不冷静,没有被及时的制止,而突发性的犯罪,对此案件的发生,防范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但难度比较大,现在人们的想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盗窃案件破案率低。农村盗窃案发生后,由于涉案标的不大,且警力有限,往往不能及时破案。一方面给被盗村民家庭带来物质上的损失,另一方面使村民的安全感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相互怀疑,伺机报复。上茶园组吴××,自己喂的10来只羊,一夜之间被盗好几只,至今未有下落,这次“三万”活动走访时,他怀疑是本组×××偷的,怀恨在心,我们劝他,在没有证据时,不能随便怀疑,以免影响邻里关系。

       二、主要成因

       农村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矛盾冲突,各种因素又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

       村发展的特点规律,具体分析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种因素。

       (一)领导重视不够。有的基层领导对抓稳定工作和抓经济工作熟轻熟重认识不够,没有把稳定工作放在应有的地位,没有处理好经济工作与稳定工作的关系,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地落实。因而,也就很难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导致其自己管辖的范围农村社会治安的不稳定。

       (二)有的基层组织不得力,由于少数基层组织管理职能、干部素质相对弱化,缺乏凝聚力,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治保和民调等群众组织的网络没有形成,自治力不够,第一道防线没有发挥好应有的防护力,造成了矛盾加剧。而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村民小组长的待遇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干部的积极性也不高,做事情的热情也就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村民的素质有待提高,农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加之,农村普法的效果不够理想,农民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有歪曲理解的现象。而近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有很大的投入,但相对还是滞后,一些不良思潮还占领着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造成部分思想混乱,道德素质不高。而又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贫富分化、生存压力等现象,不能摆正心态和调整心情,很容易被激化,做出冲动行为影响社会稳定。

       三、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把法律法规和防范常识宣传摆在重要位臵,要本着“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橱窗、宣传栏等阵地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和法制专题片,法制文艺宣传队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和安全防范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自觉遵纪守法和抵制犯罪,同时,加大《人民调解法》贯彻落实力度,坚持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加强对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农村闲散人员和无业青少年以及在违法犯罪边沿徘徊的重点人员的法制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有效地防止由民转刑的案件发生。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平安创建相结合,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凡是基层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或受控状态,国家对农村政策就很难准确到位地实施,经济发展就不平衡,社会治安就呈现混乱的态势,农村的犯罪率就会增高,人民群众生活就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把平安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坚实的和谐平安基础工作,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地和谐平安环境。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村组老党员和有威望的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发挥他们在一方的权威高和

       生活经验丰富的优势,并能及时、妥善、公正地调处矛盾纠纷,做到小组矛盾不激化、村内矛盾不上交,将矛盾纠纷有效地化解在村组。

       (三)着力解决基层社会管理问题,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工作。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用科学管理的成效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在政策的公开、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等事务的同时,还应把建设新农村中各级财政到村到户的优惠政策和资金项目及时纳入村民公开的内容。通过村务公开、提高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逐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机制、对话机制、监督机制、奖励机制等制度建设,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加强村“两委”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政治过硬、廉洁奉公、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思维、新方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保一方平安、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恩施市司法局“三万”工作队

       二O一一年五月六日

第5篇: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08本科刑事技术二区队

       邱殿聪

       【内容摘要】社会长治久安,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治安

       安全感

       对策思考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根据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浙江”、“法制浙江”的目标要求,调查了解全省各地城乡居民对当地社会治安认可度、群众安全感以及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省社会治安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同时,为了配合《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学习理论研究及理论调查的方式方法,并促使警院学子走进、深入社会,通过与人民群众直接的沟通交流,了解掌握群众心声,对当前浙江的社会治安状况及群众安全感有理性的认识。以及结合调查地的特点,在现有的基础资料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总结和评价调查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思考其深层的原因及联系,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调查实施开展情况

       调查时间:2022年9月15日下午 调查地点:杭州市滨江区

       调查方式: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以区队为单位,两人一组分头展开。

       调查结果:调查活动开展期间,参与调查同学都十分认真地对待。因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调查活动基本集中在杭州滨江地区进行,最终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统一进行数据统计。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较高的广泛性,从回馈的问卷数据看,调查样本结构在总体上是比较协调的,并具有以下的特点:

       1、被调查者以青壮年为主,高中(大专)学历居多;

       2、新杭州人占了较大的比例;

       3、被调查者职业多种多样,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的总体数据反馈表明,杭州地区人民群众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评价良好,群众的安全感较高。下面是就问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被调查者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的评价

       在对“您认为您所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的回答中,选择“很好”的有35人,占了总数的10.0%;选择“较好”的有137人,占39.14%;选择“一般”的有154人,占44.0%;选择“较差”的有17人,占4.86%;选择“很差”的有7人,占了总数的2.0%。如图一。

       您认为您所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413735177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图一)

       图一表明杭州地区人们群众对当地目前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良好,选择“较差”和“很差”两项合计仅占了6.86个百分点;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仍然较低,选择“很好”和“较好”也只占了49.14%,没有达到总体的一半水平,且有48.29%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治安状况较去年一样。在调查中有19.71%的被调查者反映近两年中其及其家人遭受过不法侵害,还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有遭遇过自行车或电动车被盗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杭州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仍有待提升,尤其要加强对盗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被调查者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感

       在对“您对所居住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吗”的回答中,有26人选择了“很安全”,占7.43%;有122人选择了“比较安全”,占34.86%;有161人选择了“基本安全”,占了46.0%;有33人选择了“不太安全”,占了9.43%;有8人选择了“不安全”,占了2.29%。如图二。

       您对所居住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吗9.43%2.29%7.43%34.86%很安全比较安全基本安全不太安全不安全46.00%

       (图二)

       社会公众对治安环境的安全感较高,有88.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治安环境安全;不过认为“不太安全”和“不安全”所占的比例为11.7%,对于省会城市的杭州来讲仍是偏底的,还需要通过努力来消除这部分群众心中的不安全感。

       3、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安全感的主要方面

       在对“您认为当前哪一类社会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的回答中,选择“刑事犯罪”的有69人,占了总数的19.71%;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有130人,占了37.14%;选择“黄赌毒”的有53人,占了15.14%;选择“交通事故”的有74人,占了21.14%;选择火灾的有4人,占了1.14%;选择“其他”的有20人,占了5.71%。如图三。

       您认为当前哪一类社会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1.14%5.71%21.14%19.71%刑事犯罪公共秩序混乱黄赌毒交通事故火灾其它15.14%37.14%

       (图三)数据表明当前人们群众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对公共秩序的担忧,同时,在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当前的警力配置无法满足他们对加强公共秩序管理的要求,也即在公共管理上的警力投入不够,见警率低。

       4、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

       在对“目前搞好社会治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有89人选择了“加大打击力度”,占了总数的25.43%;有94人选择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占26.86%;有28人选择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占了4.41%;有36人选择了“加强巡逻”,占10.29%;有72人选择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占了20.57%;有17人选择了“提高群防群治能力”,占了4.86%;有14人选择了“鼓励见义勇为”,占了4.0%。如图四。

       4.86%20.57%4.00%25.43%10.29%4.41%26.86%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犯罪加强巡逻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群防群治能力鼓励见义勇为

       (图四)

       五、对策思考

       在调查的过程中,人们群众就自身的体会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建议,虽然不完全能适用于当前治安状况的实际,但对公安机关今后的治安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向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被调查者反馈的信息及我自身在公安实践工作的见闻,提出我对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的对策思考。

       1、加强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普及治安安全知识。在调查及访谈中我们发现,随着新时期法制教育的推进,大部分群众拥有较高的法制意识,但仍有少部分群众的法制意识较低,对公安机关了解程度低,以至于不能客观地对当前社会治安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我们知道,公安宣传是联系群众和公安机关的桥梁,只有让人们群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公安机关在开展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宣传工作,使老百姓知道公安机关“在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进而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还有,访谈中部分群众将因自身治安安全意识缺乏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归咎于公安机关的失职,所以在宣传工作中公安机关也应注意加强治安安全知识的普及,将人民群众的“要我安全”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提高人们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见义勇为意识。

       2、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做好公安工作就要牢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广泛地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补充力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调查过程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加强治安安全管理只是公安机关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这说明了当前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工作仍不够深入。群防群治工作自建国以来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实践证明了无论何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缓解了政法部门警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了社会治安的打击和防范力量;二是加强了对社会面的控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三是维护了治安秩序,加强了治安防范,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不稳定因素随之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复杂,公安机关应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

       3、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发挥科技优势,完善防控体系。在调查中,有37.14%的被调查能认为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要原因,且在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中,有10.2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公安机关见警率不高,还需要加强巡逻。从这两个数据显示,人们群众对当前公安机关的公共秩序管理的力度并不满意,当前的公共环境警力配置仍不能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所以,公安机关应加强公共环境秩序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高见警率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在公共环境下的安全感,对于违法犯罪者也有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同时,公安机关应紧密结合实际,构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在发案的重点地区、场所和路段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多管齐下,强化防控网络,挤压犯罪空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监控网络,做到人控和机控的完美结合。

       4、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对暂时未破的案件及时回访,赢得群众信心。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影响强烈的案件,所以坚持快侦快破,让群众看到公安的工作能力,能极大地鼓舞群众,提升群众对公安的认同感。不过,实际公安工作中案件出于多种客观或主观原因而不能及时破获,这样的情况处理不好,往往就会造成案件当事人怀疑公安机关工作能力,不信任公安机关。所以,为了进一步让未破案件的当事人了解公安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办案单位对暂时未能破获的刑事案件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案件当事人,要及时回访,向他们通报公安机关为侦破案件采取的工作措施,讲解案件进展情况,表明公安机关破获案件的决心,消除群众对公安机关不管不问和办事效率低下的误解,赢得群众的信心。

       5、重视小案件,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公安工作中,因为重大案件的社会影响性和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普遍重视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能有效地做到“命案必破”,但往往忽视了加强对轻微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在派出所见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公安机关普遍观念里认为对小案件的过多投入是一种对公安资源的浪费,对小额盗窃、自行车摩托车盗窃等轻微治安案件大多敷衍了事。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轻微的自身利益被侵害的时候不会选择去报案,因为他们的认识中警察不会去处理这些小案件。现实就是这样,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案件大多就是这些小案件,有些群众一生也不会遇到一起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在群众面前展现职责能力的机会就是在于把这些小案件处理好,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就上去了。

       6、其他具体有效的对策。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场所的整治等等。

       六、调查小结

       虽然这次调查持续的时间较短,调查的规模和范围也很有限,但是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和体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能力。首先,在调查问卷及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了解了人民群众对于当前治安安全最关注的方面,对杭州地区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安全感有了理性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公安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其次,这既是一次社会调查的实践,也是一次展开群众工作的锻炼。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以及和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既增加了我们社会治安方面的知识,又锻炼了我们笔头能力。本次调查活动能为我们以后学习《治安管理学》这本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将来的学习中我可以很好地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更能促进我们对治安管理的学习认识。而且,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例如选择怎样的对象,如何切入话题等等,这些对我们以后可能要做的调研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当然在这次活动也出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其一,因为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们的调查活动开展的十分局限,最终获得的调查数据缺乏普适性,仅仅只能反映一小块区域的治安状况和群众的安全感;其二,问卷的设置不十分合理,问卷中问题的数量过多,在调查问卷过程中不少被调查者表现出不厌烦的情绪,敷衍应付问卷后面的问题,从而使问卷的真实性下滑。

第6篇:【调查报告】社会治安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治安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对乡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我于XX年暑假开展了对____(省、市、区、县)下属乡镇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状况。结果表明,XX年群众安全感总体评价较好,寒亭镇属于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区域,但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寒亭镇地处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西郊,距市区18公里,距宣杭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全镇辖十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03平方公里。318国道由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本次调查按照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随机调查1000人。被调查者的构成特点:

       1、男女比例基本适度。在被查者中:男性721人,占72.1%;女性279人,占27.9%。

       2、受教育程度呈现多样化: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501人,占50.1%;受过中等教育的362人,占36.2%;受过高等教育的87人,占8.7%。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情况

       大多数群众认为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的治安状况评价也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有所提高。表现在:

       1、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说明全镇人民的公共安全指数高。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的感受,909人认为“安全”,占90.9%,60人认为“基本安全”,占6%,二者接近被调查人群的97%,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寒亭镇的生活、工作公共安全性好,也证明了寒亭镇的公共安全指数高。

       2、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比较好。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较好,915人评价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为“好”,占91.5%,66人评价为“一般”,占6.6%,二者共占98.1%。同时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去年相比,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人占81.48%、“和以前一样”的人占14.64%,两者共占96.12%,调查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今年寒亭镇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公共安全感有所提高。

       3、大多数群众认为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大。认为打击力度较大的有921人,占92.1%,认为力度一般的有40人,占0.4%,二者共占96.1%,说明寒亭镇今年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满意。

       4、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在被调查的群众中,931人认为所在地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力度较大,占93.1%,21人认为一般,占2.1%,二者共占95.2%。在调查过程中,群众对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群防群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谁出资谁受益”等的工作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而且对于寒亭镇开展的“保安+保险”治安防范新模式十分支持,积极参与,说明寒亭镇综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5、群众对寒亭镇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较高。寒亭镇人民群众普遍对于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比

       较满意,普遍反映再也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905人认为落实情况较好,占90.5%,22人认为落实情况一般,占2.2%,二者共占92.7%。

       三、群众对公共安全感的基本感受

       1、调查过程中,群众反映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公共秩序混乱、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和刑事犯罪、火灾、水灾在寒亭镇各地均不明显;从犯罪现象来看,赌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黄贩黄、卖淫嫖娼、入室盗窃犯罪、吸毒贩毒、流氓黑势力、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八种现象,群众认为严重的比例都不高;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和热点即学校周边、车站、公共场所和街道、企业周围、居民小区等五处场所治安秩序不好的比例都较低。因此调查结果反映了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现象,重点均不突出,寒亭镇的群众生活、工作安全指数较高。

       2、在回答“目前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时,有40.41%的群众选择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问题,有24.20%的群众选择了公正执法问题,有17.91%群众选择了加强保障力度问题,11.54%的群众选择了加强巡逻问题,5.94%的群众选择了提高警察素质问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群众认为增加安全感最想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保障力度、加强巡逻、提高警察素质等。这与群众要求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一致的。

       3、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当前政法队伍突出问题是效率不高。调查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群众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但由于一线警力不够、警察装备不足等因素,也存在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群众希望政法机关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方面能有更大进步。

       四、问题的分析

       从本次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寒亭镇在改善治安环境和增加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寻衅滋事、青少年犯罪、机动车辆被盗等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犯罪主体呈“两升一低”的发展趋势,即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升,暴力犯罪的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二是开发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镇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意识不强,导致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变大。三是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保安巡逻队伍全城覆盖时机还不成熟,“打、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投入不够。五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抢劫、赌博等刑事案件,吧和电子游戏室的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打击不及时,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五、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宣城的环境下,搞好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治安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1、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治安工作,为创建平安宣城做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乡村结合部、公共场所等治安问题复杂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3、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委、办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方面的措施落实到基层,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5、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治理整顿,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

       6、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预防犯罪,共同解决综合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7、加大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政法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8、加强检查考评,促进工作措施落实。要通过检查考评,评选、表彰一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要认真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

第7篇:社会治安调查报告1

       社会治安调查报告

       县政协调查组

       社会治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安化的社会治安形势如何?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围绕以上问题,今年8—9月,县政协组织三个调查组,深入到10个乡镇与县直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召开座谈会20多次,收集了一批较为翔实的一手资料。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社会治安中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综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考核奖惩机制逐步完善,网络建设逐步加强,工作责任逐步落实,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人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有序,社会治安秩序较好,大部分群众对社会治安表示满意。据问卷调查,65%的群众认为当前社会有安全感,59%的群众认为社会治安形势在好转,60%的群众对当前的社会治安工作表示满意。但是,我县社会治安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1、盗抢问题突出。盗抢是群众反响十分强烈、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问题。据对调查的7个乡镇统计,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共立案的盗抢案件465起,平均每个乡镇立案68起。据县公安局反映,2022年1—8月,全县立案的盗抢案件723起,其中盗窃案674起,抢劫案49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3%、250%。东坪地区盗抢尤为严重。2022年1-7月,东坪城区立案的盗抢刑案366起,平均每天为1.7起。据东坪派出所保守估计,东坪城区至少有小偷500人左右。有的潜伏在郊区村,有的暗藏在城区出租房屋。这些人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偷盗抢劫。盗抢在农村也呈高发态势。特别是年关、赶场,盗抢案件时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保卫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乡镇政府机关大院也有不少被盗。据梅城派出所反映,2022年以来,当地发生盗抢案件达298起。

       2、赌博之风盛行。据统计,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县公安局共破获涉赌案件757起,打击处理涉赌违法犯罪人员632人,逮捕首要分子214人,治安拘留涉赌人员755人。打击力度之大,可说前所未有。但当今所面临的局面是打不胜打,赌博气焰依然嚣张。一是地下“六合彩”泛滥成灾。由于受高额回报的诱惑,加上隐蔽性强,报单、收兑赌注方便,导致地下“六合彩”屡禁不止。据调查,农村农民参与过地下“六合彩”赌博的达51.3%。每逢博彩时段,手机打不通已成常事。一些人已陷入屡赌屡输、屡输屡赌的泥潭不能自拔。2022年3月,大福镇石门村有一位老人下了码注后,手拿农药等待结果,当知道没有中码时,便一服了之,还担心自己死不了,又操刀割断自己的颈动脉。二是聚众赌博活动日益猖獗。近几年来,我县先后出现了押二

       八、扳砣子、斗牛、白板刹等赌博方式,且迅速蔓延到各地。以东坪、马路、江南、奎溪、小淹、平口、梅城、大福、长塘等地群众反响最为强烈。东坪记录在册的聚众赌博场子就有8处。一个赌博场所少则十几人,多的达数百人。奎溪镇柏杨塘居委支书反映,奎溪镇34个村都有参与赌博的人员,他见到的赌博场子至今仍有6处。据调查,一些地方大大小小的赌博场子与窝点此起彼伏、神出鬼没。如江南的沿河街、农贸场,东坪的算盘岩、绿豆巷、税务村、吴合村,马路的四居委、松柏台、桥边村,奎溪的柏杨居委,平口的农贸市场,小淹的高峰村等均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赌场集中的地方。更有甚者,有的赌博场所竟然设在镇政府附近。三是组织更加严密。地下“六合彩”有一套投注、结算、兑注、收注的办法,下线与上线衔接紧密。聚众赌博有专门的“保安”人员,多的放有

       五、六道哨卡,有的将眼线放到了公安局或派出所的大门口。庄家与出租司机互相勾结,司机接送一个赌徒,庄家发红包100-200元。赌场有专门的后勤人员,免费为参赌人员供茶、供饭,由赢家“抽水”提供资金,多的一天“抽水”达到8万元。有的赌场还有人放高利贷。马路镇有一人一天放高利贷赌资达8万元。

       3、毒情呈蔓延之势。我县记载在案的吸毒人员达658人,还有在县外被抓获的吸贩毒人员数百人。根据1名吸毒人员周围至少有8—10个吸毒人员的国际惯例,我县吸毒人员数量惊人。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县涉毒的只有羊

       角塘、仙溪、东坪等少数乡镇,现在毒情已在我县各地遍地开花。据调查反映,吸毒人员农村多于城镇,外出打工人员多于本地居住人员,且呈低龄发展趋势。我县吸毒贩毒交织,结伙吸食占总吸毒人员的比例超过80%。涉毒犯罪高发,今年1-8月,县公安局破获各类涉毒案件157起,抓获涉毒人员150余人,缴获海洛因400多克,追缴毒资30多万元。

       毒品吞掉了吸毒者的钱财,不少吸毒者因此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毒品在吸尽吸毒者钱财的同时,也不断地吞噬着吸毒者的家庭、身体和灵魂。我县因吸毒导致父子反目、亲友成仇、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屡见不鲜。吸毒还传染多种疾病。不少吸毒者因此染上了艾滋病,这是安化成为艾滋病高危区的重要原因。吸毒诱发各种违法犯罪。男吸毒者必导致“男盗”,女吸毒者必导致“女娼”,有的公开勒索甚至抢劫、绑架他人,掠夺毒资。仙溪镇方公村一位吸毒者,劫持自己几岁的小外甥做人质,用刀架在小外甥的脖子上,勒索姐姐家4000元现金作毒资。

       4、恶势力有所抬头。据调查,我县不少乡镇集镇地都有恶势力存在。东坪有老城区、城埠、木子、杨林、东桥等几个流氓团伙,经常惹事生非、挑起事端、打架斗殴、横行大街小巷。田庄、马路等地有几股恶势力也常来东坪闹事,造成东坪地区天天发生打架斗殴。马路镇潺溪坪村有10个左右青少年结成一伙,手持钢管、砍刀经常在当地寻衅滋事,作恶多端,群众无不深恶痛绝。这伙不法分子还给赌场提供保安服务,充当黑保护伞,每人每天收取100元左右的保护费。

       5、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逐渐增多。群体访、集中访、重复访、越级访呈高发状态。据统计,仅在县党政机关大院发生的群访事件,2022年为74批次,参与人数达2265人,2022年1-9月已发生51批次,参予人员约2000人。主要涉及军转复退军人待遇问题,企业改制中的问题,或机构调整中利益受到冲击的群体。另外,各类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2022年全县发生群体性事件11起,2022年1-9月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为6起。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管理体制不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而我县的社会管理体制没有相应发生大的变化,有的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管理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达20多万人。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地和农村人口进入我县集镇,造成集镇人口急剧膨胀。东坪城区常住人口仅5.5万,流动人口却达3万多人。同时,大量企业破产、改制,一大批“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由于我县对流动人口管理乏力,人口呈无序流动状态,盲流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据公安机关反映,平口镇近两年破获的 “两抢”案件,其作案者主要是新化的“烂仔”;奎溪镇的买码、扳砣子、押二八的庄家大多来自溆浦。

       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政治参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一些人一旦自身利益被触及,他们不是采取合法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而是动辄采取过激行为制造影响,给党和政府施压。有的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盲目心理,企图扩大事态,引起党政和社会的重视,并不达目的不止步。

       我国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相协调。许多法律规定与基层实际相脱离,对某些犯罪行为的惩罚量刑不高,对犯罪行为与犯罪嫌疑人的震慑力不够。如我国法律对赌博犯罪规定的最高刑期为3年;对贩毒罪的惩处,从最高法院到各地的司法量刑依据不一;对死刑的适用要求越来越高,犯罪成本偏低,致使许多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

       2、部分民众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滑坡。我县普法一直没有延伸到户,民众长期不是普法对象;一些农村普法措施流于形式,民众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据问卷调查,18%的民众从未学习过法律知识,不知道《治安处罚法》的达到21%。一些人法律观念淡薄,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在浑浑噩噩中不知自己犯了罪,犯了罪不知道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我县农村文化事业落后,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于是,有的不能正视腐败与工作失误,对党和政府产生信任危机;有的对贫富不均的现状产生不满;有的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各种消极腐朽思想乘虚而入;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不少人灵魂扭曲,道德滑坡,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堕落犯罪。另外,我县农村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了全县总人数的50%,这些人科技文化素质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再加上一些人无所事事,精神空虚,就很容易染上恶习,甚至走向犯罪。

       3、基层基础工作缺位。一是一些综治机构形同虚设。不少机关、单位虽然有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办,也明确了人员,但大多为摆设,为应付上级,为应付检查而设。不少厂矿企业综治机构及人员只有档案,没有安排专门的治保人员,有的甚至连门卫也没有。乡镇一些专门的综治机构也有名无实。如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其工作由司法所承担,不少司法所就是一个人,主要精力放在当律师、打官司创收上,常常是人去房空。在农村虽设有治保会、调解会,主任由村干部兼任,但不少人将此当成了副业,再加之其缺乏法律知识,在工作上仅凭威望、凭经验、凭个人关系,很难谈上依法依规办事,其工作粗糙,方法简单,往往三言两语了事,有的干脆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二是一些地方、单位综治工作乏力。由于综治工作注重检查验收、注重考核结果,因而一些地方和单位满足于不出问题,满足于检查过关。对于基础工作、日常工作常常是漠然置之,平时少有人管或无人管的现象普遍。也还有一部分领导认为社会治安是政法机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县禁毒委员会,除主任在国际禁毒日发表过电视讲话外,平时基本没有开展过实质性的工作。还有的领导工作作风漂浮,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群众反映,应付上级检查验收过关好似做游戏。如打码脱帽验收,省、市验收组还未到安化,就早早集合基层干部等待。验收抽到哪里,马上派人盯梢,前面挨家挨户打招呼,后面跟踪追查。不少群众讲,要不是村干部做工作,我们就要把实情反映上去。

       三是群防群治有名无实。农村基本没有巡逻守护,赶场、过年、过节也没有什么治安保护。不少群众、不少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对自己的财产疏于防范,导致窃盗等犯罪分子易于得逞。公安机关对打击犯罪常感力不从心,无力开展经常性的治安巡逻,对治安复杂的重点地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及发案较高的重点时段无力进行守候、监控。有的派出所在8小时以外无人值班、无人接警。有的派出所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马路镇发生“8·24”杀人案后,报案40多分钟后才有干警赶到。在这段时间,许多群众看着事态激化、升级。

       4、惩治、打击乏力。公安机关的平均破案率不到50%,盗抢案的破案率与打击处理率更低。积案多,积案易变成死案,造成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得不到打击。据调查中反映,检察机关也尚存在该捕而未批捕的现象。梅城烟草站吴某夫妇参与买码做庄,涉案金额达300万元,完全符合批捕条件,但因其在检察院有熟人,一直没有批捕。今年7月,公安端掉了东坪安中村的聚众赌博窝点,有4名嫌疑人已达到批捕条件,可检察院一直不同意批捕。还有群众反映,法院也存在重罚轻判的现象。打击乏力暴露了政法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一是警力不足。我县人口与公安干警比为3.8/万,比全国的15/万低11.2/万。拥有11万人口的大福镇,只有干警7人,其比例不足0.7/万。法院、检察的力量也同样不足,相当一部分派出所、法庭只有2-3人。如果有人外出,连日常工作都难以维持,怎谈及时有力打击违法犯罪。二是有的干警综合素质不高。近10年来,我县政法干警从政法院校进入的少,从教师或其

       他部门转入的多,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办案能力不强,执法水平不高。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有的干警执法不公,办人情案、关系案;还有的干警从事二职业,或秘密充当歌厅、舞厅、按摩室、赌博场子的黑保护伞等等。据问卷调查,认为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办人情案的达36%,对执法不满意的,公安24%,检察13%,法院13%。据一知情人讲,有位女青年因盗窃被拘留,公安放人的条件是交罚款3000元,并请一次客。被公安有关人员所逼,委托讲情的先后花去4500多元,请了3次客才了难。三是专项经费不足。我县政法机关均因县财政统一专项安排的经费不足,还要靠创收保运转。2022年,县公安局总支出达2041万元,由县财政预算再加省里补助的经费为980万元,其他靠罚没、收费或拉赞助弥补。公安局所属二级机构经费更加困难,除了人员工资由县局统一安排外,其他的均要靠自己筹措。于是为钱办案的现象较为普遍。2022年3月,某乡政府院内发生盗窃案,当地派出所破案后,乡政府负担了1200元的办案经费,而赃款赃物去向何方,一直不得而知。同时“因钱止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如奎溪镇派出所,明知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浙江某地,由于没有旅差费而放弃追捕,致使其人长期逍遥法外。据调查反映,县检察院、县法院其经费也存在较大缺口。

       三、打造平安安化应采取的措施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没有社会大局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打造平安安化,根据这次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教育与普法力度,着力提高全县人民综合素质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协调与配合,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下乡活动,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形成一种祛邪扶正、匡扶正义的社会风尚。要广泛开展十星级农户、五星级居民户、科技示范户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崇尚文明、崇尚科学,走文明致富、科技致富之路。要加大普法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车站、码头、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可设置法制宣传栏(窗)。建议适度开展现场审判、现场调解等工作,选择当地发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场审理、现场调判,采取以案说法、现场说法等方法,向群众传授法律知识。各地每年要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合同法、森林法、土地经营权法等法律,由宣传、文化、司法等部门牵头,派出所、法庭等单位部门配合,利用农闲季节,举办法律讲座,或办班培训,逐步提高全县人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要突出抓好青少年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要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步进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身行动的标准。家长、教师要言传身教,帮助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引导他们崇尚文明、遵纪守法。要加强文化市场的整顿与管理,坚持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出版物,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依法整治传播不健康内容、吸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室,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强化治安防控管理

       ⑴着力强化基层综治队伍建设。乡镇综治办要配备2-3名专干,人员可从行政干部中选配。村(居委)要健全治保、调解组织,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四落实。医院、学校、企业等单位应安排专门的治保人员,单独的院落应安排专职门卫或楼栋看管员。县直各部门、单位,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办事。

       ⑵着力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其一,要加快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流动人口

       较多的城镇,可以相邻居住小区、院落等为单位成立社区,实行社区主任抓楼院长,楼院长抓单元长,单元长管居民户的社会治安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社区应紧密配合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的从业人员实行管理,并建立和健全好流动人员就业、婚育、健康、违法犯罪记录及出租房屋登记制度,落实用人单位治安责任制,按月对社区流动人员、暂住人口、出租房屋进行核查上报。有条件的社区,在做好居住户工作的条件下,可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成立保安公司。其二,要强化农村治安防范工作。农村可以自然村落、种植或养殖区域组织联防,在年关、收获等重要季节可开展临时巡逻守护。其三,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回访等环节的办事程序,完善调解制度、调解程序和调解纪律,加强村级调解的协调与指导,努力提高调解成功率,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其四,要积极推广科技防范。在重点单位(如银行)、重点部位(如财会室、车库)、治安复杂场所(如车站、市场、娱乐场所)等发案率较高的地方安装摄像头,实行“24小时”监控,并与

       110、120报警台联网。在居民区,可根据居民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安装简易红外线防盗装置,把治安防范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可能发生治安隐患的区域。公安机关要在群防群治中发挥中坚作用,加强重点地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巡逻与守候,构建强有力的控制网,筑起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镇、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工地、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平安安化。⑶着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盲流。劳动部门要按照“信息导向、按需流动、凭证管理、全程服务”的要求,强化流动人口的劳动管理,整顿好劳动市场。公安要抓好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建立流动人口档案及出租房屋登记、安全检查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的控制,加强对无合法证件、无固定场所、无正当生活来源“三无”人员的治安管理。

       ⑷完善有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制、齐抓共管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各乡镇、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评估与考核,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对责任心不强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责任人,要督促改正,对屡教不改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要给予相应的处分;对目无法纪,侵犯群众利益,或因工作不力造成治安问题突出,安全事故多发的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要依法依规处理,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包一级”,把综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着力净化社会环境

       公、检、法要集中优势兵力,加强协调与配合,增强打击合力,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建议县委政法委要督促公安机关对积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因工作不力,造成破案率低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工作责任。要遵照“大案必破”的原则,明确任务,挂牌督办,集中精力破获一批大案要案。检察、法院每年应对已办案件进行1-2次回头看,对应诉未诉、应判未判、重罪轻判的应予以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严厉打击赌博活动,坚持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把矛头直指庄家、赌头。建议对各类庄家要进行一次排查,不够刑事处罚的要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对提供赌博场所的,对多次收注、结算、交接赌资的,对发放高利贷赌资的,要依法处罚到位。对长期从事赌博活动,不够刑事处罚的,应落实劳教等处罚措施。对经常参与赌博的人员可集中举办培训班,帮助其提高法律意识和思想觉悟。要下决心铲除毒害,依法从重从快打击贩毒犯罪,消灭毒源;要加强戒毒工作,尽快摸清吸毒人员的底子,做好入网工作。要大力开展无毒社区,无毒村、组,无毒乡镇创建活动,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把安化建成无毒县。

       4、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树立政法干警形象

       要突出抓好政法干警的思想作风建设。从严治警,在干警队伍中真正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起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的形象。要突出解决好少数干警执法

       不公、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解决好少数干警从事二职业、充当黑保护伞、打牌赌博等严重损害干警形象的问题。建议县委政法委、县纪委和公、检、法、司四家长年设立干警作风举报箱,加大社会与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帮助干警端正作风。要充实政法干警力量,建议适当压缩行政编制,增加政法队伍编制。可向益阳市及有关县市学习,采取用行政编制招收公安巡警的办法。人事部门在招收政法干警时,应适当放宽条件限制,要优化配置警力资源,充实基层干警力量,确保基层工作需要。派出所、法庭要加大干警的内部交流力度,以减少办案的人情干扰。

       5、建立保障机制,适度增加政法经费投入

       鉴于目前对公、检、法、司四家工作经费县财政预算还未完全打足,近几年县财政状况已逐年好转的情况,建议县政府对政法几家的工作经费要予适度的增加,以利政法几家能一心一意谋工作,不必为解决其经费缺口去瞎折腾,这也有利于政法几家形象的不断提升。

第8篇:社会治安调查报告论文

       社会治安调查报告论文

       面对当前章贡区社会治安状况,我们做了一个调查,主要是对各大高校调查。面对当前高校的紧张的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应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加强教育,不断增强我们对大学校园稳定的自觉性,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校园治安,我门做了一个调查。、总的来说,我们学校治安良好,60%人认为良好,40%认为差,可见我们高校治安状况良好我们应感到高兴,学校为我们学习营造了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 学习环境给与我们将抗的身心,不是有孟母三迁吗?大家都熟知把,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怎么能够与有好的学习呢?试问整天被偷东西,上课吵吵闹闹。。你能学习的下去吗?从这方面看出学校的治安管理条例比较完善,从另方面说面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高;试问在一个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地方我们还能认真学习吗?所以良好的环境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学校宿舍有过被偷的现象吗?经过调查有30%的学生被偷过,50%的学生没被偷。怎样能防止我们被偷呢?

       1、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注意锁门,是暗锁的要反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不给不法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若一时大意,后悔莫

       2、不能随便留宿,尤其是不要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同学们都远离家乡,热情好客很正常。但是,不能违反学校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

       3、不要把学生宿舍作为聚会、聚餐、打牌、会客等交际的场所。假如学生宿舍都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娱乐中心”,来往的人员就会十分繁杂,就容易发升各种违法案件。

       4、警惕外来的陌生人,特别是形迹可疑的人,对于外来的可疑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仔细盘问,若来人回答问题疑点多,要及时送保卫处或派出所。

       5、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我们有些同学对自己的钥匙不能很好的保管,丢失钥匙的事情屡有发生。还有的同学随便将钥匙借给他人,而造成宿舍被偷。从调查中发现现在学校有一些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经常听到某某学校学生自杀。有一些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挂科太多,感情方面。。学校应该如和减少这一现象发生呢? 如果某位学生具有明显上述表现,特别是这些表现有一致性联系,则可推断为有很高的自杀危险性,需要老师、同学、家长主动接近并帮助他们。

       (一)做好自杀预防的宣传工作。

       教师和学生都应了解自杀的一些基本常识,能辨别出同学间有自杀危险的信号,密切注意自杀迹象。据专家研究,自杀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杀动机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杀者将自杀当作一种可能解块问题的手段。

       第二阶段是矛盾冲突阶段,虽然自杀者有自杀的意念,但此时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矛盾冲突当中,难以作出最终的决定。

       在这一阶段,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问题,预言和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同时情绪比较低落,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

       最后阶段是平静阶段,此时自杀者已经作出自杀的决断,似乎已从所面临的困扰中解脱出来,表现得轻松自如,异常平静。有时这种表现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怕别人阻碍和干预其自杀行为。

       青少年的自杀预防,必须从密切注意青少年第二阶段的自杀迹象入手,特别在青少年自杀的高危人群中(如失恋、考试成绩下降、当众遭羞辱、亲人突然亡故等),做好自杀须防的宣传工作,并提供及时帮助的地点和心理咨询人员。

       (二)减轻外在压力

       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集体和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也应适中,学校应弱化成就或学习成绩评价意义,避免在升级、升学关头给学生施加精神压力。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并不只是优裕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更重要的是和谐亲子关系。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他们竭尽一切努力,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惟独没有想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也需要得到关心和滋养。

       (三)认知合理化

       教育学生避免认知绝对化,指导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多样化,教会学生合理认识自我,调解偏狭认识。

       (四)增强耐挫力

       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上一帆风顺的学生,当遇到实际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或者即使有勇气去面对困难,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问题。耐挫折力是人的一种防御机能,它能有效地化解内心冲突、缓解心理压力。教育者应创造一些条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在艰苦的磨练中,锻炼耐受挫折的能力,这是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杀倾向的人若能把心中的苦闷向好友倾诉,释放心里的抑郁,就会缓解紧张情绪,走出绝境。

       (六)社会奉献爱心

       下定决心要自杀的人,往往容易一意孤行,即使是绝望到极点也不愿意向人发出呼救。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同学、家长应该关心和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向他们奉献诚挚的爱心,唤起他们生存的欲望。这样方能使他们起死回生,珍惜生命的价值。

       (七)加强心理辅导

       对已经发现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学生应做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了解他们的生活史、心理障碍、挫折、情绪等,从而充分认识他们的内心矛盾冲突。要尽量让想自杀的学生做下列事情:参加体育锻炼;写日日、生活做事有规律;把自杀念头大声说山来;参加郊游活动,尽力保证其与心理咨询者的约会,总之都是为了让他感到还有事情要做,缓冲自杀欲。

       此外,对有自杀意念的人要避免接触其它想自杀和抑郁倾向的人,不要看关于日杀的电影、小说、报道等;尽可能不让其接触自杀工具(刀、安眠药等),禁止其上楼顶。对重病患者要加强监护,有必要时应采用住院隔离,药物治疗的办法。想自杀的人如能得到同学、朋友、家长、老师或咨询机构中的一人或几方的严密监护,则完全有可能取得防治的成功。

       经过调查有人表示学校应加强安全先传意识,加强管理:

       (一)从目前大学校园运行发展的状况来看,大学校园安全有如下良性管理 模式: 1.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防范意识增强 由于大学迅猛发展,各类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并引起社会关注,校领导对校 园安全总体来说都高度重视,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与防范意识。形成了主要领导 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设有专门安全保卫机构的领导机制。这对校园安全 体制的维护及各种突发性事件的防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部门积极配合,安全管理手段不断优化 大学校园安全问题不只是单个行为体问题,还是各种行为体互动的综合体。大学的各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的安全环节链,必须保持每一环节的良性健康发 展,否则若其中的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将会对其整体的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从而 影响了安全系统的整体效应。现今,大学中如保卫、后勤、学生工作等机构和各 教学单位,都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互动 合力。同时,随着大学安全管理设施的逐步配套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更 新,强化了人防、技防对校园安全的管理。3.学生素质的提高,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广大学生在校园里不仅学到了各类专业知识,同时还进行法律和道德、心理 等方面的教育。这些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 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4.社会主动参与,建立群策群力的安全管理体制 在校园自身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政府和法制力量的积极参 与,使校园安全工作组织有序和有法可依。如公安、司法部门经常深入广大学生 中讲解法律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消防部门对广大学生讲解消防知识及如何杜绝 消防安全隐患等,都体现了社会力量对校园安全的营造和参与。

       (二)目前高校安全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目前大学校园安全虽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但仍有不少安 全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安全问题需要长期关注和不懈努力。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保证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三、保障高校安全的对策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要始终坚持把高校安全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度重视,摆上 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抓好。要继续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全面、系统 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实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的组织体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负 责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履行好职责。学生管理、教学、后勤 等各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辅导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直接面对学生做 好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安全管理死角。不论发生什么安全问题,都有人问,有人管,而且要及时管,及时解决。进而形 成高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2.加强安全及普法宣传,使人人树立安全意识 使高校人人树立安全意识,是保障高校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多层 次、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如开 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开设安全讲座、播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示影片、宣传安全法律法规等。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学习了解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学习一些国家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安全急 救措施,并学会运用它们来帮助别人和保护自己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不仅可以确 实保护自身的安全,还可以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救助他人。还要组织师生员工进行 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应急疏散方面的演练。3.加大投入,落实必要的物防、技防措施 保障高校安全,要有一定的投入。所谓花钱买平安,是必要的。在现阶段,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如高校围墙、公寓低层的防护窗等仍是必要的。道路交通 中的标志、减速装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等的投入也是必要的。校内各建筑设施务 必消防达标,并经验收合格。要完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安全。还要逐步加大如监控等的技防投入。这些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的物质基础。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从高校现实情况看,所发生的一些非正常死亡事件,甚至一些高校发生的恶 性案件,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心理疾病有关。因此,要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对通过测试已经了解到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要通过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分析心理障碍存在的根源,适时做好心理调试,以走出心理 误区,减轻心灵的重负。要帮助学生“减压”并消除心理挫折,真正达到心态的 和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注重培养与学生的亲和力,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观,使校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健康向上的奋进精神和以 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亲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矛与冲突。5.建立和完善处治突发事件领导机制,及时稳妥地应对和处治突发事件 为应对突发意外事件,高校要普遍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处理领导机制。及时 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要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建立责任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要确保 信息畅通。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大检查。并建立校园安全巡逻小组,吸收优秀学 干加入,经常对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设备及场所进行检查,分析其根源所在,找 出原因并及时解决。配合公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及网吧等场所进行统一排查,并对可疑人员进行登记和清理,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对发现事故的 有功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并对违法乱纪者进行惩罚,情节严重的交由公安。

       五、结论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既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安全保证措施,也是为国 家培养较高安全素质人才的战略行动。因此,高校应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 康、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并能够达到由关爱自己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全人类的境界。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和谐发展得到了保障,高校 能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