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调查报告(共8篇)

第1篇: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调查报告

       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调查报告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本身也应属于综合环境功能区划的一部分,是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现在介绍给大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京土壤的环境功能,告诉我们怎么开发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1、土壤环境功能区划

       金陵小学二(7)班王梓萌2022-2-1 按照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方向,结合不同用途土地适宜土壤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可以分为I、II、III、IV类。(1)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主要指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保护地区等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土壤区域。(2)I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主要包括耕地、同地、牧草地等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用农产品和适用于林地、园地、牧草地中为人类提供非食用性农产品的土壤区域(包括分散的农村居民点)。

       (3)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指为了满足人类居住而建设和规划的城镇居住区、学校、宾馆、游乐场所、公园、绿化区和用于人类商业开发利刚建设等所在的土壤区域。

       (4)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指丁业园区、T业集中区和采矿场所在地的土壤区域。

       2、南京土地概况与区划

       南京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最发达的地区,为江苏省省会所在地,位于北纬31°14´-32°27´,东经ll8°22´-119°14´之间,居我国长江三角北冀,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生产力布局与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该市面积658 231 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景色壮丽秀美,有虎踞龙蟠之美誉。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间为构造盆地,长江自西流入南京,并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自此以下形成长江三角洲。中间构造盆地,除河流形成的阶地与冲击平原外,中部有自西至东连绵不断的岗丘,如狮子山一清凉山一鼓楼岗一北极阁一九华山等。盆地内山、丘、平原、河、湖交错分布的自然条件,不仅提供了优

       1 美的自然景色,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良好生态基础。

       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基本情况,分为以下4类。

       (1)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113 243 hm,占南京市国土面积的17.20%,该功能区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保护价值,在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需要对土壤环境实施严格保护的自然区域。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损害功能区保护对象、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开发建设活动,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较大,土壤污染加重,生态功能正在逐渐衰退。(2)Ⅱ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Ⅱ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429 195 hm,占南京市国土面积的65.20%,该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农田被大量侵占、土壤肥力下降、水土侵蚀较为严重、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合理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产生活以及中小型企业废弃物污染加重。

       (3)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82 426 hm。,占南京市国土面积的12.52%,该功能区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区域,该区交通发达,地势较为平缓,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人口密度较大,基础设施齐全。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过度造成的土壤退化以及城镇建设和城镇人口生产生活带来的土壤污染。

       (4)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33 367 hm。,占南京市国土面积的5.07%,该功能区是用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交通发达,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带来的土壤污染。

       3、结论

       通过研究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怎么科学划分土壤环境功能区域。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形成,有利于帮助我们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维护区域土壤安全。可以让南京发展的更漂亮,天空更蓝,家园更美。

第2篇:土壤剖面调查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土壤剖面调查报告

       篇1:土壤调查报告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报告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是多种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

       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

       与协调。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有重要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

       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们的含量水平及其植物有效性受气候、地形、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

       生物活性等因素影响。土壤中(尤其是表层土壤)的养分在地表径流和渗流的作用下,会部

       分地进入附近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助于了解土壤的现实肥力水平和生产潜力,进一步认识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区的林分改造

       和植被恢复提供背景资料,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质量对附近水体的潜在影响。河源万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湖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省级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观光旅游、供应水源和保护环境等价值。为了解保护区内的土壤本底情况及其对

       湖水水质的潜在影响,同时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基础资料,对万绿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1 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地质发育特征及岩性特征决定着地貌类型的不同,进而引起水热条件的差异,使风化壳

       性质和土壤发育条件随之发生变化。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母岩类型有花岗岩、花岗斑

       岩、安山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炭质页岩、砾岩和泥灰岩等。保护

       区内的地貌类型复杂,有中山、低山、台地、丘陵、河流、人工湖和湖中岛屿等多种地貌类

       型。其中,中山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西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有大嶂

       顶(890m)、轿子顶(915m)、蟾蜍嶂(932m)、桂山(1056m)和南山(954m)等。低山在保

       护区内分布较广,海拔一般在500-800m,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台地和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陵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东部,海拔500m以下,丘陵地势较平坦。河流地貌即新丰江,分布于

       保护区的北部。人工湖泊地貌即万绿湖,分布于保护区的南部。人工湖岛屿地貌,分布于万

       绿湖中。

       保护区西北部的中山和低山主要岩性是石英砂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因此,这一区

       域的风化壳和土层相对较薄,中山山地由于海拔相对较高,主要发育形成山地黄壤,而海拔

       低于800m的低山则主要发育山地红壤。在保护区的南部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比较容易风化,因此风化壳和土层较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较丰富。保护区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分布区主要是

       红色砂岩,不易风化,风化壳和土层很薄,植被稀疏,有些地方甚至岩石直接裸露,该区域

       内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此外,在保护区居民点附近还有一定面积的水稻土和菜园土分布。2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2.1 土壤调查采样与分析方法采样点基本设在植被调查样方内。选择代表性地段,挖掘剖面,深100-120cm左右,划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分层次,填写土壤剖面调查表。按20cm的土层厚度由下而上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在采集分析

       样品后,在各层用环刀采土,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用小铝盒采土,用于测定土壤

       自然含水量。环刀样品和小铝盒样品带回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分析样品带回

       室内后风干、除杂、研磨过筛后,贮于密封容器内供分析用。土样测定方法:自然含水量,酒精燃烧法;容重和毛管持水量,环刀法;ph值,水土比

       2.5:1,电位法;有机质,重铬酸氧化-外加热法;全氮,开氏法;碱解氮,扩散吸收法;全

       磷,hclo4-h2so4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全钾,naoh碱熔,火焰光度法;速效钾,1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

       2.2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各个肥力因子及

       土壤的耕性。土壤质地状况决定于成土母质(岩)、气候、地形、地表植被、人为活动等因素。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多为中壤土和重壤土(表1),少数为砂壤土或轻粘土。土壤中3mm-3cm的石砾含量一般较低,多数土壤为非砾质土。这样的质地状况对土壤物质循环和植物生长均

       比较有利。由表1还可以看出,同一剖面中上层土壤

       壤,这主要是受地表径流水的淋溶作用影响。表1 土壤质地 地点与土层深剖面号 群落类度

       型(cm)

       1 0-20 白公塘

       黄樟-20-40马尾松 40-60 群落 60-8080-100 100-120 2 0-20 茅坑 枫香-20-40 油桐-40-60

       杉木群 60-80 落 80-100

       100-120 3 0-20 渔潭电 站后山 20-40罗浮柿 40-60-杉木 60-80 群落 80-1004 0-20 渔潭电 站东 20-40粉单竹 40-60-杉木 60-80 群落 80-100100-120 5 0-20 水稻田20-40 样号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石砾含量 g.kg-1 95.6 229.0 59.8 0.0 10.8 173.1 65.1 85.6 167.8 88.6

       71.3 3.5 133.5 308.1 213.5 138.5 153.0 61.7 45.2 114.1 48.3 149.1 122.5 0.0 1.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g.kg-1

       368.03 323.37 216.41 238.11 190.65 197.05 359.48 404.81 418.77 467.17 457.25

       484.41 607.57 601.33 642.81 634.81 677.03 354.59 388.89 364.64 409.24 404.32 363.06

       421.42 442.22 土壤质地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

       质砂壤土 少砾质砂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非砾质

       重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少砾质轻粘土 中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

       粘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

       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2]

       3.2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同时影响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和养分转化速率。土

       壤中的水分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亦大不相同。土壤自然含水量受地形、天气

       状况、植被覆盖、孔隙状况、结构、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影响,变异很大。万绿湖自然保护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63.99~,平均为300.35 g.kg-1(表2)。毛管持水量

       是指土壤毛管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了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各种

       水分形态。其值大小反映了土壤的保水能力,与土壤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密切相关。万绿湖

       自然 保护区土壤毛管持水量在208.89~,平均为386.04 g.kg。从毛管持水

       量来看,保护区内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强。

       2.2.3 土壤容重及孔隙性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的松紧状况,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状指标。其值主要与土壤质地、结构、团聚状况、土粒排列状况及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容重在0.65~,平均值为,土壤容重总体上较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有利

       于水分下渗和保存。另外,表层土壤容重一般低于下层土壤(表2)。表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自然含水量g.kg-1 257.62 254.87 165.69 166.69 163.99 284.58 253.33 254.63

       251.67 281.89 461.07 322.34 364.86 346.41 344.31 387.66 392.84 344.84 378.68 329.0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63.99 461.07 300.35 16.25毛管持水量g.kg-1 362.49 345.79 249.98 208.89 226.78 365.82 382.11 351.87

       320.68 371.28 603.35 613.53 425.87 401.60 384.05 452.36 473.51 383.99 410.07 386.77

       208.89 613.53 386.04 20.36吸湿水

       -1g.kg 18.35 14.37 11.80 10.84 7.40 9.30 19.18 20.73 20.94 21.21 19.33 21.07 26.22

       24.70 20.38 21.71 22.15 18.82 18.46 16.67 18.70 16.58 14.35 18.74 17.99 15.33 7.40

       26.22 17.90 0.90

       土壤容重g.cm-3 1.04 1.21 1.37 1.61 1.42 0.94 1.07 1.16 1.15 1.07 0.65 0.89

       0.89 0.92 1.07 1.06 1.03 1.27 1.24 1.19 0.65 1.61 1.11 0.04 总孔隙度% 60.71 54.37 48.38 39.12 46.30 64.58 59.55 56.31 56.51 59.47 75.30

       66.46 66.53 65.45 59.76 59.86 61.26 52.02 53.05 54.91 39.12 75.30 57.99 1.62非毛

       毛管孔管孔隙度% 隙

       度%

       37.77 22.94 41.82 12.55 34.27 14.12 33.68 5.45 32.43 30.29 40.9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8.59 40.67 15.64 36.95 19.56 39.79 35.81 54.48 11.98 37.76 28.77 36.78

       28.66 40.96 18.80 48.17 11.68 48.54 12.72 48.79 3.22 50.94 2.11 46.21 8.70

       32.43 2.11 54.48 35.81 41.24 16.76 1.26 1.83通气

       孔隙度% 33.89 23.55 25.72 12.25 22.96 37.89 32.39 26.84 27.51 29.18 45.11 37.83

       34.17 33.71 23.05 18.63 20.92 8.17 5.96 15.60 5.96 45.11 25.77 2.06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 1.65 3.33 2.43 6.18 2.34 1.13 2.20 2.60 1.89 2.02 1.10

       4.55 1.31 1.28 2.18 4.12 3.82 15.15 24.14 5.31 1.10 24.14 4.44 1.12-3

       -1-1

       no.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存在场所,也是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空间。

       自然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比例愈大,水分和空气的容量就愈大。土壤孔隙包括毛管孔隙和非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主要用于通气,毛管孔隙则可以蓄水。一般对于植物来说,孔隙度在50%左右或稍大而其中通气孔隙度占20-40%之间为好。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总孔

       隙度在39.12~75.30%之间,平均为57.99%,毛管孔隙度在32.43~54.48%之间,平均为41.24%,通气孔隙度在5.96~45.11%之间,平均为25.77%。总体来说,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的总孔

       隙度较大,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比例比较合理,土壤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并具

       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对营养元素的分解释放、植物的养分吸收、土壤肥

       力、微生物活动、土源病虫害的发生及植物的分布与生长有重要影响。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

       区土壤水提ph值在3.92~4.93之间,平均为4.34,kcl提ph值在2.95~3.53之间,平均为

       3.21(见表3),土壤呈强酸性反应。ph(h2o)与ph(kc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

       数为0.82(表4)。总体上看,土壤酸性程度由表层土壤往下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见图1

       中a,b),主要原因是枯落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使表层土壤酸性增强,另外由于该地

       区丰富的水热条件,土壤矿物质分解彻底,上层土壤的盐基遭受强烈淋洗,从而造成表层土

       壤酸性更强。

       土壤缓冲性是土壤缓和土壤酸碱反应的能力。测定时分别用ph值为2.13和8.26的溶液

       浸提土壤,然后测定土壤溶液ph值。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ph(h2o)与用酸性浸提液测得的ph之间的差值在0.70~1.80之间,而ph(h2o)与用碱性浸提液测得的ph差值在0.01~

       0.66之间,表明保护区内土壤对酸性物质的缓冲能力较差,而对碱性物质的缓冲能力较强。

       2.2.5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森林土壤有

       机质主要来源于森林凋落物,此外还有枯死根系、森林动物和土壤小动物的排泄物和尸体以

       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仅占土壤重量的1~10%左右,但它是

       土壤中最活跃的成分,对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影响很大,成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础。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17~,平均值为13.01g.kg-1

       (表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包括水提和kcl提ph)呈显著负相

       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51(表4),进一步显示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酸度的影响。

       在土壤剖面中,由表层往下,有机质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远高于下

       层(图1中c)。2.2.6 土壤氮素土壤中的氮主要来源于生物,有机质是自然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凋落物的分解可使土

       壤n素含量明显增加。氮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土壤含

       氮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对磷和其它元素的吸收。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全氮含量

       在0.090~0.999 g.kg-1之间,平均值为0.544 g.kg-1(表3)。上层土壤含量明显高于下层

       (见图1中d)。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2(表4),这

       与以往许多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3,4]。此外,全氮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包括铵态氮、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中的氮素。其数量大

       小可以反映近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的含量。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在18.314~149.061 mg.kg-1之间,平均值为72.659 mg.kg-1。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之间呈

       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78,这与以往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剖面中亦

       表现为上层含量比下层高,呈现明显的梯度(见图1中e)。表3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含量no.[4,5]

       。碱解氮在ph ph 缓冲性* 有机全氮碱解氮全p 速效磷全k 速效k(h2o)(kcl)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g.kg mg.kg g.kg mg.kg g.kg mg.kg 质(2.13)(8.26)-1

       g.kg

       4.16 3.01 3.16 4.19 18.38 0.873 45.18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0.367 1.122 16.558 39.226

       4.19 2.98 3.12 4.23 9.35 0.378 55.225 0.314 0.291 15.819 25.842 4.57

       3.35 2.93 4.70 3.51 0.090 28.561 0.367 0.145 12.384 15.882 4.93 3.48

       3.18 4.97 1.17 0.213 38.724 0.388 0.193 12.701 14.949 4.76 3.53 2.96

       4.82 10.76 0.253 22.341 0.302 0.193 11.152 29.889 4.84 3.49 3.12 4.99

       1.86 0.132 18.314 0.337 4.13 3.05 3.16 4.18 22.06 0.782 110.993 0.308

       4.36 3.18 3.26 4.41 20.25 0.383 111.169 0.373 4.37 3.21 3.21 4.42

       16.42 0.421 94.719 0.282 4.44 3.18 3.23 4.48 14.15 0.584 90.626 0.348

       4.47 3.10 3.19 4.57 8.74 0.420 74.007 0.305 4.40 3.15 3.21 4.65 10.57

       0.668 76.197 0.298 3.92 2.98 3.18 3.93 30.86 0.880 149.061 0.586 3.96

       2.95 3.04 4.03 21.19 0.958 70.280 0.372 4.04 2.95 3.08 4.07 16.4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0.871 86.434 0.333 4.16 2.96 3.07 4.21 11.12 0.999 76.247 0.626 4.26

       2.96 3.11 4.36 9.89 0.380 47.418 0.687 4.31 3.14 3.28 4.34 20.29

       0.744 84.241 0.449 4.22 3.17 3.32 4.29 10.86 0.660 49.294 0.370 4.22

       3.20 3.18 4.33 9.14 0.417 55.355 0.410 4.47 3.21 3.56 4.58 14.67

       0.705 125.319 0.474 3.97 3.19 3.28 4.63 10.61 0.376 79.949 0.401 4.61

       3.30 3.21 4.82 7.11 0.174 53.179 0.399 4.53 3.49 3.78 4.71 17.75

       0.707 108.889 0.406 4.15 3.27 3.31 4.23 11.79 0.666 82.117 0.366 4.61

       3.53 3.52 4.81

       9.35 0.420 55.279

       11.136 17.127 1.365 9.641 58.212 1.124 8.830 45.451 0.782

       7.777 35.802 0.538 0.391 0.538

       6.465 35.802 9.198 31.756 7.841 57.901 70.351 60.391-1-1-1-1-1-1

       1.229 14.069 0.933 15.222 0.831 14.64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0.734

       15.578 29.577 1.757 8.592 77.821 1.024 11.077 51.676 1.217

       9.846 52.299 1.413 10.201 72.219 1.363 12.836 1.019 15.069 13.209

       11.568 5.751 10.704

       63.504 54.166 62.881 42.339

       1.848 11.081 22.419

       3.92 2.95 2.93 3.93 1.17 0.090 18.314 0.282 0.145 6.465 14.949

       4.93 3.53 3.78 4.99 30.86 0.999 149.061 0.687 13.209 16.558 86.225

       4.34 3.19 3.21 4.46 13.01 0.544 72.659 0.393 1.541 11.748 45.451 0.05

       0.04 0.04 0.06 1.35 0.053 6.448 0.020 0.521 0.572 4.024 * 缓冲性测定时用的缓冲液(浸提液)ph值分别为2.13和8.26,测得的数值为分别用

       这两种浸提液浸提土壤测得的ph值。篇2:土壤调查报告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对资源的认识和管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 加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常规土壤调查和制图的方法,同时全方面提高

       二、实习任务

       1.从地质角度,认识岩石种类、特性及各种环境条件

       2.认识不同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掌握观察、描述土壤特性及其规律的方法 篇2:土壤调查报告-供参考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报告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是多种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与协调。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有重要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们的含量水平及其植物有效性受气候、地形、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因素影响。土壤中(尤其是表层土壤)的养分在地表径流和渗流的作用下,会部分地进入附近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助于了解土壤的现实肥力水平和生产潜力,进一步认识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区的林分改造和植被恢复提供背景资料,并有助于进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一步了解土壤质量对附近水体的潜在影响。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省级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观光旅游、供应水源和保护环境等价值。为了解保护区内的土壤本底情况及其对湖水水质的潜在影响,同时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基础资料,对万绿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1 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地质发育特征及岩性特征决定着地貌类型的不同,进而引起水热条件的差异,使风化壳性质和土壤发育条件随之发生变化。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母岩类型有花岗岩、花岗斑岩、安山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炭质页岩、砾岩和泥灰岩等。保护区内的地貌类型复杂,有中山、低山、台地、丘陵、河流、人工湖和湖中岛屿等多种地貌类型。其中,中山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西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有大嶂顶(890m)、轿子顶(915m)、蟾蜍嶂(932m)、桂山(1056m)和南山(954m)等。低山在保护区内分布较广,海拔一般在500-800m,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台地和丘陵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东部,海拔500m以下,丘陵地势较平坦。河流地貌即新丰江,分布于保护区的北部。人工湖泊地貌即万绿湖,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分布于保护区的南部。人工湖岛屿地貌,分布于万绿湖中。

       保护区西北部的中山和低山主要岩性是石英砂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因此,这一区域的风化壳和土层相对较薄,中山山地由于海拔相对较高,主要发育形成山地黄壤,而海拔低于800m的低山则主要发育山地红壤。在保护区的南部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比较容易风化,因此风化壳和土层较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较丰富。保护区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分布区主要是红色砂岩,不易风化,风化壳和土层很薄,植被稀疏,有些地方甚至岩石直接裸露,该区域内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此外,在保护区居民点附近还有一定面积的水稻土和菜园土分布。

       2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2.1 土壤调查采样与分析方法

       采样点基本设在植被调查样方内。选择代表性地段,挖掘剖面,深100-120cm左右,划分层次,填写土壤剖面调查表。按20cm的土层厚度由下而上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在采集分析样品后,在各层用环刀采土,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用小铝盒采土,用于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环刀样品和小铝盒样品带回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分析样品带回室内后风干、除杂、研磨过筛后,贮于密封容器内供分析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土样测定方法:自然含水量,酒精燃烧法;容重和毛管持水量,环刀法;pH值,水土比2.5:1,电位法;有机质,重铬酸氧化-外加热法;全氮,开氏法;碱解氮,扩散吸收法;全磷,HClO4-H2SO4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全钾,NaOH碱熔,火焰光度法;速效钾,1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

       2.2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各个肥力因子及土壤的耕性。土壤质地状况决定于成土母质(岩)、气候、地形、地表植被、人为活动等因素。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多为中壤土和重壤土(表1),少数为砂壤土或轻粘土。土壤中3mm-3cm的石砾含量一般较低,多数土壤为非砾质土。这样的质地状况对土壤物质循环和植物生长均比较有利。由表1还可以看出,同一剖面中上层土壤

       表1 土壤质地 地点与土层深

       剖面号 群落类度

       型(cm)

       1 0-20 白公塘 黄樟-20-40

       马尾松 40-60 群落 60-80

       80-100 100-120 2 0-20 茅坑 枫香-20-4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油桐-40-60

       杉木群 60-80 落 80-100

       100-120 3 0-20 渔潭电 站后山 20-40

       罗浮柿 40-60-杉木 60-80 群落 80-100

       4 0-20 渔潭电 站东 20-40

       粉单竹 40-60-杉木 60-80 群落 80-100

       100-120 5 0-20 水稻田20-40 样号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石砾含量 g.kg-1 95.6 229.0 59.8 0.0 10.8 173.1 65.1 85.6 167.8 88.6 71.3 3.5 133.5 308.1 213.5 138.5 153.0 61.7 45.2 114.1 48.3 149.1 122.5 0.0 1.0 g.kg-1

       368.03 323.37 216.41 238.11 190.65 197.05 359.48 404.81 418.77 467.17 457.25 484.41 607.57 601.33 642.81 634.81 677.03 354.59 388.89 364.64 409.24 404.32 363.06 421.42 442.22 土壤质地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质轻壤土 非砾质砂壤土 少砾质砂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非砾质重壤土 少砾质轻粘土 中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少砾质轻粘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少砾质中壤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少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非砾质中壤土 [2]

       3.2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同时影响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和养分转化速率。土壤中的水分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亦大不相同。土壤自然含水量受地形、天气状况、植被覆盖、孔隙状况、结构、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影响,变异很大。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63.99~,平均为300.35 g.kg-1(表2)。毛管持水量是指土壤毛管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了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各种水分形态。其值大小反映了土壤的保水能力,与土壤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密切相关。万绿湖自然

       保护区土壤毛管持水量在208.89~,平均为386.04 g.kg。从毛管持水量来看,保护区内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强。

       2.2.3 土壤容重及孔隙性

       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的松紧状况,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状指标。其值主要与土壤质地、结构、团聚状况、土粒排列状况及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容重在0.65~,平均值为,土壤容重总体上较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有利于水分下渗和保存。另外,表层土壤容重一般低于下层土壤(表2)。

       表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自然含水量g.kg-1 257.62 254.87 165.69 166.69 163.99 284.58 253.33 254.63 251.67 281.89 461.07 322.34 364.86 346.41 344.31 387.66 392.84 344.84 378.68 329.03 163.99 461.07 300.35 16.25

       毛管持水量g.kg-1 362.49 345.79 249.98 208.89 226.78 365.82 382.11 351.87 320.68 371.28 603.35 613.53 425.87 401.60 384.05 452.36 473.51 383.99 410.07 386.77 208.89 613.53 386.04 20.36

       吸湿水

       -1g.kg 18.35 14.37 11.80 10.84 7.40 9.30 19.18 20.73 20.94 21.21 19.33 21.07 26.22 24.70 20.38 21.71 22.15 18.82 18.46 16.67 18.70 16.58 14.35 18.74 17.99 15.33 7.40 26.22 17.90 0.90

       土壤容重g.cm-3 1.04 1.21 1.37 1.61 1.42 0.94 1.07 1.16 1.15 1.07 0.65 0.89 0.89 0.92 1.07 1.06 1.03 1.27 1.24 1.19 0.65 1.61 1.11 0.04

       总孔隙度% 60.71 54.37 48.38 39.12 46.30 64.58 59.55 56.31 56.51 59.47 75.30 66.46 66.53 65.45 59.76 59.86 61.26 52.02 53.05 54.91 39.12 75.30 57.99 1.62

       非毛

       毛管孔管孔隙度% 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度%

       37.77 22.94 41.82 12.55 34.27 14.12 33.68 5.45 32.43 30.29 40.96 18.59 40.67 15.64 36.95 19.56 39.79 35.81 54.48 11.98 37.76 28.77 36.78 28.66 40.96 18.80 48.17 11.68 48.54 12.72 48.79 3.22 50.94 2.11 46.21 2.11 54.48 35.81 41.24 16.76 1.26 1.83

       通气

       孔隙度% 33.89 23.55 25.72 12.25 22.96 37.89 32.39 26.84 27.51 29.18 45.11 37.83 34.17 33.71 23.05 18.63 20.92 8.17 5.96 15.60 5.96 45.11 25.77 2.06

       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 1.65 3.33 2.43 6.18 2.34 1.13 2.20 2.60 1.89 2.02 1.10 4.55 1.31 1.28 2.18 4.12 3.82 15.15 24.14 5.31 1.10 24.14 4.44 1.12

       -1-1

       No.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存在场所,也是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空间。自然土壤中孔隙容积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占比例愈大,水分和空气的容量就愈大。土壤孔隙包括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主要用于通气,毛管孔隙则可以蓄水。一般对于植物来说,孔隙度在50%左右或稍大而其中通气孔隙度占20-40%之间为好。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总孔隙度在39.12~75.30%之间,平均为57.99%,毛管孔隙度在32.43~54.48%之间,平均为41.24%,通气孔隙度在5.96~45.11%之间,平均为25.77%。总体来说,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的总孔隙度较大,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比例比较合理,土壤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并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

       土壤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对营养元素的分解释放、植物的养分吸收、土壤肥力、微生物活动、土源病虫害的发生及植物的分布与生长有重要影响。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水提pH值在3.92~4.93之间,平均为4.34,KCl提pH值在2.95~3.53之间,平均为3.21(见表3),土壤呈强酸性反应。pH(H2O)与pH(KC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2(表4)。总体上看,土壤酸性程度由表层土壤往下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见图1中A,B),主要原因是枯落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使表层土壤酸性增强,另外由于该地区丰富的水热条件,土壤矿物质分解彻底,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层土壤的盐基遭受强烈淋洗,从而造成表层土壤酸性更强。

       土壤缓冲性是土壤缓和土壤酸碱反应的能力。测定时分别用pH值为2.13和8.26的溶液浸提土壤,然后测定土壤溶液pH值。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pH(H2O)与用酸性浸提液测得的pH之间的差值在0.70~1.80之间,而pH(H2O)与用碱性浸提液测得的pH差值在0.01~0.66之间,表明保护区内土壤对酸性物质的缓冲能力较差,而对碱性物质的缓冲能力较强。

       2.2.5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森林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森林凋落物,此外还有枯死根系、森林动物和土壤小动物的排泄物和尸体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仅占土壤重量的1~10%左右,但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成分,对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影响很大,成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17~,平均值为13.01g.kg-1(表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包括水提和KCl提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51(表4),进一步显示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酸度的影响。在土壤剖面中,由表层往下,有机质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远高于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下层(图1中C)。2.2.6 土壤氮素

       土壤中的氮主要来源于生物,有机质是自然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凋落物的分解可使土壤N素含量明显增加。氮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土壤含氮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对磷和其它元素的吸收。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全氮含量在0.090~0.999 g.kg-1之间,平均值为0.544 g.kg-1(表3)。上层土壤含量明显高于下层(见图1中D)。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2(表4),这与以往许多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3,4]。此外,全氮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土壤碱解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中的氮素。其数量大小可以反映近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的含量。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在18.314~149.061 mg.kg-1之间,平均值为72.659 mg.kg-1。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78,这与以往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剖面中亦表现为上层含量比下层高,呈现明显的梯度(见图1中E)。表3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含量

       No.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5]

       。碱解氮在pH pH 缓冲性* 有机全氮碱解氮全P 速效磷全K 速效K

       (H2O)(KCl)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min max mean se

       g.kg mg.kg g.kg mg.kg g.kg mg.kg 质

       (2.13)(8.26)-1

       g.kg

       4.16 3.01 3.16 4.19 18.38 0.873 45.181 0.367 1.122 16.558 39.226 4.19 2.98 3.12 4.23 9.35 0.378 55.225 0.314 0.291 15.819 25.842 4.57 3.35 2.93 4.70 3.51 0.090 28.561 0.367 0.145 12.384 15.882 4.93 3.48 3.18 4.97 1.17 0.213 38.724 0.388 0.193 12.701 14.949 4.76 3.53 2.96 4.82 10.76 0.253 22.341 0.302 0.193 11.152 29.889 4.84 3.49 3.12 4.99 1.86 0.132 18.314 0.337 4.13 3.05 3.16 4.18 22.06 0.782 110.993 0.308 4.36 3.18 3.26 4.41 20.25 0.383 111.169 0.373 4.37 3.21 3.21 4.42 16.42 0.421 94.719 0.282 4.44 3.18 3.23 4.48 14.15 0.58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90.626 0.348 4.47 3.10 3.19 4.57 8.74 0.420 74.007 0.305 4.40 3.15 3.21 4.65 10.57 0.668 76.197 0.298 3.92 2.98 3.18 3.93 30.86 0.880 149.061 0.586 3.96 2.95 3.04 4.03 21.19 0.958 70.280 0.372 4.04 2.95 3.08 4.07 16.43 0.871 86.434 0.333 4.16 2.96 3.07 4.21 11.12 0.999 76.247 0.626 4.26 2.96 3.11 4.36 9.89 0.380 47.418 0.687 4.31 3.14 3.28 4.34 20.29 0.744 84.241 0.449 4.22 3.17 3.32 4.29 10.86 0.660 49.294 0.370 4.22 3.20 3.18 4.33 9.14 0.417 55.355 0.410 4.47 3.21 3.56 4.58 14.67 0.705 125.319 0.474 3.97 3.19 3.28 4.63 10.61 0.376 79.949 0.401 4.61 3.30 3.21 4.82 7.11 0.174 53.179 0.399 4.53 3.49 3.78 4.71 17.75 0.707 108.889 0.406 4.15 3.27 3.31 4.23 11.79 0.666 82.117 0.366 4.61 3.53 3.52 4.81

       9.35 0.420 55.279 0.351

       0.725 11.136 17.127 1.365 9.641 58.212 1.124 8.830 45.451 0.782 7.777 35.802 0.538 0.391 0.538

       6.465 35.802 9.198 31.756 7.841 28.02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86.225 57.901 70.351 60.391

       -1-1-1-1-1-1

       1.229 14.069 0.933 15.222 0.831 14.642 0.734 15.456

       0.343 15.578 29.577 1.757 8.592 77.821 1.024 11.077 51.676 1.217 9.846 52.299 1.413 10.201 72.219 1.363 12.836 1.019 15.069 13.209 11.568 5.751 10.704

       63.504 54.166 62.881 42.339

       1.848 11.081 22.419

       3.92 2.95 2.93 3.93 1.17 0.090 18.314 0.282 0.145 6.465 14.949 4.93 3.53 3.78 4.99 30.86 0.999 149.061 0.687 13.209 16.558 86.225 4.34 3.19 3.21 4.46 13.01 0.544 72.659 0.393 1.541 11.748 45.451 0.05 0.04 0.04 0.06 1.35 0.053 6.448 0.020 0.521 0.572 4.024

       * 缓冲性测定时用的缓冲液(浸提液)pH值分别为2.13和8.26,测得的数值为分别用这两种浸提液浸提土壤测得的pH值。

       篇3:土壤调查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对资源的认识和管理

       3. 加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常规土壤调查和制图的方法,同时全方面提高

       二、实习任务

       1.从地质角度,认识岩石种类、特性及各种环境条件

       2.认识不同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掌握观察、描述土壤特性及其规律的方法

       3.掌握土壤调查的工作步骤,学会基本制图方法

       4.了解所调查的土壤资源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三、实习准备

       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准备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我们这次采用1:100000地形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

       1.自然条件包括对调查区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植被、地貌、母质和母岩、水文的了解和分析。

       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现在的社会情况,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量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用具的准备:洛阳铲、铁锹、剖面刀、钢卷尺、放大镜、三角尺、土壤标本盒、10%盐酸。

       五.工作步骤:

       1.概查:概查前,根据地形图及有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明确概查需要完成的五项任务;

       2.详查: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查剖面及洛阳铲的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的绘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评土比土;

       4.绘制土壤分布图及编写实习报告。 四.河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

       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

       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

       五、实习路线与观察内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保定—白洋淀:地形由山麓平原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地势越来越低,主要观察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利用状况的变化。测区土壤类型为潮土,主要的土壤亚类有湿潮土,沼泽土等。

       2.保定—西陵林场:地形由山麓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越来越高,地下水水位逐渐加深,使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减弱,直至不参与土壤的成土过程。由于地形的变化,太阳辐射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利用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六、保定市:(1)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寒旱(转载自: 小草 范 文 网:土壤剖面调查报告)同期,雨热同期.(2)地形:地貌分别非常明显,山地,丘陵,山麓平原,交接洼地,洼淀,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山体岩石类型有花岗岩,石灰岩类,页岩类,石英岩类等.(3)母质:在山区,有各种母岩风化而成的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在平原,有不同颗粒组成的冲积物以及风积物和湖积物.山麓平原多以黄土母质和洪冲积物母质为主,冲积平原以冲积物母质为主,河流沿岸为风积物母质,安新的白洋淀为湖沉积母质.(4)水文与水文地质:我区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本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5)植被: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布不同的植被:海拔XX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主要植被为苔草属.海拔1200米以上为棕壤,植被为人工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海拔20米到100米有地带性褐土的分布植被多为旱生阔叶林及灌木和草本植物.在京广线以东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潮土,天然植被少,除农作物外,有杨树,柳树等.在白洋淀周边,有湿生植物,如三棱草,芦苇等.白洋淀:也叫湿地,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共143个湖泊,是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其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化,整个水体五项指标超标:含氮总量8倍超标,含磷总量超标3.6倍,COD总量超标0.74倍,BOD总量超标2.07倍,硫化物总量超标3.55倍。

       (二)实习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三)路线调查过程中各土类的成土因素、土壤类型、剖面特点及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与途径

       一.潮土

       1.成土因素:

       (1)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2--15℃;≧10℃的积温3400℃,年降水量500--650mm,干湿季节明显,年蒸发量1800—2600mm,水热分配不均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在此气候下形成的土壤,有机质不易大量积累,春旱秋涝,盐碱化严重。

       (2)地形:在冲积平原上,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地下水位浅,一般在1.5--3.5米。

       (3)母质:近代河流冲积物,砂粘相间,分层明显。

       (4)植被:喜湿杂草,马塘,狗尾草,茅草,等。

       (5)地下水状况:参与潮土的形成,地下水位浅,土体内外排水均不良,存在潴育化,有锈纹、锈斑,出现部位比较浅在30--40cm。也易看到铁锰结核。

       2.成土过程:

       (1)潮土化过程:①矿物质的积累和迁移过程,钙的积累和迁移过程,形成了钙积层,出现了假菌丝,存在可溶性盐的积累移动,铁锰氧化物最终形成锈纹锈斑。②存在有机质的矿物质分解

       (2)旱耕熟化过程:土壤发生型:Ap-P-Bw-Cw

       3.主要亚类:

       (1)典型潮土(或潮土):分布在冲积平原岗地向洼地过渡的倾斜平地上,山区沟谷处有零星分布。Ap-P-Bw-Cw(Ap层是耕作、犁底过渡层,P层为犁底层,Bw锈纹淀积)

       (2)脱潮土:属潮土亚类,原称为褐土化潮土,是潮土的土类具有褐土的性质,土壤发生型为:Ap-P-Bca-Cw,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有假菌丝或砂姜出现。

       (3)湿潮土:主要分布在低洼地区,又叫沼泽化潮土,是潮土的亚类。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灰色或灰蓝色。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潜育化,长期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

       (4)盐化潮土:表层有积盐现象,盐分含量>0.2%,盐生植被为盐蒿,盐蓬和芦苇。

       (5)碱化潮土:碳酸盐含量较高,指示植被为碱蓬和柽柳。

       4.剖面特征:第一层耕作层,碎块状结构;第二层犁底层,片状结构;第三、四层是心土层和底土层,大量锈纹锈斑的出现,越往下越多,铁锰氧化物的沉积物。

       5.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与途径:

       潮土的分布区域地势平坦且土层深厚,一般均用于耕种,属农业土壤,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作业,热量丰富,能达到一年两到三熟。但也有一些缺点容易出现旱涝碱咸,另土层薄较为贫瘠。根据其特点,该土壤的利于应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调整作物布局,提高经济效益,从生态角度出发,发展立体农业。

       6.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色或灰蓝色。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潜育化,长期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出现了锈纹锈斑

       和泥炭层,因为处于还原状态。潮土在20—30cm处出现氧化还原层说明地下水位上升。

       二.褐土

       1.成土因素:

       (1)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干湿季节明显,旱季长;

       (2)地形:分布在低山丘陵盆地,冲积扇和山麓平原,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3)母质:黄土或黄土状的洪冲积物,富含碳酸钙;

       (4)植被:半旱生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草本植被,指示植被有:酸枣、荆条、白羊草、萎陵草、菅草、达乌里胡枝子、黄被草、毛地黄、蒺藜、阿尔泰紫菀等

       (5)地下水状况:地形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不超过4米较深,一般不参与成土过程,若参与了成土过程则会有锈纹锈斑出现。

       2.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褐土的粘化过程是残积粘化,粘粒排列方向无规则,淋溶弱;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弱淋溶钙积过程:有钙积层,出现假菌丝和砂姜

       (3)有机质的聚积过程

       3.成土母质(土属):

       测区内出现的褐土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有:花岗片麻岩残坡积物、石灰岩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和黄土母质。

       4.剖面特点:

       整个土体课大致分为四层:A-Bs-Bca-C

       A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灰棕色或灰褐色,壤质,疏松多孔;五氧化二磷含量5-50mg/kg,氧化钾含量70-175mg/kg,腐殖质含量1-1.5%;

       Bs层:粘化层,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一般呈褐色;

       Bca层:钙积层,浅褐色或淡黄色,轻壤到中壤,块状结构,盐酸反应强烈,有假菌丝和砂姜;

       C层:母质层,岩石风化后碎屑物,黄土,黄土状洪冲积物。

       5.主要亚类:

       (1)淋溶褐土:在棕壤之下,出现在褐土的最上部,海拔较高,一般为1000米以上,PH值微酸性6.5左右,A-Bs-C结构(Bs为粘化层),本测区内看不到;

       (2)典型褐土或褐土:母质层中也含有一定少量的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钙质,A-Bs-Bca-C结构,盐酸反映上弱下强;

       (3)碳酸盐褐土:分布在山地丘陵的岗坡和山麓平原,河流阶地和盆地边缘,发育在黄土为主的碳酸盐母质上,通体石灰反应强烈,为A-Bs-Bca-Cca结构(Ca丰富),加10%的HCL,土体冒泡;

       (4)潮褐土:原来称为草甸褐土,分布在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白洋淀中心沼泽土)位置低,洪冲积扇末端的指状缓岗上,A-Bs-Bca-Cw结构(Bca钙积,Cw潴育层出现锈纹锈斑,一般为1M以下很深的部分出现;

       (5)褐土性土:因为成土年份较短呈A-C结构,分布在褐土区内,低山地的顶部和阳坡,土层薄,植被不好。

       6.改良利用措施和途径:

       (1)应该注意发展灌溉,多建一些储水池,用来积聚雨水,灌溉农田,运用水土保持措施,在山谷中间期谷坊坝,用以拦截雨水和残坡积物质,在山坡上修建梯田和鱼鳞坑,拦水拦沙保持水土;(2)用养结合,注意氮磷肥的配施,有机无机肥的配施,以提高土壤肥力;(3)统一规划,合理利用,林果跟经济作物全面发展,推行立体农业。

       (四)西陵区的土壤调查:

       1.从保定出来一路向西,满城测区为山前平原的上部,母质类型是河流冲击物,不算台地。地下水对土壤的影响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渐减小,看不到氧化还原层。主要是看褐土的亚类,典型褐土的上部HCL的反应微弱,下部较强;碳酸盐褐土整体反应很强或是上强下弱,主要影响因素是母质;潮土褐土在1m以下出现氧化还原层,有锈纹锈斑;褐土性土不长农作物。满城测区黄土台地,基岩是石灰岩,新黄土的质地轻直立性结构明显并有大量的假菌丝出现和砂姜,质地粘重,盐酸反应强烈。老黄土基本上无盐酸反应(判断新老黄土主要是看其质地是否均一,是否夹有碎石)。古风化壳:颜色更深,石灰岩的上层,土体颜色发红,夹杂碎石,滴盐酸后基本上不冒泡。植被:酸枣、荆条、草本植被类型。

       2.从实习基地出来向九龙山方向出发,经过了河漫滩,砾石多,质地粗(定土类时,有大块砾石且质地粗时定为冲积土,因为形成时间短没有什么层次;如果层次明显,石头不多,且有锈纹锈斑出现则定为潮土)。然后是一级阶地,不是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不明显,此处定为典型褐土,由于地形面积较大,不会是潮褐土且没有盐酸反应,剖面也不典型。

       3.西陵测区属清朝皇陵区,人为因素对土壤影响较大,有些土壤经过人为扰动,破坏了土壤

第3篇: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谢小姐---136---6236--5104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内容:

       ●

       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实施方案; ●

       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监测; ●

       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

       开展场地环境监测工作(现场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

       开展场地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

       编制《 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 ●

       编制《 场地环境详细调查报告 》; ●

       编制《 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

       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 协助场地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环境风险评估

       相关法规、规范、政策、文件:(1)(2)(3)(4)(5)(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22年4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22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22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22]87号);

       《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9号);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7)日)(8)《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2022年11月29局环办[2022]47号);(9)(10)(1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22]48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22]42号);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11月26日);(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22] 7号);(13)《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22] 66号);(14)《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穗环办[2022]173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22)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2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2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3-2022);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4-2022);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2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2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22);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22); 《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168-2022);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26)(27)(28)《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22);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2022年 第72号);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29)(30)《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DB44/T1415-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22);

       工作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标,本次调查主要根据国家环保部《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22)并结合国内主要污染场地调查相关经验和地块的实际情况,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工作。(1)场地污染识别

       收集场地历史生产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平面分布、污/废水管线分布、地下及地上储罐分布、生产过程原材料使用、废弃物处理处置及排放状况、历史上环境污染及生产事故等,结合现场踏勘结果,初步识别潜在的污染区域。同时,结合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状况,初步分析潜在的污染物。通过分析潜在污染物的环境迁移行为,初步建立场地污染概念模型。(2)确认采样

       结合场地污染识别阶段所建立的初步概念模型及现场实际情况,在40 m×40 m网格中、雨污管线和现场污染痕迹进行布点采样。制定初步采样方案,包括钻探设备和钻探技术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样品采集方法、样品存储容器及样品运输方式、现场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方案、样品分析的目标污染物及相应的分析方法等。采样方案可行性及科学性论证后,开展现场采样工作,并根据现场采样过程中反馈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相应的采样方案。(3)污染分析

       针对确认采样阶段样品的检测结果,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和《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DB44/T1415-2022)中相应用地情形下的筛选值以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22)中V类标准相应规定为标准,进行污染评估,确定目标污染物种类、污染物空间分布。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完善场地污染概念模型。(4)详细采样和风险评估

       根据确认采样阶段污染分析结果,在潜在污染区进行加密布点采样,并结合地块未来的用地规划,构建场地风险评估概念模型并进行风险计算。同时,计算符合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修复目标、进一步确定其修复范围、核算相应的修复工程量。(5)编制场地评价报告

       综合以上工作成果,编制本项目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明确本项目地块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目标污染物及其修复目标、修复范围以及修复工程量,为后期修复方案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工作原则

       以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导则为主,根据现阶段广东省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要求,结合我国污染场地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发展状况与趋势,参考国外及国内地方性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本次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的主要原则包括:(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及后续整改提供依据。(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综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服务范围

       广东省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广州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深圳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佛山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东莞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中山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惠州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茂名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江门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湛江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珠海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汕头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肇庆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揭阳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清远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韶关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阳江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梅州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潮州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河源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汕尾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云浮市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第4篇:土壤 场地环境调查常见问题

       土壤

       场地环境调查导则常见问题

       问题Q:哪些项目要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查? 答复A:

       a.部3号令规定的重点单位; b.HJ964附录A中明确的行业;

       c.自身是敏感目标,且可能存在已被污染的; d.其他情况都可以不测。

       问题Q:哪些情况要全测GB36600的45项指标? 答复A:

       a.至少有一个表层背景样需要全测;

       b.改扩建项目中最可能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有柱状样全测,至于多少个点,根据项目情况来定。至少选择一个污染最重的柱状样。

       问题Q:部3号令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查、报送与信息公开? 答复A: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包含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通过国家环评信息报送平台提交的环评文件,即完成了3号令要求的报送和公开任务,无需再增加重复工作量。2022年7月1日前,若未执行HJ964,可将调查内容作为环评文件附件。

       问题Q: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能否减少?

       答复A:导则要求的点位已经最低底限,点数不可能再简化。

       问题Q:建设项目内部涵盖居民区的建设项目该如何判定敏感程度? 答复A:原则上视为企业建设用地,不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定级的敏感程度判定指标,但是可考虑其作为敏感目标来设置监测点位。

       问题Q:现状监测采样过程中,达到一定深度都是砾石,无土可取怎么办? 答复A:根据表6中表注b,“柱状样通常在0~0.5m、0.5~1.5m、1.5~3 m分别取样,3m以下每3m取1个样,可根据基础埋深、土体构型适当调整”,若都是砾石情况可不取土样。

       问题Q: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输送管线的调查范围及布点数量? 答复A:对于这类项目的管线两旁可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并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在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适当布设监测点位,不强制要求布点数量。该部分点位可不与跟踪监测计划衔接。

       问题Q: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答复A: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对居住区、学校、医院、农田等的保护;农田项目本导则中已在农林类项目中做了具体规定;对于住宅、医院、学校等建设项目在项目类别中已经纳入到了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一列,但是考虑其自身的敏感性,应考虑外环境对其影响,因此在总则中提出该建议,若该类项目所在地或周围可能存在污染源的,可根据7.4.2.10原则进行布点并对全部因子进行检测。以确保该类项目的自身安全性。

       问题Q: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中,请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背景监测时,是否要对表1所列全部45项因子均进行监测?根据对场地环境调查,确

       定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及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时呢?在何种情形下,需要监测全部前述45项因子?

       答复A:(1)建设项目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22,以下简称《导则》)布点原则7.4.2.2针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布设监测点,该类监测点的现状监测因子根据7.4.5中c)规定需监测基本因子与特征因子,其中基本因子的选取由该点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决定。若该监测点布设在建设用地上,其基本因子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表1所列45项指标。

       根据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情况,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时,应根据《导则》布点原则7.4.2.10在可能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该类监测点的现状监测因子根据7.4.5中c)规定亦需监测基本因子与特征因子,其中基本因子的选取原则同上。

       上述两类监测点布设在建设用地上时需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22)表1所列45项指标及建设项目特征因子,布设在农用地时需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22)表1所列8项指标及建设项目特征因子。此外其他类型的监测点,其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因子可仅为特征因子。

       (2)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土壤环境当前及历史上确无可能污染源的,无需根据《导则》布点原则7.4.2.10布设监测点位。

       问题Q:《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22)“6.2.2.2”“表3”中“建设项目周边”里的“周边”是否指的是项目红线范围内邻近的区域?还是根据“表5”中的现状调查范围确定,还是有其他定义的方法?

       答复A:“周边”指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应在工程分析基础上,识别建设项目影响类型与途径,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判定。

       一般原则为地表漫流考虑厂界周围50m范围,无组织沉降考虑厂界周围200m范围;有组织沉降可根据最大落地浓度距离来考虑,一般可考虑1.0km范围。

       问题Q:土壤导则中“7.4.3监测点数要求”“表6”里面提到的“柱状样点”怎么理解?1个柱状样点是否包含了分别从0-0.5m、0.5-1.5m、1.5-3m处及3m以下取的样本?

       答复A:单个柱状样点是否包含0-0.5m、0.5-1.5m、1.5-3m及3m以下的样本,由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垂向深度确定。

       问题Q: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22)“7.4.5”基本因子为《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22)、《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中规定的基本项目,分别根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选取,这个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怎么判定,是看评价范围的主要类型还是看建设用地和其它用地的比例,如果是一个生产果汁的企业占地位于工业园区也需要监测GB 36600中规定的基本项目吗?

       答复A:(1)评价范围包括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和占地范围外,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规划为准,占地范围外的以现状为准。基本因子根据监测点所在位置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取。

       (2)建设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22)附录A、附录B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工作,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V类。如问题所指的生产果汁等食品加工生产类建设项目,属表A.1中的第十款“其他行业”,其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V类。

       问题Q:请问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土地的现状还是当地已经规划好的土地类型。环评工作是先期介入的,项目占地的土地性质已调整为工业用地,但实际企业未实施建设,还是一片农田。此时土壤布点监测中基本因子,是按照GB15618来定还是GB36600来定?

       答复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22)“7.4.5”中“a)”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地范围内的以规划为准,占地范围外的以现状为准。

       问题Q: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六条,采用风险管控措施的污染地块,污染不一定消除,能否实现安全利用?风险管控效果评估通过后,是否可以移出名录?

       答复A:构成土壤污染风险有三要素:污染源、暴露途径和受体(如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是指通过采取修复或者风险管控措施,使污染地块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修复是通过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或者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等方式达到安全利用的目的。风险管控是采取各种措施,消灭或者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风险发生时造成损害的程度,达到安全利用的目的,例如采取阻隔措施,切断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人群接触不到污染土壤,污染土壤对人的健康风险就会消除或降低。因此,修复和风险管控措施均能够达到安全利用的目的。

       通过风险管控可以实现安全利用,但不是所有的风险管控均可实现安全利用。例如,通过限制进入等措施,防止人群进入污染区域,可以管控对人体的风险,但不能保障该地块可以安全利用。因此只有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且可以安全利用的地块才可以移出名录。

       问题Q:被移出名录的采用风险管控措施的地块,如何满足长期安全利用要求,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监管?

       答复A: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且可以安全利用的建设用地地块可以移出名录。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等的规定,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完成后,需要实施后期管理的,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按照要求实施后期管理。从事后期管理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对后期管理活动结果负责。

       需要说明的是,风险管控、修复的目标是基于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场地条件、暴露情景等确定的,因此,经风险管控、修复后的建设用地地块的再开发利用,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条件,一旦有关条件发生变更,地块仍然可能存在风险,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条和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从事后期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执业情况,纳入信用系统建立信用记录,将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违反本法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实施后期管理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以上行政监管能够确保后期管理满足长期安全要求。

       Q:在风险管控地块上进行施工建设,项目建设后如何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管?

       答复A:根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25.5-2022)的规定,实施风险管控的地块应提出后期环境监管要求,一般包括长期环境监测与制度控制。后期环境监管要求参照HJ25.5-2022执行。

       Q:是否所有清淤底泥均禁止在农用地使用,可否通过检测确定是否可能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对没有污染的可在农田使用?如果可在农用地使用,是否有标准要求及布点、检测的技术规范?

       答复A:(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禁止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的规定,在农用地施用清淤底泥,不得对土壤造成污染。

       (2)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清淤底泥相关污染控制地方标准。

       (3)施用清淤底泥时,原则上清淤底泥产物中污染物的含量应不高于施用地土壤中相应的含量。清淤底泥施用前、后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发现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应当停止施用并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Q:关于《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如何确定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企业?

       答复A: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22年版)》实施重点管理的行业确定。

       问题Q:关于《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布点和监测因子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复A:(1)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布点需要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22)要求。该导则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在此之前,布点参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22)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要求执行。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22),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基本因子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22)表1所列基本项目一致。该导则实施之前,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因子需要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22)对初步调查阶段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的要求,既包括表1中所列必测项目,也包括依据HJ 25.1、HJ 25.2及相关技术规定确定的选测项目。

       问题Q:按照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22),表3推荐的检测方法,土壤中苯胺要按照《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4)来进行检测分析,但HJ834该标准方法中并没有“苯胺”该参数,请问未来是否会有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答复A:为配套《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22)实施中苯胺的测定,我部正在组织制订《土壤和沉积物 苯胺类和联苯胺类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目前,该标准已公开征求意见。在该标准发布实施之前,实验室按《合格评定 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GB/T27417-2022)、《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22)和《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2022)相关要求做好方法验证,确保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选择性、线性范围、测量范围、基体效应影响、准确度、精密度和测量不确定度等满足GB36600-2022苯胺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要求的基础上,可以使用HJ 834-2022开展土壤中苯胺的监测工作。

       问题Q:新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22)代替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新标准农用地包括耕地、园林和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土壤如何选用评价标准?

       答复A:《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22)保护目标主要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适用范围主要是耕地以及园地、牧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对未利用地应当予以保护,不得污染和破坏”。

       林地和未利用地土壤如何选用评价标准,应当依据其保护目标确定。比如,为保障食用林产品安全,可适用《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22);未利用地可以按照未来拟利用方式及保护目标选择相应评价标准。

第5篇: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第一章 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缘由.............................................错误!未定义书签。1.2编制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1.3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1.4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5评价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1.6评价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1.7评价工作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未来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2.1项目地理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2.2区域自然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3水文地质勘探.....................................错误!未定义书签。2.4场地土地利用状况及未来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场地污染调查与识别.......................错误!未定义书签。3.1场地基本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2场地功能区划及污染因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场地相关有毒有害化污染物筛选....错误!未定义书签。3.4 场地污染识别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现场调查内容及实验室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1 布点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4.2 样品釆集及分析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4.3检测质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场调结果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5.1 监测结果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场地污染物监测的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6.1 场地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6.2 场地污染筛选与识别........................错误!未定义书签。6.3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6.4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土壤检测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篇:海口市土壤环境

       海口市2022年土壤环境 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根据全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2年度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到2022年底,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比例保持在81%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完成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量化考核任务。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1.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配合省生态环保厅,2022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采样和分析工作,查明我市农用地土壤超标面积、分布和程度,明确耕地退耕还林和安全利用任务。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2.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配合省生态环保厅,全面排查化工、电镀、固废处理等

       1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2022年5月底前完成7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3.开展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定期监测

       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状况及年际动态变化,发现超标现象及时开展调查评估,并实施风险管控。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二)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4.强化土壤环境监管

       充分利用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配合省环保厅开展我市基层土壤环境监测和执法培训,改善基层执法和监测条件。开展重点工业园区和行业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土壤环境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控新增污染。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三)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5.控制和减缓农用地土壤酸化

       2 制定、发布并实施我市农用地土壤酸化控制方案,落实年度土壤PH值高于5的耕地增加面积。市农业局应将农用地土壤酸化减缓情况纳入各区和管委会土壤保护成效考核范围。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

       6.分区域推进超标农用地安全利用

       (1)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已发现食用农产品超标的,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开展土壤环境调查,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

       (2)应当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管控区域,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四)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7.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严格执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规划、国土、住房城乡建设、环保及工信等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制定管理政策,明确管理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3(牵头单位:市规划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保局、市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8.建立调查评估制度

       自2022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报省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定期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建设用地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情况。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环保局、市规划委;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9.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继续开展污染地块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建立并更新我市污染地块名录;划分污染地块的风险等级,逐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和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实施土地用途动态管理。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0.建立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制度

       2022年起,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应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该地块土壤环境状况信息应向社会公开。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各区政府和管委会应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通

       4 告,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五)实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 11.优化重点行业企业空间布局

       各区和管委会要对辖区内现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排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的入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新建项目原则上布局在现有工业园区内,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此类项目。

       (牵头单位:市规划委、市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2.严格控制新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

       严格审批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强化重点行业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污染。

       (牵头单位:市科工信局、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3.矿产资源开发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做好矿山排土场、排石场等的生态复垦,落实历史遗留和已关闭矿山土地复垦的年度任务。开展重点监管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和历史尾矿库排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历史尾矿库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配合5 省生态环保厅加强对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辐射安全监管,编制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录并定期更新,有关企业应按法规要求开展伴生放射性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并每年对本矿区土壤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安监局、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

       14.工业源污染防治

       (1)更新辖区内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与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保障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营,并于2022年起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环保部门应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主要依据。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化工、电镀等重点行业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要根据《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制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备案;制定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及企业拆除活动环境保护工作总结报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

       6(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市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3)制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控制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4)制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督促企业制定大宗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并有序实施。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5)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力争2022年合格率达到88%以上。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5.控制农业污染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继续实施农药化肥减施行动,2022年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年度废旧农膜回收治理率达80%以上、废旧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85%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

       7 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

       16.减少生活污染

       (1)加强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周边环境监管,开展重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控制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牵头单位:市环卫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2022年底前10座存量非正规垃圾场全部停止使用,禁止新增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牵头单位:市环卫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

       (六)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7.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配合省环保厅动态更新项目库,建设我市土壤污染重点项目库。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住建局、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8.强化治理与修复监管

       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各区和管委会要加强对治理与修复项目监管,按季度报送进展情况。市生态环保局要定期委托第三方对各区和管委会上年度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进行综合评估,8 结果向社会公开。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保局;责任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桂林洋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目标考核制度

       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落实部门责任,开展重点工作年度考核评估,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二)加强部门沟通协调

       建立并充分利用土壤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遇到的重大问题,调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三)保障资金投入

       市财政部门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的资金投入,优先支持纳入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的项目,保障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风险防控和治理修复等重点任务按时完成。

       (四)严格监督执法

       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保持对土壤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严防死灰复燃。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和及时监督。实施网格化监管,强化监测预警与监管执法的协同联动,提高风险防控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五)推动社会共治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土壤

       9 环境治理体系,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定期发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情况、建设用地地块土壤环境质量、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等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对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

       (六)加强信息报送

       各相关单位(包括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于每周五下午四点前将每周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党政公文网报送市生态环保局,以便汇总上报。市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指挥部将对不按时报送信息的单位进行通报,并将有关线索移交市纪委监察委。

第7篇:土壤调查报告编写大纲

       WORD格式

       附件: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

       编制大纲(试行)

       为贯彻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号),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制定 本编制大纲。

       一、适用范围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是指疑似污染地块土壤 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以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污染地块风险 评估报告、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 报告。

       本编制大纲适用于本市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的编制。其他情形的建设用地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可参照本编制大纲执行。

       本大纲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 理修复文件。

       二、原则规定专业资料分享

       42 WORD格式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应当依据《场地环境调查 技术导则》(HJ25.1)、《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污染 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污染场地术语》(HJ682)、《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 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等技术标准和规定编制,并符合本编制大纲相关要求。

       三、总体要求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是污染地块环境保护工 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环境监督的依据。编制建 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文件应全面概括地反映涉及的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污 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全部工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点明确、逻辑合理、形式规范,符合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2.文件文本应文字简练、应用语规范、表述准确,并尽量采用表格、图形、照片显示,并单独成册。正文、附件、附图齐全。对详细的计算过 程、原始数据或调查成果可编入附录。

       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与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以及治理与修复方案、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等有关的资料。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

       四、编制大纲

       (一)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 封一 封二

       内容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报告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水文地质调查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 图表

       封三

       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污染识别概况、初步采样概况、初步采样检测结果及分析概况、污染

       风险筛选概况、初步调查结论和建议等

       (1)项目单位、调查单位、封四 目录

       摘要

       4.项目概况

       调查起止时间

       (2)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地块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

       界拐点坐标表 5.调查范围

       1.3 调查目的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

       围

       1.概述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 1.4 调查依据

       术标准、导则、指南 1.5 基本原则

       (1)调查方法和工作内容

       1.6 工作方案

       (2)工作程序(技术路线)初步调查工作流程图

       2.污染 识别

       2.1 信息采集

       (1)资料收集情况

       (2)人员访谈情况

       收集的资料清单 人员访谈照片、记录单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项目 内容

       (3)现场踏勘情况(包括 便携式仪器调查、地球物 理调查等)

       (4)信息采集情况分析

       现场踏勘照片

       图表

       6.

       区域环境

       (1)自然环境概况

       概况

       (2)社会环境概况(1)地块地理位置

       地块地理位置图 地块现状照片

       地块原址平面布置图、不同时期历史

       遥感影像

       地块周边 8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

       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 布情况

       (1)相邻地块使用现状

       相邻地块

       (2)相邻地块历史使用情

       况

       分布图、敏感目标照片

       相邻地块使用现状分布图、使用现状 照片

       7.

       地块现状(2)地块现状情况

       和历史

       (3)地块历史使用情况

       8.

       3.地块

       及周边 情况

       地块周边

       环境敏感目标

       9.

       现状和历史

       相邻地块使用历史分布图

       10.

       地块周边

       地块周边内污染源分布情

       地块周边 800m范围内污染源分布图

       况

       污染源分布情

       况

       11.

       况

       地块周边

       地块周边地表水分布图

       地表水分布情

       1.7 地块历史 使用概况

       地块历史建构筑物、设施、管道分布

       4.地块

       平面图

       及周边 使用情 况分析

       2.2 污染产生

       过程分析2.3.2 生产工艺 分析

       地块历史建构筑物、设施管道功能列 表

       生产工艺流程图(含产污环节)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项目

       2.3.4 建构筑

       内容 图表

       物、设施、管道 分布及用途

       2.3.5 污染物种 类及其分布

       地块污染源分布图(注明污染物名称)

       2.3.6 周边污染 源对地块影响 分析

       (1)场地应关注的污染物 种类

       (2)场地潜在污染区域

       5.地块

       (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初步污

       建立地块初步

       (4)污染物特征及其在环

       地块初步污染概念模型图、表

       染概念 污染概念模型 境介质中的迁移分析 模型

       (5)受体分析

       (6)暴露途径分析

       (7)危害识别

       6.污染 识别结 论

       调查单位、土壤理化性质

       1.8 地质调查概况

       检测单位、调查时间、调 查过程概况

       1.9 地质勘察标高

       2.3 地块 地质情 况

       (1)地下水位埋深

       1.11 地下水分布条件

       (2)地下水流方向(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专业资料分享 1.10 土层分布条件 调查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列表 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图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图

       WORD格式

       项目

       内容 图表

       各土层常规物理性质参数列表 12.实验室与现场试验成果 7.采样方案

       (1)采样点位布设、采样 深度、采样数量以及调整

       情况 4.2 现场采样

       (2)采样方法

       (3)现场采样质量控制(1)检测设备

       1.12 现场快速 检测

       (3)检测结果

       2.4 样品

       (2)检测方法

       采样布点图

       采样孔取土示意图

       检测仪器照片 检测方法照片

       检测数据列表

       4.初步

       (4)检测设备校准情况

       采样及

       (1)检测项目

       分析

       1.13 实验室检 测

       (2)检测分析方法(3)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1)土壤检测数据分析(2)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

       2.5 检测数据分析

       (3)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

       析

       (4)实验室检测与现场快 速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2.6 采样分析结论 5.1 筛选标准 5.2 筛选方法和过程

       5.风险

       5.3 筛选结果

       筛选

       污染物含量是否超过风险

       筛选标准值

       筛选结果列表

       土壤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析表 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列表 检测项目列表

       检测设备校准记录 检测

       5.4 筛选结论

       6.初步 6.1 调查结果分析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项目 内容 图表

       调查结

       不确定性分析 果分析 13.是否为污染地块、污染物 7.1 初步调查结论

       8.结论 及建议

       1.14 建议

       是否需要开展详细调查(1)调查单位资格(2)工作量的布置和实施

       完成工作量列表及勘探孔、勘探井平

       情况

       (3)调查采用的坐标系

       各勘探孔、勘探井的位置坐标及孔口、统、高程系统及水准点位

       置

       2.7 水文地 质调查

       (4)地层特征及分布特征

       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及土工 井口标高(附表)面位置图

       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

       种类

       试验成果图表

       地下水位监测表、水位标高等值线及(5)水文地质条件

       流向图 水文地质勘察单位公章及人员签字 调查报告(7)现场钻孔记录单

       现场钻孔记录单扫描件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7.水文地质(6)调查结论

       附件

       (8)建井记录单(1)检测单位资质(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2.8 土壤理 化性质实验

       (4)样品流转单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 人 员签字

       (1)检测单位资质(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8.污染物实验室检测报告

       (3)实验室质量控制(4)样品流转单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3)实验室质量控制

       (5)完整检测报告

       专业资料分享

       WORD格式

       项目

       内容 图表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 人 员签字

       (5)完整检测报告

       3.地块测绘报告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等情况照片 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成井、4.采样信息

       (2)地下水采样

       洗井、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 转等情况照片等照片

       (3)其他污染物采样(4)采样记录单

       5.现场工作记录 6.钻孔柱状图

       7.地下水采样井建井记录 8.地下水采样井洗井洗井 9.10.记录

       11.快速检测设备日常校准 记录 12.地块资料 13.专家咨询意见

       14.《报告或方案有关基本 信息》表

       地块核定用地图(红线范围图)专家咨询意见影印件 洗井记录单扫描件 每个采样点位钻孔柱状图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现场采样记录单扫描件

       (1)土壤采样

       专业资料分享

第8篇:土壤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级资环*班 姓名:** 学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实习人:**

       学号:********

       年级**资环*班 一、总论

       本学期在土壤资源调查预评价课程学习完毕后,安排了此次实习,调查地区为泰安市山口镇,山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北与黄前镇为邻,南与泰山区邱家店镇相连,东与祝阳镇相望,西与泰山区省庄镇接壤。面积58平方公里。镇机关驻山口村,距泰城19公里。济临公路穿镇而过。此次调查,我们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对一种土壤亚类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整理。二、实习目的1、学会判读航片,了解航片所描述的区域的地形地貌,能够识别各种地物以及土地利用现状;

       2、掌握野外土壤调查剖面点的选择,了解各类型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性质、形态特点、分布状况以及改良利用状况,土壤剖面点观察记录的类容和一般方法。

       3、通过对泰安市山口镇的当地土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外调查的方法和程序。掌握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过程。

       4、将各类土壤进行区域的划分以及制图软件的使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土钻等采样工具的使用和采样方法后期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写出实习报告,绘制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三、实习计划

       本次实习计划5月24日上午完成,从学校出发到达山口镇大兰沃,进行实习内容的开展。四、实习内容

       (一)酸性粗骨土的具体观察 1、分布

       酸性粗骨土多位于山体下部,与黄壤、黄棕壤、棕壤复区。酸性粗骨土由沙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残坡积物发育而成,由于分布于山地,山高谷深,河流切割深,谷坡陡长,植被覆盖度低,加之常有大雨、暴雨,土壤冲刷严重,并常伴有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形态特征

       酸性粗骨土土层较石质土厚,但多为A-C或A-AC-C构型。表土层厚度10到20厘米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根系少,疏松多孔。表土层以下即为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层,厚度变幅较大,20到50厘米不等,夹有大量岩屑体。表土层及母质层中石砾含量超过35%。土壤颜色除表土层略深外,以下母质层颜色因岩性不同各异,但均较鲜艳,且上下过渡较明显。3、改良利用

       分布地势高,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养分含量低,含水量少。已垦为耕地的全部为低产田,以种植花生、甘薯为主。改良利用上应以保持水土、发展林果为主。(二)麻砂棕壤性土 1、分布

       该土种主要分布在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酸性岩缓丘的中上部。土壤面积792837亩,占全省面积的0.44%,其中耕地513344亩,非耕地277493亩。

       2、形态特征 该土种的成土母质是酸性岩风化的残积物、所处地形部分较高,地面坡度较大,土壤侵蚀严重。土壤颗粒粗,砂性大,土层较薄,仅厚32-55cm,土体底部是母岩的半风化物。土壤发育微弱为A-(B)-C构型。淋溶层质地是砂质壤土,粘粒平均含量10.27%砂粒平均含量是71.96%,大于1mm的砾石含量较多,少者在10%左右,多者达28.7%。淀积层粘粒淀积层特征不明显,有少量的粘粒胶膜和铁子,厚度较薄,一般在20-30cm之间,质地是砂质壤土或黏质壤土,粘粒平均含量是15.05%,砂粒66.11%,砾石含量与淋溶层基本相同。3、改良利用

       该土种虽然分布地形部分较高,土体较薄,但大部分已开垦为耕地,以甘薯、花生为主,另有小麦与杂粮等,其次用于栽植果树,以苹果为主,也有大梨和葡萄等。该土壤因水浇条件差,投入少,土壤养分含量低,近年内由于连续干旱,缺水成为当前生产的主要问题。秋耕、春葩、镇压、中耕是蓄水保墒的好措施,应全面推广。施肥除了重施磷、钾肥外,应注意微肥的施用,如硼肥。(二)麻砂棕壤 1、分布

       属酸性岩类棕壤,是棕壤亚类中面积最大的土属,广泛分布与鲁东半岛和鲁中南山区中南部的山地、丘陵坡麓,成土母岩为花岗岩、片麻岩、变粒岩残破积物或洪坡积物。2、形态特征

       绝大部分剖面具有A-Bt-C的完整结构,特征层淀积层发育明显自然林被下地表有凋落物层和厚度不等的腐殖质层。表土质地以砂质黏壤土为主,砂质壤土次之,粘粒在剖面中有明显的聚集,铁锰释放和迁移十分明显,有较多的铁锰胶膜和新生体。由于质地较粗通气性、透水性好。3、改良利用

       由于质地较粗,通透性好,适种作物广,耕性好。但其土壤养分含量低,普遍缺少灌溉水源,有轻度或中度水土流失,粘淀层位较高的地方根系活动层浅薄,都是生产障碍因素。大部分为中低产田,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甘薯为主,并有一定面积辟为果园。(三)洪积棕壤 1、分布

       是棕壤亚类内面积较大的土属,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泰山南麓、鲁东丘陵区牙山、艾山北麓和大泽山西麓的山前平原上,在本省广大山地丘陵区的低山和丘陵周围开阔地带的小型洪积扇上也有零星分布。2、形态特征

       土层深厚,表层质地多为砂质壤土和粘壤土,部分剖面夹有洪积砾石层或透镜体。淀积层厚度大,一般在50-100cm之间,特征明显。由于沉积物的覆盖和受人为耕作程度深,所以复盐基现象非常普遍,pH和盐基饱和度较高。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在棕壤亚类中比较高,但普遍低于全省土壤的平均水平。3、改良利用

       土体深厚,地势平坦,一般有深层地下水,目前大部分有机井灌溉,排灌良好,基本无土壤侵蚀,或有轻度面蚀。土壤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通透性较好,基本无障碍层,发育为粘化层的剖面利于保水保肥。但土壤潜在肥力水平比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不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目前,大部分为中、高产田。在改良利用上应重视有机培肥,推广秸秆还田,合理使用化肥,特别是增加施用磷、钾肥(四)砂质河潮土 1、分布

       归属潮土土类,潮土亚类,河潮土土属。该土种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及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河漫滩及近河地段上。2、形态特征

       该土种成土母质是钙质岩类及黄土分布区富含钙质的河流冲积物,土壤有明显的石灰反应,碳酸盐含量一般大于1%,pH在7.8-8.4之间。通体质地较均一,砂性较大,在河流的上游或较小的河流的河床附近,土体中多夹有砾石,表层质地是砂质壤土,心土层、底土层的质地与表层相同,部分是壤质砂土。潜水位2-3m,在水体的中下部有较多的绣纹斑。3、改良利用

       该土种多为农用,小麦、玉米、花生、甘薯均有种植,产量不高,土壤砂性大,通透性强,耕性好,适耕期长,但保水保肥差。也有部分作为林业用地,主要栽培杨树、柳树,树木长势良好,近年来有部分土壤栽培葡萄,经济效益很好。今后在粮果矛盾不突出的地方,部分土壤可发展林、果,以提高收入。对于农用地可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有条件的可以粘压砂,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以培肥改良土壤。五、总结

       (一)收获:在实习之前,我就很期待,希望在这次实习过程中真正能学到好多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了解了山口镇地区各种类型土壤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过程、改良利用等,对土样也进行了采集,学会了土钻的使用方法,土壤区域的划分方法,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剖面调查表等,书本知识通过切身实践之后,认识更加深刻,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会更好的运用。

       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模板

       2022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文档

       免费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