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贯彻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贯彻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民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民生领域各项改革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守住底线的基础是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这一底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健全困难群众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确保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构建完备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依规及时支付。解决好转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结构调整中产生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质量和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完整安全。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推进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待遇支付、合规范围等政策,建立和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努力减轻老百姓大病就医的负担,基本消除在基本保障范围内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的现象。
稳妥慎重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以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为底线,兼顾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把握好调整幅度和节奏,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
切实解决好因拖欠工资等事件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加大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的整治,深入开展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突出重点的关键是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稳定制造业就业比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健全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以及欺诈等行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在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国有企业招聘人员方面,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健全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在东部7省市开展失业保险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合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
完善制度的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民生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明确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更好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
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把着力点逐步转向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制度整合和待遇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更加公平有效地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实施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关乎民生的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等。
引导舆论的重点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必须妥善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吸取一些国家“福利病”的教训,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比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在工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预期。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等标准,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就业,避免因政策标准设定不科学而影响群众求职就业、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防止形成“养懒汉”的制度导向。合理规范、科学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多工作、长缴费获得更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形成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任何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都要按照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程序,深入细致开展研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更好体现群众意愿。应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充分考虑决策可能面临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收集社会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领域的改革发展关系利益格局调整,涉及各个群体和社会各个方面,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必须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2篇:民生工作汇报
民生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民生中心1---6月份工作进度汇报
7户,1,贫困家庭疝气,先心病,白血病救治康复计划:申报
等待审批,2,残障人员“康复工程”:申报3户,审批1户。
3,农村低保第一季度申报168户,等待审批,第二季度申报207户,计划六月底上报。城市低保第一季度申报3户,等待审批。
4,五保户上报4户,审批1户。
5,孤儿上报8户,审批3户。
6,80岁以上高龄补助上报23户。审批23户
7,重残上报13户,城市6名,农
村7名。审批13户 8,退役士兵及重点优抚对象上报7人,审批7人
9,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申请37户,审批25户
10,大病医疗救助上报4户,审批1户。
11,2022年度重残人士项目申请计划受助对象上报82人,等待审批。
2022年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东乌旗劳动就业服务局
2022年在旗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盟就业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全旗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就业再就业政策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切实抓好培训就业工作,大力推进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中共锡盟委办公厅 锡盟行署办公厅关于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就
我旗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2022年,在全局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下,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甚至部分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旗期末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4977人,全年征集就业岗位806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6%以内;
全年新安置就业4138人,完成年初3600人安置任务的115%,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人,完成年初任务400人的120%,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79人,完成年初150
人任务的119%。
为3户劳动密集型企业、375户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牧区进城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14万元,完成任务指标的505%,直接和间接带动1109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培训城镇各类失业人员1363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2%;培训后实现就业1101人,技能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8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56万元,完成年初目标的120%,2022年新增扩面418人,完成年初目标的105%,为200人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87.97万元;
全旗安置城镇各类失业人员1719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7%。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2419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21%。培训牧区劳动力2263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22%。培训后实现就业1854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
当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08本;
对新出现的3户“零就业家庭”和认定的 71户“零转移家庭”进行动态管理,通过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截止年底,其中的44人实现就业和转移就业,完成安置就业建档的“零
就业家庭”总户数55%的目标任务;
新创建呼布沁和巴彦额日和图社
区为充分就业社区。北方电器和乌珠穆沁商场为再就业基地,新安置下岗职工32人。新建社区就业实体10个,当年安置就业人员32人;
截止12月24日,为850人发放了社保补贴155.5万,公益性岗位补贴18万元,鉴定补贴19万元,特定政策补贴71万元,累计支出职业介绍补贴28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01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认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
2022年,为了更好的落实自治区《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创业培训、政策帮扶、跟踪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制定了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放宽创业者市场准入条件,对初始创业人员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税费优惠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并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年内协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突破千万
元,切实解决了初始创业者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了创业促就业的新局面。
切实抓好就业培训
积极探索打造统筹城乡就业培训的新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推行公共财政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引导牧区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教育,促进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按照培训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了解八项就业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培养物流、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二是以畜产品生产加工业、矿业开发、三产服务业三大经济产业链条为培训就业工作的落脚点,对新生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中长
期技能培训,最终实现就业有市场、生活有保障。2022年全年累计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班56期培训学员3516人,培训后就业2955人,就业率达84%。
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按照《锡林郭勒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暂行办法》和盟局关于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通知精神,对全旗“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了“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温暖”为内容的“五送”就业援助活动,登记认定“零就业家庭”3户、“零转移家庭”71户、就业
困难人员194人中,对30名就业困难人员兑现社保补贴4.5万元,29名自谋职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82人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和和转移就业,向32名大龄、低保对象提供社区灵活就业岗位,为包括残疾人、夫妻双下岗在内的60名生活困难人员送去“双节”慰问卷2.21万元。
大力推动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构建完善的牧民转移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重点,注重体现转移途径的多样性、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和牧区劳动力的自主性,稳步扎实推进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就业局等多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层层责任制,强势主导,强力推进,为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措施到位。为牧区劳动力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培训、用工信息以及免费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服务,使牧区劳动力享受到同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公共就业服务待遇。三是工作到位。全旗57个嘎查均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辖区劳动力的统计、汇总、上报以及培训、用工信息发布等,实现全
旗各级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接续递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现象突显。由于用工企业
岗位要求与劳动者技能水平不匹配,出现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现象。年初,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征集岗位推荐就业活动,统计结果表明,对企业而言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却招不上人才或部分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又留不住员工。对求职者而言,大部分劳动者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不高,或者部分高校毕业生看不上企业的工作岗位,求职期望太高宁可在家闲着也不去企业工作。
2、部门帮扶未完成序时进度,困难人员就业难。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全
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困难人员再就业。但由于部门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平衡,尚未形成流畅的协作配合机制,甚至出现责任推委现象。
3、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与“新三化”建设的要求存有差距。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无固定办公场所、经费短缺等因素严重影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基础数据信息库及信息网络建设。
4、个别地区对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苏木镇和嘎查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劳动者参加转移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以宣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全面宣传中央、自治区、盟里出台的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力求劳动者准确理解和掌握各项政策,使其转变择业观念。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之路,融入社会经济大发展,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继续开展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政府培训补贴政策,力争开创推进 “一村一品”培训品牌,加快牧区劳动力向非牧产业转移和城镇稳定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让广大城乡劳动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者、支持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民 生 工 作 汇 报
民生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一.抓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
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强化学习、宣传、查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教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每一个教职工逐条对照“十条禁令”及学校师德细则,认真、彻底地检查和深刻反省自己的从教行为,并写出自查报告,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的自查,深入剖析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和差距,拟定师德师风实施办法和自查报告。贯彻落实绥化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七不准”规定》及海伦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的规定,学校要细化师德师风建设条例,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学习宣
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有关规定入脑入心。针对学校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将在师德师风建设年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八查”活动,并以此为重点,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查是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要求全校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遵章守纪,文明从教。
二查是否爱岗敬业,为校争光。使教职工深刻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浓重渲染“重德光荣,轻德可耻,爱校如家”的良好氛围。
三查是否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严禁侮辱、谩骂、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垂范意识,服务意识,从身心上真正关爱学生。
四查是否苦钻业务,创新教法。教无止境,要求老师们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教育技能真正让学生满意,教育质量让社会满意。
五查是否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注重家校结合,沟通家、校、社会整体育人渠道,严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
六查是否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关爱困难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处处堪为人师。
七查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严禁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或其他物品,严禁向学生乱摊派、乱收费。
八查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严禁赌博、禁说教师忌语,争当守纪楷模,严禁随意停课、调课,违规补课。
每位教职工要联系实际,自觉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
校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广大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工作学习、言谈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是开展“教师成就学校”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我们帮助教师树立“品高学富的教师就是学校未来名片”的思想,要求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区,学生家庭贫困的多,家庭教育差的现实。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一名贫困生或学困生。这项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徐松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徐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李鸿鸣,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一度想放弃学业。徐老师每学期都为他买书、买本、买衣物,帮他度过生活、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每当提起徐老师帮助学生的事,学生、家长都啧啧称赞,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还提倡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业务帮扶对子,通过帮助备一节教研课,指导写一份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所帮教师的业务能力。这些活动达到了宣传学校,发展学校的目的。
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在行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警示教育可以很好地预防教师违纪。因此,我们坚持在教师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我们经常从早会中挤出时间,给教师介绍发表在各种媒体上的关于教师违纪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它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以说介绍的每一个案件,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触目惊心的案件,对教师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同时,我们还注意在收费、复习考试、寒暑假、节假日这些易发生违纪的时间,及时地提出警示和要求,先给教
师打思想上的预防针,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二、抓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在行风建设上,我校始终把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
是在收费工作时,重点在“公开”上下功夫。
学校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学期收费我们都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在执行政策时,我校已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具体要求,狠抓治乱工作。坚决做到贯彻实行“减、免、补”标准,明确管理责任,与教职工鉴定治理乱收费责任状,并把此项工作与教师考评、晋级、评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我们还要以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学校收费标准,以增加收费透明度。对以各种隐蔽方式收费的教师一经发现,决不手软,坚决查处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对其家庭成员和实际收入情况逐项进行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对申请户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来源情况进行一榜公布。对公布的对象户确认无疑后签署意见,报街道办事处复查、审核进行二榜公布。对二榜公布没有问题的,将低保对象名单报县审核、审批,然后再三榜公布,充分接受社会、群众和舆论监督。经过三榜公布,应享受低保的对象确定后,发给《城市低保金领取证》。
2.建立健全永久式公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把好农村低保“入口关”。在全市农村基层统一规范低保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审过程中,继续完善“4+2”工作法,积极倡导范县创新“三级民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例如郸城县就规定,没有村监委会主任签字,村评议结果不能上报乡镇。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对象永久公示制度。目前,郸城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借鉴郸城县经验,市民政局于9月初已向全市各县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的通知》,现在各地正在执行中。要加大农村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打造农村低保“阳光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动态管理,实行“分类施保”。根据“分类施保”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对低保对象、内容、标准的科学分类,将各项救助政策和措施与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针对困难群体的不同要求,实施分类救助,在政策上向最困难的群众倾斜,对低保对象中老弱病残的“三无”人员实施重点保障;对就业年龄段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完善救助与就业机制。定期开展入户审核,建立评估机制,实现了低保对象的“有进
有出”,维护了低保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把低保对象分成一、二、三类,入户调查时间分别为一年、半年、一个季度。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使入户调查经常化。
4.统筹安排,确保低保资金发放。对低保资金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和发放,确保低保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市、县两级都设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和科学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市财政将低保资金下拨到各县,由县财政将低保资金划入专户,民政部门及时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了低保对象能按月领取低保金。
三、五保供养工作措施
一是根据《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本级、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及时下拨,确保五保对象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二是切实加强敬老院管理。认真贯彻《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在全市174个敬老院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市民政局组织检查组,严查“四防”制度落实情况,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了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力度,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好城乡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振兴社区民生工作汇报
自大连市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以来,保税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充分全面开展大讨论活动,各部门领导下到基层,问计、问需、问政于民。保税区能源港区领导于2022
年7月与我社区形成共建单位。自能源港区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以来,能源港区领导定期主动联系振兴社区,帮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涉及扶贫帮困、社区建设、居民服务等方面,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7月15日上午社区共建单位——能源港区领导一行人来到社区,参观了社区的办公环境、询问了办公设备的使用。看到由于漏雨导致发霉的棚顶、多人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韩景主任斩钉截铁的说:“这些情况一定要马上解决!”。由于我社区办公经费有限,所以硬件设施很难达到办公要求。回去下拨1万元,用于修复漏雨的屋顶、添臵一台电脑,以及一些办公用品。对社区来说这些办公用品不仅是一份礼物,更代表着一份情谊。我社区位于亮甲店街道街面,人口多、杂,日常工作教多,但办公条件却极为有限,能源港区领导送来的这些办公用品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方便了社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社区多年来“多人合用
一台电脑、歇人不歇机”的状况,为社区居民良好的服务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大讨论活动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沟通,从社区建设、居民服务、劳动就业等几个方面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领导下到基层的能动性,以特别的爱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扎扎实实地工作,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广大居民,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解决老百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十一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一行3人在社区主任的陪同下来到贫困户郑日山等六家,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和勇气,乐观生活,争取早日摆脱困境,并送去了米、面、油。
春节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社区主任的带领下,到社区管辖的7户低保户、残疾户家进行慰问和新春的祝福,并送去了米、面、油以及慰问金等。每到一处,能源港区领
导和社区工作人员都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健康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的给予关心、帮助,让他们迎来吉祥、温馨的春节。
2012年社区计划做的民生工作
一、由于亮化家属区老年人居多,居民区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很是不方便,计划安装路灯至少10盏,方便大家夜间行走。所需资金大约5万元左右,在能源港区领导的协调下,资金有保税区社管局承担。
二、加强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
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工作,再就业咨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多方面服务内容,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做好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搞好综合治理,抓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做好户籍管理及外来人口出租户的管理,及时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做到公平、公正,确保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预防和减少各类治安案件发生,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给广大居民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源港区领导与振兴社区党总支能始终
保持着互利互助、共驻共赢的良好关系。切实做好结对共建工作,各部门充分发挥所长,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作。在共建学习中,共同做好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文明程度工作,为提升辖区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振兴社区居委会
2022年2月6日
~ 26 ~
第3篇:民生工作汇报
民生工作汇报材料
【篇1:民生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冠山街道“引入一个网络、强化两个载体、把握三个阶段、依
托四级联动、坚持五上公开”实施民生项目监督
——龙里县第三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驻冠山街道工作组工作情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从工作思路与基础准备、总体做法与初步成效、改进方向与下步打算这三个方面,将我县第三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驻冠山街道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与基础准备
(一)重视民生导向,围绕“特派窗口”同步打造软、硬条件,民生项目监督推进工作首先落实“四个一”
冠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为民生项目监督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和保障。
1.优先保障民生项目监督工作开展的硬件。
一是落实硬件有力。投资45万元将原党务政务服务大厅改装成冠山街道一站式办事大厅,即现群众工作中心。配备电脑两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打印机两台(含一台便携式打印机)、文件柜2个、照相机一部、办公桌椅2套及车一辆供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使用;二是突出“四个一”特色。结合实际在办事处群众工作中心、三元社区服务中心、麻芝社区服务中心落实“一箱一牌一制度一窗口”,将驻冠山工作组上岗牌、举报箱及一套制度上墙到窗口。“一箱一牌一制度一窗口”,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确保群众能参与监督。一箱:即举报箱。在街道办事处设立民生项目监督举报箱,用于群众对民生项目的违规行为
采取信件的方式进行举报;一牌:即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上岗牌;“一制度”:即将驻冠山街道工作组工作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一窗口”:即在街道群众工作中心设置窗口,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一制度”确保特派组找准定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2.全力打造民生项目监督工作开展的队伍。
一是配强一支队伍,找准工作定位。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好学习的干部作为专职特派员,要求找准工作定位,确保监督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等,做到执纪不添乱、参与不替代,破除以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瓶颈”问题;二是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明确街道干部纪律及项目调度由纪工委负责,强化纪工委的执纪监督职能。
(二)重视机制创新,围绕“阳光冠山”集中解决服务、监督两个问题
按照“民生项目全监控,惠农政策不打折”、“发挥纪检监督职能,打造阳光冠山”、树立“监督好就是服务好”的总体思路,对民生项目政策的宣传落实、民生项目推进和民生项目管理方面发挥监督作用,有力推进民生项目规范高效在冠山街道实施、保障民生政策贯彻在冠山落地,同时结合“监督好就是服务好”推出“民生直通车”开展涉及民生领域的受理、解疑、答复等工作。
二、总体做法与初步成效
民生项目监督推进工作关键突出“五动作”,即“引入一个网络、强化两个载体、把握三个阶段、依托四级联动、坚持五上公开”,促进了民生项目监督工作的稳步实施。
(一)引入一个网络,搭好一个平台
1.以一套标准抓落实。确立涉农资金监管“有机构、有人员、有 硬件、有制度、有监督”的“五有”标准,推动工作落实。
2.以两个手段抓监管。一是用好“制度”的手段。建立健全《冠山街道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冠山街道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备案、督查和责任追究、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冠山街道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冠山街道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跟踪检查制度》。二是用好“科技”的手段。落实办公地点和硬件设施,将监管系统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个点上安装运行,形成“一套系统全覆盖,多点监督视线宽”的监管局面。
(二)强化两个载体,拓展民生服务
1.一批金牌快递干部。“快递干部”是解决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是解决监督“未梢”的有效方式。为解决“监督好与服务好”的关系,冠山街道开展金牌“快递干部”评选活动,用服务来强化监督,用监督来推进服务,要求“快递干部”接受特派组监督,并作为评选的要件之一。
2.一个“民生直通车”平台。“民生直通车”受理群众对干部的来信、来访,分流民怨化解矛盾纠纷、解民忧推进和谐共处,同时为群众提供服务指南,带其到窗口咨询、督促办理,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制作“民生直通车”标牌在特派组车辆上、群工中心窗口上、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同时延伸服务热线至各村(社区)办公室,公布监督电话、受理群众来电来信,制作服务卡下发村组户,让群众放心来信、来访,同时明确办结时限,对“民生直通车”受理办结情况将在群工中心、村“回音壁”进行张贴答复,对实名举报者将进行书面答复。
两大载体中,“民生直通车”平台的创建,拓宽了信访、答复的平台;“民生直通车”的开通,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渠道,强化了监督力量,保证了监督效果;民生直通车”宣传,拓宽了宣传平台,强化了宣传效果;“民生直通车”真正诠释了“监督好等于服务好”,为拉进干群距离,缓解干群矛盾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把握三个阶段,确保监督成效
1.事前抓预防。一是完善规章制度,让监督工作有据可依。二是狠抓民生项目资金备案,为监督检查打下良好基础。截止目前,街道办民生项目已备案77个,涉及农林水综合服务、财政、卫生与计生办、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合医、扶贫、林业、教育等,涉及资金类77个758万元;三是明确责任查纠抓落实。
2.事中抓监督。坚持“监督好等于服务好”的思想,强化监督。
3.事后抓纠偏。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制定“整改台账”,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消号。一方面,强化分类重点检查,扎实开展民生监督的事后纠偏。另一方面,开展信访举报点对点督查,找准源头增进干群关系。目前,特派组根据信访反映进行救济粮专项督查10次涉及5个村,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涉及3个村,查处违规发放救济粮10080斤,立党纪案件3件次,批评教育村干部6人次。
(四)依托四级联动,突出网格建设
为确保监督不留死角,实现全覆盖,冠山街道实施民生项目监督网格化建设。一是网格四级化。努力延伸监督触角,创新提出民生项目监督网格化建设,创建特派组、专职特派员、片区民生监督员、村委监督委员会组成的四级监督网开展监督,以工作台账、暗访督查、举报信箱等手段层层抓落实,同时邀请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监督。二是网格信息化。民生项目监督四级纵向和横向实现信息共享。目前采取的是“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总结”方式进行试运行,实现了运转有序。
(五)坚持五上公开,打造阳光民生
一是“会上公开”。街道定期开展领导班子讲廉政党课、廉政谈话、廉政教育、道德讲堂等活动,定期通报民生领域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此方式来提升街道干部的廉政防控能力建设,实现街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覆盖。
二是“纸上公开”。结合民生项目情况制定宣传资料下发,扫除宣传盲区,做到“一事一宣”。
三是“屏上公开”。一方面,结合实际制作符合街道的廉政图片,并投放于街道、村(社区)内所有办公电脑桌面,目前已全部更换为廉政图片,实现了廉政提醒开机即见的目标;另一方面,完善街道群工中心测评系统,将测评终端安装于民生特派组窗口电脑。
四是“网上公开”。将项目及时录入《涉农资金监管系统》进行网上公开。
五是“墙上公开”。强化村务公开,专职特派员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搞好实施前、中、后的政策宣传。
三、改进方向与下步打算
通过民生项目特派组驻冠山街道工作组的工作,冠山街道民生项目工作呈现了“有地方说事、有干部办事、有群众监督、有地方举报、有地方查询”的局面,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的设立,街道干部头上多了一道“紧箍咒”,将监督前移,落实了专职特派员“敢监督、善监督、能监督、会监督”,工作中特派组多渠道收集掌握了涉及民生项目的相关问题,有效杜绝“事情出了、案件查了、干部倒了”的情况出现,有效防止了民生项目领域的职务犯罪,同时增强干部作风建设意识。特派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特派组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特派组成员的监督能力;二是完善监督网络建设,让项目实施中
【篇2:xxx镇2022年上半年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xxx镇2022年上半年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半年来,我镇根据上级关于民生工程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扎实开展各项民生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涉及我镇的21项民生工程项目基本完成,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一)高度重视,摆上位置。为贯彻落实民生政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镇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民生政策及县民生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二)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按要求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民生工程联络员。同时,成立了以镇纪委牵头的民生工程监督和督查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村、施工现场进行督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将各项民生工程工作逐一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并明确了具体职责任务,同时将民生工程列入各部门、村(社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年度考评,严格奖惩。
二、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一)资金发放类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22年共有1697人,享受农 村低保,已发放至6月份,全部实行一卡式发放。
2、农村五保户供养。2022年共有五保587人,截止目前已按规定标准发放至6月份。
3、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已完成10例。
4、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共新增2人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资金,花名册已上报县财政局,已发放完毕。
5、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共有534人符合政策。6、重度精神残疾人药补78人。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491人。
8、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777人。 9、建立中职学校困难学生资助制度,61人。10、抢救出康复贫困残疾儿童7人。11、社会散居孤儿8人。12、免学费补助61人。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010人。
14、贫困寄宿生补助,上半年已打卡发放。 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716万人。16、城乡居民大病保险39010人。
(二)工程建设类项目
1、扩挖塘坝5口,没开工。 2、整治河沟2条,没开工。
3、一事一议4个项目,三条路,一个路灯,正在招标。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个,其中新建一个中心水厂正在施工。
5、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25户,目前已完成15户,在建10户。三、下一步打算
1、对民生工程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2、加大实施进度,提前完成任务。
3、认真开展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及城镇低保户的核查工作,坚决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对工程类项目,加快工程施工,严格督查检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篇3:2022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22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县目督办:
根据县目督发〔2022〕2号《关于下达2022年度民生工程目标的通知》,下达民生行动农机目标任务,我局在2022年的农机工作中,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1-9月民生行动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机耕道建设
截止9月,已完成新修
机耕道4条12公里,硬化机耕道道4条8.4公里。具体情况如下:
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
1、某某乡太一村11、12组机耕道3公里; 2、某某乡太二村13组机耕道4公里; 3、某某乡断七村3、5组机耕道3公里; 4、某某乡石机村12组-民丰组2公里。
硬化机耕路4条8.4公里
1、某某乡共有村小堰组机耕道1公里; 2、某某乡民全村机耕道3公里;
3、某某乡王家1组机耕道2.4公里; 4、某某乡虎成村机耕道2公里。
(二)、农机培训
我们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载体,通过开农机作业现场会,科技宣传、机手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以农机技术学校为主体,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电工、电焊工、农村修理工等培训。截止9月29日,已完成各类农机培训800人次,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技能起到积促进作用。
(三)农田水利建设
新增提水能力3.4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9万亩。
二、存在问题
今年的农村机耕道建设在省市都缺少项目支持,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县农田水利基建资金。县财政拨付给农机上的农田水利基建资金要兼顾全县40处农村电力提灌站和机耕道建设,由于资金分散,投入不足,建设的质量及标准就只能因地制宜,造成一些机耕道的宽度不够,路面砼的标号不够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加大对项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项目带动民生行动,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的机耕道建设。加大农民在农机技能培训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微型耕整机的推广普及,全县已有各类耕整机400余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在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农机具维修、操作等培训,以保证农机具的安全、正常使用。建议县财政把农民的农机技能培训纳入预算。
第4篇:民生工作汇报
村7名。审批13户 8,退役士兵及重点优抚对象上报7人,审批7人
9,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申请37户,审批25户
10,大病医疗救助上报4户,审批1户。
11,2022年度重残人士项目申请计划受助对象上报82人,等待审批。
2022年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东乌旗劳动就业服务局
2022年在旗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盟就业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全旗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就业再就业政策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切实抓好培训就业工作,大力推进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中共锡盟委办公厅 锡盟行署办公厅关于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就-
我旗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2022年,在全局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下,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甚至部分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旗期末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4977人,全年征集就业岗位806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6%以内;
全年新安置就业4138人,完成年初3600人安置任务的115%,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人,完成年初任务400人的120%,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79人,完成年初150
人任务的119%。
为3户劳动密集型企业、375户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牧区进城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14万元,完成任务指标的505%,直接和间接带动1109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培训城镇各类失业人员1363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2%;培训后实现就业-
1101人,技能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8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56万元,完成年初目标的120%,2022年新增扩面418人,完成年初目标的105%,为200人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87.97万元;
全旗安置城镇各类失业人员1719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7%。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2419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21%。培训牧区劳动力2263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22%。培训后实现就业1854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
当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08本;
对新出现的3户“零就业家庭”和认定的 71户“零转移家庭”进行动态管理,通过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截止年底,其中的44人实现就业和转移就业,完成安置就业建档的“零
就业家庭”总户数55%的目标任务;
新创建呼布沁和巴彦额日和图社区为充分就业社区。北方电器和乌珠穆沁商场为再就业基地,新安置下岗职工32-
人。新建社区就业实体10个,当年安置就业人员32人;
截止12月24日,为850人发放了社保补贴155.5万,公益性岗位补贴18万元,鉴定补贴19万元,特定政策补贴71万元,累计支出职业介绍补贴28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01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认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
2022年,为了更好的落实自治区《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创业培训、政策帮扶、跟踪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制定了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放宽创业者市场准入条件,对初始创业人员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税费优惠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并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年内协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突破千万元,切实解决了初始创业者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
倍增效应,形成了创业促就业的新局面。
切实抓好就业培训
积极探索打造统筹城乡就业培训的新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推行公共财政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引导牧区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教育,促进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按照培训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了解八项就业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培养物流、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二是以畜产品生产加工业、矿业开发、三产服务业三大经济产业链条为培训就业工作的落脚点,对新生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中长期技能培训,最终实现就业有市场、生活有保障。2022年全年累计开展城乡劳-
动力培训班56期培训学员3516人,培训后就业2955人,就业率达84%。
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按照《锡林郭勒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暂行办法》和盟局关于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通知精神,对全旗“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了“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温暖”为内容的“五送”就业援助活动,登记认定“零就业家庭”3户、“零转移家庭”71户、就业
困难人员194人中,对30名就业困难人员兑现社保补贴4.5万元,29名自谋职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82人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和和转移就业,向32名大龄、低保对象提供社区灵活就业岗位,为包括残疾人、夫妻双下岗在内的60名生活困难人员送去“双节”慰问卷2.21万元。
大力推动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
求,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构建完善的牧民转移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重点,注重体现转移途径的多样性、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和牧区劳动力的自主性,稳步扎实推进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就业局等多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层层责任制,强势主导,强力推进,为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措施到位。为牧区劳动力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培训、用工信息以及免费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服务,使牧区劳动力享受到同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公共就业服务待遇。三是工作到位。全旗57个嘎查均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辖区劳动力的统计、汇总、上报以及培训、用工信息发布等,实现全旗各级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接续递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现象突显。由于用工企业
岗位要求与劳动者技能水平不匹配,出现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现象。年初,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征集岗位推荐就业活动,统计结果表明,对企业而言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却招不上人才或部分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又留不住员工。对求职者而言,大部分劳动者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不高,或者部分高校毕业生看不上企业的工作岗位,求职期望太高宁可在家闲着也不去企业工作。
2、部门帮扶未完成序时进度,困难人员就业难。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困难人员再就业。但由于部门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平衡,尚-
未形成流畅的协作配合机制,甚至出现责任推委现象。
3、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与“新三化”建设的要求存有差距。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无固定办公场所、经费短缺等因素严重影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基础数据信息库及信息网络建设。
4、个别地区对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苏木镇和嘎查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劳动者参加转移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以宣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全面宣传中央、自治区、盟里出台的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力求劳动者准确理解和掌握各项政策,使其转变择业观念。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
自主创业之路,融入社会经济大发展,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继续开展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政府培训补贴政策,力争开创推进 “一村一品”培训品牌,加快牧区劳动力向非牧产业转移和城镇稳定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让广大城乡劳动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者、支持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民 生 工 作 汇 报
民生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一.抓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强化学习、宣传、查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教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每一个教职工逐条对照“十条禁令”及学校师德细则,认真、彻底地检查和深刻反省自己的从教行为,并写出自查报告,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的自查,深入剖析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和差距,拟定师德师风实施办法和自查报告。贯彻落实绥化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七不准”规定》及海伦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的规定,学校要细化师德师风建设条例,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学习宣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有关规定入脑入心。针对学校工作实-
际情况,我们将在师德师风建设年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八查”活动,并以此为重点,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查是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要求全校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遵章守纪,文明从教。
二查是否爱岗敬业,为校争光。使教职工深刻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浓重渲染“重德光荣,轻德可耻,爱校如家”的良好氛围。
三查是否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严禁侮辱、谩骂、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垂范意识,服务意识,从身心上真正关爱学生。
四查是否苦钻业务,创新教法。教无止境,要求老师们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教育技能真正让学生满意,教育质量让社会满意。
五查是否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
长联系,注重家校结合,沟通家、校、社会整体育人渠道,严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
六查是否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关爱困难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处处堪为人师。
七查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严禁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或其他物品,严禁向学生乱摊派、乱收费。
八查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严禁赌博、禁说教师忌语,争当守纪楷模,严禁随意停课、调课,违规补课。
每位教职工要联系实际,自觉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广大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
工作学习、言谈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是开展“教师成就学校”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我们帮助教师树立“品高学富的教师就是学校未来名片”的思想,要求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区,学生家庭贫困的多,家庭教育差的现实。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一名贫困生或学困生。这项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徐松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徐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李鸿鸣,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一度想放弃学业。徐老师每学期都为他买书、买本、买衣物,帮他度过生活、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每当提起徐老师帮助学生的事,学生、家长都啧啧称赞,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还提倡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业务帮扶对子,通过帮助备一节教研课,-
指导写一份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所帮教师的业务能力。这些活动达到了宣传学校,发展学校的目的。
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在行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警示教育可以很好地预防教师违纪。因此,我们坚持在教师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我们经常从早会中挤出时间,给教师介绍发表在各种媒体上的关于教师违纪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它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以说介绍的每一个案件,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触目惊心的案件,对教师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同时,我们还注意在收费、复习考试、寒暑假、节假日这些易发生违纪的时间,及时地提出警示和要求,先给教师打思想上的预防针,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二、抓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在行风建设上,我校始终把规范收-
费行为,杜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
是在收费工作时,重点在“公开”上下功夫。
学校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学期收费我们都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在执行政策时,我校已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具体要求,狠抓治乱工作。坚决做到贯彻实行“减、免、补”标准,明确管理责任,与教职工鉴定治理乱收费责任状,并把此项工作与教师考评、晋级、评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我们还要以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学校收费标准,以增加收费透明度。对以各种隐蔽方式收费的教师一经发现,决不手软,坚决查处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对其家庭成员和实际收入情况逐项进行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对申请户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来源情况进行一榜公布。对公布的对象户确认无疑后签署意见,报街道办事处复查、审核进行二榜公布。对二榜公布没有问题的,将低保对象名单报县审核、审批,然后再三榜公布,充分接受社会、群众和舆论监督。经过三榜公布,应享受低保的对象确定后,发给《城市低保金领取证》。
2.建立健全永久式公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把好农村低保“入口关”。在全市农村基层统一规范低保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审过程中,继续完善“4+2”工作法,积极倡导范县创新“三级民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例如郸城县就规定,没有村监委会主任签字,村评议结果不能上报乡镇。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对象永久公示制度。目前,郸城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借鉴郸城县经验,市民政局于9-
月初已向全市各县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的通知》,现在各地正在执行中。要加大农村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打造农村低保“阳光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动态管理,实行“分类施保”。根据“分类施保”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对低保对象、内容、标准的科学分类,将各项救助政策和措施与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针对困难群体的不同要求,实施分类救助,在政策上向最困难的群众倾斜,对低保对象中老弱病残的“三无”人员实施重点保障;对就业年龄段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完善救助与就业机制。定期开展入户审核,建立评估机制,实现了低保对象的“有进有出”,维护了低保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把低保对象分成一、二、三类,入户调查时间分别为一年、半年、一个季度。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使入户调查经常化。
4.统筹安排,确保低保资金发放。对低保资金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和发放,确保低保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市、县两级都设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和科学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市财政将低保资金下拨到各县,由县财政将低保资金划入专户,民政部门及时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了低保对象能按月领取低保金。
三、五保供养工作措施
一是根据《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本级、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及时下拨,确保五保对象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二是切实加强敬老院管理。认真贯彻《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在全市174个敬老院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市民政-
局组织检查组,严查“四防”制度落实情况,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了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力度,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好城乡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振兴社区民生工作汇报
自大连市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以来,保税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充分全面开展大讨论活动,各部门领导下到基层,问计、问需、问政于民。保税区能源港区领导于2022年7月与我社区形成共建单位。自能源港区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以来,能源港区领导定期主动联系振兴社区,帮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涉及扶贫帮困、-
社区建设、居民服务等方面,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7月15日上午社区共建单位——能源港区领导一行人来到社区,参观了社区的办公环境、询问了办公设备的使用。看到由于漏雨导致发霉的棚顶、多人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韩景主任斩钉截铁的说:“这些情况一定要马上解决!”。由于我社区办公经费有限,所以硬件设施很难达到办公要求。回去下拨1万元,用于修复漏雨的屋顶、添臵一台电脑,以及一些办公用品。对社区来说这些办公用品不仅是一份礼物,更代表着一份情谊。我社区位于亮甲店街道街面,人口多、杂,日常工作教多,但办公条件却极为有限,能源港区领导送来的这些办公用品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方便了社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社区多年来“多人合用一台电脑、歇人不歇机”的状况,为社区居民良好的服务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大讨论活动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沟通,从社区建-
设、居民服务、劳动就业等几个方面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领导下到基层的能动性,以特别的爱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扎扎实实地工作,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广大居民,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解决老百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十一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一行3人在社区主任的陪同下来到贫困户郑日山等六家,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和勇气,乐观生活,争取早日摆脱困境,并送去了米、面、油。
春节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社区主任的带领下,到社区管辖的7户低保户、残疾户家进行慰问和新春的祝福,并送去了米、面、油以及慰问金等。每到一处,能源港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都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健康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的给予关心、帮助,让-
他们迎来吉祥、温馨的春节。
2012年社区计划做的民生工作
一、由于亮化家属区老年人居多,居民区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很是不方便,计划安装路灯至少10盏,方便大家夜间行走。所需资金大约5万元左右,在能源港区领导的协调下,资金有保税区社管局承担。
二、加强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
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工作,再就业咨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多方面服务内容,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做好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搞好综合治理,抓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做好户籍管理及外来人口出租户的管理,及时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做到公平、公正,确保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预防-
和减少各类治安案件发生,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给广大居民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源港区领导与振兴社区党总支能始终
保持着互利互助、共驻共赢的良好关系。切实做好结对共建工作,各部门充分发挥所长,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作。在共建学习中,共同做好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文明程度工作,为提升辖区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振兴社区居委会
2022年2月6日
----
第5篇:民生工作汇报
民 生 工 作 汇 报
民生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一.抓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
(一)、强化学习、宣传、查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教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每一个教职工逐条对照“十条禁令”及学校师德细则,认真、彻底地检查和深刻反省自己的从教行为,并写出自查报告,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的自查,深入剖析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和差距,拟定师德师风实施办法和自查报告。贯彻落实绥化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七不准”规定》及海伦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的规定,学校要细化师德师风建设条例,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学习宣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有关规定入脑入心。针对学校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将在师德师风建设年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八查”活动,并以此为重点,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查是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要求全校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遵章守纪,文明从教。
二查是否爱岗敬业,为校争光。使教职工深刻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浓重渲染“重德光荣,轻德可耻,爱校如家”的良好氛围。
三查是否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严禁侮辱、谩骂、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垂范意识,服务意识,从身心上真正关爱学生。
四查是否苦钻业务,创新教法。教无止境,要求老师们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教育技能真正让学生满意,教育质量让社会满意。
五查是否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注重家校结合,沟通家、校、社会整体育人渠道,严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
六查是否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关爱困难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处处堪为人师。
七查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严禁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或其他物品,严禁向学生乱摊派、乱收费。
八查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严禁赌博、禁说教师忌语,争当守纪楷模,严禁随意停课、调课,违规补课。
每位教职工要联系实际,自觉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广大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工作学习、言谈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天下万事学为先”。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起码要求,是加强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几年来,我们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喊响“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口号。学校先后为教师购买图书、订阅各种刊物三百余册。并提供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加强对学习的检查和监督。几年下来,大部分教师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断的学习丰厚了教师的知识底蕴,提升了教师的思想品位,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是开展“教师成就学校”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我们帮助教师树立“品高学富的教师就是学校未来名片”的思想,要求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区,学生家庭贫困的多,家庭教育差的现实。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一名贫困生或学困生。这项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徐松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徐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李鸿鸣,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一度想放弃学业。徐老师每学期都为他买书、买本、买衣物,帮他度过生活、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每当提起徐老师帮助学生的事,学生、家长都啧啧称赞,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还提倡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业务帮扶对子,通过帮助备一节教研课,指导写一份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所帮教师的业务能力。这些活动达到了宣传学校,发展学校的目的。
(四)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在行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警示教育可以很好地预防教师违纪。因此,我们坚持在教师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我们经常从早会中挤出时间,给教师介绍发表在各种媒体上的关于教师违纪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它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以说介绍的每一个案件,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触目惊心的案件,对教师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同时,我们还注意在收费、复习考试、寒暑假、节假日这些易发生违纪的时间,及时地提出警示和要求,先给教师打思想上的预防针,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二、抓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在行风建设上,我校始终把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
(一)是在收费工作时,重点在“公开”上下功夫。
学校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学期收费我们都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在执行政策时,我校已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具体要求,狠抓治乱工作。坚决做到贯彻实行“减、免、补”标准,明确管理责任,与教职工鉴定治理乱收费责任状,并把此项工作与教师考评、晋级、评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我们还要以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学校收费标准,以增加收费透明度。对以各种隐蔽方式收费的教师一经发现,决不手软,坚决查处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二)是杜绝体罚学生,在提高教师“修养”上下功夫。
在小学,教师最容易出现的违纪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其后果也是最严重的。因此,我们时时刻刻提醒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恰当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遇到学生违纪时要冷静一分钟再处理,遇到顶撞自己的学生要学会忍耐,尽可能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为教育青年教师,我们多次邀请离退和在岗的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组织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由于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基本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
(三)是治理“三乱”工作中,在“惩教结合”上下功夫。
治理“三乱”工作中,我们时时注意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认真加以分析,并做深入实际的调查,认真做好自纠,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教育每一位教师增强法纪观念,依法施教,坚决不做违纪的事。同时我们把治理“三乱”工作与教师考核、评职晋级、评先结合起来,实行一票否决。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护短,认真严肃处理。
三、抓落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对“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的行风建设工作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是取得政风、行风建设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在充分分析校情、师情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和完善涉及行风工作的各项机制,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是建立师德师风测评机制。
我们认真组织每年一次的师德师风测评工作,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在开展工作中,认真组织,严密程序,扩大参与面。在进行家长测评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每年家长测评卡回收率在90%以上,保证测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学生和教师测评时实行回避制度;从几年的测评情况看,测评结果真实反映了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测评工作也把学生、家长的期望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是建立行风社会监督员机制。
我校在实施“一费制”之后,建立了全校学生家长联系网,学校随机抽查,这个办法对防止乱收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此网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又聘请了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及学生家长代表共八人作为学校行风监督员。学校经常和他们沟通各方面信息,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处理反映的情况,赢得了他们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和信任。同时也使我校的行风工作自觉置身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扎扎实实地开
展。
(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在工作中,我们时时注意信息反馈工作。每当涉及到热点问题时,我们首先通过召开家长会,设立公示栏向学生家长通报。保证家长及时、准确了解有关信息,避免信息不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学校设置了意见箱,公布校长电话,电子邮箱,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和家长联系卡等用以收集各方面信息。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所在社区及社会各界的联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对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件件有调查,事事有回音。对情况基本属实又能马上整改的,立即行动。对需要调查和探究的问题,说明情况,平等对话,共商良策。真正使每一位来访者“持问题而来,以坦诚交流,获满意而归。”
回顾“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建设工作情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水平的提高,队伍素质的增强,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努力的工作,把我校行风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6篇:民生中心工作汇报
民生中心1---6月份工作进度汇报
7户,1,贫困家庭疝气,先心病,白血病救治康复计划:申报
等待审批,2,残障人员“康复工程”:申报3户,审批1户。
3,农村低保第一季度申报168户,等待审批,第二季度申报207户,计划六月底上报。城市低保第一季度申报3户,等待审批。
4,五保户上报4户,审批1户。
5,孤儿上报8户,审批3户。
6,80岁以上高龄补助上报23户。审批23户
7,重残上报13户,城市6名,农村7名。审批13户 8,退役士兵及重点优抚对象上报7人,审批7人
9,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申请37户,审批25户
10,大病医疗救助上报4户,审批1户。
11,2022年度重残人士项目申请计划受助对象上报82人,等待审批。
第7篇:乡镇民生工作汇报
***镇民生工程暨生态建设工作开展
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和生态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并已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生工作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其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科学实施,2022年全镇民生工程共涉及11大项50个小项(其中:协办项目10个、主办项目40个),非年度项目42个现已全面完成,且已通过了市、县民生办的检查验收,年度项目8个正稳步推进,10余个项目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群众反映良好。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受益、得到实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镇民生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民生工作的统筹安排、政策指导、工作督查、工作考核。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镇领导小组立足工作抓早、抓主动,坚持早研究、早安排、早实施、早落实的思路,将民生工程工作逐
一细化、量化,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人。每一项民生工作都有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并明确了其职责任务。
3、广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民生工程实施,我镇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办理宣传专栏、多形式、多层面召开各种民生工作会议,有效地将党委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理念、内容、政策措施等进行广泛宣传,为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将民生工作作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予以逗硬考核;二是强化督导,坚持定期召开工作通报会,及时研究处理各项民生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三是建立工作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凡对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或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按照《干部管理办法》,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五是严格各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保证工程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民生工程建设资金,预先拨付启动资金,按进度拨付建设资金,保证了工程建设实施需要,同时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5、资料整理汇总。各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块民生工程资料的收集,再交镇民生办,由民生办按照民生文件要求分类、整理、汇总。
(二)工程进展情况:
1、就业促进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人、下岗失业再就业30人、就业困难人员12人、残疾人新增就业5人,城镇失业率为3.67%,各种劳务培训近1.3万人。14个项目(其中2项为协办项目),现已全面完成。
2、扶贫解困工程:发放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00人,年人均 2
145.83元,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500人,年人均159.78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37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172人,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教育助学工程:补助寄宿贫困生生活费273人;救助贫困大学生2人,共计1980元;帮助13个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
4、社会保障工程:我镇严格按照“申请、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和“三榜公示”要求开展了低保户对象年度复核工作。我镇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83人,累计月补助72.75元;农村五保161人,集中供养95人;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达1493人;各类资金发放达50万元,5医疗卫生工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积极性,2022年全镇已有33896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5.5%;为1个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95%以上的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保证了妇女身心健康。
6、百姓安居工程:“身安则心定,安居则乐业”。为把百姓安居工作落到实处,我镇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进行摸排,明确危房改造对象,为42户群众实施危房改造;动员了3户受地址灾害威胁户成功避险搬迁;为60户群众新建沼气池60口,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了能源污染。现已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7、基础设施工程:我镇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镇村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收入的瓶颈,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今年多方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在七拱桥村新修水泥路1公里、文雅桥村新修水泥路4公里;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座;协助供电公司改造农村电网,在新竹村新增10KV高压线路干线长19公里,保证了群众日常生活用电充足、安全。
8、生态环境工程:我镇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要求,切实 3
加强森林管护,先后两次代表市县分别迎接中、省关于退耕还林成果的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现今,我镇有林面积9228亩,森林覆盖率达50%,其中退耕还林6784.15亩,群众直接享受国家补助约156万元。
9、文化体育工程: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我镇坚持在每个村每月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场,投资20余万元新建综合文化站1个。
10、市民生工程:我镇安排专人与镇四所学校一道,认真摸排,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1000名贫困中小学生实施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三)主要成效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我镇强化领导责任,切实把实施民生工程摆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位臵,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分管领导分工包干制,按照分管领导负总责、具体承办人员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将我镇各项民生工程工作责任到人。
2、强化基础工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规范补贴或补助类的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的办法;继续实行工作督查等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建立健全民生工程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民生工程项目持久发挥效益。
3、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改善民生工程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民生工程建设的配套资金足额安排,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的支付进度,严禁挤占、挪用、滞留、虚列及虚报冒领等民生工程资金行为,切实提高民生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
4、强化督查考核,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建立目标考核制,健全 4
检查督查制度和项目实施进度倒排制度,定期组织工作督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对民生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忽视、迟缓、粗心、松懈乃至推诿、扯皮、工作不力,造成影响全镇民生工程推进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5、主动作为,搞好协调服务。全镇干部深入民生工程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意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和沟通,随时掌握民生工程的政策动态和举措,确保我镇民生工程工作顺利推进。
6、加大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民生工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镇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宣传的新形势、新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提高民生工程的社会影响力。要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准则,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使人民群众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的“阳光”。
“民生工程”是“阳光工程”,是老百姓的“放心工程”,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解决民生问题与推进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目前,我镇民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离上级的目标和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要更加发奋努力,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让领导满意、让群众称心。
(四)存在的问题
1、具体项目未及时下达或一次性下达,造成乡镇不能一次性分解落实民生工程任务,多次修改文件及目标分解表。
2、下达的指标任务与实际完成情况有一定难度。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求达92%以上,而参合属农民自愿,部分身体健康的 5
农民不愿参加,再加之,40%—60%的外出务工农民联系困难,为完成任务,村干部只好买单垫交,为此村干部意见很大;如城镇医疗保险下达指标,而保险属居民自愿,自愿缴纳城镇医疗保险的居民很少,为完成任务,只好政府掏钱为居民交保险。再如下达农村低保名额少于实际贫困人数,为此有些贫困户意见很大,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3、配套资金难以足额落实。民生工程政策受益群众主要在农村,我镇承担的民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如农村沼气池建设、公路村村通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的配套资金,由于镇财力有限,只能采取多渠道筹措方式予以解决。导致镇村两级增加新的债务,农民集资也意见纷纷。
4、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一些政策还没有真正宣传到群众中去。没能全面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生工程工作的健康开展。
5、孕产妇住院分娩统计困难。
(五)工作建议
1、民生工程项目应及时或一次性下达,以便乡镇一次性、统筹做好任务分解。
2、合作医疗下达指标任务应结合乡镇实际,量力而行,或调整政策方向,让老百姓生病住院均可享受一定的补助;保险项应按居民自愿原则,合理下达指导性目标,让乡镇财政减负。
3、工程建设类民生工程在充分尊重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下达目标任务,要保证配套资金,尽量不让镇村增加新的债务。
4、孕产妇住院分娩,卫生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避免人员的重登和漏登。
二、生态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致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强镇”战略,全力打造生态***,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镇围绕打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生态特色,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要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科学经营生态资源,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严格保护生态资源
镇党委、政府把生态作为最大的财富加以保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严格保护生态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以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建立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建立林地分级保护制度,现有林地保有量稳中有升;坚持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断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守耕地红线。二是以严格的执法检查保护生态。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查处污染事故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项目、建筑施工、秸秆禁烧、危险废物等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以有力的环境监管巩固了生态保护成果。今年以来,严肃查处了18件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2、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以建设生态***为目标,以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废水、垃圾处理、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乡村绿化、农村沼气建设等工作为重点,加快推动我镇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确保农产品卫生安全;加强畜 7
禽粪便管理和处理工作,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防止污染环境;积极推行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二是抓好废水、垃圾处理。加快编制申报争取废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站建设项目,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收运处理机制,已建成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池32个,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池148个。三是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场镇“五乱”、乡村“三乱”治理成果,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加快“绿色***”建设。结合退耕还林,动员群众实施庭院绿化、见空插绿,以户绿化、以户管养,截止2022年底,全镇林地面积达到9228亩。五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清洁能源,今年新建沼气池120口,全镇沼气池达到1100口。
3、拓展生态开发空间
始终把生态资本作为最具升值潜力的资产,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找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做大生态产业。生态农业方面,以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与市场、农户与企业有效对接,高标准建成白兔坪村肉兔养殖、雀林村肉牛养殖、茅坝村花椒种植基地等一批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
(二)、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参与不足。群众对创建生态的意识还不够浓厚,不少社群众普遍缺乏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参与人数少,参与领域不广泛。
二是生态建设未完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当前,我镇在生态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完善,因此还不能保障生态建设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环保优先方针,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镇”战略,引导全镇上下充分认识建生态的重要意义,增强环 8
保和生态意识,自觉把生态建设工作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将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具体化、项目化,分解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各部门,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统一协调机制,实行联席会议、情况报告和联系点制度。
2、狠抓生态建设。强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积极争取开工建设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做好***河清淤、河堤整治工程,深化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建设,坚持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突出抓好农村沼气池、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构建良好生态体系。
3、加大环保执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切实把好环境审批关,杜绝上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达100%。抓好日常监管,健全污染监测监控体系,组织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从重处罚,严厉打击。
民生领域监督工作汇报
街道民生工作汇报
民生领域政策落实自查报告
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工作汇报
民生领域述职报告(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