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存在问题(共7篇)

第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为首位[1]。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22年 4月,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认证体系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但从总体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1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现状

       1.1管理职能交叉,管理职责不清

       目前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散在农业、贸易、工商、环保、卫生等不同部门,都依据相应的工作职能和行业法规,各自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部门职责不清,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管理脱节,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目前仍缺少对政府管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制度化措施。各部门通过立法的途径使其部门利益法定化,这种法律的部门化,进一步加剧了部门之间职能的重复交叉,而且大多的管制政策出台颁布后没有较好的事后监督和评估[2]。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体系建设不完善

       (1)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上,表现在制定和颁布主体分散化,标准交叉现象严重。农业标准从计划的提出、制定到审批发布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部门职责不清,管理分散,相互掣肘,不仅导致管理的低效率,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技术标准重叠、交叉甚至技术内容矛盾的现象。同时,标准制定不科学、透明度低,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差,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参与主体较少,标准的制定程序不规范,缺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咨询的过程。

       (2)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检能力薄弱。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建立检测点的建设仍不足,大部分生产经营者还没有能力建立检测设施[3]。一些质检机构为获取利益往往违背基本的职业操守甚至变成生产经营者欺骗消费者的工具。另一方面,检测机构的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镇一级的检测机构数量仍较少,食用农产品安全类质检机构的数量不足,投人品类机构偏多而其检测任务不足。

       (3)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有:1)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没有完全纳入法律范畴,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没有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明确和肯定。2)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总体规模较小,认知度低。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加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有待提高。3)是认证)

       流于形式,国际互认程度较低[4]。

       1.3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还较薄弱,在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为分散式的单位和个体,规模化程度还较低,农业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缺少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限制,科学施肥、用药及标准化生产规程很难在生产上完全实施[5]。特别在当前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资价格过高,产出与投入比例失调,投入多,回报少的情况下,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加上农资经营环节不规范,虽经多次农资打假整顿,一些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仍然违规使用禁药,这种分散农资经营体制问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种子、兽药等生产资料的标签不规范,商品名多、杂、乱,包装简陋,也很难分辨出其主要成分和用途,农民无所适从,很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1.4检测机构基础薄弱

       农业部门(含畜牧、水产)检测检验机构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相符合,不能满足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环境的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主要在农村和城市周边。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工业污染,上述污染已经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2.1农药、化肥污染

       (1)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 由于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用农药防治病虫产生了依赖思想,因而不重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6]。过多使用农药,严重污染环境,加大农药残留,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2)用药结构单一 有的地方常年使用一种农药,严重伤害天敌,引发病虫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和用药数量,降低防治效果,造成很大的浪费。

       (3)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1)是不能对症下药,乱用药;2)是施药的时间、时机不当;3)是农药配制比例不准确,随意性太大;4)是农药用量偏大、用药次数偏多。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在蔬菜产区,有的农民在菲菜、洋葱、芹菜等蔬菜上使用限用的高毒农药灌根来防治地下害虫,轻者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重者成为毒蔬菜。

       (5)违规使用禁用高毒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原因是禁用高毒农药还未彻底清除 1)是企业过去生产留存 下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还未完全处理,随时可能流入市场; 2)是个别农民手中还留存少量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7]。

       (6)假冒伪劣农药充斥市场市场检查中随处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农药。表现在有的掺杂使假,有的以肥冒药,有的有效成份含量不够,有的以次充好冒充名牌,有的纯属“三无”产品等。使用假冒伪劣农药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7)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因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2畜禽养殖污染

       近年来,由于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2/3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8]。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特别是一些含有抗生素类污染物渗入农业土壤,进而通过农作物吸收进人食物链,从而产生“有机污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3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

       2.4工业污染

       由于城市的发展,工业“三废”和生活污物排放量增加,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等,使农田土壤、农区水系及大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部分农田或菜田受到污染。另外,由于城市的扩建,原有良好的农田土壤、农区水系和大气,有可能面临遭受污染或破坏的危险。

       3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3.1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实行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不管每户生产何种农产品,都使用统一配发的、每户唯一的编码。每批产品上市,除)

       加贴编码外,还应加贴本批产品采收日期,同一采收日期的产品,为同一个批次。对经检验部门检验的,还应附带产品检验合格证书。一方面是一但发现质量问题,便于该批次产品的召回而不影响其它批次产品;另一方面是可以根据编码溯源找到生产者,有利于责任追究[9]。

       3.2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1)加大对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的投入,保证检测机构正常开展检测工作;(2)加强现有检测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3)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加大检测频率,及时上报检测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依据。

       3.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1)农技推广人员、植保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积极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用药、适时采收,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示范等多种途径的方式,千方百计引导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10];(2)检测部门要不定期对各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监测,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要根据检测结果时时监管;(3)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生产者中间,多了解、多询问、多查阅有关生产记录或档案,发现违规生产,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置,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3.4科学使用农药

       农作物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搞好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实施化学药剂防治。开展化学防治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轻,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因此,要坚持预防和综防,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以减轻对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3.5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1)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这样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以弥补因速效肥料后劲短而造成的作物生长后期缺少必要营养而减产;(2)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避免造成浪费,减少化肥对耕地的污染;(3)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法,做到底肥机械条施,口肥人工穴施,追肥为垄沟深追肥,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11]。

       3.6普及综合防治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用量在病虫害防治上,积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农业与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措施,尽量减少应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必需使用时,也要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在使用上,认4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选好农药品种、用药时间、用药浓度,使农药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对于农药的研发和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高毒、剧毒农药的生产,监督或引导企业研发和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大力投入研发资金,发展生物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要尽快建立一支由植保专业技能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队伍,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统一防治,为生产者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

       3.7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起源于农业。可以说“三品”是农产品的品牌,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它们都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过程中,为适应新的发展和质量安全要求而逐步出现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在,国家从食品安全的战略高度对“三品”的发展予以重视并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在发展 “三品”生产过程中,如何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或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更多的“三品”产品,应该成为当务之急。相信所有农产品都是“三品”以上标准,农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总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保证民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以农业部门为主,其它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行动,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只有人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食用安全的农产品,不安全的农产品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温床。

       4 讨论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还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对于其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到底该如何完善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方永美,区晶莹,杨振刚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J].现代农业,2022(1):73~74 [2]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2(12):361~362 [3]孙鲁威.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新农村标志[N].农民日报,2022-03-21,13-14.[4]刘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内蒙古农业科技,2022,6:1-2.[5]田世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22,4.[6]郭红生,孙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党史文苑,2022,4.[7]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河南农业科学,2022,8.[8]马雷,张洪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效能分析.粮食与饲料工业,2022,8.[9]李振山.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科技通讯,2022,8.[10]钱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析[J].河北农业科技,2022(2):7 [11]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须全面提高[J].中国果菜,2022(1):11-13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致 谢

       四个月的毕业实习很快就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和忙碌完成了毕业论文。由于缺乏经验,所以难免有不足之处,尽请老师给与指导。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帮助,完成论文有很大的困难。

       本文是在白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虽然白老师工作繁忙,但仍抽出时间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谨向白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其次,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所有指导过我,教育过我的老师们。正是你们不倦的教诲,使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与提高。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次毕业论文。

       最后感谢答辩场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老师的指导。由于本人学识能力有限,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谢谢!

第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情况得到根本好转,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部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蔬菜合格率排名位居全国37个城市中上游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财政投资力度大,检测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市成立了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编制30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种植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三品”认证工作等。2022年,经市政府专题研究,市财政拨款2650万元用于市检测中心建设,其中1550万元建成了3000平米的办公用房问题;1000万元用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目前1000平方米的检测实验室已装修完成,已购进监测仪器50台(套);100万元用于6台专用检测车辆和35台农残速测仪的购置。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做好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建设的同时,会同市编办积极开展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状的调研工作,建立完善各涉农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经市编办2022年第36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下发了《关于成立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通知》,人员编制为10—15人。目前我市15个区县正在积极筹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已设立了5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覆盖全市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二、措施得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进展顺利。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成立后,我市加快了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步伐。2022年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全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农业部门先后到市场准入工作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起草市场准入办法,并征求食安委、工商、法制、商贸、卫生、质检等部门意见。2022年12月10日,《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我市2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5个重点超市实施蔬菜类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从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蔬菜、水果、猪肉产品的市场准入;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的市场准入。目前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各检测点累计共检测蔬菜样品1000份,超标15个样品,对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均作了退市处理。

       三、狠抓宣传培训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把宣传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规范化管理,加大了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准入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残检测、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等培训工作。据统计,从2022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及农民共计5万人次。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5个,先后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点300余个,面积达到3万多亩。

       四、加快认定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截止目前,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8个,面积1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35个,面积12.9万亩;无公害水果产地9个,面积2.1万亩;无公害畜产品产地4个。认证无公害产品22个,其中蔬菜15个,水果7个。在加快认定认证步伐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改种及转移等措施,加大污染严重的蔬菜基地的治理力度。“污水莲菜”、“毒韭菜”等现象已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新方法生产的韭菜、叶菜类6000亩无公害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基地认定。

       五、积极开展市场检查活动,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春节前夕,市农业局组织6个检查组,从2022年1月10日—20日分三个阶段,对全市10个区县所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重点超市的蔬菜、水果、肉品、禽蛋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宣传及大检查活动。1月10日,在市农产品交易中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大检查活动的启动仪式。进一步强化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地认定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检验监测所需仪器设备资金缺口很大、检测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信心、也有能力

       做好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随着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检测设备的陆续到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会全面提高。

第3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局

       2022年5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在区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结合春耕生产,2022年3月22日我局与市农业局执法大队、土肥、种子、植保等科室一行20多人对我区农资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对亚华农资市场、康王乡、三荷 乡、西塘镇的所有农资经营户逐一进行了检查。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户16户,抽查水稻品种8个,其中1户经营的2个水稻品种未建立经营档案,也未开据销售票据,这对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经营门市部委托代销证书、证照、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等齐全,并能亮证照经营,符合规定要求,但是个别门市粘贴有未经审定品种的宣传资料。检查农药批发、零售经营单位21户,初查1370多个农药品种,抽查12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标签不合格(10公斤),现场进行了处理,3个品种生产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不符,即威海韩孚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兰博80%,18包,山东汉克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早疫晚疫44包,山东松冈3%阿维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问题是同一农药有很多商品名称,如有效成份为阿维菌素的农药,名称有害极灭、虫满光、阿维虫清等;在弥渡县寅街镇供销社景泉农资经营部有安徽省安庆农化工公司生产的10%草甘磷铵盐标识不清,农药的生产日期没有标注在药瓶上,药瓶的下面没有绿色环线的除草剂标志。检查中没有发现过期农药、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

       二、继续推进“三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近几年,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认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提出的“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全区农业工作重点,逐步健市、区、基地三级认证管理队伍,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等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22年底,全县已完成三品认证基地18个,认证品种27个,认证企业1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8家),呈现出认证总量迅速扩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的特点:

       1、认证总量迅速扩大,认证档次不断提高。2022年我县三品认证农产品9个,2022年达到15个(包括杏坪的紫红薯和柴庄西瓜),10年又增加了刘申元公司的粮食认证和汇生源公司的肉猪认证。

       2、认证产品结构优化,认证范围不断扩大。我县认证涵盖范围明显扩大,认证产品中地方名特优产品日益增多,由过去单一的蔬菜、杂粮产品逐步扩大到林果业、畜禽业和养殖业。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强。通过三品认证工作,助推了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涌现出了汇生源公司、盘龙有限责任公司、兴源公司、亿升、欧珂公司、明月公司、农贸等一些龙头企业,打造了汇生源产业园、马台产业园、社川河产业园(杏坪)三个精品产业园区。

       4、认证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通过三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我县认证机构逐步健全,每家认证企业至少配备1名内检员,通过国家培训持证上岗,保证生产加工规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使我县认证三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历次抽检、暗检中100%合格。

       二、存在问题

       在正视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认证、轻管理现象客观存在。通过我们年检发现,个别企业基地管理松散、生产档案记录不完整、标志使用不规范,甚至存在超范围用标现象。重认证轻管理的现象客观存在。

       2、认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部分企业没有把认证作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不注重认证标识的使用和品牌的打造,有认证无产品、有产品无市场,攀比认证、加分认证的现象存在。

       3、生产基地规模小、档次低,示范作用不明显。该问题有企业思想认识、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引导、经济背景等社会原因,近两年在一系列惠农项目的助推下有所改观,但较我市其他兄弟县还有一定的差距。

       4、矿区污染、交通便利带来新问题。西柞高速贯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给我们三品认证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造成我县农产品三品认证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安全意识不强,市场监管难度大;(2)认证检测能力不强:(3)认证经费没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为促进我市的“三品”认证工作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借鉴其它县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我县三品认证工作方案,发展认证与提高质效并重。

       1、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程序,落实责任,明确扶持资金用途,建立跟踪制度,专款专用,奖惩分明。

       2、扩大奖励范围。把新认证产品、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都纳入奖励范围,从而在发展新认证的同时,鼓励现有认证保持连续性,更利于认证企业生产加工水平的提升、产品品牌的打造。

       2、严格奖励条件。细化奖励申报条件,把评定重点放在企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能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由“认证就奖”向优中选优、注重质效转变,集中有限资金扶持优势品牌,做大做强我县“三品”认证企业,力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出现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叫的响、做的强的“三品”认证企业,促进我县“三品”认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4、调整与当前认证政策不相适应内容。自09年开始,我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始推行产品、产地一体化认证,绿色食品续展认证需进行环境监测,有机食品需逐年进行保持认证,所以把保持认证有机食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纳入每年的奖励范围,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奖励办法更易于操作、更科学。

       (二)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重心,推动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三品基地建设与特色品牌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力争用1-2年时间每个镇都建成1个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特色靓的三品基地。

       二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三品认证成为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组织三品规模开发,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扩大总量规模。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认证农产品品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带动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发展三品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三)切实加强监管,保障三品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三品健康发展,需要把加强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提高水平。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年检、质量抽检等监管措施,加强对获证产品的质量和标志管理,确保认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认证工作体系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开展三品认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三品概念深入人心,三品认证数量甚至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展以三品认证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于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产者素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需要生产者有较好的素质,我们要加大对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宣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传播标准意识、科技意识、信息意识、产品包装意识、品牌效应意识等先进理念,更新生产者的观念。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知道甄别兽药、农药和饲料的真伪优劣,引导生产者从事无公害生产。

       二要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认证步伐,打响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要依靠科技,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高科技的项献率,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四要建立健全检测体系,实行全程监控。要实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监控,必须依靠精、准、快的检测手段来完成。政府部门要在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发挥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现有检测机构作用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一个高效、经济、面向社会的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避免无人管或重复检测和重复建设。

       五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追溯体系和反映灵敏的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每天上市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在醒目的位置。对药残超标的农产品实行销毁处理,促使商家重视其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通过市场催生安全,通过餐桌反制农田,促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4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安排和部署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

       一、突出重点,狠抓环节,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商品率在全省粮食主产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要在控制面源污染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依法建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田间档案记录制度,重点做好对禁用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二要在保障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目前,由于我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低、检验检测手段落后、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尚不健全。因此,进一步建立完善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构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定点屠宰场以及农贸市场速检机构建设,严格制度,切实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关口。三要在做大产业品牌上下功夫。无公害、绿色和

       度,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商业欺诈和虚假宣传。二要强化农资质量检查。在备春耕生产阶段,农业执法部门要全面加强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扩大农资产品的抽样检测范围,提高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和防范能力。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对已公告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高毒、高残留等禁用药物,要继续加大清缴和查处力度,严防流入农业生产领域。防止出现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质量问题而导致农业生产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现象;防止出现农资质量问题导致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要强化大要案查处力度。对农民投诉举报案件,要集中力量、逐一排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对于农民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办,一查到底。必要时,农业执法部门要主动联合工商、质检、公安等共同调查处理,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依法严惩违法违规犯罪分子。四要强化长效机制建设。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农资企业、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切实加快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分类指导、督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索票索证、进销台帐等制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抓出实效 春耕生产在即,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对

       业法律法规和高效农业种植模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也是我们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部署,履职尽责,狠抓落实,为保障全县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汇报工作安全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情况得到根本好转,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部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蔬菜合格率排名位居全国37个城市中上游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财政投资力度大,检测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市成立了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编制30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种植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三品”认证工作等。201X年,经市政府专题研究,市财政拨款2650万元用于市检测中心建设,其中1550万元建成了3000平米的办公用房问题;1000万元用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目前1000平方米的检测实验室已装修完成,已购进监测仪器50台(套);100万元用于6台专用检测车辆和35台农残速测仪的购置。文秘-

       http:.mxz.n在做好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建设的同时,会同市编办积极开展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状的调研工作,建立完善各涉农区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经市编办201X年 市场准入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把宣传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规范化管理,加大了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准入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残检测、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等培训工作。据统计,从2022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及农民共计5万人次。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5个,先后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点300余个,面积达到3万多亩。

       (完)

       附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创卫工作情况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创卫工作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创卫工作情况汇报汇报中心检验安全产品质量工作情况

       我中心是于201X年1月成立并开始组建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既是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中心承担的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深知工作之重、责任之大。因此,从中心成立开始,就一直把全面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作为创建卫生城市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组建以来,虽然存在着人员未全部到位,文秘资金未完全落实,办公地址未最终确定,工作条件差,经验不足等诸多

       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抓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不放松业务工作,更没有因存在问题和困难而懈怠责任,而是按照边建设边工作的原则,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了各项业务工作。8个多月来,在市农业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实际,明确提出了“以贯彻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放心为重点”的基本工作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确定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与各个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各个科室和每个人。今年上半年,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我们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宣传,强化技术推广和基地认证及产品认定,加大生产与市场的监督管理,认真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各项准备工作,狠抓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基本接近农业部和市政府提出的逐步达到95%的目标要求。根据农业部例行监测结果,我市在全国37个城市的排名在逐步上升,今年 1.5万多份。特别是本次活动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其次是为了使以后的宣传工作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富有成效,利用“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对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度和关注度的调查。

       二、强化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和基地的认定,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水平。

       1、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201X年春季,配合市农业局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两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共计培训技术骨干350人。同时为搞好培训,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了10万余字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教材》。另外结合农产品的认证,大力开展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积极向农民群众普及宣传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

       2、加快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201X年无公害产地认定15个,产品认证10个,认定面积1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0个。截止目前,全市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45个,产品20个,总面积达29万亩;绿色食品企业35家,产品80个,面积达83万亩。其中××蔬菜基地已获得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三、加大检查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放心。 1、加强对市场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密切与市农业局放心菜办公室配合,在加强主要批发市场每天例行抽样检测的同时,强化了对重要季节从生产到零售各个环节的全面监督管理,一是在春节前,结合全市放心食品大检查活动,对市区、批发市场、超市的农产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二是于“

       5.1”国际劳动节前,以农药残留为重点,对全市的10个无公害生产基地、三大蔬菜批发市场、多家超市的42个主要蔬菜品种进行了全面地抽检。截止6月底,共抽检样品16110个,抽检合格率达到9 4.52%。共查出严重超标样品7个,对严重超标样品单位及时发出了整改通知。

第6篇: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成效与存在问题

       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成效与存在问题

       铜川市农产品质检中心 作者:王蓉仙 李平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年来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从准备到实施、巩固做了详细调查,并指出当前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中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准入 成效 问题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质量提高、保障人民消费安全、增强生产者消费者质量意识、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2022年9月1日起,在全市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一年来,10个市场共检测农药残留4800批次、54800多个样品,农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处理不合格农产品4.2吨,有力地保证了的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责任明确

       2022年9月,市政府第20次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努力构筑农产品消费安全网络”,并原则同意“市财政安排20万元为全市较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配置检测仪器,具体由市农业局组织实施”。2022年,我市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作为向全市人民承诺的20件实事之一,成立了由袁丁兴副市长为组长,农业、财政、工商、质检、水务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市场准入工作的有关问题。袁丁兴副市长多次在节假日期间视察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并就具体问题提出要求:一是各区县农业、工商、质监部门要总结经验,各司其职,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把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各个关口,确保人民群众食品质量安全;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各农产品市场和经营农产品的超市尽快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各项制度;三是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不合格农产品坚决依法处置,对造成一定影响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搞好试点,典型引路

       通过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既能有力的保障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安全,又能更好的引导生产,促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增收。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我市农产品质检部门先后两次组织技术人员到西安等地学习考察,了解外地实行市场准入的情况。2022年年初,首先在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进行了试点。该市场占地62亩,安置剩余劳动力30人,2022年获得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日蔬菜交易量占铜川地区蔬菜交易量的60%以上,是我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该市场建立健全了农药残留检测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每天抽取20多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允许进场销售,通过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2年,逐步在新区长丰市场、王益区红旗桥市场、川口市场、宜君中心市场等10个封闭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超市),建立检测室(点),这些市场(超市)基本涵盖了我市主要的农产品销售点。实行市场准入的种类包括蔬菜、水果、畜禽类产品,其它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水产品实施准入的具体时间由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向社会公告。9月1日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正式在全市全面展开。

       (三)制定办法,有法可依

       我市地域狭小,农产品销售市场相对集中。目前,有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主要农产品销售市场(超市)12个,抓好了这些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抓住了农产品销售市场的主流。针对这个特点,为了规范我市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农产品质检部门在充分调研和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省政府办公厅〔2022〕164号文件拟定了《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充分征求了工商、质检、商务、环保、卫生、劳动、水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且通过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规范性文件的审核。

       (四)各负其责,井然有序

       检测点仪器设备购置费、市级检测室检测费由市财政负担;仪器购置由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统一考察购买,检测点检测室由市场、超市提供,并负担日常水电费、检测费;各检测点由各区县农业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检测点的检测人员由各区县自行组织招聘,以安置公益性岗位解决工资,由区县财政负担,检测员由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市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各个检测室、检测点的检测业务指导,并不定期检查检测员操作以及检测准确度和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执行情况;各区县兽医卫生监督所负责畜产品检疫检验,查验“三章两证”(定点屠宰专用章、肉品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肉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五)加强监测,督促检测。

       从2022年开始,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对我市主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及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去年省农产品质检配备了残快速检测专用车,不定期不定时对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市场随机抽样检测,以督促各检测点室工作。2022年,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由2022年的92.3%提高到96.3%,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经营户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目前,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六)严格标准,“六个统一” 一是统一人员培训。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领导小组协调各区县政府拿出34个公益性岗位(其中王益区14个、印台区4个、耀州区8个、新区4个、宜君县4个),由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统一组织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颁发统一编号的检测员证,做到持证上岗。

       二是统一设备(试剂)采购。为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先后对5个厂家7个型号的农残快速检测仪进行了灵敏度、准确性对比试验,由市采购中心统一进行招标采购,配发给各个检测点。我中心和定点试剂厂家签订了购销协议,由各检测点按需求量进行采购,通过查看试剂购置单和检测结果记录单检查检测次数与检测结果记录是否吻合。

       三是统一检测室布局。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对每个检测室的布局、相关辅助设备都做了明确要求,对检测室门牌统一编号制作。

       四是统一检测规范。下发了有关检测室管理、操作规范、入市验证、退市、结果公示等相关制度,规范了各检测点的检测程序。

       五是统一票据。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统一印制了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抽样、检测记录和不合格农产品检测及处理结果报告单,要求规范抽样、检测、不合格农产品退市等程序。

       六是统一服装及工作牌。我们统一购置检测工作服,上印“铜川市农产品检测”,制做印有检测人员照片的工作牌,并统一编号。

       (七)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市、区(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于今年正式组建,人员编制6人,在耀州区、宜君县、印台区和王益区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人员编制分别为5人、5人、4人和3人,同时,在耀州区、宜君县、印台区和王益区成立县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站,人员编制分别为4人、5人、3人和3人,目前印台区和宜君县人员已全部到位,我市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县质检站为骨干、主要农产品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初具雏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年活动。在2022年全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2022年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年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5月1日至5月20日为安排、部署宣传阶段,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年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安排活动工作;5月21日至5月31日,为各市场超市自查自纠阶段,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突出问题开展自查,找出问题; 6月1日至11月30日为整改、提高阶段,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具体要求,完善制度,严格执行;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为总结、巩固阶段,综合考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1、查找问题,落实整改 5月份各个市场和超市对照《关于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突出问题开展自查,找出问题,并就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2、完善制度,各负其责

       在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督促和协助下各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市场和超市严格执行入市检测验证、检测结果公示、不合格农产品退市、标识、标牌等农产品市场准入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将检测流程图、检测室管理制度、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等悬挂于检测室显要位置,对照制度严格执行。

       各区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定期对具有产地证明、检测合格报告单和相关认证(认定)证书的农产品实行抽检,随时抽查各个市场和超市农产品的入市登记检测;查验使用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统一印制的抽样单、检测结果统计表的使用情况,查验试剂购置单,掌握实际检测数量,杜绝制造假的检测结果现象;监督检测员规范操作,做好农残检测室管理工作,督促市场准入各项制度的实施。

       3、明查暗访,督促实施

       市农产品质检中心采取不定期检查、明查暗访、节假日增加检查密度等方法,全年共检查督促28次,组织各区县联查8次,有力地促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各项制度执行。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启用了流动检测车,对各市场(超市)检测结果进行复检,及时纠正检测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没有检测结果异议现象和伪造检测记录现象的发生。

       联合兽医卫生监督部门,坚持日常监管与节假日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市场监督检查,在春节、五一等重要节假日,组织执法人员加大检查次数,严厉查处经营无证章、注水、病害肉等违法行为,保护群众肉食品安全。全年市场检疫监督过程中发现并查处病害肉230公斤,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4、活动有序,成绩斐然

       经过全市农产品质检人员以及市场超市检测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营造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自觉关心支持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我市所有农产品市场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截止目前,各个市场共抽样3200批,检测25680个样品,合格率稳定在98%;10月份农业部在我市农产品市场和超市抽检蔬菜水果,共计抽样42个,合格42个,合格率100%。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虽已实施一年,运转正常,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农产品消费安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市级农产品检测室尚未通过认证,检测报告缺乏权威性,现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数量、功能和精度满足不了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的要求,一旦发生检测结果异议,争端无法尽快解决。

       二是由于检测费用较高,检测设备短缺,现有的检测点只能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对畜禽类产品中的瘦肉精、磺胺、激素及水产品中的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都没办法检测, 畜禽类和水产类产品缺乏检测方面的监管。

       三是检测人工资低。虽然多方协调以公益性岗解决位检测员工资问题,但是较低的工资使个别检测人员不能安心工作,人员不稳,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得重复培训,增加工作量,新手也得有一定时间的熟练,检测准确度不高。

       四是不合格农产品检测结果不能及时公示。由于市场经营是企业行为,因利益驱使,不合格农产品的公示势必影响经营商户的积极性,不合格农产品的退市给商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此不合格农产品检测结果公示和退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

       三、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建议

       一是多方争取资金,补充、完善市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训检测人员,及早通过认证,能够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二是按照《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的“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尽快在原有检测室检测点基础上增设畜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开展畜禽类产品的瘦肉精、黄胺及激素类含量检测和水产类产品的甲醛、氯霉素及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真正做到所有农产品入市检测,逐步在乡镇主要集市建立检测室,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三是成立一支专门的、独立于市场经营者之外的检测队伍。检测室检测点目前是企业行为的一部分,尽管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经常会对各市场进行抽样监督,但范围毕竟有限,不能完全杜绝检测中不规范问题,检测公信力无法保证。建立独立的市场检测队伍,检测工作经费不受市场约束,提高检测正确率,增加抽样频率和次数,随时进市场随时抽检,消除检测“盲点”,真正保障进场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稳定的收入和工作也会稳定检测队伍,解决人员流动问题。

       四是拿出专项资金给予不合格农产品的销毁一定补贴。不合格农产品的处理往往是一批产品,价值昂贵,经营户难以接受全部销毁,因此处理难度大。对销毁农产品有一定补偿,即可实施销毁、保障安全,又可起到震慑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1.《农业质量标准》,2022年,第6 期

       2.《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铜政发〔2022〕18号)

第7篇: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0224046301陶金秋08物流专升本

       摘要: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品,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人们身体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体的健康、安全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引进和制定完善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检体系,同时要加强监督,规范市场秩序、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生产资料及辅助材料的检测、许可和认证,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明显有了提高。近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生产者为适应这种大环境,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以求得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去年,农业部门组织抽检组,对市场、基地进行了样本抽检,通过对40个蔬菜样 本的抽检,有36个达到了合格标准,仅有4个不合格,合格率90%,与此同时,通过对柚子、夏橙等水果的随机抽样检测,也均达到合格标准,合格率在88%以上。窗体顶端这些年来,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监督检验所需要的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人员等要素的综合,依法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制订了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在管理上,逐步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

       二、农产品在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隐忧

       1.观念传统,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

       我国农产品 质量安全工作起步较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还没有跟上来。过去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及计划经济等的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片面追求

       产量,忽视了质量,只求得“产品丰富”,而忽视了“质量净化”。近来有关部门通过对部分果(菜)农代表的调查中了解到,果(菜)农们普通认同的观点是:目前农产品价格偏低,农资价格过高,产出与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的多,产出后回收的少,科学施肥、用药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法甚好,但目前很难完全实施。因为果(菜)农购买农药,求的是治虫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行,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来增收,但在质量安全却缺乏保障。

       2.标准化生产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

       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适应WTO 要求,才能进入国际大流通,参与国际竞争。但是,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这些众多的经营主体很难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这种状况极大程度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3.宣传引导不足

       近几年,在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缺乏力度,没有真正把这些政策、制度、要求完全灌输到生产者中去,生产者没有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真正变成自身生产的自觉行动。

       4.技术落后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基础、检测设施薄弱,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发展对策

       1.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

       信息技术是企业通过与它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构筑信息流和知识流来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使得供应商到客户的整条供应链进行双向的、及时的、完整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来交换有关的客户信息,成为企业获得客户和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并且通过新型的客户关系避免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链的断接。

       2.信息共享

       农产品供应链是一种动态的和非线性的大系统,要想使其整体处于稳定的状态,实现其信息的共享。农产品供应链上任何相邻节点(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底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关注,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委托人时,与其节点间是单委托和多代理的委托-代理关系,各节点间将形成一种单委托和单代理双向多周期的委托-代理关系。双向是指各成员可能同时既是委托方,也是代理方。由于农产品的特性,农产品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长期性和多周期的,区别于传统企业之间交易关系的一次性。

       3.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化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要求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各节点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这一协同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要实现协同,要求节点企业基于技术和Internet网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成果共享;要求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努力;要求合作伙伴在信任、承诺和弹性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同时,要求进行协同的节点企业进行供应链的重新整合,应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网络内各职能成员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

       4.统一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标准

       统一的信息标准不仅可以避免诸多由于信息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麻烦,还可以大大的提高真个链条的收益。信息技术包括在整个供应链中用以收集和分析信息的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成功的企业通常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发展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通过硬件及软件的统一,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结点之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沟通,也提高了整个链条效益。

       参考文献:

       [1]房丽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研究[D].天津经济学院,2022,(7):14

       [2]杨申燕.陈向军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实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2):142

       [3]房丽娜.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2022,(3):52

       [4]陈红琳.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集成方法的研究[J].安徽财经大学,2022,(8):8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汇报

       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