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工作汇报(共5篇)

第1篇:卫贤镇高产创建工作汇报

       努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

       中共卫贤镇党委政府

       (2022年9月)

       尊敬的杨总经济师、各位领导: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精神的新形势下,各位领导到卫贤镇调研指导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既体现了各位领导对卫贤镇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也是对卫贤镇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近年来卫贤镇的高产创建工作情况。请领导多提指导意见。

       一、基本情况

       卫贤镇位于浚县西南部,幅员面积91平方公里。淇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共有耕地8.2万亩。辖48个行政村,6万口人。粮食、生猪、蛋鸡等农业产业发展很好,是典型的农业强镇。我镇抓住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认真搞好“三项开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井渠配套的发展格局。2022年以来,投资3000多万元,认真搞好了尚村、裴营、赵岗三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区建设,新打机井310眼,疏通沟渠139公里,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全镇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7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80.2%。

       —1—

       二、具体做法

       一是成立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由镇长侯宝华担任组长,成员由镇农业办、财政所及项目区涉及管理区有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指导组由镇农业办技术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项目档案。严格按照有关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项目区农户、地块档案,以村为单位逐户详细记录地块位置、种植品种、承担任务、主要技术措施及实际产量。便于当地农民观摩学习。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在示范区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药剂拌种、冬春控旺防冻防倒、氮肥后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综合配套技术。采取统一培训、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管理的“六统一”服务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通过以上措施,今年全镇小麦平均亩产达530公斤,示范区小麦最高单产达650公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2—

       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生产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示范区提供了科技支持。坚持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目标,整合镇成人学校、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切实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打造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全镇共有农业技术员55人,其中,专业技术员5人,农民技术员50人。坚持把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与培育新型农民相结合,通过科技巡讲、农民夜校授课等形式,引导农民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加大投入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正是牢牢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支持“三农”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由传统耕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形成了灾年不减产、丰年更丰收的良好局面。

       (二)科技支撑是加快示范区建设的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们正是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全面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努力构建镇有农业办、村有技术员的农技推广网络,搭建了实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提高了科技对—3—

       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使我镇的示范区建设始终走在了全县前列。

       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示范辐射,有效约带动了我镇小麦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为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保障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镇将认真总结经验,通过采取新的农业科技技术、整合项目等措施,更好的完成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工作,为全县粮食高产树立典型样板。

       —4—

第2篇: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中稻万亩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为切实抓好中稻万亩高产创建工作,我镇建了一个千亩核心示范区及五个百亩核心示范区,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仙女镇中稻万亩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周场、仙女、金山、桃花垱、施店、施岗六个村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我镇中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共涉及6个村、2059户,种植面积10346亩,主要品种为广两优47

       6、广两优香6

       6、新两优6380,同时,在这个万亩高产示范片中,还创建了一个千亩核心示范区及五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周场村千亩广两优476高产栽培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458户;仙女村百亩广两优476高产栽培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44户;桃花垱村广两优香66百亩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48户;金山村新两优6380百亩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38户;施店村百亩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45户;施岗村百亩核心示范区,涉及农户42户。在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我们主要推广①塑盘旱育抛秧、旱育保姆旱育抛秧技术,在示范片中抛秧面积4000亩,占总面积的38.7%;②水稻直播技术,直播面积1500亩;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示范片中全部使用水稻专用配方肥;④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免耕面积100亩;⑤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植保技术。

       二、示范成效

       在这次高产创建活动中,通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我镇中

       稻高产创建示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是实现了增产增收,经过市农业局专家组实地测产,我镇周场村、仙女村广两优476,平均亩产752.9公斤;桃花垱村广两优香66平均亩产683.8公斤,均达到了创建预期的产量目标;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技能,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入户率明显提高。在万亩示范的带动下,全镇水稻品种结构更优。广两优47

       6、广两优香6

       6、新两优6380等优质高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镇中稻面积(42000亩)的90%以上,全镇良种覆盖率98%以上。节本增效技术应用率大幅度提高。全镇水稻轻简化栽培面积50%左右。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在生产和栽培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利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合理测土配方施肥,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措施

       1、优选良种、适时播种。我镇在创建活动中主要选择广两优香66,新两优6380,广两优476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的杂交稻组合。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适时播种,避开高温期间抽穗扬花。

       2、培育壮秧,适当密植。根据大田需要,适当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播期以4月20日—5月10日为宜,移栽田亩栽1.7—1.8万,亩抛1.8万以上,确保基本苗。

       3、前控后促,平衡施肥。移栽前施好送嫁肥,移栽时亩施

       50公斤配方肥作底肥。抛栽田亩施50公斤配方肥作底肥;移栽后一周左右亩施3—5公斤尿素促分蘖;对底肥不足,叶片发黄较早的田块,在抽穗前亩施尿素3—4公斤促进花芽分化;对生长正常的田块,亩施钾肥5公斤或复合肥5—10公斤作保花肥,提高结实率;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防早衰,提高千粒重。

       4、科学管水,适时晒田。除返青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田间持一定水层外,其它阶段均以间歇灌溉,湿润为主,水稻收获前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亩苗数达到10—20万时、主茎12叶以内,及时排水晒田,最高苗控制在25万以内,成穗数达到18万左右,保证有效穗数。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秧田期重点防治稻马,移栽前3—5天喷施一次长效农药,插秧时带药下田;大田重点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根据病、虫发生情况,掌控防治指标,确定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7月上中旬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8月上中旬防治二化螟、稻曲病、穗期综合症,8月下旬到9月上旬防治三

       (四)代稻飞虱、稻瘟病等。

       6、农业服务中心选派1名专职技术员进行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得到具体实施。

       7、关键环节举办技术培训,使农民切实掌握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措施,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全镇共举办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人员达3500

       余人次。

       8、为确保高产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在周场村、桃花垱村等核心示范区内选择了集中供种、供肥、供药、统一播期“四统一”的措施,切实保证高产创建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体会

       我们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示范推广工作中,深深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前提,良种良法是关键,培训示范是桥梁,技术攻关是保证。水稻高产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技术实施中要环环相扣,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效果。

       仙女农业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3篇:粮油高产创建

       小麦高产创建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落实2022年秋冬种小麦油菜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的通知》及省政府《关于印发2022—2022年度全省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沂水县2022-2022年度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在沙沟镇、许家湖镇各建立一处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中,设百亩高产示范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同时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10万亩。

       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片,要求亩产量指标60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2%以上;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5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5%以上;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70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20%以上。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100%。高产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8%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98%以上。

       测产结果

       6月3日,临沂市农业局在沂水县自测基础上,对该县2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小麦“百、万”高产示范田及十万亩带动田进行了产量复测,最终认定结果为:

       (一)许家湖镇万亩高产示范片

       百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34.53万穗,穗粒数48.4粒,千粒重45克,平均亩产639.3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3.9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04.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6.4公斤,增产幅度8.3%。

       (二)高桥-沙沟镇万亩高产示范片

       百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38.47万穗,穗粒数44.5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25.7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3.59万穗,穗粒数37.8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02.2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7.7公斤,增产幅度8.6%。

       全县十万亩带动示范田平均亩穗数41.46万穗,穗粒数32.06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485.8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3.19公斤,增产幅度9.7%。

       三、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打结果

       专家组重点对许家湖镇龙泉站村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打验收。结果为:704.8公斤/亩。

       玉米高产创建

       为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全面增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县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扎实推进我县2022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

       许家湖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村,4064户,10407亩;高桥、马站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6个村,4267户,10160亩。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中,设千亩高产示范片、百亩高产示范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同时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10万亩。

       测量结果

       经省市专家实打验收,许家湖镇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977.7公斤;百亩示范方亩产832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717.9公斤;万亩示范片亩产653.6公斤。经县农业局测产验收,高桥镇沭水村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为943.4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810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量712.9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633.7公斤,均达到了农业部、省、市高产创建工作要求和产量。

       花生高产创建

       为提高花生单产水平,全面增强花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县花生产业的发展,确保油料生产安全,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继续扎实推进我县2022年花生高产创建工作。

       在四十里堡镇建立农业部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区,产量指标为春花生亩产380公斤以上;百亩方春花生产量指标为亩产500公斤以上;十亩田春花生产量指标为亩产600公斤以上。建立高产辐射带动区5万亩,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0%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95%以上。测量结果

       2022年9月2日经省农业厅专家组测产验收,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为623.3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523.4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394.7公斤,均达到了农业部、省、市高产创建工作要求和产量。

第4篇:高产创建总结

       汨罗市整建制高产创建总结

       汨罗市农业局

       2022年,汨罗市积极按照农业部、农业厅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我们按高标准、严要求、见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强化领导,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狠抓推广机制创新和关键增产技术的普及应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突出抓了粮食生产工作和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为大灾之年的粮食高产稳产及全市水稻单产水平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实施概况

       1、实施地点与规模 今年我市三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继续选择基层政府重视、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和天井乡,总面积为135276亩。其中汨罗镇17个村6110户,早稻19686亩,晚稻21905,屈子祠镇10个村4068户,早稻13205亩,晚稻14520,白水镇10个村3280户,早稻12520亩,晚稻14110亩,沙溪镇10个村3835户,早稻12600亩,晚稻13850亩,天井乡10个村4250户,晚稻12880亩。

       2、品种与目标产量 汨罗镇、屈子祠镇早稻为陵两优268,晚稻岳优9113,白水镇早稻为株两优819,晚稻丰源优299,沙溪镇早稻中嘉早17,晚稻为湘晚籼13号,天井乡晚稻为岳优9113。产 1 量目标汨罗镇示范片实现早稻480公斤、晚稻520公斤;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示范片早晚合计950公斤,天井乡晚稻480公斤。

       3、主要技术内容 一是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多年实践表明,株两优8

       19、陵两优26

       8、丰源优29

       9、岳优91

       13、中嘉早17和湘晚籼稻3号是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二是高产播种育秧技术。早杂用种量2.5公斤、早稻常规用种量5公斤,抛栽2.0-2.2万蔸;晚稻杂交用种1.5公斤、常规用种量2.5公斤,手栽1.7-1.9万蔸,确保密度和基本苗。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和土壤NPK和有机质 含量,确定用15:15:15的高浓度复混肥,增施有机肥,亩用25-50公斤石灰调酸的同时增加钙肥和植株抗性,抽穗期增施谷粒饱等叶面肥。四是病虫草害综防技术。全面推行示范乡镇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五是防灾抗灾减灾技术。针对今年遇到的低温多雨等灾害天气,控直播扩杂交、抓补种保苗数,机耕机收抢季节、增苗增穗夺高产等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二、取得的成效

       1、增加了全年水稻产量 汨罗镇早稻单产由于高产创建活动开展,在全市早稻减产的条件下,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早稻产量分别为489.5、467.4、454.7、455.8公斤,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天井乡晚稻产量分别为521.

       4、508.9、523.

       5、473.4、503.6公斤。2022年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早稻亩产为4

       52、3

       45、3

       52、350公斤,2022年全市平均亩产为388公斤;2022年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镇、沙溪镇、天井

       2 乡晚稻亩产为4

       55、4

       46、450、4

       56、445公斤,2022年全市平均亩产为465公斤。共计较2022年增产9382吨,较当年平均增产8127.3吨。

       2、加快了主推品种推广 通过开展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乡镇全部采用统一供种,使主推品种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有效控制和减轻了当前品种市场的多乱杂现象,良种应用率和当主推品种种植率大大提高,优质稻在沙溪镇得到普遍应用,稻谷优质率大大提高,在今年早杂种子大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早杂面积仍达到85%。优质稻面积达48.5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近10万亩,岳优9113近8万亩。

       3、提高了种粮经济效益 通过各种综合技术措施应用,高产示范区比全市水稻增产8127.3吨,增收2067.8万元。

       4、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市水稻高产创建办公室组织全市乡镇分管领导及技术员先后5次到两个示范乡镇参加水稻高产创建现场观摩会,取得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了全市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技术小组;市政府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政、农业、农办、水利、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示范乡镇主要领导,办公室设农业局。农业局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施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乡

       3 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及示范村负责同志;技术小组由总农艺师肖冬根为组长,粮油、植保、土肥等相关业务股站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对干群技术培训。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镇村之间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2、创新组织形式 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建制实施,我市采取市、局乡、村、户紧密联系的办法,在市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由隆平高科和汨罗种业按最优费批发价统一供应种子,以村为单位与汨罗市生资公司签订合同,以最优费批发价统一供应肥料,由岳阳汨丰农化公司和专业防治协会统一实行专业化防治,农机部门进行机耕机收示范和购机补贴。

       3、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年初依据部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制定了2022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设立高产创建标牌(注明了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品种名称、主要技术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在每个季节在高产创建乡镇安排每个乡镇6-10名农业局技术员,每名技术员负责1-2个村、2000亩左右面积的高产创建示范。要求技术人员驻点住农户,做好农事操作和工作记录,写好高产创建日志,建立高产创建档案,技术指导员平均下乡168天。

       4、抓好技术培训,普及实用增产技术 我们坚持以项目实施加快科学技术普及,普及科学技术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的原则,水稻生长发育各关键时期,市农业局技术指导专家组、示范乡镇技术指导员,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组织培训并指导实

       4 践,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怎么种、如何管。先后开展技术培训25场次,累计培训30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20万余份,为高产创建提供有力的保证。

       5、抓关键技术到位 示范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采用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专业防治、统一技术指导措施,将新品种、新技术综合集成示范。

       (1)、选准品种 早稻选用株两优8

       19、中嘉早17和陵两优268,晚稻选用丰源优29

       9、岳优9113和湘晚籼稻3号。

       (2)、增加基本苗 早稻杂交每亩用种2.5公斤、常规每亩用种5公斤,秧盘80个;并督促落实。早稻3月16-18日播种,4月14-16日抛秧,每亩抛足2.2万蔸,6-8万基本苗。晚稻杂交用种每亩1.5公斤、常规每亩用种2.5公斤,烯效唑拌种,划行移栽。移栽为7月22-25日,每亩插足2万蔸。

       (3)、测土配方施肥 N、P、K均衡,有机无机结合,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核心示范区用肥水平为9︰6︰7,基肥施用45%养分15:15:15复混肥35-45公斤,有机肥40公斤,晒田复水后施石灰25 公斤,促使和禾苗长势长相达到高产要求。

       (4)、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讲究高效准时,肥水管理讲究科学合理。各示范片均组织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水浆管理上,由技术员根据生育进度,统一指挥,采取好气性间隙灌溉,由各组管水员统一安排放水。追肥上,除分蘖肥统一时间和施肥量,其他时期追肥由技术员根据长势长相,分别指导。

       6、抓宣传发动,扩大项目影响

       ①加强宣传 为了搞好高产创建活动,市政府组织层层召开会议,讲粮食生产形势,讲示范目标和意义,要求做到不抛荒一分田,不种植一丘一季稻,使高产创建家喻户晓。为强化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宣传,水稻生产期间,我们在汨罗政府网、汨罗专刊发稿10余篇,举办培训班25期次,参加人数3.0万人次,墙体标语、横幅、宣传栏116条(处),出动宣传车一周,扩大了项目影响。

       ②树立规范标牌 高产创建示范区地点确定后,我们就按省厅要求树立了规范的标牌,以扩大影响,增加群众积极性。

       ③组织观摩交流 为了提高高产创建活动在我市的影响,我们积极组织观摩交流,组织观摩交流3次,参加人员包括乡镇干部、农技站长、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等共计5000人次。

       7、积极推行稻草还田,培肥地力 在高产创建项目区我们积极调动农户稻草还田积极性,提高稻草利用率,全面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不断培肥地力。

       8、严格督查考核。我们建立了市水稻高产创建专家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通过电话联络、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

       9、奖励扶持 全市除设立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1、2、3等奖各1个,分别奖励

       5、3、2万元外,对村组和种植农户也相应制定了激励措施。项目实施好的村给予1万元的奖励,村干部给予1000元的奖励,组长给予500元的奖励;每季每个村奖励亩产过500公斤的农户10个,其中一等奖2户,每户奖励500元;二等奖3户,每户奖励300元,三等奖5户,每户奖励200元。全市共设立奖励资金38万元。

       10、资金管理 全市高产创建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其中省里安排项目资金200万元,市人民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安排120万元用于高产创建,资金使用方向是两个万亩高产创建乡镇示范农户物化补贴220万元,工作经费用40万元,乡村组农户及先进个人各种奖励38万元,其它22万元。除奖金目前尚未支付(预计年底兑现)外,其余均已付清,物化补贴采取集中统一供种、供肥、统防统治等,采用农户签字条据报账,其它工作或奖励资金都是通过国库资金报账制统一支付。专款专户财计统一管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监督签字、实施小组负责补贴和使用,财计负责拨付。

       四、经验启示

       通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户对科学种田的认识,提高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自觉性,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改变。我们有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一是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完善的水利排灌

       7 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二是良种良法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应用并统一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是水稻增产的关键。因此,应当大力筛选和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实现良种直接到户,良法直接到人,农民直接受益。

       三是资金投入是水稻高产创建的保证 改善水利等生产条件以及良种良法宣传、培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要整合农业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

       四是注重宣传培训,严格考评督促 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络、宣传等手段,加大对高产创建示范意义的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促进高产创建示范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对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与年终实绩考核评选及乡镇三个文明考核等工作挂钩,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022.10.20

第5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督导检查》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玉米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加快垦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按照“两局”的部署,锦河农场精心组织、因地制宜,认真抓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该项活动的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情况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顺利实施,同时保障制定的各项农艺措施认真执行,农场专门成立了以场长王毅为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李艳杰(黑龙江农垦玉米首席专家)为组长的“高产创建指导专家组”,万亩片技术负责人为农业副场长刘守林场长,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良好工作局面。基层生产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至上而下层层管理,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有效运行机制,为全面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万亩示范片落实情况

       集中连片面积10111亩,示范标牌落实在第一管理区第二居民组。全面积推广应用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既:小垄密植(65cm)选用耐密品种、三秋作业、分级精播、秋深施肥、叶龄跟踪管理、化学除草、化控防倒、健身综防、航化促熟、机械收获。综合提高产量70%。

       三、项目整合和措施配套情况

       锦河农场承担农业部1万亩玉米连片高产创建任务,由第一管理区第二居民组和第五居民组完成。具体落实到13个地号上,设计现代展示区单产指标为800公斤/亩。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推广,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锦河农场种植7.2万亩玉米,结合农场实际,选择适宜我地区栽培种植的高产抗逆品种德美亚一号作为高产创建田的主栽品种。推广小垄密植技术。

       四、指导服务和机制创新情况

       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展示面积10111亩。组织培训3次,观摩3次。李艳杰专家亲自指导,高产创建玉米采用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专家办班培训观摩三期、学习总结高产创建技术、每期培训100人。发放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图册300册。

       五、下步工作打算

       1、2022年8月:进行玉米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示范,专家组进行中期检查,做好相关技术的把关、指导、现场培训和数据资料的收集、记载,拍摄有关照片和录相。

       2、2022年9-10月:测产、收获,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总结高产经验。专家测产后将玉米高产创建完成情况录入高产创建信息平台。

       3、2022年12月:撰写项目总结,实施奖罚,布置明年工作。

       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工作汇报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市场环境创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