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习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写字练习
1.重点:思、寿、凤、凰。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卡,组词。
2.摘苹果游戏,检查词语。
二、细细品读,感情升华
1.学生自由朗读四至八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品读思考,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傣族服装?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③你觉得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3.朗读指导,边读议边想象,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结尾感叹句要情绪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4.小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三、拓展
1.将收集到的周总理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2.中国民俗我知道。由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绍各民族风俗习惯。
四、写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互议,评小小书法家。
(民族街小学刘冬梅)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热爱,知道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准备:
课件 《劳动最光荣》多媒体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组织
1、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多媒体课件:
(1)生听歌曲跟唱;
(2)会唱的齐唱;
2、过渡导入:
师:孩子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生:要靠劳动来创造。
(1)师:是呀!劳动最光荣!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一位劳动小能手一起去劳动吧!(出示小母鸡图片,认读“小母鸡”)
(2)师:“小母鸡做了什么劳动啊?”
生:“种稻子!”
师:“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集中巩固识字
1、师:想听《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要先创关(认读生字)
2、齐读、抢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三、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边听边思考——小母鸡想种稻子,它种了吗?它请了谁帮忙?
2、汇报
(1)师:种了吗?从哪知道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2)师:请了谁帮忙?他们是怎么说的?
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指名扮演角色)
(3)师:小鸭子愿意帮助小母鸡吗?它为什么不愿意呢?
指名读小鸭子说的话、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女生:小母鸡
男生:小鸭子
师: 叙述
3、师:禾苗一天天长高了,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思考小母鸡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交流、汇报
(3)分角色朗读
男生:小母鸡
女生:小猫
师: 叙述
4、师:到了秋天,稻子终于熟了,这回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要求:思考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汇报、交流
(3)分角色朗读
2、4、6组:小猪
1、3、5组:小母鸡
师: 叙述
5、师:最后小母鸡把稻子打成了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接下来它又做了什么呢?
(1)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汇报:A、送给小鸭、小猫、小猪
B、它们三个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低下头、羞红了脸、说:“明年我们要跟你一起种稻子!”)
6、分角色朗读课文
2、4、6组:小母鸡
1、3、5组:小鸭、小猫、小猪
师: 叙述
7、师播放课件动画。
要求:边看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四、写字
教学反思:
中心主题:劳动很光荣,但劳动很辛苦。“太辛苦”并不是它不想去做,而是嫌劳动辛苦。教学中,过渡语连接比较好,保持了整体性。但对课文的钻研还不够深,如何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 出示课题《别了,我爱的中国》
学生读题
2、 释题
我指谁?简介作者郑振铎
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词?
别写作的线索 爱是课文的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
作者被迫离开又是一种什么的 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
2、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个句子在课文反复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3、 学习单元提示,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二、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思考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
那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请?
比较句子练习
A、 我听到鞭炮啪啪的的响着,我流泪了
B、 我听着镜面模糊了
这样写有什么用?
2、 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朗读(语气伤感,中速缓慢 ,第一句要强烈)
四、学会字词,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1、课文是水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中心句在文中出现几次?第一次在那里?
3、带着依依惜别的感情朗读第一段。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哪里看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恨?比较句子
(1)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2)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3船慢慢驶出港口,我看到哪些景物?这时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我在感情上从热爱祖国变化到对帝国主义的恨。
3、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读第三段,思考:我不忍离开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 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哪些词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开。
2、为什么又说我不负责任是个罪人?体会用词正确
3、读出热情,激昂、坚决的语气
4、读最后一句话体会
四、巩固练习
1、作业本3、5、6题
2、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读思结合,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曲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二、介绍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这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山坡上有葡萄园,山谷里耸立着四季常绿的树木,潺潺的溪水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构成了一曲欢快悦耳的音乐。在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达芬奇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渐敏锐和丰富起来。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笑得有时觉得舒畅温柔
有时又觉得严肃、安详
有时略含哀伤
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2、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分析。(读课文时要注意字词的读音。)
四、深入分析课文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蒙娜丽莎》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
2、阅读课文后,你觉得蒙娜丽莎美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3、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你感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4、如果单是一幅蒙娜丽莎的肖像画而没有身后的背景作为陪衬,那《蒙娜丽莎》还会有多少神秘感?
在“蒙娜丽莎”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在这里画家打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局限性,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这一背景朦胧。安静,充满诗意,与蒙娜丽莎的精神生活和谐一致,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更为有趣的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五、拓展延伸。
1、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当时宣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作者达·芬奇,意大利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3、《蒙》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以一个年轻女性温雅的微笑,揭开人性觉醒的旗帜,赞美生命的可爱。集中而又充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热情地讴歌美与人生。
板书设计
7蒙娜丽莎之约
意大利达芬奇
教学反思
本组"走进艺术"的课文,由于学生接触不多,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的表达欲望,是我在教学中思考较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价值大拍卖活动
课前进行简短的价值大拍卖活动,拍卖品为:真挚的友情、好的学习方法、健康的身体、成为首富、F4演唱会门票等,《比金钱更重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然后请拍卖真挚的友情、健康的身体的同学谈谈想法。
2、引言:从刚才的拍卖会来看,许多同学追求的并不是金钱,而是那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
二、通读全文,连词明意
1、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划出难理解的词句和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初步理解。
2、出示词语,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驾驶、故障、超出、环顾、联系、陌生、道歉、诚实、信任
(1)读准这些词语。(个别字词强调音、意)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感受一位司机身上的比金钱还重要的品质。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比金钱更重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三、细读全文,初步挖掘内涵。
过渡:让我们把时光倒推到那天深夜,然后去看看那天深夜所发生的事情,感受感受文中的“我”身上的诚实和信任的品德。
1、听课文1—3自然段,思考那天深夜发生了什么事,并用“——”划出发生这件事的原因。
(1)边听录音边完成老师的要求。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成立交警小分队,讨论事故原因,并请队长作总结性发言。
(3)交流讨论。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2、在没有交警的情况下,文中的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1)关于想法
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方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呢?(体会“毕竟”、“应该”)
(2)关于做法
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从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我”的什么品德?(重点体会“空无一人”及电话内容)
(3)用“尽管……还是……”赞赞作者的所作所为
3、如果你遇到了这类事件你会怎么做呢?与文中的“我”比较一下,并对他的行为作出评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双耳朵”,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4、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课前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实物锦缎、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认识1个偏旁“双耳朵”,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学习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一)猜谜导入
画时圆,写时方,是什么东西?(日、太阳)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二)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一篇关于太阳的课文——《阳光》。
1、认识“阳”字,认识偏旁“双耳朵”
2、给“阳”字找朋友。简单理解“阳光”。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听教师范读,你认为小作者对阳光的感受是什么?
3、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拼拼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朗读反馈
1)文中哪个字或哪句句子你觉得读起来有困难?(“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课文第2自然段的3个长句朗读较困难,注意停顿。)
2)教师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说明段落)
4)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教师指导的重点词句是否读好了)
5、全班齐读,再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阳光像金子,洒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看,阳光洒到了哪里?(出示阳光照亮大地的图片)。
2、田野、高山、小河分别在哪呢?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找对了,请该生在边上贴上词语卡片,并带着其他小朋友读一读。)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问题:○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
教师点拨: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的,很宝贵)
(阳光也是金黄色的,也是闪闪发亮的,也非常宝贵,所以说阳光像金子。)
教师小结:因为阳光和金子颜色很像,都很宝贵,所以作者说“阳光像金子。”那你说,太阳像什么呢?(完成随堂练习第4题)
○“洒”是什么意思?(借助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4、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一起再来感受阳光的宝贵。
5、当太阳洒遍大地的时候,大地上的一切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到底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地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大地有了什么变化?(田里的禾苗更绿了;山上的小树更高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
6、质疑:对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预设问题:○“更”是什么意思?(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
○为什么说:“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利用实物锦缎和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锦缎和水面都相当平滑,而且都能反射太阳光,看起来非常亮)
7、小朋友们再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
8、现在,你对阳光又有了怎样的感受?(阳光很宝贵,它能使植物生长。)
9、课文最后说“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宝贵。”这是为什么呢?(阳光能使植物生长,能使小朋友们长高,可是金子不能,所以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四、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样?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这个环节,通过一个假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认识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进一步理解文中的“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宝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难点:
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竖钩、竖折”两种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过程:
一、读文识字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8课——(生接)阳光,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2、课文会读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了吗?根据课后生字条,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抽读生字卡片(带拼音,朗读时强调前后鼻音及平翘舌音)
4、同桌指读生字(一个指,一个读,互换角色再读)
5、双轨火车认读生字——单轨火车认读生字
6、小朋友们生字宝宝都会认了,可是你们能牢牢地记住吗?
四人小组讨论: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7、交流反馈:
加一加:阝+日=阳
亻+象+像
日+十=早
扌+立=拉
辶+井=进
日+辰=晨
整体识记:金、野、更、面、长、谁
8、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小朋友,和其他的字组成词语,你还认识吗?
9、出示:
阳光 好像 金子
田野 更好 面条
早晨 早上 长长的
晨读 拉面 拉开
进来 进入 进出
谁的 谁家
10、自读——指名读,读对了带大家读——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11、生字宝宝还想来考考大家,你能把生字宝宝放上气球吗?(完成随堂练习第2题)
12、让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二、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这篇课文会读了一点也不厉害,会背了才了不起呢!比比哪些小朋友最先把课文背出来!
2、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最难了,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边读边记。
2)教师引背第2自然段(田里的禾苗——(生接);山上的小树——(生接);河面闪着阳光——(生接))
3)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4)指名背诵
5)你能加上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背诵吗?
6)一起边表演边背诵
3、读读其他自然段,试着背一背
1)课文其他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2)指名分段背诵
3)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动作背一背。
4、分小组表演背诵(两个小组背诵,两个小组表演,然后换过来)
三、拓展练习
1、读一读,找朋友
1)出示:
早、星、晨、春、香、阳、晚
2)自读——指名读——一齐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带有偏旁“日”)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
2、说出其他带“日”的字吗?(晶、朝、昔、音、晒等)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也”、“长”、“山”、“出”四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笔顺和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出”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
2、学生书空四个生字,巩固笔顺,认识笔画“竖钩、竖折”。
注意:“长”的第一笔是“ノ”;“山”的第一笔是“ㄧ”。
4、跟着老师书写一个字,然后自己看着格式描一描,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完成随堂练习第1题)
5、展评写得好的字。(学生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学习写得好的地方)
五、巩固生字(课件出示)
“快乐大转盘”,指针指到哪个字,学生就读哪个字
板书设计:
阳光
阳光 好像 金子 阝+日=阳
田野 更好 面条 亻+象+像
早晨 早上 长长的 日+十=早
晨读 拉面 拉开 扌+立=拉
进来 进入 进出 辶+井=进
谁的 谁家 日+辰=晨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同时,受到爸爸、妈妈、尊敬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受到爱爸爸妈妈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
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对吗?那么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你们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第1课,看看书中的这样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
板书课题:1.爱爸爸妈妈,请同学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实物投影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学生看图,教师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指着图上相关内容。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他们在干什么?
4.请认字多的同学读第二段,再请一名学生用教鞭指图中相关内容。
5.请同学照图再说说。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读多读几遍。
2.抽读生字卡片。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4.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标出自然段和句子。(2个自然段,每段两句话)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第一段
(1)提问: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妈妈在干什么?田方是怎样做的?“早晨”是指什么时候?早晨当妈妈扫地的时候,田方看到了想到了什么?田方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早上妈妈扫地,田方擦桌子
(2)讨论:看图说说为什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3)教师范读指导,注意读出句子的停顿和重音。
(4)学生感悟,体会练习朗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说说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太好?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从哪儿看出来的?
(3)爸爸在干什么?这时田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板书:晚上爸爸看报,田方送茶。
(4)为什么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5)学生自己照着学习第一段读的方法,再读第二段。
(6)同学互读,相互指导。
(7)指名读,然后评议。
4.出示句子。
(1)妈妈笑了,田方也笑了。
(2)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通过读两个句子体现“也”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用“也”练习说一句话。
5.课文中田方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板书:
6.说说你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爱爸爸妈妈的事例,非常好!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最后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4、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
前置自学提纲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做生字卡片。
3、自学45页内容,读熟。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小组合作交流。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儿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人民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扎、编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塑、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