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鸟学艺》的教案及反思

  曹庄中心小学 李杰

  教材分析:

  《群鸟学艺》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老课文,也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各种鸟类和凤凰学搭窝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只有认真、虚心、耐心地学,才能学到真本领。

  学生分析:三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大都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寓言、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对其中许多的各种形象很感兴趣,经过二年的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已掌握很多种,并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设计理念:

  ⒈ 精读课文的教学很重要,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因为他是检验学生自学课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现代语文教学所倡导自学、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成为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

  ⒉ 重视课内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⒊ 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再一次读中感悟文章的内涵。通过这演一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懂得只有细心、耐心,才能做好一件事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⒈ 认识本课 3 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课文内容。

  ⒊ 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明白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学好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中知道小燕子等各种鸟是如何向凤凰学艺的。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在暑假里参加了各种课外学习班,你能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下参加了哪些学习班,学习效果怎样吗?

  (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积极性)

  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各种鸟类也参加了百鸟之王凤凰举办的搭窝速成班,他们是 ... (出示各种动物图形),他们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十五课:群鸟学艺(板书课题,并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假期学习联系到文中各种鸟类的学习,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用这样的导入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

  1 、学生自己提出阅读问题:各种鸟类是怎样学搭窝的?学搭窝的结果怎样?(结合书上的阅读提示总结出几个共性的问题)

  〔设计意图:提问题是本组课文的训练为重点,提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快速浏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手势表示)

  3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学生反馈:通过抓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读文。通过合理想象,联系内容理解。)

  4 、运用此方法自学。

  自学时,学生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自学哪个问题,同时打破传统的 “ 串讲 ” 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自学的空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品读体验:

  1 、学生汇报,整理出各种鸟类学搭窝的过程。

  2 、想象课文最后一段:你能根据各自表现能否猜想谁的窝搭得好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3 、分角色表演,重新体会课文内容,注意读出各种鸟类不同的语气。

  4 、揭示道理,通过对课文的再次回顾,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具体,学生自己总结出课文的深刻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拓展与巩固

  1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做过 “ 不虚心的麻雀 ” ?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评议)

  2 、你积累的格言中,有没有类似的格言要鞭策自己?

  (设计意图:实现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学生搜集的资料得以充分展示)

  3 、演一演,希望大家能从中再一次体会到这则童话故事的深刻含义。

  4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有什么遗憾之处,下次你想做怎样的重新调整?

  5 、总结:老师希望你们都来做那只小燕子,做事勤勤恳恳,只有认真、耐心、虚心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

  五、作业设计:

  课后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鸟窝是怎么搭成的,窝是什么样子的,各种鸟有什么生活习性等。可以组织一次以 “ 鸟 ” 为主题的童话故事会。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大胆采用放手自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自学为主。因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又是一篇阅读课文,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上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读一读、演一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出现了一次次小高潮。

  通过对课文的再一次回顾,学生很自然的就总结出这篇童话故事的寓意。

  同时通过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使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再一次被体现出来。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是过渡语言还不够生动,因为每次都担心,放手不足,所以有些该点到的细节还有欠缺,另外对学生的评价缺少个性化。今后在教学中,将改变不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