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销售营销方案十篇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

  关键词: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方案设计;实施

  可口可乐是国际知名品牌之一,在中国的软饮料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饮料市场的发展,绝大所数人更倾向于选择茶饮料,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在市场上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可口可乐公司也研发了很多茶饮料,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营销体系的欠缺,让可口可乐公司陷入了进退两难境界,必须及时解决。

  一、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产品营销现状

  1.市场定位

  可口可乐公司在1998年上市了“天与地茶”采用品种是乌龙茶、茉莉茶和柠檬茶,适合现代生活的年轻人品尝,曾经还推出乌龙茶、茉莉茶和柠檬茶三种品种,主要是有糖和低糖两种口味,茶味非常甘甜,在解渴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时尚舒适的感觉,符合时展潮流,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同;在1999年上市了“岚风茶”品种是日式蜂蜜茶,主要适合成功和年轻的女性饮用,是年轻女性追求生活的最好体现,让很多年轻女性都在疯狂购买和享用;在1999年还上市了“阳光茶”品种是冰爽果茶系列,适合青春阳光新一代饮用,在香港地区影响了一代人,可以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主力军,此产品将清香茶和水果实现了巧妙融合,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酸甜滋味,具有红茶、绿茶、柠檬茶和梅子味等多种口味;在2002年的时候,上市了“雀巢冰爽茶”品种是西式冰爽茶,适合16到29岁在西方生活的现代人;在2004年上市了“茶研工坊”品种是“清本”和“清妍”,适合追求味道和时尚的年轻人,并且在当时还建立了一个合作公司,让西方人宣传广告,投入了大量研发成本,在两年精心研究中,推出了“茶研工坊”,加入了金银花、罗汉果、、蜂蜜、红枣和玫瑰成分;在2006年的时候,上市了“健康工坊”品种是美丽枣和清凉源,适合追求健康、滋润养颜的女性,此饮品结合了中华智慧,主要选择自然界中的花果和根叶进行研发,利用先进工艺制作形成。

  2.定价及价格链模式

  可口可乐公司中的天与地茶和岚风茶都是高价策略,雀巢茶和茶研工坊走的是中间路线,健康工房是凉茶系列,始终走高价策略。从价格链上分析,批发渠道和小店获得的毛利空间非常有限。

  3.营销渠道

  (1)营销渠道的划分

  营销渠道可以按照生产产品与流通环节,划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道将生产中间商环节省略,直接供给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式,很多大型设备都利用直接分销的形式进行。例如,安利化妆品。间接渠道是生产商利用中间环节销售给顾客。间接渠道经常适用于食品等生产销售。

  (2)可口可乐公司渠道的定义

  首先可以根据消费者行为的类型,将其定义为相同类型的客户渠道;根据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可以将消费者定义为不同消费场所。与很多企业不一致的是,可口可乐公司进行渠道定义的时候,主要从消费者角度进行定义,首先对各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其次,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方式进行分类和统计;最后,根据消费者方式的不同,划分出适合发展的消费渠道,所以,可口可乐公司的消费渠道主要以“消费者行为”作为标准。为了争取的划分出销售渠道,可口可乐公司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消费动机、地理位置、进货渠道等多个方向进行考虑。

  (3)渠道划分

  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将消费市场的渠道主要划分为9个大渠道,28个次要渠道和55个子渠道。主渠道主要由一些杂货购物、饮食、娱乐休闲、住宿等组成。次渠道主要由电影院、超级市场、便利店、加油站、食品店、快餐店等组成。子渠道主要由小型独立超市、窗口式杂货店、网吧、小学中学、工厂批发厂等组成。

  (4)可口可乐现阶段渠道营销模式

  虽然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了合理划分,但是茶饮料方面的营销,依然采取MT渠道,费用支出占到一半以上,总销售量在45%左右。很多卖场都是利用特卖和推头等形式向顾客进行宣传,由业务部门根据预算制定的活动情况进行销售。

  二、利用市场营销理论对茶饮料产品营销方案重新设计的思路

  1.顾客为导向

  现代市场体系必须将顾客作为产品的第一要素,让产品营销实现无差异化运行。满足顾客需求的时候,主要从显现需求和潜在需求出发。显现需求要求人们必须迎合市场发展,潜在需求要求必须满足市场。企业人员进行营销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根据顾客需求做好合理的产品营销战略。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影响需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趋势下,可口可乐公司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从实际考虑和研究顾客需求,让顾客自主进行购买,让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不仅仅要在产品的研发生仔细研究,还必须从社会认知、生活品味等多个方向出发,满足多层人士的需求,快速的打开消费市场,围绕顾客去生产产品。

  2.定价和价格链系统设计

  4C理论经常对顾客的成本进行考虑。根据市场化营销模式可以发现,进行定价和价格链设计的时候,必须对消费者进行分析,根据消费认知对价格产品进行定价,定价的重点不应该是考虑卖方的成本,而是在价值认知上,形成正确的感知。所以,成本的计算并不是对生产产品产生的成本进行计算,还应该根据消费者的所需来投入成本,而且成本并不是单纯的金钱支出,还应该从生产商品的时间、购买距离、竞争状况等多个环节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之后制定价格。

  (1)定价和价格链设计的原则

  第一,终端价格优势原则。在对竞争者包装容量了解之后,以500毫升为主,保证可口可乐茶饮料在终端截割上占据优势地位。第二,渠道优势。可以对批发渠道和GT渠道进行比较,保证这两个主要渠道获得的竞争利润要比同行利润大,用利润优势刺激皮发生,促进货物销售。第三,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着重价格体系的平衡和操作的实施,一方面给客户和消费者留有一定的利润,另一方面,严格管理市场中的跨渠道串货现象。

  (2)定价和价格链设计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原本500ml的可口可乐茶饮料新品销售价格在2.4块钱每瓶,但是很多小店渠道将其买成3元。终端价格的控制是保证消费者利益,让消费者购买满意茶饮料的关键,只有让客户在毛利上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才能提高分销的效率。可口可乐公司应该对其引起重视,推动茶饮料销量的变化。

  3.渠道营销设计

  合理的渠道营销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市场和终端的动态平衡,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充分调动各个渠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根据市场适当调整发展方式,保证营销结构设计的完整。

  首先,在渠道调节方面,根据区域流通和用户的饮食生活习惯,改进区域流动作业结构,保证区域结构的动态平衡。现阶段,流通作业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很多小型传统渠道已经发生衰退,一些大型的加盟和集约化流动方式正在兴起,于此同时,一些专业化物流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从传统的渠道模式中跳出来,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先进的方式改进渠道,可以从商场、超市、小店、学校、网吧等多种渠道间覆盖,保证消费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自己中意的产品。其次,对一些大型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进行密集布点,将市场中竞争对手驱除出去,建立市场的长久发展模式。最后,可以实施一些信用防火策略,用激烈政策打破竞争对手的防线,实现主导市场的目的。

  三、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产品营销方案实施和评估

  1.实施计划

  “实践是鉴别真理的唯一标准。”产品营销方案的好坏只有通过实施才能检验出来。进行实施的时候,设计的内容的项目非常多,经常存在人才选择、沟通培训、方案实施的进度、执行监督效果等等。经过对可口可乐公司茶产品的各项组织部门和相关工作单位的了解发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制定实施计划:

  第一,集团市场的早期培训状况;第二,上市产品的市场育人准备;第三,上市后建立品牌知名度的方式;第四,上市后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应该采取的形式;第五,方案实际运行的效果和评估;第六,方案的实际运作效果;第七,方案的跟踪和继续调查。

  2.实施方案

  (1)产品上市前期

  首先,业务目标:实现全国500万家的销售点,让主要渠道的分销率达到65%以上,陈列20万了销售点。品牌目标:由于产品上市前期主要进行内部市场策略分析和沟通,业务销售队伍必须调动起销售激情,对上市产品满怀希望;在市场环境中,利用一些方式,吸引公众的好奇心,让新产品产生一定的媒体效应,为产品的销售鉴定基础。

  (2)上市初期

  业务目标实现500万箱,获得30%的客户活跃度,实施5000万份体验赠饮活动。品牌目标:让顾客得到全新体验;利用媒体展示销售形象,让客户形成品牌认知,建立市场知名度。

  (3)持续活动阶段

  主要目标:销售额超过2000万箱,营业额达到份额的5%。品牌目标:让产品的知名度达到50%;得到30%顾客的喜爱。利用各种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销售业绩。

  3.实施评估

  产品营销方案是否可以取得成功,主要从内外部两种评估手段进行判断。内部评估主要对企业营销技术的达成、投资和回报的利率等进行评估。而外部评估主要从第三方提供的市场营销占有率、顾客的喜爱程度、铺货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是实施产品营销的主要方法,合理化的进展评估可以及时的分析营销中存在的缺陷,提高营销方案的完善度。经过评估发现,消费者对茶消费的喜爱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与竞争的康师傅品牌差距了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可见,实施产品营销时候,对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下表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的产品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了营销方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展整合,在主流茶市场上,要建立比较完善的产品价格链,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的整体营销模式。虽然本文的分析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在设计和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采用的时候,依然需要灵活变通,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2

  九十年代后期,饮品的消费结构从解渴功能为主开始向保健功能转化,保健型饮品的市场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公司决策层希望抓住这一契机,推出消费者喜爱的保健型饮品。

  公司预定推出的保健饮品X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牛磺酸及多种维生素的苹果香型保健饮料,具有滋养强身、消除疲劳的功效,其味酸甜圆润,冰冻后更加爽口。X原产于日本,在日本市场的消费者认同度很高,其销售约占日本滋补饮料市场的20%,算得上举足轻重的热销产品。公司向日本企业引进技术并合作生产,首期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经过半年投资与试产,顺利生产出第一批成品。可以说,A公司引入和推广的X饮品,至少在产品特色、技术支持、保健功效、市场需求、营销渠道五大方面均具备了显著的优势,尤其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尚无能与之匹敌的其他同类产品或企业,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加上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没有人会对其良好的推广前景产生怀疑。 市场推广方案

  公司首先选择了保健意识成熟、消费能力较强的广州市场作为首批投放地,并两次派人南下广州、深圳进行市场调研,先后在两地随机问卷调查了2000名消费者,其中1200人参加了试饮活动。结果显示:85%的消费者喜欢X饮料的口感,60%的人感觉饮品对消除疲劳确有效果,55%认为7.5元的定价可以接受。在此基础上,公司组织人员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第一阶段(约一年)的市场推广策划方案:

  产品定位:维生素类功能型保健饮品(口服液)

  产品包装:100ML棕色玻璃单瓶装(每瓶可服用1-2日)

  营销卖点:滋养强壮,消除疲劳

  目标市场:白领阶层(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运动爱好者

  定价方案:价5元/瓶,建议零售价7.5元/瓶

  投放区域:广州市

  分销策略:以超市为首选销售渠道,而后向酒楼、娱乐场所、运动会所延伸铺货

  切入方式:新产品会

  广告方案:产品上市后一周内逐次启动,半年内总预算250万元。

  (1) 电视广告:由日方免费提供,在广州有线电视台以两部30秒电视广告带交叉连续播出两个月。播出时间选择在晚上8-9时黄金档期。

  30秒电视广告带之一:吉祥物卡通广告,突出宣传都市工作节奏快,生活竞争压力大,饮用X能消除疲劳,滋养强身。

  30秒电视广告带之二:白领卡通形象广告,忙于工作直至满天星光才回家,由于过度疲劳跌到,补充一瓶X后,重新有力地站起,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广告主题词:累了就喝X

  (2) 广播广告:在广州音乐电台二套节目《马路福星》中逢整点播放,同时配以与电视广告相同的背景音乐带。

  (3) 流动广告:穿过广州闹市区的3路、6路公共汽车车体广告

  促销方案:

  (1) 新产品会:

  特邀广州知名大中型超市经理及特约经销商、相关部门、广州主要媒体参加并作重点报道。

  (2) 产品义卖活动:

  与广州市委合作,在各大商场门口进行希望工程义卖捐献活动,为期10天,同时做试饮促销。

  营销管理:由20名营销能手组成X产品广州经营部,执行企划方案,协助经销商工作并负责市场指导。 问题出在哪

  整体上而言,这份推广方案虽不是无懈可击,也应该说是比较可行且有明确的市场针对性,整个方案的制定遵循了先调查、后定位、再策划的正确营销思路。A公司对待营销推广的态度是谨慎的:市场调查可谓认真慎重;广州是我国白领阶层相对集中,消费意识超前的城市之一,产品导入区域的选点也不错;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比较清晰,整体而言,白领阶层的购买能力较强、保健意识浓厚;广告主题和产品卖点的诉求比较一致;促销资金投入也比较充裕。似乎没有理由去怀疑,X饮品打开市场之门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笔者在认真阅读了朋友传来的相关材料,并委托广州同行对当地同类产品的消费环境、需求心理、购买习惯再次进行调研,同时对这一企划案的出笼过程、方案的内在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吃惊地发现,这一貌似合理可行的市场开发策划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充满误区与问题的“陷阱”,潜藏着导致失败的危机,其执行很可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推广效果。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这个“完美”方案的“致命伤”:

  问题之一:市场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如何?

  1.调查对象有多少白领阶层?

  公司先后对广州进行问卷调查和试饮反应调查,应该说调查方法比较规范,样本量也足够大,但问题是两次调查都是随机取样,而未控制被调查的消费者特征,那么所调查的对象中有多少是白领阶层人士或运动爱好者(即X产品定位的目标市场)?从调查汇总数据上看,显然受访的人群中只有很少人是X饮品未来的目标消费者,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整个企划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目标市场的消费状况如何?

  即便对一部分受调查的白领阶层,目标市场的消费频率有多高?每周或每天饮用多少瓶?在企业预定的每瓶7.5元的价格下,目标市场的消费量和消费频率又是多少?令人遗憾的是A公司所做的调查中几乎没有涉及。虽然调查显示有55%的消费者认为可以接受,但关键的问题是能“接受”多少次?这些预测市场规模和制定营销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两次调查中恰恰被忽略了,以此制定的营销方案难免缺乏说服力。

  3.调查问卷的设计失误

  再回头看看调查问卷的内容,如问卷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喜欢酸甜口味的饮料吗?”、“你喜欢X饮品的口感吗?”,设计者显然将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混同了,前者只是一种没有条件限制的偏好,后者却是消费者实实在在的选择。“喜欢”并不等于购买,“可以接受”也不等于“习惯经常饮用”。策划者显然缺乏调查问卷的设计知识,这些调查问题不是故意诱导受访者就是评价标准模糊。此外,调查人员还向试饮一周的消费者了解“你感觉X饮品是否对消除疲劳有效?”,且不说试饮者的回答是否有给公司“留面子”的因素,这一问题本身就含有强烈的暗示效应,属于典型的技术错误。以此调查得到的数据来制定的营销方案,其效果恐怕难以乐观。

  4.消费环境与时尚观念如何?

  A公司调查中缺少的另一方面信息是,广州消费者究竟是如何看待保健饮料的?保健饮料的整体消费习惯如何?笔者在补充调查中发现,我国保健品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城市消费者对滋补保健品的认知已相当理性和成熟,可选产品增多,滋补保健品的需求基本上呈“慢热”型,广告与促销影响力下降,已不可能出现类似八十年代初期那样“广告一响,黄金万两”的情况了。产品如何定位,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促销资金,这是需要公司策划人认真考虑的。

  问题之二:产品定位与形象

  1.是高档滋补口服液还是保健型普通饮料?

  保健品是一种典型的“内在性”产品,包装的心理效应在营销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X饮品的包装除标签改为中文外,基本沿用了日本引进的原型,产品包装的接受度如何?公司的前期调查根本没有考虑这些。时至今日,中国老百姓对口服滋补品已经相当熟悉,消费者心目中的滋补口服液与普通饮料的外观形态有显著的差别。笔者所做的补充调查中,大多数消费者都将5-10ML小型多瓶盒装视为滋补口服液的标准外观(如娃哈哈、太阳神口服液),而将50ML以上单瓶包装视为饮料或药品的典型特征(如各种品牌的果汁饮料、矿泉水)。就其产品定位而言,X饮品的外观显然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误联想,这种酷似止咳糖浆的包装与口服液的形象吻合吗?如果定位于保健型饮料,又如何解释其接近口服液的价格?

  2.产品的特色诉求是什么?

  营销传播的核心,是在产品相关要素的支持下,塑造产品独特的形象和卖点,建立产品与市场同类竞争品牌的差异,而X滋补饮品策划的卖点—滋养强壮、消除疲劳,可以说是所有口服液的基本功能,无法构成与其它保健饮料的显著差异。其广告的主题诉求也与过去畅销一时的太阳神、沈阳飞龙、振华101等品牌雷同,犯了营销活动的大忌。此外,消费者能否理解维生素与“消除疲劳”之间的关联性呢?

  问题之三:广告运作

  1.广告投放滞后,促销“火力”分散

  新产品广告投放的重点,首先是力争在产品上市之前,即在目标消费群中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和理解度,营造一种市场“饥饿感”,使产品在上市后能得到消费者与中间商认同,迅速提升其购买率。而上述策划案中,广告的重点投放期被安排在产品导入市场之后,这样广告的预期效应会大大降低,尤其是保健类产品,在没有广告支撑的情况下上市,难免“门前冷落鞍马稀”,试想,哪一个消费者会贸然去购买从未听说过的补品?分销商的工作难度也会相应增大。

  另一方面,当地的媒体费用高昂,公司将250万元的促销费用分别投入电视、广播、车体、现场促销、公关宣传等多种媒体,能坚持多久?促销力量的分散必然导致促销效率的低下。

  2.广告形象的认知差异

  策划方案中对电视广告内容的选择同样未经过周密的分析,公司只是简单地使用了由日方提供的广告脚本,两则广告均采用卡通动画的形式,广告主角也是较为夸张的卡通形象。而中、日两国的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日本,卡通形象颇受成人消费者喜爱,老少咸宜;而中国老百姓就不同了,卡通动画往往被看成儿童的游戏,多数成人消费者对卡通形象的认知是活泼、夸张、虚拟、妄想,这与我国消费者对保健品功能稳定安全、作用可靠的要求恰恰构成强烈的反差。一成不变地套用,消费者尤其是追求稳健的白领阶层能接受吗?

  3.媒体的选择适当吗?

  策划方案中的另一问题是对广告媒体的选择,笔者认为,营销传播要达到最高效率,广告媒体选择应以目标市场收视率最大为基本原则,而不是简单地选择传播面(发行量)最大的媒体,无效传播同样是对营销资源的浪费。既然产品以中、高收入的白领阶层为市场,那么就要考虑《马路福星》的听众是谁?电视广告选择的频道、栏目和时间有多少白领阶层观看?根据笔者的补充调查,广播的听众大多是司机、学生及部分老年人;而晚上8-9时大部分白领人士仍在忙于工作,实际上很少接触这类电视节目和广告。

  问题之四:渠道与促销抉择

  1.分销渠道的选择正确吗?

  按公司制定的计划,广东省糖酒公司与广州市阳光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将成为X饮品的特约经销商,前者与广州市各大百货商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后者拥有数十家超市连锁店,同时兼营批发业务,公司首选大中型超市作为X饮品的主销渠道。笔者从补充调查了解到,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通常选择可信度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医药商店、百货商场或专卖店,而在超市购买的产品基本以日用生活杂品和快速消费品为主。这套分销计划显然存在失误。

  2.分销渠道的管理与服务如何完成?

  对于滋补口服液这类“内在性”产品而言,消费者很难直观地获取产品的技术信息,销售人员的现场推介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仅凭A公司驻穗经营部的十余名营销人员根本不能做到处处兼顾。此外,如何确保两家经销商之间不产生渠道冲突和价格恶性竞争?经销商与X饮品经营部的职能如何协调配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营销计划中却没有详细的说明。

  3.公关活动的时机选择适当吗?

  公关活动的重点在于提升公司的公众形象、传播良好的企业文化,达到间接促销的目的。企划方案中有关义卖捐献希望工程的活动有其思路积极、创意新颖的可取之处,但在新产品知名度很低、尚未达到一定销售规模的情况下,活动介入的时间是否太早了些?此外公关活动如何与产品的主题诉求连接起来也需仔细斟酌,一旦操作不当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执行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3

  一份完整的策划书的构造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市场状况分析,二是策划书正文。

  (一)市场状况分析

  要了解整个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敌我对比的情况,市场状况分析必须包含下列12项内容:

  (1)整个产品市场的规模。

  (2)各竞争品牌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的比较分析。

  (3)各竞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4)消费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家庭结构之分析。

  (5)各竞争品牌产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6)各竞争品牌市场区域与产品定位的比较分析。

  (7)各竞争品牌广告费用与广告表现的比较分析。

  (8)各竞争品牌促销活动的比较分析。

  (9)各竞争品牌公关活动的比较分析。

  (10)各竞争品牌订价策略的比较分析。

  (11)各竞争品牌销售渠道的比较分析。

  (12)公司过去5年的损益分析。

  (二)策划正文

  策划书正文由6大项构成,现分别说明如下:

  (1)公司的主要政策

  策划者在拟定企划案之前,必须与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就公司未来的经营方针与策略,做深入细致的沟通,以确定公司的主要方针政策。双方要研讨下面的细节;

  确定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

  销售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追求利润。

  制定价格政策。

  确定销售方式。

  广告表现与广告预算。

  促销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公关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2)销售目标

  所谓销售目标,就是指公司的各种产品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实现的营业目标。

  销售目标量化有下列优点:

  为检验整个营销企划案的成败提供依据。

  为评估工作绩效目标提供依据。

  为拟定下一次销售目标提供基础。

  (3)推广计划

  策划者拟定推广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协助实现销售目标。推广计划包括目标、策略、细部计划等三大部分。

  ①目标

  企划书必须明确地表示,为了实现整个策划案的销售目标,所希望达到的推广活动的目标。

  ②策略

  决定推广计划的目标之后,接下来要拟定实现该目标的策略。推广计划的策略包括广告表现策略、媒体运用策略、促销活动策略、公关活动策略等四大项。

  广告表现策略:针对产品定位与目标消费群,决定方针表现的主题。

  媒体运用策略:媒体的种类很多,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传单、户外广告等。要选择何种媒体?各占多少比率?广告的视听率与接触率有多少?

  促销活动策略:促销的对象,促销活动的种种方式,以及采取各种促销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公关活动策略:公关的对象,公关活动的种种方式,以及举办各种公关活动所希望达到目的是什么。

  ③细部计划

  详细说明实施每一种策略所进行的细节。

  广告表现计划:报纸与杂志广告稿的设计(标题、文字、图案),电视广告的创意脚本、广播稿等。

  媒体运用计划:选择大众化还是专业化的报纸与杂志,还有刊登日期与版面大小等;电视与广播广告选择的节目时段与次数。另外,也要考虑CRP(总视听率)与CPM(广告信息传达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

  促销活动计划:包括商品购买陈列、展览、示范、抽奖、赠送样品、品尝会、折扣等。

  公关活动计划:包括股东会、公司消息稿、公司内部刊物、员工联谊会、爱心活动、同传播媒体的联系等。

  (4)市场调查计划

  市场调查在策划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从市场调查所获得的市场资料与情报,是拟定营销企划案的重要依据。此外,前述第一部分市场状况分析中的12项资料,大都可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由此也显示出市场调查的重要。

  然而,市场调查常被高层领导人与策划书人员所忽视。许多企业每年投入大笔广告费,而不注意市场调查,这种错误的观念必须尽快转变。

  市场调查与推广计划一样,也包含了目标,策略以及细部计划三大项。

  (5)销售管理计划

  假如把策划案看成是一种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话,销售目标便是登陆的目的。市场调查计划是负责提供情报,推广计划是海空军掩护,而销售管理计划是陆军行动了,在情报的有效支援与强大海空军的掩护下,仍须领先陆军的攻城掠地,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销售管理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销售管理计划包括销售主管和职员、销售计划、推销员的挑选与训练、激励推销员、推销员的薪酬制度(工资与奖金)等。

  (6)损益预估

  任何策划案所希望实现的销售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利润,而损益预估就是要在事前预估该产品的税前利润。只要把该产品的预期销售总额减去销售成本、营销费用(经销费用加管理费用)、推广费用后,即可获得该产品的税前利润。

  企业计划书(一)

  一、概要

  一个非常简练的计划及商业模型的摘要,介绍你的商业项目,一般500字左右。

  二、公司描述

  A.公司的宗旨

  B.公司的名称、公司的结构

  C.公司经营策略

  在这里用最简洁的方式,描述你的产品/服务;什么样的困难你准备解决;你准备如何解决;你们的公司是否是最合适的人选。

  D.相对价值增值

  说明你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什么新的价值。

  E.公司设施

  需要对计划中的公司设备详细加以描述。

  我公司的生产设备及厂房主要集中于XXX

  我们公司认为到X年X月止,为了达到XXX的产量和销售额,我们需要XXX。

  回答为什么需要这笔钱

  建立开发/生产设备,并努力提高生产和研究能力以便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需求。通过大规模的促销攻势提高我公司的产品/服务的销售量。

  增加分销渠道/零售网点/区域销售/销售公司/采用电气化/直邮式的分类等。

  录用新的员工以便支持在新的市场计划下可持续的发展。

  提高研发能力,创造领导潮流的新型产品,提高竞争能力。

  三、产品与服务

  在这里用简洁的方式,描述你的产品/服务;

  注意不需要透露你的核心技术,主要介绍你的技术、产品的功能、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等

  1.产品/服务A

  2.产品/服务B

  说明你的产品是如何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以及你所提供的服务的方式有那些。你的产品填补了那些急需补充的市场空白。可以在这里加上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照片。

  A.产品优势

  B.技术描述

  1.独有技术简介

  2.技术发展环境

  C.研究与开发

  D.将来产品及服务

  说明你的下一代产品,并同时说明为将来的消费者提供的更多的服务是什么。

  E.服务与产品支持

  四、市场分析

  简要叙述你的公司处于什么样的行业、市场、专向补充区域。市场的特征是什么?你的分析与市场调查机构和投资分析有什么不同。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场?你将如何发展这个新生市场。

  如果你在程序软件市场开发C++或NT的平台工具,不要只泛泛的讲一下这是一个价值300亿的大市场。如果你正在制作在NT工作平台上的C++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你就应该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去年共销售了多少C++开发程序软件,有多少成长型的客户群,你的目标市场是什么?你的竞争对手分到了多少份额?是否有其他的市场/零售商/OEM厂商在销售你的产品。

  A.市场描述

  我们计划或正在XX行业竞争。这个市场的价值大约有XXX,我们相信,整个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将向着(环境导向型,小型化,高质量,价值导向型)发展。

  市场研究表明(引用源)到20XX年该市场将(发展/萎缩)到XXX。在这段时期里,预计我们力争的细分市场将(成长、萎缩、不发展)。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力量是(例如电脑降价,家电商业的蓬勃发展等原因)这个行业最大的发展将达到XXX。你的公司可能独一无二的将你的产品/服务和XX公司/同级别的公司的现行业务合并。而当今的类似XX公司的正面临着诸如逐步提高的劳动力成本等困难。

  B.目标市场

  我们将目标市场定义为X,Y,Z。现在,这个市场由a个竞争者分享。

  我们的产品拥有以下优势:高附加值,出色的表现,高品味,为企业的量体裁衣突出个性。

  C.目标消费群

  是什么因素促使人们购买你的产品?你的技术、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在何处?人们为什么选择你的产品/服务/公司?

  D.销售战略

  我们的市场营销部门计划能动用不同的渠道销售我们的产品。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渠道因为:

  消费群特点

  地理优势

  季节变化引起的消费特点

  资金的有效运用

  可以利用市场上现有产品的销售渠道

  针对每一个分销渠道,确定一个五年期的目标销售量以及其他假设条件。为每一个渠道所做的假设可以是以下这些:

  五、竞争分析

  请告诉我们分别根据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地区、营销方式、管理手段、特征以及财务力量划分的重要竞争者。

  A.竞争描述

  B.竞争战略/市场进入障碍

  请在这里研究进入你的细分市场的主要障碍及竞争对手模仿你的障碍。

  六、营销略策及销售

  A.营销计划

  描述你所希望进行的业务是如何的。以及你所希望进入的细分市场。曾经使用的分销渠道,例如:零售、对商业机构的直接销售、OEM以及电子媒介等等。还要描述你所希望达到的市场份额。

  B.销售战略

  描述你进行销售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如何促销产品:通过广告、邮件推销,电台广播或是电视广告等方式。

  C.分销渠道及合作伙伴

  D.定价战略

  E.市场沟通

  你的目的是加强、促进并支持你的产品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热点。唯一的原则就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有利的途径进行沟通。

  1.促销展出Trade Shows

  2.广告Advertising

  3.新闻Press Releases

  4.大型会议或研讨会Conferences/Seminars

  5.网络促销Internet Promotion

  6.捆绑促销Promotional Bundles

  7.媒体刊登Trade Journal Articles

  8.邮件广告Direct Mail

  七、财务分析

  财务数据概要。

  企业计划书(二)

  一、上海市餐饮市场现状分析

  **年,上海市餐饮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单月实现零售额34.15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2%,增幅达29.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4.4%,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

  上海市餐饮业在发展快的同时,餐饮风味流行的更替速度也开始因餐饮业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速,这就给富于创新的新风味的流行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1、前几年流行的火锅、涮羊肉

  上海餐饮市场,前几年是火锅、涮羊肉等的流行黄金期,一度风行整个上海滩,形成了极大的消费规模。但是,由于自身从菜系、形式到文化都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创新,而逐渐被新的风味代替,此后就出现了小龙虾。

  2、小龙虾的盛行也步入了衰败期

  小龙虾最大的不足就在于菜系缺乏创新的空间,单一的品类很难有扩展的空间,而随着消费者消费新鲜感的消退,自然进入了其衰败期。目前的市场急需新的餐饮形式、餐饮菜系与餐饮文化出现,引领市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有什么样的大众餐饮将会再次掀起流行风潮

  大众餐饮的流行取决于其菜系富有普遍接受的文化心理、独特丰富的菜品内容,同时符合时下追求绿色、保健、时尚、又不失深厚文化底蕴的餐饮审美情趣。只有这样的菜系及伴随的菜系文化才有可能掀起流行风潮。但若流行的经久不衰,就得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变革,不断的满足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

  二、靖远羊羔肉简介

  1、靖远滩羊的来历

  靖远肉裘兼用型滩羊是分布于靖远县境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培育下而形成的肉裘兼用型地方品系,因其平时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泥沙冲积滩涂上而得名。目前已成为西北知名的肉用羊羔肉的独特品种,且只产在靖远一带,具有垄断性的资源优势。

  2、滩羊生活的特殊地理环境

  靖远县位于水草丰美的黄河之滨,古代曾是羌、戎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现存新石器时代的吴家川岩画中就有大角羊和无角羊的形象。属黄河冲击盆地,黄河流径 154公里,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境内屈吴山、哈思山、云台山水草丰茂,气候凉爽,生长着柴胡、麻黄、益母、蒲公英、黄苓、桔梗、薄荷、干草等数十种草药,山中水流潺潺,矿物富集,是天然的滋补药用植物生长的乐园。

  3、羊羔肉的悠久历史

  据《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唐时古会州贡品就有羯、毡、羊、裘等特产”,而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的功效。具有这样温热滋补功效的羊肉自然受到各地人的青睐,而在羊肉的各种烹饪方法中,最诱人、最显其精妙风味的就是“名震塞北、誉满陇原”的靖远羊羔肉。靖远羊羔肉作为甘肃人推崇的美食佳肴由来已久。

  4、羊羔肉最突出的优点

  靖远羊羔肉,因羊羔日食药草,夜饮矿泉,从而使羊肉细胞成分改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肉嫩、无膻味,营养高低脂肪的独特品质,所以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

  其特色总结起来,主要在于独特的滩羊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加工方法,独特的药膳滋补价值。 其具体品质优势如下:

  ① 选料独到,安全无污染。选用 30~45日龄左右滩羊奶羔,母乳育肥,各个生产环节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② 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生物学效价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体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B1、PP、C、D、叶酸等多种营养性元素;属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纹良好,胆固醇含量低;营养素配比合理,是集营养、滋补、保健于一体的优质肉食品。

  ③ 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肌肉纤维细,交联少,嫩度高;低级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丰富,膻味轻微,香味浓郁,感官品质优异。

  ④ 加工性能良好,工艺独特。失水率低,系水力强,熟肉率高,汁液丰富。

  5、羊羔肉原料与配料出产丰富,货源充裕

  随着靖远羊羔肉的市场快速发展,其原料、配料的供应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目前,该县羊只饲养量就已达七十余万只,预计今年就能突破八十万只。靖远羊羔肉批发市场已成为甘、宁、陕三省区十余县羊羔肉屠宰、批发、购销的集散地。而甘肃省春秋靖远羊羔肉科技有限公司(由台湾普惠食品企业有限公司和兰州圣安商贸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依托“靖远羊羔肉”品牌进行科技开发、种羊繁殖、羊只饲养育肥、自动化屠宰与分割、冷冻,羊肉调理熟食深加工。该项目总投资2.735亿元。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0月底建成,日屠宰羔羊将达2000只,年分割冷冻羊肉15000吨,其中调理深加工羊肉5000吨。将进步推动羊羔肉产业的发展。看来,靖远羊羔肉必将“名扬神州,香飘天下!”。

  三、靖远羊羔肉进入上海市场的营销模式

  靖远羊羔肉具有非常良好的独有品质优势与地域文化底蕴,具备支撑独创一大餐饮风味流派的基本素质,如果结合上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在加工方法、菜品形制、配料炮制、流派文化、风味传奇等方面加以深层次的加工创新,形成全新的羔羊肉美食流行风潮将必为可能。

  若再在市场通道、终端开拓上打破现有的单一的直接投资开店,或连锁加盟合作投资开店的呆板经营模式,抓住该项目的四大关键控制点,即羊羔肉原料垄断供应、菜系创新设计、配料炮制专供、核心流派文化积极引导等,采用多种组合,灵活的、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营销模式,必将迅速渗透进各个终端,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主要营销模式如下:

  1.不用投资开店,不用加盟连锁机构,可合作,可供货

  合作时,打破投资开店、加盟连锁的模式,积极利用广大已在营业的,缺乏创新能力的餐饮企业,可以以菜系原料供应合作、配料秘方专供、厨房菜品承包等方式进行双方都低成本创新的模式,短时间内产生效果,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2.无需其他设备投入

  由于是菜系、原料或配料供应的模式,将很好的利用餐饮企业原有的设备,几乎不需新的资本投入,就可以推出创新的菜系,改变店面固有的没落景象。

  3.只需提供烹调方法及菜系方案,提供专用的特种调料

  由我方提供菜品的全方位智力支持,再加上独门绝技的特种专用调料,为合作方省却极大的投入风险,合作的障碍几乎为零,双赢的局面显而易见。

  4.可采取不同形式的市场销售通路,可做到互不干扰,互相借势,共享品牌资源。

  为了保障本项目有良好的成长性,本项目设计了多种销售通路相互借势,相互促进,互不干扰的营销模式。产品既有与餐饮店灵活的原料供应合作、配料供应合作、菜系厨房合作,也有常规商业终端分销合作(超市、批发、社区店等),最大程度的利用、共享商业资源。

  四、靖远羊羔肉的多种复合式盈利模式

  1.厨房靖远羊羔肉菜系销售利润分红模式

  2.靖远羊羔肉餐饮酒店终端供货差价利润模式

  3. 靖远羊羔肉餐饮酒店终端专用调料销售利润模式

  4. 靖远羊羔肉大卖场供货利润模式

  5. 靖远羊羔肉专卖店供货及管理授权利润模式

  6. 靖远羊羔肉再加工升值利润模式

  五、投资回报预测

  (一)开办费

  预计:万元(包含办公场地租赁、人力、办公设施、易耗品、交通工具等)

  (二)成本费用投入预测

  1.主原料采购周转投入

  主料:靖远羊羔肉

  预计平均销售价格:

  2.配料采购与分装加工投入

  配料采购投入:

  预计配料成本:万元/吨;

  肉与配料投放比例:50:1

  一批次主原料配料为:200千克。资金:1.2万元,首批进货按600千克计,资金:3.6万元。

  封装加工设备、人力、场地、包装材料投入:万元

  3.市场运营与推广费用投入:万元

  4.不可预知成本投入(总投的10%):

  5、总投预计:

  (三)利润预测

  (1)主原料第一年毛利润测算

  (2)配料第一年毛利润测算

  预计每月配合主原料销售(毛利30%):

  预计每月独立销售(按配合销售的40%):

  配料每月总销售额:

  配料每月毛利润:

  配料年总销售额:

  配料年毛利润:

  (3)项目年总毛利:

  (4)项目所得税:

  (5)项目年净利润:

  (四)投资回收期

  略

  (五)年投资回报率

  略

  (六)收入来源与盈利预测

  1.收入来源

  (1)主原料(羊羔肉)批零销售利润

  (2)配料(合成调料)与主原料配比销售、独立销售利润

  (3)产品、菜系加盟授权管理费收入

  (4)羊羔肉生/熟专卖连锁加盟授权收入

  (5)羊羔肉餐饮直营/加盟店经营收入

  (6)羊羔肉生鲜/熟食品牌化卖场渠道销售收入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4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一、营销环境分析

  (一)、饮料市场概况

  1、市场规模

  饮料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大,消费者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有所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02年的饮料市场的黄金成长期间,老牌瓶装水和碳酸水饮料增势日疲,已连续两个年度负增长;新的功能饮料和茶饮料近两年增幅趋稳,稳中有升;增势最为明显的还要数果汁饮料。

  2、市场构成

  饮品市场有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以及果汁饮料四大品类。

  3、市场热点

  功能性饮料将热卖饮料市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喝饮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希望饮料能提供如降火、美容、补充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健身等附加的一些保健功能。具有特定功能的饮料将会成为今后饮料行业中又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二)、营销环境分析的总结

  1、劣势与威胁

  (1)、最大威胁和挑战主要是来自跨国饮料品牌的鲸吞蚕食和本土饮料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态势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也表现为广告塑造品牌形象的同质化,从而无法有效形成品牌个性和实现市场区隔。

  (2)、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品牌消费的集中化以及经营理念的滞后性等因素更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品牌集中度:混合型果汁最高,水/茶饮料最低;

  (4)、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区域性饮料品牌比较多,真正在全国饮料市场上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

  2、优势与机会

  (1)、本土饮料企业发展初具规模并以其知名品牌获得消费者喜爱

  (2)、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为饮料新产品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多关注自我发展,主要表现为对饮料产品的营养成分以及是否天然健康、绿色环保和时尚品位等更高层面的心理需求。

  (3)、日益细分化的消费群体为饮料企业开展目标营销提供机会

  不同饮料群体有着不同的饮料消费需求,这些差异表现在对口味、品牌、价格、包装、促销和广告风格等一切消费者接触产品及信息的领域,高度细分化的市场为饮料企业进行市场拓展提供无限空间。

  (4)、饮料企业市场渗透的地域差异为其避实就虚策略创造空间

  饮料企业可以根据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对竞争企业很少进入和尚未形成领导品牌的地区进行市场渗透和重点攻击,即集中优势兵力对竞争品牌实现侧翼包抄。同时不同地域的饮料消费习惯和口味具有一定差异,饮料企业对此也应予以重视。

  3、重点问题

  体现红色王老吉的独特价值,建立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和规范的运作模式

  二、消费者分析

  1 、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态势

  (1)、有1/4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基本上没有变化,仅有少量消费者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减少了,表明有近1/2的消费者喝饮料的数量在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2)、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看出,喝功能性饮料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喝碳酸饮料和水饮料的消费者将会逐渐减少。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在影响饮料购买的众多因素中,“口味好”排名最高,比例超过50%以上。可见,口味是影响消费群体购买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被列为影响购买的第二大因素。同时,品牌知名度、保质期、购买方便也成为人们购买时普遍考虑的较重因素,另外,广告影响也相当重要,美国健康部,包装对购买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产品分析

  1、现有饮料产品分析

  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

  调查显示,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主要有:1。产品太多,分不清好坏;2。共性太强,项目策划,个性太少;3品牌杂乱;4。营养成分缺乏;5。碳酸饮料太多;6。补充体力的饮料很少; 7。功能单一。

  2、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各种饮料类型在市场所处阶段不同,市场空间和拓展策略也表现很大差异。碳酸饮料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品牌集中度非常高,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分销渠道和市场覆盖率来实现效益增长;果汁饮料和茶饮料均还处于产品成长期,市场空间仍然很大。现在很多地方的茶饮料消费还属于培育期,相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一些新兴成长的饮料类型如保健和运动功能性饮料等也有望成为下一个饮料业经济增长点,目前市场上这类饮料还没有主打产品,消费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3、产品的品牌分析

  品牌格局日益多元,国外品牌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主,国内品牌以娃哈哈、康师傅、统一三大品牌为主。以茶饮料为例,康师傅、统一之后,娃哈哈及众多二线品牌仍然在主流大潮中获得收益。品牌集中度在碳酸饮料和混合型果汁最高,而水/茶饮料最低。

  四、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1、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企业,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在取得“王老吉”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其红色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六七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当中。

  2、企业的竞争对手

  国内竞争对手:娃哈哈、康师傅、统一 、黄振龙凉茶等

  国外竞争对手: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等

  3、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机会与威胁

  机会:在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中,发现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仅仅是间接的竞争者。

  威胁: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而且,内地的消费者 “ 降火 ” 的需求已经被填补,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作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优势与劣势

  优势: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印度。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劣势:红色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而在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消费者将“红色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作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色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

  主要问题点

  王老吉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品牌定位。

  第二部分:问题诊断与目标市场选择

  一、企业问题诊断

  1、企业原来市场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在取得“王老吉”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其红色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六七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当中。企业希望通过拍广告来改变现状,用以促进销售。对于这种状况,企业的这种做法属于短视的战略。

  2、企业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消费者对其存在认知混乱;

  (2)、无法走出广东、浙南,其它地方消费者对凉茶存在认知困难;

  (3)、企业宣传概念模糊。

  3、问题存在的关键原因

  企业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

  二、营销目标

  1、战略目标

  红色王老吉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 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 ——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

  2、营销目标

  红色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其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进行宣传与销售,特别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

  3、财务目标

  扩大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地拉动产品的销售。

  三、目标市场策略

  1、市场细分

  碳酸饮料: 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

  茶饮料、果汁饮料: 以康师傅、统一、汇源为代表;

  功能性饮料:以菊花茶、清凉茶等为代表;

  2、目标市场选择

  企业的产品归属在饮料行业中,其直接的竞争行业是“功能性饮料”。

  3、目标市场战略

  红色王老吉顺应现有消费者的认知而且没有与之冲突。

  红色王老吉是作为一个功能性饮料,购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 “ 预防上火”。

  第三部分:市场定位与营销创意

  一、市场定位战略

  1、以往市场定位分析与评价

  以往定位不清析,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知道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2)、无法走出广东、浙南,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红色王老吉和竞争对手无法明确地区分开来,这就导致产品无法走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就使红色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3)、企业宣传概念模糊,并不能够体现红色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2、市场创意与定位

  品牌重新的定位在“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竞争对手是其他饮料,产品应在“饮料”行业中竞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于 ——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3、市场定位战略

  (1)、走出广东、浙南。由于“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色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2)、形成独特区隔。“预防上火的饮料”品牌定位的准确与新颖,使产品曾相互矛盾的双重身份得到完全有机的结合。使产品和竞争者能有效地区分开来。肯德基已将王老吉作为中国的特色产品,确定为其餐厅现场销售的饮品。

  (3)、将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①、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②、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③、“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最好的证明。

  (4)、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

  二、市场创意战略

  1、创意构成与要点

  (1)、电视广告选用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色王老吉。

  (2)、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 “ 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 ” ,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从而导致购买。

  (3)、宣传主要突出王老吉是“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 ——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

  2、创意应用与说明

  主要运用广告传播,其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当地的强势传媒,也注重开发多种的宣传渠道。

  确了品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什么定位,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广品牌,让它真正地进入人心,让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从而持久、有力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红色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从一开始就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销量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色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了全国大江南北。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在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的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色王老吉“ 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目前餐饮渠道业已成为红色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之一。

  第四部分:营销组合策略

  一、产品策略

  王老吉产品定位为一个功能饮料,王老吉的作用就是“ 预防上火” ,这就避免红色王老吉与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和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相比较而言,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而且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二、品牌策略

  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 ——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红色王老吉顺应现有消费者的认知而且没有与之冲突。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红色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色王老吉就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三、定价策略

  王老吉进行了成功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后,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四、传播策略

  制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色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

  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色王老吉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强调正面宣传,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色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地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色王老吉。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从而购买。

  五、渠道策略

  红色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从一开始就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

  在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活动中,加多宝除了继续巩固传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还充分考虑了如何加强餐饮渠道的开拓与控制,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红色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成为主要推荐饮品,同时加多宝可以根据现场的特点布置多种实用、有效的终端物料。在提升销量的同时,餐饮渠道业已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场所。

  六、关系策略

  1、处理好与内地王老吉药业的关系

  正由于红色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凉茶”,因此能更好促成两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目前两家企业已共同出资拍摄一部讲述创始人王老吉行医的电视连续剧——《药侠王老吉》。

  2、处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频频的促销活动中,同样注意了围绕“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主题进行。如最近一次促销活动,加多宝公司举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消费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样,欧洲,可获得当地避暑胜地门票两张,并可在当地度假村免费住宿2天。这样的促销,既达到了即时促销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巩固了红色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品牌定位。

  3、处理好与中间商的关系

  同时,在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活动中,加多宝除了继续巩固传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还充分考虑了如何加强餐饮渠道的开拓与控制,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由于给商家提供了实惠,红色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成为主要推荐饮品,同时加多宝可以根据现场的特点布置多种实用、有效的终端物料。在提升销量的同时,餐饮渠道业已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场所。

  第五部分:营销计划与执行

  一、营销目标

  重塑红色王老吉的品牌形象,突出红色王老吉独特的价值,为品牌建立起独特而长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二、营销活动的时间

  1、各目标市场的开始时间 20xx年

  2、营销活动的持续时间 20xx年——————20xx年

  3、营销活动的结束时间 20xx年

  三、营销活动计划

  1、主题活动计划

  主要是通过广告进行正面的传播。

  在电视媒体上,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计划在2003年投入4000多万元。计划同年11月,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在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的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等。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 ,广告文案与策划,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要配合电视广告。

  2、派生活动计划

  主要是围绕“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主题,进行各类的促销活动。

  公司应举行“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消费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样,可获得当地避暑胜地门票两张,并可在当地度假村免费住宿2天。

  同时,在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活动中,公司除了继续巩固传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还应该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

  四、营销费用预算

  具体的费用管理:

  1、费用预算:王老吉营销费用使用采取预算制,从大区到办事处到联络站,每个季度都有相应的费用进行推广活动,大楷有消费者促销、通路促销、终端形象三项,消费者促销包括全国性品牌推广活动、赠饮促销、商场买赠、公益活动赞助、社区推广等;通路促销包括终端(批发)陈列、终端(批发)拓展、批发促销、商超促销、团购、竞品打击等;终端形象包括终端形象包装、经销商车体广告等,费用预算明细到每月应开展活动。

  2、费用使用:王老吉的费用使用很灵活,各大区、办事处、联络站的主管可根据自己市场状况,因地制宜制定方案进行使用,超市经营的开业策划,而且必须使用完,与其他公司一样,都按“提案—批复—执行—核销”的流程进行。

  3、策划费用:2003年,广告投放4,000万人民币;2004年,广告达到1个亿。

  4、费用总额:一亿四千多万人民币

  五、营销活动的效果预测和监控

  1、营销效果的预测

  通过营销活动迅速地提升企业产品的销量,实现企业巨大的利润,形成品牌的新形象,利于拓展自身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最终实现自身的品牌定位。

  2、营销效果的监控

  2003 年红色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 4 倍,由 02 年的 1 亿多元猛增至 6 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冲出广东。 2004 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全年销量突破 10 亿元。同时,百事可乐旗下的企业肯德基,已将王老吉作为中国的特色产品,确定为其餐厅现场销售的饮品,这是中国大陆目前唯一进入肯德基连锁的中国品牌。

  2002年,王老吉饮料年销量1。8亿元;

  2003年,王老吉饮料年销量6亿元;

  2004年,王老吉饮料年销量近15亿元;

  从总体来看,营销活动在预测的范围之内,已经达到了营销策划的效果,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策划活动。

  参考文献: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5

  莫非是2014年上海饮料市场新一轮烧钱大战又拉开序幕?袁刚(化名)内心倒吸一口凉气。袁刚是一家跨国饮料企业上海地区的市场部主管,多年的饮料从业经历,让他发现,尽管上海顶着全国最大饮料消费市场的“光环”,大多数饮料企业却赔本赚吆喝。

  究其原因,是上海拥有精明的本地消费者,对纯粹的“砸钱做广告”营销活动有着极强的“免疫力”,还有上海地区日益高昂的渠道成本,吞噬着饮料企业大量利润。

  最近,袁刚从多位同行处了解到,娃哈哈新推出的格瓦斯酒精饮料,即便在上海地区投入大量市场推广费用,却未必迎合上海消费者的“挑剔”口感。

  “事实上,没有一家饮料企业愿撤离上海市场。他们知道,只有立足上海,才有底气辐射全国。”袁刚坦言。毕竟,上海地区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一方面上海地区知名饮料的定价能适度高于同类饮品,给企业带来可观利润;另一方面是借助上海地区的品牌知名度,饮料企业在二三线城市渠道推广时能掌握更多话语权,进而压低渠道成本。

  为了在上海地区维系品牌知名度,一些跨国知名饮料公司不惜将市场份额、销量增幅列入最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利润率反而被摆到次要位置。

  但是,无法创造利润的经营策略能持续多久,袁刚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去年12月底的一个下午,刚完成部门经理年度绩效考核评审的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百事)总经理蒋志兴向记者讲述饮料企业在上海市场避免烧钱困境的秘诀。

  在他看来,饮料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上海市场“良性发展”,实现销量、市场份额与利润的“三丰收”,需要具备3个经营DNA,一是能配合公司总部市场推广策略进行良好的本地化营销;二是产品营销的渠道成本要控制在合理区间;三是充分“发挥”上海本地员工的精明生意头脑。

  本地化营销瓶颈“待破”

  在袁刚看来,碳酸饮料产品本身没太多差异性,容易被相互替代。就像有些消费者闭上眼睛喝百事和另一款可乐饮料,未必能区分两种产品的差别。但他们之所以优先考虑购买百事,在于彼此存在着一种情感联结。

  但是,要靠“感情联结”打动上海消费者的心,绝非易事。

  相比二三线城市,上海人的消费观有着诸多差异:一是上海消费者善于货比三家;二是上海的海派文化,令当地人会对西方流行产品品质产生较高的信任感;三是越来越多富裕的上海白领们更愿选择对健康有益的饮料......

  袁刚认为,格瓦斯在上海地区推广难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上海消费者更接受健康饮料。

  这却不能令所有饮料企业知难而退。甚至一些饮料企业的经营策略,就是在上海地区不惜成本打响品牌知名度,再依托二三线城市的盈利“反哺”上海地区亏损额,实现总账盈利。

  然而,要实现总账盈利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借助上海地区的本地化营销创新,俘获上海消费者的心。这也是所有饮料企业立足上海地区共同面临的最大营销挑战。

  2 0 1 2年,蒋志兴担任上海百事总经理起,在本地化营销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

  配合去年底的“把乐带回家”营销活动,上海百事将这项活动推广到上海弘梅民工小学与地铁站。在蒋志兴看来,生活在上海的外地工作者及子女、大学生超过千万。每逢新春佳节,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分享快乐,与百事可乐要传递的“快乐情感”高度契合,进而拉动销量。

  针对上海当地人货比三家的消费习惯,一份体验式营销的本地化营销执行方案,也被摆到上海百事高管的办公桌上。

  所谓体验式营销,即主动引导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比较同类饮料产品,找出百事饮品的“特点”。比如百事旗下的鲜果粒,是从新鲜水果中提取果粒,但多数上海人并不了解,上海百事就要求促销人员主动让消费者去比较果汁饮料的果粒饱满度,让他们意识到鲜果粒的品质特点。

  在向上海地铁投放纯果乐的拉手广告时,考虑这是美国领先的果汁品牌,上海百事刻意强调这是一款“美国妈妈给孩子喝的果汁饮料”,借助上海消费者远高于其他地区消费者的对欧美品牌高质量产品的认同感,吸引他们去“体验”纯果乐。

  在多位饮料企业人士看来,统一、康师傅、红牛、可口可乐等饮料公司也在效仿百事的这种做法,营销效果面临同质化竞争的考验。

  “所以,体验式营销的推广时机就变得很关键。”蒋志兴说。2013年上海恰逢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上海百事除了在外滩专门定制喷雾剂,还专门调配车辆去外滩,保证外滩景点百事饮料供应充足同时维持低价销售,还推出全冰块砌造的冰雕自贩机“冰临城下”项目,让更多人能“体验”到百事送来的清爽。

  但他也意识到,极端的高温天气毕竟是“小概率事件”,饮料企业不可能持续地“靠天吃饭”,要在上海地区避免陷入烧钱困境,除了本地化营销变革创造高销量,还得尽可能控制日益高涨的渠道成本。

  渠道成本“艰难控制”

  饮料企业在上海市场的渠道成本究竟有多高?

  袁刚打了个比方,即上海饮料市场存在着一种奇特的“囚徒博弈”逻辑,即一家饮料企业很难保证在上海地区销量、市场份额与利润同时同步增长。究其原因,一家饮料企业若要提高上海地区的市场份额与销量,就要花重金吸引营销人才,不计成本地投入资金扩大广告传播面与产品营销渠道,盈利自然变得遥遥无期。

  按照行业惯利,众多饮料企业给卖场、超市等渠道商的年底销售返利,约占销售较高比重,令很多企业不得不缩减市场推广收入,品牌营销的实际效果容易出现一点折扣。“仅此一项,有些饮料企业一年多消耗的资金都是千万级别的”袁刚直言。

  蒋兴志也承认,要将渠道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有时要借助上海本地员工的生意头脑。

  针对上海户外广告巨额的投放费用,有些上海员工将各大卖场及重要路段餐饮店的店招及玻璃橱窗的广告显现与年度销售返利等进行“组合谈判”,令百事各类饮品广告现身上海重要零售门店的户外及卖场玻璃橱窗,打造大量“蓝街蓝店”,以极低成本取得类似户外广告的推广效果。此后,这种策略还被推广到上海地铁出口处的橱窗广告栏,其中有些广告投放还是免费的。

  但是,这项依托“个人能力”的渠道成本控制措施能持续多久,同样是未知数。毕竟,考虑到上海作为全国标杆性的饮料市场,众多饮料企业不惜成本提高上海饮料地区市场份额,曾经低价获得的某些渠道资源也将开始变得昂贵。

  很多饮料业人士估算,2014年饮料企业在上海的渠道成本还将整体持续上涨。

  蒋志兴对此有着自己的未雨绸缪。在去年底的“把乐带回家”活动推广期间,上海百事大量引入自动贩售机,带有一定的营销渠道前瞻性变革意味。毕竟,日本地区碳酸饮料的40%销售额,来自渠道成本更低的自动贩售机。上海地区的自动贩售机销售占比还不到4%,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多位饮料业人士透露,由于上海零售门店房租成本居高不下,个别零售超市、卖场一旦出现经营困境,货款支付违约出现几率大增,也是众多饮料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渠道风险。

  但是,光靠将渠道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未必能让饮料企业彻底摆脱上海市场的“烧钱”困境。蒋志兴发现,一些额外的成本变动,同样能吞噬大量利润。要解决这些经营问题,唯有企业内部管理变革挖掘潜力。

  管理变革“突围”

  蒋志兴担任上海百事总经理初期,这家企业正陷入糖价连番上涨而带来的利润低谷,但上海百事作为百事饮品覆盖沪皖及江浙部分地区最重要的灌装企业,他的职责,就是尽快将这家企业带回利润企稳反弹、销售持续增长的经营轨道。

  在多位上海百事员工眼里,蒋志兴的企业内部管理变革主要聚焦三大领域,一是削减不合理投入与支出;二是推行“全员创收”的利润考核制度;三是推广员工开心指数,用大量激励制度提升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中,近期刚获年度总经理大奖的一位工程部门经理,光一项技术革新,就为公司节约近200万的能耗成本。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会令工作效率提升约30%,给公司与股东创造更高的利润。

  在袁刚看来,其实每家饮料企业针对上海市场的特殊竞争环境与烧钱格局,都在做不同的管理变革与内部挖掘,而企业能否真正摆脱“烧钱”困境,在于企业能否真正落实本地化营销、渠道成本控制与管理变革成效。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6

  这种说法也获得营养研究专家的认同,但无论如何,在过去的几年间,汽水饮料市场的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研究公司Symphony IRI Group的数据显示,在2011至2012的一年间,美国汽水饮料的销售额下滑了0.6%,而销售数量也下降了1.8%。在中国,软饮料的市场结构也在变化,汽水饮料的位置也受到挑战。随着汽水市场渐渐受到挤压,红遍全球的可口可乐拿什么来延续辉煌呢?

  前可口可乐产品经理、华夏基石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长春认为,可口可乐在不含气饮料市场的布局其实已经策划多年,无论是美汁源果粒橙还是原叶茶饮料,都是尝试实践。早在2001年,可口可乐还与食品业巨头雀巢合作成立全球饮料伙伴公司(BPW),由可口可乐负责生产和销售,而合资公司负责研发和制订策略。这场合作在2012年年初宣告终止,意味着在中国市场双方将再次各行其道。有市场分析指出,雀巢在收购银鹭之后就拥有了自己的代工厂,导致与可口可乐的合作终结。

  从可口可乐的角度看,加强不含气饮料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将是未来的挑战所在。2007年,可口可乐宣布以41亿美元收购美国知名的维他命饮料生产商Glaceau公司,此后不久,又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矿泉水生产商HighlandSpring,在中国,虽然收购汇源的计划流产,但是美汁源果粒橙的成功也证明了可口可乐有自己运作果汁饮料的能力。

  同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茶饮料。现在,茶饮料已经占据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康师傅、统一、加多宝等已经先入为主,而且,可口可乐始终被认为缺少不含气饮料的运营经验。但是,谭长春认为,传统的市场虽然受到挤压,但是可口可乐的增长仍将继续。

  “可口可乐的成功,不是在某一个国家的成功,而是在全世界的巨大成功。一直以来,可口可乐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品牌公司,而不是产品公司。”谭长春说。在这块招牌之下,卖什么饮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以消费者交流为核心的品牌营销

  一直以来,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模式使它有可能从繁琐的生产和渠道经营中解脱出来,在中国,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无论是对大型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的赞助,还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营销动作,可口可乐试图将品牌与当地社区的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可口可乐的伟大在于,它不像一般的公司在某一方面有优势,而是在市场、销售、传播和推广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从营销方面来说,任何一项活动,可口可乐都是很早就开始准备。”谭长春说。以奥运为例,从2002年开始,可口可乐就开始布局2008年的奥运营销,在国内市场积极地进行推广,不同时间点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包括推出纪念产品、继续推广纪念章计划、选拔人员进行冬奥会火炬传递,选拔“学生记者”到都灵练兵,以及奥运火炬手选拔活动、体育明星代言,大量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宣传、更换产品包装、设立网站让消费者体验奥运主题活动等等。

  到了社交网络称雄的2012年,秉承哪里有消费者,哪里就有可口可乐身影的宗旨,可口可乐又将社会化营销的技巧玩得纯熟。它从前台的主持人角色退居幕后,让消费者成为社交媒体营销的主导者,对此,可口可乐营销总裁崔波迪曾表示:“从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化媒体,作为品牌信息的整合者而不是传播者,并改变设计营销行为的思路,将是未来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与伦敦当地的流行音乐文化相结合,可口可乐的奥运会宣传口号是“随乐而动”(Move to the Beat),并由英国歌手凯蒂(Katy B)演唱主题曲,凯蒂的粉丝可以搜集歌曲片段,通过Facebook编辑成自己的版本并在页面上。对此,可口可乐奥运会项目主管詹姆斯·埃迪(James Eadie)表示,社交媒体“推动我们能引起消费者交流的内容,可以带来长期效果”。可以说,不是可口可乐迎合社交媒体的趋势,而是社交媒体特性与可口可乐注重沟通与交流的品牌基因恰好相符,使它在社交媒体时代也可以游刃有余。

  此外,可口可乐一直以来的体育营销战略也给品牌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可口可乐都会请当地的体育明星助阵,体现阳光和向上的核心价值。作为一家以品牌为核心基因的公司,可口可乐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使它总是保持着经典而新鲜的形象。

  关注消费者需求的销售终端

  2011年,可口可乐推出了“可乐下乡”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可口可乐将在2012年至2014年三年间向中国市场增资40亿美元,投资包括建立新厂,挖掘中西部市场以及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市场潜力,以及推进全方位饮料策略。

  谭长春认为,由于可口可乐在一线城市内的占有率已经很高,提升二三线城市的渠道覆盖是发展的必然。“终端制胜”始终是可口可乐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与百事可乐主打年轻群体、在网吧和学校周围格外用力不同,可口可乐一直以家庭幸福和温情的形象出现,消费者层级分布广泛,与之相匹配的渠道也更为全面,适合进行全渠道的运营。正如可口可乐公司内部高层管理者所说:“可口可乐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强大、渗透力度最深的营销和分销体系。”

  可口可乐公司的分销体系非常庞大,“双赢”是可口可乐与渠道客户合作的总原则。一般情况下,可口可乐会与渠道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针对重点客户,制订有针对性的全年合作计划,并定期回顾双方合作情况,随时沟通并交换市场信息。另外,在分销渠道的终端,可口可乐会充分挖掘渠道的能力并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门店产品的生动化陈列,规定产品在货架、堆头和冰柜方面的陈列要求和品牌搭配,包括货架长度、货品排放层数、不同类型产品的排放次序等。可口可乐要求零售商配合其产品的特殊性与销售需要来陈列产品,同时,这也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企业规范化的形象。

  在卖场内部,可口可乐会与商家联合进行促销活动,使得月销量大的渠道客户不会向其它渠道扩散。事实上,在同行业中,大渠道客户向外流货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可口可乐据此来摆脱渠道恶性竞争。

  可口可乐拥有一支巨大的销售团队,可以在销售点上进行各种促销活动。通常的情况是,新产品刚一上市,销售团队就马上组织铺货,在各个渠道采取不同的促销策略,包括瓶盖兑奖、增量包装、免费品尝、与其它产品厂商进行联合促销等各种手段。

  在促销开始之前,可口可乐的销售人员会与终端确认各项细节,作好商品的铺货上架等准备工作,并尽量扩大可口可乐的陈列空间,占据客流量大的有利位置,结束后会对促销效果进行评估和报告。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7

  自动饮料机作为自动售货机的一种,同样具备操作灵活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它自登陆中国以来迅速占领了广阔的市场,而近日来持续高温、酷热难奈的夏季又为饮料机市场的发展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投资优势】

  1.自动饮料机操作简单,对投资者不存在特别的技能要求。 2.自动饮料机独立运转能力强,自动落杯,并可连续自动打饮料,无需专人长时间照看,省时省力。 3.如果加盟饮料机投标公司,可以获得免费的项目培训、免费送饮料粉上门以及投标公司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售后服务。 4.如果投资者是下岗失业人员,可以向上海市劳动局申请,获得5万元以下无担保贷款。

  【模拟方案】

  启动资金:大约需2.3万元

  设备投资:1.自动饮料机一台1.9万元(可做12个品种的冷热饮料,可连续自动打饮料150杯)。 2.首批进货(饮料粉)4000元。3.场地租赁费:以分成的方式租赁场地,即每销售一杯饮料,分20%-30%的利润给场地提供者,无需前期成本投资。

  【经济效益估算】

  据有关业内人士评估,在饮料销售旺季,每杯饮料的利润可以达到150%。一杯饮料所需的饮料粉和杯子的成本加起来不超过1元钱,但在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每杯饮料成品的销售价格一般都在2.5元以上。若投资者每月销售4000元的饮料粉,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除去30%的场地租赁费和饮料成本费,每月的纯利润可达7000元。当投资者销售完1万元的饮料粉时,基本就可收回启动资金成本,时间大约为3个月。

  【温馨提示】

  经营者的经济效益与饮料机的投放场所密切相关,因此饮料机的投放场所应尽量选在靠近机场地铁、公园、繁华街道、商业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以保证饮料的销售量。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8

  在国外,饮料消费的主体是家庭,但在我国,饮料消费大军却是出门在外的个人。如果能开发家庭市场,引导家庭消费就能有效地解决这道难题。它可以让寻常百姓家不论晴雨,都会经常“自觉”地消费饮料,这样不但大大缓解了饮料业的销售波动性,而且也能让国内饮料的市场容量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目标――必须服从于战略

  早在2002年,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就提出了开发家庭饮料的计划,他还提出了“销售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持续推出引领市场消费潮流产品的战略要求。

  2004年夏天,娃哈哈的营销和研发部门接到公司要求开发2005年新产品的任务。营销和研发部门迅速组建了项目组,但项目组并没有匆忙上马,而是首先根据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制定了新产品的总体目标:

  1.它必须成为2005年主推新产品;

  2.它必须能满足公司对主力产品的单品最低销售额要求;

  3.它应为公司开发家庭消费和开拓城市市场进行有益的探索。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项目组又进一步明确了产品的策划和开发要求,比如:满足公司的产品战略要求,与现有的各产品品类形成有效的产品组合;短时间能被消费者接受,即从年初上市到饮料旺季前能快速占领市场等等。

  项目组始终认为,产品策划一定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尤其是产品战略,新品一定要有基于战略的准确定位和目标。否则,产品就会偏离战略轨道,就不能精确地命中市场目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看似无足轻重的开局第一步,却关系着整个战局的成败。

  把脉――摸准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趋势

  产品战略明确后,就面临着产品的构思了。项目组决定还是从消费者入手,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并马上展开了市场调研工作。

  由于这次是考察消费者对饮料的总体感受和建议,所以采用的是座谈会的定性调研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尤其是城市的消费者,比较喜欢果汁和牛奶两个类别的产品,因为感觉这两类产品营养更丰富。同时调查发现,由于经常饮用这两类产品,大部分消费者反映这两类产品的口味似乎有些单调和乏味。

  这就是消费者潜在的需求,消费者最挑剔的就是最在乎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突破口。项目组抓住这个需求,沿着这条主线继续深入。

  必须基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及饮料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创新,公司才能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成功。缺少对消费者和行业精确的理解,要么需要大量投入费用,要么就是一时喧嚣之后退出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明确了,那么饮料业的产品趋势是什么呢?

  研究发现,饮料行业中短期的趋势就是除了推出少数全新品类的产品,更多的新品将是两个或更多品类之间的复合。例如,农夫果园就是一种混合型果汁,此外还有奶和茶的复合、奶和酒的复合、果汁与啤酒的复合等产品,它们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新鲜好奇的心理,而且更以独特的口感和概念赢得消费者的喜欢。大家马上想到了产品的框架――牛奶和果汁的复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牛奶是食品,果汁是饮料。牛奶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和相对固定的地点饮用的,主要目的是充饥和补充营养,是相对理性的消费,以家庭消费为主;果汁没有相对固定的饮用时间段和地点,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是一种即兴型和随意型的消费,以个人消费为主。如果能把这两种结合好,产品既可以充当牛奶,又可以充当饮料;既能满足家庭消费的需要,又能满足个人消费的要求,而且在营养和口感上更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可谓一石数鸟。项目组意识到,这种产品的潜力不可低估。

  策划――只有科学规范的方法才能取胜

  有了产品的框架,接下来就需要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策划工作了。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让人兴奋不已的产品创意,到了最后产品上市,却因为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让好端端的构思付诸东流,功败垂成!项目组充分吸取了这些教训,凡事从细节着手,不留下任何纰漏。

  项目组首先拟定了具体到天数的整个产品开发时间表,包括从概念起源一直到产品上市后评估等过程,并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流程,由此开始了“精确策划”之旅:

  消费群体――精确定位

  经过反复的总结和讨论,综合考虑开发家庭消费和城市市场的战略要求,项目组确定了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一是高校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需要有充沛的体能和足够的活力来应对工作的挑战,是城市市场中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二是家里有6~12岁孩子的家庭,市场调查证明年轻的妈妈更乐意选择有营养、口味又好的产品。

  项目组成员再一次深入市场,亲自和各地的零售商以及各类小区的消费者接触,反馈结果验证了项目组的判断。项目组在上海看到:一些女性白领用报纸或者手帕“遮羞”包住娃哈哈220mL装的大AD钙奶,一边饮用一边匆匆赶去上班。这不正说明目标人群缺少一种符合他们身份的乳品饮料吗?

  产品概念――精确诉求

  用什么概念来打动目标消费者?用什么概念来传达产品的价值呢?

  针对这两类主要的消费群,项目组反复讨论、构思和优化,最后确定为:新鲜牛奶加入纯正果汁,特别添加15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概念分为四层含义,层层递进,层层强化:

  第一层含义强调:使用的牛奶是新鲜的,果汁是纯正的,产品品质一流;

  第二层含义告知:纯正果汁中的维生素和牛奶中的钙质,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第三层含义提醒:此外,还特别添加15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给身体补充第二重的营养;

  第四层含义引示:果汁和牛奶的第一重营养,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第二重营养,形成双重营养,加上香浓幼滑的口感,给消费者带来加倍的健康和双重的享受。

  这就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真实价值和利益,它与娃哈哈“健康、快乐”的品牌内涵完全匹配。但是,消费者是否会接受这个概念呢?为了论证其可行性,项目组在大型城市进行了数百人的街头拦截定量调研,对产品概念进行了深入测试。

  通过标准化定量调研,项目组得出了一组精确的数据:在消费者不知道价格时,他们肯定购买或很可能购买这个新产品的比率超过70%;在知道了定价之后,这一比率超过了90%。购买频率也很不错,一星期一次的高达63%。这说明:消费者完全接受这个产品的概念。

  目前很多本土饮料企业对产品概念还很陌生,也不了解它的作用。

  事实上,通过产品概念测试,就完成了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找准了产品卖点,这就如同让产品有了良好的基因,可以让新品出生之后有更大的成活概率,更何况产品概念还可以为后期的包装设计、广告创作提供指导和方向。

  产品口味――精确测试

  行业深度研究结果还显示,饮品市场的一个趋势是消费者趋于理性。概念再好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味觉等感官需求,产品的口味是影响消费者初次和长期购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产品的口味应该是怎样的呢?通过消费者调研,项目组最终从芒果、草莓、柠檬、香橙等数十种口味中,选择了菠萝和原味两种大众最接受的口味,并在公司内部和社会外部进行了数百人的大规模口味测试。

  正可谓众口难调,刚开始很多人并不喜欢这种果汁和牛奶的混合产品,有的说太甜,有的说太酸,有的说粘口……项目组对颜色、稀稠度、整体香味、整体口味、奶味、果味、甜度、酸度、新鲜度、爽口度、回味等数十项指标进行了精确的测试,一项项改进。经过数十次的试验和测试,尤其是6次系统的消费者小组访谈,项目组和科研团队最终确定了产品现在的口感――幼滑、香浓、醇厚。

  同时,科研团队通过多次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牛奶和果汁的融合问题,维持牛奶中的钙质和果汁中的维生素的营养含量,基本杜绝沉淀和冷藏凝结现象。产品上市后,很多消费者反映,正是这个口感,促使他们一次次购买。这说明产品有了突出的口感和稳定的质量,市场才有可靠的保障,出师之前就赢得了一半的胜利,而精确的口味测试正是提升产品口感的一把利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营销、科研和销售等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多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技术”的新产品开发组合模式,而目前不少本土企业内部部门问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无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甚至颠倒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都无疑是制约新品成功的瓶颈。

  产品包装――精确构思

  产品的内容物终于合格了,那么该给它用上什么样的漂亮包装呢?

  现在市面上的乳品主流是利乐装,但这种包装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一旦打开就不易保存,打开后容易因为挤压造成溢出等等。出于产品的定位,也不能使用封膜型的类似AD钙奶的包装。

  项目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换位思考,从消费者的角度来体会和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项目组决定:使用500mL的PET(塑料)瓶装。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牛奶都是用利乐包或百利包包装的,很少有用透明塑料瓶装乳饮料的。用这种瓶子装乳饮料,一是打破了已有的消费思维定式,让消费者感到新奇;二是方便消费者携带和饮用;三是充分利用公司目前已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当年“统一”打破常规,率先用PET瓶推出“鲜橙多”果汁,一举打开了低浓度果汁市场,如今项目组在乳品上实现突破,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也是一个资源的有效整合方案。

  为了保证消费者接受,项目组特地挑选了目前流行的38mm口径大口瓶,让瓶子充满时尚感,提高产品的档次感。结合目标市场和公司现有的销售特点,在标签包装上,决定选用乳白色表现牛奶的香浓口感,选用切开的水果来体现纯正果汁的感觉,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另外,项目组一次次和美工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就瓶盖和标签的颜色、字体选择、强调的要点等细节问题反复斟酌,使得产品包装不但提升了整体的美感,而且强化了视觉冲击效果。

  产品名称――精确表达

  好的产品名字能帮助迅速打开市场,提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产品名称既要响亮又要有特别的意义。

  初步在公司内部征集产品名字创意后,项目组又一次坐在一起激烈讨论。“动力源”、“阳光早餐”、“娃哈哈”……创意一个个写在黑板上,但是都没有能够将产品卖点和目标消费群很好地有效结合。最后有人提出: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快,什么都讲究速度和效率,这个产品有这么丰富的钙质、维生素和营养素,轻松喝一瓶就可以多种营养一步到位,就好像城市间高速的新干线那么快捷方便,干脆就叫“营养快线”吧!

  “营养快线”,既新颖又形象,既新鲜又时尚,既有理性的诉求,又有感性的韵味,它精确地表达了产品的特色和内涵。最后,公司高层也一致通过采用这个名称。

  有了产品名称,接着,项目组决定用“牛奶果昔”作为品类名,新鲜时尚,既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和兴趣,又突出了产品的特色。同时,在包装上的显眼位置标出了“香浓牛奶+纯正果汁”、“15种营养素”等产品卖点,让购买者一目了然。

  上市――找准并快速打开突破口

  为了实现迅速打开市场的战略目标,首先要确定产品的早期采用者会是谁。项目组认为,高校学生和都市白领应该成为营养快线的“开路先锋”,必须精确地针对这两类目标人群,制定一系列整体的促销活动方案框架,之后再针对目标家庭进行下一轮的活动。因此,上市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吸引消费者尝试购买;

  2.铺货率达到70%以上;

  3.扩大产品知名度。

  针对高校学生,项目组设计了高校免费品尝和现场买赠活动;针对都市白领,设计了公交车站派送活动;针对目标家庭,则采取了商超免费品尝和买赠活动。同时,项目组分别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操作细则,方便各市场“按图索骥”地进行操作。接着,项目组又配合广告传播团队,制定了相应的广告创意和广告传播策略,针对白领族和三口之家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广告文案。

  市场策划离不开销售的支持,而全国各地的消费习惯又不尽相同,为了让销售人员能更好地参与到上市活动的前期策划中来,项目组广泛而深入地听取各地销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帮助他们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拟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比如:高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活动现场如何布置,工作流程及促销话语示范,采用何种方式在写字楼中进行派送,如何在上班早高峰期在公交始发站进行样品派送,以及人员培训要求等等。通过与各级销售经理的交流沟通,上市推广方案不但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加深了他们对产品概念和整体推广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也大大提升了销售队伍的执行力,保证了上市推广的效果。

  由此看来,新品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合理的上市方案,还需要配合销售组织的高度执行力,才可以踢出漂亮的“临门一脚”,缺一不可。正基于此,集中有限的资源,针对消费者中的示范群体或意见领袖进行精准的广告轰炸和促销活动,也显得格外重要。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企图各类消费群体一次性“通吃”,不但劳而无功,而且更是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战机。精细

  营销,的的确确是体现在从头到尾各个环节的各个细节之上。

  实绩――市场全线飘红

  自“营养快线”2005年年初在全国各地开始推广以来,在终端零售价3.5元/瓶的高端价位下,迅速启动市场,在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在上市的头一个月,销售即突破了50万箱,超过了2004年重点产品“激活”的推广速度,上市四个月内,销售量一举突破了500万箱大关,各地纷纷出现经销商排队等货的火爆场面;截至2005年10月份,部分城市销量已经突破了120万箱。“营养快线”成为2005年饮料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如今,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类模仿跟随产品,娃哈哈也随即推出了280mLPET瓶装和250mL利乐包装的多规格“营养快线”,构建多层次的产品体系。

  上市不到一年,“营养快线”已经跻身为娃哈哈产品家族中的一个单独品类,迅速成为为公司赚取利润的“现金牛”,并有望较短时间成为突破年销售额10亿元大关的品类,与纯净水、钙奶、八宝粥、可乐、茶等老牌产品并驾齐驱。由于“营养快线”特有的产品定位和适宜的口感,如果引导得法,很有可能成为家庭日常消费的饮品。

  结语――精细营销是一条必经之路

  中国企业近20年几乎走完了西方近100年的营销历程,竞争的焦点从广告、规模到质量、品牌,再到渠道、促销,从市场细分到封杀终端,市场重心从大区、中心城市到地级市、县级市,当一切似乎都快做到极致时,突然没有了下一步的方向,于是出现了整个营销界的迷惑与郁闷。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掩盖了太多的问题,一旦市场走向成熟,这些问题也都释放出来,在新的营销环境下,投机主义的生存空间已经日渐窘迫,单纯凭创意打开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打破僵局,仅靠产品、促销或者广告上的花招绝非良方,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成为时下渡过难关并且长治久安的不二法门。精细营销,就是要用专业的态度、理念和方法来对待营销中的每件事情,以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建立一套机制来推动营销运作并且严格执行。或许,这才是“营养快线”快速成功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安全评析:遵循规则的胜利

  包・恩和巴图

  看到娃哈哈“营养快线”的案例,作为从企业里出来的笔者有很深的认同感,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上取得如此业绩确实不容易。

  不过笔者认为,娃哈哈“营养快线”的成功,与其说是“精细营销”的胜利,不如说是“遵循规则”的胜利。我们知道,中国很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遭到失败。为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规则。

  胜利与规则有关系吗?

  有人曾断言:游戏规则是人定的,所以人也完全可以改变规则。隐含的意思是:胜利与规则没关系。但就营销而言,这句话基本是错误的。营销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两个前提是行业环境和企业资源,行业环境决定你这个企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何做才能持续盈利等;企业资源决定你能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正由于这两个因素的限制,有时我们不得不遵循游戏规则,否则就会遭到规则的“惩罚”。

  中国很多企业喜欢“偏方”,他们似乎天天都在梦想着找到一个成功的捷径,然而在梦想的尽头等待他们的只是陷阱、失败和痛苦,如今已经销声匿迹的那些广告标王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然而,娃哈哈“营养快线”在其开发和上市过程中,至少没有拍脑门决策,也没有追求所谓的“捷径”,从市场细分到概念提炼,从产品研制到上市推广,所有环节都遵循了营销的基本法则,也迎合了饮料行业的游戏规则,这是他们胜利的首要因素。

  规则和创新有冲突吗?

  有时,很多人把“规则”与“创新”对立起来,认为“遵循规则就不能创新”。其实,规则和创新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规则是“对与错”的问题,也就是说你在这个行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配置价值链的基本法则是什么;而创新是“好与坏”的问题,就是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它们不但没有冲突,而且完全可以相互依赖和促进。

  就拿饮料行业来说,现阶段其重要的市场驱动因素大致有这么几个:分销、促销、价格、媒体和产品。其中分销和促销几乎占据70%以上的分量(即便是次主流市场也如此,非主流市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也就是说一个不是十分出色的饮料,如果把分销和促销做好,就有可能成功。

  娃哈哈十分懂得这个规则,所以它的水和可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却能赢得市场。“营养快线”就更进一步,它不仅把这两点做好了,还在品类和品牌上都有所创新。虽然在“牛奶+果汁(味)”的开发上,娃哈哈不一定是首倡者,但取得这么好的业绩它还是首当其冲。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副品牌的命名、定位以及传播上,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我们可以试想,假如他们没有采用“营养快线”这个名字,而采用“动力源”会怎样?假如他们没有采用PET包装,而采用利乐砖,结果又会怎样呢?

  如何持续胜利?

  规则不会一天一变,但也不会一成不变。中国很多优秀企业遵循了它所在的行业规则和营销的基本法则而成功了,但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不能代表持续胜利。如何才能持续胜利呢?这就要从战略人手建立和巩固竞争优势:

  1.提高壁垒。你的成功会招来很多跟进者,所以你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进入壁垒,以维护你的胜利果实。比如放弃暴利就是形成壁垒的一种有效方法。

  2.研究规则。就是要动态观察规则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价值链,突出价值因素并尽可能降低成本。比如拿饮料来说,把握产品、渠道和促销活动上的投入比例是关键一环,把握好了会节省很多费用,而且还能提高效率。

  3.沉淀价值。在一个价值定位上纵向沉淀,保持所有传播活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就像伊利牛奶,连续8年就坚持一个定位――“天然”。

  4.合理创新。就营销而言,产品创新是核心,一定要准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实时对产品进行合理创新。比如,早期的金嗓子喉宝是怎么成功的?因为他们把药片做成糖块了,这给顾客带来了方便,而且扩大了使用范围,如清除口臭等。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9

  1、“***”品牌的战略定位:细分市场一线品牌、大饮料行业二线品牌。

  2、XX年市场目标:开辟城市区域市场120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3、按照“***”品牌的战略定位和20xx年市场目标,结合现有的资源状况,我们确立了一种“混合营销”模式:试销+区域样板市场+区域独家经销。

  4、省外市场以省级经理为责任单位,省内市场以片区经理为责任单位,省内市场片区经理等同于省外市场的省级经理。下同。省内市场的直供渠道归“***”招商部管理。

  5、公司要求每位省级经理都必须成为经销商的“投资顾问”。因此,帮助经销商成功做好试销、经销和区域样板市场的启动和销售工作,确保经销商首批进货额的成功销售,是每位经理的职责所在。

  6、本方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市场费用控制和产品策略等内容为指令性规定,市场运作模式为指导性意见。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7、本案附件为《***区域市场费用使用规范》、《***产品知识》、《***区域市场促销方案》、《***终端广告工具》、《***区域市场管理表格》等。

  一、试销

  1、试销区域:全国任何城市,凡是符合经销商要求的企业均可试销。试销区域以城市为单位。全国一级市场的试销,月进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如每月销量为10万元)时,要控制货品流向。

  2、目的和目标:试销为了经销,一要确保经销商在试销中获得利益(至少能看得见利益),二要为经销商总结一套成功的市场模式。新老经销商均可参与试销。以地级市场为单位,每城市市场可寻找3家左右的经销商进行试销。说明:未来每城市只能选一家独家经销商,其他参与试销的经销商可整合为分销商。

  3、进货额度:最低1万元,最高2万元。确保经销商的投资安全。

  4、物料配比:公司将根据经销商首批进货金额,免费配比促销物料。单页5000份,牙签盒1000个,海报500*2张,餐饮终端合作书500张,不干胶贴200张,vcd广告工具光盘一个,dvd电视广告光碟一个。非首额的宣传物料和助销品按成本价销售给乙方。

  5、试销奖励:试销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试销的经销商成为该区域独家经销商。因此,必须进行市场试验工作。为奖励试销者的市场试验,厂家返还进货额的20%货品,用于市场促销试验。如商家不能提供试销试验资料,在后续进货中厂家有权将该额度的货品扣回。

  6、试销方案:设定进货额完成销售的时间目标为2个月左右;省级经理和经销商一道确定试销终端规划(包括铺货终端、促销终端);省级经理必须关注每个试销经销商的销售进度(以15天为一个期限提交报告),至1个月时如销售未有起色,则必须拿出改进方案;如销售获得成功,也要按月总结经验。

  7、试销工作程序:寻找经销商——认知产品并产生兴趣——鼓励直接成为独家经销商——如暂时还没有信心,可进行试销——确定试销额度——对经销商终端(餐饮+商超)效能进行评估——按照2个月内完成进货额销售的目标制定试销终端(餐饮+商超)规划——确定组织公司制定的促销方案的终端数量(商超:堆头,免费品尝,pop、单页;餐饮:好口彩摸奖促销),要求:ka堆头促销、散发单页不少于1家,b类商超堆头、免费品尝、散发单页不少于3家,社区店张贴海报、散发单页不少于5家。餐饮终端大酒店摸奖促销、派发单页、名片不少于1家,中档酒楼摸奖促销、派发单页、名片不少于2家,社区餐饮海报张贴不少于5家 ——对上述终端进行终端效能评估、促销效果评估,提交半月度报告——市场诊断、拾遗补缺,确保成功——协调经销商签订独家经销协议——后续开发工作跟进。

  8、试销的两个关键点:一、如何找到所需要的终端质量和数量。经销商未必一开始就拿出最好的终端来试销,要计算该终端的费用和效能之间的投入与产出比。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找到试销所需要的终端,以确保进货额的销售。二、如何确保促销工作的执行到位。要和经销商充分沟通,要督促经销商将促销落实到人、财、物上。明确的告诉经销商:最后确立独家经销商,一要看你的网络规模、实力,二要看你的促销工作如何。

  9、试销结束和独家经销开始:试销工作过程中,招商部依据省级经理的半月度报告,对各试销经销商进行评估,再根据经销商的独家经销意愿、网络规模和实力,确立独家经销商并提出相应的经销商资源整合方案。一当确立独家经销商,试销就宣告结束。

  饮料销售营销方案篇10

  早年IBM公司的老板沃森一世,曾亦步亦趋地跟随优秀的销售人员,实施了现代管理称作“工作日写实”的方法。他把优秀销售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加任何价值判断地(也就是不评价该动作好不好)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

  IBM就是要从实际发生的动作中,分析出哪些言行与“做成一笔生意”有关,哪些无关;然后去掉没有意义的言行,保留有意义的言行;最后经过总结提炼,形成培训手册。进而,凭借这些资料对其他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使大家能够共享成功的经验。

  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经验复制”。

  复制经验的价值

  一个营销组织的整体业绩不佳,并不是所有销售团队的业绩都差,往往是若干个团队业绩不佳,拖了整体的后腿。尤其在现在的市场,销售利润率很低,营销组织中的一个团队出现亏损,可能十个团队的盈利都难以弥补!

  因此,必须迅速把一个销售人员偶然获得的经验,立即转变为整个营销组织共享的诀窍和经验,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于是复制经验的能力,就成为一个营销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沃尔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诀窍和经验的迅速复制。沃尔玛有一项制度性规定执行得很好,即:所有区域经理,每周必须花四天时间下到基层门店,在那里现场办公,在《追求卓越》一书中称作“现场第一、走动管理”。他们一边传授诀窍、经验和知识;一边分析问题,提供咨询,解决问题;一边总结教训,提炼经验和知识。同时,每周花三天时间回到总部汇总,参与总体决策,形成实战策略及资源配置方案,然后再度下到基层一线。如此循环往复,才打造了沃尔玛的销售能力。

  这正是本土企业要学会的:通过复制成功诀窍和经验,提高整个营销组织的绩效和持续竞争力。

  我们需要哪些经验?

  在营销组织中,各种各样的经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再优秀的学习型组织,也不可能把组织内所有的经验都纳入到规范管理之中。相反,优秀的企业总是能聚焦于那些对企业最有价值的经验。

  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目标都不一样,经验的价值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然而,要想把“经验复制”作为一项管理机能和持续性管理工作,就必然要求它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即:明确的经验复制范围。

  工作的框架打好了,才能使这项管理机能逐渐发育起来,相应的人才逐渐地集聚起来,然后,方法、手段逐渐地积累起来。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两个变量。一是营销策略实施的要点,即围绕关键过程或关键活动来总结团队经验,确保策略实施能得到强大的经验体系的支持,同时放弃对次要点的总结;二是在实施策略过程中,关注团队能力的差异点,要搞清楚:是团队能力的哪些差异因素决定了团队之间的业绩差异?

  这也就是一个纵向挖掘总结,一个横向对比总结,见上图。

  比如某移动通信企业,把“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的集团客户拓展”视为企业的战略增长点。对于它来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一个项目组到底是怎么成功开发一个行业客户项目的?可见一个完整的项目关键点经验可能包括:背景信息分析、客户拜访和客户开发、关系突破的难点和策略、客户技术需求、行业应用的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等。

  从业务关键环节的团队能力差异来看,主要是:团队成员在陌生拜访、需求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个人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在团队稳定性、团队协同、团队激励等团队管理上的差异。

  再比如某果酒企业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产品,面临的营销难点是:产品没有完成推广过程就直接进入销售,知道的人很多,喝过的人很少;礼品消费较多,单瓶消费很少。因此,企业决定了公司在未来1~2年的整体营销重点是强化推广,具体策略是从高端餐饮开始推广,依次启动低端餐饮和商超的单瓶消费。事实上,该策略本身就是在总结优秀分公司的成功经验后决定的。

  对该企业来讲,需要传播的经验就是如何启动高端餐饮的实践,以及渠道互动、产品分层推广的区域市场策略。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操作包括:

  如何选择重点区域市场?如何选择餐饮经销商?如何寻找领袖人群?如何选择产品?以及推广的策略和具体办法,餐饮现场推广活动的组织、餐饮促销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等等。

  从关键活动的能力差异上考察,包括经销商谈判技巧、餐饮终端谈判技巧、促销员推广语言等。

  确定需要哪些经验后,具体就涉及该怎样发现、收集并总结经验了(因篇幅所限,本节详细内容下期发表)。

  个体经验如伺转变为共有的知识?

  经验传播的基础是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经验知识库。这要注意几个要点:

  以用为本

  经验复制的基本要求是经验知识被其他人使用,这也是对经验知识库建设的基本要求:

  每一个经验都要有明确的使用者,这是评价一项经验是否需要被收录进经验库的原则。经验库的结构也要以使用者为第一标准来安排,比如对消费品企业而言,可以分别针对业务经理、一线业务员、推广人员、促销人员,把经验分别存放在区域市场策略经验库、客户开发经验库、市场推广方案库、促销语言与推销技巧经验库四个区域。

  让内容和形式易于总结和传播

  知识库的建设可以从现成的经验和资料起步,即使从来没有关注过销售团队经验复制的企业,也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案例、优秀的策划方案、好的区域市场工作总结、重要的市场研究方案、样板市场总结、典型事迹、项目计划书等等。这些案例也许散落在各个部门,但已经是成型的资料,可以作为知识库的最初内容。

  然后收集一些外部的现成资料,比如聘请外部讲师做的培训记录、别的公司的优秀经验等等。但外部经验一定要经过严格筛选,少而精,避免把一些似是而非、理论化、不切实际、没有具体内容的东西掺杂进来。企业需要的是经验,是知识,而不是信息,或者报告。

  而最主要的经验知识还是内部总结出来的,自己的东西更贴近实际,易于被接受。

  经验案例不仅要把重点的问题说透,还要在每一个案例后附上作者的详细信息,便于销售人员按图索骥,找到相关销售人员进一步请教或讨论。

  知识库不一定需要电子版的,事实上有很多销售人员没有条件使用电子版的文件。可以按类别、按时间整理成内部刊物,下发给销售人员。但知识多了以后,还是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方便员工随时随地检索和学习。

  经验要落地

  经验知识库建设只是基础,“有多少团队在学习这些经验和知识?”这才是决定经验传播效果的关键。

  在这一方面,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在知识管理上

  都有良好的实践,比如英国石油公司的“同行帮助系统”、德州仪器公司的“共享它(Share lt)计划”、安永咨询公司的“PowerPacks计划(采用随身终端方便检阅)”等,都值得借鉴。

  但销售人员的经验传播比技术知识类的经验传播更复杂,营销经验不像技术经验那么显而易见,那么容易使用和产生效果;营销经验必须与实际工作发生联系,必须经过学习者的深入讨论并引发其思考时,才能产生经验复制的效果。经验学习和复制也需要基层团队经理推进,可以在基层采取“经验学习会”的形式,定期召开。

  经验学习会可以根据某段时间的业务重点或者难点,来选择学习的主题。

  比如怎么把一个餐饮终端的销量做起来?从知识库里面找到相关的经验资料,分发给每一个业务员,在会前熟悉材料;会上,从资料上谈到的经验方法出发,检讨当前工作与这些优秀的实践经验之间的差距,讨论如何改进当前的工作,从整体思路到执行细节,逐项检视、反思和学习。

  还有:运作餐饮终端的哪些措施是被验证有效但没有做到的,哪些是做了但没有做到位,哪些经验是可以直接转化为工作安排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的,哪些还需要找到案例当事人请教核实的,等等。围绕这些内容,形成下一步继续启动餐饮终端的思路和计划安排。

  所以,经验学习会是从经验学习开始,到工作改进方案结束。

  经验传播还必须与培训联系起来,以经验知识体系为核心内容,开发内部课程,到一线巡回授课,送课到现场。

  讲师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最好的营销人员来担任教官,这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经验:“你必须自己做得到,才能教导别人”。

  现在很多企业的现实是,要么从外面找个培训讲师,大家听个热闹,再好的课程也只能给销售人员带来一些启发,培训基本上当作福利用。很多企业虽然开发了内部课程,讲师却是那些虽然资历较深,但业务能力一般,公司不知道派给他什么任务的人;课程的内容也缺少规划,没有经验基础,让讲师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开发,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内部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体系为基准,不管讲师本人的阅历如何,都要避免在课程设计上讲授“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一定要把所有的课程聚焦到经验知识库所设定的方向上,最终把培训聚焦到工作改进和关键流程改进的实践上来。

  基层经理的作用

  经验传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点是,基层团队经理要在关注下属业务进展的过程中,关注经验的传播,包括自己的经验和经验知识库里所谈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