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事迹材料

第一篇:科技奖事迹材料

       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张凌云事迹材料

       胞示踪—激光共聚焦造影技术,首次将羧基荧光素酯cfda引入木本果实韧皮部实时追踪同化物的卸载情况。该技术系国际首创,解决了荧光物质难以引入木本植物韧皮部的难题,实现了木本植物碳水化合物卸载的实时追踪,大大加速了木本果树同化物运输与品质调控研究进程。结合细胞生物学技术、免疫定位技术和蛋白印迹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苹果、葡萄、核桃、枣等果实中同化物卸载路径及机制,实现了技术和理论的双重突破,为果实同化物运输和经济林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重要刊物plant physiology, plant cell and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受到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引用次数37次,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上,大大丰富了花粉管极性生长理论,有望通过生物工程等手段加速裸子植物分子育种,缩短其生长发育周期,为提高珍稀、濒危及花粉萌发困难的裸子植物有性生殖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2022年7月27日篇二:(新)2022省级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

       目

       简

       介

       篇三:科技工先进事迹材料

       科技工先进事迹材料

       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拥有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的专业知识特长为我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但在科技辅导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职应聘到浙江001电子集团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革新工作。两年的产品研发工作培养了我较为敏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较为成熟的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观。

       1997年回到学校教育工作岗位后,不畏农村中学设备、器材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利因素,结合物理教学,采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2022年在小路口中学任教,辅导学生xx的《潜水泵无水断电自锁装置》作品参加安徽省第一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大赛中我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展现,主动交流,一路高歌,进入20强、10强,最后杀入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该次大赛只设两个一等奖,青年组、少儿组各一个,总分不分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选手的现场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决赛实况在安徽电视台的金点子栏目现场录制并播出)本人同时被评为安徽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2022年辅导学生参加“海尔杯”全国少年儿童创新大赛,历经两个多月的“海选”,获“海尔”科技希望奖(三等奖)并获奖金1000元。(央视一台报道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八万余件,三等奖共200人)

       2022—2022年本人先后数次被评为祁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2022年本人调到祁门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少许成绩:

       2022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多元资金,由我牵头创建了学校首个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并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日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2022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四个学生作品均获奖。xx的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xx的作品《水塔抽水自控装置》获一等奖;xx的作品《方便、实用的改进型教学圆规》、xx的作品《多功能水平仪》获二等奖。

       2022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学生作品中,xx同学的作品《无能耗过载自动报警插座》、xxx同学的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一等奖xx同学的作品《碰不倒的吸盘式茶杯》、x同学的作品《音乐报警节能冰箱》、xx同学的作品《磁吸式电学教具》,xx同学的作品《方便实用的鞋套式垃圾袋》获三等奖。

       2022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获三等奖。

       2022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三等奖。

       2022年12月,我参加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通过培训本人的科技辅导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022年我被评为黄山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10来年的科技辅导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已然过去,上级部门和领导给予的肯定和荣誉却太多太多,细细想来,心有不安,唯有“迈步从头越”,不断努力、进取,让自己的科技辅导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篇四:优秀科技工事迹材料

       汗洒科教路 情谱创新曲

       ——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 杨建庄

       杨建庄,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

       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2022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22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22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2022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2022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科教要以育人

       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 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

       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 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

       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

       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涓涓细流。

第二篇:获奖者事迹介绍-20220802 - 运盛青年科技奖

       推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大地母亲的疗伤师

       ——周顺桂事迹介绍

       周顺桂,男,湖南永州人,1975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博连读,2022年获博士学位。2022-2022年,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至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导、二级研究员。2022年11月起,在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常务副院长、院长。

       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等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总影响因子约达300),他引次数超过1500次;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兼任广东省污泥产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土壤学会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中国青年科技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土壤胞外呼吸电子转移机制与环境效应研究, 开辟了“土壤生物电化学”分支学科方向,提出了基于生物电化学调控的土壤原位修复策略。

       周顺桂博士的研究领域属于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领域。自2022年起,立足于污染土壤修复国家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微生物胞外呼吸的土壤原位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学术贡献为:

       (一)建立了基于生物电化学的高通量胞外呼吸菌筛选系统,发现并命名4个微生物新属、30个新种;分离保藏胞外呼吸菌1000余株,建立了我国首个胞外呼吸菌种资源库,为研究土壤胞外呼吸提供了宝贵资源;

       (二)建立并完善了系列原位在线的土壤生物电化学新方法,定量阐明了铁循环过程中铁还原菌、电子穿梭体、铁物种的角色与功能,为研究红壤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提供科学方法;

       (三)设计构建了土壤微生物电池新装置,拓展了胞外呼吸理论在土壤污染修复、生物能源回收利用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土壤好氧/厌氧界面“天然微生物电池”假说,为理解胞外呼吸在土壤碳循环过程的角色与功能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2022年与2022年,周顺桂博士作为执行主席,举办两次 “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探讨了微生物胞外呼吸的前沿科学问题与实际应用前景。

       二、自主研发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系列技术、产品与装备,关键技术设备推广至我国8省的30余家企业,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有机固体废物具有“污染源”与“资源”的双重属性。我国有机固体废弃物量大面广、来源与组分复杂,污染日益严重。有机废物资源化是实施节能减排、缓解资源短缺瓶颈、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技术的国家战略需求。

       (一)主持“城市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针对我国污泥处理工艺设备落后、二次污染严重、技术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与节能减排政策,以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绿色产品开发为重点,发明了污泥生物制肥、生物炭化、生物发电等资源化技术,研制出污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轻型营养栽培基质、生物炭肥等绿色环保产品,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即污泥Bio-X专利群),提升了我国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并在我国广东、湖南、江苏、新疆等8个省区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31家企业推广应用,产品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减少化肥用量120万吨,减排温室气体95万吨。

       (二)参与“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综合利用系列技术及应用”获202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陈勇院士领衔,周顺桂博士带领团队为骨干成员。该成果针对有机废物传统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重、资源化率低等难点,从各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物化特性、生物转化/热转化机理、转化过程污染物迁移与控制方法的基础研究入手,系统性地研制了一系列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装备。在该成果中,周顺桂博士的主要贡献是:①发明了有机物料快速降解的多功能复合菌剂,缩短了有机废物堆肥周期;②发明了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显著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

       (三)发起创建全国首个省级污泥产业协会,显著推动了污泥处理行业的 2 科技创新。主要包括:①对污泥泥质(包括有机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及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监测分析与试验研究,为制定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②发起创建了全国首个省级污泥产业协会,并任理事长,协会为促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设备、产品、信息、金融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推动污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人才队伍建设,默默耕耘收获累累硕果。

       由于其突出成果及学术影响力,周顺桂博士于2022获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2022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年获首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2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22年获得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系列荣誉。目前兼任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土壤学会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等职务,是ES&T、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等20家SCI期刊审稿人。

       经过数年努力,由周顺桂负责建设的“土壤生物电化学”研究中心,已建成设备齐全、实验条件与研究实力达到省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周顺桂还将大量精力投入青少年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活动。2022年以来,周顺桂指导或合作指导12名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5项。数名中学生获得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等荣誉,保送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尤其值得欣慰的是,早年指导的一名中学生,如今已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研究方向正是他从事的土壤污染修复。

第三篇:国家科技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一名军队的普通科技工,我叫马伟明。今天,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回顾近30年的科研创新之路,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和军队培养的院士,必须以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军队战斗力为己任,以打赢未来战争为目标,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谁抢占了自主创新的先机,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存在问题。

       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没有科技的强大,中国就谈不上真正强大,而科技的强大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唯有靠中国人自己发愤图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用仅有的3万5千元,造了两台小型十二相电机,在洗脸间改造的简陋实验们终于查明原因,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难题,此项发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我再赴该公司验收设备,指出该类电机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时,外方首席专家还狡辩:“你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从世界专利索引上证实“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是由我发明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此后,这家公司不得不将原来视为核心机密的整套设计图纸送我们审查,并花高价购买我们的专利。

       二战以来,各国海军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潜艇的研制。但由于潜艇空间狭小,承载重量受限,为其提供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效率高的交直流电源,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当我们率先提出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的设想时,电机界普遍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搞技术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过充分论证,我们首次提出电力集成产品2022年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受此鼓舞,我们马不停级高速感应电机系统很快研制成功。这一创新成果先于美国研制成功,几步跨越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设备还被国外垄断着,我国为此付出昂贵的购买费用。我们决心利用已经掌握的相关技术,主动作为,打破垄断。经过两年多努力,成功研制出大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其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应,一台风力发电变流器对中国的销售价格,从230万元一

       三代新型供电系统电机和风电关键设备的研制经历,使我更加坚信,欧美国家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垄断不是打不破的正意义上

       我认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在新军事革命挑战的今天,军事科技在战斗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敌我双方的较量,更多的表现为科技领域的比拼。作为军队院士,首先是一名战士,我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平台的第三次革命。它将日常供电、电力推进供电和现代高能武器供电三者合而达国家就开始研发这一系统,现已进入实船应用阶段,而我国新型舰船还未能迈过这道坎。本世纪初,我们联合国内10多家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展开课题攻关。但是,其中负责一重要分系统研究的单位,几年来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来就比别人落后了20

       我和我的团队秉承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海军装备建设需要,再大的风险也要去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

       某项尖端技术,是近年来世界海军强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代表未来新型主战舰船标志性的核心技术。我们瞄准前沿,主动作为,超前介入,自筹资金对这个项目进行自主研发。有人劝我:“一个世界科技大国斥巨资历时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项目,你还要强攻硬上知道风险很大,但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出了1: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实果鉴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得流下热泪。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反映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报道上批示,要继续对马院士的科研工作予以支持。

       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在充斥着太多利益和诱惑的今天,唯有坚守一份淡泊和清贫须与发达国家赛跑,与时间赛跑,外国十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后发优势搞出来。有人算过一;我们拿了很多奖,一些人以为我们赚了很多钱,但知情人却称我们是“最穷的教授”、“高智商的傻子”。说实话,如果我们只想个人发财,每个人都能成百万富

       有人问我,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我最担心的是人才断档,后继乏人。我时时提醒自己,生命有尽头,事业无止境。唯有把培养后人、提携后学作为神圣职责,我们的事业才能得到延续。我也是在组织的培养、师长的教诲、同事的帮助下,一路走过来的,34岁晋教授,

第四篇:二一二年烟台科技奖

       二○一二年烟台市科技奖 建议授奖目录

       烟台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9月

       -0刘运祥,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烟台毓璜顶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潜心于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及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兼任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全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院长”、“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烟台市为新中国成立和烟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烟台市十大医界名人”、“烟台市十大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一、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近年来,主持研究的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三完成人身份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9篇。主编出版大型专著4部,其中《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2次,是目前国内消化内镜治疗学方面唯一一部大型专著。

       2022年主持的“内镜下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癌肿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小探头超声指导胃底静脉栓塞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内镜下注射免疫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食管胃癌,在国内最先报道了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近期再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对我国消化内镜治疗学的学科建设及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2年主持的“小探头超声指导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研究”,采用小探头超声对栓塞前后进行观察研究,能准确地判断胃底静脉栓塞程度、栓塞是否彻底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疗,从而可使该病的止血率达100%,无一例发生再出血。该技术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全国各大医院广泛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技术水平国内一流

       开展了各种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新技术71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2022年7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急诊内镜下胃底静脉栓塞同时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大出血,其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肠腔内超声技术、双气囊内镜下小肠碎石术、电子染色子母胆道镜技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胃-小肠联合造瘘术(国内第2例)、小探头超声指导下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胰胆管双支

       烟台市科学技术创新奖 建议授奖单位(1项)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得各级成果奖励18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63项,市厅级107项。选育出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的小麦、甘薯、蔬菜、花卉、苹果、大樱桃等植物新品种8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7项。近五年来,获得成果奖励32项,其中“优质、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烟农19号(烟优361)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烟农24号的选育与应用”、“名优花卉新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研究”及“自花结实甜樱桃优良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3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的自主知识产权作物新品种26个,植物新品种权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选育的烟农21小麦,在山东海阳实打亩产702.1公斤,创我国雨养旱地小麦高产纪录。烟农

       19、烟农21等6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目前,在研课题、项目98项,其中,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支撑计划、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原种扩繁基地建设、“948”项目等国家级18项,资金累计8000余万元。主持承担的“樱桃产业主要障碍因素攻关研究”,资金3044万元,是近几年仅有的由地市级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每年技术研发投入都超过1000万元。为农业科技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烟农

       19、烟农

       21、烟农24等小麦,烟番9号、烟葫4号等蔬菜,“烟砧一号”苹果砧木,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名优、烟台市科学技术合作奖 建议授奖单位(1项)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从一个传统的海水养殖、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

       1、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了海洋科技示范实验基地和海珍品良种选育与健康养殖实验室,该实验室已被山东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工程实验室,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共建了海岸带生物资源利用技术中心,同时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生态研究所三方共建了中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共建了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和海洋食品研发中心。

       2、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①2022年开始设立了科研开放基金,迄今已委托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淮海工学院研究项目1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②“十一五”以来,联合承担科研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有863计划3项、科技支撑计划7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海洋公益专项4项。③引进转化科技成果。项目之一是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大学合作,建立了海带配子体克隆产业化技术体系,培育出“东方2号”、“东方3号”杂交海带新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累计生产苗种88亿株,新增利润906万元,税收77万元;栽培35万亩(占北方海带栽培面积的25%),新增利税8.3亿元。项目总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曾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专利一等奖、省技

       1与中科院海洋所共建了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博士后12人。

       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建议授奖目录

       一等奖(5项)

       1、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

       完成单位: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2、CAFH高效化学净化装置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 3、500km/h高速列车车体结构铝型材研制与生产

       完成单位: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

       4、聚氨酯中间体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DA)制造技术

       完成单位: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烟台万华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5、ASO调控肿瘤癌基因miRNAs的表达

       完成单位:滨州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1、多功能散热模块性能检测装置及高性能散热器生产技术与产业化

       完成单位:烟台富耐克散热器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2、汽车驱动电机定子绕组生产线

       完成单位: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3、油气田热回收式液氮设备制造技术

       完成单位: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赤泥过滤机产业化及应用

       完成单位: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

       5、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

       完成单位: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铜-陶瓷复合材料高炉风口

       完成单位:烟台万隆真空冶金有限公司

       7、基于等温升设计的干式空心筒式系列电抗器

       完成单位:山东哈大电气有限公司

       8、DF5000系列高压变频器系统

       完成单位: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9、FLT系列塔形流量计

       完成单位:山东飞龙仪表有限公司 10、3D智能按摩椅

       6完成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1、苹果、甜樱桃品种资源搜集研究与创新利用

       完成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2、鼻中隔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23、CTGF对成骨细胞及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增殖、分化的影响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24、谷氨酸受体与相关信号蛋白在左旋多巴诱发运动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25、杂交技术在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26、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27、全程信息化手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2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及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探讨

       完成单位: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29、超声和X线平片对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比较及联合诊断价值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30、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无复流与NF-kB、AP-1和GR水平关系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建议授奖目录

       三等奖(64项)

       9完成单位:天津海事局烟台航标处

       烟台纳威给申莱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工商学院

       11、ZDFX413滚针轴承外圈自动分选机

       完成单位:烟台轴承仪器有限公司

       12、高效率环保智能充电型应急电源

       完成单位:山东新焦点龙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13、色散可调谐模块

       完成单位:招远招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4、智能电表用TN混合液晶

       完成单位: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5、RFID及无线网络技术在港口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

       16、智能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完成单位: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17、烟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完成单位:烟台生产力促进中心

       18、汽车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

       完成单位: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9、陀飞轮高档机械钟

       完成单位:烟台北极星中信机械有限公司 20、智能野战枪柜

       1完成单位:山东龙口凯祥有限公司

       31、农田土壤信息化管理及专家推荐施肥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完成单位: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2、海阳市越冬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

       完成单位: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3、秸秆反应堆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4、薯芋类蔬菜种苗快繁及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完成单位: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5、冬小麦适期适量播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6、设施蔬菜土壤盐酸化障碍及改良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7、胶东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及评价

       完成单位: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8、名优蓝莓品种工厂化育苗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鲁东大学

       39、紫花苜蓿浓缩叶蛋白(LPC)替代鱼粉在星斑川鲽养殖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40、胶西北主拆离构造子系统金华山-前孙家金矿带构造及控

       47、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陈旧性老年脊椎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48、急性有机磷中毒致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大学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49、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脑梗死大鼠脑可塑性的影响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50、烟台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病因学分析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51、烟台市甲状腺结节患病调查及与尿碘关系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52、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53、建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血管内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54、兔动脉粥样硬化中HO/CO与NOS/NO系统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

       5滨州医学院

       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62、游离骨折块移位距离对骨折愈合及防治痛风临床影响的实验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中医医院

       63、p18、p23自身融合衣壳抗原对大鼠SAH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可塑性的影响

       完成单位:莱州市人民医院

       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

       64、他汀类药物对血栓后继发肺血栓等肺心病的研究

       完成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728

       烟台市技术发明奖 建议授奖目录

       二等奖(1项)

       0

       烟台市技术发明奖 建议授奖目录

       三等奖(3项)

第五篇:2022环保科技奖公示

       2022环保科技奖公示

       2022-11-21 来源:-

       记者昨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在刚刚发布的2022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中,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学、北京赛科康仑环保、江苏华晖环保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以总分第一,排名一等奖首位,欲拔头筹。

       该项目第一完成人、过程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曹宏斌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破解了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难题,形成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氨氮废水清洁处理工艺,目前已在稀土、氮肥、有色冶金等行业建成并投运30余个示范工程。

       长期以来,氨氮废水一直是制约稀土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稀土行业产生的氨氮废水也是高浓氨氮废水中最具代表性和处理难度最大的一类废水。但稀土高氨氮高盐废水一直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空气吹脱法、蒸氨法、精馏法、生物硝化—反硝化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二次污染、能耗高、处理能力有限、设备内部易结晶结垢影响操作等问题,且很难回收氨资源。

       该项目负责人之一林晓博士告诉记者,江钨集团江西金世纪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该技术建设的稀土行业氨氮废水资源化治理示范工程,已于2022年10月投运,该公司由此成为稀土行业率先实现氨氮废水稳定达标处理并全部资源化回收利用氨的企业。项目运行后,水中99%以上的氨被回收制备高纯氨水,可回用于生产,降低氨原料的消耗,也可直接作为产品销售。废水处理后氨氮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既可直接排放、也可回用于生产,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据统计,金世纪氨氮废水资源化治理项目运行一年来,累计减排氨氮1200吨,回收氨水7500吨,为公司节约原料成本450万元,减少排污费近百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还大幅提升了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林晓还透露,随着稀土行业环保新国标的实施,中科院过程所在金世纪氨氮废水资源化治理项目基础上,继续优化技术体系,改进核心设备设计,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稀土行业典型高氨氮废水的高效清洁处理技术体系,形成可实现污染物资源化、高值化的产业化平台技术,这将为我国稀土行业清洁生产以及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