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样例5)

第一篇:禅宗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苏东坡和佛印是好朋友,佛印的出家与苏东坡是有大因缘的。佛印本是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俗家姓谢名端卿,打小儿学习儒书,很有才气。后来上京赶考,闻苏东坡才名,每与交谈甚是投机,结为莫逆之友。那一年天时大旱,神宗皇帝要到大相国寺设斋,宣扬经典,祈求天白天降甘露。翰林学士苏东坡接旨充行礼官,主斋。

       谢端卿得知后,十分好奇,一定要去一睹龙颜。这一睹不要紧竟然被神宗看上了。当时,谢端卿穿着和尚的衣服混进大相国寺,充作捧茶侍者。神宗皇帝见其身材伟岸,面宽耳大气宇不凡,当场赐其法号“佛印”并令其当日剃度。苏东坡为这事儿自责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苏东坡多次规劝其还俗,因谢端卿出家信心坚定,苏大学士只好作罢。这是两人的因缘轨迹。

       话说苏东坡有一股傲气,自恃学问渊博时不时想取笑佛印,但总是败在佛印之下。

       一日,苏东坡来拜见佛印,当下便问:“请问大师你修行多年敢问何为智慧?” 佛印无语。

       只是双手比个“零圈圈”给苏东坡看了看。苏东坡很生气,转身离去......回到家中,苏小妹见哥哥闷闷不乐便问其故。苏东坡道:“那和尚不知什么是智慧也倒算了,用手当场比划了个‘零圈圈儿’,是何意思吗,瞧不起我什么都不知道?!”

       苏小妹道:“哥哥!那哪里是什么‘零圈圈儿’,佛家是不打妄语的,智慧是不能用语言来说清的。” 苏东坡道:“那又如何显现?” “用时便现!”小妹道。

       苏东坡踱着方步道:“那佛印用手比划的又如何解释?”

       “哥哥呀!那意思是指洁净圆满的修行者才能得到智慧啊!”苏小妹说完看着哥哥。

       苏大学士停下方步,顺了口气。微微笑了笑,心里暗中好不佩服妹妹!但表情又不想逊色小妹,一抖手臂拂袖而去。一日,苏东坡又拜见佛印,开口便问:“何为智慧 ?” 心想:这回看你又如何做答。

       佛印无语。只将桌子上一茶碗倒过扣在桌子上,示意给苏大学士看。苏东坡看后,生气地一甩袖子转身走掉了。

       回到家中小妹又见哥哥不高兴,便问何故,苏大学士如何都不肯回答。最后,架不住小妹东拉西拽,苏大学士终于开口道:“那佛印和尚倒也是的,我问他何为智慧!他不给我沏茶也就算了,竟然把茶碗倒扣在在桌子上,是何意思?他也太看不起人了!我,大小在朝中还是一位知名官员!他竟——,哎!不说他了!

       小妹听了哥哥的话后,沉默了半个时辰道:“这和尚修行高深啊——!他要倾掉你的执著心,你虽学问渊博,知识了得,但那并不代表智慧,你应空其心智,抛其执著,方能见慧啊!“啊——”苏大学士若有所悟。

       一时神清气爽,兴奋地对苏小妹道:“小妹呀,你真是聪明!当哥的一定为你寻到一位如意郎君!

       苏小妹顿时红着脸道:“哥——!你又取笑自家妹妹了!” „„哈哈„„苏东坡大笑而去。但他心中并不服气这个和尚!

       一闲日,苏东坡百无聊赖,想起上两次事儿,便又去拜见佛印。一见佛印就大声道:“和尚!什么是智慧?!”

       “这次一定把你吼倒不可!”苏大学士心想。佛印无语。招手示意苏大学士进室内来—— 苏大学士心想:今儿,看你又如何折腾!

       只见佛印从墙上取下一个葫芦放在桌面上,拿来茶壶,水不断流进葫芦里,直到渐渐装满溢落桌面„„这时,佛印看了看苏大学士后,又摇了摇头„„ 苏东坡大惑不解,暗自思讨起来„„

       只见,佛印塞上葫芦双手捧起恭恭敬敬举过头顶。突然,用足了力气——只听一声巨响——地上顿时溅起无数水珠和葫芦碎片。一时间,苏东坡当下大悟!

       自此苏东坡愈加敬重佛印,苦心修行!后来苏东坡临终不乱相传证正果。后有诗证云:

       佛法无边渡慈航,破除迷障得智光 了却红尘修正果,名垂千古著文章

       东坡与佛印

       东坡是诗人,散文家,也是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东坡在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才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他在靖江,金陵,庐山又交了些和尚朋友,这其中,佛印并不算重要,但佛印却以风流潇洒而出名.佛印出身富有之家,根本不打算出家为僧.根据一个荒唐的故事,佛印的生身之母是个放荡不羁的女人,曾出嫁三次,和三个丈夫各生过一个儿子,这在当年是不可多见的.在宋神宗对佛教徒赐予接见,以示对佛教抱有好感时,苏东坡就把佛印推荐上去.佛印在皇帝驾前,力陈对佛教的虔诚信仰.皇帝一看,此人颀长英俊,面容不俗,说他若肯出家为僧,慨允赐他一个度牒(僧道出家时之证书).佛印当时进退两难,只好答应出家.他在黄州时,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之下,乘骡出游,与出家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佛印富有机智捷才,在他和苏东坡有点哲理味道的故事中,有一个是这样的.苏东坡一天和佛印去游一座寺院,进了前殿,他俩看见两个面目狰狞可怕的巨大金钢像,一般认为能伏怪降魔,放在门口当然是把守大门的.苏东坡问:「这两尊佛,哪一个重要 」 佛印回答:「当然是拳头大的那个.」

       到了内殿,他俩看见观音像,手持一串念珠.苏东坡问:「观音自己是佛,还数手里那些念珠何用 」 佛印回答:「噢!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样祷告求佛呀!」 苏东坡又问:「她向谁祷告 」 「向她自己祷告.」

       东坡又问:「这是何故 她是观音菩萨,为什麼向自己祷告 」 佛印说:「你知道,求人难,求人不如求己呀!」

       他俩又看见佛桌上有一本祷告用的佛经.苏东坡看见有一条祷告文句:「咒诅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

       苏东坡说:「这荒唐!佛心慈悲,怎肯移害某甲之心去害某乙,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 他请准改正此一祷告文句,提笔删改如下「咒诅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害人与对方,两家都无事.」 在苏东坡与佛印富有讥讽妙语的对话中,大都是双关语,难以语译,不过下面有一则颇富趣味.「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苏东坡想用此一字开佛印的玩笑.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有言是与佛印者: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亦有言是与惠崇者: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屎。”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话说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

       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

       “哥哥!你又输了!”

       “我输?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哥哥!万法(万事万物)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苏东坡经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现在有些人说话,专门要讨人家的便宜,其实,说人家的便宜话,吃亏的还是自己;好像苏东坡,想要占佛印禅师便宜,结果是自己遭到失败。

       反过来说,说称赞人家,鼓励人家学好、向善的话,对人家有利益,其实对自己也是好的;好像佛印禅师的精神与态度,实是值得我们效法与学习的。

       其实,别人就是你的镜子!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苏东坡故事

       画扇判案

       苏东坡要到杭州来做刺史(官名,管辖一州的长官)了。这个消息一传出,刺史衙门前面每天都挤满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苏东坡上任的红纸告示,听一听苏东坡升堂的三声号炮„„可是,大家伸着脖子盼了好多天,还没有盼到。

       这天,忽然有两个人,又打又闹地扭到衙门来,把那堂鼓擂得震天响,呼喊着要告状。衙役出来吆喝道:“新老爷还没上任哩,要打官司过两天再来吧!”那两个人正在火头上,也不管衙役拦阻,硬要闯进衙门里去。这辰光,衙门照壁那边转出一头小毛驴来。毛驴上骑着一个大汉,头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铜色的面孔上长着一脸络腮胡子。他一面赶着驴一面说:“让条路,让条路!我来迟啦,我来迟啦!”小毛驴穿过人群,一直往衙门里走。衙役赶上去,想揪住毛驴尾巴,但已经来不及了,那人一扬鞭就照直闯进了大堂。

       大汉把毛驴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下来。管衙门的二爷见他这副模样,还当是个疯子。就跑过去喊道:“喂!这是虎座呀,随便坐上去要杀头的哩!”

       大汉只顾哈哈笑:“哦,有这样厉害呀!”

       管衙门的二爷说;“当然厉害!虎座要带金印的人才能坐哩。”

       “这东西我也有一个。”大汉说着便从袋里摸出一颗亮闪闪的金印,往案桌上一搁。管衙门的二爷见了,吓得舌头吐出三寸长,半天缩不进去——原来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苏东坡啊!

       苏东坡没来得及贴告示,也没来得及放号炮,一进衙门便坐堂,叫衙役放那两个要告状的人进来。他一拍惊堂木,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谁是原告?”

       两个人跪在堂下磕头。一个说:“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个说:“我叫洪阿毛。”。

       苏东坡问:“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状。”

       李小乙回答说:“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早两个月借给洪阿毛做本钱。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邻居,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要,他就什么时候还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妇,急等银子娶亲,他非但不还找银子,还打我哩!”

       苏东坡转过来问洪阿毛:“你为啥欠债不还,还要打人”

       洪河毛急忙磕头分辩说:“大老爷呀,我是赶时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贩成扇子了。没想今年过了端午节天气还很凉,人家身上都穿夹袍,谁来买我的扇子呀!这几天又接连阴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坏啦。我实在没有银子还债,他就骂我,揪我,我一时在火头上打了他一拳,这可不是存心打的呀!”

       苏东坡在堂上皱皱眉头,说:“李小乙娶亲的事情要紧,拱阿毛应该马上还他十两银子。”

       洪阿毛一听,在堂下叫起苦来:“大老爷呀,我可实在是没有银子还债呀!”

       苏东坡在堂上捋捋胡须,说:“洪阿毛做生意赔了本,也实在很为难。李小乙娶亲的银子还得另想办法。”

       李小乙一听,在堂下喊起屈来:“大老爷呀,我辛辛苦苦积下这十两银子可不容易呵!”

       苏东坡笑了笑,说:“你们不用着急,现在洪阿毛马上回家去拿二十把发霉的折扇给我,这场官司就算是两清了。”

       洪阿毛高兴极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烟奔回家去,拿来二十把白折扇交给苏东坡。苏东坡将折扇一把一把打开,摊在案桌上,磨浓墨,蘸饱笔,拣那霉印子小点的,画成松竹梅岁寒三友;挑那霉印于大块的,画成山石盆景,工夫不大,二十把折扇全画好了。他拿十把折扇给李小乙,对他说:“你娶亲的十两银子就在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门口去,喊‘苏东坡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马上就能卖掉。”他又拿十把折扇给洪阿毛,对他说:“你也拿它到衙门口去卖,卖得十两银子当本钱,去另做生意。”

       两个人接过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谁知刚刚跑到衙门口,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一抢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就这样每人捧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欢天喜地地各自回家去了。

       诗治野马

       在儋州(在广东海南岛)北部的石马岭上,有一块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石头,叫做“东坡坐石”。坐石中央,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袍痕鞋迹;坐石附近,依稀可见马蹄的足印。

       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八九百年前,石马岭一带的农作物经常被糟蹋,人们都以为这是山上野兽作的孽,所以猎人们决定狩猎捕捉。

       这天深夜,猎人们等候在荆丛隐处,正感到有点困倦的时候,只听见—阵马群的嘶鸣声。猎人们立刻循声追去。可是真怪,追到山顶,马叫声一下子稍失了,也不见半只马蹄印,这马群到哪儿去了呢?

       天亮以后,只见马蹄过处,一片片庄稼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第二天夜里,猎人们分头把守,一听见声音马上出击。同样地,只听见马群飞奔上山,还是不知道马群到哪儿去了。猎人们开始心灰意冷起来。

       这件事传到了苏东坡耳中,他想:便民之心不可没有,利民之事不可不做。于是决定跟猎人上山实地查看一下。

       到了现场,苏东坡顾不得乱石绊脚,荆棘扎人。他沿着一个个若明若暗的马蹄印循踪辨影,一直上到山顶。咦,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山顶上果然不见马蹄痕迹,只有一块块石头,千姿万态,矗立四周,仔细瞧瞧,却好象一匹匹石马。

       “好家伙!”苏东坡高兴极了。猎人个个围拢过来争相问道。“怎么啦?”苏东坡指点着石像对大家说:“这就是你们要追捕的害民之马了。”说完,挥笔题诗道。

       石马无蹄出府州,神仙遗下几千秋。

       狂风荡荡毛不动,细雨霏霏汗直流。

       芳草满堆难下口,钢鞭硬打不回头。

       牧童牵也牵不动,天地为栏夜不收。

       山下的父老百姓闻讯,纷纷前来石马岭赏诗观景。此后,石马岭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常。一尊尊石马守在山头,就象一个个哨兵。石马岭一带的农作物,从此再也不见禽兽来糟蹋了。

       苏东坡诗治野马的事,传遍了儋州。男女老幼对苏东坡的诗文才学夸赞不已。所谓“东坡坐石”,相传就是苏东坡题诗时坐过的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11、难兄难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12、心中的佛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佛。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文、书法、绘画上造诣很深,而且对医学、考古、水利等诸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才华洋溢,万古风流人物,因此在楹联上也流传他的一些故事。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天,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松树下对弃围棋、对弈间,忽有几颗松子掉落在棋盘上,苏东坡触景生情,信口念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也凑巧,此刻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悠闲垂钓。黄庭坚院视了一下,应声对出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下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有一次,他与苏东坡同乘一船,东坡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的样子,不禁出对戏道:

       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帐。

       少游一时无可为对,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仰一俯的样子,于是对出了下联:

       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老销公听了,亦大笑不已。

       秦观,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第三个题目:“对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域,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的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

       苏东坡被眨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借助讲学以排遣心头郁闷,慕名而来考络绎不绝,黄州简直成了学子文士荟萃之地,于是他的名声日响。不知怎的却惊动了朝廷,便派来一名考官,名为巡视讲学,实为查看动静。经过一番密访,没发现苏东坡有什么越轨之处,但考官并不甘心,想方设法要把东坡的名声压下去。

       一天清早,他对东按说:“苏学士名杨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我要见识见识,请找几名前来面试。”东被即刻挑了十名学生来见考官。考官与东坡并肩坐在台上,学生一字横坐在台下,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考官心想,要当众出苏氏的丑,只有钻冷门。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不考别的,只要你们对一副对子。我出上联,你们对下联。”于是,指着外面的宝塔说: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这些学生以为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没想到要对对子,完全没做思想准备,十分紧张,越紧张越不会,越不会越感到对不起老师,一个个大汗淋漓,满面羞渐。考官见状大为得意,指着第一个学生问:“你会对吗?”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开口,低着头,伸出手摇了两摇。考官又指着第二个学生:“你呢?”那个学生,也同样把手摇了两摇。考官一直问到最后一个,结果都—样。这时他再也不想掩饰幸灾乐祸的心情,直视着东坡,带着嘲笑的口吻说:“苏学士,这„„”还没等他说完,东坡忙说:“这样简单的试题,如何能考住他们?”

       “那怎么他仍都对不出来呢?”

       “他们都对出来了。”

       “他们明明接手表示不会对,你何以知道他们都对出来了?”

       “考官大人,你把他们召在一起面试,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前面会对的又不能说,否则后面就会一一因袭,所以他仍只有打手势,其实这手势就是他们对的下联。”

       “苏学士,我倒要请教,这手势怎么就是下联呢?”

       “考官大人,你的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他仍对的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这时台下的学生如释重负,无不露出了笑容,周围的人更是赞叹不已,而考官却目蹬口果,无言以对;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第二篇:禅宗故事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禅宗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亮心中的灯

       趁着寒假,读完了一整套《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这套书用讲故事的趣味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将中国智慧运用于当下,我也能轻松读懂。而其中《禅宗故事》这本书中的“觉悟的故事”最引我入胜。

       故事中写道:一天晚上,德山宣鉴站在龙潭崇信身边。眼看时间很晚,崇信说:“夜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德山宣鉴礼貌地打了声招呼,走出法堂朝外一看,说:“天好黑呀。”此刻,崇信法师点燃一根纸烛,伸手递与德山宣鉴,意欲与他照路使用。德山宣鉴伸手去接,崇信法师忽然“扑”地一口将纸烛吹灭。此刻,德山宣鉴心中豁然开朗!

       “你见到了什么?”崇信问。

       “心中之灯。”德山宣鉴回答。

       故事很简短但包含深意。就像这个单元的引子写道:“心中一盏灯,天上万盏灯”。佛家认为佛法就像明灯,照亮黑暗,其实“灯”就在宣鉴心中,靠自己来“点”。

       我似懂非懂。但我明白此灯非彼灯。

       夜晚,闭上眼睛,照常床头点着一盏小夜灯,我却始终睡不着。前些天看的那场电影,稍有些血腥和恐怖的镜头画面总是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睁开眼,左瞧瞧,西看看,看着孤单的`书桌和红色的转椅,看着在“滴滴答答”不停地走动的小秒针,看着天花板上的小丑吸顶灯,毫无睡意。

       过了一会儿,听见有人开房门,我赶紧抬起头来,妈妈见状,俯下身子,凑在枕边,轻声地责备了一句:“很晚了,怎么还不睡呀?”我赶紧闭上眼睛,随后,感觉到妈妈的手摸了摸我的头,又重新帮我盖了盖被子,然后隔着被子在胸脯前拍着,很慢,很慢,很轻,很轻,轻到让你感觉不到。这感觉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睡,妈妈吟唱《摇篮曲》的温馨一幕。

       “吱---”听见房门再次响起,我知道妈妈走了。我没有再睁开眼睛,因为只有这样似乎还能感受到刚刚妈妈那双手还在有节奏地拍抚着我,只是很慢,很轻,很温暖。

       此时的我,闭着双眼,而在心中却亮起一盏灯,就像宣鉴心中的那盏灯一样,照亮黑暗,照亮孤独,妈妈的温柔充盈着我的脑海,渐渐地,我的睡意开始蔓延……

       【禅宗故事读后感】

       1.禅宗故事

       2.《心经》与禅宗思想

       3.《心经》和禅宗思想

       4.禅宗与白居易的闲适诗

       5.《金刚经》与禅宗

       6.关于佛教禅宗始祖达摩的传说故事

       7.一滴水禅宗智慧故事

       8.禅宗智慧故事一滴水的哲理故事

       9.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有感

第三篇:拈花一笑看禅宗

       拈花一笑看禅宗(张磊2022级学号:1142032048化学学院)

       禅宗,作为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在中国的佛教发展进程、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正法眼藏开山门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记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从此,一个代表佛教无上心法的宗派——禅宗,诞生了。

       从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尊者开始,引发那个微笑的洞见通过二十八代祖师在印度传播着,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阇夜多、婆须槃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

       公元520年,达摩一行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南海。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年九月二十一日。广州刺吏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丁未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达金陵(按,即今南京)。武帝接见了达摩,问他:“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知

       道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

       二、东方传法大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源于禅理在世间已经广泛传播,禅理在世间已经不新奇,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对世间涅槃影响力降低,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不被社会需要,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过于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虚云和尚在近代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已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为禅宗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禅宗的流播地区主要为江南一带,集中于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一带。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铃木大拙至美国宏法,禅宗在欧美大受欢迎,遂将禅宗的影响力推至世界各地。禅宗的这个“禅”字由于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谓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潘国静禅师曰:禅来自于生活,是长期对生活积累时的顿悟,禅不受知识的约束。

       自南宋之后,禅宗衰微,明末憨山德清大师已有禅宗五家不振之叹,称临济宗风,独有紫柏真可大师可承续,然后继无人。至于民间,则以因莲池祩宏、藕益智旭大师的倡导,以三教合一、禅净双修为主流。虽然说禅净双修,但实是以净土宗称名念佛求往生为主,已经不是原有禅宗宗风了。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使得当时的僧人唯以

       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失去创新的生命力,为禅宗的衰落期,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

       三、近代式微又复兴

       明末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在浙江天童寺传授临济禅法。其弟子汉月法藏,作《五宗原》介绍禅宗五家,以圆相为万佛之祖,临济为正宗,但受到圆悟法师反对,作《辟妄七书》、《辟妄三录》以反驳。法藏弟子潭吉弘忍作《五宗救》,为法藏申辨,并认为《辟妄》诸书为伪书,加以批判。清初,法藏一派在南方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清世祖爱好参禅,曾召海会寺憨璞性聪、浙江玉林通琇、木陈道忞、茚溪行森、旅庵本月、山晓本晰等入宫内说法。清世宗曾自号“圆明居士”,把古德参禅语要编辑成《御选语录》共十九卷,更从章嘉国师学习禅学。章嘉国师就是负责把《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世宗皇帝,自许为禅宗血脉,编集《雍正御选语录》,并撰写《拣魔辨异录》,以上谕要求各地地方官对法藏、弘忍一系的僧人严加调查取缔,这样实属国王护法。

       四、影响深远多方面

       佛教自汉代进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初唐,终于出现了适合中国国 情的本土化宗派——禅宗。所谓禅宗的“禅”字虽然由梵文“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也就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但二者之间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禅那”指经由精神的集中而进入有层次冥想的过程,是佛教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中国的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对本体的领悟,或对自性的参证;冥想和思索,反而会失去禅的精神。

       禅宗相传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祖释迦牟尼“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期六祖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禅宗初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唐朝中晚期禅宗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又从明朝中晚期开始逐渐衰落。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唯一宗派。五祖弘忍

       后分南宗、北宗两派。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因而从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意义的,也不乏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即便禅宗作为佛学宗派已渐渐衰落,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磨灭。①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西汉末年,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封建统治阶层中开始流传。佛教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此时,佛教只是君王士大夫的新鲜消遣;连年战乱使普通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印度佛教的那些教义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因而在民间的流传度不高。

       佛教的传播者意识到佛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糅合。频繁的战乱,窘迫的生活,乱世中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使得人民急需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宗教的普及便有了基数庞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统治者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消遣可以用来作为巩固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佛教一枝独秀,乘势而起,成为维护中央政权,传播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工具之一。然而唐中期以后,地方割据,局势混乱,寺院经济衰落,僧尼纷纷还俗,佛教各宗派也纷纷衰落,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岌岌可危。然而,禅宗应势制定自给自足的僧规,争取到生存主动权,度过了这一难关,保存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扬。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读经、坐禅等一类传统佛教的觉悟或成佛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佛教的最高目的,而教化教徒们从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去追求。正如慧能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种顿悟的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关键的是,禅宗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方便普通民把握和操作,使信佛和修佛不再成为统治阶层的专利,因而迅速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宗派,佛教也一跃成为中国信奉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宗教。因此,禅宗对于佛教在中国特殊时期的存活和继而空前发展普及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②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禅宗的开发自性和即心即佛的思想是宋以后儒家理学思想的源头,对于中国哲学思想有重大影响。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等大家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尤其是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从禅宗脱胎而来的。禅宗与道教的思想沟通更为明显。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道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禅宗中顿悟的思维方式。

       明代以后,亦佛亦道的思想在整个社会中盛行。禅宗崇尚实践,勇于革新的精神,对中国两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③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禅宗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对文化形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方面影响很深,在中国文化史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印记。首先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中国一直有“学诗浑如学参禅”的说法。艺术的创作产生都需要灵感,需要来自精神体验上的顿悟,这与禅宗所说的自性而生的顿悟学说有共通之处。提倡不拘一格的创作态度,依循直观直觉的审美标准,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最境界,都受到禅宗的修行方式、态度、追求的影响。白居易、王维、苏东坡等唐宋名家,都深受禅学思想熏陶,作品中充满了禅机。

       其次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中国的书画等艺术创作,讲究禅味,从整体上体现出作品的感染力,将的思想通过情感共鸣传递给观者。禅宗的出现,使绘画从写实性中跳脱出来,着力于对空灵、幽远的画面意境的追求。而由于当时禅宗在中国发展影响很深,许多文人也常出入寺庙或向高僧请教,或与高僧一起吟诗作词,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写禅诗人。“言有穷而意无尽”,借字以写无限,借声以说无响,借色以明无形,诗词的意境远远超越了文字。

       ④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禅宗作为封建统治阶层用来麻痹人民思想以达到统治目的的工具,从普及之初就对国民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钱锺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写南宗禅把“念经”、功课”全鄙弃为无事忙,要把学问简至无可再简、约至不能更约评价南宗是“不看经卷,不坐禅床”。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强调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

       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禅宗对于佛教修行方式的简

       化,从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对于自我约束的严谨性产生动摇,对于困难容易采取回避和变通的方式。而禅宗重感觉而轻逻辑的思维方式,凡事“只可意会,不可说破”的处世方针,使中国人性格中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在逻辑科学方面较西方人缺乏。但客观看待禅宗,其宣扬行善普世、修身养性、崇尚孝道、依靠自我成佛等精神对中国人民性格的塑造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千百年禅宗影响下,中国人民呈现出了以和为贵、重视家庭伦理、自强不息的性格。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还运用了儒家的基本思想。儒家是关于人的现实世界的学说它制定了各种道德伦理规范。这些也是可以通达禅宗的。“心平何劳持诫,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在这样的一种规范中, 人一方面约束自己的心行 另一方面遵守人际关系的既定秩序。比儒家色彩更甚的是,禅宗具有浓郁的道家文化色彩。有人甚至认为禅宗就是道家化的佛教。道家否定世俗世界,避世无为的生活态度,采用玄学化的思想和学说,这些都能在禅宗身上找到或显或隐的影子。因此,千年来,“无为”、“中庸”成为中国民众,尤其是文人身上的主色调。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在中国的佛教发展进程、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从侧面影响到后世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形态。禅宗暗合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天人合一论符合以和谐中庸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秩序,规劝人们放弃“苦海幻像”的“蜗角之争”,成为权利阶级巩固统治的工具,使中国千百年来呈现出安于当下、中庸简约的民众状态。虽然禅宗经历着从鼎盛到衰落再到中兴的曲折历程,但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会永远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第四篇:禅宗的起源

       浅谈禅宗与文学的融合性

       汉语言文学 余乐 13407116

       摘要:本文通过对禅宗的起源、发展及其思想特点的介绍,加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作品的简要分析,从最高意旨、语言、意境等特点,浅谈禅与中国文学尤其与诗歌之间的共通性、相容性,以及禅境与诗境的完美融合。关键词:禅宗

       文学

       语言

       意境

       一、禅宗的起源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最初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后来随着它的广泛传播才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最初佛教是经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明帝时期。佛教初传时正值中国盛行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社会上一般人或者认为佛教是一种崇尚清虚无为的理论,或者把佛陀当作拥有攘灾招福的大神来信仰,而西域圣人则被看成是某种类似巫祝一样的角色,所以佛教最初是在皇宫深受帝王将相的信奉。

       随着早期西域僧人对佛典的汉译以及玄奘西天取经带回大量佛教经典,中国古人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加上中国本土文化的道家学说的相似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是简单的移植,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而从佛教各宗派的特点可以看出,禅宗就是佛教“中国化”最明显的一个宗派。

       禅宗的兴起和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佛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佛教以强大的寺院经济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个大的宗派,尤其是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最具特色,可以看作是中国化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代表。

       禅宗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形成较晚的一个。禅,本来是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就是宁静安详地沉思的意思。从印度佛教的静虑修行到中国的禅宗,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早在佛教初传时,安世高和支谶就把小大乘禅法介绍到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专门修禅的僧侣,他们或独自静修,或聚众传习。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加剧,社会上又出现了大量流民,其中不少就是以游僧的面目出现的,他们构成了禅宗先驱者的社会基础,中国禅宗的早期领袖就活动在这一时期。传说中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其弟子惠可,再传弟子僧粲由此出现。

       而为禅宗的全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即是神秀和慧能。随后经历了“南北之争”,出现了“五家七宗”。其中被弘忍大师密授“法衣”的慧能,则确立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后来流传的禅宗思想都未能跨出《大乘起信论》和《六祖坛经》的范围。

       禅宗的思想特点

       兴起于唐、五代时期的禅宗,与天台、华严、法相等经院化的宗派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禅宗从民间兴起,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排斥经典和偶像的权威,甚至于“毁佛駡祖”,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自尊和自信意识。

       其次,禅宗既反对只注重经典解释的经院派学风,也不局限于一般的止观静修,而是以自给自足的禅居生活为基础,扩大禅的范围,认为应该随时随处地发掘和体会自己本然具备的觉悟心性,在行、住、坐、卧等平常的生活之中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主张“平常心是道”,从而形成了一种随缘任运、逍遥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三,禅宗一方面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对自己本性的直观方法和觉悟境界的不可言传性质,另一方面也并不完全排斥语言文字的启发作用。后来五家七宗在具体的理论风格和接引学僧的方法上竞相立异,各树一帜,表现出极大地创造力。如临济宗有“三玄三要”的手段,擅用峻烈的机锋单刀直入,使学人猛然醒悟,有时甚至不惜棒喝交加;曹洞宗因材施教,用稳顺绵密的风格设计出一整套方法来接引不同层次的求法者;杨岐宗主张循循善诱、步步启发;云门宗有“三句语”;黄龙宗有“三关”等。宋以后,临济、云门、杨岐等宗更提倡公案、看话、颂古,以文字解禅的风气盛极一时,还创造出“语录”、“灯录”等文体来专门记录历代禅师的言行。

       二、禅宗与文学的终极关怀

       禅宗作为一种宗教派别,必然带有宗教关乎人类终极情怀的意蕴。禅宗以“明心见性,彻见心性”的本原作为终极关怀,让人感悟到自身的佛心、佛性,无须向外求佛,只要内心澄净,必能领悟人生真理,超越生死。陕西师范大学吴言生教授在他的《禅宗三书》中提到,禅宗的思想体系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静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无论是“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还是“境界论”,最终目的都是想要通过一种顿悟,让人穿透迷雾,了解宇宙世界的生生灭灭,世间生死循环的真理。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物,最终极的目标也是在体悟人生、探讨生死。文人们希望通过文学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宇宙万物的一种认识,通过对生活百态的描摹书写,从中提炼出生活的哲理,从而使子孙后代在这些文在记载中获取种种感悟,最终也能了悟人生的真理。当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在这期间,禅宗思想给中国古典文学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文化,从魏、晋以后,随著时代的衰乱而渐至颓唐之际,却在此时,从西域源源传入佛教文化,乃使中国的学术思想,突然加入新的血轮,因此而开展南北朝到隋、唐以后,佛学的勃然兴起,而形成儒、释、道三家为主流的中国文运。尤其在中国生根兴盛的禅宗,自初唐开始,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洪流,奔腾澎湃,普遍深入中国文化的每一部分,在有形无形之间,或正或反,随时随处,都曾受到它

       i的滋润灌溉,确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功用。”

       因此,禅宗与文学都是在为体悟和思考人生而存在。它们都有相同的终极关怀,禅宗里体现的辩证法的哲学光辉的本体论、感悟论、境界论和迷失论,必然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其中的教外别传、以心传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内心体验,也恰恰与文人对外在事物的内在理解以及老庄“意在言外”的思想暗合。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文学也为禅宗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外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下面,就禅宗与文学表达的几个共性来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有效结合。

       三、朦胧模糊的语言环境

       1.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在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所谓十六字心传中,“不立文字”是重要特色。不立文字,就是不凭借语言文字来解释、传授教义。传教的人不立文字,学佛的人不依文字,其根本原因在于禅宗认为语言在传递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意义,因此,佛学、佛教最精微最深刻的义理,在佛经的文字以外,在语言以外,“第一义”不可说。禅宗语言作为一种宗教语言,总是试图将信仰者引向对绝对、超越对象的思考,这种性质决定了禅宗语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故有离相、离境,无念、无心,超四句、绝百非之说。正如宋代文学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诗辨》中就读书与作诗之关系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诗有别材, 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 多穷理, 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者, 上也。诗者, 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所说的作诗之道和悟禅之道一拍即合,都是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这也是禅宗与文学在表现方式上最基本的共同点。

       2.寓言、重言、卮言

       虽然禅宗倡导“不立文字”,但要传播和发展禅宗的思想教义又“不离文字”。“不立”并非完全认为“真如佛性”在文字语言之外,“盖无上妙道,虽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ii见”阳功。“不立文字”的表现方式,包括棒喝、圆相、体势、默照等纯粹不立文字的表现,但也有“不离文字”的绕路说禅的种种表现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寓言式。所谓寓言就是假借形象思维寓理于事,表达己意,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这种方法使禅说具有了活泼、自然的魅力。有些比喻或寓言,并不直接揭明喻体的内容,而与禅佛之理相通。如喻指诸法皆空的空无性:如镜照面喻、虚空喻等。禅宗典籍就是寓言的大结集。如:“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则眠,要坐则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则取凉,寒则向火。”’第二,重言式。所谓重言,就是借重古人之言以申明自己的观点。重言重立旨,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这种传释方法对扩大禅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禅宗注重对重言即假借他人之言行方法的运用。禅宗祖师认为应该提出公案中某些语句作为“话头”(即题目)作参究,对公案中的话题起大疑情而获得开悟。其目的在于“杜塞思量分别之用”、“扫荡知解,参究无意味语”。第三,卮言式。所谓卮言就是依文随势而出现的一些零星之言,卮言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卮言以概念流动性和灵活性随文依缘、娓娓道来,于自然之中揭露逻辑思维的矛盾,时时给人以启悟。如禅师开示学人的大眼目:“汝等诸人,尽是疃酒酒糟汉,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iii

       而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在其《庄子·寓言》篇中就已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天均者,天倪也。”三个概念。《庄子》中的寓言大多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借用其人来言我意,也就是说,《庄子》这里借用寓言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是利用寓言来表述含义,这是一种意义世界,不是一种现实世界,然而这种言语方式所表达的理都是可信度较高的,这种本质和外象的比较上,《庄子》注重的是本质,故认为其信任度为“十九”;重言是寓言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言的引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寓言,使其表达上更加具有正确性,它是寓言当中名人多言语的重要言论。而《庄子》要突出的是卮言,卮言也就是一种不拘于时代空间因时因地而变化的言语,它是一种出自于内心的但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断的言语方式,它是言语者无心状态下的所说的言语,没有固定的指代评议,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就像是风和水一样,不拘泥于形态上有什么规定,是一种打破世俗语言规则的随心所欲的言语方式,这恰好契合了禅宗当中“随缘任运、自由逍遥”的境界。

       3.象征暗示性

       禅宗语录具有象征的暗示性,很多“第一义”都是用象征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说,特别常用的就是在禅宗语录大量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夸张。比喻在禅宗语录的运用中又可分为“假以为喻”、“实事为喻”两种。象征即创造,创造离不开象征,二者实为一。禅宗语录的象征常常超越语言之外,有涵盖棒喝、打地画圆、刀劈断指等象征。通过象征暗示使禅宗要义得以传世。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时,答之以“庭前柏树子”、“麻三斤”等随意性象征语。这种看似随意性的语言文字其实是颇具匠心的语言方式。

       文学当然也采用象征型的写作手法,称为象征型文学。它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象征,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黑格尔认为:“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的本身。

       iv因此,„„象征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屈原喜欢用芳草美人象征帝王将相,周敦颐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比喻人的高洁,还有寒冬的腊梅,高崖上的青松,鸣叫的夏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人的品质有一种共性,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自然事物去探索背后隐藏的实质含义。

       四、物我两忘的超凡意境

       1.意境的情景交融

       禅宗强调“对镜无心”、“无所住心”,目的是要重视人的本心,通过看到自己内心原有的空明,达到一种物我两忘,超越时空的境界,形成“心远地自偏”的淡远心境。但这种无所住,与宇宙、自然、人生合为一体,具有某种诗意和牧歌韵味的禅境,同时又是一种令人悠然神往的美的境界。如禅宗谒语:“白云山头月,太平松下影。良夜无狂风,都成一片境。”就是一首蕴含禅味的诗。这与王维的某些诗作如《鹿柴》、《辛夷坞》相同,都指向了一种空灵淡远的意境和诗人清静虚空的心境。禅境与艺术是相通的。“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

       v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禅宗与文学境界之所以相通,根本原因在于禅境与文学意境都是一种主客体的统一。禅宗强调我即是佛,佛即是我,佛我一体,文学意境则体现为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因此,禅宗影响下的追求“物我合一”的艺术创作实践,以及禅宗的佛我一体理论,为文学意境理论的美学规范提供了依据。唐代诗僧皎然在其《诗式》及其他文论作品中,最先阐说

       vi了有关意境问题。他曾说过:“诗情缘境发”。把诗歌的基本因素情和境有机地统一起来。他认为艺术意境即诗中的自然景物里浸透着的感情色彩,是情与景的交融,就像佛我一体。诗中的境不等于单纯客观世界的境,因此要 “气象氤氲”、“意度盘礴”(《诗式》)。皎然还进一步把比兴与意境联系起来,赋予比兴以新的内容,以此区别于单纯取象作比而不融境于情的修辞手段。司空图在其文论作品中也特别强调意境,所谓“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诗品》)与“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斯尚”(‘与王驾评诗书》)是同一意思,都是要求情景交融。“意象”要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境”而无“思”,有“象”而无“意”,都只是写到生活的表象表层,而无对深层的“意”的追求与展现。艺术的“禅境”也就无可言说了。严羽更是“通禅于诗”(钱钟书语),主张“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吟咏情性”(《沧浪诗话》),将诗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的兴趣视为美的极致,指出了艺术意境创造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同样是情与景相交融的目的。

       2.意境的虚实结合

       般若学是禅宗的哲学思想基础,其基本观点如空观、中观、静观等很能为诗人和诗论家所接受。诗论家们甚至直接运用禅理来总结和概括艺术审美实践经验,提出诸如意境的虚实结合说之类的有创造性的审美理论。般若空观主张的假相非相,实相无相,空纳万境,万境皆空,如水中月,如镜中象;中观主张不离二边,不即二边的思维特点;静观主张视实为虚,视动为静等等。禅宗这些见性之妙深深地影响着唐宋之后文艺审美实践中对妙境的体味,深化着道家有关虚实关系的见解,使得中国艺术中的“超旷空灵”与特有的虚实观念结合在一起。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文论家们对意境中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的注重和理论概括。

       韦应物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王维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幽鸟,时鸣春涧中。”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诗都是通过对山川气象的描写,进入实相无相的空灵寂静世界。皎然将这类诗总结为:“诗人造极之旨,心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诗式》)。在《诗议》中进一步明确地概括为:“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诗议》)。这些都染上了般若空观思想,对意境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作了一定的理论概括。引空观、静观、中观进入诗学领域,以禅论诗,对意境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作出精辟的理论分析和概括,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意境的意在言象之外

       禅宗要求彻底摆脱实在有限(文字)的束缚,而于内心无限中追求本体,因而主张“不立文字”。这种不立文字,较之庄玄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在认识上进了一步,后者为了意之得,鱼之获,不得不重言之立、筌之作,以致《老子》有五千之言,《庄子》有大量的寓言之作其言其作都很精深巧妙。而禅之不立文字则甘愿去掉一切言筌工具,直取心肝佛性,发展了庄玄“意在言外”的哲理,影响后世,将六朝以来略形得神、言外求意的创作理论推上了高峰,促发了对象外之象,即意的追求。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司空图的审美意蕴超象显现的理论观点。

       司空图在其《诗品》和其他有关论诗的文章中,集中表述了意象美学的基本主张。他提倡“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极浦书》),把中国传统的意象论美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对此评为“至美”。在他看来,象、景、韵、味都是可以直感的浅表东西,真正的审美应是“超以象外,蕴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也就是要创造有蕴涵的形象,“不涉理路,不落言万筌”地“吟咏情性”,使人们在文字层面的深远之处求得意蕴,从有限的形式观照无限的意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司空图认为能达到这种至美的境界,足可以收到“语不涉难,己不堪忧”(《诗品》)之效,而这正如禅宗“不立文字,直取佛性”所达到的境界。因此可以说,司空图的意象美学理论,实际上仍是对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他的艺术超象显现的理论,为后面要讲的“取境”这一意境的艺术创造理论,提供了一个依据尺度,艺术意境创造的至美也就是超出“象”而趋向无限。

       4.意境的艺术创造理论

       皎然论诗重“取境”。意境说是他的美学理论核心,“取境”则是他的美学理论的一个中心论点。诗人的“取境”在他那里被视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如《诗式》中云:“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诗式》)。在《诗式》中还专立“取境”一条,以说明其要领。而这些正是在佛学认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在创造意境方面,禅宗主张“观境”,即在观照自然中求得净心。也就是以客观欣赏的态度去体察“境”,又在自然的“境”中求得内心的感悟。这种认识自然的态度和方法应用于艺术审美之中,便会产生一种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境界。这一境界也正是皎然提出的“取境”所要达到的境界。皎然所谓的“取境”,就是要把情与景统一起来,于境取像,令心造作,从而获得象外之奇,文外之旨。由此他还提出如何取境的主张,那就是要居高望远,“如登衡山,观三湘、鄂、郢山川之盛”,“绎虑于险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诗式》)。他还特别强调神思的作用,指出:“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诗式》)。这神思其实与禅宗体悟真如佛性的“瞬间顿梧”是极为相通的。禅宗有一著名公案,即青源惟信禅师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它阐发了直觉观照和冥想的构思过程,以致达到 “梵我合一”的境界,前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与后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绝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念虑内忘的直觉体悟以达到内心的梵我合一与“取境”是何等相似。因此,皎然援引佛学禅理而阐明的意境理论,尤其是他的“取境”理论,对后人丰富和发展意境理论,具有极大的引发意义。

       参考文献: i 南怀瑾 《禅宗与道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2年 ii 祁志祥.佛教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iii 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祖堂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 iv 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页 v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vi 《皎然诗全集·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教上人房论涅盘经义》,卷815

第五篇:禅宗的日本环境设计

       闪烁出禅宗光辉的日本环境设计

       关键词:纯洁意象、简素美学、寂静、禅心、环境与自然

       摘要:

       日本的环境设计是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的,在禅宗思想的启发下,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他们将禅宗理念融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而使环境与自然保持和谐,让传统和文化得以延续。

       他们将禅宗纳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构思之中,并将这种美的意识升华,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

       闲寂、幽雅、朴素为日本环境设计禅意空间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环境设计追求的一种高境界,也是作为日本设计师创造空灵、简朴意境的艺术原那么,在表达出对人与自然尊重的同时,又巧妙地将居住者引入寂静的环境中,为现代人打造一片灵魂的栖息之地。

       日本环境设计的禅宗理念就是崇尚自然,善于利用天然的自然材料,并忠实于材料的本性,以呈现材料的品位,而对瓷砖、玻璃、铝合金等这些冷漠的现代工业材料的使用,那么慎之又慎。尽量摈弃华美的材料堆砌和讨巧的精美装饰,禅宗简素的美学理念使他们的环境设计朴素大方,耐人寻味!环境设计一旦表达出健康、朴实、谦虚的禅宗精神,自然会使居住者的心境平和与安祥,有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其实,禅宗推崇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因为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是优雅地活着。

       前言

       或许是长时间浸淫于国内众多五花八门、五光十色的杂乱环境中之故,因而在日本游历时,所触及到那宁静而简素、闲寂而纯洁的城乡人居环境设计,似乎将我浑浊的视觉过滤了一遍,不但去除了杂色,而且感受到了一次美的洗礼:

       空明、澄净、洗心!同时,心里又暗自赞叹日本对环境设计的思考,远比我们成熟与理性。令我颇为不解的是,同为建筑物,同是园林景观,同属于东方文化,但日本环境所呈现出的闲寂、幽雅、自然和简素的意象,为何使人产生出目无杂色、耳无杂音、心无杂念之感?

       身临其境,我全身仿佛被禅宗的意念所浸透了,这种幽玄、静寂的境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日本或许是世界上受禅宗思想浸染最多的国家,日本的环境设计也多是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的,在禅宗思想的启发下,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他们将禅宗理念融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而使环境与自然保持和谐,让传统和文化得以延续。

       他们将禅宗纳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构思之中,并将这种美的意识升华,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

       其实,禅宗所推崇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表现出一种禅宗意趣的意念,保持一些自然的状态,减少人工的痕迹,以表达出一派山林、田园的清新之气。

       因为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呼唤和向往是的回归大自然。

       近年来国际上发出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的强烈呼声,提出了建设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及生态城市等回归自然的设想。

       这里的绿色不仅指浓郁的森林,也包括树木和所有绿色植物构成的绿色环境,是人们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场所,因为重视生态环境平衡才是适合人居住的环境。

       环境设计一为自然环境、二为人文环境,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理想的环境设计意味着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都得到适当的表达。从物质层面上讲,良好的环境设计意味着平安、舒适、高效、与自然环境和谐、整个环境系统是动态循环的有机体系,从精神层面上讲,良好的环境设计反映着人类文化及美学价值特征的多样性,并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公众的情感需求。

       一、环境设计的家常境界

       大凡美的东西,都是自然的流露。正如佛语所言真佛只说家常话,意为佛法就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的环境设计也多是追求禅宗的家常境界,理想的环境设计应呈现出一种平常百姓家的场景,亲切而自然,平凡而朴素!

       因为禅宗的精神便是崇尚自然。

       日本一乡村小吃店

       禅宗的理念能够使人富有诗意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嘈杂与喧嚣,与自然贴近,善于运用天然材料打造自己的居所,过着一种宁静,简朴和有品味的生活,使人们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一面馆的园林小品

       青苔斑驳,清水长流,树木掩道,细竹篱笆,石灯伫立,如此窄小的空间,竟能营造出如此精巧的园林景观。

       日本寺院一角

       禅宗的境界,是以极其精致、细腻、丰富、空灵的精神来体验的。

       日本的环境设计善于使用自然的材料,以表达出质朴与简约的风格。摈弃华美的材料堆砌和讨巧的繁杂装饰,充分表达材料的肌理质感,展现材料的天然之美。因为天然之材不仅可反现出环境的家常境界与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表达出健康、朴实、谦虚的禅宗精神,使人的心境平和、安祥,有一种超然物外之感。在环境设计中营造一种家常的境界,也是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的好方式。

       环境设计要到达一种家常的境界,就应忠实于材料的本性,呈现出材料的品位。慎用瓷砖、玻璃、铝合金等这些冷漠的现代工业材料,善于运用禅宗简素的美学理念令我们的环境朴素大方。我们的环境一旦呈现出朴素的性格,无疑也在警示我们凡事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不应盲目地搞假、大、空的和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用虚假的、滥情的形态来构造空间,使人缺乏亲近感,冷漠而生硬,粗陋而乏味!

       以实物作招牌的商铺

       当今社会充满着一种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人生价值观,使得城市民众的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日益恶化.禅宗的思想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帮你抵御物质与金钱的诱惑,使你过着一种理性而健康的生活.乡村的小路

       乡村的小路干净而又简素,反映出日本民众即使物质生活贫困,也要保持精神生活丰富充实的禅宗意识.京都一民宅外墙

       从日本的私家建筑中,在整洁、简朴、雅致与秩序中隐藏着一种禅宗文化。

       以往我们国人习惯于用豪华的、昂贵的材料来展现建筑与环境的高大与气派,用威严的、粗暴的设计语言令人感到卑微与驯服!

       这些华美的外表只能让人关注其形态特征,而忽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家常的环境设计便是倡导人们健康的生活观念,物质生活即使清贫,现代人也要保持精神生活充实的禅宗精神。

       其实,环境设计是一种最普通的活动场所设计,它里面蕴藏着平常人的人生百态。日本的环境设计在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追求与环境共生的人生境界的同时,强调从简朴而丰富、微小而具体的事物和操行中表达人的尊严,从而反映出禅宗谦虚的品德。

       二、环境设计的闲寂境界

       禅,虽说是宗教,其实更是哲学,是人类追求情感满足长河中的一条重要支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求静的文化,禅宗作为一种思想,它可以推及身边很多事物。禅宗以坐禅的方式,让人到达心性的平和以及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当参禅者进入那种空寂之境时,宛如老僧假设定般的纯粹素净。倘假设一切的景物皆表现为空寂之情,从中体味观空如色的禅宗理念,让环境成为居住者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这样的禅境,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

       京都街头的禅味橱窗设计

       对于禅宗来说,自由即觉悟。因为外在对象被空了出来时,时空的具体规定性就被打破了。

       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大厦广场

       用禅宗的简素精神打造素色的现代城市,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艺术中延伸

       寺院

       寂静的寺院、稀疏的枯树、朦胧的山色、素色的花岗岩石,它们所表现出的平淡,单纯,含蓄和空灵之美,以及发散出的一种幽玄之美,无不透露出禅的空寂意境

       在当代社会中,环境设计无疑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组成局部,但这种居住形态可根据设计意念的注入和新材料的使用,使其成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禅境。因此,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应提倡

       简素、自然、寂静的禅宗理念,并让它深入群众的生活方式,使它既没有狂热,也没有神秘,有的只是冷静的虔诚。因为禅宗主张在个人的内心中去寻找解脱,或闭门养息,或面壁打坐,寻找平和与宁静禅,让你在闲寂的境界中,体会特有的质朴、洗练、纯粹、寂静和不张扬、不喧闹的内在品质。这种心境,通过经常欣赏自然山水田园之美,来满足居住者的安恬。从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反省中,抒发万法皆空、人生如梦的感触,以及随缘任远、超脱自如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环境艺术境界的欣赏,是居住者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与感受。

       日本环境设计中的闲寂境界表现出的平淡、单纯、含蓄和空灵之美,以及发散出的幽玄之美,无不透露出禅的空寂意趣,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当地以茅草构筑屋舍、苔鲜点缀墙壁、门庭石径通幽、庭园柴屝掩映、院落青草铺,尽可能的显现山野之趣,其简素的景致皆表现出闲寂之情趣,这种精练的视觉美感正是禅宗简素精神的再现!

       当人的心中到达一种空明的状态时,就具有反省的品格。禅定具有反省的品格,同时也反映出环境艺术的自然观和审美倾向。

       闲寂、幽雅、朴素为禅意空间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环境设计追求的一种高境界,也是作为设计师创造空灵、简朴意境的艺术原那么,在表达出对人与自然尊重的同时,又巧妙地将欣赏者引入寂静的环境中,为现代人打造一片灵魂的栖息之地。

       酒吧店面的禅意设计

       现代禅宗设计倾向于用更少的元素,来创造一种能激发人们想象与沉思的不寻常的场所。

       京都的现代建筑

       日本现代建筑强调地面、墙体、屋顶的存在,尤其是擅长用精致、光洁的清水混凝土墙,干脆利落地表达禅宗空的意象,使作品透射出坚不可摧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