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应把握三要素

第一篇:新闻报道应把握三要素

       新闻报道应把握三要素

       新闻,指对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如果捕捉到了新鲜、真实的新闻素材,在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标题新颖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如果能够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有吸引力,则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如这个标题:

       某学校小学师生“火灾逃生”长见识

       这个标题简练地交待清了具体事情及结果,让读者一目了然,且很想知道:火灾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火灾逃生”要加上引号?这样就能引导读者看下去了。

       二、导语简明

       一条新闻能否抓住读者,往往取决于它的第一段、第一句,这就是导语。新闻导语应该是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概括,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有趣。《某小学师生“火灾逃生”长见识》是这样写的:

       11月6日下午,某小学师生参加了区消防大队的消防演练。忽然响起了尖利的警报声,通往安全地带的出口一时间烟雾弥漫„„

       这篇报道开头极为精练,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完整地交待清晰了,还逼真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消防演习场面,引人入胜。

       三、主题明确

       主题就是新闻的中心思想,可以以翔实的场景描述和细节描写莱逐步揭开“谜底”。“发生紧急火灾,同学们不要慌乱,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疏散标志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广播骤然响起,一时间,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书包捂鼻,有秩序地向空旷的操场安全区域疏散。历时不到2分钟,一场消防“火灾逃生”演练顺利完成。

       这样,一篇完整的新闻稿就“出炉”了,你掌握其中技巧了没有?

第二篇:人大监督要把握好“三要素”

       人大监督要把握好“三要素”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新形势下,如何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成为各级人大关注的重要问题。人大监督要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三要素”。一是要明确人大监督的方向。人大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突出重点,注重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监督的内容上,要按照中央五号文件和监督法的规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以“党政关心的重大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大能够帮助解决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精心选择监督课题,认真提出建议意见。在监督的方法上,要本着依法、及时、广泛、实用的原则,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公告、会刊、媒体等形式向代表通报和向社会公布,广泛宣传报道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要以帮助部门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为前提,而不能专挑毛病、一味指责。在监督的角度上,准确把握人大的性质,将人大监督与党的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区别开来,决不能代替他们行使职权,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

       理服人。

       二是要拓展人大监督的渠道。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深入,对人大监督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人大监督要注重在丰富形式、深化内容上下功夫,提高人大监督的质量。在人大监督的运作形式上,要充分运用、输代表建议意见、听取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开展执法检查、加强个案监督、开展工作评议等多种监督形式,拓宽人大监督的渠道。在人大监督的具体操作中,要重点做好办理代表建议意见工作,在坚持“人大代表写建议、人大领导审建议、党委领导批建议、政府部门办建议”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在督办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建议、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切实让建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在每个环节,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满意度。

       三是要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人大监督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做到“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人大主动”。首先要争取党委重视。中央五号文件的下发,为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各级人大组织要善于利用这一机遇,争取党委的重视,积极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下发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重点从制度和程序上,对人大履行监督职能的范围、内容、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各级党政部门接受人大监督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推动人大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争取政府支持。人大监督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能否进入决策范围、推动政府工作。为此,要围绕政府正在开展的工作为重点,围绕党政决策落实情况、重大事项办理情况、工作人员廉政情况等,切实做到政府与工作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再次要做到人大主动。人大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能之一。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不断调动人大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尊重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为人大代表履行人大监督职能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第三篇: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 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 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 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22年5月,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和2022年1月,我国南部一些地区遭受的五十年不遇的冰灾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二、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反映社情民意的任务,发挥着舆论向导、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既要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信息,也要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以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孰不知,这样做会失去报道的最佳时机,不仅使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022年11月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社会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反应迟钝,报道滞后,显得被动。二是由于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种报道与我们提倡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所抵牾,因此,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行政官员对于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生怕有损于自己的政绩,影响到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于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甚至编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欺上瞒下,对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一事当前,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不等于就一定是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不利。再说,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甚至域外媒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时下的新闻媒体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采取的措施,使群众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宣传科学的态度方法,使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即使解决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青岛石油在这次突发的冰灾事件中,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击冰雪灾害天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新闻媒体及时、详尽地对受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舆论学认为,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解除对环境的困惑。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所指出的:“人的一个基本心理功能是对外部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见,失去了这种理解和预见能力,人就会感到不安。”这在舆论上便表现为惶惑。因此,要引导舆论,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自我寻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一般还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对舆论的引导。

       受众知情权原先是个法学概念,后来又被新闻学所接纳,又称知晓权、了解 权、获知权等。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对于灾难性事件来说,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事件的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意见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这次抗击冰灾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或黄金版面重点报道这一重大灾情的真相,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分别对冰灾作了专题报道,并进行整点及字幕滚动式播出,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四、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这里实际上就是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由于“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忽视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这些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二)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新闻媒体大多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综观这类报道,我们总感觉到仿佛缺少点什么。问题恐怕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地起到呼唤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三)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则要求记者,勇敢地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积极地、及时而充分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又必须稳妥地、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又一个原则。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既要考察宏观 6 形势,注意传播环境,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又要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大量刊播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1994年1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3] 季寅妮:《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新闻窗,2022年。

       [4] 王欢院: 《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人民网,2022年12月。[5] 郭晋嘉:《盘点 2022国内十大灾难事件》,中新社,迈视网,2022年12月。

第四篇:了解新闻报道特点 把握新闻报道规律 (精选)

       了解新闻报道特点 把握新闻报道规律

       做新形势下合格的基层通讯员

       各位领导,各位通讯员:

       上午好!首先感谢孟镇长的关心、器重和帮助,给予了我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的的机会。感谢霞阳镇党政领导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说实话,由于我本人能力有限,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我确实做得很不够,还有很多地方得向大家学习,还得继续向我的师傅孟镇长学习,所以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课的,是来学习的。下面,结合我自己近几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基层单位通讯员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对之处,请孟镇长和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今天,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一是我想与大家一起简单地谈谈新闻的定义及特点,二是想与大家一起谈谈,怎样写好新闻稿件;三是想与大家一起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

       一、新闻的含义及特点: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就是新消息;指刚发生的事件。不妨查查字典,便可发现新闻的定义是,报道最近发生的事件或过去不为人所知的信息。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新近发现,“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大麻”,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也就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

       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各级媒体的首要职责,是新闻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一旦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是缺了存在的价值,最终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淘汰和唾弃。

       二是新鲜。“新鲜”的事实要具备两个基本因素: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它是人们欲知的事实。

       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二、怎样写好新闻稿件

       写作新闻稿有别于普通的文体,它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即把最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先是新闻标题,然后是导语,然后才是事件的叙述。

       因此,在新闻稿之前,要抓住这个新闻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把它浓缩成一个标题,并且要设法让这个标题容易吸引人。然后把这个新闻的主要内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写成导语,之后才铺开写事件。

       一、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比如,我去年就写了一篇旅游方面的文章。这个题材不好写因为以前县里在旅游方面发的稿子真的确实很多。那么标题就更难拟

       了。开始我想了一个这样的标题:炎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后来想想,觉得没新颖,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于是改成:全党参与 全民动员,炎陵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后来又改成:炎陵县依托“古红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最后想想:精心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后花园”—— 炎陵县依托“古红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又如:炎陵做好发展“加减法”。刚开始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写炎陵如何保护好生态,做到工业、生态同步发展,于是起了一个“炎陵发展工业不忘保护生态”的标题,后来想想,太普遍了,于是换成“发展中的炎陵做好生态文章”,炎陵发展极力作好生态文章,最好改成“炎陵做好发展加减法”

       二、导语。开始,我就说了,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金字塔式”。也就是越重要的越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导语不宜过长,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比如:我在写“炎陵三绝冲刺省遗”一报道中的导语就是这样写的:昨日,从炎陵县文化体育局获悉,该县正在整理炎帝陵传说、客家山歌、红色歌谣相关信息,近日将向有关部门递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此前,该县“炎帝陵祭典”、“炎陵三人龙”分别入选“国遗”、“省遗”。用了70多个字就把文中要写的主要内容写出来了。

       三、正文。关键是内容要充实,要有事实,要有说服力。新闻作品不能材料化、散文化,不能像写汇报材料一样,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十分空洞,一定要有具体的数字,具体的人,具体的做法,具体的事例。比如,我在写“炎陵做好发展加减法”一文中,就有2022年广东一电子器件厂到我县投产被拒之门外的事例,有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拒之门外的企业的个数103家,关闭了30多家企业,包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做好发展加减法的措施,从而得出我县保护生态的决心。如果没有这些数字,那就真的显得很空洞,有可能就是纯粹的喊口号了。

       举例:《炎陵客家山歌对起来》

       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照倒金字塔格式写成的新闻稿; 这篇稿子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标题,并且标题很容易抓住人。

       它的导语给出了一个基本事实,突出了它的新闻着眼点。

       它的新闻稿在一开始就很明白地回答了新闻的五个w.(什么事情what,谁举办的who,什么时间举办when;什么地方where;什么举办why)

       在叙述完基本事实以后,记者没有就此停步,而是向深度发展,给出了几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把一个简单的小新闻做成了一个有深度的报道,使读者从中间了解到了很多背景信息。

       三、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

       一,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善于运用“新闻眼”去发现和捕捉新闻

       新闻敏感性是作为新闻记者的必备素质之一。著名报人穆青曾经说过:“记者的新闻敏感,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解放,多学习,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人民,才能发掘很多新闻题材。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要不断地努力”,新闻界的老同志把它归纳为“五多”: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想。作为从事基层新闻宣传的人员,要时刻不忘政治理论学习,注重业务钻研,争作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通讯员。正如俞柏鸿老师说的:“发现新闻要用脑子,写好新闻要讲政治”。

       举发现刘朝华这一重大典型的例子。

       二、平时要有“四心” 一是要有热心。要有这个热情。二是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是要细心。(举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采访刘朝华的事情)。四是要有信心。其实我们平时的新闻素材很多,可以宣传县里、镇里单位发展的新思路、新成效、新举措、新风尚;可以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挖掘、发现先进典型。去年县里就发现了刘朝华这一重大典型,镇里前年就发现和推介了山垄邱厚福这一典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

       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平时要多问、多听、多看、多动脑,多动手,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多留心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新闻敏感就会一触即发,闪闪发光,从而写出篇篇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

第五篇:中美关系应把握三个道理

       中美关系应把握三个道理

       吴心伯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初即将登场,像往年一样,届时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要谈,有不少就事论事的道理要讲。但作为中美之间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更应该关注大问题,阐明大道理。奥巴马今年初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时说,在一些人怀疑中美合作的好处时,这次访问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在彼此的成功中有着巨大的利益。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所蕴含的政策意义极为深刻。这对我们设计己方政策、理解对方政策意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处理当下中美关系。双方必须把握三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一是美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2022-2022年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弊端及其背后的脆弱性。中美两国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的有效合作有两点启示:一是由于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国不能承受美国经济崩盘的冲击:二是经济实力上升的中国对美国经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美国经济不能垮,既是美方的重大利益所在,也是中方的重大利益所在:美国经济要健康发展,中国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揭示了两国经济关系的非零和特征,也为奥巴马政府处理对华经贸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例如,在美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借助于中国因素的情况下,美国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对华高技术出口控制?该不该屡屡以国家安全之名挡住中国在美投资?如何应对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对中美经贸往来的压力?

       二是中国社会不能乱。今年年初北非的“茉莉花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冲击。中国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多发的关键期,能否避免大的社会动荡,国人世人关注。国内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中国的问题虽然不少,但只能在稳定和发展的条件下积极谋求解决。国外不戴有色眼镜的观察家也认为,中国若乱,世界经济将遭受巨大打击,这对整个世界都不是好消息。

       4月初笔者访美,听到一些美方人士的抱怨。他们主张美国要提高对华人权问题的关注,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对个案的关注不能无视一个总前提:中国不能陷入乱局。从中国自身看,社会动荡将使中国失去近代以来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最宝贵的发展势头;从外部看,一个陷入乱局的中国将使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之一停转。美国人或许难以理解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稳定需求,但从美国自身利益的角度,他们应该明白中国这台世界经济发动机停转的代价。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出手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大企业,理由是它们“太大以致不能垮掉”,而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角度看,现在中国这一经济体也是分量太大以致不能陷入乱局。明白这个道理,观察中国对一些个案的处理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美关于人权问题的对话才会有现实性。

       2022-04-25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