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蒋介石先生的一封信

        这当然是假的,而且假的非常拙劣,因为在美国,没有人会这么写一封信的。

蒋介石到底姓什么?

       蒋介石姓蒋。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

       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

       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 -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 -达半世纪;其于国民 -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

       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 -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蒋经国先生的光辉一生与其父蒋介石的\"潜移默化\"有什么关系吗?

       蒋经国是蒋介石与王老夫人早点为他从溪口挑选的妻子—毛福梅所生。

       多年后,在蒋介石为了与陈洁如结婚,在王老夫人死后,与毛夫人正式离异。

       蒋介石写给舅子毛懋卿的一封信,描述他对结缡二十年的妻子之感想是:“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因此,蒋经国出生后,蒋介石并未回家看望他这个儿子。

       似乎也没有初为人父的欣喜。

       直到大约经国十岁时,蒋介石开始有了改变。

       此时,他似乎已发觉经国将是他唯一的骨肉子嗣,对这个儿子开始关心,亟欲建立身教,不时灌输儿子纪律、道德观念。

       一九二○年初,蒋介石回到奉化,亲访他的老师顾清廉,央托他协助教导经国。

       顾清廉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的儒者,受托前往溪口,花时间了解经国的潜质,替他订下研修课表,也可能一度亲自为经国授课。

       蒋介石在同年二月九日给经国第一封信,提到顾老师向他报告“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蒋介石自称,“闻之略慰”。

       他又安排奉化县另一位儒师王欧声,教经国诵读古籍和四书。

       虽然延聘硕儒教课,蒋介石还是觉得经国不应该像他一样躲在溪口,直到十多岁才出来见世面。

       经国九、十岁之际,蒋介石就把他送到自己曾经念过书的奉化县凤麓学堂上学。

       蒋介石在一九二○年二月、三月,分别在日记中记下,他亲自批阅经国的“功课表”。

       四月间,蒋介石写信训示儿子:“当听祖母及汝母之命,说话走路皆要稳重。

       第二封信又指示经国:“不可轻佻,须要着重”。

       十一月间,蒋介石曾经回到溪口,与毛夫人讨论到经国的教育,他在日记中记下,毛福梅的观念对儿子有害无益。

       毛夫人曾经未取得丈夫同意,就把经国带回溪口老家。

       这件事令蒋介石大为不快,以致决心翌年把儿子送到上海念书。

       蒋介石后来,有一段时间住在溪口家中,每天都抽出时间和经国相处。

       父子俩有时利用傍晚时分坐上竹筏,沿着安静的剡溪泛游,欣赏鹭鸶抓鱼,聆听夏蝉争鸣。

       然而,大部分时间,蒋介石自己沉思、读书,思索军事计划,对毛夫人则不加闻问。

       经国对于双亲之间关系冷淡,已经习以为常。

       十二岁的经国,进入上海万竹小学四年级念书,曾经有一段时间与陈洁如一起住在法租界圣母院路三巷九号。

       蒋介石大部分时间不在上海,她和经国建立起不错的关系。

       他管这位只有十六岁的继母,称呼为“上海姆妈”。

       她既是他的大姐姐,又是他的少年继母,影响到他此后一辈子对女性的罗曼蒂克理想化印象。

       少年时期的蒋经国,蓄短发,方脸像母亲,额头高像父亲。

       当着父亲面前,他拘谨有礼,相当紧张。

       蒋介石要求儿子每星期天要写一封“两三百字”的信给他,报告课业进修心得,儿子疏于写信,必遭斥责。

       他建议儿子把他的去函保存下来,有暇就取出来反复温习。

       然而,他自己本人经常没空写信,就指示儿子要读些什么书。

       他继续强调《四书》的重要性,尤其要求儿子要细读《孟子》、《论语》、《曾文正公家书》和王阳明文集。

       孙逸仙的《三民主义》也列在书单之上,但是似乎没有古书来得重要。

       蒋介石有时候也把自己批注、读过的书寄给儿子。

       他建议儿子这些古书要“读百遍以上”。

       蒋介石也相当注意经国的书法,曾经规劝儿子。

       “你的书法尚无进步,每隔一天至少应该临摹一两百字。

       显然他也承认自己书法不够俊拔,希望儿子能写得一手好字。

       同时,他也一再强调要学好英文。

       他说:“现在时世,不懂英文,正如哑子一样。

至祖国母亲的一封信 急急急

        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祖国妈妈:

       您好

       我是您万疆土地中的一棵小草,我是您哺育的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中一个普通的女孩,我是您长江血脉边一个普通的居民。

       但我仍要祝福您—我们的祖国,我们共同的母亲六十周岁生日快乐

       看您饱经风霜的脸庞,就知道您受尽多少沧桑;看您伤痕累累的身躯,就知道您曾经历过多少磨难:看您富贵璀璨的打扮,就知道您享尽了多少荣誉。

       抗日战争,打了整整四年啊1那是我们最苦难的时候:1941年,我们正式向日本宣战。

       在这期间,我们的优秀儿女带领一群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为国家兴旺努力奋斗。

       在战争期间, -发生内战,和日本联合起来侵略中国,迫害我们的中国儿女。

       我们在重重困难中与敌人斗智斗勇,换来了今天的胜利,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的四川同胞妻离子散,家庭支离破碎。

       我们众志成城,援助四川灾区,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

       现在四川人民已住上了崭新的楼房,校园里的琅琅书声让人感到欣慰。

       妈妈,我们虽然受尽磨难,但是我们也以自己的智慧取得辉煌的战绩:从1978年到2022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品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60年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用6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

       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两岸三通的“团团圆圆”…

       今天的我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挑上建设祖国的重担。

       现在无数伟大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激励着我们迈向下一个60。

为什么鲁迅从来不骂蒋介石

       1、鲁迅的那个时代是有蒋介石执政的,就算鲁迅在怎么出名,也不能得罪蒋介石之后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谁都不是傻瓜的,把自己的姓名搭进去,因为那时候真的很不容易的,有些时候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又不敢,因为鲁迅也不想这么做的。

       2、毕竟蒋介石对很多的文人也是不错的,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鲁迅和蒋介石两人是老乡,都出生在美丽的浙江,而且蒋介石对于文人有着非常的尊重和好感的。

       鲁迅一生之中只提过两次蒋介石,基本上都是关于蒋介石正面的内容,鲁迅曾经写过,如果蒋介石先生能来北京的画,也许能跟着我沾点光看看北京的风景,在这里用了先生一词对于蒋介石来说的话是非常的尊重蒋介石的。

将介石的祖籍是河南,当时是他母亲带他逃荒到浙江,改嫁给将家对吗

        蒋介石出生在何地

       一直以来存在两种说法,正史中记载的蒋介石是浙江人,祖居奉化溪口。

       但是,国内有一些学者则说蒋介石是河南人。

       蒋介石的身世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大量事实考证说明,蒋介石出生在河南许昌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倒是真有几分可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萧鲁阳、副研究员唐金培及河南大学《史学学刊》原副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民国史专家王晓华等人的考证说明,蒋介石出生在许昌,原本姓郑,的确叫郑三发。

       过去,在不少野史中谈到蒋介石的出生地时,都说蒋介石姓郑,叫“郑三发子”,尤其是唐人先生的《金陵春梦》更是影响极大。

       该书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许州一带闹开了大灾荒,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为了活命,郑氏农民与妻子各带一个孩子去逃荒。

       蒋介石的母亲带着六岁的“三发子”要饭到了开封,后经人介绍,给一位姓蒋的盐商家当庸人,乃至做了填房,又一起回到浙江奉化溪口镇。

       唐人在《关于《金陵春梦》及其他》一文中谈到这些资料来源时说:“1949年冬天,有一位蒋介石的真正的侍卫官退休来港…他用‘八行签’写下了一些有关蒋的情况,内中有5页是记载抗战时他奉蒋之命,在重庆监视蒋的长兄郑绍发的经过…”

       蒋介石有个亲哥到重庆寻他

       台湾作家张仲鲁出版的《蒋介石家世》一书中说:

       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年头。

       蒋介石因国事正焦头烂额,这时,在重庆校场口附近的河南同乡会内,从河南许昌来了一位叫郑绍发的老汉,他逢人便吆喝是“蒋委员长的亲哥”…看其背像,与蒋介石十分相仿。

       他的身段动作,也有许多地方酷似蒋介石。

       而且他为人忠厚老实,不像浮夸虚冒、招摇撞骗之流。

       许多人都确信他是蒋介石的胞兄。

       萧鲁阳说,“知道此事内幕的还有军统特务少将沈醉。

       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写道:

       当时在重庆许多人都听到过的一件新闻:蒋介石的亲哥哥郑绍发从河南到重庆找蒋介石,而蒋介石不认亲哥的丑事,便是由戴笠一手替他处理的。

       蒋介石随母下堂到蒋家当“拖油瓶”之前,他母亲所生的大儿子仍然留在河南郑家。

       几十年后,他的大哥弄清这一底细,想到重庆见见这位当了委员长的弟弟,叙一下骨肉之情。

       蒋介石哪肯承认有一个异姓的乡下土老帽儿是自己的亲哥哥…

       “沈醉写到,他多次去看过这个老头,老头总是滔滔不绝地叫冤,说蒋介石不承认就算了,快点让他回家去。

       唐金培说,“此后,郑绍发先后在军统会馆、磁器口缫丝厂、息烽3地软禁了4年。

       抗战胜利后,还是把他送回去了。

       两封信见证蒋介石与郑发互动

       王晓华介绍说,在位于南京的不姓蒋实里保存了一宗档案,即当年郑绍发写给蒋介石要求其接见的两封信。

       一封信是1946年12月,寄自南京河南会馆;一封信是1948年5月(当时郑绍发已64岁)。

       这两封信都有 -职员登记签章,收文还有编号。

       两封信相同的内容是说,他本人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郑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曾于开封与蒋同学。

       别后数十年未见一面。

       第二封信中写到第一封信后蒋曾派秘书长吴鼎昌召见。

       第一封信落款的“民人”,时隔两年多,第二封信的落款已经是步兵少校郑绍发了。

       这大概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能令人信服的结论了。

       随母逃荒开封,郑三发原来是个拖油瓶

       据史学人员李耕五等人的考证,清光绪十年(1884年),郑发(即郑绍发)出生在许昌县灵沟镇后郑庄(今许昌县河街乡南岸村)。

       父亲郑福安,母亲王采玉,哥哥郑大发早年夭折,弟弟小名合成,又名三发子,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九月。

       郑发生前讲述,光绪十七年(1891年),许昌大旱,庄稼基本绝收。

       到了秋天,郑发一家决定外出逃荒要饭,因郑福安体弱多病,便留家看守门户,王氏带着两个儿子去当时的省城开封逃荒谋生。

       他们走后不久,郑福安去世。

       在开封城内有一家益泰盐行,老板姓蒋,是浙江省奉化的一个盐商。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采玉成为蒋老板家中的保姆。

       当时,蒋老板有个长子叫蒋锡侯,和郑发以及弟弟三发子是好伙伴。

       郑发一家三口到蒋府一年多以后,蒋老板原配夫人去世,不久便与王采玉成婚。

       由于郑发不如弟弟合成聪明机灵,在家中很受冷落,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节过后离开蒋家自己谋生。

       郑发曾干过学徒、巡警,后在部队中又从士兵逐步提拔为副班长、班长、特务长、掌旗官、排长、副官、连长。

       1921年部队被冯玉祥缩编,郑发解甲归田。

       其间在1904年,郑发曾去开封蒋府,可惜已是人去房空,连过去的仆人也不见了。

       经询问得知,蒋家已在他离开不久返回浙江奉化。

       街坊邻居一说他的弟弟改成蒋姓,跟随母亲去了奉化;还有一说是蒋老板只把三发子带走了,把他的母亲留在了开封,两个月后其母亲病死。

       从此,郑发再没能见到母亲和弟弟。

       郑发四次南下寻弟蒋介石

       郑发回到许昌老家后以种田为生。

       1933年元宵节,郑发带着儿子郑双喜到许昌城观灯,在许昌专署衙门前,他发现大门口挂着两幅人物照,一位是国父孙中山,另一位虽然不知其名,却与自己长得出奇的像。

       郑发问卫兵,卫兵告诉他这一个人叫蒋介石,是当今最高领导委员长。

       他问卫兵蒋是哪里的人

       卫兵答是浙江奉化人。

       他怎么和我长得这么像,又是奉化人,他是不是跟随母亲到奉化的弟弟

       从此,郑发有了去南京认亲的想法。

       李耕五先生在《蒋氏身世新探》一书中,详细记载了郑发四次寻亲的经过。

       1933年秋,郑发乘火车到达浦口后,刚下火车,便被宪兵搜出了邬挺生写给蒋介石的信。

       宪兵硬说郑发认亲是假,而一阵审讯下来没有什么结果便没收了他的路费,装进北上的闷罐车让他回河南。

       1941年,郑发一路跋山涉水去重庆第二次寻亲。

       到重庆后,郑发来到位于大阳沟的河南同乡会,由郜子举、姚廷芳、李肖庭等人帮忙给蒋介石写了一份求见申请。

       又过了些时日,国民 -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把郑发接到他家中,许以5000现大洋重金,打发他回许昌。

       郑发谢绝。

       之后,宋美龄接见了郑发。

       劝他回河南,但郑发不答应。

       见宋美龄、戴季陶都不能将郑发劝回,蒋介石在郜子举等人的呈文上批了个“戴笠处理”四个字。

       蒋介石既没有承认是真,也没有说是假,该怎么处理,让戴笠看着办。

       计谋多端的戴笠经过权衡,把郑发软禁在了白公馆。

       1944年春节刚过,重庆方面以“国民 -内政部”的名义,给郑发的家人寄去了500元钱,并让许昌县 -通知其全家举迁重庆。

       之后,郑发妻子魏氏带着14岁的女儿喜云入川。

       为找蒋介石认亲,郑发在重庆一住就是3年。

       看到妻子女儿的到来,他喜出望外。

       随后,军统局总务处处长沈醉奉戴笠之命,特意为喜云安排了一名女家庭教师,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妞,转眼变成了身着旗袍、脚穿黑皮鞋的“公主”。

       一天,郑发酒后失言,向外界泄露了寻亲被关押在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机密,引起蒋大怒。

       戴笠立即命令把他和妻子女儿转移到了中美合作所的另一处监狱—贵州息烽集中营。

       在监狱里,郑发结识了“疯子”韩子栋(《红岩》中华子良原型),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

       1946年,寻亲无果的郑发带着妻子女儿“衣锦还乡”。

       1946年12月,郑发南下南京寻亲无果,次年夏天,郑发返回河南,郑家受到当地 -厚待。

       1948年5月,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郑发再次到南京寻亲。

       和前三次一样,蒋介石不见。

       8月中旬,失望的郑发返回许昌。

       1949年4月23日, -占领南京,蒋介石逃往台湾。

       1973年2月20日,郑发在家中去世,终年89岁,寻亲愿望破灭。

       1987年5月,时任贵阳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的韩子栋(1947年越狱成功得到郑发帮助),带着女儿以及“小萝卜头”的两个哥哥,再次来到许昌,看望郑发(已去世)家人,并和郑发的儿子郑双喜、女儿喜云合影留念(如图,中为韩子栋,左一为郑双喜,左二为郑喜云)。

       据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一位擅长画梅花的画家受邀访问台北,蒋纬国在接见他时明确说“我们是河南老乡”。

       还有证明,蒋介石将自己的名字取自易经里的【豫】卦(二阴: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这显然不是巧合,蒋介石自己心里明白吧。

蒋介石写给长子蒋经国的信谁有呀?

       这里有里面的一点内容

       蒋介石对于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高鼻梁的俄罗斯媳妇,起先有些不习惯,在此之前,蒋经国曾写信告诉他父亲这桩婚事,蒋孝文出生的时候,还寄了一组黑白照片给他,所以,他对蒋方良还不算陌生,但真正面对这个事实时,心中还是有点不能适应,直到相处两三个月后,他才发现这个俄罗斯媳妇,个性温柔婉约,孝顺公婆,体贴丈夫,又照顾孩子十分周到,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要求,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蒋介石相当高兴,于是替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芳娘”,这也等于是对这位媳妇的肯定。

       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是个罪过,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蒋介石先生的灵柩在哪

        叶落归根,是炎黄子孙的传统,就算经过时空的阴隔,政治因素的分歧,还是能够打破任何对立的意识藩篱,这也是“蒋介石灵柩回家”这一话题引起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原因。

       也正因为同一血缘、同一文化以及大陆呈现出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更多台湾商人融入了大陆的经济生活,潜移默化地消弭着两岸的分歧和对立。

       这种自下而上的愈演愈烈的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两岸人民的民意,看到了两岸关系的前景。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是十六大台湾团代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台胞联谊会会长陈昭典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深情感慨。

       陈昭典说,浙江人民对台湾同胞非常热情,包括蒋介石老家奉化的老百胜对蒋也很宽容,如果蒋家愿意让蒋的灵柩回乡安葬,而且按一定的程序来办,应该没有问题。

       但他同时指出,蒋介石一直希望能把自己葬在中山陵,与孙中山先生葬在一起,这恐怕不能实现。

       毕竟同根同源,“蒋介石灵柩回家”这一话题一时间引起全球华人的关注。

       凄凉离乡

       1919年4月25日,迫于战事紧急,蒋介石离开溪口,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一步。

       此前,宣称“下野”的蒋介石在故乡“超长时间”地隐居了3个月零4天,并且在溪口与全家过了一个大年夜,是其自1913年离乡以来36年中的第一次。

       离别时,“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

       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谁为为之,孰令至之一

       一息尚存,誓必重回故土。

       蒋家父子一行乘车换轿到溪口40公里外的海边,再坐竹排上汽艇,由汽艇军舰。

       甲长戴扬士记得自己撑的竹排还未回到岸边,就听到太康舰上士兵欢迎蒋介石的口号声。

       蒋介石给撑排的40位甲长每人赏了一块银元。

       太康舰载蒋家父子抵上海赴台北,其后是中美号座机送他们在福州、广州、重庆、成都之间节节奔走,在他们背后是红旗滚滚。

       同年12月10日午后2时,中美号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目标台湾。

       “俯视眼底大陆河山,心中枪然”。

       当天下午6时30分,蒋介石一行抵达台北。

       在大陆统治了22年的蒋介石,自此退缩到台湾安了26年。

       蒋介石在溪口时曾经反省道:“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1949年2月1日日记)“直到撤离大陆以前,蒋介石的生活一直动荡不安,在台湾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但相对来说,生活要平和稳定得多。

       美国著名政治传记作家布赖思·克罗泽在他的《蒋介石传》里写道。

       蒋介石复杂的思乡情结

       虽然偏安一隅,局势岌岌可危,但是蒋介石的“人在台湾,心在大陆”的意识相当明显。

       他在统治台湾的政策上,一切建设,几乎以“反攻大陆”的理念铺路,他不容异已反对,就算是麾下的幕傣爱将,一旦提出“ -无望伦”的看法,也一律重刑严惩,这种行为一直为世人所唾弃。

       但在另一方面。

       蒋介石要求尽量在台湾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点仍需客观承认。

       在百年大业的教育问题上,蒋介石不断地灌输“台湾民众恨大陆”的理念,在学生对自己家乡尚是一知半解时,就要求他们对大陆省份地形倒背如流;在国文课本上,则提供蒋母教诲自己的文章供学生背育。

       他甚至压抑台湾当地通行的闽南语,成功地推行了两岸民众都能沟通的“国语”,这使得两岸虽有半个世纪的隔绝,但是却让台湾民众对大陆没有想象中的陌生,让两岸民众间仍然存在一股共同的文化血脉。

       另外,他的思乡情结含蓄地寄托在所居官邸及行馆上,要求有类似故乡浙江奉化的景致。

       以“大溪慈胡”为例,此地原名碑尾,位于桃园县大溪镇与复兴乡交界处。

       蒋介石 初来此地,认为大溪的秀丽山峦,宛如奉化家乡的山水之美,因此特别喜爱这里。

       同时,为了感念母亲王太夫人的慈爱,故将碑尾的地名改成了“慈湖”,在此建立“总统”行馆,常常驻足于此。

       而这里,也变为日后安置蒋介石父子遗体之处。

       除了“大溪慈湖”外,“涵碧楼”也是蒋介石生前常往的行馆。

       “涵碧楼”位于台湾中部,是国际驰名的观光景点。

       日月潭名胜之一“慈思塔”,为日月潭最高点,采中国宝塔建筑,共分9层,塔顶二层为蒋母王太夫人的纪念室,也是为感念母思而设的,可见蒋介石对于无法回乡探视先妣,感到万分愧疚。

       此外,他还仿北京故宫外观建圆山饭店,饭店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圆山在当时还是世界十大著名饭店之一,饭店的建立除了想招待当时来台的贵宾外,坊间亦传说他是怀念当时在中国掌权时,得意风光的年代。

       海峡“密使”

       尽管表面上音讯隔绝,但海峡两岸一直有来自双方高层的暗中交流,其中的中介被传媒称为“密使。

       他们在海峡两岸壁垒森严时期,起着不小觑的作用。

       1950年5月下旬,高雄市“凯歌归”饭店的老板李次白乘船抵沪,成了1949年之后国共间的每一位“密使”,因为他的妹夫是陈毅的胞兄陈熙。

       策划者是他的两位黄埔六期同学和一位蒋经国的亲信。

       据说,蒋经国认为李是陈毅的至亲,“可以深谈”,最低限度,希望不要 -。

       蒋经国以为希望不大,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给李的意见也是:目前谈国共合作为时尚时。

       1957年4月,住香港的 -“立法委员”宋宜山坐火车入京。

       宋是宋希濂的兄弟,也是衔蒋介石之命来试探 -的合作意图。

       一年前,章士钊受托向台湾方面转送了一封来自北京的密函。

       函中呼吁两党合作和统一,还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两周之后,宋返回香港写了一份1.5万字的报告。

       据说,蒋介石恼恨该报告对新中国的“激动”,嘱宋不必返台。

       1973年,宋宜山因为参加了在香港逝世的章士钊的追悼会,被台湾撤消“立法委员”职务。

       1973年5月中旬,一架中国民航的专机飞抵香港启德机场,92岁的章士钊坐在轮椅上被抬下飞机。

       香港的传媒纷纷猜测,章是带着国共和谈使命的。

       老人家的确是受 -、周恩来之托而来,抵港第二天就开始约见旧人。

       可惜不假年,一个半月后,章干钊在港去世。

       1975年春节期间,香港的报纸发表陈立夫的文章《假如我是 -、周恩来》。

       陈立夫在文中欢迎 -、周恩来来访台,与蒋介石重开谈判,造福人民;吁请 -“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第三次国共合作局面。

       据说,旅美多年刚刚返台的陈立夫是受命于风烛残年的蒋介石

       两个月后,89岁的蒋介石去世。

       反统战不妥协的蒋经国,在1981年就暗许自己的亲信沈诚赴大陆一行。

       台湾的著作《总统的秘密特吏》披露说,沈诚在1986年至1987年里频频穿梭于两岸。

       1987年3月,大陆政协邀请沈诚赴北京晤谈。

       沈密谏蒋经国力主突破“三不”,蒋经国的回答是:对民间接触,台北方面的政策是新“三不”,就是不鼓励、不支持、不压制。

       北方方面的建议是:两党中央层次对等谈判,并且致函蒋经国,请他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蒋经国的意见是不能操之过急,在双方取得一定协议前尽量不赴会。

       需要在 -部门成立协调机构来运作。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废除长达38年的“ -令”。

       “移灵奉安委员会”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崩俎”。

       菲律宾一家报纸说:蒋介石“梦想返回大陆仍旧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蒋介石在台湾搞土改搞“党改”,就是光复大陆的梦想不改。

       现在,他守着的还是“一个中国”。

       蒋介石的遗体经防腐处理后,其灵柩一直停放在“慈湖”别墅。

       “慈湖”在台北市南60公里处,蒋在这里信照溪口的建筑样式建了几排平房,生前经常来此小住,并且批示自己身后暂厝于此。

       所谓暂厝就是暂时放置,并非安葬,要“待来日光复大陆,再奉安于南京紫金山”。

       将介石在南京时,曾经选定中山陵和明孝陵(朱元璋墓)之间的一块地为墓地,并且建了一座“正气亭”以为标记。

       1996年7月8日,蒋纬在 -中央直属第六组会议上,提出蒋介石、蒋经国灵柩移大陆临时动议案,提议成立“移灵奉安委员会,”“以安民心,促进和平统一”,造成两岸间的震撼。

       因为蒋家的失势,台湾仇蒋之风日炽,蒋纬国担心蒋家父子的陵寝被突击破坏,而且蒋氏父子拖了几十年仍无法下葬,因此希望台湾当局能有所安排。

       但是,当时台湾省籍情绪的问题,一再地被政客炒作,如果贸然移灵,这会让许多外省族群对当政的李登群有更多“误解”,认为本省籍的李登辉是要把“外来政权”的两蒋赶回大陆,于是移灵一事又被搁置下来。

       现阶段两蒋的灵柩,由军队保护着,目前担心的反而不是被坏,而是怕被遗忘。

给雷锋英雄的一封信(可以少写英雄伟绩,450字)必定重谢

        雷锋叔叔: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您知道为什么吗

       我来告诉您吧:我们班举办了一个“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班会,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本书,书名叫《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我回到家,一口气读完了,这时我才明白,您的真名叫雷正兴,是在1940年出生的,您这伟大的一生只有22年。

       书上有几处把我感动了。

       比如说您的13号车是连里有名的“耗油大王”,您却牺牲了休息的时间,看了许多的书,终于把“耗油大王”修成了“节油车”。

       这时,我想到:您不是修车的,那要看多少书呢

       我先以为您修到一半就不修了,没想到…有一天早晨,您冒着大雨到部队去。

       路上遇到一位老大娘,牵着两个小女孩,向家里走去,她们没有带雨具,您立刻跑过去,对老大娘说:“老大娘,我送您一程。

       说完,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女孩,背着她一步步向老大娘家走去。

       走着,走着,您突然听到那个女孩说:“叔叔,我饿。

       您不假思索地把早餐—三个馒头送给她们。

       我先以为您不去过问,没想到您…当然,您的这些事迹并不能让我有这么深的感动,您说过,您要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那里发光。

       我决得您说的很对,因为如果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器就不能运转…您的“钉子”精神告诉我要像钉子那样善于挤、钻。

       您也许不知道,您敬爱的毛主席曾经给您题词,内容是“向雷 -学习”,叫我们向您学习。

       学习您的“钉子”精神、您的螺丝钉品质、您节约时间、热心帮助别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热爱劳动的事迹…好了,就写到这儿吧。

       祝您能安息

孙中山原配是谁

        孙中山的原配是卢慕贞。

       卢慕贞1867年在广东香山县的外坣村出生,他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妻子,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就和当时十八岁的孙中山结婚。

       并且两人生下了孙科、孙娫、和孙婉三个子女,1913年的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流往日本期间结识了宋庆龄,并且两个人在1915年开始相爱。

       同年的9月1日,孙中山邀请了卢慕贞从澳门前往日本商量两个人离婚的事情,卢慕贞在听说了孙中山和宋庆龄之间的事情以后,表示非常理解孙中山。

       并且答应和孙中山离婚的事情,到了10月份,宋庆龄听说孙中山已经离婚的消息以后,立刻赶往东京和孙中山结婚。

       在和孙中山离婚了以后,卢慕贞一直居住在澳门的一所公寓里面,直到1952年,卢慕贞在澳门因为生病去世。

       扩展资料:

       孙中山自与卢慕贞离异之后,一直想念着结发妻子,常常吃不香,睡不宁。

       这时,一位伟大的女性走近他的身边,这就是1914年开始担任其秘书的宋庆龄。

       共同的志趣和革命理想培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但他们的婚事却遭到宋庆龄父母和孙中山周围一些人的反对。

       卢慕贞知道后,即托人写信给何香凝,请她帮助成全孙、宋两家的婚事。

       经过一番努力,1915年,孙中山终于与宋庆龄园满结合。

       在正式结婚前,孙中山曾写信征询卢慕贞的意见。

       卢慕贞接信后即吩咐孙科取过一支崭新的钢笔,在信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可字,并述说了自己未能支助孙中山的内疚心情。

       表达了她深明大义,鼎力支持孙中山事业的无比宽广的胸怀。

       这件事在当时的许多革命同志中传为美谈。

       孙中山虽然与卢慕贞离了婚,但仍一直关心着她。

       他不时送钱送物或派人回乡慰问。

       卢慕贞在乡间时常参与兴办学校、救济穷亲等福利事业,每每写信向孙中山要钱,无不得到应允。

        -战争期间,孙中山回粤主持军政,与宋庆龄常抽空去看望卢慕贞。

       在国事繁忙的日子里,他仍不断写信给卢慕贞。

       在翠亨中山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他写给卢慕贞的6封信,每一封都洋溢着他对卢慕贞的款款深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慕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