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精选11篇)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首先要处理好政府和企业家的关系,克服政府与企业家“游离”的问题。各级政府要明确政府职能负面清单,鼓励支持企业家把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对非法干扰企业正常运营的行为严惩不贷,让企业家看到政府惩罚这种不良现象的信心、决心。要经常性举办企业家沙龙、论坛等活动,实施聘请招商顾问制度,乐于、善于、勤于问计于企业家,使各位企业家切身感受到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利益。

       要处理好服务和监管的关系,解决服务与监督的衔接问题,克服服务与监督脱节问题。建立完善行政服务人员到企业中锻炼的机制,增进对被服务对象的了解,提高服务质量。畅通市场对行政部门的意见反馈机制,确保营商环境的完善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好满足企业实际诉求。

       处理好政商亲清关系,解决主角与配角的协调问题,克服当前政商环境中存在的“清”有余,而“亲”不足的问题。当企业遇到问题、陷入困境时,要积极发挥作用、靠前提供服务。在与企业交往的过程中,与企业家的关系要保持纯洁、清白,不可怀有私心、贪心,不能进行权钱交易,不得以权谋私。

       对企业来说,要积极主动与党和政府沟通情况、交流看法,取得政府的理解和工作上的支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建言献策,支持地方发展,充分发挥好企业自身的作用;企业家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清白做事、正当经营,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尊重企业、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做到敬商、爱商、护商,积极塑造诚信政府,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设和维护商务系统廉洁从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营商环境对于市场主体来说,犹如水和鱼的关系,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决整治“庸懒散慢乱浮”现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企业群众的服务员”。政府部门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以优化政务环境为精准靶向,加快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在企业开办条件、工商、融资、纳税等方面大幅度放宽政策,简化企业申办手续,全面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

       建设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维护合法有序市场秩序。要依法打击各类侵害企.0279.NeT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受、受案必查,从严从快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各类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营商环境。

       优化社会服务环境,营造尊企爱企护企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帮扶联系机制,积极推行企业“服务管家”制度,做好营商环境走访与每月16日的“企业服务日”活动,集中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不断完善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为人才落户提供良好的条件。要降低营商成本,着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大力清理整治乱收费行为。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交通物流、电力、天然气、租金等要素成本。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为优质企业成长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南阳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和领域进行改革,真正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

       抓住数字化转型改革。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实现横向的数据全归集全联通,彻底打破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直接、高效、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减少“信息孤岛”现象发生,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加强数字化系统的专业技术处理和分析能力改革,使政府能更加有效地对企业个性化需求作出回应,决策更加科学、客观、真实,为企业营造更为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

       抓住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市委书记朱是西关于继续拉高标杆、争创全国一流的要求,我市相关部门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压缩至31个工作日的目标,完成了现行11个类别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再造。在新目标的要求下,我市对现有“工改”审批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一体化升级改造,同步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系统,真正让企业、企业家、项目业主享受更加及时、便捷、高效、暖心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

       抓住放权赋权改革。市委改革办主动做好放权赋权相关改革工作,目前省定试点高新区、市定试点卧龙综保区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向高新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2597项,启动向卧龙、宛城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赋权放权调研梳理;对申请省下放的管理权限和需省给予的支持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向省委、省政府请示,为我市争取更大的发展自主权。

       抓住作风效能改革。从制度层面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着力摆脱“亲”而不“清”的习惯推导,打破为“清”不“亲”的自我防范,使各级干部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完善对窗口单位和单位窗口的考核体系,创新监督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能,真正做到让客商和企业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营商环境的问题,根子就在观念上,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观念转变很关键。

       观念一变天地宽,思路一变眼界宽。如今,我们有了“金牌店小二”的理念、有了“万人助万企”的载体和机制、有了“13710”工作制度,只有将这一系列组合拳落到实处,做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抱定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决心,让各种惠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奏响发展强音,让我市的优化营商环境找到答案,惠及南阳企业界和南阳人民。

       扭住抓落实的关键不放,建立起一系列考核考评机制,真正让影响企业发展的人成为“罪人”,让服务企业发展的人成为“功臣”。从市领导到各级干部,要从观念上主动转变,行动上主动谋变,效果上主动求变,跟上时代发展节奏,切实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执纪、执法部门要同频共振,要对企业怀有“共情心态”,多想想企业的难处、老板的苦处,从措施到行动上,为企业松绑,为发展松绑。少点“专项整治”,多点常项服务;告别“仇富心态”,摒弃“原罪心理”,不能揪住企业的“辫子”不放。在亲清的政商互动中为企业发展创造便利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外部环境,让企业安心办好围墙内的事。

       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作人员要切实行动起来,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营商环境的优化。盯住目标,持续发力,咬定青山,久久为功,节奏围着企业转,服务围着企业办,少念“紧箍咒”,多发“平安符”,常唱“安神曲”,以实际行动让服务企业的氛围成为社会共识、现实选择,真正去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篇五: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生命线”,营商环境是护航项目的“生死牌”。市发改委将整好行装,听从号令,全员投身“大会战”,全力助推“大会战”。

       第一,将全力做到精准地谋划项目。一是着力谋划一批承接政策的项目。紧跟国家投资方向,建立“常年谋划储备、滚动开展前期、定期组织申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支撑作用强、带动效益好的项目。二是着力谋划一批放大优势的项目。坚持交通强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积极推进、谋划一批项目,助力九江区位优势、工业优势、旅游优势的放大。三是着力谋划一批补齐短板的项目。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眼新型城镇化,坚持民生优先理念,完善、谋划、布局相关设施和项目。

       第二,将全力做到高效地推进项目。一是做实项目前期。督促项目单位定专班、定专人、定目标、定措施,全力做好立项审批、招投标、资金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暂未确定业主的前期工作项目,将先期组织开展方案设计、可研报告编制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快项目推进。加快已开工项目的节奏,加快即将竣工项目的锁边收尾,补齐进度滞后项目的短板,摸清未按期开工项目的情况。三是严格项目督导。健全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实行重大项目“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50亿元以上项目做到按旬调度。联合督导组将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检查督导。

       第三,将全力做到优质地服务项目。一是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坚持备案项目即时办、核准项目容缺办、审批项目跟办代办。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拓宽项目资金渠道,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项目用地计划,全力争取、确保用能指标,保障项目建设用材需求。三是强化项目难题破解。坚持“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健全“六个一”问题解决机制;坚持项目挂点服务制度,加强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坚持项目问题回访制度,建立项目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

       篇六: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今年,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的目标要求,聚焦便民利企解难题,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持续深化政务改革,改革创新出实招。继续做好扩大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承接197项(含301子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工作;及时衔接落实上级取消、下放、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事项;深入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等商事领域改革,积极推进项目前期“一件事一次办”等投资项目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二、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服务效能再提速。扎实开展“一增六减”工作,全力打造“八个一”创新工程;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受办分离”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综合受理;积极推进惠企政策融入12345热线,开设营商环境专席,让企业咨询、建议、投诉一号呼入;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做好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帮办代办、政务服务“好差评”、“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等工作。

       三、持续完善线上政务,线上线下相融合。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政务服务大厅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有序推进“赣服通”4。0版迭代升级,加大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完善“赣服通”分厅功能,做好“赣通分”的运营推广;升级改造“7x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加大“互联网 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建设,让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加大电子证照应用,大力推行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推进更多事项“无证办理”;利用科技赋能,聚焦高频事项,开展“一链办理”改革;丰富“不见面审批(服务)”场景,整合各级网点资源,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篇七: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作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将坚持“环境是金、项目为王”的理念,坚决抓好“营商环境提质年”、“工业强市提升年”、“重大项目会战年”具体工作。

       一、竭尽全力构建一流环境新格局。重点抓好企业帮扶和惠企政策直达工作。一方面,在坚持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园区和企业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专项帮扶活动。另一方面,依托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和企业微信APP,会同市营商办、市行政审批局着力抓好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工作,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

       二、全力以赴打造工业发展新动能。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开展“工业强市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造九江工业新辉煌,出台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实施产业提档、项目提速、企业提能、园区提标、招商提效、保障提升“六大工程”,加快打造十大标志性现代化产业链,进一步厚植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动能、构建优质企业梯队。在全市五个千亿产业基础上,确保今年再新增1个千亿产业,税收过亿元企业超过20家,新增本土上市企业2-3家,规上企业净增100家以上,5个园区营业收入过500亿元。

       三、千方百计谱写项目建设新篇章。坚持“项目为王”,以“工业项目三年大会战”为抓手,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一是强化项目“三百”攻坚。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库,持续实施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实现“三个确保”。二是强化项目调度推进。每年确定1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立以市领导挂点牵头的工作专班,予以重点推进。选定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立项目推进责任制。完善重大工业项目调度机制。三是强化项目专项督查。每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进度督查;每半年对项目推进会、协调会等会议议定的每一事项开展落实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全市通报。

       篇八: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开展“转作风、树形象,保要素、促发展”活动,全力做到“五个统筹”,全员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融入“项目大会战”。

       统筹规划引领。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九江市2022-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权威引领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善中心城区城市设计,规划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交通养老、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科学出具规划条件,压缩方案报审时限;加快项目审批,加速竣工验收。指导做好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引领。

       统筹用地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确保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应保尽保,确保全市重大项目不因土地问题而耽搁。全面落实“增存挂钩”,加大土地征收力度,建立健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机制。

       统筹矿业经济。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矿权设置,编制好“十四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维护好基础建材价格平稳。全面推行“净矿”出让,提升县(市、区)矿业经济附加值;全面建设绿色矿山。

       统筹确权登记。完善“一窗综合受理”,推广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一链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第六次提速。在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经开区、庐山西海等设立办理网点,实现“就近可办”“全城通办”。主动服务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面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全面推进县级不动产登记窗口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延伸。

       统筹审批流程。全面梳理审批事项,精简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在线办理、容缺受理、先办后补等多项服务举措;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规划用地“多审合一”,推广应用“多测合一”,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产权登记等阶段环节,减少办事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篇九: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王炸”。商务系统作为双循环发展的先头部队、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力量、服务业项目大会战的牵头部门,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奋发有为,真抓实干。

       一是强招商引项目,为全市大会战增加“动力源”。将以“50·20”项目攻坚行动为主抓手,统筹做好十大产业链招商,全力开展“大会战招商”,加快招引一批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建设施、公共服务类项目,为大会战七大领域增添动力源泉。同时,突出加强我局牵头的航运物流、电子信息、直属三个小分队的招商工作,推动一批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加速落地。全年各县(市、区)确保2个、力争3个“50·20”项目引进落户,且至少要有1个项目符合当地首位产业或主导产业定位。

       二是畅循环促升级,为服务业会战当好“排头兵”。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双循环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遵循,突出项目招引、强化要素保障、注重问题协调、着力项目帮扶,全面推进“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三大工程。大力发展一批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文创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突出招引一批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康养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拥抱培育一批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服务经济项目。全年力争完成600亿元以上投资。

       三是重服务优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助推剂”。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去年,瑞昌市在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位列第一,我们将在全市积极推广瑞昌“建好厂房迎接项目入驻、畅通物流降低企业成本、集聚产业优化供应链条”等经验做法,以“好服务造就好口碑,好口碑带来好项目”的理念,真心诚意为企业做实事,扑下身子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市营商环境大提升,为项目招引、落户和推进的全过程增添助推剂。

       篇十: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环境,项目建设更是发展之本。住建局作为城建项目大会战的主要责任部门,我们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

       一、做优营商环境,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着力提升服务的便利度。会同市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前置延伸前期指导全身心服务于项目建设。二是进一步夯实项目建设企业帮扶平台,着力提升服务的满意度。开展“千名干部帮扶项目,助力企业推进发展”活动,搭建“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连心”平台,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三是进一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创新住建领域诚信服务评价体系,加快提升改革实效。

       二、强化统筹调度,全力攻坚项目推进。一是更加精心做好项目谋划。聚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结合十四五规划及城建项目大会战要求,建立城建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化管理。二是更加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将组建城建项目建设中心,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等部门,建立城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全周期推进城建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更加高效做好项目推进。严格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会同项目联合督查组,认真做好城建项目推进的综合协调和态势分析。

       三、突出精建细管,全力强化项目支撑。一是强化项目现场管理。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把服务融于管理之中,把好施工安全关、工程质量关和现场环保关,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高效推进。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努力排除影响项目推进的各类不利因素。三是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充分发挥城建项目推进办的协调作用,建立问题协调机制,确保城建项目快速推进,三年大会战“首战必胜”。

       篇十一: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发言材料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坚持从政治上看

       检察机关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开拓检察事业,彰显检察担当,首先要把政治摆在前面。讲政治是具体的,抓落实也是具体的,以检察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体现,是贡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体现,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上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发挥法治在规范主体权利义务、维护公平交易秩序、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价值功能,既为营商环境注入“活水”让开通道,更为社会稳定健康有序筑牢“堤坝”。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坚持从实践中办

       营商环境的优化法治化,归根结底要依赖法治思维、法律规范、法治引导、法治保障的一体推进。市院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借助个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院集体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培养法治思维,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将贡献营商环境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立足全局,严格区分企业类型,严谨灵活适用法律规范,坚决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坚定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善用羁押必要性审查等相关法律监督手段,助力涉案企业及早复工复产。要在监督办案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公正清廉文明地执法司法,以群众身边的“小案”、“个案”,贡献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推动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坚持从问题中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检察机关既要以检察服务贡献公平秩序,更要查问题、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带动服务质效飞跃提升。要对照共性问题、查摆个性问题,加强制度约束,完善院内制度体系,贯彻落实发挥检察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切实纠正损害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建立良性政企关系。要梳理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促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破除干警思想坚冰,切实树立红线思维、规矩意识。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宣传矩阵,大力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宣传,同时密切关注信息走向、舆论发展,做好舆情应急预案和分析研判工作,做到早预判、早发现、早处置,为检察服务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