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10篇

  文献综述范文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

  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

  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

  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

  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

  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

  ”、“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

  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

  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

  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

  、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

  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

  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

  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

  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

  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

  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

  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

  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

  ,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

  ,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

  、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

  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

  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

  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

  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

  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

  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

  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

  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

  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

  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

  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

  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

  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

  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

  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范文篇2

  ①通过收集文献材料进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办法和材料的堆集办法;在查找的进程中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材料、写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而学习综述的编撰也是为往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进程;

  ③通过总述的写作进程,能进步概括、剖析、概括才能,有利于独立作业才能和科研才能的进步;

  ④综述选题规模广,标题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关于毕业设计的课题总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综述与“读书陈述”、“文献温习”、“研讨进展”等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讨论文或陈述中概括出来的。但是,综述既不象“读书陈述”、“文献温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概括陈述,也不象“研讨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色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材料进行概括剖析、概括收拾,使材料更精练清晰、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概括收拾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化的、体系的论说。总归,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作业、争论焦点、研讨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谈论的科学性论文。写综述一般通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收集阅览文献材料、拟定提纲(包含概括、收拾、剖析)和成文。一、选题和收集阅览文献编撰综述一般出于某种需求,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堆集文献材料等等,所以,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清晰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综述选题规模广,标题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办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选定标题后,则要围绕标题进行收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收集文献的有关办法,能够如看专著、年鉴法、阅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收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办法是用检索法。收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览、概括、收拾,怎么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讨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览和挑选的文献的质量凹凸,直接影响综述的水平。因而在阅览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抄卡片”。有自己的言语写下阅览时得到的启示、领会和主意,将文献的精华摘抄下来,不仅为编撰总述时供给有用的材料,并且关于练习自己的表达才能,阅览水平都有优点,特别是将文献收拾成文献摘抄卡片,对编撰总述极为有利。

  留意事项:

  因为综述的特色,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陈述”,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而,在编撰综述时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收集文献应尽量全。把握全面、很多的文献材料是写好总述的条件,不然,随意收集一点材料就着手编撰是不可能写出好多总述的,乃至写出的文章底子不成为总述。

  2.留意引证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收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念相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在引证文献时应留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文献综述范文篇3

  一综合性著作

  经过近二百年的积累,日本学者撰写了大量《国际法》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有的深入浅出,适合非法律专业的一般读者阅读;有的著作条例清楚,结构严密,适合法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有的著作重点难点突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论述,适合自学者或备考者使用;有的则属于学术性较强,篇幅较大的论著,适合深造者参考,下面我将分别予以介绍。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实行“脱亚入欧”的国策,日本一般民众就有了学习《国际法》知识的热情。1970’s起,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国际化”成为日本时髦的口号,为一般民众了解和学习《国际法》而撰写的著作也大量出版,其中在日本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田茂二郎的《国际法讲话》(有信堂,1991年)。这本书因其曾以收音机广播讲座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深受听众喜爱,加之它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简洁而系统地谈论国际法知识,非常适合“国际化”过程中的日本。②村繁的《国际法初步》(法律文化社,1992年)。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这本书是从初次接触国际法的人的角度,来全面说明国际法的。③高野雄一的《现代国际法》(北树出版,1990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围绕“和平、人权、秩序”等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来阐述国际法。④横田洋三编的《国际法入门》(有斐阁,1996年)。这本书就是以法学部以外的读者为对象而编撰的《国际法》入门书。

  法学专业是日本大学最主要的专业之一,绝大多数大学都设有“法学部”。在法学专业中,国际法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由于日本大学教育更强调自由,所以大学教材也就没有我们中国的所谓“统编”之说,日本大学的主讲教师或者单独,或者集体编写教材,供学生选择使用。1990’s以来,日本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主要有:

  (1)高林秀雄等编:《国际法Ⅰ·Ⅱ》东信堂1990年出版

  (2)藤田久一编:《现代国际法入门》(改订版)法律文化社1996年出版

  (3)藤田久一:《国际法讲义Ⅰ·Ⅱ》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1994年出版

  (4)波多野里望等编:《国际法讲义》(新版)有斐阁1993年出版

  (5)横川新等:《国际法讲义》北树出版1993年出版

  (6)杉原高岭等:《现代国际法讲义》(第2版)有斐阁1995年出版

  (7)岛田征夫:《国际法》(新版)弘文堂1997年出版

  (8)松井芳郎等:《国际法》(第3版)有斐阁1997年出版

  另外,日本大学推荐使用的英文教材有:

  (1)M.Akehurst,AnIntroductiontotheInternationalLaw,7thed.,Allen&Unwin,1996

  (2)I.Brownlie,PrinciplesofPublicInternationalLaw,4the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日本大学虽没有“统编”教材之说,但日本的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资格考试却有大量的国际法内容,为适应这种考试,日本国内也出版了大量适用于自学和备考的著作。另外,日本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多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日本也出版了不少适应这部分学生需要的著作。比如香西茂等编的《国际法概说(第3版改订)》(有斐阁1992年)就以其概括条理简练而著称。而太寿堂鼎等编的《Workbook国际法》(有斐阁1980年)顾明词义就是一本典型的应试辅导材料,该书根据国际社会现实,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然后进行具体解答,使读者省去了组织答案的麻烦。太寿堂鼎等编的另一本书《Seminar国际法》(东信堂1992年)和筒井若水的《新·资料国际法基础讲义》则针对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两者虽都列举了实际发生的事件或案例,但前者重点在说明事件或案例本身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法研究应注意的关键点;后者则注重列举相关的国际法文件,从而加深读者对国际法的理解。

  从研究角度来讲,田茂二郎的《国际法Ⅰ(新版)》(有斐阁1973年)主要从历史的、思想的观点出发,来捕捉国际社会的构造;横田喜三郎的《国际法Ⅱ(新版)》(有斐阁1972年)则从纯粹法学的立场出发,用规范法学派的观点全面解说的国际法;田冈良一的《国际法Ⅲ(新版)》却以其广博的外交史知识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展开了对国际法的解释。这三人的三本书,因其著者不同的方法和风格,奠定了日本国际法研究的几个主要流派和几大师承,它们的研究,可以称作1970’s前半期日本国际法研究的顶峰。在这之后,高野雄一的《全订新版国际法概论》上、下(弘文堂1985、1986年)对国际法的新现象进行了实证性的探讨,对国际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山本草二的《国际法(新版)》(有斐阁1994年)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重新构建了国际法的体系。这些都可以作为日本国际法研究的新动向。

  二专题性研究

  日本的国际法研究虽不能与欧美等西方大国相比,但它们的研究一样积累了大量的成果,这里仅就公开出版的国际法著作分专题简单汇总如下,本综述其他地方提及的这里不再重复。

  从国际法的性质及其与国内法的关系方面看,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横田喜三郎的《国际法法的性质》(岩波书店1944年)和《山本草二还历纪念·国际法与国内法》(劲草书房1991年)。

  日本的国际法一般都把条约法放到较前的位置,日本关于条约法研究,代表性的成果也比较多。其中如:(1)经冢作太郎的《条约法研究》(中央大学出版部1967年)和《续条约法研究》(中央大学出版部1977年)、(2)小川芳彦的《条约法的理论》(东信堂1989年)(3)高野雄一的《宪法与条约》(东京大学出版会1960年)、(4)岩泽雄司的《条约的国内使用的可能性》(有斐阁1985年)。

  关于国家主权和国家的承认问题,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田田茂二郎的《国家主权与国际法》(日本评论社1950年)、(2)田田茂二郎的《在国际法上承认的理论》(日本评论新社1955年)、(3)芹田健太郎的《普遍的国际社会的成立与国际法》(有斐阁1996年)。

  关于自决权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金东勋的《人权·自决权与现代国际法》(新有堂1979年)和家正治的《联合国与民族自决权的适用》(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外国学研究所1980年)。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地位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宫崎繁树的《国际法上的国家和个人》(未来社1965年)。其中关于外国人管理和难民问题研究的有:(1)本间浩的《何谓难民问题》(岩波新书1990年)、(2)山神进的《难民问题的现状和课题》(日本加除出版1990年)、(3)金东勋编的《联合国·外来劳工权利公约和日本》(解放出版社1992年)、(4)外务省条约局法规课法令研究会编《全订·在我国的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日本加除出版1993)、(5)坂中英德·斋藤利男的《出入国管理和难民认定法逐条解说》(日本加除出版1994年)、(6)手冢和彰的《外国人和法》(有斐阁1995年)。关于政治流亡者的研究,有宫崎繁树编著的《亡命与入国管理法》(筑地书馆1971年)和本间浩的《政治亡命的法理》(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75年)。关于引渡和庇护方面的研究有:岛田征夫的《庇护权研究》(成文堂1983年)。

  在国际组织法方面,日本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高野雄一的《国际组织法(新版)》(有斐阁1975年)和家正治等编的《新版国际组织》(世界思想社1992年)。其中关于联合国研究的有:(1)《田冈还历纪念·联合国研究(全3卷)》(有斐阁1966年)、(2)斋藤镇男的《联合国论序说(第2版)》(新有堂1979年)、(3)福田菊的《联合国与NGO》(三省堂1988年)、(4)神余隆博的《新联合国论》(大阪大学出版会1995年)。关于欧安会方面的研究,有百濑宏·植田隆子编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CSCE)1975-92》(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1992年)和吉川元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CSCE)》(三岭书房1994年)。

  关于领土方面的研究,有山下康雄的《割让领土的主要问题》(有斐阁1949年)。关于非自治地区的制度的研究,有家正治的《非自治地区制度的展开》(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外国学研究所1974年)。关于委任统治的研究,有田冈良一的《委任统治的本质》(有斐阁1941年)。关于越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有加藤一郎编的《公害法的国际的展开》(岩波书店1982年)。关于日本领土问题的研究,有高野雄一的《日本的领土》(东京大学出版会1962年版)。

  关于航空法的研究,有(1)栗林忠男的《航空犯罪和国际法》(三一书房1978年)、(2)城户正彦的《空域主权的研究》(风间书房1981年)、(3)《与侵犯领空有关的国际法》(风间书房1990年)。日本将外层空间法称作宇宙法,这方面的研究,有(1)城户正彦的《宇宙法的基本问题》(风间书房1970年)、(2)池田文雄的《宇宙法论》(成文堂1971年)、(3)山本草二的《围绕广播卫星的自由和限制》(玉川大学出版部1979年)。

  日本是一个岛国,有非常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法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日本的海洋法研究也很盛行,代表性成果也较多。其中包括:(1)《围绕船舶通航权引发的海事纷争与新海洋法秩序2》(日本海洋法协会1982年)、(2)高林秀雄的《领海制度研究(第3版)》(有信堂1987年)、(3)《新海洋法制和国内法的对应3》(日本海洋法协会1988年)、(4)小田滋的《海洋法的源流探寻》(有信堂1989年)、(5)小田滋·栗林忠男的《注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上·下(有斐阁1985、1994年)、(6)小田滋还历纪念《海洋法的历史和展望》(有斐阁1986年)、(7)杉原高岭的《海洋法和通航权》(日本海洋法协会1991年)、(8)山本草二的《海洋法》(三省堂1992年)、(9)高林秀雄还历纪念《海洋法的新秩序》(东信堂1993年)、(10)林久茂的《海洋法研究》(日本评论社1995年)、(11)高林秀雄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果和课题》(东信堂1996年)、(12)饭田忠雄的《海盗行为的法律研究》(有信堂1967年)。

  人权问题是日本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田田茂二郎的《人权和国际法》(日本评论社1952年)和《国际化时代的人权问题》(岩波书店1988年)、(2)野村敬造的《基本人权的地域集团保障》(有信堂1975年)、(3)高野雄一的《国际社会中的人权》(岩波书店1977年)、(4)阿部浩己·今井直的《Textbook国际人权法》(日本评论社1996年)、(5)宫崎繁树编著的《解说国际人权规约》(日本评论社1996年)、(6)田博行·水上千之编的《国际人权法概论》(有信堂1997年)。

  关于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法的研究,有横田喜三郎的《外交关系国际法》(有斐阁1963年)和《领事关系国际法》(有斐阁1974年)。

  关于国家责任问题的研究有:(1)水垣进的《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论》(有斐阁1938年)、(2)广濑善男的《国家责任论的再构成——经济和人权》(有信堂1978年)、(3)山本草二的《国际法上的危险责任主义》(东京大学出版会1982年)和《国际刑事法》(三省堂1991年)。关于外国财产的国有化和征用问题的研究有:冈田良一·田田茂二郎编的《外国资产国有化与国际法》(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1964年)和横川新的《国际投资法序说》(千仓书房1972年)。关于国际司法裁判制度的研究有:《国际裁判研究》(有斐阁1985年)、小田滋的《国际法院》(日本评论社1987年)和杉原高岭的《国际司法裁判制度》(有斐阁1996年)。

  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研究有:《皆川还历纪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与国际法》(北树出版1981年)。关于自卫权的研究有:(1)横田喜三郎的《自卫权》(有斐阁1949年)、(2)田田茂二郎的《安保体制与自卫权(增补版)》(有信堂1971年)、(3)冈田良一的《国际法上的自卫权(补订版)》(劲草书房1981年)、(4)筒井若水的《自卫权——面向新世纪的视点》(有斐阁1983年)。关于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有高野雄一的《国际安全保障(法学理论篇165)》(日本评论社1953年)、高桥通敏的《安全保障序说》(有斐阁1960年)和神谷龙男的《联合国的安全保障(增补版)》(有斐阁1971年)。关于维和行动方面的研究有香西茂的《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斐阁1991年)和西原·ハリソン编《联合国PKO与日美安保》(亚纪书房1995年)。关于裁军问题的研究有藤田久一的《裁军国际法》(日本评论社1985年)和黑泽满的《现代裁军国际法》(西村书房1986年)。

  关于战争法的研究有:(1)冈田良一的《空袭与国际法》(严松堂1937年)、(2)信夫淳平的《战时国际法讲义(全4卷)》(丸善1941年)、(3)筒井若水的《现代战争法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72年)和《战争与法》(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4)大沼保昭的《战争责任论序说》(东京大学出版会1975年)、(5)宫崎繁树的《战争与人权》(学阳书房1976年)、(6)足立纯夫的《现代战争法规论》(启正社1979年)、(7)广濑善男的《俘虏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日本评论社1990年)、(8)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日内瓦条约解说Ⅲ、Ⅳ》(朝云新闻社1973、1976年)、(9)前原光雄的《捕获法研究》(庆应通讯1967年)。关于中立和永久中立问题的研究,有石本泰雄的《中立制度史的研究》(有斐阁1958年)、冈田良一的《永久中立和日本的安全保障》(有斐阁1950年)和伊津野重满的《永久中立和国际法》(学阳书房1982年)。关于国际人道法方面的研究有:藤田久一的《国际人道法(新版)》(有信堂1993年)和竹本正幸的《国际人道法的再确认及其发展》(东信堂1996年)

  三国际法案例研究

  日本法学界普遍认为:国际司法判例,不仅应包括国际性的法院依据国际法所做出的判决,而且还应该包括各国国内法院依据国内法及国际法的观点所做的判决。各国国内法院采纳国际法的观点而做出的判决案例,可以在各国汇编出版的案例集中找到。至于国际性的法院所做的司法判例,象常设国际法院(PermanentCourtofInternationalJustice,PCIJ)、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CourtofJustice,ICJ)、欧洲人权法院(EuropeanCourtofHumanRights)、美洲人权法院(AmericanCourtofHumanRights)等著名的国际性法院都公开出版发行各种各样的判例集。在国际上,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InternationalLawReports因其收录范围广,连续出版时间长而使各国学者深受其益。

  日本学者非常重视国际司法判例的研究,出版了大量关于国际司法判例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综合研究方面来说,其中横田喜三郎的《国际判例研究Ⅰ·Ⅱ》(有斐阁1933、1970年),着重对常设国际法院的判决和咨询意见进行了分析,《国际判例研究Ⅲ》(有斐阁1981年)着重对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CourtofArbitration)的裁决进行了解说。高野一雄编的《判例研究国际法院》(东京大学1965年)对截止1963年以前的国际法院的判决和咨询意见进行了说明和分析,波多野里望等人编的《国际法院的判决和意见》第2卷(国际书院1996年)则对截止1993年之前国际法院的判决和咨询意见原文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田茂二郎等编的《判例国际法》(东信堂2000年)则按一般国际法体例,分门别类地将判例编入国际法各章,首先说明事件的梗概,然后介绍了判决的要旨,最后还指出了学习、研究该判例应注意的问题点及参考文献,无论对读者还是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皆川光的《国际法判例集》(有信堂1975年)全文翻译了国际法院的一些重要判决和咨询意见,宫崎繁树编的《基本判例双书国际法》(同文馆1981年)对国际法院、国内法院的判决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解说,田田茂二郎等编的《Casebook国际法(新版)》(有信堂1988年)则对各种各样事件的事实、判决及咨询意见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并指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从国际司法判例收集的角度看,中川淳编的《增补判例辞典》(六法出版社1986年)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分专题对国际司法判例进行研究,是日本学者的研究特色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波多野里望·筒井若水编的《国际判例研究领土·国境纷争》(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和《国际判例研究国家责任》(三省堂1990年)。特别是前者,其中分析了20世纪以来仲裁法院、常设国际法院和国际法院(1975年之前)裁决的与领土·国境纷争有关的几乎所有案例。其次是日本国际法事例研究会根据外务省资料,对日本的国家行为所做的系列研究:《国家承认》(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庆应通讯1983年)、《国交再开·政府承认》(庆应通讯1988年)、《领土》(庆应通讯1990年)和《外交关系·领事关系》(庆应通讯1994年),这些用以日本的外交实践为例,对了解日本在国际法上的立场非常有用,更值得注意。还有象宫崎繁树等人编的《国际人权规约先例集——规约人权委员会决定精选》第1集、第2集(有信堂1989、1995年)虽不能称作判例,但它重点翻译了人权委员会针对个人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做申诉而发表的重要见解,不能不加以重视。

  除了上述研究外,日本学者还专门对日本国内法院所做的国际司法判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祖川武夫等编的《日本法院的国际法判例》(三省堂1990年)就集中收录了日本国内法院所做的与国际法有关的判例。为加强对日本的国际司法判例的研究,日本学者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日本国际法判例研究会”的学术组织,该组织不仅经常在日本国际法学会主编的:《国际法外交杂志》上发表总题为《日本的国际法判例》的系列文章,而且还建立有专门网站,他们的研究成果。另外,为使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国际法判例,日本学者还将日本国内法院判决的与国际法有关的案例收集起来,以英文出版:

  ShigeruOda&HisashiOwada(eds.),ThePracticeofJapaninInternationalLaw1961-1970,UniversityofTokyoPress,1982

  ShigeruOda&HisashiOwada(eds.),ThePracticeofJapaninInternationalLaw1971-1975,Nijhoff,1993

  四工具书

  日本出版的国际法方面的工具书可以分为国际条约集、国际法资料集、国际法辅助图书及辞典等。

  19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习惯法典化步伐的加快,在整个国际法中,作为成文法的国际条约开始占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推动下,调整国际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法规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国与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以条约形式确认下来,多边国际条约和双边国际条约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许多国际习惯法也都编入各种条约。这样,条约就成为最重要的国际法渊源和依据。学习国际法,也就自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条约。为此,日本出版了几种用于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条约集,法学专业的学生上国际法时,常常与教材配套使用。

  其中山本草二等编的《国际条约集》(有斐阁),因其几乎全文收录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条约,而受到大多数读者的青睐,该条约集现在几乎每年重版。田茂二郎等编的《Basic条约集》(东信堂1997年)除了收录有条约外,还收录了联合国的一些决议和日本相关的一些国内法,颇具特色。小田滋等编的《条约集解说》(三省堂)因附录了条约和国际法用语的解说,以及国际法院判例的概述和一些相关图表,截止1997年第7版已正是发行了。池田文雄等编的《主要条约集》(邦光堂)也因附录了条约当事国一览表而受到读者喜爱,截止1994年第2次改订版也已正式出版发行。

  除一般的条约集外,日本还编辑出版有各种专题性条约集。如:高野雄一等编的《国际经济条约集》(有斐阁1983年)、香西茂等编的《国际组织条约·资料集》(东信堂1986年)、藤田久一等编的《裁军条约·资料集(第2版)》(有信堂1997年)、地球环境法研究会编的《地球环境条约集(第2版)》(中央法规出版1995年)、国际女性法研究会编的《国际女性条约·资料集》(东信堂1993年)和田田茂二郎等编的《国际人权条约·宣言集(第2版)》(东信堂1994年)等。

  在美国等国的法学院,有一种被称作是casebook的资料集,老师讲课的时候,常常与教材配套使用。1990年以来,美国出版的这类资料集的代表有以下几种:

  B.E.CarteandP.R.Trimble,InternationalLaw,Little,BrownandCo.,1991

  D.J.Harris,CasesandMaterialsonInternationalLaw,4thed.,SweetandMaxwell,1991

  L.Henkin,R.Pugh,O.SchachterandH.Smit,InternationalLaw:CasesandMaterials,3rded.,WestPublishingCo.,1993

  B.H.Weston,R.A.FalkandA.A.D’Amato,InternationalLawandWorldOrder:AProblem-OrientedCoursebook,2nded..,WestPublishingCo.,1990

  日本起初直接借用这些资料集辅助教学,后来自己也编辑出版这样的资料集。这些资料集大多按照国际法的体例,将相关的判例、相关的学术论文精华和有关条约的条文,一并收录其中,对学生加深对国际法的理解很有帮助。但由于这种资料集涉及到大量的著作权问题,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现在已正式出版的这类资料集以东京大学教授大沼保昭编的《用资料解读国际法》(东信堂1996年)为其代表。

  除应对考试的教学辅助图书外,日本还出版有大量帮助读者学习国际法的归纳性汇总性图书。首先是将国际法的重要项目,作成各种图表,将各种要点进行分类整理,这样的图书主要有:经冢作太郎的《图解国际公法(补订版)》(立花书房1982年)和西井正弘编的《图解国际法》(有斐阁1998年)。其次是对国际法主要项目和基本观点进行汇总,这样的图书主要有:植木俊哉的《基本论点国际法》(法学书院1995年)、坂元茂树的《Seminar国际法》(法学书院1997年)和田田茂二郎等编的《NewHandbook国际法(第3版)》(有信堂1996年)。第三是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基本事项进行解说,这样的图书主要有:奥胁直也等编的《国际法KeyWord》(有斐阁1997年)和初濑龙平等编的《国际关系KeyWord》(有斐阁1997年)。

  从辞典角度讲,日本不仅出版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百科大辞典,也出版有法学方面的大型辞典。象鹿岛出版会出版的20卷本《社会科学大辞典》(鹿岛出版会1968-1971年)、日本评论社出版的《新法学辞典》(日本评论社1991年)和有斐阁出版的《新法律学辞典》(有斐阁1989年)就收录了大量国际法方面的词汇。当然日本也出版有国际法方面的专门性辞典,其中最有名是日本国际法学会编纂的《国际关系法辞典》(三省堂1995年),这本辞典因其收录词汇量大,解释详细,成为了解日本国际法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此前该学会出版的《国际法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在1985年将其翻译成中文出版。另一本《国际法辞典》(有斐阁1998)是筒井若水等人所编,这本辞典因其理论性强,内容适中也深受欢迎。

  五国际法文献查找的方法

  严谨、认真是日本人的特点,在研究中重视资料是日本学者的传统。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献综述就是利用手头的一些日文原版教材的注释和附录的参考文献,进行综合加工而成的,虽不能含盖整个日本国际法的研究,但至少可以反映其轮廓。正因为有这个特点,日本学者一般也主张,作为初学者或者查找文献的第一步,最常用的方法是顺藤摸瓜法,即从正在阅读的文献中查找相关文献。当然,按照这种方法,肯定会有一些遗漏,但只要在此基础上,找到第一步发现的文献,然后继续用这种方法,这样不断摸下去,会找到绝大多数文献,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如果要继续深入研究,就应该使用以下各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各类论文索引,通过论文索引,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发表的论文的题目、作者及其刊登的时间、期刊名。国际法方面常用的专业论文索引有:(1)国际法学会和外务省条约局合编的《国际法及国际私法论题汇辑》,该索引收录了1979年以前日本发表的论文、书评等。(2)《27年间有关国际法方面的杂志文献目录》和《10年间有关国际法方面的杂志文献目录》,这两本索引将1947-1984年间日本发表的国际法方面的论文按事项分门别类地列出,对学习和研究国际法非常有用。(3)日本国际法学会主编的《国际法外交杂志》每卷第2号都会刊登《主要文献目录》,它可以视作上一年国际法方面的论文著作索引。(4)《法律时报》每年的12期会刊登一篇叫做《学界回顾——国际法》的综述文章,这里会列举一年来日本所发表的国际法方面的论文和著作。(5)第一法规出版编辑的《法律判例文献情报》(月刊)也是查找国际法文献的很好工具。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国会图书馆制作的《杂志记事索引》是非常方便的论文检索工具,日本各大学图书馆和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可以利用。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图书馆情报检索工具检索所需要的国际法文献。由于文献数据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大多数图书馆都配备有非常方便的计算机检索工具,这些工具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方便的检索途径。除了图书馆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书店、出版社的网站,来检索所需要的文献。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类文献。尽管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准确性也没有保证,但日本学者仍对利用互联网收集文献资料抱有极大的兴趣。指宿信等人曾专门编写过一本叫做《有益于法学的INTERNET》(日本评论社1996年)的书,久松佳彰等人也专门写过《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利用INTERNET》(参见岩田一政等编的《国际关系研究入门》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的论文。其实,查找国际法方面的文献,目前日本可利用的网站并不多,我们可以通过日本大学法律方面的网站链接到国际法方面的网站,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到一些网站,由于网站变化比较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网址。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献综述中对近两三年的文献可能多有遗漏,望读者见谅。

  主要参考书:

  [日]田田茂二郎等编:《判例国际法》上·下东信堂2000年

  [日]西井正弘编:《图解国际法》有斐阁1998年

  [日]高野雄一:《教养国际法》东京大学出版会1991年版。

  [日]金泽正雄:《国际法入门》中央经济社1984年版。

  [日]宫崎繁树:《国际法纲要》成文堂1984年版。

  [日]波多野里望、小川芳彦:《国际法讲义》有斐阁1982年版。

  文献综述范文篇4

  关键词:现金流;财务风险;财务危机预警

  根据2011~2014年68家和76家中央企业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可以看出,现金流风险已连续四年位列前三。在财务风险中,现金流风险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多公司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告诉我们,现金流是关系企业兴衰存亡的核心因素之一,现金流也是企业最真实状况的根本反映。企业的持续性经营、运行层面直接依靠充足的现金流。本文试图从基于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角度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与危机预警这两个方面研究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综述与评论,以期对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现金流风险及管理起到启示和帮助作用。

  一、基于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角度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现金流是企业现财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在某个特定的会计期间内按照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流量的总称。企业现金流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支付能力,同时还决定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金流管理是指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现金流管理是一种系统、全面的财务管理活动,其总体和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关现金流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现金流方面的国外研究主要有:影响现金流的因素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企业内外和企业营运对现金流产生的影响,代表性的是丹尼森关于销售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对现金短缺诱导效应的研究;现金流量指标在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中的作用研究,代表性的是瓦尔特的现金流指标与危机预警的财务分析;现金流与投融资活动关系、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及股利支付行为与现金流关系的研究,主要以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和梅耶斯等的啄食顺序理论为代表;EugeneFama、Jensen(1986)等人的现金流信息对外部市场有效性影响的研究;基于现金流的价值评估的研究等。尼尔森和梅里切尔(1973)发现当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大而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小时,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作为兼并收购近似值的溢价也较高。同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证实了现金持有对并购对价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Jensen(1986)认为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在并购中会选择现金对价方式。Martin(1996)在研究并购对价方式时提出了可利用现金假设,指出持有大量现金,或拥有高现金流,或有足够的负债能力的企业投资时更倾向使用现金。而国内学者则在基于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方面作出了如下研究:陈志斌(2002)指出现金流管理应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而重要的内容,他们基于价值创造探讨企业如何进行现金流管理。郭水河(2010)、刘惠丽(2012)分析了现金流管理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企业如何做好现金流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期望能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杜汝芳(2012)指出现金的充裕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现金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现金流管理的建议供参考。李小燕(2006)运用组织循环理论提出对企业组织循环效率具有显著表征能力的现金流类财务指标,并据此构建基于现金流信息结构的企业组织循环效率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力图解决评价模型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黄辉(2007)提出用现金流而不是利润来进行本量利分析。刘斌红(2008)研究了现金流对于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作用。宛玲羽(2010)以价值链的理念为背景,以现金流为贯穿线,探讨了公司理财的目标。国内学术界关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屈文洲等,2011)。有文从内部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冯巍,1999;杨华军等,2007),也有从融资约束角度研究二者敏感性(辛清泉,2006;罗琦等,2007;屈文洲等,2011)。连玉君等(2008)以Almeida的研究为基础,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角度检验了融资约束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从模型设定、衡量偏误、内生性偏误等角度重新审视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是否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答案是肯定的。陈敏等(2011)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实证检验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公司投资-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变化。汪健(2013)检验了采用新会计准则前后,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李春霞等(2014)采集了1998~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等方法,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公司的正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由信息不对称所致,非融资约束公司的负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由收入不确定所致。刘淑莲等(2014)研究了在不同融资约束下,企业现金流波动性对并购行为中对价方式选择的影响。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近年来越来越关注现金流在企业营运中的作用。有的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企业在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企业又经常容易忽视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过分强调利润指标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更能清楚体现企业财务状况的现金流指标。对此,学者们也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作为企业今后对现金流管理的参考。有的学者以现金流管理或现金流指标为基础,通过采用管理理论中诸如生命周期理论、价值链理论等理论、本量利分析和财务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等来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并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和战术上的指导,为企业发展贡献积极作用。有的学者则以企业现金流指标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现金流的财务分析,并以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为视角来研究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企业并购行为等是否可行,现金流对企业在经营、投资、融资和并购的决策上是否具有相关性。现金流作为在可信度和及时性等方面优于利润的指标,在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这必将为今后学者进行相关的财务风险预测、财务危机预警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但现如今关于现金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以现金流为基础,结合其他理论、模型进行的企业价值、发展、决策选择等研究,真正关于现金流重要性、敏感性以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指导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虽然有强调对企业现金流管理重要性的研究文献的出现,但大都各成一家,各执己见,并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个体系。同时,如何将学者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果融入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学者们的研究已经一再强调现金流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在现行会计准则的条件下,企业仍然重视利润指标的分析而忽视现金指标的作用。有些企业在进行年度预算时忽略了现金预算,或者即使进行了现金预算也并不全面,并不能持续不断地根据企业自身的营运情况展开动态的现金预算。最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财务管理问题,也是资源配置、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涉及财务学、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与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尤其是对我国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母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更是浩大繁琐,同时影响深远,因此选择适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方法也十分重要。

  二、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与危机预警研究

  对于现金流量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lum(1974)构建了现金流量模型,以流动性、获利性和变异性三类指标来构建模型,发现在流动资产减少,经营性支出增加,流动资产流入和流出量发生异常变动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不景气,有逐渐衰败的趋势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增大。Largay和Stickney(1980)、Com-bola和Ketz(1983)、Combola(1983)认为,现金流量具有较强的预警功能,而Casey和Bartczak、Gentry等(1985)、Rajeswararao(1985)则认为,现金流量没有预警功能。Mossman、Bell和Swarts(1998)对前人研究的破产预警模型进行了比较,即将财务指标类、现金流量类和市场收益信息类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存在令人完全满意的破产预警模型,现金流量类模型在企业破产前两三年的预测能力最为稳定,而财务指标类模型在破产前一年的判断能力最强。国内学者也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研究:蔡基栋(2004)验证了现金流量信息对于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作用。王萍(2008)在阐述财务风险与现金流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控制框架,并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与方案。饶育蕾(2009)设计了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相比应计制盈利指标,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指标与公司的价值相关性更强,具有更高的信息质量。聂丽洁(2011)在引入传统财务预警指标设计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金流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构建的现金流指标体系有能力单独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李露(2011)主要分析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存在的虚假现象,并提出了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财务分析质量的对策。张华伦(2005)、李珊(2013)、郭晶(2014)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提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偿债能力指标设计、收益质量指标设计、财务弹性指标设计、现金流量结构指标设计以及创新发展能力指标设计),在此基础上增加传统的辅助性预警指标,最终构建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加强企业形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现金流量管理思想,努力实现企业对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动态管理。武晓玲(2013)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下资金筹集的角度出发,发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足性、稳定性、结构合理性和成长性对财务危机的影响显著,并据此给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投资和财务监督等方面从现金流的视角提出了建议。张超(2013)、曹金臣(2013)、秦圣(2014)从现金流量出发,分析现金流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以及现金流量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介绍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最后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应措施。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与危机预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近年来,学者们已经不再单纯的以利润指标来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判定与预测,而是更多的基于现金流指标,辅以利润指标来进行相关财务风险的判定与预测,并试图以现金流指标为基础来进行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预警,以此来对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发展指明方向并使企业在财务方面做好应对策略。有的学者在现金流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CFaR模型等模型,并以企业的现金流指标为样本,通过SPASS或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上述指标与企业财务风险或危机之间的显著相关性,以及该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或危机的预警是较为准确的。有的学者则从现金流与企业财务风险、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入手,并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与零的关系来进行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通过分析来进行相关的经营、投资、筹资的相关财务风险、危机的识别与预测,并找到企业在遇到相关财务风险或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学者们在研究中不断的用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现金流与企业财务风险关系密切,现金流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财务危机的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现金流管理,这样才能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更加准确与清晰的认知,清楚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及时发现现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现金流与财务风险、危机预警以及财务质量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为企业今后的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学术研究与企业的营运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能否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还需要更多的努力。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是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现如今对利润指标的财务分析程度还是要高于对现金流指标的财务分析程度,或者根本就不进行现金流指标的财务分析。但学术研究表明,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与财务危机预警上准确性更强,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财务分析理念,使企业意识到现金流指标分析的重要性,并加强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可以采用构建和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组织结构,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建立和完善现金流信息系统,加强现金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等措施来加强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三、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于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角度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基于现金流的有关企业财务风险与危机预警的研究,从这两方面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现金流的重视程度直线上升。本文也试图从两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中理清脉络,找出现如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发现现金流研究方面的欠缺,并希望通过对其评述为今后现金流领域的研究指明方向。

  作者:庞明 王梦鸽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霞,韩立岩,娄静,王哲兵.现金流风险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2.2.

  [2]曹明珠,陈海艳,杜君.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2.11.

  [3]陈志斌,韩飞畴.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J].会计研究,2002.12.

  [4]郭水河.企业集团现金流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0.2.

  [5]刘惠丽.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3.

  [6]杜汝芳.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J].金融经济,2012.6.

  [7]李小燕,田也壮.基于现金流信息结构的企业组织循环效率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J].会计研究,2006.12.

  [8]黄辉.基于现金流的本量利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9.

  [9]刘斌红.公司价值创造的财务潜力分析———基于现金流及资本结构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8.

  [10]宛玲羽,贺叶.价值链理念下公司的理财目标———基于现金流的视角[J].中国商贸,2010.28.

  [11]连玉君,苏治,丁志国.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吗[J].统计研究,2008.10.

  [12]汪健,卢太平.新会计准则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3.3.

  [13]李春霞,田利辉,张伟.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收入不确定[J].经济评论,2014.2.

  [14]刘淑莲,张芳芳,张文珂.融资约束、现金流波动性与并购对价方式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4.5.

  [15]Blum,M.FailingCompanyDiscriminantAnalysis.AccountingResearch,1974.12.1.

  [16]蔡基栋,晏静.ST公司现金流量的信息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7]王萍.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控制初探[J].商业会计,2008.23.

  [18]饶育蕾,蒋波.基于现金流盈利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9.12.

  [19]聂丽洁,赵艳芳,高一帆.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J].经济问题,2011.3.

  [20]李露.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财务质量甄别分析[J].商业会计,2011.25.

  [21]张华伦,孙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基于现金流模型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

  [22]李珊.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的相关问题初探———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J].时代金融,2013.21.

  文献综述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旅游文化;文献综述

  早在三十年前,旅游文化已是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内最早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可追溯到1986年俞慈韵在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旅游文化》。这篇文章以文化为切入点论述旅游文化的自身属性与主体内容[1]。随后郁龙余在1989年于旅游学刊上发表同名论文,主要论述了旅游和文化之间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并引发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广泛讨论[2]。两年后,张复于在1991年出版了以旅游文化为主体内容的专著《旅游文化》,详细界定了旅游文化的概念,研究范畴,衍生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将旅游文化推上了学科的高度,并引发了关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与讨论[3]。

  1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三体论等[4]。总和论认为:旅游文化的依据是内在的文化价值,通过诸多旅游要素为依托,映射到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整体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5]。而碰撞论认为,旅游介体通过与旅游主体、客体相互碰撞最终生成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就是旅游文化[5]。大部分学者认为,总和论这个广义的概括是正确的,因为旅游的经济活动是通过文化体验消费而实现的,文化是旅游诸多要素的内核,不难推断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碰撞论所述内容描述了旅游文化的内含属性,和总和论相比外延有所缩减,对于文化内容却没有体现。随后,张海荣通过文学与民俗学的角度为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交际论。交际论定义了旅游文化为“非定居文化”,通过反面的视角给予研究者更大的研究空间[6]。收缩论是沙向军对前三种观点进行总结所提出的。他认为,引用大概念,是无意义的,旅游文化不能泛泛而论,只有收缩外延,才能更深入更具体的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狭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更具有研究价值。最终,他把旅游文化概念缩减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范畴之内,将其界定为古今人类在旅游活动中所积累的旅游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文化[4]。在诸多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三体伦。很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都是以“三体论”为框架而构成的。“三体论”最早是由喻学才于2001年《旅游文化》专著中提出[7],2005年王玉成在撰写《旅游文化概论》的学术专著中引用了“三体论”作为理论框架[8]。所谓“三体论”是通过旅游的主体、客体、介体为研究出发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通过介体与客体交互而生的文化现象。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产生成果影响深远,以至于后续研究很难在旅游文化广义的大框架中跳出旅游加文化的大范畴。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除“三体论”对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研究对象有所界定外,其余成果仍在定义中徘徊,鲜有建树。近三十年来对于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依然举步维艰,甚至无法界定研究对象,更难达成共识,其原因在于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本质的误解。于光远在《旅游文化论》中提出:“不要只看中旅游的经济属性,更要重视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文化活动[9]。”

  2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综述

  最早对旅游文化特征进行论证是在1997年由王立和刘卫英,发表在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题为《旅游文化基本特征试论》的论文。文中指出旅游文化应具有集中性、族群性、群众性、区域性、直观性、承续性、娱教性以及季候性八大特征[10]。同一时期,晏性枝于湖北三峡学院学报发表题为《论宜昌旅游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揭示现代旅游文化业具有体系性、文化性、包容性、沟通性、文明性、经济性、整合性、关联性、服务性、汇聚性十大特征[11]。随后,沈祖祥在1999年发表的专著中认为地域性、民族性、连续性、多样性、实用性是旅游文化首要的最为显著的特点[12]。同年王德刚论述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也是一种冲突文化,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综合性、矛盾性、多样性等特点[13]。2008年,旅游文化研究进入新一轮的热潮,邹本涛、谢春山发表专著《旅游文化学》,书中表示旅游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多质性、情感性、适应性、易变性等特点[14]。而曹诗图、孙静则认为旅游文化表现的是综合性的特征,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自我确认性和认同性、外向性和交融性的辩证统一[15]。本文认为对于旅游文化特征的探究应把握两个原则性问题:一是旅游文化特征应是独有的、专属的特征。二是对旅游文化与文化进行区隔进而区隔旅游文化特征与文化特征,相互之间不能存在重复的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之所以不具备专属性原因在于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把握不清晰,对于旅游文化研究的主体界定的不准确。如:王立和刘卫英所论述的旅游文化特征是基于中总和论的观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总和,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对旅游的特征和文化的特征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加以整合得出结论。其中区域性、群众性、承续性属于文化特征,而直观性、娱教性、季候性则属于旅游特征。除此之外,基于“三体论”对于旅游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王立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以三体论作为理论基础,提炼旅游文化中主体、客体、介体在旅游活动中的各自特征[16],最终整合为旅游文化的总体特征明显是不科学的。探究旅游文化的特征应从整体入手,不应单独研究某一个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毕竟旅游文化是文化和旅游的一个分支,三者之间有交融的部分。可以先从旅游和文化共性的特征入手,求同存异,提炼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在这里我们需要把握旅游文化与文化和旅游的差别性,尽可能的找出与文化和旅游紧密相联且具备独特性的部分。

  3分支学科研究现状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虽对于旅游文化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一直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旅游文化的分支学科早已引人关注,其中包括:旅游文化史、旅游文学、旅游美学等。1989年,王熹与林永匡发表了旅游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7],他们认为,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核心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以及旅游主体的思维与心态。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出旅游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陶冶民众情操,引发各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等[18],揭露了旅游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学科地位。2004年,马勇在《中国旅游文化史论纲》一文中以“三体论”作为横向论述的基础,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和转型等六个时期,对于旅游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旅游文学最早是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发展而来,可追溯到1982年赵家莹在浙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对于旅游文学采用了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界定方式。一切与旅游有关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旅游文学,这是对旅游文学的广义界定。而狭义的旅游文学则单指“游记”[20]。通过这则概念我们可以了解旅游文学应从内容上进行区分,对于形式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一观点也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关于旅游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则略有争议,赵家莹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中提出,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起源与发展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三个时期[20]。隗芾则在《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与利用》[21]一文中表示旅游文学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以军事旅游为主的两汉时期、以动乱旅游(逃亡)为主的隋统一前时期、以诗词旅游为主的唐宋时期、以反思旅游为主的南宋至明前时期、以科学、商业旅游为主的明清时期。旅游美学的研究起源于我国古代园林、风水等相关学科体系中的分支,至今仍处于学科体系的建设阶段,对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仍存在诸多争议。最早研究旅游美学方向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的学者是王遵近和沈松勤,他们发表的论文《风景美欣赏—旅游美学》对于旅游中风景之美进行了科学论述,并指出具有美感的风景应具备的特征,以及风景的美对于观景者心理产生的效应[22]。而后,徐缉熙在《旅游美学》专著中确定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旅游活动中各类审美关联人[23],这一观点得到如王柯平、仇学琴等学者的认可,在名为《旅游美学》的教材中得以体现[24]。

  4结论及建议

  文献综述范文篇6

  [关键词]机构投资积极主义公司绩效

  传统的公司理论认为,在公司股份高度分散的条件下,经理对公司拥有控制权(Jensen和Meckling,1976)。股东作为委托人,经理作为受托人,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信息不对称,由此则可能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经理们会通过个人权力扩张,以及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利而侵害股东利益(Jensen,1986,1989);还可以制定使他们免遭失去职位风险的公司政策,并且很难为股东察觉(Rasmusen,1989)。这样,公司股东就只能主要依靠通过股票的买卖影响和制约经理的行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机构股东积极主义(institutionalshareholderactivism)兴起,机构投资者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机制代替外部控制权市场监督其人行为并保证他们按照合同约定的那样行事,通过这种方式能消除股东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对行为不当的人进行惩罚,从而解决传统意义上的问题(Agrawal和Mendeler,1990)。从此,有关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日趋活跃。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机构投资者是否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实施对经理的监督,从而是否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二是对机构股东积极主义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近年来,我国证券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希望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伴随着机构投资的发展,其对我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的影响无疑在逐步增大,包括一定程度上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实中机构投资者也存在操纵股市、与上市公司合谋等问题。分析与评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在我国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有必须对西方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有效监督论

  1.机构投资者有动机去监督公司管理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有效监督论的支持者认为机构投资者会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中,解决分散持股的大型公司中存在的激励和控制问题。

  Grossman和Hart(1980)指出,改善公司业绩是一种公共物品,作为公共物品的最大的消费者,大股东能够获得较多的公司业绩改善带来的收益,所以它们会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Demsetz和Lehn(1985)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被看成是公司问题的潜在控制者,因为他们持续增加的股份使他们有很强的动机去监控公司的表现和管理层的行为。

  Diamond(1984)认为大型中介机构出于资产分散化的需要以及规模经济,使他们成为问题的有效的解决机制。

  Black(1992)和Pound(1992)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和集中度的不断增大,机构投资者通过介入到公司的治理中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负有信托投资的责任,这使他们密切监督以保护投资免遭损失(Krikorian,1991;Schneider,2000)。

  Shleifer和Vishny(1997)和Agrawal和Knoeber(1996)认为,由于大型投资者的利益和它们投入公司的资金密切相关,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它们有动机也有足够能力去监督公司并改善公司治理。

  2.机构投资者有能力监督公司管理

  Stiglitz(1985)认为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它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雇佣金融分析师搜集和加工信息,这使他们在较为充分地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还拥有投票权带来的影响力(Easterbrook和Fischel,1983),并且它们在监督公司管理方面的信誉与影响力不断增强(Ayres和Cramton,1993),这使得它们有足够能力监督公司管理。

  3.机构投资者能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并提高公司绩效

  机构投资者能够有助于缓解大型分散持股的公司存在的激励和控制问题,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Shleifer和Vishny(1986)和Admatietal.(1994)认为机构投资者从两个方面提高公司效率和业绩:第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的巨大的投资,以及它们的信托责任使他们有强烈的动机去监督经理行为,这种监督会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第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质量研究以选择有效率的公司投资,这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Pound(1988)认为机构投资者与小股东相比有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而且规模经济使得机构投资者只需花较低的监督成本,于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可以降低问题,提高公司业绩。

  二、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无效论

  1.机构投资者没有监督公司管理的动机

  机构投资者也许会成为消极的投资者,当公司绩效不佳的时候,它们会选择抛售持有的股票,而不会花费资源去监督公司管理和提高公司绩效,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机构投资者的目标短视性、利益冲突、成本和收益分析等因素使机构投资者成为消极、短期投资者,没有监督公司管理的动机。Graves(1988)认为,由于共同基金是依据基金经理每一年、甚至每一季度的业绩考核来予以奖励的,所以基金经理不能采取长期投资的战略。Drucker(1986)指出,固定收益的养老金的参与者要求基金经理卖掉他们持有的股份以获得短期收益,这使养老金难以采取长期投资策略。Bhide(1994)和Maug(1998)都认为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目标是保持所持有股票的流动性并希望获得短期收益,这比监督公司的管理以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重要。David和Kochhar(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只以短期内战胜市场基准收益率为目标,这种短期主义导致他们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过度交易,不能有效监督公司经理行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的商业联系也会阻碍他们有效地监督公司。Pozen(1994)认为机构投资者一般为消极的投资者,只有当股东积极主义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他们才会介入到公司治理中。Webb,Beck和Mckinnon(2003)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持有的股份没有足够大,不能使他们有监督公司业绩的动机,监督公司管理的带来的高额的交易成本也使他们不愿意介入到公司治理当中。

  第二,众多委托人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造成他们之间的目标冲突(Boatright,1992;Katz和Kahn,1978;Schneider,2000),这会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发挥作用。Eaton(2002)提出,政府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委托人之一迫使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当地社区,支持当地公司以及创造就业岗位,这种政治压力会限制机构投资者在监督公司发挥的作用。

  第三,许多政策和法规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管理的动机。Duggal和Millar(1999)和Roe(1990)指出,政策和法规限制了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数,导致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经理行为的动机减弱。David和Kochhar(1996)指出,诸多的政府条例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以及他们共同行动的自由,这些影响了他们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2.机构投资者不能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并提高公司绩效

  第二种观点认为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对目标公司的政策,运营状况,以及价值几乎没有影响。Romano(1998)认为这是由于大多数积极主义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不能影响目标公司的运营状况。Karpoff,Malatesta和Walking(1996)和Wahal(1996)认为股东积极主义不是一种低成本、有效影响公司决策的方式。Jensen(1993)认为,股东积极主义作为一种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能使经理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Black(1997)认为股东积极主义之所以不能影响公司绩效,是由于他们持股水平较低,在股东积极主义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当少。

  三、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损害公司论

  1.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并非价值最大化

  Romano(1993)认为公共养老金改变公司投资战略是出于政治目的和社会目标。Murphy和VanNuys(1994)指出: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自身也存在问题和控制问题,公共养老基金经理积极行动并非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是期望以此获得公共影响力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2.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损害公司绩效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损害公司论认为股东积极主义会损害公司管理并降低公司绩效。Lipton和Rosenblum(1991)和Wohlstetter(1993)认为机构投资者既没有技能也没有经验,不能改善经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它们短视地关注短期收益,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Pound(1988)认为机构股东积极主义追求的是机构投资者管理者的私利,他们与目标公司经理互利合作,这种合作削弱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带来的正面价值效应,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存在负相关关系。Carleton,Nelson和Weisbach(1998)发现TIAA-CREF许多积极主义的目的是任命女性和少数民族成为公司董事,以增加董事会成员的多样性,这样的提案会妨碍公司运作,降低公司价值。Woidtke(2002)认为公共养老基金经理的主要追求政治和社会目标,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这种从政治目的出发对公司施加的影响会降低公司绩效。

  参考文献:

  [1]Agrawal,AandG.Mendelker,Largeshareholdersandthemonitoringofmanagers:thecaseofantitakeroveramendments,[J].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990,23:143-161

  [2]GrossmanandHart,Takeoverbids,thefreeriderproblem,andthetheoryofthecorporation,[J].BellJournalofEconomics,1980,11:42-64

  [3]Jensen,M.CandW.Meckling,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u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6,3:305-360

  文献综述范文篇7

  论文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情报机构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与电子丈献资源应有的使用价值与功能不符,丈章分析了影响电子丈献资源利用的因素,并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在馆藏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文献资源已成为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特网上电子文献成为图书情报部门在量上无法衡量的巨大虚拟馆藏。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电子文献利用率显然与电子文献资源应有的使用价值与功能不符,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笔者从事电子文献信息服务多年,深刻体会到提高电子文献使用的深度与广度的意义,现从影响利用率的原因与提高利用率的途径二个方面加以论述。

  1影响电子文献信息使用的因素

  (1)读者信息意识差,图书情报机构缺乏有效的宣传。许多读者习惯于印刷文献的翻阅,复印,对在电脑上翻阅文献、下载、打印、拷贝,从心理上有抵触,加之目前大多图书情报部门在设立中外文阅览室以外的房间专门设立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文献服务,进人电子阅览室则需要一些相关手序。再则,就是缺乏必要的宣传,读者对电子文献的拥有量、种类、具体期刊名称、覆盖年限等基本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直接影响使用的主动性。

  (2)读者缺乏数据库使用的知识与技能,不具备电子文献独立检索的技术与方法。目前电子文献数据库数量众多,在内容上涉及各行各业,使用方式有单机光盘版、网络版、远程联机等,而且不同数据商的产品在检索方式上也存在差别,非专业人员无法掌握如此复杂的操作技术。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在文献的检全率和检中率上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使用的积极性。

  (3)语言障碍。与国内大型数据库相比,国外大型数据库容量大,覆盖年度长、更新快、检索深度深,电子文献数据库产业化水平较高,在质量与数量上远远高于国内电子文献库。特别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大数据公司、出版商,往往在其网络页面上提供免费的电子期刊浏览、检索、打印与下载服务。在国内外文期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已成为获取外文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可是,由于存在语言障碍,许多用户无法正常加以利用。

  (4)信息共享环境问题。目前各电子文献信息拥有机构隶属于不同行业与部门,由于电子资源购置

  费高,各部门只为本部门人员提供服务,如读者所需信息内容广泛,就要在不同的机构间跑。以河南省为例,据调查,省内主要大型电子文献资源集中在省科技情报所、省各大高校图书馆、各研究机构图书、情报部门等信息服务机构,电子文献资源在内容上有重复,也有交叉,但各单位间并未建立基于用户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缺乏必要的整合。

  (5)费用问题。收费较高一直是影响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开展电子文献信息服务投人的硬件、软件购置费用较高,一般都实行有偿服务,各单位收费标准也不一致。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极低的收费标准比,显然要昂贵的多,成为大多数用户不选择该种服务的理由。

  2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1)建设特色馆藏,发展馆际合作,做好宣传工作。建设与宣传应该是一个时期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重点,应树立一种大资源观,以文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发展跨系统、跨地区的馆际合作,通过合作,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支持和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同时应有针对性地收藏本地区其他信息机构未收藏或较少收藏的电子文献信息,发展特色馆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的宣传工作,加快电子文献信息目录与内容的更新,举办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电子信息资源使用培训,培养吸引用户。

  (2)转变观念,引进信息营销的理念,强化电子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服务机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社会对信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再是该机构建设规模的大小、收藏资源量的多少,而是集中在提供信息服务质量的高低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上。要提高这一程度,就必须转变观念,在服务上由被动变主动,并引进信息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注重资源的经济价值,强调服务的质量与档次,强化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

  (3)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从业人员。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正在由传统的文献咨询专家向信息技术专家转化。除了具有较强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本身的专业素质,更需要拥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较强的语水平,同时还要具备必要的网上信息检索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调整工作人员的专业配置。同时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评估机制,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将电子文献信息服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电子文献信息服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①熟悉电子信息源并具有利用它们的能力,包括熟练查找各种电子信息源的出处和具备利用各种信息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技能;②外语应用能力,由于外语关系到网络技术中各种软件的应用,并且以外语语言形成的资源在网络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想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资源就必须突破语言障碍;③具有对电子信息资源质量的鉴别能力,具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有效的查找到所需信息;④预见和引导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能力,能不断地激发潜在用户的潜在信息需要,使之成为现实的息需求。

  文献综述范文篇8

  关键词:新民乐;传统民乐;优势;不足

  纵观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曾经出现过许多类似“新民乐”的概念,比如:新民歌、新歌剧、新音乐文化、新音乐运动、民族新音乐、新秧歌运动等。这些概念都在强调一个“新”字,“新民乐”也不例外。对于“新民乐”的概念,马晓南在他的《关于“新民乐”的思考》一文中是这样叙述的:“所谓‘新民乐’,就是指那种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素材来源,用中国的民族乐器并结合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特有的编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体技术以及包含了欧美文化模式的商品偶像、品牌等观念而形成的有独特视听效果和时代风格的新的民乐演奏形式。”[1]新民乐的产生、发展、不足与它的前景,是很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影响到新民乐乃至中国音乐以后的发展走向。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广纳大家之言,初步论述新民乐。

  一、新民乐产生的原因

  民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但近几年来民乐始终处于低谷,老百姓不爱听,音乐专业人士不愿去研究,偶有喜欢民乐曲的,也多是一些老者,带着一种怀旧的心情去欣赏一下而已。民乐的低迷促使了新民乐的产生。

  (一)新民乐产生的第一大原因——音乐文化间的融合渗透

  高敏在《也谈“新民乐”》一文中对于新民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叙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国音乐出现了中西结合的音乐模式。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包括演奏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音乐本身转向音乐的外在表演形式,那种身着旗袍、正襟危坐的传统民乐演奏形式已经越来越难吸引人们的关注了。演员的身材服装是否匀称漂亮,舞台是否华丽,表演是否有激情,音乐是否够动感成为受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为“新民乐”的出现提供了最为合适的时机和背景。[2]

  (二)新民乐产生的第二大原因——新科技在新民乐中的运用

  对于新科技在新民乐中的运用导致了新民乐的产生这个方面,刘金祥在《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民族乐器在演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每一个乐器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音色单调,难以融合。而MIDI技术的运用则可以补足这方面的缺陷,使音响效果丰满,能很好地烘托舞台效果,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而,民族乐器与电声乐器的相互配合使得新民乐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

  (三)新民乐产生的第三大原因——市场经济对音乐的影响

  闫苏在《由“新民乐”产生引发的思考》一文中这样写到:传统民乐只是听觉上的享受,而新民乐则是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在以前只有广播的时代,音乐都是用听的,传统民乐的局限性也就表现不出来,而在今天这种媒体为主流的时代,仅仅是用听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媒体的产生使人们更倾向于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由传统舞台的平面到新民乐舞台的立体;由传统舞台的灯光的一成不变到新民乐灯光的扑朔迷离;由传统民乐舞美的平淡单调到新民乐舞美的丰富多彩,构成的一幅幅动感画面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使得新民乐的产生成为必然。[4]

  二、新民乐与传统民乐的比较

  无论是在音乐作品、音响变化,还是在现代化的演出造型、艺术的包装手段上,新民乐都有全新的突破。

  (一)音乐作品

  倪俊在《谈谈“新民乐”》中认为音乐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传统作品的内容政治思想色彩浓厚,反映社会及时代的变化,即使作品流露出来的风格也是清新流畅、欢快自如的,但主题动机却是严肃的。而新民乐作品透出的旋律内容多是以人们身边的日常生活为素材,不像传统民乐那么复杂,内容除了具备传统民乐的风格外,更多的是轻松活泼、自由的。人们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新民乐带来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舒畅。[5]

  (二)音响多层次化

  刘金祥在《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一文中就音响的多层次化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传统民乐的旋律结构模式稳定,音乐线条缺少律动感,色彩也较为单一乏味,加之传统的伴奏模式及配器手法也让中国的音乐更为古典沉厚,就像娓娓说道的长者,话音让人深思让人回味。而新民乐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旋律结构模式具有多变性,运用了电声乐器并使用丰富别致的配器手法。用现代的西方音乐形式改编京剧和昆曲等中国传统音乐,用民乐演奏爵士和拉丁,用流行乐的编曲改造传统民乐,电子乐的伴奏,大量炫技的独奏和反复的高潮,运用MIDI制作,使音响的变化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色彩丰富绚丽。[3]

  (三)现代化的演出造型

  在现代化的演出造型方面,多篇文献中有所提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叶婷的《新民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表达》一文。新民乐的演奏,从发型到服饰再到表演形式,摆脱了传统民乐的演奏模式,乐器大到古筝、扬琴,小到二胡,都可以随意在舞台上活动,演奏者方便自如,同时动感十足;用弹吉他的方法弹奏琵琶,用各种演奏技巧弹奏古筝,突破传统的演奏模式,摒弃了民乐的保守、封闭、刻板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正襟危坐的音乐会的沉闷,取而代之的是随心的自由。[6]

  (四)现代气息的包装手段

  何晓兵于《新民乐:传统民乐的“XX”版?》一文中提到:传统民乐中还没有用高科技手段去强调舞美的效果,灯光上的一成不变,舞台是纯粹静态的。新民乐中运用了升降舞台、冷烟火,使演出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舞美气象万千,不断变幻的灯光、弥漫的烟雾、空中旋转飘散的气泡、翩然飘降的彩屑和鲜花,古老的中国民乐、华丽的西方演奏技巧,再加上精心编排的动人乐曲和流行化的包装方式,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7]

  三、新民乐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尽管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代表的“新民乐”已经在国际上红透了半边天,她们所创造出的辉煌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但是,不可否认的,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新民乐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通过对各位专家观点的综合与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新民乐缺乏一套合理的理论作曲体系

  宋政认为,新民乐目前并没有艺坛合理的理论作曲体系,因此它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演绎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严谨、不合理、非艺术的因素。音乐的前途,主要依赖于作曲家的创作。现代中国音乐进入了以专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为主体的时代,中国音乐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专业作曲家的作品体现出来,仅仅看民乐演奏家的创作、音乐制作人的改变等非作曲家的努力,是成不了大气候的。[8]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曾说:“本国音乐家真正为本土音乐创作刻不容缓。民乐是我们的民族语言,如果创作上能将作曲技巧和民族乐思结合得更好,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流传的更为广泛。此外,如果能够从乐器的性能、音色等方面进一步发掘,民乐创作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这似乎应当引起当代作曲家的思考:如何创作出民族化、现代化、有中华民族风格和气质、有高雅品味的音乐作品,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丁继平在《带着传统的温馨,走向艺术的成熟——关于中国新民乐创新的几点思考》中的理解是:如果没有艺术理论上的正确引导与认识,新民乐难免会走向“完全商业化”的歧途,这都应是新民乐兴起的初衷。[9]

  因此,作为新生事物的新民乐,还有待于理论批评家的关注和扶持,从而更好的成长。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关于新民乐的理论批评与研讨,并没有在音乐学界的相国音乐理论家视野中引起更多地注意,更少见有系统、深入而又影响力的专题理论研究成果,这无疑是新民乐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新民乐对西方文化只能借鉴不能盲从

  关于新民乐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倪俊在他的《谈谈“新民乐”》中有着较为具体和深刻的阐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中国文化重人、重感情的艺术观点和注重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偏于抒情与表现内涵的传统文艺的美学观点,并强调艺术的意境美和以潜移默化作用于审美客体。而西方文艺美学更侧重于模仿和再现客观,寻求美与真的意志,于是它首先发展起雕塑绘画、史诗戏剧等模仿性较强的艺术,认为“只有找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创造出来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形成了西方文艺注重感官美的文化传统。[5]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西方文化中心”价值观影响下产生的“西方音乐中心论”,以至影响甚至牵制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反战,产生出诸如“中国乐器的音色不够优美”、“交响乐体现着现代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标尺”等观点。然而,任何时候、任何时期都不会有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的绝对文化价值标准,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以这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为基础,并受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时代的限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制度,都不是西方欧美国家的模式,它寄托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和情感,贯穿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或片面地以西方音乐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否则,只会让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断裂,逐渐被西方文化取代而不复存在。

  (三)新民乐必须突出中国民族音乐自身特色

  叶婷在《新民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表达》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乐必须突出中国民族音乐自身特色”的观点。综观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和流变是主流,但到了近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落后和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民族音乐卓见遭到冷落,在音乐教育领域,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重视不够,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则普遍采用欧洲音乐体制,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均以西洋音乐为主,整个社会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是必然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国的民族音乐一定要以某种音乐形式作为衡量标准,逐渐走上同一化。[6]因此,在这种趋势中如何让我国民乐继续拥有一席之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民乐更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如果认为新民乐的国际化就是用中国的民族乐器将旋律简单地爵士化、摇滚化,再放到国外市场去火爆一番,将自己的特色退却去追求所谓的“与国际化接轨”——种种狭义的国际化,将会失去我国民族音乐自身特色。

  (四)新民乐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宋政在他的《从“女子十二乐坊”透视民乐的创新》里谈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时候,是这样叙述的:我国近现代队发展民族音乐进行种种探索的同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发生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南美人将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流行化处理后,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人在将西方音乐和乐器印度话后,继续向世人展示着印度音乐绚丽多彩的独特风貌。面对古典音乐在西方出现的困境,西方音乐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寻找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点,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归结他们的成功之道,再综合前面对国外一些国家民族音乐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都在追求着本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化,走着世界音乐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是建立在对自己本国文化及音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并在音乐中保留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才会让他们的音乐真正成为世界音乐,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才越具有国际语言。而我国历史上民族音乐的成功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此。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谭盾、瞿小松、陈怡等作曲家,在他们的交响乐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和民族乐器,成为他们在西方成功的关键,冯晓泉以新疆塔克民族的原始音乐为素材,创作了《雪山》,而《雨中花》也是根据明代“茶陵诗派”诗人李东阳的同名诗而作,这些都成为新民乐的典范。[8]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说过:“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10]中国的民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它揭示着中国民众独特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尤其是把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民乐之“灵魂”要传承好,这也是新民乐发展之根本。但是,继承的目的不是因循守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格局多元化的趋势加强,音乐文化也必将循着跨文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新民乐惟有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的路子,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四、新民乐的发展前景

  马晓南在《关于“新民乐”的思考》一文中提到:新民乐的发展是坎坷的,是历经磨难的。在它刚刚形成的时候,就遭受到了众多人的质疑,但也同样被很多人所吹捧。它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与传统民乐的融合,取长补短,将是它的必然道路。[1]

  “新民乐”作为一种新的民乐演奏形式,在它诞生、发展的初期遇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批评甚至不理智的声音可以说是必然的。也许,这些反面的声音的出现对还处在“襁褓”中的“新民乐”来说并不是坏事,至少,它可以提醒“新民乐”要认清自己,面对火爆的市场反应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新民乐”要想真正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深入民间,汲取传统民乐的精华,深入研究传统民乐的特性;另一方面,要真正消化吸收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的精髓,在音乐商品市场中,在成功的市场机制运作下,将两者很融洽地结合起来。“新民乐”绝对不应该丧失民乐本来的味道,绝对不是民乐独奏再加上流行的伴奏,它其实更像是一种应时而动的现象,之所以以“新”冠名,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它的成长势头。“新民乐”的中心仍是民乐,而所谓的“新”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及中国音乐有着深厚理解的基础上。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新民乐惟有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的路子,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如今的新民乐,其发展是明朗的,也许它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乐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放光彩,也许也会如同泡沫一般销声匿迹于时代的新潮流之中。它在备受质疑的情况下,也同时被很多人所看好。可以这么说,“新民乐”是在赞美和质疑声中产生和成长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新民乐”比传统民乐更具有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现在专家们对于它的意见不统一,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项新生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论体系,还没有走向成熟,形成系统。与传统民乐相比,它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传统民乐是我国音乐的根本,是不可丢弃的。我认为如今发展的关键是汲取传统民乐的精华,理解传统民乐的内涵,将传统民乐与新民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我相信质疑声中的新民乐会走得长长远远,走出一条中国音乐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马晓南.关于“新民乐”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5(2).

  [2]高敏.也谈“新民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3)

  [3]刘金祥.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4]闫苏.由“新民乐”产生引发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倪俊.谈谈“新民乐”[J].湖北社会科学,2002(7).

  [6]叶婷.新民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表达[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3).

  [7]何晓兵.新民乐:传统民乐的“XX”版?[J].中国音乐,2003(1).

  [8]宋政.从“女子十二乐坊”透视民乐的创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4).

  文献综述范文篇9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

  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文献综述范文篇10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