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十篇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2

  一、以实验目标为基准构建科学的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点都是在反复实验中获取的。针对课堂实验比重较大的现状,为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提升实验的整体水平与层次性,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制定细化的实验流程。也就是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实验目标,详细地拟定实验设计与实验流程,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全面考量问题,全面把握实验,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的效果。如,在“制作水果电池”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实验目标的制定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结果的完成,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电压的概念和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并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借助团队的力量,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共同完成实践活动。科学的实验设计是保障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前,应该?M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补充。学生结合自身的物理实验知识,结合实验的目的来进行实验设计的优化,以此为科学地综合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实验教学的目标强化实践活动的过程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流程化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而是必须引起教师、学生共同重视的核心阶段。与实验结果相比,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反而更具有价值。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基于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断强化实践活动的过程,尽可能地完善实验流程,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科学的实验态度。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做好相关实验的完备与测试,将实践活动可能涉及的过程或环节都应该兼而有之,提前做好实验活动的报备或者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在物理实验开展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性能、实验器材的使用等进行详细的认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减少自身的干预,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确保在实践环节中,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能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这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完整地记录实验结果,完整地记录实验流程,做好实验结果的反思。可见,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并不是为结果服务的,而是基于实验教学目标来真正地、全面地掌握实验环节,这是实验方法获取的重要渠道。

  三、优化实验设计报告,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3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32-02

  0 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独立且重要的必修课,是训练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1]。同时他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①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认为实验考试好过关,在上实验课时常因参加学院或系上的各种活动请假缺课;②实验课教学照本宣科、学生“照方抓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对实验过程及现象不认真分析思考、只投完成任务走过程;③认为有机实验课耗时间、毒性大、即使来做实验,也是慌慌张张草率完成;④由于在中学大部分学校给学生不做实验而是应付高考背实验,因此学生本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经验缺乏;⑤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时报学校的公选课,为了上公选课而放弃实验课。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探索和实践了对有机化学实验课考核的新办法,以求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有机化学实验课考核必须与时俱进

  以前的实验课考核是在期末出一个合成实验题目一次完成,即让学生在4h内完成一个未做过的有机物的合成实验,该实验题目提前告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每个学生的同时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准确给其操作分,根据产品的产率和质量给效果分,根据随机口头提问给回答问题分,再加上实验报告的批改分和操作安全问题最终给一个综合分。这样做虽能检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只能检查一个实验的,平时不认真实验的学生充分准备一个考试实验可能会取得好成绩,而平时认真实验的学生可能由于偶然失误反倒不及格,因之这种方法有片面性和偶然性,会使认真学的学生和不认真学的学生成绩颠倒,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了考核不公正、不全面、不科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故实验考试改革势在必行[2]。

  2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调动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我们打破了以往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为主进行成绩评定的旧体系,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首先我们从源头上遏制了一部分学生对实验课的应付偷懒现象,将原来的平时实验和考试2人一组进行实验均改成单人单做,这样避免了在2人一组实验中一主一副,副手可以不动手甚至离开的现象,制度强迫每个学生必须单人单做,使每个学生学到了实验操作的真本领。其次,新的实验考核方法是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即平时对每次学生实验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出勤、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经常损坏仪器、实验台面整洁及值日等。再次期末组织专家组再进行操作技能与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期末考试由3-5名教授组成专家组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并随时提问学生相关实验的理论知识。这样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促使学生平时重视实验做好实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中不断训练。因之教师必须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大胆管理,而期末考试只是一种检验手段。平时实验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重视实验,促进学生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训练学生的的基本功。平时实验成绩以实验预习报告及实验记录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等来进行评分。实验过程考核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安排的合理性、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等。平时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40%。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实验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也避免了最后一次实验考试的偶然失误。实践证明,多方位多角度的实验考核方式的实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它彰显了学生对参与实验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实验预习和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自身技能的提高,同时其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3 重视平时实验预习考核,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

  学生在每次进行实验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实验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并依据实验预习报告的要求和口头提问合理评定成绩。为了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要做充分的预习和准备,预习时除了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实验内容,领会实验原理,有关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外,还需查阅所用药品试剂的理化性质,写出预习提纲。其预习提纲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含主副反应方程式)、原料产物和副产物的物理常数、正确美观的装置图、用图表形式表示实验步骤、挖掘实验成败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为做好每个实验奠定基础。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和口头提问,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做好实验的热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网络化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理化性质、解释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和选择正确的合成方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科研方向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使学生掌握了文献查阅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4 加强实验过程考核,培养学生娴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过去学生的期末实验总成绩一度时间也实行过主要由平时实验成绩决定,平时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操作、结果、报告及出勤决定,由于在整个实验成绩的评定中考试环节,使学生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认为只要马马虎虎完成平时实验就能过关。为此我们实行了平时严格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给学生期末总成绩。

  为了使学生重视平时实验,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和基础知识,我们对实验考核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平时实验考核中,预习报告和提问占20%,实验操作过程占60%,实验报告占20%。在平时的实验操作考核中,教师在讲授后主要考核学生的仪器安装使用操作是否规范正确、操作的熟练程度、仪器安装是否合理美观、实验过程是否有序安全、产品的产率和质量、实验是否按时完成等。在考核操作过程的同时还要对每个学生口头提问2-3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对固体产品测熔点,液体产品测折光率,以检验产品质量。通过平时对每个学生的每个实验进行严格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娴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5 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规范的编写实验报告是完成整个实验教学的结束语,实验报告是学生对整个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实验报告的编写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反应式、主要试剂药品的规格、用量、理化性质、毒性、实验步骤和现象、产率计算、讨论等。要求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文字要精练、装置图要准确美观,讨论要认真。在报告中必须对实验进行总结,总结该实验的重点难点及实验成败的关键问题,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出现的问题,整理归纳实验数据等。关于实验步骤的描述不得照抄书本,要求对所做的内容作概要描述,这样也是把各种实验现象提高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步骤,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6 组织专家进行期末考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有机化学实验期末综合考试中,我们组织以3-5名教授组成的实验课考试专家组,通过专家组的考试,每个学生班总会有5个左右的学生考试不及格,这样对学生产生压力,迫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中不得不认真学习。期末综合实验考试内容包括实验基本理论与实验基本操作,采取笔试、口试、实验操作三种方式先后进行。笔试是在1h内完成一张考卷,着重考核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包括一般知识、安全自救、实验技术、实验原理、问题解答等基础理论),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原理等有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是在所开设的实验内容中;每个学生各自抽一个不同的合成实验内容,单人单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合成实验,实验过程中专家组在一旁仔细观察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就学生实验选材是否合理,仪器安装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细节处理、现象观察、问题解决、实验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等方面进行考核;口试是专家组教师在实验前和操作过程中,随机提出的包括操作和实验装置方面的理论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问题,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随机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性、熟练程度、灵活运用能力进行综合打分。进行这样的实验考试,避免了给人情分,将原来的全及格变成每个学生班总有5人左右不及格,对平时实验不认真的学生进行了准确地鉴别和显现,其中不及格者多为平时实验不认真的学生。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考试,使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优劣和成绩的差距明显加大和显现。在创新方面的差距也清楚地反映出来,分出好坏优劣。这样的考核形式虽然费时费力,但对部分不重视实验课的学生是鞭策,对好学生是鼓励。促进了教风学风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急需人才,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与时俱进。正由于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行了大量的改革,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使我系学生考研率由原来一直持续的20%以上猛增为41%,有机化学课程(含有机化学实验)还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孟庆祥.改革实验考核办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7,4:23-25.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4

  1 模式简介

  在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中,学生可以从实验操作、笔试、口试、实验设计和调查报告五种考查方式中自选某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参与考查。教师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广州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给出一定的考查范围或题目,学生在五种菜单考查方式中任选某种方式进行考查。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实验考查两次,选取最高成绩作为考查最终成绩。在考查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负责提供五种实验考查方式的实施条件。选择口试、笔试和操作的学生根据考查范围进行准备,在考查当天通过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查题目。选择做研究报告和实验设计的学生提前报名,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提交有关报告和设计。

  学生自选菜单中的实验考查模式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菜单提供的考查模式较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实验操作考查,侧重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笔试、口试,侧重于监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设计、报告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还应该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方面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2 模式操作指引

  根据《广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方案》,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是对八年级学生两年的生物学科学习情况所作的一个总体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测试、非纸笔测试(包括开放式考查和生物实验考查)、平时成绩。其权重分别为纸笔测试占70%、非纸笔测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初中生物学科结业成绩。因此,该实验考查模式中五种考查的方式的满分均为20分。

  2.1 实验操作考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出题。在操作过程中学校提供各组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与仪器,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2人或4人一组同时进行考试,每组考查时间为20 min。教师印制试卷时,一份发给学生进行考试准备,一份留作试卷,即每个选考学生需要2份单面试题。

  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操作试题包括显微镜类与非显微镜类两大类,显微镜类有2组试题:试题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试题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非显微镜类包括3组试题:试题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试题B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试题C扦插材料的处理。

  2.2 笔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等内容编制试题。题型主要是填空与选择,评分标准统一。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考查时间为20 min,各班同时进行。要求考生独立作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笔试试题包括4组。

  笔试也可以不单独进行,笔试成绩可以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满分也为20分。

  2.3 口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所有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编制而成。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与教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学生听完试题后,有1 min的时间思考,每题有3 min的时间作答,试题只读1次。听完题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独立口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教师每次只考查一名学生,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口试试题包括3组。

  2.4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考查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或者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补充、添加,成为一个创新实验。

  2.5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考查内容不受限制,学生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调查题目,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3 模式在实践中的改进与反思

  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建立后,先是在萝岗区的区属学校开始运用,2012学年开始,由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向全市的各区县推荐运用。该模式自构建后的6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验操作形式

  实验操作方式最初按照年级分类,分为七、八年级两大类,每类4组试题。在实践中发现七年级试题中显微镜类比较集中,考虑到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开展显微镜类实验的条件,会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考查方式的初衷,后改为根据实验中是否用到显微镜分类。

  根据学校在实施操作考试中,教师的人手、学生准备实验的时间有限等因素,减少了试题的数量,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根据人教版新教材,删掉了一些实验,例如测量胸围差的试题被删除。

  修改、充实了试题的评分标准,除了考查知识与技能以外,尽量关注学生在考查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一些实验仪器、用具使用的方法和习惯也纳入评价范围。

  3.2 笔试形式

  笔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考查方式考查的知识内容过少、过于集中,后改为不拘泥于考查某个实验,而是进行综合的实验考查,共4组题。

  由于实验考查是在八年级进行,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要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除了将“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的成绩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外,也与结业考试中非纸笔测试的另一种形式——开放性考查的成绩互认,均为20分。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做到在非纸笔测试中自主选择开放性考查还是实验考查形式。

  为了进一步减少学生负担,现在正评估是否将笔试考查纳入平时的纸笔测验中,即无需组织专门的笔试考查,改为在每次单元或期末质量监测中,命制20分的实验题目,经过统计作为笔试考查的成绩。

  3.3 口试形式

  口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会给学生背实验的错误导向。后改为不是针对一个实验,而是将部分实验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考查。

  在口试中,师生是一对一进行的,考查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长。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校全校没有一个选择口试的学生,这可能与教师、学生对此考查方式的操作过程不满有关。为此,现在正在评估是否以小组考查形式代替师生的一问一答形式,即学生2~4人自由组合,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考查时间,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合作学习,同时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后一种小组口试的试题和评分标准正在讨论中,力图既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又要避免个别成员滥竽充数。

  3.4 设计、报告形式

  实验设计与调查报告这两种考查方式主要适合于对生物学科特别有兴趣,与人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强、肯钻研和下苦功的学生。设置这两种考查形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将来可以在生物学科有所追求的热爱理科科学的学生。但是好学生需要好教师来培养,开展这两种考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花许多时间、精力来指导学生。因此,特别是任教八年级的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教师对实验考查所秉持的态度等,对学生选择设计与报告考查方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从萝岗区2012学年萝岗区区属初中学校实验考查情况统计表分析,生源较好与生源较差的学校选择设计与报告这两个考查方式的统计数字差别不大,全区9所学校有5所学校选择报告的人数为零,6所学校选择设计的人数为零,表1。

  3.5 师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

  为了了解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2012学年,笔者也对萝岗区全体参加实验考查的学生进行了以下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问卷:

  1. 你对实验考查的认识是( )

  A.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B.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 你选择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3. 你认为最有效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F. 其他

  4. 你选择的笔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E. 学业水平测试题的换算 F. 其他

  5. 你选择的实验操作试题是( )

  A. 非显微镜类A组 B. 非显微镜类B组

  C. 非显微镜类C组 D. 显微镜类A组

  E. 显微镜类B组 F.其他

  6. 你选择的口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其他

  7. 你对“五合一菜单自选模式”的总体评价是

  ( )

  A. 考查方式多样,很好地面向了全体学生

  B. 考查方式多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C.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D.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调查显示,有39.6%的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停留在是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上,19.03%的学生还是认为考查方式的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说明师生对实验考查,乃至实验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以考查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考查”的理念。从该模式在有关学校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也显示,无论是对生物课的喜爱程度,对实验感兴趣的比例,还是实验课的预习情况、听课状态、实验习惯、收集数据的能力、与同学合作或探究意识等方面,采用本模式进行实验考查的实验班均比未使用本模式的对照班做得好。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5

  一、透彻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制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实验。

  2.有关阐明概念,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4.有关定量方面的实验。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明确仪器用途和选择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选择仪器。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择仪器。

  三、做好和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学生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称(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四、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五、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6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自动化专业 一级项目

  本文的研究成果来源于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项目——“构建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No.11BG08)。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我校被批准列入首批61所试点高校,自动化专业是我校第一批加入“卓越计划”的专业之一。

  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我们制订了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和培养矩阵。同时,结合对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的经验,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对我校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新的培养计划结合我校交通运输行业背景,以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在充分研究和吸收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1]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组织划分为三级:一级项目贯穿于每个学年,以若干专业实践课组成多个设计和研究项目,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二级项目以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群为基础,作为一级项目的支撑,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三级项目基于具体的单门课程,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小规模实践项目,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针对传统课程体系在低年级阶段实践环节缺失的问题,在“卓越计划”的课程建设中面向一年级新生设计了“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该项目以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初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面向一年级新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根据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2],结合“卓越计划”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要求[3],“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课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建立学生的工程职业道德、工程质量意识,初步培养交流协作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将围绕自动化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要求低、入门较容易的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等相关知识点展开,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组成贯穿整个学年的课程体系。

  “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内容

  依据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结合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多年教学经验,在充分尊重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索过程的认知规律基础上,我们在一年级阶段设计了四门相关实践课程,第一学期的自动化学科概论和自动化实践初步,作为一级项目的基础准备课程;第二学期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践入门和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作为一级项目的重点深化实践课程。

  自动化学科概论以概述性的讲授为主,计22学时,主要从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层面来审视、介绍本科自动化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刚刚走入学校大门后便逐步对自己的专业和领域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契机逐步引导他们主动发掘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实践初步是一门新设计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计48学时,其中基本知识讲授不超过18学时,剩余30学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一个软件”、“两个系统”和“三个基础”展开。其中,“三个基础”是指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两个系统”是指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和典型温度控制系统;“一个软件”是指CAD电气设计软件。自动化实践初步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代表性的实践环节训练,使刚入校的新生能够初步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为后续四年的专业学习打下实践基础。

  电气系统设计与实践入门是以自动化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的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为基础改革而来的新课程,计36学时,其中知识讲授不超过10学时,实验26学时。课程重点强调“入门”和“实践”,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基础上,摒弃了与后续理论课程相关性较大的知识点,精炼出关于电气系统控制的入门知识。课程结合第一学期两门基础准备课程的知识和实践的铺垫,使学生在不必掌握过深的理论知识前提下先进行动手实践,在一年级就能接触到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学会编写一些简单的PLC程序,在实践中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是一门新设计的独立实验课程,学时2周。课程没有理论讲授内容,2周时间全部在实验室进行。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是在前三门课程基础上的深化,也是“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的核心。课程的内容是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一个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线路设计、程序设计、模拟调试、实践验证、结果分析和总结报告。要求学生3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课程采取典型案例导向式教学模式,在学期一开始就布置综合实验项目选题,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对选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资料收集,以充分理解选题的背景,并且锻炼对专业项目课题分析的能力。在集中的2周时间内,完成设计、模拟调试、实验和总结等内容。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集中地训练深刻体会一个系统从想法变成现实的全过程,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任务可以初步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为后续多项综合实验课奠定基础;虽然一年级阶段所能完成的系统相对简单,但学生经过项目的锤炼,尤其是项目组织、文档整理等专业外工作的过程,逐步深化他们的工程意识。

  多位一体的教学形式

  为了充分实现“卓越计划”提出的“宽厚、复合、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4],改变以往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我们为课程一级项目设计了以讲座参观为铺垫、课堂实验与课后实验相促进、总结交流与教师点评再升华的多位一体的教学形式。讲座贯穿于自动化学科概论的课程教学,同时在“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中会专门就资料的检索与利用、技术报告、交流技巧、团队合作、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为学生开设几次专题报告。参观安排在自动化实践初步和电气系统设计与实践入门两门课程的初期阶段,包括学校供配电系统、电路板制作生产系统、工厂电气控制系统等项目。除了传统的课堂实验外,在自动化实践初步中安排学生课下完成一个小电子产品(如直流稳压电源、简易功放音箱、收音机等)的制作,通过自己购置元器件、利用开放实验室自己动手焊接,亲自体会产品生产的过程。总结交流和教师点评阶段性的穿插于各实践环节中,尤其在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中,每天安排1~2个小组向全班做工作汇报,由教师对典型问题作有针对性的点评。“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内容组织和教学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内容组织和教学形式

  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面向的是一年级的新生,为了使他们能够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考试决定一切的考核模式,逐步接受工程人才的评价模式以适应将来社会的要求,我们设计了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以平时综合表现为主线、综合考评为重点、笔试考核为辅助,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模式。

  平时综合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心得体会等;综合考评主要考查实验报告、设计报告、实验完成情况、答辩情况等,对于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还要对项目文档、汇报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重点考查。笔试主要针对自动化学科概论,采取开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讲座和报告对专业背景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情况。同时,在所有实践课程中都设置有个人自评环节,学生在答辩时根据所学知识、能力锻炼和实践效果做自我评价;在小组答辩时要求进行学生互评,互相指出他人在团队协作项目中的作用、优点与不足;最后,有指导教师给出总评,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作出评价,提出改进的方向。图1给出了企业自动化综合实验课程的考评体系架构[5]。

  教学实践效果总结

  自我校2010年开展“卓越计划”以来,“企业自动化实践入门”一级项目已开设2年,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经过对项目中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典型案例和考核方式的不断探索与改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反馈的体会与总结来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贯穿于一个学年的专业课程,改变了以往学生刚入学对专业的茫然,通过专业实践的锻炼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 课程内容多样而不失简单,每门课程点到为止,重在实践,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意识。

  3. 教学方式丰富,重在能力培养,改变了“纸上谈兵”的传统模式。“在填写问卷调查时,看到桌上厚厚的实验报告,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做的,撰写实验报告提高了我书面交流的能力。”

  4. 考核体系完善,弱化了传统的笔试考核,重点考核能力与素质;“专业考试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演示并介绍自己的项目,这样的考试不仅不会让我们紧张,还能向其他人学到很多东西。”“我们靠团队分工协作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顾佩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慧平,戴波,刘建东,纪文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68-271.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4): 21-29.

  [4]韩璞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0): 262-264,271.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7

  在大学低年级开展研究式实验,是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我们近几年的尝试,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将研究式实验分为三种类型:思考性研究式实验、专题性研究式实验和综合性研究式实验。[3]思考性研究式实验类似于某个实验中的一些思考题,如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对某一个概念、反应或改变一个反应条件,都能设计为研究式实验,这是最初比较简单的研究式实验,主要针对于接触化学实验不久的学生,这种研究式实验题,可以编在实验的正式内容中。其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放在独立思考上,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自由度”。其次是通过初步的研究式实验训练,使学生为以后进行较为复杂一些的研究式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专题性研究式实验稍微复杂一点,通常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基本实验以后为完成某一个专题而设计的。这类实验主要根据前一阶段所涉及的基本的实验方法、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而设计。例如,在无机化学实验中,通过学习“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及“氯化钠的提纯”等基本实验之后,可设计“从铬盐生产的废渣中提取硫酸钠”为研究式实验。再如通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后,可以设计如鉴定无标签样品,再如怎样从碘或碘化物的废弃物中回收碘?通过“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及“氧化还原平衡”等基本实验之后,可设计一个原电池来测定[Co(NH3)6]Cl3的稳定常数[4]。这种专题式研究式实验对学生在实验兴趣方面有了大大提高,能主动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而且从反面或失败的实验中会得到较深刻的结论,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前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所取得的成效还是较大的。综合性研究式实验是在学生对本课程的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基本掌握之后,也就是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后期进行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如何掌握最新某个研究领域的动态即查阅文献的能力的培养、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试剂的选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完成实验后科技论文的撰写等方面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这里的综合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综合,也是制备、分离、鉴别等的综合,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

  2有关研究式实验报告的书写

  关于研究式实验报告的书写,跟验证式实验报告的差别也是比较大的。验证式实验报告一般形式比较统一,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自由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研究式实验报告的自由度较大,形式也可因人而异,内容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来定,因此报告水平的高低也跟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分不开的。研究式实验报告可写成科技“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基础知识对所做的实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现、改进及创新性成果。这种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前言,即跟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2)实验部分,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等。(3)结果与讨论部分,即对实验数据和现象所做的推断,并解释原因,讨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4)结论部分,用总结性语言概括本课题的亮点及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当然,研究式实验报告也不拘泥于这种形式,也可根据课题的内容来定。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8

  ADI包括八个阶段:① 识别任务和指导问题;② 设计方法并收集数据;③ 分析数据并构建初步论证;④ 论证会议;⑤ 外显的反思讨论;⑥ 写研究报告;⑦ 双盲的小组同行评审;⑧ 报告的修改和提交。近年,ADI研究团队基于以往研究进一步完善了ADI教学模型,并开发教师设计与应用ADI在科学实验活动中的教学资源。现就实验教学中应用ADI的一些资源与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1 ADI应用书籍

  ADI研究人员在NSTA出版了一系列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科学学科中应用ADI的书籍,教师可直接或修改后使用其实验教学方案。

  2 设计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实验活动或使用工具来设计一个全新的应用ADI的实验教学方案。ADI研究团队开发并制定了相关工具,包括实验讲义模板、同行评审指南、研究方案建议模板。

  2.1 实验讲义模板

  实验讲义主要引导学生开展ADI实验活动的①~⑥阶段。教师可借助实验讲义模板制定实验讲义,模板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简介”“任务”“材料”“安全措施”“是否需要研究方案建议”“开始”“跨学科概念和科学与科学探究的本质”“初步论证”“论证会议”“研究报告”。① “识别任务和指导问题”阶段,会用到讲义的三部分内容:“简介”,包括该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用来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法则、理论、原理或解释的概述及需要研究的现象;“任务”,明确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指导问题;“材料”,可供学生设计研究方案。② 设计方法并收集数据”阶段,讲义注明“安全措施”,用来解释在实施实验时任何会发生的潜在危险及提示避免危险的行为;提出“是否需要研究方案建议”,若学生需要,教师则给学生相应的研究方案建议模板,学生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在实施实验“开始”,讲义提示学生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方法;完成实验后,讲义还提示学生思考与研究相关的“跨学科概念和科学与科学探究的本质”。③ “分析数据并构建初步论证”阶段,讲义提示构建在白板上的“初步论证”包括指导问题、主张、证据、理由。④ “证会议”阶段,讲义提示该阶段的任务是分享自己的论证和批判别人的观点,并提示批判的问题。⑤ “外显的反思讨论”阶段,讲义中所有涉及研究的问题都会被讨论。⑥ “写研究报告”阶段,讲义介绍需要写作的三个问题:“你想回答什么问题,为什么?“你研究期间做了什么,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你的论证是什么?”

  2.2 同行评审指南

  同行评审指南可直接或修改后使用。在⑦ “双盲的小组同行评审”阶段,该工具让各小组根据评审标准打出“评审等级”并作出解释,以帮助学生评估报告中具体要素的质量。被评审者在⑧ “报告的修改和提交”阶段中,则需要根据这些评审反馈在该指南上作出对评审者的评价,且注明修改或不改自己研究报告的原因。而“教师评分”这一部分则在学生递交研究报告和同行评审指南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2.3 研究方案建议模板

  研究方案建议模板是在ADI阶段②中使用,用于提示学生完成实验方案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分为描述性实验方案模板和比较或实验性方案模板。前者主要用于验证某一主张,后者用于判断不同主张的正确性。

  3 设计过程

  3.1 确定指导问题和任务

  教师首先要确定指导问题和任务,问题和任务的设计应该与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核心概念等直接相关;或教师可使用现有实验活动的目的来帮助制定任务和指导问题。将高中生物必修一“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设计为应用ADI的实验,可使用现有实验活动目的来帮助制定任务和指导问题,而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酶起催化作用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故任务为:设计和实施一个实验,探究“温度和pH的变化如何影响酶活性?”。指导问题为:温度和pH的变化如何影响酶活性?

  3.2 确定学生需要的材料和信息

  教师可以使用现有实验活动的指导材料作为参考,确定学生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确定学生需要的信息主要包括实验材料、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解释等。

  3.3 确定反思讨论内容

  基于美国背景,需要确定一或两个跨学科概念及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本质的概念在阶段⑤讨论;基于我国教育情况,教师可确定与该研究相关的讨论内容。“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中,需要讨论的内容可为:(1)温度和pH的预处理时机?(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要仔细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3.4 编写实验讲义

  按照上述实验讲义模板编写实验讲义,主要需要编写活动最开始的“简介”,再根据之前确定的内容填充讲义模板。对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编写的简介可包括三部分内容:酶的概念及本质;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的实例介绍;变量、因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的解释。

  3.5 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给学生准备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材料除了实验材料外,还需要白板或电脑、笔、研究报告纸、实验讲义、同行评审指南、研究建议模板。

  3.6 编写实验方案

  根据以上信息及ADI的八个阶段内容可编写应用ADI的实验教学方案。

  4 总结

  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是研究成熟的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型。将ADI用于科学实验中,学生参与不同种类的论证,让学生真实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科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到证据从而支持自己主张的过程,体验主张受到批判和评价并给予反驳的过程,体验论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将ADI应用于科学实验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教师可使用ADI研究团队已开发的书籍、工具等设计实践ADI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Driver R,Newton P&Osbome J.Establishing the norms of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in classrooms.Science Education,2000,84(3),287-313.

  [2] Duschl RA&Osbome J.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rgumentation discourse in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2002,38,39-72.

  [3] Sampson V,Grooms J.Science as Argument-Driven Inquiry:The impact on students’conceptions of NO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8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NARST).Baltimore,MD.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9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演示作用 分组实验 课外实验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的魅力,是学生探索和验证化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主导地位,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意识,在实验教学中只是机械地讲述化学知识和描述一些实验现象,没有关注培养学生主动实验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落实好化学实验教学,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那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一、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指为了说明和探究某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示范性实验。一些教师在传统思想影响下,演示实验被教师的理论讲解和示范全部包揽,不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只是机械记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设计的随堂实验展开教学,尽量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在“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节课中,教师可设计“无中生有”小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兴趣。

  实验:教师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试液写字并晾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上来拿着这张纸观察,学生只看到一张白纸,学生抖动一下白纸,同时把预先在喷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喷向白纸。“我真棒”红色的字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觉得很神奇,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浓厚了,主动性变强了。

  因此,教师设计演示实验时,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化学演示实验中,从学生的操作中发现错误,同学或教师给予纠正,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正确操作方法的理解。

  二、在分组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化学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给所有学生都有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学生接触化学仪器,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任务,有效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了具体的实验过程和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时,学生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多种制取装置:仅反应容器就有多种:有的用锥形瓶、有的用试管、有的用集气瓶、还有的用饮料瓶等。不同的设计方案经过学生间的热烈讨论,最终得出了简单、易操作的制取装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不断进行交流,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分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平台,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而且能调动学生敢问、敢说、敢做的探究能动性。

  三、在课外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

  在化学新教材中设计了课外实验,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为充分发挥课外实验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要对课外实验有布置、有要求,并能提供一些实验代用仪器和药品的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相互交流和总结,还要适时给学生补充一些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二氧化碳制取及性质”后,设计这样一些探究小实验,“为什么馒头和面包疏松多孔呢?”“鸡蛋和醋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呢?”等,学生利用家中的生活物质就可开展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到校后与同学交流、讨论获取知识。课外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落实实验报告措施,巩固学生的实验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篇10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1],其主要是将原药物通过各种方法制备成适宜的剂型,以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对理论教学最好的补充[2]。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制药工艺的改进,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药剂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也需要优化。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结合药学专业药剂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从课前准备、实验过程、效果评价3方面,对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1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所用教材内容侧重于药物常规剂型简单制备,不符合药物制剂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过程[3],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内容、轻实验意义———更好地验证理论和拓展理论,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职业精神。此外,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无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药剂学实验课前准备

  虽然多媒体已经进入课堂[4,5],但是单一的PPT仍然不能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鉴于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将药剂学实验中的相关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观看微课,进而小组讨论,归纳制备工艺流程,再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最终了解制剂制备过程。此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探究生产工艺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升动手能力。现以制备醋酸洗必泰栓为例,做一介绍。先将实验过程等内容制成微课视频。由于栓剂成模时灌模的多少、灌模的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栓剂最后成型,在微课视频中,将几种情况通过视频一一展现,让学生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栓剂制备工艺,从而制备出合格的成品[6]。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真正了解栓剂生产工艺。

  3实验教学改革

  3.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传统灌输式实验教学方法改为“三步教学法”,即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以及提供的微课视频,以小组讨论等形式设计实验预方案,实验课上初步了解实验原理、步骤等,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3.2改革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性质,我们将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本验证性实验、综合实践性实验和自主探究性实验,有选择地进行实验教学。基本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更好地巩固理论内容,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践性实验有助于多学科的交融,如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自主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课余查阅资料,设计工艺路线并加以实施,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学生由执行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因而能发挥学生潜能,激发求知欲[8],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3改革实验管理模式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药剂学实验教学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由于实验室资源有限,一些需要大型设备如压片机、胶囊机、充填机等教学的实验往往以演示为主,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我们采用开放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课后随时到实验室练习,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由操作熟练、规范的学生管理和示教,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之后,适时带学生进入药厂见习,深入生产一线,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药厂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9],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10]。结合实际,我们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分为5部分。

  4.1实验预习报告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相关实验视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学生通过自学,查阅相关文献,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包括文献查阅结果、本次实验基本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前上交,教师给出本次实验预习成绩。

  4.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态度的体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较少动手,抄袭他人实验报告。我们要求小组长对实验内容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事可做,每个人对于实验报告的书写都有所侧重,这就需要成员对实验内容有深入了解。学生将实验报告写好之后,上传至云班课学习系统,同时附上实验成品图片。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给出成绩。

  4.3实验态度

  尽管很多实验都是在小组合作下完成的,但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却有所差异。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度,由小组长对组员表现进行评价,给出本次实验态度成绩。

  4.4学期实验考核

  学期结束前,安排一次期末实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动作规范程度、实验态度等。

  4.5见习

  为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去药厂轮岗实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深入到药厂的各个生产岗位,跟着师傅学习制剂生产的各个细节,学习GMP的各项要求。见习结束后,由带教师傅给出见习成绩。

  5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实验预习报告成绩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30%,实验态度成绩占20%,学期实验考核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0%,见习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30%,实验总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6成效实验教学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较被动,实验效果也不理想,不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其胜任岗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马春娟.基于能力培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49-50.

  [3]范高福,刘修树.基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的高职药剂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9):65-66.

  [4]汤继辉,金涌,臧红梅,等.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的药剂学教学探讨[J].安徽医药,2011,15(2):262-263.

  [5]查道成.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利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3(9):74.

  [6]刘苗,张邦乐.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定标准[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84-86.

  [7]鲁莹,钟延强.药剂学课程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20-23.

  [8]姚建文,陈静,刘珂.颜元教育思想对药学教育创新的启示[J].药学教育,2011,27(1):17-19.

  [9]杨金香,李俊波,贺艳斌,等.整合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探索建立教学新模式[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5):62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