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理解9篇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运用在企业管理中的弊端

  (一)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我国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模式发展较为缓慢,有多种因素的存在阻碍着信息化作用的发挥,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中管理人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重要性或是还没有足够的掌握到信息化管理方法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日常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简便了企业管理工作的这一特性并没有被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以至于某一些企业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同类型的企业中运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后,他们仍然是拒绝接纳和使用的,这也就造成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由于他们的管理水平与其他企业相比较低,因此,逐渐在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

  (二)基础管理设备较差

  起步晚,发展慢是我国企业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的一大特征,企业管理的基础信息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硬件设施并不在企业管理中具备,以致不能够顺利的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三)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

  阻碍着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最主要的弊端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很少有优秀的人才能够同时满足企业管理素养高以及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条件,而这正是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时所必须满足的要求。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不具备,非专业的人才又难以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因此,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方法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二、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改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环境

  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企业之前,首先需要的是营造出全新的管理环境,便于信息化手段的作用能够充分的进行发挥。一般能够分为两个部分将管理信息化的环境,分别是内部和外部环境,以便能够全面的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提高。当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不仅需要满足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文件的规范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在同等类型企业竞争当中拥有竞争力。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企业的过程里,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外部信息化管理的良好构建,然后能够进行经营生产的活动,最终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整体的水平。

  (二)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在企业的管理中,若想要全面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推进,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运用的必要性的认识,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随时对内部的员工进行信息化的宣传和培训的工作,使得工作者能够全面的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以便积极、主动的认同和接受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流程进行完善

  通常,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性规划和具体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步骤这两部分都属于完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流程中。对于企业中相关的量化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企业发展的状况进行,当要总体性的进行管理规划时,对于管理信息化手段的措施应当先简后难,一步一步的执行。在每一步中需要详细的制定出具体的管理细节,包括了企业生产中所使用到的原材料的采购、企业资金的流入、搜集相关企业的商业信息、物流方向等内容。这样集成管理的方式,能够充分的将信息化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在进行信息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完善当中,需要注意到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其不仅能够快捷方便的将企业内部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在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当中还能够明显得的将自身管理的优势突出来,让工作人员意识到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方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便于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四)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是否较高最主要是受到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影响。而在现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手段发展缓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管理的人才较缺乏,这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技术起步较晚,很多管理经验较为缺乏,信息化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多是在发达国家接受的教育或积累的经验,因此就造成了他们的劳动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的企业管理者严重,他们大多数的出发点是建立于节约成本上,对于专业管理者的引进就较为忽视。所以,国家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应当倡导企业中对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提高管理者的待遇水平。

  三、总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信息化的影子,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之也应当提高,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接纳新的管理技术,将信息化的手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便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立志.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探讨[A].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0.

  [2]李立志.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典型问题及其整体软件架构解决方案[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3).

  [3]顾智勇.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给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21世纪的中国必然要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进行一番角逐,从某种程度上说,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就是对信息的占有与竞争。网络技术可以使企业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消除地域上的阻隔,从而减少国际或地区间的市场壁垒,它为每个企业在虚拟的自由市场体系中营造了一个无法比拟的平等机会,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座绿色通道,中小企业务必抓住这一良机,赶上信息化这一经济快车。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信息化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一个公司的最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所以就要考虑到成本效率原则,不能盲目追求信息化,而以公司支付不计经济成本为代价。另外规范的定制使执行人员处理问题比较机械,过于依赖制度,缺乏创新与活力,即使公司已经实现恰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并不代表信息化就一定有效,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反馈通道,并将使财务管理信息化走向一条失败之路。我认为中小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财务信息的传达时效性不足

  目前,有的公司虽然已经实现了财务信息化,但进度有快有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单纯的资产、资金监管和指标考核已无法完全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加之财务部人力有限,难以及时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资金变动情况,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和风险。

  (二)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中小企业往往只会在财务部采用一些财务管理软件,这种虽然做到了财务信息化,但是难以达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都能建设起来,缺乏了企业层面的统一的规划,难以统一部门间数据交互需求、数据传输标准,而财务部门对内对外的信息呈现一个相对滞后的情况,财务信息的不及时传输,形成了一个个部门信息孤岛,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果与效率。

  (三)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本代价昂贵

  因系统较新,成本居高不下,中小企业难以维持。特别当没有看到什么效益的时候,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或者放置在那里,选择不采用的方式,这样更是造成了一种浪费,也是对自己企业自身失去信息。

  (四)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在一般的财务人员基础上,还必需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并且中小企业行业类型十分广泛,还得了解行业内部情况,以便分析时上升到管理的角度。这样的人才实在少之又少,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可行性、适用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标准化、规范化上存在瑕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与财务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二、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难点在上述已经提出,究其原因,为何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决策者认识不到位

  一部分企业的决策者认为,他们管理企业很多年,从来没有用过信息化的手段,但是他们的企业却是很不错的。另外,他们看到部分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之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他们担心,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将有可能打破企业目前的平衡状态,却没有看到信息化将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二)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而盲目的实施信息化

  一些企业家认识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公司经济实力也比较好,他们就开始采购软硬件轰轰烈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需要这个企业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流程,特别是财务部流程要规范,员工职权明确。这样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使企业失去了以往的平衡,最终很多都是失败了。

  (三)中小企业实力不足

  更多的企业家、管理者认识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但是他们的企业实力却不强。有这样一家企业,九江xx轴承厂是一家有几十年汽车轴承生产历史的老企业,他们开始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计划,但是近几年来这家企业效益不佳,使他们在采购电话软硬件的时候,只能使用最初级的配置,最后用几台家用电脑,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只能算是他们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始。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中国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资金都难以周转更别说投入到受益少见效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上。

  (四)部分IT服务提供商不能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IT服务提供商是指一部分软件设计者,他们虽然个个称得上是计算机界的精英,但是他们不了解企业财务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一个新型行业,单凭一些不太确切的文字描述的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就为一个企业开发一套管理软件,这样是不切实际和不负责任的,还有一部分管理软件生产商为了节省软件研发成本,并不针对某个企业来开发软件,而是针对一个行业的所有企业来开发,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差异性,这些软件,在后来的实施中,效果并不好。

  (五)软件使用效率低下,导致运行与安全难以保障

  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是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它要求财会人员既要熟悉财会知识,又要熟悉网络知识。目前,我国财会人员所掌握的网络知识还比较少,不少财会人员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仅限于单机操作或文字编辑等简单功能的使用,网络运用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这种状况使网络的安全运行难以保障。有的企业遇到问题时都依赖或求助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防御灾害及人为破坏的能力低,难免会给不怀好意者进入系统篡改、删除、窃取重要数据文件留下操作空间。一旦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轻者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重者会造成机密泄露,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之路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首先是财务管理。很多中小企业的销量不错,但却没有盈利。钱花到何处呢?也许是库存积压了,也许是销售后来回款困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往往是信息化的基础,首先必须把这一步做好,才会降低库存,加强采购,才能做好采购和仓存管理。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步壮大,步入中型企业的行列或者中小型企业行列,然后才能考虑升级到ERP软件。

  我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很具体和实用的,它不一定是最新技术,最先进的管理、最好的手段,它就像是为某人定做的西服和鞋子,只有适合了他们的尺寸、费用和风格才是最好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是单纯的一个管理软件问题。针对它们的解决方案只能是一个应变的、可持续改进的策略性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有如下几点解决办法可供参考:

  (一)彻底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它不是-个单一的IT系统,而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要求改变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考核程序和标准,同时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各系统数据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在企业外部,通过外联网或互联网,及时了解资本市场、采购市场、销售市场的动态,做出及时的反映。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它是以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达不到如此一个大的规模,或者情愿选择停滞不前,这个就需要管理者有着前瞻意识,对财务管理观念彻底改变。

  (二)合理规划,分步稳定推进财务模块建设

  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基础信息化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够满足单一法人的独立核算体系需求。使用电子货币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结算时不需要支票、汇票、现金纸质票据而直接由网络上的电子货币自动划转,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的建立,使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款项划拨的全部操作,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同时避免了往返银行途中可能发生的银行票据遗失、失窃等事故。由于资金划拨指令必须由出纳先提交、会计或财务主管人员后批准,且在网上长期留有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的详细记录,具有不可替代性与不可抵赖性,促进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三)设立专职岗位,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岗位,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运行维护与持续完善工作。总之,只有通过设置专职岗位,才能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并且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后能够快速应变。评估与控制企业各项管理及业务进行风险,还可以对各层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监控。

  (四)选择一款合适的财务软件

  挑选的IT软件价格适中,报价体系不要太复杂。随着企业的成长,将来可以很容易平滑升级到中大型EPR系统。能支持企业集团的多层细、多维度复杂组织结构体系核算要求,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通畅的报表汇总和合并体系、适用于集团管理的预决算体系、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实用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资产管理体系和决策分析体系。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选择一款合适的财务软件:

  1、财务软件的处理流程是否适应企业现行的财务流程。当企业的财务流程发生变化后,财务软件的处理流程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否则企业将花费相当大的成本进行流程改造。在选用财务软件时,企业应根据现行的财务流程,初步规划会计电算化后的财务流程,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相应的财务软件。

  2、财务软件所用操作平台是否与企业操作平台一致。必须考虑到操作平台的兼容性,否则在不同版本下开发的财务软件应用起来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即使厂商打出许多补丁,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3、财务软件所用的数据库是否与企业选用的数据库一致。如果财务软件所用的数据库与其不一致,不但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为财务信息的收集、分配带来困难。如果财务信息不能直接为企业的其他系统所用,则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或者要大费周折地进行数据转换。

  4、财务软件是否预留相关接口。目前,国家及有关地方都规定了一些会计标准数据格式,采用标准数据格式的财务软件可以很容易地将会计数据进行导入和导出。这个就需要预留相关接口以便数据的传输。

  5、财务软件的性能是否安全可靠。财务软件能否有效防止财务信息被泄漏和被破坏,以及软件自身防错和纠错的能力,都在选择软件时必须考虑在内。

  6、财务软件的操作设计是否适应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覆盖面广,个性化的定制已成为趋势,选择一款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软件,能提高利用效率,帮助企业迅速成长。

  7、财务软件的打印模块是否完整。在财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打印模块通常较难设计,所以,企业在购买前应该进行相关账簿的模拟打印,在确认符合企业凭证、账簿、报表的打印要求之后再进行购买。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5

  论文摘要:国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在实施信息化时,应以管理需求为导向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建立相应信息系统。根据企业发展周期阶段选择适当的信息化内容,分步实施。saas模式选择柔性信息化软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激励培养信息化人才来提高信息化水平。

  截至2008年底,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仅为国家创造大量利税和出口,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不相符的是,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整体相对落后,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计算机系统,90%以上企业已触网,但是,多数企业信息化仅限于文字处理、财务、库存、人事管理,互联网应用也局限于网上查询信息、收发邮件等初级应用,而极少企业成功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可以说,当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处在较低水平,许多企业并未真正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

  1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往往指利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现代it技术,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化,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目前,企业信息化有如下三种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数据管理:实现企业的资料、档案、人事、会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电子存储和查询管理。第二层次是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如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等集成应用。第三层次是高层决策支持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搭建信息化应用集成平台,实施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借助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重要决策信息。从现状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处在较低的第一层次,数据信息并没有真正使用起来。

  2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管理、人才上的先天不足,严重影响了其信息化进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有如下原因:

  2.i企业并未认识信息化实质

  尽管目前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其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并不了解。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而且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2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信息化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关键是管理问题。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规范不健全,业务流程不清晰,员工素质不高,企业基础数据没有积累,不能很好地共享,难以实施科学管理,导致企业信息化效果不佳。

  2.3信息化人才短缺

  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专业人员非常少,很少有自己的it团队和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为计算机及软件在企业的普及与应用增加了难度。

  2.4缺乏信息化资金

  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要购买硬件和软件,还要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同时,在信息系统建立完毕后还要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人,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达不到预期的收益。

  2.5适合中小企业个性化的信息化软件较少

  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行业分布广,企业性质、规模差异较大,因此,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对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能找到一个满足自己具体需要,适合自己业务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并非易事。

  3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建议

  中小企业自身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一步到位实现信息化建设,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不能一毗而就,而应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了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如下几种实施策略供选择。

  3.1以管理需求为导向,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建立相应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是借助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效益,通过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进行变革。如果仅仅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只会增加管理成本,并不能对企业有任何益处。因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时,应重点分析当前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而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化项目,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在选择信息化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能否通过信息化来改善管理体制的不足,能否解决相应的管理问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化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管理思想的应用,是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场变革,是指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加强制度化而减弱人治化,加强信息共享透明化而弱化信息私密化,加强规范化而减弱管理随意化,而这些恰恰是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弱项。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效益。

  3.2根据企业发展周期阶段选择适当的信息化内容,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诺兰模型将企业信息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在前三阶段,信息的集成还未完成,这时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最佳时机。

  中小企业应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优化”的原则统筹兼顾、逐步推进,避免陷入it黑洞。根据企业规模,各方面的条件,选择恰当的起点开始信息化。可以先从容易人手的、结构化较强的、人员素质较高的领域开始,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好的项目,保证有一个好的开端,如财务部门引人财务应用软件,技术部门引入cad。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切忌贪大求全,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正确处理好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问题,项目和设备的选择要作技术经济分析。在无力或无需实现高度集成信息化管理的情况下,先从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手,解决现实的管理信息和信息管理问题。

  3.3以saas模式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减少投资成本,降低风险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以软件租用、在线使用的方式提供软件服务,软件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

  与传统软件模式相比,企业无需负担高额的一次性投人,saas模式大幅降低了软件成本,减少硬件采购方面的花费,避免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在硬件上大规模投人的风险;可以快速获得新的应用,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周期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实现信息化应用;无需增加it人员或提高it人员的相应技能,解决了中小企业it人员匾乏的矛盾;有专业服务支持的保证,saas服务提供商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可以给企业提供稳定的周到的服务。因此,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有限的条件下,制定恰当的信息化投资策略,选择saas软件服务进行信息化外包,将重心放在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上。

  3.4选择柔性信息化软件,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柔性软件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和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应用软件系统。这样的软件系统在使用环境和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修改或者稍加修改就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柔性信息化软件是以柔性来满足个性,以柔性来顺应变化,以低成本短周期来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和变化需求。针对目前缺乏系统性、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商应重点增强现有信息化软件的柔性,以适应不同行业、企业性质、规模而提供不同的信息化服务。

  3.5双重激励培养信息化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项目,最终的决定因素在于人。企业必须制定人力资源对策,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招聘和引进适合企业的人才。改善激励机制,创造留人环境,要优化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信息化建设中把技术开发人员、经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认识一致,动作协调,影响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包括人的观念、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等方面,不仅包括企业的ti’专业人员与各级管理人员,也包括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人员,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每天面对信息化相关工作,他们往往直接影响到成功与失败,因而在激励机制方面应重点倾斜于操作人员,提高他们信息化的主动性。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范围是如此之大,而且各企业经营特色不同,实施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每个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来规划企业信息化进程,并在总体规划下分步实施。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信息化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技术和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模式也在发展变化,由此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不断地创新发展才是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创新。

  一、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资源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瓶颈,根据研究与实践分析表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对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缺乏研究

  如没有判断企业的类型是集团企业还是单体企业,是创业型企业还是依托型企业,是流程类企业还是离散型企业,不同的企业矛盾点完全不同。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才能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管理改进还是由系统解决),进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信息化目标不明确

  对是否搞信息化持观望态度,不了解管理上的问题正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不了解信息化能够解决的正是管理上的问题,不了解过去的优势正在消失,不了解竞争的焦点是什么。

  3、对信息化的理解有偏差

  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概念认识不清,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抱以过高的期望,把信息化等同于技术改造等等。

  4、人员支持存在阻碍

  如缺乏企业管理高层的支持,中层管理者消极实施管理,企业员工面临着裁员恐慌而不积极配合,管理部门不认真,大量的协调问题使进度一拖再拖。

  5、资金短缺问题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已经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当中小企业发展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产业提升阶段后,这种融资状况与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不少企业因为融资难而丧失市场和发展机遇。

  二、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

  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主要依靠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人治色彩较严重,难免出现管理失误和漏洞。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信息高度集成文互,在企业内部快速流动,形成动态管理,时时在线监控,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利用企业内网和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既增加了内涵,也扩展了外延。过去企业内部管不到的“盲区”、“死角”,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管到管好;过去鞭长莫及的下属分公司、子公司、营销、采购网点,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突破了时空限制而“一网打尽”。企业上下了如指掌,国内国外尽收眼底。企业运策帐帽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三、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措施

  1、制订信息化的目标

  通过这一目标将信息管理活动统一起来。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计算机的应用,缩短处理各项事务工作的时间。随时向经营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保证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将因工作效率提高而节约下来的人力转向其他事务部门,从事具有创造性的、高附加价值的管理工作。

  2、选好突破口

  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前提是建立企业的内联网和系统平台,使之有助于企业内部完善地实现交流与协作。选择办公管理系统作为突破口的情况主要针对于那些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办公系统已初步建立,通过深入发挥其功能,促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办公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好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信息化才能成功。利用内部网络推动办公管理自动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现在的企业购买计算机后主要的目的是进行办公,在办公过程中如何实现办公自动化成为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只有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掌握了先进的信息化理念,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3、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作为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因此要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 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偏小和成长迅速两个特点。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资金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对投资回报率、实施周期以及效果明显程度极为看重;同时对信息系统能否适应企业高速发展,使信息化投资得到长期保障也非常关心。中小企业就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由于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

  4、要以外包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IT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依靠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IT厂商所提供 的社会化与专业化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硬软件,这比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企业自己设立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人员,他们对企业信息化研究比较深入,可以保证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说到底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迅速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提高经营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总之,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最佳的企业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一地,将企业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 胡金华.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6) .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7

  企业架构的概念

  企业架构是在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提炼出来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John Zachman提出。此后,在各方学者、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企业架构得到广泛传播和蓬勃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架构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政府、军队普遍采用的管理工具。当前成熟的企业架构理论框架包括:Zachman、TOGAF、FEAF、DODAF、Gartner EA 和IAF等。

  关于企业架构的定义,有不少专家和组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述。

  John Zachman:企业架构是构成组织的所有关键元素和关系的综合描述。

  美国Clinger-Cohen法案:企业架构是一个集成的框架,用于演进或维护已有的信息技术和引入新的信息技术,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和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OPEN GROUP:企业架构是指所有构成企业的不同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Gartner:企业架构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变革的需求、原则及蓝图,并通过持续的更新流程和管控流程推动企业变革,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各个组织和机构对企业架构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企业架构核心价值的理解是一致的,即企业架构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建立战略、业务与信息化的关系。

  以企业架构为中心的IT治理框架

  很多研究机构、学者对企业架构和IT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Gartner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企业架构能够有效提升IT规划和IT管理,提升IT和业务一致性,改善公司信息化的规划能力;欧洲共同体IT协会Open Group在其白皮书中提出通过EA在战略层、项目层和运维层为信息化与业务目标一致性提供保障,是卓越IT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MIT 信息系统研究中心JEANNE W.ROSS 提出企业架构是IT治理关键决策依据,这些研究成果都一致认为企业架构与IT治理各项工作紧密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企业架构与IT治理的关系,提出以企业架构为中心的IT治理框架,如图1所示:

  在该框架下,通过企业架构承载公司战略,为信息化规划提供重要输入,指导信息化项目的立项、设计、开发和上线,并与IT服务管理协同增效,以下做详细分析。

  企业架构与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传统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如信息化战略规划(ITSP)、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等,帮助企业步入IT建设正轨化道路,提升企业整体协作能力、整体竞争能力,但由于其仅从某个侧面捕捉信息化需求,缺少整体考虑,企业仍面临着IT规划和公司战略脱节、缺乏企业信息架构的总体布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信息化规划阶段引入企业架构,站在公司整体视角承接战略,布局总体信息架构。

  关于企业架构与信息化规划的关系,有两种主流观点:①企业架构是信息化规划的一种方法,企业架构设计与信息化规划同步进行;②企业架构是信息化建设的蓝图,企业架构设计先于信息化规划,企业架构的结果是信息化规划的重要输入。两种观点虽有差别,但是对企业架构在信息化规划中重要性的理解是一致的,即通过企业架构明确企业信息化蓝图。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提出了利用企业架构进行信息化规划的方法和模型,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基于企业架构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如图2所示:

  基于企业架构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将公司业务战略、业务需求、IT战略和愿景转化为企业架构的架构蓝图,并分析架构现状和蓝图的差距,根据差距的内在关联性,打包形成IT解决方案和实施路线图,对年度实施计划提供统一的指导。

  企业架构与信息化项目建设

  在信息化规划阶段,通过企业架构设计明确了企业架构蓝图和解决方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落实企业架构蓝图。

  荷兰国家统计局及乌得勒支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研究所提出了依据企业架构设计系统架构的原则、框架和流程。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将企业架构与信息化项目建设紧密结合,提出信息化项目企业架构遵从模型,保障管控工作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图3所示:

  根据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特点,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项目前期、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实施阶段。企业架构遵从管控包括项目可研遵从管控、系统架构设计遵从管控、系统实现遵从管控,分别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系统设计和系统测试三个节点进行架构遵从管控。

  各个阶段架构遵从管控要点如下。

  项目可研遵从管控:

  (1)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信息化项目可研编制方依据企业架构明确该项目所要实现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范围。

  (2)企业架构管控方依据企业架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架构遵从性审查,审查项目内容与企业架构是否匹配、是否重复建设、技术路线是否符合架构要求等。

  (3)审查通过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明确架构范围将作为项目起始架构(Project Start Architecture PSA)指导后续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设计遵从管控:

  (1)在概要设计过程中,信息化项目组根据企业架构和PSA,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2)企业架构管控方对系统架构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合规性进行审查。完整性指系统架构对企业架构的承接是否完整,系统架构设计是否齐全;准确性指系统架构设计是否合理,架构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正确;合规性审查指系统架构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各项业务、技术标准与规范。

  (3)审查通过后,系统架构设计指导后续详细设计和系统开发实施。

  系统实现遵从管控:

  (1)在信息系统测试过程中,企业架构管控方从架构遵从角度提出架构测试需求包括:功能测试需求、性能测试需求、集成测试需求等。

  (2)架构测试方依据测试需求进行测试。

  (3)企业架构管控方对测试结果进行架构遵从审查。

  (4)审查通过后,将实现的企业架构蓝图更新为企业架构现状。

  企业架构与IT服务管理

  企业通过IT服务管理对IT系统的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是IT服务管理常用的标准和规范。企业架构和IT服务管理都是长期持续的工作,企业架构将业务战略、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IT解决方案有机结合;IT服务管理将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IT解决方案和IT服务有机结合,其关系如图4所示:

  Open Group、Forrester、Garter等研究结构都对EA和IT服务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两者的结合与协作能够解决IT服务与业务需求的鸿沟,促进信息化在运维环节与公司业务战略保持一致。根据Open Group的TOGAF和ITIL关系,提出企业架构与IT服务管理协作模型,如图5所示:

  企业架构与IT运维和服务协作模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协作关系:

  (1)在信息化方面:通过企业架构形成信息化建设蓝图和IT解决方案;IT服务管理则依据解决方案,设置IT服务目录,通过财务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对IT解决方案的执行提供服务支撑。

  (2)在流程协作方面:企业架构的变更需要与IT服务管理的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管理密切结合。同时,在IT运维过程中涉及企业架构资产的变更需要与企业架构设计流程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8

  关键词: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

  一、绪论

  乡镇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镇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受乡镇企业本身和外部条件的束缚,乡镇企业的信息化问题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着重关注了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主张从教育入手逐步解决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中关于信息化内容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推动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及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度的扶植举措,目前,乡镇企业中基本都引入或采用了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管理软件等。作者通过调查走访的形式对锦州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信息化的走访。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乡镇企业都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配备了相应的互联网系统。同时,财务信息化软件如金蝶的财务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成。但乡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经验或专业的信息化人员,乡镇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杜娟等在“关于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了合理化信息开发方式,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重点培养信息化人员等建议。在走访中作者发现乡镇企业信息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乡镇企业的在岗人员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局限于在大中专院校的学习积累,只有少量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还有很多人员则完全是自己摸索着学习,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匮乏。而目前受管理者的意识影响和企业资金的问题,乡镇企业的企业培训形同虚设。在走访中75%以上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企业的信息化相关培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现有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只有大力开展信息化继续教育,才能提高现有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乡镇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率,进一步推进其信息化的未来发展。

  三、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内容

  1.信息化基础培训

  信息化基础培训包括两个部分:围绕计算机的使用展开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和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可开展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企业和员工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技能。其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计算机网络功能的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日常多媒体(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编辑和应用等。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是一个广泛的基础概念型培训,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针对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企业员工,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意义、方针、内容、实施方法、风险规避和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包括:乡镇企业信息化概述、常见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案例分析等。

  2.专业化培训

  专业化培训是针对乡镇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展开的,基于所从事专业管理职能的信息专业化培训。依据所从事工作管理职能,专业化信息培训包括:销售与市场信息化培训,和生产相关的生产线、生产流程等生产信息化培训、包括采购、收货、库存控制和发放等管理活动的物资供应信息化培训,财务和会计信息化培训、包括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工资和聘用等业务的人事信息化培训,以高层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培训,信息化处理系统培训。

  3.个性化定制培训

  个性化定制培训以乡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针对性的,以解决实际信息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培训。如针对企业新近信息化设备进行的使用培训等。

  四、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形式

  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借鉴已有的企业培训形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目前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短期集中培训,小范围实战培训,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和学习交流社区等。企业短期集中培训是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内容多为广泛系较强的基础性内容培训,主要问题是需要再用乡镇企业的生产时间或员工休息时间。其实针对提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基础技能极为重要;小范围实战培训具有一定或较强的针对性,是开着专业化信息培训和针对性信息化培训的主要载体;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是近几年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包括大型的在线课程、基于信息共享的丰富的教学资料及网络交互平台等内容,由于其具有不限时间、不限空间、接入方便、免费学习以及内容个性化定制等优势深受在职工作人员的欢迎,是主要的自我学习模式;学习交流社区是在乡镇企业内部开放交流学习的场所,并配以专业的指导人员,是一个自由的可交流环境,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五、结论

  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何在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长足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很多经验,ERP系统实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乡镇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何解决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可以看到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面临严峻的资金问题,但信息化的意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率更是制约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在乡镇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的教育来解决。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问题,分析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本研究势必会对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青.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19.

  [2]蔡志坚.乡镇企业信息化模式及特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2(3):75-82.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 石油企业

  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新思路可以体现在石油企业对信息、业务以及各户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要在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下,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高效便捷发展,通过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来确立石油信息化的新思路和发展方向及目标。通过具体数据来解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便捷和高效,实现企业各部门高度统一和积极配合,从而使财务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进行高效的配置,实现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最终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做出贡献。

  一、财务管理在石油企业中展现出的不足

  (一)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健全

  随着现代社会对石油的使用和需求,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逐渐得到重视。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尚未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企业信息流通的不顺畅,会导致企业落后市场发展步伐。企业信息流通的滞后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企业未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和新思路的拓展对财务部门及整个企业的重要影响。信息化未实现顺畅、高效的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流通,阻碍了企业各部门信息的传递及共享,影响了企业财务部门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石油企业作为维持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业,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项目和行业。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不健全制度会导致整个企业的瘫痪,财务部门的资金链使用不当和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会导致企业的资金短缺。财务管理制度在计划和实施上仍未得到普及,企业内部员工仍然为意识到财务部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基本目标,导致企业未能确立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方向。企业不注重内部员工的专业素养培养和业务水平的熟练,在财务工作中无法保证预算或资金的使用方向,不利于财务部门的综合管理,也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守旧的财务管理机制未全面更改

  石油企业的守旧财务管理制度一直是值得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影响着整个领域、整个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部分都没有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及目标,守旧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转变现代管理制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转变过程中,尚未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路径,没有从根本出发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未寻找到影响财务管理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因素。企业管理者没有站在合理的角度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评估以及检测,因此,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不能高效开展,不能对员工和企业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估,对企业资金流向掌控不完全。

  二、开拓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一)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

  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支撑整个财务部门的重要支柱,企业建立健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维持企业财务可持续性发展。在信息化发展时代的逐步完善和创新的前提下,企业要立足自身发展现状,整顿企业内部结构,对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培养,通过一些考核或者测评来增加员工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对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进行重新搭建和疏通,让每个部门都意识到信息化制度的重要性。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应保持以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立足于企业经营项目和资金状况,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新思路,不跟风,不盲目追随市场发展,能够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监管部门,对财务工作信息化进行监督与管理,创建统一信息化工作平台。

  (二)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领导者充分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了解正在运营的项目和资金链大部分流向。了解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能够通过调查了解到其他企业的一些成熟的财务管理机制,灵活的引入到自己的企业中来。对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外部资金的流向、企业预算以及企业年利润进行综合审评和监督,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企业的流动资金和使用权力。建立健全的科学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财务部门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向,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支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流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能够及时了解企业资金去向,缩小财务工作的管理范围,是整个财务工作顺利进展的重要环节。

  (三)全面改革内部财务管理体系

  对财务管理旧思路的创新和改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发展历程。建立现代的管理模式影响着财务部整体发展和信息化脚步的进程。将收旧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融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全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有完善的系统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信息化的融入,有创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可以使整个财务部门实现更有效更快捷完成财务工作。通过加强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来维护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实现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设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企业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支柱型企业,要立足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上,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职能,提高管理水平。正确审视企业需求和发展现状,通过创新和挑战,不断尝试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开展新思路,能够使信息化的思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并且深入其他部门及管理中,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石油企业的财务资金的高效利用,确保财务管理在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军.浅谈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思路[J].才智,2014.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篇10

  关键词:TRIZ;中小汽车制造企业;信息管理创新

  1中小汽车制造企业信息管理框架

  信息管理指科学组织、规划、协调与控制信息活动的各项因素,以有效利用及合理开发信息资源。企业效益的增加以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为前提,欠缺有效的信息管理,可能会负面影响企业发展。对于信息管理而言,信息管理框架的作用是直接的,科学且合理框架的设置可优化企业信息管理,反之,杂乱无序的信息框架会对企业产生负面效应。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突出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供应链管理(SCM)三个发展方向,结合中小企业制造企业信息流与企业信息管理的特征,在中小企业制造企业信息管理中纳入ERP、CRM与SCM系统,将其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支撑。

  2TRIZ理论

  TRIZ的提出最早以对发明环节相关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在技术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对关键矛盾的直接点明为其主要特征,“技术系统进化论”是其核心理论。TRIZ理论提供了新技术与新工具,含矛盾矩阵、40种发明原理、物-物分析与知识数据库等,在简化创新流程的同时以建立、分析与转换模型的方式对创新问题予以解决。在对TRIZ理论予以应用之时,应首先就问题本身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其次,把握问题中的矛盾,抽象转化,使其成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理论的新工具与新技术进行TRIZ标准解的寻求;最后,对标准解进行具体化处理,使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实现对创新问题的解决。

  3基于TRIZ理论的中小制造企业信息管理创新的方法

  3.1基于技术矛盾的资源管理

  ERP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予以综合,以此实施相应管理。在中小汽车制造企业中,提升某种能力的同时降低另一种能力是ERP出现问题的根源,对此,ERP创新以在保证后一种能力免受损害或提高的基础上增强前一种能力为关键,这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目的。而对于TRIZ理论,其技术矛盾在于为改善系统内某一参数而改变另一个参数,它们之间的矛盾即技术矛盾,亦即系统内某一功能的引入或改善与另一功能的损害或降低相伴随。所以,运用技术矛盾对系统功能予以改善的核心思想与企业ERP创新相同,企业ERP创新中系统功能的改善可通过技术矛盾来实现。第一,矛盾具体化。分析、总结与提炼问题,将复杂问题向具体矛盾转化,寻找对应参数。第二,寻找可行方案。利用矛盾分析解决原理,总结各种管理措施与方法形成可行性方案,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第三,方案评价。以某一评价标准为依据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应是根据ERP管理特征与问题类型明确的评价指标的组合。

  3.2基于物-物关系的客户关系管理

  从CRM的核心内容来看,CRM对中小汽车制造企业的影响在于争取客户、保持原有客户与提升客户服务。在信息传递不断加速、企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CRM在最大化企业与客户双方利益的同时还能对企业劣势信息予以反馈,保持企业竞争优势。若缺乏对CRM的重视,企业与客户之间会欠缺针对性的服务,无法最大化双方利益,导致客户的流失,在造成损失的同时降低企业竞争力。基于物-物关系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步骤为:第一,明确模型元素。通过分析企业对CRM的需求,明确问题的存在形式,最后确定模型构成元素———物质与场。第二,结合元素间关系构建初始物-场模型,分析其有效性与完整性,确保其对实际问题的反映能力。第三,对模型做解。利用标准或一般解法求解模型,寻找最优解,优化初始模型。第四,系统评价,对照模型的解及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确定具体解决方案,判断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若有效,则结束,若无效或低效,则对第三步与第四步予以循环。

  3.3基于物理矛盾的供应链管理

  汽车制造企业的SCM即整个供应链以企业为中心,向前向用户延伸,向后向零部件生产商延伸的管理活动。通过管理供应链上的节点信息、整合资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加强。中小汽车制造企业物理矛盾分析需考虑以下问题:第一,受资金与规模限制,缺少SCM协调部门;第二,难以直接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信息;第三,面临信息共享与信息保密的双重要求;第四,货物验收与仓储人员有限。对此,可将企业SCM划为四部分:供应管理,含供应商、采购计划与采购作业管理;生产管理,含物料需求计划与电子看板;销售管理,含商品整车的仓储、收车与分拨管理;零部件管理,含零部件的委托、仓储与配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