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调研报告(共4篇)

第1篇:西藏调研报告

       大学教师假期西藏游调研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摘要-3 二、调研目的3 四、调研方针与方法4 七、调研结论和建议----9 一、摘要

       西藏地处世界最高、中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独特,以藏族为典型代表的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藏传佛教寺院以及高原雪域风光成为本区的主要特点。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而古老的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一切构成了西藏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使西藏极具神秘感,令无数的海内外旅游者神往。

       二、调研目的了解沈阳城市学院大学教师是否愿意在假期去西藏旅游,去西藏游的考虑因素,西藏游的时间安排,花销以及目的。

       三、调查范围和内容

       (一)调研内容 1、教师对西藏的印象,对开展西藏游的想法 2、教师去西藏的主要考虑因素和旅游形式

       3、出游计划,花销,目的4、对旅游伙伴,旅游资源的选择 (二)调研范围 西藏旅游市场

       四、调研方针和方法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为了能够真正做到从样本的结果得出总体的评价结论。本次调查方法如下: 1、调查对象:酒店管理学院老师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五、调研进度和经费预算

       (一)调研进度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的问题 1天 第二阶段:进行问题论证 1天

       第三阶段:确定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天 第四阶段:统计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3天(二)经费预算

       调查问卷打印费用2元 六、调研分析 1.教师对西藏的印象的选择分析

       西藏的旅游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因其处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交通通达度不高,但旅游资源独特,且极具魅力,令许多旅游者神往。

       调查表明,大学教师对西藏的印象是神秘 传奇的占100%,因为西藏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再加上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神秘的宗教文化,这些都有别于教师们自身所处的环境,西藏的旅游宣传也是针对其神秘,传奇,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西藏就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地方。而人们旅游就是因为其探奇心理,想要感受,体验那种神秘。我们也就可以把神秘,传奇作为此次西藏游的主题。2.教师对西藏游的选择分析 据调查,有100%的人有假期去西藏旅游的想法,因为大学教师都有两个比较长的假期,有充足的时间去西藏旅游,再加上其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而西藏的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也吸引着他们。3.教师对西藏游的主要考虑因素的分析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交通,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

       调查表明,西藏游的游客中选择驴友自行的占60%,因为他们觉得驴友在一起感觉更放松,目的地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自己安排行程和路线,对于参观的景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不必受到约束,还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花销,并且和驴友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行程会更充实和愉快。因此,驴友自行成了教师的首选。

       当然也有20%的教师选择了旅行社,因为团队比较安全,并且在行程开始之前,旅行社已经确认好旅游计划,住宿,导游,游玩计划等已经安排好了,免去了奔波,排队之苦。而且旅行社会安排导游讲解,这样既可以游玩,又能更好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自助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人都想利用长 篇2: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陈贝贝 陈 聪 陈智敏

       程春林 丛 茜 丁胜男 高玲玲

       高 咪 郭先慧 姜 彬 蒋慧珏

       实践主题: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 2022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 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 被调查者主观意向显示,过半的被调查者对西藏旅游最关注的服务要素是住宿和餐饮,还有一部分人关注交通方式、导购与娱乐方面。西藏旅游也存一些问题,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路线表达不清楚、特色介绍不明确;同时,还存在住宿、饮食介绍不全面、超过费用预算等问题。被调查者希望景区在游客安全及旅游指导、便民设施、旅游点的景点维护和相关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宾馆、餐厅等方面做足准备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而且可以令景区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查中发现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所谓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日前山南地区大部分景区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建设投入渠道单一,旅游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2.基础薄弱, 观念保守:

       西藏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经济基础薄弱,所以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对落后,更无力去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部分地区自我封闭的经济观念根深蒂固。3.远离客源市场,受地理环境制约

       西藏地处“地球第三极” , 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是很便利,交通费占旅游费用 的主要部分,西藏远离国际和国内主要客源市场, 虽具有独特的民俗,但路途遥远险恶,高原反应严重,成为制约其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4.旅游业投入不足,政策性依赖过强。

       西藏经济在对资金的分配利用上倾向于传统产业, 且对旅游业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业景点开发滞后, 宣传力度不够。

       四、今后的建设方向或应该采取的措施

       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没有有效的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日前在山南地区召开的旅游产业研讨会上,地区行署副专员普布顿珠一针见血地指出:“山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大部分景区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这严重阻碍了山南旅游业发展,因此,要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改善和提升旅游发展条件放在首位。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所提出建议如下: 1、加强对西藏旅游的宣传促销,以增加游客数量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地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加以改进。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西藏也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督促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把宣传工作做好。对主要客源地,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的客源地有不同的爱好,西藏对客源地则可以“文化古迹、民族特色、宗教圣地”等为宣传侧重点。在宣传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样化,如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各行业交流会、缔结友好城市、组织友好访问团、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进行宣传。

       2、加强西藏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个要素。西藏对旅游设施的资金投入比较少,设施不全,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比如,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客运能力差,在旅游旺季长期处于紧张运营状态。可见便利的交通对西藏旅游业的贡献非同小可。另外,基础设施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卫生条件差、公交车秩序比较乱,关于这一点,很多被调查者都曾提出意见。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这一点在西藏也不例外,旅游商品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西藏要想发展

       好旅游业,必须在改善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3、加强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创新

       围绕西藏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将西藏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五大旅游时尚产品分别为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沙漠旅游,而西藏在这五中里占了三种,这是先天优势,应该充分利用。比如在西藏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名人或探险家走过的路线,利用西藏的民族节日,利用处在边境的条件,设计专题、专项旅游项目:文成公主路线游、唐蕃古道游、体验藏历年(望果节、雪顿节)游等 4、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因此,西藏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重视旅游旺季、重大节日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问题,关注可能影响游客生命的环境因素,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管理和检查,注重提高安全管理部门人员专业素质,努力帮助游客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特别要让风景点所属的主管政府部门负起应有的责任。5、充分利用西藏文化条件,加强对西藏古老文化的保护

       知识除来自课堂书本外,更多的来自于实践活动中,这也是中国古人追求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旅游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历史、地理、文学、民俗风情、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民族文化更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源泉。与此同时,在旅游活动开放性的允许下,在西藏,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给西藏带来丰厚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对西藏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给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甚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影响,特别是原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外来游客的冲击下发生异化,传统习俗、服饰、生活方式、举止行为等会在不经意中发生改变甚至消亡。6、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推动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把打造旅游品牌作为重要突破口。山南各县、各级旅游部门在景区打造、包装推介上应学习兄弟地市的成功经验,围绕雍布拉

       康、桑耶寺、藏王墓、拉姆拉错神湖和羊湖做文章,推出叫得响、名气大的核心旅游景区。发展山南旅游,精品路线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游客,提起山南,知道的仅仅是几个“第一”,来山南旅游基本上当天到当天回,没有像样的特色路线。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着力推动全地区旅游产业整体上水平。山南要依托藏源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利用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建设高原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勒布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山南一流红色旅游板块;依托雍布拉康、桑耶寺宗教文化资源,建设国际知名宗教文化旅游板块;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建设沃卡温泉等休闲旅游板块;依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湿地、峡谷、民俗等地质构造和文化资源,建设雅鲁藏布江风情旅游板块。2022年11月30日 14酒店b第一小组篇3:西藏自治区考察报告

       西藏自治区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经验以及拉萨市“文化兴市”发展战略,推动我市“文化立市”战略实施,5月16日—20日,xx率领xx一行xx人赴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先后考察了拉萨、纳木错、林芝等地,重点了解了西藏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做法和成效 (一)文化和区位优势独具特色 1、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西藏旅游资源不仅有高原自然景观,如世界屋脊立体景观,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高山、冰川、珍稀动植物,而且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藏传佛教文化特色旅游资源众多。西藏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国家风景名胜区1处,对外开放山峰5座,自然保护区13处,景点100多处,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和鲜明藏传佛教特色。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品味高、精品多。历史、宗教、文化完整保存于寺院、宫殿、庄园、建筑、壁画、雕塑等古迹。有众多顶级旅游资源,哲蚌寺、色拉寺、萨迦寺、藏王墓、古格王朝遗址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风情独特的藏传佛教民俗旅游资源。藏族文化、民俗、习俗与宗教密切相关。藏族服饰、器物用具、民间工艺、竞技、藏医藏药、天文历算、戏剧歌舞、传召大法会、沐浴节、望果节;藏族饮食、民居、拉萨雪顿节、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节等,使游客心驰神往。2、文化优势独具特色。文化旅游为西藏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市场和主要客源。藏传佛教理论体系庞大,思想哲理深邃,境界取向玄远,文化底蕴深厚。藏传佛教古朴厚重的神秘价值取向。辉煌古刹、奇丽河流湖泊、俊俏冰川雪峰、神秘雪域神山圣湖、灵童转世等形成独特文化体系,具有神秘色彩和诱惑力,吸引朝圣者祈求助德。真诚善良的伦理规范。佛教是传统藏族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心理特质的基石。山川河湖崇拜。藏传佛教崇拜山川河湖,与自然和谐相处。圣山、圣湖观念和绕转习俗强化了藏民的环保意识。寺院及其内部陈设。建筑师和艺术家将藏传佛教精深思想和藏族历史物化在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壁画、唐卡艺术中,通过观察、欣赏,获得美的享受和求知欲的满足。佛学院及宗教研究。作为佛学最高学府,佛学院讲经缜密,治学严谨,教学体系完备,学者辈出,著作丰富。3、区位条件独具特色。地理优势。西藏高原土地辽阔、人口稀少、工业化程度低,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自然生态环境制约多数产业发展,吸引渴望回归自然的游客体验。区位优势。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缅甸毗邻,客源跨国交流得天独厚。(二)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1、旅游产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支柱。西藏将旅游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已开发旅游资源中宗教旅游地位突出。

       国家向西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旅游打破地区封闭,产生大量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为其它产业发展开拓空间,改善环境,培育经济增长点。相比工业、农业,旅游服务地区差异小,制约着其它产业发展的封闭环境构成西藏旅游业的特色,西藏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显著比较优势。2、藏传佛教旅游是西藏文化旅游核心。西藏藏传佛教对养生和心灵平静有吸引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藏传佛教渗透到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对藏族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态伦理观和审美观产生深刻影响,物化在建筑、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中,赋予藏区文化旅游资源以人文内涵,是藏区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3、藏传佛教旅游开发利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保护宗教圣地,宗教与旅游相互促进。发掘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可使游客直接视听、亲身体验,遵从藏传佛教仪轨,学习藏传佛教礼仪,参与藏传佛教活动,购买藏传佛教纪念品,感受浓郁的藏族独特文化和藏传佛教精神世界,追求文化差异、文化认同和文化审美,保护和传承西藏佛教文化遗产。(三)藏传佛教旅游的开发机遇 1、国家政策优势明显。1979年,中央拨款7亿多元对寺庙、灵塔、祭奠等宗教场所进行维修,包括拉萨三大寺和很多中小寺庙得到修复;1989—1994年国家拨款5500多万元和大

       量黄金白银,对布达拉宫重点维修;2022年布达拉宫、罗布尔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 维修总投资3.3亿元;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这为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客源优势明显。宗教旅游生命周期长。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市场资源独特,规模大,需求稳定,是优质旅游市场,无特殊事件发生,不易衰落。国内外对西藏的关注持续升温。因历史、民族、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原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长期处于国际热点领域,国内外人士对该神奇地域情有独钟,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持续存在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3、拉萨“文化兴市”战略机遇。“文化兴市”战略是拉萨市站在国家发展战略、西藏自治区发展规划和拉萨市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推动拉萨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发展强市的战略转型意义重大。借此,拉萨市启动了“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建设。园区位于距拉萨主城区2公里的次角林沟,面积约15平方公里,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后随行人员的聚居地。规划用时3年把这里建设成为“藏文化的世界总部基地、藏文化旅游产品标准输出地、藏文化创意发祥地、高端休闲度假地、市民休闲度假地”,打造具有西藏特色、西藏风格、西藏气派的先进文化旅游品牌。

       二、关于我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力推进“文化立市大规划”。强化规划是政府第一资源、第一职责的意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文化立市大规划”。按照国际化、高标准的原则,选择顶级设计单位,组织精干力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目前的规划设计,下决心做文化立市的精品工程。按照宁慢不错、宁留不占的原则,确保概念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强力建设“大基础”,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轮驱动”。强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夯实发展后劲。打造“东坡宋城”、“两宋荣光”景观大道和苏轼、苏洵、苏辙、苏母四大名人公园,提前开展文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对接,共同支持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强化文化旅游服务“软件”建设,抓好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艺术创作、文化品牌打造三项工作。加强诚信建设,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大胆探索“东坡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建设,大力弘扬独特的东坡文化。学习借鉴拉萨市建设“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新模式,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园区机制,建议我市将东坡岛建设成为“东坡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集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手工艺品产销、演艺娱乐、酒店休闲、商贸观光、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由大集团、大企业对园区进行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安置、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把我市建设成为“东坡文化的总部基地、高端休闲度假地、市篇4:西藏调研策划书

       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协会雄鹰之队三下乡调研活动策划书

       赴西藏林芝县中学支教调研

       活动介绍与执行方案(初级)

       一. 项目背景

       二. 活动内容及意义

       三. 预期成果形式 四. 项目可行性论证

       五. 操作流程

       一)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

       二)物资准备

       三)行程安排

       四)中期准备(具体调研安排)

       五)

       六. 财务预算

       附录一:调研注意事项

       附录二:成员工作明细安排

       附录三:管理制度

       一.项目背景 2022年,中央号召广大大学生援助西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行了“西部计划”等一系列西部偏远地区援助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藏区教育也发生的重大积极变化。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正是为响应国家号召,以调研的方式了解西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此外,在自身能力允许范围内,立足本职,传播先进文化,使藏区学生了解内地,开阔视野;同时,我们将积极联络林芝地区政府的相关部门,尝试建立长效教育援助合作体系,为林芝地区乃至其他藏区带来更多的公益资源本团队借此契机,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出征西藏,前往林芝,进行关于藏区教育工作现状的调研,并带我们的爱心。

       支教学校概况

       1.学校地址: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中学; 2.学校位置:该学校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治安良好,保障了队员安全。3.学校面临的困难: a.建校33年来,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的相对办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跨越,在长期艰苦的办学环境里形成了“勤奋+奉献”的精神,但也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的氛围,缺乏超越自我,赶人为先的信心和勇气。相当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授课方式,而不是进行教学研究和认真反思,主要凭经验教学,缺乏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b..现有的教师当中第一学历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处于较底水平,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而对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 c..虽然近两年来学校的硬软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绿化和硬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现代化教学设施比如校园网络系统仍是空白,各实验室的设备齐全,但药物严重不足。体育课上用的学生健身器材、测量仪器还源源不够,学校发展急需补充以上设施,但有大量的资金缺口;

       d..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 c..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很严峻; e..农牧区学校卫生、安全隐患多,解决起来受家长、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时很难治根。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学校校长-普布次旦 联系电话:***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1.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给当地的学生筹集并送去一些文体用具,并建立一个

       地质大学图书角,建立长期联系,持续不断得提供新的有针对性的书籍。2.联系在林芝地区的援藏工作者或大学生支教团,以采访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基本工作及工作条件,现在仍存在的问题与期望。3.在拉萨,林芝两地,联系当地学生,以家访的形式,了解两地中学生的就学情况,了解他们的基本课程,接受汉语教育程度,有无接触过援藏

       工作者的教育及毕业后规划打算等各项基本资料。4.拜访林芝中学,向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师资力量,生源等问题,援藏教

       育工作者对该学校的影响。5.组织汉语兴趣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深入地域文化,与藏族中

       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他们对汉语言学习的热情,对内地的了解程度等。6.建立“中国地质大学阳光图书角”,捐赠一定量图书,并捐赠一定数量的 体育用品。

       7.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及学校,了解对教育的需求,如果可行,能否建立长

       效教育援助机制,以支教或者物品援助为纽带,建立志愿友谊,长期促

       进当地教育发展。

       8.了解支教援助条件及计划,为以后希望前往藏区的支教志愿者搜集更多 信息。

       9.总结汇总资料,评估藏区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宣传,呼吁更多的社

       会资源关注藏区教育发展。

       10.创造一次愉快的暑期生活体验,活动参与者从西藏之行中获得启示,从

       精神上的互助中受益,改变生活态度,并向身边朋友传递这种快乐精神,让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11.从活动经验中提炼出效果好、可推广的模式,供后人借鉴。

       三、预期成果形式

       1、整理出小组成员的调研心得及调研日记,录像资料及图片文字记录,通

       过校内校外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2、相关新闻报道;

       3、在回校后,将所有的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在学校人员流动最大处做一个

       大型图片展;以志愿者协会官方名义开展后续活动,捐书和体育用品等。

       扩大宣传,以海报宣传片的形式,在校内引起反响。4、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顺利完成调研。通过参加答辩的形式,扩大影响

       力。

       四、项目可行性论证 1.本次活动希望以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为领导,帮助团队完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与当地政府及学校的联络。2.本次活动所选地区为西藏拉萨周边及林芝(八一镇)地区,地区海拔大多低于3000米,适合队员前往。3.本次调研活动前期以联系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态度热情,且林芝地区八一镇为解放军援建地区,减少了团队行动阻力; 4.本次活动全程有藏族同学(部分为本校学生)做向导,帮助队员沟通交流,同时,已联系当地部分援藏工作者(大学毕业生,军人,和队员家属亲朋)愿意帮助团队实施活动。5.本次活动以联络cupf,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等其他国内知名网络媒体,cupf已承诺为本次活动提供网络支持,并积极帮助团队寻找联络其他组织或基金,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五、操作流程

       (一)、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 1、预计各种情况,需保证个人安全和资金到位,并经家庭和时间允许,确定参与人数。2、落实每人的具体任务,做好前期宣传与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正常进行,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 队长:

       副队长:

       宣传组:

       文字策划组:

       联络实践组:

       不强调各司其职,但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但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有专人负责,使得个人有清晰的目标,行动才具有导向性。也避免出现一人多职或从众情况。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及时指正队长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二)、物资准备 1.资金来源:

       捐赠物资:a.争取申请到校级重点三下乡团队,得到校方资金支持; b.公众募捐(校内进行闲置物品收集); c.社会公益社团捐赠;

       生活上:a.在了解当地具体情况后,自筹衣物,药品,钱物等。了解当地物

       价水平,按一月计自作预算,如:

       饮食开支:30*7=210元

       住宿:50*7=350元

       游玩花费开支,视个人喜好不等。

       车费:1200元(目的地与武昌往返)

       总计:2000左右每人

       注:建议一切从节约出发,个人用品等出发前带齐,游玩宜以娱乐身心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开支。另,身上要带足量现金,当地取款不方便。(三)、行程安排 1.初步定于7月25日从西安出发进藏,27日抵达拉萨; 2.28日晚抵达林芝,与在林芝地区的学校联络,29至31号进行林芝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互动调研; 3.8月1号返回拉萨,对联系好的在拉萨的援藏工作者进行采访,并参观工作环境。4.8月2号在拉萨进行资料的整理,查漏补缺,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做好最后的信息搜集工作。

       5.3号结束西藏教育调研之行。 6.8月4号至9月,对调研活动进行总结,与前期预计效果对比,整理出大体框架。7.9月开学,在全校范围内,以志协名义进行宣传,并与各分院联系开展捐书 活动。

       (四)、中期准备(具体支教调研安排) 1.7月28日抵达林芝县八一镇,整理准备第二天的具体活动。(如果所捐物资随车携带的话,就清点物资,整理清单)。2.7月29日正式开始行动。第一天联系校长及部分老师,对他们进行采访,向校长了解学校援藏工作者的数目及在援藏工作者的帮助下学校有了哪些进步,向老师了解日常基本课程及教学情况。观察学校环境,总结并记录学校存在的问题。2.30号联系部分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以家访的形式进行,初步调查学生掌握汉语的情况,及对学校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打算。3.31日开展汉语交流活动(就近原则),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与同学们共分享,阅读所捐图书,帮助他们纠正汉语发音及书写。(我们将准备三天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几天完成内容)。4.8月1号返回拉萨,继续后续调研工作。联系援藏工作者及拉萨同学,继续进行采访(预计至3号)。

       5.3号借书调研支教之行。

       (六)、后期准备(返校后) 1.团队成员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2.总结调研报告及采访稿; 3.借助各种媒介,构思宣传方式,更好的将本次调研的结果公布于众,引起关注。

       六、计划捐赠物品财务清单 1. 捐赠图书,计划捐赠100本,计划500元.2. 捐赠体育器械(根据那边学校需要)计划足球5个,篮球5个,羽毛球拍20副,羽毛球10个,乒乓球拍20副,乒乓球20个,毽子30个,共计1000元。3. 运费小计400元。4. 地大作业本200本,100元。

       共计2000元。篇5:西藏遗址遗迹调研报告

       西藏遗址遗迹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遗址总共可分为两大类,即史前人类活动场所与社会经济活动遗址。

       史前人类活动场又可细分为人类活动遗址和原始聚落遗址。在西藏地区,尚未发现原始聚落遗址,而人类活动遗址则发现有昌都卡若遗址、曲贡古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若村。东靠澜沧江,南临卡若水,海拔3100米。鉴于它西距昌都县加卡区的卡若村仅400米,即用卡若命名。卡若,藏语意为城堡,指此地山形险要。卡若遗址发现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1570平方米。两次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遗址原始面积约1万平方米。

       卡若遗址是西藏首次发掘出来规模较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物种类繁多,古文化堆积层丰富,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五千年以前,并以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境内的元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3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拉萨北郊娘热山沟曲贡村的考

       古发掘,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些墓葬和灰坑。墓葬有石椁,葬式为屈肢葬。出土了一万多种器物和大量兽骨,石器以打制最多,也有少量磨制石器和玉器,以及极少数细石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铲、石磨等;骨器也有很多,以骨锥、骨针、骨簇为主,有一枚骨针,针尖开小孔为针鼻,类似近代缝纫机针。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均为手制。陶色以灰色为主,其次为表面磨光的黑色或红褐色陶。纹饰非常丰富,以刻划纹为主,也有锥刺纹、锯齿纹、弦纹等。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是指历史上人们从事经济文化场所的遗址、遗迹。主要包括历史事件发生地、军事遗迹与古战场、废弃寺庙、废弃生产地、交通遗迹、废城与聚落遗迹、长城遗迹、烽燧等。

       历史事件发生地,指历史上发生过重要贸易、文化、科学、教育事件的地方。它们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如深刻展现了西藏丧葬文化的比如骷髅墙,它体现了藏人对死亡的认知集中于天葬习俗上。它表现了藏民灵魂升天的最高愿望,又表达了最后一次奉献以免鹰鹫伤害其他幼小生灵的悲悯之情。这反映了他们对生命大彻大悟的理性态度。军事遗迹与古战场指发生过军事活动和战事的地方,包括古城墙、炮台、战场、要塞及其遗迹等。其中西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宗山抗英遗址1888年,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发动了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侵华战争,即隆吐山战役。隆吐山失守,英军占领了隆吐山、纳汤等地区。1903年7月,英帝国主义派荣赫鹏率领一支万人大军,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地区第二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212日,英国偷越了则利拉山口,13日进驻仁进岗,21日占领帕里。1904年1月,英国又相继占领了堆拉、戈吾等地。矛头直指江孜。从此开始了以江孜人民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宗,在藏语里意为城堡,是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宗山的地势很高,也十分险峻。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

       废城与聚落遗址,指已经消失或废置的城镇、村落、屋舍等居住地建筑及设施。其中西藏的废城与聚落遗址主要有:大渡卡古堡遗址、东嘎皮央、嘎朗王宫遗址、象雄古国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象雄古国遗址。象雄古国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其兴起年月尚是一个谜。它的疆域西起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是为上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是为下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是中象雄。象雄王宫就建在当惹雍错湖边。象雄王国与古代波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雄信奉苯教。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现如今,历史遗迹的最大价值和意义,不光是其具备的历史性和审美性,更应是现实性。其现实性的体现之处,就是影响今人,使今人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也只有这种文化归属感,才是区别地域、区别国籍、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2篇:西藏遗址遗迹调研报告

       西藏遗址遗迹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遗址总共可分为两大类,即史前人类活动场所与社会经济活动遗址。

       史前人类活动场又可细分为人类活动遗址和原始聚落遗址。在西藏地区,尚未发现原始聚落遗址,而人类活动遗址则发现有昌都卡若遗址、曲贡古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若村。东靠澜沧江,南临卡若水,海拔3100米。鉴于它西距昌都县加卡区的卡若村仅400米,即用"卡若"命名。"卡若",藏语意为"城堡",指此地山形险要。卡若遗址发现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1570平方米。两次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遗址原始面积约1万平方米。

       卡若遗址是西藏首次发掘出来规模较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物种类繁多,古文化堆积层丰富,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五千年以前,并以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境内的元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3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拉萨北郊娘热山沟曲贡村的考古发掘,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些墓葬和灰坑。墓葬有石椁,葬式为屈肢葬。出土了一万多种器物和大量兽骨,石器以打制最多,也有少量磨制石器和玉器,以及极少数细石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铲、石磨等;骨器也有很多,以骨锥、骨针、骨簇为主,有一枚骨针,针尖开小孔为针鼻,类似近代缝纫机针。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均为手制。陶色以灰色为主,其次为表面磨光的黑色或红褐色陶。纹饰非常丰富,以刻划纹为主,也有锥刺纹、锯齿纹、弦纹等。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是指历史上人们从事经济文化场所的遗址、遗迹。主要包括历史事件发生地、军事遗迹与古战场、废弃寺庙、废弃生产地、交通遗迹、废城与聚落遗迹、长城遗迹、烽燧等。

       历史事件发生地,指历史上发生过重要贸易、文化、科学、教育事件的地方。它们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如深刻展现了西藏丧葬文化的比如骷髅墙,它体现了藏人对死亡的认知集中于天葬习俗上。它表现了藏民灵魂升天的最高愿望,又表达了最后一次奉献以免鹰鹫伤害其他幼小生灵的悲悯之情。这反映了他们对生命大彻大悟的理性态度。

       军事遗迹与古战场指发生过军事活动和战事的地方,包括古城墙、炮台、战场、要塞及其遗迹等。其中西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宗山抗英遗址1888年,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发动了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侵华战争,即隆吐山战役。隆吐山失守,英军占领了隆吐山、纳汤等地区。1903年7月,英帝国主义派荣赫鹏率领一支万人大军,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地区第二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212日,英国偷越了则利拉山口,13日进驻仁进岗,21日占领帕里。1904年1月,英国又相继占领了堆拉、戈吾等地。矛头直指江孜。从此开始了以江孜人民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宗,在藏语里意为城堡,是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宗山的地势很高,也十分险峻。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

       废城与聚落遗址,指已经消失或废置的城镇、村落、屋舍等居住地建筑及设施。其中西藏的废城与聚落遗址主要有:大渡卡古堡遗址、东嘎皮央、嘎朗王宫遗址、象雄古国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象雄古国遗址。

       象雄古国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其兴起年月尚是一个谜。它的疆域西起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是为上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是为下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是中象雄。象雄王宫就建在当惹雍错湖边。象雄王国与古代波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雄信奉苯教。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现如今,历史遗迹的最大价值和意义,不光是其具备的历史性和审美性,更应是现实性。其现实性的体现之处,就是影响今人,使今人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也只有这种文化归属感,才是区别地域、区别国籍、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3篇:西藏调研策划书

       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协会雄鹰之队三下乡调研活动策划书

       赴西藏林芝县中学支教调研 活动介绍与执行方案(初级)

       一. 项目背景 二. 活动内容及意义 三. 预期成果形式 四. 项目可行性论证 五. 操作流程

       一)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二)物资准备 三)行程安排

       四)中期准备(具体调研安排)五)

       六. 财务预算 附录一:调研注意事项 附录二:成员工作明细安排 附录三:管理制度

       一.项目背景

       2022年,中央号召广大大学生援助西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行了“西部计划”等一系列西部偏远地区援助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藏区教育也发生的重大积极变化。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正是为响应国家号召,以调研的方式了解西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此外,在自身能力允许范围内,立足本职,传播先进文化,使藏区学生了解内地,开阔视野;同时,我们将积极联络林芝地区政府的相关部门,尝试建立长效教育援助合作体系,为林芝地区乃至其他藏区带来更多的公益资源本团队借此契机,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出征西藏,前往林芝,进行关于藏区教育工作现状的调研,并带我们的爱心。

       支教学校概况

       1.学校地址: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中学;

       2.学校位置:该学校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治安良好,保障了队员安全。 3.学校面临的困难:

       a.建校33年来,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的相对办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跨越,在长期艰苦的办学环境里形成了“勤奋+奉献”的精神,但也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的氛围,缺乏超越自我,赶人为先的信心和勇气。相当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授课方式,而不是进行教学研究和认真反思,主要凭经验教学,缺乏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b..现有的教师当中第一学历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处于较底水平,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而对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

       c..虽然近两年来学校的硬软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学校绿化和硬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现代化教学设施比如校园网络系统仍是空白,各实验室的设备齐全,但药物严重不足。体育课上用的学生健身器材、测量仪器还源源不够,学校发展急需补充以上设施,但有大量的资金缺口;

       d..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 c..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很严峻;

       e..农牧区学校卫生、安全隐患多,解决起来受家长、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时很难治根。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学校校长-普布次旦 联系电话:***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1.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给当地的学生筹集并送去一些文体用具,并建立一个

       地质大学图书角,建立长期联系,持续不断得提供新的有针对性的书籍。2.联系在林芝地区的援藏工作者或大学生支教团,以采访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基本工作及工作条件,现在仍存在的问题与期望。

       3.在拉萨,林芝两地,联系当地学生,以家访的形式,了解两地中学生的就学情况,了解他们的基本课程,接受汉语教育程度,有无接触过援藏

       工作者的教育及毕业后规划打算等各项基本资料。

       4.拜访林芝中学,向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师资力量,生源等问题,援藏教

       育工作者对该学校的影响。5.组织汉语兴趣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深入地域文化,与藏族中

       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他们对汉语言学习的热情,对内地的了解程度等。6.建立“中国地质大学阳光图书角”,捐赠一定量图书,并捐赠一定数量的体育用品。

       7.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及学校,了解对教育的需求,如果可行,能否建立长

       效教育援助机制,以支教或者物品援助为纽带,建立志愿友谊,长期促

       进当地教育发展。

       8.了解支教援助条件及计划,为以后希望前往藏区的支教志愿者搜集更多

       信息。

       9.总结汇总资料,评估藏区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宣传,呼吁更多的社

       会资源关注藏区教育发展。

       10.创造一次愉快的暑期生活体验,活动参与者从西藏之行中获得启示,从

       精神上的互助中受益,改变生活态度,并向身边朋友传递这种快乐精神,让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11.从活动经验中提炼出效果好、可推广的模式,供后人借鉴。

       三、预期成果形式

       1、整理出小组成员的调研心得及调研日记,录像资料及图片文字记录,通

       过校内校外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2、相关新闻报道;

       3、在回校后,将所有的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在学校人员流动最大处做一个

       大型图片展;以志愿者协会官方名义开展后续活动,捐书和体育用品等。

       扩大宣传,以海报宣传片的形式,在校内引起反响。

       4、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顺利完成调研。通过参加答辩的形式,扩大影响

       力。

       四、项目可行性论证

       1.本次活动希望以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为领导,帮助团队完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与当地政府及学校的联络。

       2.本次活动所选地区为西藏拉萨周边及林芝(八一镇)地区,地区海拔大多低于3000米,适合队员前往。

       3.本次调研活动前期以联系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态度热情,且林芝地区八一镇为解放军援建地区,减少了团队行动阻力;

       4.本次活动全程有藏族同学(部分为本校学生)做向导,帮助队员沟通交流,同时,已联系当地部分援藏工作者(大学毕业生,军人,和队员家属亲朋)愿意帮助团队实施活动。 5.本次活动以联络CUPF,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等其他国内知名网络媒体,CUPF已承诺为本次活动提供网络支持,并积极帮助团队寻找联络其他组织或基金,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五、操作流程

       (一)、团队建设前期准备(出发前)

       1、预计各种情况,需保证个人安全和资金到位,并经家庭和时间允许,确定参与人数。

       2、落实每人的具体任务,做好前期宣传与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正常进行,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 队长:

       副队长:

       宣传组:

       文字策划组:

       联络实践组:

       不强调各司其职,但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但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有专人负责,使得个人有清晰的目标,行动才具有导向性。也避免出现一人多职或从众情况。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及时指正队长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二)、物资准备

       1.资金来源:

       捐赠物资:a.争取申请到校级重点三下乡团队,得到校方资金支持; B.公众募捐(校内进行闲置物品收集); c.社会公益社团捐赠;

       生活上:a.在了解当地具体情况后,自筹衣物,药品,钱物等。了解当地物 价水平,按一月计自作预算,如:

       饮食开支:30*7=210元

       住宿:50*7=350元

       游玩花费开支,视个人喜好不等。

       车费:1200元(目的地与武昌往返)

       总计:2000左右每人

       注:建议一切从节约出发,个人用品等出发前带齐,游玩宜以娱乐身心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开支。另,身上要带足量现金,当地取款不方便。

       (三)、行程安排

       1.初步定于7月25日从西安出发进藏,27日抵达拉萨;

       2.28日晚抵达林芝,与在林芝地区的学校联络,29至31号进行林芝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互动调研; 3.8月1号返回拉萨,对联系好的在拉萨的援藏工作者进行采访,并参观工作环境。4.8月2号在拉萨进行资料的整理,查漏补缺,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做好最后的信息搜集工作。

       5.3号结束西藏教育调研之行。

       6.8月4号至9月,对调研活动进行总结,与前期预计效果对比,整理出大体框架。 7.9月开学,在全校范围内,以志协名义进行宣传,并与各分院联系开展捐书

       活动。

       (四)、中期准备(具体支教调研安排)

       1.7月28日抵达林芝县八一镇,整理准备第二天的具体活动。(如果所捐物资随车携带的话,就清点物资,整理清单)。

       2.7月29日正式开始行动。第一天联系校长及部分老师,对他们进行采访,向校长了解学校援藏工作者的数目及在援藏工作者的帮助下学校有了哪些进步,向老师了解日常基本课程及教学情况。观察学校环境,总结并记录学校存在的问题。

       2.30号联系部分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以家访的形式进行,初步调查学生掌握汉语的情况,及对学校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打算。

       3.31日开展汉语交流活动(就近原则),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与同学们共分享,阅读所捐图书,帮助他们纠正汉语发音及书写。(我们将准备三天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几天完成内容)。

       4.8月1号返回拉萨,继续后续调研工作。联系援藏工作者及拉萨同学,继续进行采访(预计至3号)。

       5.3号借书调研支教之行。

       (六)、后期准备(返校后)1.团队成员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2.总结调研报告及采访稿;

       3.借助各种媒介,构思宣传方式,更好的将本次调研的结果公布于众,引起关注。

       六、计划捐赠物品财务清单

       1. 捐赠图书,计划捐赠100本,计划500元.2. 捐赠体育器械(根据那边学校需要)计划足球5个,篮球5个,羽毛球拍20副,羽毛球10个,乒乓球拍20副,乒乓球20个,毽子30个,共计1000元。3. 运费小计400元。

       4. 地大作业本200本,100元。共计2000元。本清单为现有能力下所能供给资源,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共同把这个数字变大,将爱心汇聚,一起传递给藏区学生!

       附1:

       注意事项

       1.地方风俗禁忌。如:

       (1)、接待客人或者与初自见面的人在一起时,无论是行坐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对方或长者为先,并尽量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2)、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近碗口。

       (3)、敬酒时,客人须未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给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需一饮而尽。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认为客人不懂礼貌,瞧不起他。

       (4)、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碗杯等器具禁止扣着放置,因为只有过世者的碗杯才扣着放置。

       (5)、禁忌在别人背后吐唾沫、拍巴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7)、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猎和随便杀生。

       (8)、忌用单手接递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9)、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禁止在岩石下浸出的泉水处小便。(10)、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11)、平日里,不能将扫帚直接送到对方手里,不能用不洁之物玷污对方。

       (12)、在佛殿内不能随地吐痰、吸烟和大声喊叫,同时,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能随便拍照。在僧众集合念经时,不能在他们面前走来走去。凡是印有藏文或经文的纸张不能乱扔,不能随意拿走玛尼石刻或打碎玛尼石。严禁弄脏民间祭祀之地,山头路口的五彩串幡、画有雍仲符号或堆石处不能大小便。

       (13)、步入藏民的账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2.气候差异。按往常平均情况,为:

       西藏地城辽阔,海拔高低差异大。主要气候特征为:空气稀薄,气压低,空气含氧量小,干燥。

       (1)、由于高原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所以初来西藏的人,常有头痛、胸痛、心跳快、气喘、呼吸困难等高山反应,一般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高山反应才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2)、由于气候干燥,因此,进藏前随身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部不适。还有嘴唇容易干,准备好点的唇膏。

       (3)、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00小时。高原紫外线强烈。因此,带上太阳帽、墨镜和防晒油是适宜的。

       (4)、昼夜温差比较大。比如,白天25度,晚上就可能只有4度.所以如果不随时调整好衣服的厚度,就容易感冒。进藏前注意不要感冒,因为在高原上感冒不易康复,严重的还会引起肺水肿及其他多种并发症。所以,准备一些感冒药品和胃肠类药品是非常必要的。

       附2:

       团队制度及成员工作明细安排

       一.队长及副队长:负责统筹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安排分配具体任务,具体活动的构思设计,活动行程安排应急预案,联络住宿,安排交通与当地向导交涉,联络学校,并监督帮助团队成员完成任务。二.宣传组:耿霜,况莉萍

       维护博客,按时将最新内容上传博客,寻找媒体,扩大影响力,为本次活动造势。准备好宣传手册调查问卷的制作。与校志协的活动紧密相连保持宣传方式同步。在活动具体实施时负责拍照和宣传我校志协,负责后期捐书活动宣传和继续活动的准备。三.文字策划组:雷荣 邹卓延

       负责资料的整理策划书的书写工作,大量查阅相关策划方案,并参考借鉴。争取得到社会资助基金或公益联盟,负责文字工作,在活动前期,进行基本资料的整理及修改合订成册。负责清点所

       捐物资,活动期间,进行书记工作,并将搜集资料整理和修改,及时查漏补缺。四.联络实践组: 王哲璇 望金龙 林深

       负责与网络及社会媒体交涉。与老师沟通,活动前期查阅资料,相关地形人文风貌等及时将那边的天气时事新闻及时反馈给团队成员以便做好应急预案。联系当地援藏工作者,并准备好所联系到的援藏工作者的联系方式具体位置,做好前期交涉工作。负责物资的邮寄。

       “雄鹰”三下乡支教调研实践团

       二〇一一年六月

       附3:

       管理制度:

       1.6月6日之前,由家长出证明,证明同意前往西藏进行调研活动,并以书面形式写下同意书,签字,并在前往西藏途中随身携带。如果父母或其监护人反对,必须无条件退出。2.团队成员需志愿加入,不得有与志愿服务相违背的动机,并需承诺严格遵守团队组织纪律,听从带队人的安排,活动过程中因违反规定带来的一切后果由团队成员自己承担。3.团队成员须做好身体方面的准备,出征前出现感冒头痛等疾病的或不适宜高温劳累等情况的人不得加入团队。

       4.团队成员必须自己带好所有的必备品,并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如:必备个人用品、衣物、药品等。尽量不要带不需要的物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团队成员出征前于7月10日之前以电子稿形式交一份自己对西藏了解的总结报告,需要成员大量阅读资料。需从禁忌,宗教,衣食住行,文化,天气地形等各方面了解具体情况。发至队长邮箱。不得直接复制黏贴。如有发现取消其队员资格。

       6.团队成员必须做好应付来自高温、多蚊虫的恶劣环境、较差的生活环境等一切最坏的打算,任何时候与团队成员团结一致。

       7.团队成员遇到任何问题或意外情况都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切勿自行决定,更不允许擅自离开团队。

       8.团队成员需保持联络畅通,方便整个团队的沟通工作。

       9.团队所有成员需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互帮互助。团队采取民主集中制,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服从团队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出游,否则后果有个人承担。

       10.团队会定期不定期的召开讨论会,团队成员不得无故缺席迟到,确实有事必须向负责人请假,获准后方可离开。

       11.团队成员每天注意及时做好工作笔记,详细记录个人工作情况和心得感受。并在活动结束后递交心得。

       12.团队成员须签署相关管理条约,进入或离开团队须通过团队管理条约,并对自己负责。13.团队成员务必注意自身安全,若违规而造成任何意外,责任由自己承担。14.团队成员不应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更不能索取报酬。15.其他未尽事宜须由团队成员民主协商决定。16.团队成员必须认真阅读以上内容,并签约保证遵守。17.本规则自签字之日始生效,在活动结束、返回之日自动失效。

       二〇一一年六月 承诺人签字:

第4篇:西藏旅游市场实地考察调研报告《前言》

       《前言》

       本次项目考察小组对西藏旅游市场实地考察调研后,由考察组成员先后写出了《西藏之行考察行程纪要》、《关于投资西藏旅游市场的考察报告》、《波密县考察报告》、《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旅游投资状况——调查报告》、《项目建议书》、以及《关于兴建波密弘森酒店的可行性建设报告》,共6篇不同内容的报告书。其中3篇考察报告中已基本将西藏现有旅游行业的事实性与理念性资料、直接性与间接性资料、具体性与概括性资料、主体性与辅助性资料、现实性与历史性资料反映出来。而在《项目建议书》中,重点指出了当前在西藏旅游市场出现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并具体的提出由投资方在西藏注册成立“西藏弘海旅业管理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成立该公司的主要理由和目的。最后,在针对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写出详细可行性建议报告中,对其市场潜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并在报告最后对投资方在西藏投资旅游业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认为过去西藏地处我国西部旅游冷温地区,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虽然有所加强,并逐年加以重视,但依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子”,“一流资源、二流的交通、三流的开发、四流的经营、五流的促销”的现象。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西部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内旅游市场逐步西移,西藏就以其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各阶层游客重要的、首选的旅游观光之地。这一变化是爱好旅游的人士有目同共睹的,同时,这一变化促使西藏各级地方政

       府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将旅游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加强旅游业基础建设的投资与扶持力度。

       根据旅游区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旅游区的发展变化都应该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然后到衰落或者复苏阶段,这6个阶段。通过考察调研,我们认为从历史性与现实性资料来看,西藏目前是一个刚开发的新生旅游区,其旅游生命周期尚处在参与阶段后期和发展阶段初期,其特征表现为旅游者人数高速增长,旅游收入及利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旅游者由开拓型、探险型向大众型市场过渡,而竞争者及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竞争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间的经济实力竞争。对人才技术资源的竞争意识较淡薄,更谈不上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与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因此,我们选择这样一个先人一步的时机进入西藏旅游市场,通过增强营销、积极开拓、抢占旅游资源,并大力促销和拓展营销渠道,在其它有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之前占据主导地位。当西藏的旅游生命周期真正全面进入发展阶段时我们已经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同时也有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此阶段的旅游市场和产值将高速增长,企业的利润率也达到最高水平。虽然此时的竞争者以极速增长,但由于我们已掌握了先机,并已经对西藏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未来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因此,这一时期也正是我们企业扩张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利用这时竞争激烈的市场,以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营销理念对一些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租赁、托管等资本运作方式,以较低的投入

       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资产增值。例如:现林芝地区八一镇现有一部分由政府、邮政、税务、银行、农牧各行业自行投资兴建的宾馆、酒店、培训中心,目前在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紧缺时,尚能经营良好,获取一定利润,但由于经营管理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市场意识,没有先进的营销方法。因此,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会处于不利地位,而这些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较好,只是软环境差,所以我们可从中选择一些能相互合作的企业进行软环境投资,从而培养状大我们企业自身。

       因此,考察组成员共同认为首先我们已经对这一投资机会进行可行性研究,其结论是希望投资方能根据这次考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方针,能否尽快在西藏注册成立一个“旅业管理开发公司”,然后由该公司继续对需要投资的项目做出具体和详细的策划与运作。该公司主导方针是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把握好当地旅游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投资开发旅游产品的进度节奏。使各项投资都能适时适度做到以最优的投资组合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跨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从而产生最佳的社会效益和政治利益。该公司整体运作初期应立足以软投资为主,实投资为辅。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将尽量引进国外和东南沿海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在旅游项目和开发上与应充分利用依拓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发展。

       2022年9月29日

       西藏述职报告

       西藏导游词

       西藏心得体会

       西藏先进事迹

       调研报告格式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