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本站推荐)

第一篇:《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本站推荐)

       《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第一部分 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一)期限匹配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外币及本外币合计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一个月内到期的存放同业款项、一个月内到期的拆放同业、一个月内到期的买入返售、一个月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融资租赁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经营租赁款、一个月内到期的预付设备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一个月内到期的其它应收款和其它一个月内可变现的资产(均剔除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一个月内到期的股东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保证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供应商款项、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拆入、一个月内到期的卖出回购、一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和其它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2.90天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 90天流动性缺口/90天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 指标释义:

       90天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资产加上90天内到期的表外收入减去90天内到期的负债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外支出。

       (二)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3.流动性覆盖率 ● 计算公式:

       流动性覆盖率=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资金净流出量 ● 指标释义: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在未来30日内,在压力情景下,用所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

       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确定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口径及指标值。4.净稳定资金比率 ● 计算公式:

       净稳定资金比率=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 指标释义:

       净稳定资金比率本指标主要衡量商业银行在未来1年内,用稳定资金支持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能力。

       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确定净稳定资金比率的的计算口径及指标值。

       (三)偿债能力 5.现金利息保障比率 ● 计算公式:

       现金利息保障比率=现金收入/利息费用 ● 指标释义:

       现金收入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当期以现金形式收到的租赁业务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等。本指标所指现金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利息费用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当期确认的债务资金成本,包括股东存款、客户保证金、同业拆入、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卖出回购等负债产生的利息费用。5.1现金负债保障比率 ● 计算公式:

       现金负债保障比率=现金收入/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 指标释义:

       付息负债平均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付息负债的平均余额,包括股东存款、客户保证金、同业拆借、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卖出回购等。

       现金收入定义与“现金利息保障比率” 指标中定义一致。

       (四)筹资能力 6.拆入比例 ● 计算公式:

       拆入比例=同业拆入资金/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同业拆入反映填报机构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拆入的全部资金。6.1批发融资比例 ● 计算公式:

       批发性融资比例=批发融资/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批发性融资为金融租赁公司的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借入款项以及发行的金融债等。

       二、信用风险

       (一)资产质量 7.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不良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租赁资产×100% ●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向客户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形成的资产,包括应收融资租赁款与未实现收益的差额、未担保余值、融资租赁预付设备款和待转融资租赁资产等。计算信用风险类指标及信用风险抵补类指标时,应将未担保余值、待转融资租赁资产等非债权性质的资产从“融资租赁资产”中扣除。

       不良融资租赁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对融资租赁资产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融资资产的合计。融资租赁资产五级分类标准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22]54号)等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7.1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包括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的债权类资产等。融资租赁资产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经营租赁债权类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向客户开展经营租赁业务形成的债权性质的资产,包括应收经营租赁款和经营租赁预付设备款等。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22]54号)等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8.融资租赁质量偏离度 ● 计算公式:

       融资租赁质量偏离度=(已披露的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监管确认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监管确认不良融资租赁资产×100% ● 指标释义:

       已披露的不良融资租赁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相关法规及制度对信用风险资产分类后反映的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余额;监管确认不良融资租赁资产是指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等方式对机构披露的不良融资租赁资产进行核实或调整后的余额。8.1信用风险资产质量偏离度 ● 计算公式:

       信用风险资产质量偏离度=(已披露的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监管确认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监管确认不良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已披露的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相关法规及制度对信用风险资产分类后反映的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余额;监管确认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等方式对机构披露的不良信用风险资产进行核实或调整后的余额。8.2逾期90天以上融资租赁与不良融资租赁比例 ● 计算公式: 逾期90天以上融资租赁与不良融资租赁比例=逾期90天以上融资租赁资产(/次级类融资租赁 可疑类融资租赁 损失类融资租赁)×100% ●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五级分类标准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22]54号)等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融资租赁资产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 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风险缓释 9.融资租赁风险缓释比例 ● 计算公式:

       融资租赁风险缓释比例=(融资租赁租赁物可回收金额-未担保余值 融资租赁抵质押物可回收金额 客户保证金)/融资租赁资产×100%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租赁物可回收金额是指报告期期末的时点上融资租赁租赁物的可回收金额。租赁物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向承租人开展租赁业务而租出的标的资产。

       未担保余值是指在租赁余值中扣除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以及独立第三方担保后的余额。租赁余值是指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物的可回收金额。

       抵质押物可回收金额是指按照《担保法》规定,债务人或第三方转移或不转移占有权,向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财产的可回收金额。

       可回收金额是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客户保证金是指客户向金融租赁公司存入,约定如果租赁期结束时未发生客户违约,将由金融租赁公司返还客户的资金。

       融资租赁资产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9.1信用风险资产缓释比例 ● 计算公式:

       信用风险资产缓释比例=(融资租赁租赁物可回收金额-未担保余值 信用风险资产抵质押物可回收金额 客户保证金)/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租赁物、可回收金额、未担保余值、抵质押物以及客户保证金的定义与“融资租赁风险缓释比例”指标中定义一致。

       信用风险资产的定义与“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集中度

       10.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融资余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融资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对最大一家客户的融资租赁业务余额。计算融资余额时,可扣除融资租赁业务的客户保证金、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0.1单一客户租赁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租赁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租赁资产余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租赁资产余额是指租赁公司对最大一家客户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资产之和。计算最大一家客户租赁资产余额时,可扣除客户保证金、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0.2 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授信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表内和表外授信。包括但不限于: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债权类资产和拆借等表内业务,以及未使用不可撤销的融资承诺、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对可能产生的赔偿和支付责任做出保证等表外业务。计算授信余额时,可扣除客户保证金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

       集团客户定义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标》(银监会2022年第5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四)关联交易 11.全部关联度 ● 计算公式: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对其全部关联方的授信总额扣除关联方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后的余额。

       关联方定义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监会2022年第3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关联方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授信定义与“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1.1集团客户关联度 ● 计算公式: 最大一家关联方所在集团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关联方所在集团授信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对最大一家关联方所在集团的授信总额扣除客户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后的余额。关联方定义与“全部关联度”指标中定义一致。授信定义与“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1.2 单一客户关联度 ●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关联度=最大一家关联方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关联方授信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对最大一家关联方的授信总额扣除客户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后的余额。关联方定义与“全部关联度”指标中定义一致。授信定义与“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市场风险

       (一)余值风险

       12.租赁余值波动率 ● 计算公式:

       租赁余值波动率=(租赁余值可回收额-租赁余值账面余额)/租赁余值账面余额×100% ● 指标释义:

       租赁余值是指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物可回收金额的折现值,包括融资租赁未担保余值、经营租赁资产余值等。

       可回收金额定义与“融资租赁缓释比例”指标中定义一致。账面余额是指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提取减值准备前的金额。12.1租赁余值质量偏离度 ● 计算公式:

       租赁余值质量偏离度=(已披露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监管认可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监管认可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100% ● 指标释义:

       已披露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公开市场价格、内部估值模型或中介机构提供的参考数据等对租赁余值进行价值评估后确认的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监管认可租赁余值可回收金额是指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公司所采用的租赁物估值方法、模型和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后认可的租赁余值余值可回收金额。租赁余值定义与“租赁余值波动率”指标中定义一致。可回收金额定义与“融资租赁缓释比例”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利率风险 13.利率风险敏感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金融租赁公司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本指标在假定利率水平上升200个基点情况下,计量利率变化对金融租赁公司经济价值的影响。指标计量基于久期分析,将金融租赁公司的所有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得到该时间段内的重新定价“缺口”。对时间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给定的利率变动可能会对金融租赁公司净值产生的影响。净值定义见非现场监管报表《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情况表》填报说明。

       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金融租赁公司净值影响是指在给定利率变动为上升200个基点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的对经济价值产生影响的金额。其中,时段的划分及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标准框架确定。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利率风险敏感度的计算方法详见非现场监管报表《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情况表》填报说明。

       (三)汇率风险

       14.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等于各种外汇的即期资产减去即期负债加远期买入减远期卖出加调整后的期权头寸。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四)操作风险 15.操作风险损失率

       本指标的计算方法由银监会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规定。

       第二部分 风险迁徙

       (一)正常融资租赁资产迁徙 16.正常融资租赁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融资租赁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中转为不良融资租赁的金额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中转为不良融资租赁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中转为不良融资租赁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资产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融资租赁资产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中转为不良融资租赁的余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资产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债/可疑类/损失类的融资租赁资产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资产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融资租赁资产正常收回、不良融资租赁资产处置或融资租赁资产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融资租赁资产。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资产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融资租赁资产正常收回、不良融资租赁资产处置或融资租赁资产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融资租赁资产余额。

       正常类融资租赁、关注类融资租赁和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6.1正常类融资租赁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类融资租赁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融资租赁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融资租赁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正常类融资租赁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6.2关注类融资租赁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关注类融资租赁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融资租赁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融资租赁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关注类融资租赁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不良融资租赁资产迁徙 17.不良融资租赁资产迁徙 17.1次级类融资租赁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次级类融资租赁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融资租赁余额之和。

       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融资租赁正常收回、不良融资租赁处置或融资租赁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融资租赁资产。次级类融资租赁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7.2可疑类融资租赁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可疑类融资租赁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余额-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融资租赁余额之和。

       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本期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融资租赁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融资租赁资产正常收回、不良融资租赁资产处置或融资租赁资产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融资租赁。可疑类融资租赁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第三部分 风险抵补

       一、资本充足 18.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 /(风险加权资产 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减去资本扣减项的净额。金融租赁公司应将未提足的租赁余值减值准备纳入资本扣减项目中的 “其它扣减项”。

       风险加权资产是指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之和。金融租赁公司应将租赁资产余值以100%的风险权重纳入表内加权风险资产中的“其他资产”。

       市场风险资本为抵御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而应计提的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监会2022年第2号令)以及非现场监管报表中资本充足率报表的填报说明执行。

       18.1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 /(风险加权资产 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净额。金融租赁公司应将未提足的租赁余值减值准备纳入核心资本扣减项目中的 “其它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监会2022年第2号令)以及非现场监管报表中资本充足率报表的填报说明要求执行。18.2 杠杆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杠杆率=核心资本净额/(调整后表内资产 调整后表外项目)×100% ● 指标释义:

       调整后表内资产等于金融租赁公司的总资产扣减现金后的余额。

       调整后表外项目主要为金融租赁公司对承租人或供应商做出的不可撤销的承诺。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杠杆率的计算公式和指标值。

       二、拨备充足

       19.拨备覆盖融资租赁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拨备覆盖融资租赁率=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融资租赁资产×100% ●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融资租赁资产的预计损失而计提的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的计提参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22]98号)》及相关法规执行。

       融资租赁资产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率”指标中定义一致。19.1 拨备覆盖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拨备覆盖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不良融资租赁资产×100% ●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资产和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的定义与“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融资租赁资产的预计损失而计提的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融资租赁资产损失准备的计提参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22]98号)》及相关法规执行。

       拨备覆盖融资租赁资产率原则上应不低于2.5%,同时拨备覆盖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原则上应不低于150%,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银监会可就具体机构风险状况和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对比例进行动态调整。19.2 拨备覆盖信用风险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拨备覆盖信用风险资产率=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的定义与“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信用风险资产的预计损失而计提的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融资租赁资产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融资租赁及其它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的计提依据《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22]49号)等文件和法规确定。20.减值准备覆盖租赁余值率 ● 计算公式:

       减值准备覆盖租赁余值率=租赁余值减值准备/租赁余值账面余额×100% ● 指标释义:

       租赁余值减值准备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根据租赁物余值可能发生的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减值准备。

       租赁余值账面余额指租赁物余值的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提取减值准备前的金额。租赁余值的定义与“租赁余值波动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盈利能力

       (一)盈利水平21.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利润率= 税后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 指标释义:

       税后利润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损益表中的税后利润。

       资产平均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按期初和期末余额算术平均后的数值。

       折年系数表示12/n(或4/n),其中12(或4)是指一年的总月份数(或季度数),n是指数据期的月份数(或季度数)。21.1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 指标释义:

       资本平均余额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按期初和期末余额算术平均后的数值。

       税后利润和折年系数的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22.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净收入×100% ● 指标释义:

       营业支出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营业净收入为营业收入减营业支出的净额。

       (二)利差水平23.租赁净利差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租赁净利差=综合内部收益率-综合资金成本率 ● 指标释义:

       综合内部收益率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期末按照资金比重对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进行加权后计算的平均值。

       综合资金成本是指金融租赁公司期末按照各种资金所占的比重对单项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后计算的平均值。24.综合内部收益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综合内部收益率=融资租赁资产比重*融资租赁内部收益率 经营租赁资产比重*经营租赁内部收益率 ● 指标释义:

       综合内部收益率为融资租赁内部收益率与经营租赁内部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融资租赁资产比重是指融资租赁占租赁资产比例;经营租赁资产比重是指经营租赁占租赁资产比例。内部收益率是指使租赁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的净现值等于净投资成本的折现率。其中,租赁项目未来净现金流为租赁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入(租金、或有租金及处置收入等)与现金流出(不包括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以及不能对应到单个租赁项目的成本费用)的差额。24.1融资租赁内部收益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融资租赁内部收益率=∑单项融资租赁项目比重*单项融资租赁项目内部收益率 ● 指标释义:

       融资租赁内部收益率为单项融资租赁项目内部收益率按单项融资租赁项目比重加权后的平均值。融资租赁项目比重是指单项融资租赁资产占全部融资租赁资产比例。内部收益率的定义与“综合内部收益率”指标中定义一致。24.2经营租赁内部收益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经营租赁内部收益率=∑单项经营租赁项目比重*单项经营租赁项目内部收益率 ● 指标释义:

       经营租赁内部收益率为单项经营租赁项目内部收益率按单项经营租赁项目比重加权后的平均值。经营租赁项目比重是指单项经营租赁资产占全部经营租赁资产比例。内部收益率的定义与“综合内部收益率”指标中定义一致。25.综合资金成本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综合资金成本率=∑单项资金来源的比重*单项资金成本率 ● 指标释义:

第二篇:《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率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表中各项流动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现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净额(资产方)、一个月内到期的贴现及其他买入票据、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账款、一个月内到期的正常类贷款(包括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随时可抛售的合格债券及可随时变现的合格票据资产、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净额(负债方)、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各种已发行的债券和票据、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超额准备金率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和外币口径数据。l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计算公式: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指标释义:

       公式中在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是指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各种存款中高于法定准备金要求的部分。

       库存现金是指银行的库存现金或现金业务收支活动中的结余款、不含银行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付金。

       各项存款包括人民币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应解汇款、保证金,不含财政性存款和委托存款。

       l 外币超额准备金率计算公式:

       外币超额备付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外汇准备金存款 存入同业外汇款项+外汇现金)/外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外币超额准备金率指标释义:

       表中外汇存放同业款项是指存放境内外同业清算款项,不包括存放同业定期存款。

       外汇现金是指库存外汇现金或在途现汇。

       外币各项存款包括外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应解汇款、保证金,不含外汇储备存款。

       3、核心负债比率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比率=核心负债期末余额/总负债期末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总额。

       4、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外币和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未使用不可撤销承诺)/到期流动性资产×100%

       l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流动性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流动性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5、不良贷款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数据主要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22]416号),同时根据银监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22]22号)文件要求。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依据定义,后三类贷款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范围包括表内贷款、票据融资、对非金融机构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透支、融资租赁、保函垫款、信用证垫款、承兑垫款、担保垫款等表内业务。

       6、不良资产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l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期末余额/总资产期末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不良资产是指即依据审慎性原则,结合资产的市场价值、历史上的平均收回比率等因素,合理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其中包含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非信贷不良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总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总额。

       7、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l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是指银行在报告期末表内外授信总额最大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拆借、票据融资、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透支、融资租赁、保函垫款、信用证垫款、承兑垫款、担保垫款、承兑、保函、担保、信用证、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承诺等表内外业务。

       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2)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8、关联授信比例 l 计算公式:

       关联授信比例=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l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是指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我国中央政府债券。

       本指标中关联方定义与《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商业银行的关联自然人包括:

       (一)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包括商业银行的董事、总行和分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有权决定或者参与商业银行授信和资产转移的其他人员;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自然人股东,指持有或控制商业银行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的近亲属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或表决权应当与该自然人股东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或表决权合并计算;

       (三)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和主要自然人股东的近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成年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父母的兄弟姐妹的成年子女及其配偶;

       (四)商业银行的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控股自然人股东、董事、关键管理人员,本项所指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内部人与主要自然人股东及其近亲属直接、间接、共同控制或可施加重大影响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自然人。商业银行的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

       (一)商业银行的主要非自然人股东。主要非自然人股东是指能够直接、间接、共同持有或控制商业银行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非自然人股东。

       (二)与商业银行同受某一企业直接、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商业银行的内部人与主要自然人股东及其近亲属直接、间接、共同控制或可施加重大影响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四)其他可直接、间接、共同控制商业银行或可对商业银行施加重大影响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本比例定义中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包括商业银行。授信及集团客户定义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中定义一致。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市场风险

       9、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 l 指标释义: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为一个季度中每月末的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平均值。在计算比率时应将各种外汇敞口统一折合为美元。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0、市值敏感性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市值敏感性比率=修正持续期缺口×1%/年。l 指标释义:

       持续期缺口为(银行资产持续期×资产市值-负债持续期×负债)/资产市值。利率变动会影响银行的净值,市值敏感性比例反映这种敏感因素。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为公允价值即公开报价、类似资产的公开报价及运用计价(valuation)模型得出的价值,或者是按照市场利率折算其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持续期是计算风险敞口的经济价值遇到利率水平轻微变动后所出现的百分比变动。指标中采用简单化的假设,认为价值的变动与利率水平的变动成一比例,而且支付的时间是固定的。

       修正持续期即持续期除以1+r(r为同期市场利率水平)。以1+r的某指定百分比变动而言,修正持续期可以反映有关资产或负债的经济价值的百分比变动。市场利率水平为同期国债回购利率。对于修正持续期的计算,也可按银监会要求以巴塞尔委员会标准框架方法进行。

       (四)操作风险

       11、操作风险损失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操作风险损失率=操作风险损失当期发生额/前三期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之和的平均值。

       l 指标释义:

       操作损失指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净利息收入是指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之差。

       非利息收入指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扣除利息收入的部分,但不包括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定义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22]49号)执行。

       二、风险迁徙

       12、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

       l 指标释义: 正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3、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

       l 指标释义:

       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4、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转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

       l 指标释义:

       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5、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转为损失类贷款的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

       l 指标释义: 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风险抵补

       16、资产收益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l 指标释义:

       税后净利润为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损益表中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17、资本收益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资本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l 指标释义:

       税后净利润为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损益表中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为期初与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值。

       18、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信贷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贷资产应提准备×100% l 指标释义:

       信贷资产实际计提准备包括实际计提的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种准备,定义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一致。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信贷资产应提准备等于(1%×信贷资产期末 2%×关注类信贷资产 25%×次级类信贷资产 50%×可疑类信贷资产 100%×损失类信贷资产 应提特种准备)。应提特种准备为商业银行根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按照事先确定的计提比例乘以计提特种准备的授信资产余额。

       19、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非信贷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期末余额/非信贷资产预计损失 l 指标释义: 非信贷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商业银行针对非信贷资产预计损失实际计提的各类损失准备和减值准备,具体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定义参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22]49号)执行。

       非信贷资产预计损失指商业银行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针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抵债资产等非信贷资产,预计未来可能损失的金额。20、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l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21、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l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l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篇:金融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指标及填报说明

       金融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指标及填报说明

       一、监控指标

       1.资本充足率(>=10%)

       计算公式:资本总额/风险资产总额×100%

       资本总额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附属资本=贷款(租赁)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坏账准备。

       风险资产总额=总资产-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委托租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存拆放商业银行款项×90%-存拆放其他金融机构款项×75%+(担保+其他或有负债)×50%。

       2.租赁资产比例(>=60%)

       计算公式:租赁资产余额/总资产×100%

       租赁资产包括直接租赁、回租、委托租赁、转租赁、经营性租赁资产。

       3.拆入资金比例(<=100%)

       计算公式:拆入资金/资本总额×100%

       拆入资金指金融租赁公司从金融机构拆入的短期资金。

       4.资产分散性比例(<=15%)

       计算公式:对同一承租人的最大融资余额(融资租赁+贷款)/资本总额×100%

       5.长期投资比例(<=30%)

       计算公式:长期投资余额/资本总额×100%

       长期投资不包括长期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投资。

       6.担保比例(<=200%)

       计算公式:担保/资本总额×100%

       7.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比例(<=60%)

       计算公式: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贷款对应的承租人租赁合同金额×100%

       8.委托租赁比例(<=100%)

       计算公式:委托租赁余额/委托租赁资金余额×100%

       9.资产质量指标

       (1)逾期租赁比例(<=8%)

       计算公式:(逾期租赁+逾期贷款)余额/(应收租赁款余额+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00%

       逾期租赁系指承租人支付出现困难,未能在租赁合同约定到期按期偿付的租金总额(不含呆滞租赁和呆账租赁)。

       逾期贷款系指按财政部财商字[1998]302号文规定,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但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2)呆滞租赁比例(<=5%)

       计算公式:(呆滞租赁+呆滞贷款)余额/(应收租赁款余额+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00%

       呆滞租赁系指首次未能在租赁合同约定到期偿付租金的时间已超过一年、或逾期虽不满一年但

       ①承租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

       ②承租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停止、租赁标的物已停止使用,承租人已名存实亡;

       ③承租人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无市场,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的承租人所欠的应收租赁款总额(含已到期和未到期债权)扣除租赁标的物可变现价值(或标的物净值)和租赁保证金后的余额(不含呆账租赁)。

       呆滞贷款系指按财政部财商字[1998]302号文及银发[2000]303号文规定,逾期(含展期一次后到期)满一年及超过一年仍未归还的贷款,或逾期虽不满一年但

       ①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

       ②借款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停止、借款人已名存实亡;

       ③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频临倒闭(不含呆账贷款)。

       (3)呆账租赁率(<=2%)

       计算公式:(呆账租赁+呆账贷款)余额/(应收租赁款余额+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00%

       呆账租赁系指参照财政部[1988]财商字第277号文件规定,①承租人和担保人经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租金;

       ②承租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租金;

       ③承租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租金,或者以保险赔偿清偿后,未能还清租金;

       ④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逾期租金。符合上述条件的承租人所欠的应收租赁款总额(含已到期和未到期债权)扣除租赁标的物可变现价值(或标的物净值)和租赁保证金后的余额。

       呆账贷款系指按财政部[1988]财商字第277号文件及银发[2000]303号文件规定,①借款人和担保人经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②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③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偿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④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

       ⑤呆滞贷款中经确认已无法收回的贷款。

       本指标中租赁和贷款范围不包括委托租赁和委托贷款。

       二、监测指标

       1.到期不能支付的债务(万元)

       2.发行债券比例

       计算公式:发行债券余额/资本总额×100%

       3.盈利性指标

       (1)资本金收益率

       计算公式:税前利润总额/实收资本×100%

       (2)资本收益率

       计算公式:税前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合计×100%

       (3)资产收益率

       计算公式:税前利润总额/季平均资产总额×100%

       季平均资产总额是取表内资产年初余额和报告期内各季度末余额的算术平均数。

第四篇: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第二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

       第三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的基准,是评价、监测和预警商业银行风险的参照体系。

       第四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口径同时计算并表的和未并表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第五条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各项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进行水平分析、同组比较分析及检查监督,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监管措施。

       第二章 核心指标

       第六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第七条 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一)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

       (二)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

       (三)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第九条 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一)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三)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第十条 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

       (一)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

       (二)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有关操作风险的指标值。

       第十二条 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一)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两个二级指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

       (二)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

       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第十三条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一)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

       (二)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三)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

       第三章 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办法相适应的统计与信息系统,准确反映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能力。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将非信贷资产分为正常类资产和不良资产,计量非信贷资产风险,评估非信贷资产质量。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将各项指标体现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完善风险管理方法。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定期审查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并督促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

       第十八条 银监会将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nbsp;第十九条 银监会将组织现场检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根据核心指标实际值有针对性地检查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点,并进行诫勉谈话和风险提示。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参照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另有规定外,本核心指标不作为行政处罚的直接依据。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自2022年1月1日起试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银发〔1996〕45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大于等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等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大于等于-10%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小于等于4% 4.1不良贷款率:小于等于5%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小于等于15% 5.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小于等于10% 6.全部关联度 小于等于50%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小于等于20% 8.利率风险敏感度

       (四)操作风险 9.操作风险损失率

       (五)风险迁徙 正常类贷款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0.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不良贷款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1.1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可疑贷款迁徙率

       (六)风险抵补 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小于等于35% 13.资产利润率:大于等于0.6% 14.资本利润率:大于等于11% 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15.1贷款准备充足率:大于100% 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8%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3、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的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另行制定。4.1 不良贷款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22]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22]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授信总额最高的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集团客户定义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5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5.1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项贷款余额最高的一家客户的各项贷款的总额。

       客户是指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各项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6、全部关联度  计算公式: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是指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本指标中关联方定义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3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授信定义及集团客户定义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中定义一致。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本指标计算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 指标释义: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为银行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余额。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8、利率风险敏感度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指标释义:

       本指标在假定利率平行上升200个基点情况下,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经济价值(EVA)的影响。指标计量基于久期分析,将银行的所有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得到该时间段内的重新定价“缺口”。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给定的利率变动可能会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是指在给定利率变动为上升200个基点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的对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其中,时段的划分及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标准框架确定。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二、风险迁徙

       9、正常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 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正常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9.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关注类贷款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次级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 指标释义:

       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贷款余额。

       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三、风险抵补

       (一)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13、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

       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14、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 指标释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二)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风险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依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2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15.1、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 指标释义: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贷款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贷款应提准备按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2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

       (三)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附注说明:以上指标中项目的详细定义及填报要求依据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说明执行。

       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