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第一篇:《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论诺齐克民主化自由的国家观

       班级:07级行政管理2班

       姓名:

       学号:

       I

       论诺齐克民主化自由的国家观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第九章读书笔记

       一、国家的起源和产生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一个先于有关国家应如何组织之问题的问题,是任何国家是否应 当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方面提出国家的成立乃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必须的;另一方面它又提出理论来支持组成的国家并不会违反任何道德的原则。无政府主义者坚持任何“国家都必然侵犯人们的道德权利,因此本质上是不道德的。”国家的成立,在道德上无法找到根据。诺齐克认真对待了无政府主义的主张,通过论证得出结论:某一种形式的组织——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并不需要违反任何道德原则而存在。

       “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的导出,是从洛克的“良好的自然状态 ”为出发点的。他说“我认真考虑了无政府主义者的下述主张——国家在坚持其使用武力的独占权和保护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的过程中,必然会侵犯到个人的权利,因而它本质上是不道德的。我反对这一主张,并证明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一种不必侵犯任何个人权利的方式,从无政府状态中产生,即使没有人有此意图或力图去创造它。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拥有一些自然的权利,如人身、自由、健康等不受侵害,自然的道德律也被大家所接受。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执行这些道德律和对侵犯者加以惩罚,将会有诸多不便,由此便产生了一些“保护性社团”。在一个地域之内,起初可能会存在着许多这样的专业保护机构,但由于竞争,最终会出现一个“支配的保护性社团”。它的产生与人们设计的意向目标无关,完全是“看不见的手”作用的结果。“看不见的手”即“那种乍看起来是某个人有意设计的产物的东西,实际上不是由任何人的意向带来的。我们可以称与此相对照的一种解释为‘隐藏的手的解释 ’。”也就是说,这个保护机构并没有侵害到人们的自然权利,人们是自愿将自己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对侵害它的自然权的惩罚权交给了保护机构。当然,这种“支配性保护社团”还不是一个国家。国家最低限度应该满足两个必要条件:(1)在某一地区中拥有对强力使用的必要的独占权;(2)国家应该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支配性保护社团 ”为了保护一个地区的社会安定 ,将禁止任何个人的报复行动,由它自己垄断全部惩罚和索赔的权力。但是在私人保护性社团体系下,不实行任何道德上不合法的行动,缺少独占的因素,并且“只有那些为保护付了钱的人才能得到保护,进一步说,有不同等级的保护可供购买。”如此看来,“支配性机构”都并非一个国家,他们只是似是而非的现象。

       支配性保护社团的合法权利是成员移交给这一社团的个人权利的总和,是个人权利的转移和让渡,这并没有侵犯任何个人的权利。因而,从自然状态到“超弱意义国家 ”的过渡,在道德上是合法的。但是,“超弱意义的国家”依靠强力获得的对使用强力的垄断权却又是不合法理的。因为仅仅根据“独立者”强行正义的危险性来禁止他们使用报复保护自己,这种理由既不充分,也损害 了“独立者”的利益。因此诺齐克提出,“超弱意义的国家”要使自己的“禁止”和强力垄断成为合法的和合乎道德的,就必须给予“独立者 ”的损失以赔偿,而非再分配。诺齐克认为唯有历史性且非模式化的分配才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其他的分配是对个人劳动的掠夺,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诺齐克用“赔偿 ”方式来捍卫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又用它来证明国家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道德性。而赔偿“独立者”的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对他们也提供保护服务,这种既有强力垄断权,又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保护的机构就是诺齐克所想的“最弱意义的国家”。

       诺齐克论证国家产生的过程实质上分为三步:从自然状态发展为“支配的保护性社团”然后形成“超弱意义的国家”再通过“赔偿”达到“最弱意义的国家”。国家的产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看不见的手”在解释,而不是基于契约。诺齐克坚持权利的首要性,认为国家的起源及其正当性,除了证明国家产生是必要的以外,还必须表明在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没有侵犯任何个人权利,而“契约论”不仅是不必要的虚构,而且他无法解决个人权利 问题。诺齐克的论证,遵循的是一种康德式的道德边际约束原则,即“个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他们若非自愿,不能够被牺牲或被使用来达到其他的目的。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在本性上是存在许多弱点的,他们虽然是合理自利的,但在道德和认识能力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在判断上也极易发生错误。人们能够过有意义的生活,就应该被当作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根据这一道德律令,诺齐克提出了边际约束原则的道德观,即“人们相互之间可 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约束,也限制着人们通过一种国家机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种边际约束下的国家中,政府的功能及权力只限于防止暴力、偷窃、欺诈以及责成契约之履行等,也就是说,国家的职

       责是一个守夜人的职责。任何政府如果拥有比守夜人更多的权力的话,则它一定会侵犯到个人的自然权利,因此,也就违反了道德原则。

       二、“守夜人”的国家功能模式

       国家的职权是否因该被限制在只作防止暴力、偷窃、欺诈等守夜人的工作?当国家拥有比上述更多的职权时,他是否就必然侵害到自然人权?许多政治哲学家认为国家所拥有的职权应该超出诺齐克所列出的职权。诺齐克指出,当政府的职权超出守夜人的范围而进人负责或监理分配的公正时,他一定会侵犯到个人所拥有的自然人权,就背离了公共权力设立的初衷,在道德上都不是合法的或可证明的。“最弱意义的国家”,其功能仅限于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等有限功能,“任何比这功能更多的国家都要侵犯人们的权利”,国家实际上充当一个“守夜人”的角色。

       许多政治学家希望国家要做得更多,特别是在维护社会的平等方面,他们总指望能够推行一种能令大多数人满意的“模式化分配”政策,即由国家出面,按照某种既定“原则”进行分配或再分配,在“平等的正义”大旗下,似乎这种要求的正当性没有丝毫的怀疑。但诺齐克在理论上对于“平等的正义”原则提出了挑战,指出功能更强的国家并非实现社会公正 的最好手段,这也是他和罗尔斯的分歧所在。罗尔斯关心东西如何分配,诺齐克强调东西从何而来,罗尔斯重视导致平等的结果,而诺齐克更注意产生权利的过程。他指出,人们对平等虽然有一种偏好,但对平等要求却缺乏有力的论证。人们总有一种感觉,好像平等是理所当然的、无需证明的。人们总是认为,某一物品被平等分配是自然的,而不平等的分配则应该提出自己的理由。然而,诺齐克指出,人类社会中的财富、物品、利益并不是从天而降、无中生有的,它们大体上都是有主的,都是揉合了人的智力、劳动在其中的。贸然地进行某种统一的平等的分配,就意味着剥夺一 些人的权利给另一些人,侵犯这一部分人的权利就完全有可能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非正义的。在这个意义上,正义不可能体现在任何由国家推行的“模式化 ”的平等分配中,而只能体现在人们既定的“持有”在来路上的正当性中,这样,“分配的正义”转换成了“持有的正义 ”原则。

       诺齐克又认为,分配公正的问题是个人根据什么原则而能有权利拥有某些东西,在这种取得拥有权的过程中,只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是否违反了道德原则的问题。他指出,分配公正牵涉到三方面的问题:(1)一个人如何能有权利拥有本来不属于任何人的东西?(2)一个人如何有权利拥有本来属于别人的东西?(3)当某一个人违反了某

       些道德原则而拥有了他没有权利拥有的东西时,我们该怎样矫正这种不公正的现象?这样对问题的构思,把分配公正的问题转化成了有权拥有的问题。与此对应,他提出了三个原则:有关占取的公正原则;有关转让的公正原则;对不公正占有的矫正原则。诺齐克将此归纳成一个原则即“持有 的正义”原则,“如果一个人对其持有是有权利的,那么他的持有就是正义的。如果每个人的持有都是正义的,那么持有的总体分配就是正义的。”在诺齐克看来,任何再分配都代表着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最好的国家应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超越最弱意义上的国家,要求一个具有更多功能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合理性、合法性证明的。

       三、“乌托邦 ”式的理想国家框架

       诺齐克认为最弱意义的国家之所以有吸引力鼓舞人们为之奋斗,原因不在于最弱意义国家是一个“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而在于他为每个人自由实现其个人权利提供了理想框架。

       在传统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家和乌托邦是相互对立的。而诺齐克将两者统一起来,宣布“我们描述的这种乌托邦框架就等于是‘最弱意义的国家’”。最弱意义的国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乌托邦,但更正确地说,它是“一种元乌托邦”它提供了一种人们乐于生活其中的“一种乌托邦的结构”,不包含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是一个不具有内容的形式,所有的善和价值的内容都存在于“共同体”之中。其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作为强力独占者的国家。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保护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在所有个人或共同体之间保持中立与公正 的立场,除此之外,国家不能干涉个人事务,限制个人自由,侵犯个人权利。二是共同体 ,国家的数量只有一个,而共同体的数量可以无限。三是个人。只有个人才有独立的生命,才是至高无上的,才是最终目的。

       作为乌托邦结构的最弱意义国家是诺齐克致力求证的国家理想,也是其权利正义论的最后归宿,或者说是“个人权利的自由至上论者”的天堂。这种乌托邦理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幻想,其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矛盾。诺齐克一方面主张理想的国家是“最弱意义的国家”,要求国家管事越少越好;另一方面,他又赋予国家以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声称这种管事最少的国家实际上做的比任何国家都多。一方面诺齐克反对传统的乌托邦,主张将理想与现实分开;另一方面,在他的国家与乌托邦的统一中,理想被整合进人现实之中,致使其界限模糊不清。诺齐克关于理想国家学说的论证在理论上是有启发意义的,但在现实上是行不通的。他把一种已经无限夸大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条件非历

       史放大为人类历史实践的普遍模式。

第二篇:《乌托邦》读书笔记

       政治学原理作业

       学号:王慧JQ094038 《乌托邦》读书笔记

       一、《乌托邦》故事概述

       《乌托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以锐利的眼光,透视了英国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认为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为贵族、富豪所操纵,国家实质上成为保护其私财和奴役劳动者的机构。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根本无正义可言。贵族、富人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挥霍无度。而穷苦老百姓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生活却不如牛马。这种社会现实是极其丑恶的。

       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乌托邦岛国内,财产公有,消灭了私有制,所有东西都尽归公有。在平等基础上实行生产公有和消费公有。乌托邦岛国的政权形式反映了莫尔的政治思想,乌托邦实行民主制度。乌托邦岛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家族生活制度依族长制。乌托邦岛的经济生活也有很详尽的介绍,其主要生产部门是手工业和农业、技术基础是手工劳动,生产的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农业实行义务劳动,人们轮流下乡,从事二年的农业劳动。乌托邦岛因没有商品贸易,所以鄙视金饯。乌托邦岛也有对外贸易,但主要是为了得到岛上所缺的铁。莫尔在《乌托邦》中还提到了男女平权的思想,主张妇女有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因为实行公共食堂制,从而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乌托邦岛国主张,人们可以“奉行各种各样的宗教”。乌托邦中还保存有奴隶。奴隶的来源有二:一是战俘和在国外判了死刑的人,二是本国犯了罪的公民。奴隶从事又脏又累的“不愉快劳动”。奴隶的存在同公有、平等原则是相抵触的。

       二、与时代背景介绍

       托马斯·莫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的府邸当侍从,摩顿学识渊博,既是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莫尔耳濡目染,学识大为长进。莫尔14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古典文学。曾学习希腊文,而学习希腊文有崇拜异教的嫌疑,校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革除。追于父命,他于1494年回到伦敦,入法律学校学习,1496年以优异成绩获准进入伦敦的林肯法律大学,这是一所十分有名的法科大学,莫尔在该校受到严格的训练,1502年毕业后,他被委派到一所法律学校任教,后来,被邀请回林肯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律师的工作,他处理案件廉洁正直,因而声望日起。

       公元1504年,年仅26岁的莫尔被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勇敢地履行职责,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面对暴政,莫尔毫不畏惧,他愤然离开国会,重操律师旧业,并从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潜心研读教父的著作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著作。他一度致力于宗教的研究,并迷上了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并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在这时,初遇伊拉斯谟,从而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为了巩固王权,设法笼络莫尔,屡召莫尔入宫,均遭拒绝,后来不得不亲自到莫尔家中与莫尔一起进餐,从此莫尔重回政界。1514年受封爵士,被任用参与各种外交使团。1516年,莫尔代表英王出使国外调解商务纠纷,并开始写作《乌托邦》,此次出行也为该书提供了素材。《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杰作,同年《乌托邦》出版,很快传遍全欧及全世界,在世界进步人士中誉得很高的声誉。1518年被任命为王室申诉法庭庭长和枢密院顾问,152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长,1529年任大法官,他一反通常惯例,拒绝所有的馈赠。1532年,亨利八世为娶安.布琳,而决意离婚,莫尔坚决反对这桩婚案,拒不参加国王的婚礼,于是失宠去职。去职后,每年仅有钱一百镑,足见其为官清廉。1534年,国王强迫国会通过“至权法案”宣布国王(而非教皇)是英国教会领袖,莫尔拒绝宣誓承认,被判处死刑。1535年7月7日,被斩首示众,终年57岁。

       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是《乌托邦》产生的物质前提。

       莫尔的时代,工业生产主要以工场手工业生产为主。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在小片土地上经营的大部分农民是个体劳动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还很缓慢,小生产者的阶级意识还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小生产者向往的社会安定、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理想对莫尔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英国当时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和阶级状况也是其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莫尔生活的年代、尽管已开始了“圈地运动”,但农民却认为依靠王权可以阻止大地主的掠夺,但其斗争仅局限于自己的工场之内,并未形成统一的阶级联合。阶级意识尚在萌芽之中,而无产者当时数量少,反抗斗争处于萌芽状态。资产阶级是刚刚从一部分封建主转化过来。同王权既有矛盾,同时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国王对资产者也是采取利用政策。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也在慢慢传播并在英国立足,英国文艺复兴的序幕已经揭开,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美好生活与城市中产阶级渴望自由的思想相结合,这可以说是莫尔“乌托邦”思想产生的丰厚的思想土壤。

       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个外部条件,即是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由此而带来的介绍就发现地区风土人情的文章最为“热潮”。莫尔采用了这一形式,借用了其中的材料以阐发自己的观点。

       复杂巨变的时代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来源,而“圈地运动”是《乌托邦》创作的主要刺激因素。

       三、我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久前我就听说过的政治学著作。出于对乌托邦这个国度的好奇,我在省图书馆读了这本书的序言(商务印书馆出版),对序言中乌托邦的制度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借下这本书决心好好拜读。因为我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乌托邦式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决定以《乌托邦》作为本学期我的政治学的读书笔记,并对中国的未来进行想象,对人类的天性进行思考,对自我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

       在读之前,我了解了托马斯·莫尔。托马斯.莫尔为人公正、宽容、廉洁,他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力量。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这种思想是奠定他写《乌托邦》这本小说的基础,在当时可谓是“离经叛道”的先进思想,但却让人佩服在那样的时代下思考了一个连现代社会都无法实现的问题,这与他丰富的阅历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这更增加了我对他的尊敬。带着对莫尔的崇尚之情,我开始了我对这本书的读书之旅。

       从语言文字上来说,《乌托邦》这本小说语言优美流畅,小说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让人震撼。语言真实而有条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乌托邦》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使我在读书的同时引起思考和想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内容上说,《乌托邦》这本小说主要从六方面谈乌托邦这个国家的:财产公有、生产劳动、务农为本、城市规划、卫生健康和学术研究。每方面又从多个小的方面深入乌托邦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在当时,这是一个满足小生产者的理想国度,犹如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虽然很多行为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人无法理解的(如: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但是却不影响我对她产生向往,反而引起我的更多思考,现在的我们到底在追逐什么,答案不得而知,不平等的利益。所以,这篇小说不仅仅是一

       部政治学著作,更是一部启发人性的哲学著作。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当前社会以及未来社会会出现什麽样的弊病。于是在书中他建构出一个没有阶级、十分平等的社会,人人都能在其中获得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同时他也指出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是十分愚蠢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人们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更疲于奔命,几无休喘时间,于是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的缺乏真的是现代社会严重的问题。此外更难得可贵的是看出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争斗所会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主张人人拥有宗教的自由,这于当时身处的环境而言,其想法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而在书中所提倡的这些理念,一直以来都有人们积极的去推动,但是时至今日,已经有非常多人失败了。但是以及许多这方面的努力者所提出的理念,有一部份也已经被落实在很多方面中。如:社会福利制度,在英国,这个莫尔和《乌托邦》的诞生地,在这方面的制度就发展的十分完善,现代英国的福利制度堪比社会主义国家,可能更胜一筹!可见其理念还是有其可行性与珍贵性的,只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试验才能看到那成果出现,现在世界各国无不努力推行各种社会福利和其他公有制度,我想应该快是这个理念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结合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这与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存在异同。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乌托邦》这本小说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为中国的未来规划设计了一个基本的蓝图。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国土面积辽阔,但国内资源短缺,而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的国家,中国与之有很大区别,若想实现共产主义,中国面临更多挑战,这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实践来实现的,我相信中国有那么一天。

       托马斯·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同样,我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样的国度,但我相信乌托邦就是未来的世界!

第三篇:浅谈乌托邦

       乌托邦的政治思想浅析

       张松 13110108

       摘要: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蓝图,这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乌托邦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荣、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乌托邦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意义,在于其对未来美好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现存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但乌托邦因其科学理论基础的缺失而成为一种想象力而非现实的存在。因此,它是不能被现实化的,它必须恪守自己的边界,与政治现实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关键词: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有限性

       无论是在西方文明还是在东方文明中,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都源远流长,如中国古代便有“世外桃源”之说。但用“乌托邦”这个词来表达这种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却是近代以来的事。莫尔首次使用“乌托邦”这个术语后,乌托邦便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列出了乌托邦四个方面的含义:“(1)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一个想象中的岛,岛上有一个具备完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理想社会;(2)任何想象中的或不明确的,遥远的国家、地域或场所;(3)在政治、法律、风俗、生活状态等一切方面都完美无缺的地方。国家或场所;(4)一种不可能的理想计划,尤指社会改革计划。其中第二方面侧重于从“乌托邦”的“无”来理解,强调其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是遥远的、难以捉摸的;第三方面指出乌托邦“完美无缺”的性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一种全新完美的状态,是一个于现有社会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方面是“乌托邦”概念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完美但却无法实现”。

       根据价值立场,国内外学者对乌托邦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其一,乌托邦的支持者认为乌托邦是不可或缺的,是人类的存在和价值实现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理想,意味着历史的创造和人的解放。其目的是企图在贫乏的年代高扬乌托邦精神。其二,乌托邦的反对者认为乌托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理想和实现手段,并要求人们据此对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重建,抛弃现存的制度、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必将会导致专政和独裁,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思想的实施以及乌托邦运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三,价值中立者进行整体性的纯学术研究,在肯定乌托邦政治意义的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的文本或结构。

       可以看出,人们在对乌托邦的理解虽然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大都是在最初词源意义上的展开和延伸,或强调美好,或强调子虚乌有,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本文对乌托邦的浅析也从这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延伸。具体来说,就是从乌托邦包含的三个层次入手:从其描绘的理想蓝图来看,它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从其于现存秩序的关系来看,它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从其依存的理论基础来看,它是想象的而非科学思维的产物。

       一 乌托邦的理想蓝图

       乌托邦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完美的世界。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是要过群居的生活,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政治来协调。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不仅为生活而存在,实在应该为优良的生活而存在”。如果说政治是为了实现优良的生活,那么乌托邦就是指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优良的生活。乌托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那是一个遥远的幸福之岛,那里具备完美的社会关系,纯正优良的宪法和永无过错的政府。人们过着单纯而幸福的生活,远离现实生活的一切混乱、烦恼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正是乌托邦描绘的完美世界使得我们发现在我们视野之外,有更广阔的存在,只要我们去探寻,就可以生活得更美好。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那样:长时间在洞穴里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黑暗,只看到火光或模糊的影子,便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直到有一天有人挣脱枷锁,爬出洞穴,看见了第一缕阳光,才发现了生活的本质。而乌托邦就是那向我们揭示真理的第一缕阳光。

       对未来完美社会的设想有天国的,有世俗的;有属神的,有属人的;有来世的,有此生的。乌托邦强调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怀,所以它是世俗的,属人的,此生的。关于天堂的描述中,理想社会并不存在于世俗的时间和空间里,不能靠普通人的手段来实现;乌托邦则是一种纯粹靠人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的理想社会。乌托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也可以自我完善的,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正如《乌托邦》里描述的“乌托邦里几乎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准予豁免的不到五百人。有些人经过教士的推荐以及摄护格朗特的秘密投票,可以豁免进行各科学术的研究。但是如果任何做学问的人辜负了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期望,就被调回去做工。相反,往往有这样的事,一个工人业余钻研学问,孜孜不倦,成绩显著,因而他就可以摆脱自己的手艺,被指定做学问。”

       乌托邦的完美社会是对未来的描述。因为只有它存在于我们未知的将来,才能给我们以希望,才能激励我们去发现与当下状态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方式,才能带给我们以勇气去追寻新的美好生活。乌托邦透露出来的浓郁的世俗气息,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朱迪斯史科勒一语中的:“一切乌托邦都拒绝原罪说……更重要的是乌托邦否定了一切将人的自然品德和理性看作是脆弱和具有致命之伤的‘原罪’观念。”

       二 乌托邦与现存政治秩序

       乌托邦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和超越。莫尔生活在都铎王朝,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内百般聚敛,巧取豪夺,用刑严酷;对外好战尚武不讲信义。而且在当时还发起了著名的圈地运动,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流浪。在英王政府的血腥统治下,流浪有罪,乞讨有罪,盗窃当然更有罪,总之,百姓动辄得咎,性命不保。莫尔的《乌托邦》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莫尔在《乌托邦》中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完美新世界。现有体制是丑陋的,僵化的,不合理的,于是人们便把希望寄托于一种全新、合理的,可欲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乌托邦的完美正是发源于现实中的不完美,现实中人们无法获得的幸福可以在乌托邦中寻觅到。因此,乌托邦意味着政治现实背离了真正的人类生活,也预示者政治现实合法性资

       源的缺失。乌托邦在否定政治现实的基础上超越了政治现实。它勾画了一个完美和谐的政治社会状态,人们在这里实现了真正的富有人性的生活。

       乌托邦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挑战和颠覆。乌托邦产生于现有的政治秩序,却往往又倾向于摆脱现实的束缚、打破现存秩序的枷锁。在超越现实的维度上,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一样,所包含的思想体系与现实秩序都不相合适,都是高于现实生活,因而都是情境上超越或不真实的。乌托邦超越现实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政治现实的合法性危机,而意识形态超越现实的目的则在于为现实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

       三 乌托邦的理论基础

       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但因其是“想象”的产物,即它从先验出发,以想象中的人类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因此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而是自己成为空中楼阁。乌托邦建构的理论前提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容、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

       乌托邦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是能够不断趋于完善的,只是由于缺乏教育或者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产生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苦难。因此,只要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符合人性的社会政治制度,现实的种种罪恶就会得到根除,人类将会成为天使,过上完美的至善的生活。在乌托邦看来,完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人自身是完美的,只要有安排得当的制度,使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人们目前面临的苦难和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正如赫茨勒所说:“乌托邦思想家不可能对人本性有正确的认识。”因为他们只考虑到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和应当需要什么而不考虑现实中的人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乌托邦中的人是先验的,想象中的,理想的,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有着各种不同需要和特性的人。现实中的人有善有恶,正因为有善的存在,才有道德、美德而言;也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才需要各种强制性的制度加以约束。现实中的人是不完美的,因此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的,而乌托邦也正是因此才产生的。这是乌托邦的悖论和困境。可见乌托邦的人性善的假设是不科学的,它没有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人。乌托邦中的人性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因此乌托邦注定只能存在与人们的想象之中,如莫尔在《乌托邦》结尾处所说“我只是想想而已,别无他求。”

       四 乌托邦的政治意义

       乌托邦思想家勾画了一个个美好的社会,但试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施的各种努力都被证明是不可能的。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乌托邦的无法实现是不是就表明乌托邦本身毫无价值和意义呢?如果不是,乌托邦的政治意义何在?

       真理通常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少,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不能说它是一个很糟糕的学说。同理,乌托邦也是。

       乌托邦为我们评判现实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正如苏格拉底说;“我们看着这些样板,是为了我们可以按照他们所体现的标准,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幸福或不幸的程度。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表明这些样板能成为现实上存在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之所以探讨正义、描绘理想国,目的不在于要据之在人间实现一个理想的城邦,而只是为批判和观照现实政

       治生活提供一个“样板”。曼海姆也指出,乌托邦这个概念“不是被用来当作一个蓝图,世界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将根据它来重建。它只是被用来当作一把“尺子”,据此可以从理论上来估量具体事件的进程。”

       乌托邦的批判功能能够避免政治秩序的固化和绝对化,使正义问题处于开放状态。乌托邦不仅为现实政治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值得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理想的关照下,乌托邦对现实秩序展开否定和批判以实现其政治价值。乌托邦对现有政治秩序的批判,动摇了既定权威合法性的永恒性基础,正如曼海姆所说,乌托邦“由于反对现存秩序辩护的‘保守’观点,它避免了对现存秩序的绝对化。”

       乌托邦能够激励人们去追寻可能的生活。乌托邦虽然不能实现,但正如卡西尔所说;“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在于,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蒂利希也认为乌托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可能性。没有乌托邦展现的可能性,人类的自我实现就会受到窒息,我们看到的将会一个颓废的现在。乌托邦将人们的思想引向解放,解开紧握着过去的僵死之手,鼓励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

       总之,乌托邦思想家为我们描绘了完美但永远无法实现的社会。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指南针并不因为其永远不能到达而失去指南的作用一样,乌托邦的理想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生活的样板,为现实政治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虽然它没实现过。乌托邦的意义在于相对于现存它始终是超越性的,否定性的和批判性的。因而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就是乌托邦“想要继续忠诚于这些人:尽管没有希望,他们已经而且继续在把生命献给那伟大的拒绝。在法西斯年代之初,沃尔待.本杰明写道:‘只是为着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我们才被赐予希望。’”

       参考书籍:

       [英] 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7年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美] 乔·澳·赫茨勒著,张兆麟等译:《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

       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

第四篇:《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曲折的、冗长的、繁琐的。在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时期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会带来国家的繁荣,国家地位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富裕的生活,带来社会的文明。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与革命》中,列宁详细的阐述了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具体问题,精辟的总结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和消亡的基本原理,更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超阶级的国家观,文中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各种阶级矛盾和思想的交织,产生了许多超阶级国家观的思想。超阶级国家观的出现,表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身处生活环境和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当时社会福利待遇希望改革的一种强烈的情愫,更表明了人们切实希望统治者带领他们走出生活困境的希望。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关于改革而获得新生活的理想无法得到满足,而泡沫式的国家理想模式就成了他们遥寄感情的媒介。但是,泡沫有其光彩绚丽的瞬间,也有应声而破的悲惨结局,超阶级国家的美梦同样也会破裂终结,这就要求我们要看清国家的真正起点在何方,国家到底该如何设想与建立。

       学习《国家与革命》,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的本质,进一步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性质和任务的理解,自觉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要看到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我们还有看到,社会主义是带有旧痕迹的不完全的共产主义,因此,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搞好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后,我清楚的认识到国家的建立需要有正确的设想和构思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借鉴历史长河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最积极的、最适合的国家道路的选择与开辟。

       同时,我们要克服内心感情天平向个体一方的倚重,减轻我们自身方向的负重,以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重,增加国家与民族的砝码。并且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设身处地得站在国家的大局观角度上看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客观的、正确的塑造国家的理想,在当家主人的身份下,即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下,始终跟着党走,身怀马克思主义的坚实理想,始终学习和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为科学的国家理想而不断奋斗。

       国家的发展同大自然的净化规律有着美妙的相似之处,从低级的原始社会,在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的脚步也从不停歇的向着自身的最终目标前进着,它的发展同样也和生物的进化一样,是一个万分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文明程度的增值,尽管经历的时间长度不尽相同,但进化是国家最原始的本质和内容。国家与革命中指出,国家的起源和消亡的具体问题,可是国家会消亡么?在学习了马克思基本原理后,我们知道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国家会在进化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在人类作为国家主人调解国家事务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纷争无法调解,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无法愈合,人类发挥的作用再大,也无法把日益出现的国家内部矛盾全权治愈。因此,社会阶级的进

       化就成了调解矛盾的必用良方。

       纵观中国和世界,虽然阶级的分化和斗争没有像以前那样凸显,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民族宗教矛盾的日益激化,又在另一方面加深了矛盾的裂痕。所以说,利用合适的国家机器处理,适时的国家内部的革命可以促进国家主体的管理和巩固,社会阶级进化的必经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平稳、更加顺畅。

       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眼观我国的发展历程,我们还要清楚的明白国家主人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到底谁才是当家作主的人呢?那就是人民。广大的人们群众才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新时期,我们更要秉着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原则,联系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在国家的前进道路上与人们群众一道,谱写一曲和谐的奋进之歌。

       国家的发展进步同航船一般,拥有科学的国家思想,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航向上不会迷失方向;拥有了人民群众作为可靠的水手,我们将拥有最强大的前进助力;明确了社会阶级的进化实质,可以让我们明确航程的远近及艰难。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明确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才能更好的使国家前进发展,并且巩固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与权威。

       作为当代进步大学生,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脚踏现在的根基,展望未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勇担义务与责任。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义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些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现实世界的需要的联系而产生的”一样,我们要追求需要,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满足需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国家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响应时代的号召,勇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不辜负青年兴则国家兴的期望,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将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繁荣大国!

第五篇: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

       书:列宁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我采取综合读书笔记的方法,把我觉得有用的知识点记下、分析。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六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序言部分:

       机会主义造成了在世界各个正式的社会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其特点是打着社会主义的口号,对于资产阶级的利益采取卑躬屈膝的迎合态度。

       第二国际(1889--1914年)领袖,卡尔考茨基。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被歪曲空前的流行,所以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的国家学说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

       小资产阶级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机关,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这个阶级不可能与同他对立的一方调和。

       这部分明确了马克思的国家概念,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机会主义的影响下被歪曲的现状,其意义还是着重在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必须要通过摧毁久的国际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

       2.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按地区来划分国民;公共权力的设立。

       国家“力量”概念,即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的概念。这种力量主要是拥有监狱,警察,军队等等的特殊的武装队伍。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这个部分主要是说明国家“力量”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推翻统治阶级的潜在力量。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为了确保公共权力,税收和国债就成为了必须。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国家的“自行消亡”指的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这样一来就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即以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产阶级的国家,而“自行消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以

       后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只是逐渐消亡的国家;劳动者所需要的“国家”。

       2.革命的总结

       过去一切的革命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这个机器是必须打碎,必须摧毁的。无产阶级国家在它取得胜利以后就会立刻开始消亡,因为在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里,国家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3.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这揭示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

       1.公社战士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是恰恰相反。工人阶级应当打碎、摧毁“现成的国家机器”,而不是夺取这个机器那么简单。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由资产阶级民主转化为无产阶级民主,即由国家转化为一种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的东西。

       3.取消议会制

       普选制不是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以此,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镇压人民。这正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选表面上的民主,其实是实质上的绝对不民主!

       4.组织起名族的统一

       民族的统一不是应该破坏,相反地应该借助于公社制度组织起来。

       联邦制在原则上是从无政府主义的小资产阶级观点产生出来的。

       5.消灭寄生物---国家

       公社的实质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国家消失的过渡形式,将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第四章 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1.《住宅问题》

       通过这个具体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无产阶级同现今的国家相似的地方,即把两者都称之为国家;另一方面有明显的说明了两者不同的地方,即向消灭国家过渡。

       2.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反权威主义者要求在那些产生政治国家的社会关系废除以前,一举把政治国家废除。

       3.给倍倍尔的信

       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存在了。

       4.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批判

       最普遍的一种错误就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断言的什么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不是资本主义,已经可以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这种接近其实只是证明社会主义革

       命已经接近,已经不难实现,而绝不是证明可以容忍一切改良主义者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粉饰资本主义。

       5.1891年为马克思的《内战》所写的导言

       6.恩格斯论民主的消除

       忘记国家的消灭也就是民主的消灭,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

       第五章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马克思全部的理论就是来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

       2.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宜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考量中国初级阶段理论。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这个社会阶段不是在他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各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4.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形式上的平等到实质上的平等,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

       1.普列汉诺夫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对于是否需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及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这两个具体政治问题,无政府主义者连一个比较接近的真理的答案都没有提出过。

       2.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考茨基在国家问题上一贯倾向于机会主义。

       3.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

       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破坏“管理机构”和整个国家机构,用武装工人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

       总结主要观点:

       1.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极力掩盖国家阶级性的谬论,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鲜明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2.列宁独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充分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3.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

       4.列宁还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发展规律,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样性,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