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3篇)

  我仍难以忘怀那个场景:轰炸机呼啸着凌空而过,漆黑的炮弹尖锐地狞笑着撞向地面,绽出死亡的火光,却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我仍难以忘怀那个场景:轰炸机呼啸着凌空而过,漆黑的炮弹尖锐地狞笑着撞向地面,绽出死亡的火光,却磨不灭战土前进的意志,那对胜利的渴望。

  枪炮声,鬼神泣,杀喊声,苍生粟,黑云压,壮士志,永不摧。战场的喧嚣过后,山坡上陷入死的沉默中,墨云早已铺天盖地地将山坡包围,唰唰的雨将地面砸出一朵朵血花,绽开在战士尸骨上的血,鲜艳又残酷。一位战士无力地躺于略温热的地上,另一位挪到他身前看着满面叉血的坚毅脸庞,眼神似是在诉求着什么,他从怀中捧出一顶军帽,长满茧子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红溪,无声的流着;鲜血,滋润着土地;雨水,冲刷着万物。终于,毛泽东,共产党员们,红军战士们,化为这场雨,唤醒了将堕入悬崖的中国革命,拯救了党,拯救了中国。

  剧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实出表现了毛主席的伟大精神,塑造了一个爱兵如子,视民如父的光辉形象。

  电影在紧张的节奏中播放,一纵大部队将到达江边,并不断发出错误甚至愚蠢的指示,负有大量辎重的二纵队离大部队几十公里远,身后是神出鬼没接踵而至的轰炸机。各个大团抵抗着包围而来的大量截兵,实是危亡之秋也,其中毛主席所在的二纵队,辎重不仅压迫着红军们的身体,还摧残着他们的精神,疟蚊,伤口,无一不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主席着在眼里,作文吧急在心里,多次上快马去找李德博古理论,可一意孤行的两人全然不顾战士们的感受。认为要用生命去堂堂正正战斗的左倾极端冒险主义,但毛主席不同,他用尽一切办法去保护战士们的性命:走小路,卸辎重,把自己的药给病人,背起伤者等等。身体是革今的本钱,生命更是大前提,固然李德博古是好意为中国革命,但用错了方法。真正的胜利,是以最小的代价去取得最辉煌的胜利,而不是用尸山血海堆叠出来的。

  以人为本,是毛泽东运位领袖最为光辉的品质,正是在这种领导气质下

  中国革命才会胜利看着那一个个鲜明生物的人物形象在荧屏上展现,我感到熟悉而陌生。掌心的汗握至滚烫,直到剧终二字的浮现,高高悬起的心才如释重负。我扪心自问,如果让我用生命去为同伴争取时间,我会吗?带着歉意来说,我不行。可,虽我无法舍已为人,但,我可以助人为乐。我会永远敬仰战士们高尚耀眼的伟大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体贴精神,关心他人。同时对于

  上级,要向那些红军战士们看齐,任劳任怨,能吃苦,为团队着想,毫无怨言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质。

  伟大英勇的战士们不会因为死亡而被遗忘在长河中,我们理应铭记他们。是他们的鲜血,绘出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绚丽。

  人固有一死,每位战士的逝去,都足以顶天立地!

  第二篇: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院在本周四举行观看《血战湘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陷入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的重兵围堵之中,打响了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朴实的话语,都戳中了我的泪点。

  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战士们的长征精神和毛主席心系百姓,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哪怕经历人间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渡过湘江!”这是电影中红军战士们用生命写下的誓言,在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他们拿着中国的娃娃兵去送死,毛主席心疼不已却无奈。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喊出那句“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体现了战士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我看来,他们不过也是一群孩子,但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撑起了一片天,他们那坚定不移的眼神,不怕死的精神让我佩服不已。在战场中,每一次通话都意味着有重大的命令,无数战士反复嘶吼着“坚决执行命令!”铿锵有力,让我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二纵队被砸的双腿骨折的战士钟顺,为了不拖累大部队,决然地从山崖滚落;从古田就跟着毛主席的老裁缝,最后与儿子一起战死在沙场,却没来得及为儿子穿上新做的军装。第34师师长陈树湘,以微弱的兵力与国民党展开决斗,最终英勇牺牲……

  《血战湘江》中,毛泽东尚未拥有指挥权,他一次次地劝说博古、李德,尽全力让伤亡减到最小,坚持革命理想,忍辱负重。看着战士们因错误的路线而伤亡惨重,他痛心不已;看到老裁缝将儿子一个个送到战场牺牲,劝说不让小娃加入红军;行军途中,他将自己的疟药金鸡霜一次次分给战士,只因“战士们比我更需要”。毛主席,一个充满个性亲民的伟大领导形象,让我不能忘怀。

  一个党派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国情制定方针,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照搬苏联的成功经验。就像是这次疫情,我们国家有了明智的领导,人心所向,所有的目标终能达成。我对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如今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逝者已去,愿烈士们被人们铭记,被历史铭记。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感谢那些为这份和平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们。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更加了解了我党的历史,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让我对先辈们产生崇高的敬意。

  第三篇: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春节的七天假期一直宅在家里,随手翻看了电影,发现了一部《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打的最惨烈的一仗。起先在手机上看了一遍,感觉不过瘾,第二天,我又翻查了一些湘江战役的历史背景资料,然后,我又再度打开这部电影观看的时候,饱含热泪、几度哽咽……

  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1000余次大小战役战斗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一次战役。

  影片讲述的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行军到湘江地区时,蒋介石调集了40多万的国民党军队来围剿中央红军,于是在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发生了七天七夜的惨烈战斗,中央红军虽然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最后直接导致了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影片用现代观念和视听语言呈现战争,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全景展示了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战斗打响时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轰炸声和喊杀声,指战员声嘶力竭的叫喊指挥,毛泽东与李德、博古争辩时,脸对脸、眼瞪眼、拍桌子、摔茶碗的真实场景,这些场景都让我历历在目。最记得电影中有一段毛泽东和博古的对话,毛泽东说:“战士抬辎重走,走得慢还累吐血。”博古说:“那就加快步伐。”朱德说:“走大路,遇轰炸,伤亡严重。”李德则说:“红军不是胆小鬼。”毛泽东质疑李德、博古的决策,博古竟然说:“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通过这些对话,我得出的结论是:教条主义害死人!不是吗?由于博古、李德的纸上谈兵和教条主义,同样的路,红六军团此前用了4天,而中央红军用了11天,辎重大搬家的决策使红军行动缓慢,选择走大路致使部队在敌机轰炸中伤亡惨重,使部队陷入蒋介石的圈套,致使红军损失惨重,使湘江几成红军绝地,让人触目惊心!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作为共产党员,知党史方能知初心,从而自觉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多重温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这一点,我是切身感受到了。

  今天上面这些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3篇,方便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