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精选9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大约有9篇左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于2020年5月交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民法是权利之法,它所调解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极为广泛,小到去菜市场买根黄瓜,去交个电费,大到公司设立,买卖飞机,还包括结婚买房,离婚财产分割等,民法与我们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今天晚上,通信2003统一集中学习《民法典》公开课。从中了解到《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对巩固推进依法治国良法善治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并有利于规范公权。其中有一点深刻体现了,对公民权益的保护,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这样一来,弥补了我国对隐私权、隐私定义及其保护的空白,对推动保护我国居民的隐私权,维护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强调个人的人格权,不仅从生理上保障,更从心理上维护个人的权益。

  民法典的确立,也表明我国法律事业的发展。主讲人有一段话说的尤为感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说,我国法律形同虚设,但是在国际上对营商环境的排名中,却位居46位。这反映了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法律体系的健全。

  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在日常之中,无时不刻能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古语《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吕不韦有言:“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法治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感增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真正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不仅要经济文化政治有所发展还要法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这也就要求了我们要不断加强我们的法治建设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颁布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增加了人们比较关注的相关法律规定,对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影响。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更有利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有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进一步的维护人民的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民法典也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及幸福感。

  民法典的颁布不仅仅只是一纸文书,我们应该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对其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要让全民都参与到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中来,让全民都积极参与到宣传民法典的活动中来,这样可以增强普法的力度大力推动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民法典是加强民事权利保护的时代宣言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要了解它认识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学习民法典,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关注民法典的内容从法典中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变化及进步,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向周边的人宣传学习民法典的重要性,让身边的人都积极主动的去关注我国的法治建设,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力利于推动全社会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我国法治建设有极大推动的作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法典,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提高法律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民法典给我国法治建设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还要学会发现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及其变化,要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了解民法典的意义,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我国民法典的颁布以后对我国法治的影响及社会的影响。

  第三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题记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作为一本社会百科全书,不论国家,还是社会,亦或是个人,均能从中受益。每一个个体都应发挥践行者的作用,让民法典的编纂意义能够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仅是达成几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对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圆满的答卷。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宝典!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

  民法典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使人成为人,而且尊重他人为人。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高继明说过:“每个人从出生到走完一生都离不开民法,民法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民法典将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变成了编纂的动力和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和愿望。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高层次需求。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理解”是衡量“民法典”效用的标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深刻理解民法典,理解民法典的“人民情怀”。我们大学生要学深学透民法典,深刻理解和掌握民法典最新内容和精神。维护法治,维护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共同的时代追求。

  第四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伴随着《婚姻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废止,历时66年的《民法典》终于正式登场。正如孟德斯鸠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中,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而作为“民权保护之母”的民法典,其所蕴含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九部法律的合集,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民法精神的宣扬和普及。

  近代民法典的制定最早能追溯到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而新中国的民法典制定工作则起自1954年,中途四次起草,四次搁置,最终于2015年正式启动编纂。历经10次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积收集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典的诞生之路不可谓不艰难。

  伴随着民法典的逐步编纂,分条细枝的数部单行法也发生了变化。据统计,《民法典》对原有法条保留36。3%,新增11。7%,实质性修订19。5%,非实质修订32。5%。于鄙之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物权编和人格权编。

  在《民法典》物权编中,创设了前“居住权”这一新型的用益物权。在《民法典》366-371条中规定了居住权制度,稳定满足弱势群体的生活居住需要,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策的贯彻落实。“居住权”作为维护居住人对他人所有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及其附属设施所享有的相应权利的利剑,正式回应了我国社会对于公民居住权制度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法制价值。

  而在《民法典》人格权编,其针对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在法典中单独成编。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这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创新举措,更彰显着我国立法对公民权利的充分保护与尊重。而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对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加强。人格权编中的相关法条突出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对于自然人的隐私给予充分保护。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高度发展,个人信息被技术侵害屡见不鲜。而人格权编明确规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可不谓是对于人格权保护的一大进步。

  《民法典》的登台,再次宣扬了国家对每个民事主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再次重申人的自由、平等。对于民众,多元化的生活要求着越来越高的法治需求;对于非法律从业者,《民法典》是对我们对于法治和美好需求的回应。《民法典》作为“民权保护之母”,牵涉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细致地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道缝隙。未来的社会必定是对法治高需求的社会,也必定是为法治所治的社会。在全党切实推进民法典实施的当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加深对于《民法典》的了解,作为自身强力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第五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此,我们迈入民法典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再上一台阶。

  《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法典,它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给出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给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意”是推动“民法典”发展的动力。“法与时转则治。”亦指法律应与时代需求相切合,民法典的发展思路也是如此。当前,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民法典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时代难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去解决,才能让民法典久久留下为民服务的身影。而“解铃还须系铃人”,促使民法典完善更新的正是民情民意。故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听群众呼声,找准民法典在解民忧方面存在的不足,归纳整理,及时上报。要拓宽与民交流渠道,多使用调研、走访等方式寻找民法典使用、推广的难点、堵点,联合地方专业法律机构力量,共同分析研讨,争取早日补足存在短板。要重视地区案例,及时吸纳其他地区群众意见与相关案例处理经验,举一反三,帮助“民法典”发展稳定,从而顺利使其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让人民的生活也更其乐融融。

  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好层次的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美好生活的体验感。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提升幸福感,让《民法典》的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这部具有着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制丰碑,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六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来说,学习民法典,深入贯彻法治精神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为邦本,法乃公器。自古以来,法在人们眼中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一词代表着严肃与公正。法律更是一种“德”,给人们划定一个道德底线,触之即为违法。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作为现代公民必不可缺的一种素质,现代法治社会要求其每个公民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生活,一切生活纳入法治的渠道,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所以大学生学习法律势在必行。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七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在总则第一条中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典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保障人民权利,回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民法典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比如,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不仅是完善法律对人的权利全面保障,也是落实宪法精神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民主法治、人格尊严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充分调研之后,民法典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进和创新。

  民法典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公民私权中很重要的物权编也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如在此次的民法典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内容做了完善,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解决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性不够的问题。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关于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使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凝聚。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第八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名基层金融服务人员,必须要学习各种法律知识。那么民法典和我们银行有什么联系,又会和一名客户经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去年8月,正值午后,暑期蒸腾,张店的空气都像是被PS过度变形了一样,压制着树上蝉鸣。我在宿舍吹着空调,翻着手中的民法典,却依旧汗流浃背,昏昏欲睡。正当我半梦半醒之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我,看着陌生的电话号码,按下了接听键。

  只听对面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喂,是冯经理吗?我是王xx,现在需要贷款,请你帮个忙啊?”

  本着贷前调查的精神,我试探的问道:“我是,请问您那边需要贷款是用来做什么的?”

  她急促地说道:“就是投资,我在你们银行还有存单,要到明年2月份到期,我发现了一个好项目,正缺着钱呢,我可以把存单抵给你们,我就在你们银行门口,上面写着两点半营业,这个号码是我在张店网格群里面看到的,你在哪里啊?”

  我心想,既然有存单作为保障,应该是笔不错的业务,不过看她的语气又特别着急,于是回复道:“好的,我就在上面的宿舍,马上就下去,请等我两分钟。”随后便挂断了电话,随手抹了把脸,把法典揣在口袋,急匆匆地下楼了。

  到了楼下,我看到了一个头发有些凌乱,圆脸,皮肤黝黑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妇人,手里拿着存单和两个手机,滴着汗,站在张店农商银行广告牌的阴凉处,四处张望着,眼里布满了血丝,但神情却显得异常兴奋。

  我向她挥了挥手,走到她面前并问道:“请问您拿贷款是用来做什么投资的?”

  “就是用来投资的,你先别管,我有存单的,押给你们银行,还不能拿到贷款吗?”

  “这不是抵押的事情,是我们办理贷款时候必须要知道这笔贷款的具体用途,你要不说的话,我们也办法帮你办理的。”

  她欲言又止,向左右看了看,然后探出头来,抓着了手里面的两个手机,神秘兮兮的和我说道“和你说,你不要和别人讲啊,我在网上做投资,帮他卖东西,就是这个网站在做推广,给他买1000元的东西,立马他返给我1200呢。”

  摸了摸我口袋里面的民法典,我立马意识到这是典型的刷单诈骗。于是我立马说道:“贷款不是不贷给你,但是你想一下,一天什么事情也不做,你用手机点一下就是20%的回报,谁不去做?”

  只见那妇人突然拉了我下,用食指竖在嘴唇上说“嘘,你小声一点,我是在网上好不容易找到的,商家也要保证机密的,要是被别人知道,他们的产品就要下架了,我就没法赚钱了。”

  说完她又拿起一部手机,熟练的打开了一个APP,然后对着我说道:“你看,这里面的东西多呢,这个商家还是很有实力的,如果你肯帮忙,我就把这个路子告诉你,我们一起赚钱。”

  我听了连忙摆手,顺手就把民法典拿出来了,“你这个属于典型的网络刷单诈骗,这民法典上都写着呢,你想着他给你的佣金,他们要的可都是你的本金!”

  听到这里,那个妇人开始不耐烦起来:“什么法典,我听都没听过,我好不容易才发现的路子,赶着这么热的天来找你们帮忙,存单都押给你们,你们都不帮,给贷款利息给你们赚,你们都不赚,说难听点,就是有点不识好歹了。得了,我也不要你们贷款,马上开门我要提存单。”说罢,手一挥就要转身去敲门。

  见状,我看了下手机,还有5分钟就到营业时间了,于是对她说道:“您看,我们现在还没上班,五分钟就能上班了,要不您先回去,或在车上休息一下,等过会儿上班时候再来,存单在您这边,反正马上就要开门了,对吧。”

  “好的,那我就在车上等你们开门!”说完,怒气冲冲的上了自己的车。

  听完后,我立即返回宿舍,并打电话给我们支行的柜员,叮嘱他们待会营业时候如果有客户王xx要提存单,先稳住她,请她稍等一会儿。同时,又打电话给张店派出所,向他们说了客户可能遇到了网络诈骗。

  待我报警不到10分钟后,警察上门,看到了正在窗口前闹着要投诉的客户。当看到穿着制服的警察时候,那个客户眼神仿佛失去了神采,继而又开始渐渐疯狂起来

  “我已经投进去三万了,他们不可能骗我的,之前都提出来1200了,他们还说只是现在需要一个周期,这个钱在里面运转,等出来以后就能提现3。6万了,而且我现在追加投资10万,就能获得VIP的资格,这个3。6万元就能立即到账,你们别挡着我发财!快把我的存单提出来,我不要你们贷款给我还不行吗!我已经快50了,这是我最后发财的机会了,我求求你们了!”

  我和警察无奈对视了一眼,为了及时挽救她的损失,连忙把她带走了。这时候,她的儿子又打来电话,原来一直以来,她都有着发财梦,每次只要攒下来点钱,都要到处寻找投资的路子,她也想赚钱给自己的孙子买好吃的,只是总想着走捷径。

  望着她和警察远去的背影,我想,如果她能熟读民法典,是不是就能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随后暗暗下定决心,在以后网格内做金融宣传时候,多做点和民法典相关的科普。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民法典和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背后,承担着守护我们人民生活的重任。

  第九篇: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

  民法典回应了人民的期待,充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这篇民法典“讲义”,更是含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宣传,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

  人民利益至上,举法律武器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了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首先自身要学法和懂法,将法律学习及运用贯彻到工作始终。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强化法学理论素养,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人民的权益不受到侵犯。

  《民法典》就如一块千锤百炼,无比坚固的“磐石”,铺就在“复兴号”列车带领人民驶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来可能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风浪,但只要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这块“基石”在,就能让列车稳稳地全速前进。

  上面这些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