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十篇

  创新人才培养

  2012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观念需更新,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创新人才还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应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文化是指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文化,才能超越眼前功利,才能让人获得健全人格,也才有可能将创新的种子播向每一寸土地,当春风吹来的时候,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幼苗才有可能破土而出。

  培养创新人才视角需革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这种自由不仅仅指让学生拥有各种选择的自由,其根本还在于给予学生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小抓起,要贯穿教育全过程,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与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创新人才需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导向培养什么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导向怎样培养人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能力应予以重点考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改进教学管理制度,要以教学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创新人才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必须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创新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独立人格:创新;德育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这种人格上“超然独立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人格品质的表现。它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内在条件。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阐释

  (一)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

  (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篇3

  第一,教学方式陈旧。我国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亲临课堂传授书本理论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且,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硬性化的理论灌输、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一锅煮的课业传授,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战略眼光和时代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陈旧教学方式的缺陷,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不能发掘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公共管理人才。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和战略式的培养思路,导致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思想和眼光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熟读圣贤的“书呆子”。

  第二,教学内容不科学。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20世纪末广受关注,国外一大批相关著作相继推出,一些著作也被作为教材应用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政府和公共部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应运而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时展大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创新性,过分青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国内现状分析的课程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学术讲座安插太少。

  第三,创新环境缺乏。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岗位与高校人才的就业需求比例严重失调,无形中让学生处于一种缺氧的学习环境当中,功利色彩加重,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校的角度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作为现代高素质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培养,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对学生拔苗助长似的教育,而不是首先通过对整个教育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高超技能的练就做好铺垫。创新环境的缺失不仅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不利于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偏重理论,缺乏实践.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思考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习调研等各类实践活动。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的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时间短、质量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作用,一味地苦啃书本,造成公共管理类的人才理论学习宽泛而不精湛,就业面又单一,就业压力在所难免。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已然成为阻碍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公共管理者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角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共组织的成败。公共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担负其应负的责任,才能成为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素质特点。

  第一,专业性。专业性,顾名思义是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所特有的东西。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练就专业技能,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上做到全面掌握和充分理解,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未来在管理活动上的全局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果断决策能力等各项专业必备素质。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公共管理者的知识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他们从事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知识,才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现外行管理、有心无力的窘况。专业技能是公共管理者处理事务的本领,也是公共管理者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自身的专业技能修炼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因此,必须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具备专业性的素质。

  第二,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涉猎到相关学科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共管理类学生不仅要具备牢固的专业背景,还要扩展知识领域,多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才能对工作游刃有余。另外,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知识素质过硬,还要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等。

  第三,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和灵动活泛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这都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且,社会发展和组织改革中带来的新问题也在不断考验着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公共管理人才具备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灵活性的素质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破旧创新,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多动脑子、灵活掌握,灵活性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术、学科、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学术研究上,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解答,把握社会热点,深剖公共管理内涵,进行学术研究创新;其次,在学科建设上,要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科体系、创新学科内容;再次,在学生培养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一)学术研究创新

  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论点,并且在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基础上做到深究社会问题,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不能一味地沿袭前人观点,别人的观点只能借鉴,绝对不能抄袭。学术研究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揭示,是学科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术研究的手段、技术也在更新换代、力求创新,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对前人的学术观点不断地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新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科研进程的不断加快,才能保证优秀科研人员的脱颖而出。学术研究的不断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作为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很多领域还不太成熟,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创新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二)学科建设创新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符合公共管理发展需求的、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出口”,多派遣教师到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兼职,多积累实际经验,学习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或者直接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和咨询;另一方面“进口”,大量聘请公共部门或政府机关中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人到学校任教或担任顾问,优化教师队伍。其次,课程体系改革。健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就要做到优化课程设置,从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出发,进行课程整合和结构优化,创新教学安排,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内容全面体现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各项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安排,目前我国大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还是以管理类的课程为主,而很多国外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已经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就有利于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再次,教学内容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偏重于培养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中政治味太重,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重于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方向,选择和编写科学的公共管理教材,要大量增加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国外的经典理论以及反映社会前沿问题观点。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把中国的管理思想和国外的管理理论相结合,还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结合以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传统管理思想的相互渗透。

  创新人才培养篇4

  第一,教学方式陈旧。我国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亲临课堂传授书本理论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且,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硬性化的理论灌输、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一锅煮的课业传授,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战略眼光和时代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陈旧教学方式的缺陷,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不能发掘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公共管理人才。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和战略式的培养思路,导致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思想和眼光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熟读圣贤的“书呆子”。

  第二,教学内容不科学。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20世纪末广受关注,国外一大批相关著作相继推出,一些著作也被作为教材应用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政府和公共部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应运而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时展大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创新性,过分青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国内现状分析的课程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学术讲座安插太少。

  第三,创新环境缺乏。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岗位与高校人才的就业需求比例严重失调,无形中让学生处于一种缺氧的学习环境当中,功利色彩加重,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校的角度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作为现代高素质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培养,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对学生拔苗助长似的教育,而不是首先通过对整个教育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高超技能的练就做好铺垫。创新环境的缺失不仅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不利于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偏重理论,缺乏实践.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思考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习调研等各类实践活动。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的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时间短、质量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作用,一味地苦啃书本,造成公共管理类的人才理论学习宽泛而不精湛,就业面又单一,就业压力在所难免。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已然成为阻碍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公共管理者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角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共组织的成败。公共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担负其应负的责任,才能成为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素质特点。

  第一,专业性。

  专业性,顾名思义是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所特有的东西。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练就专业技能,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上做到全面掌握和充分理解,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未来在管理活动上的全局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果断决策能力等各项专业必备素质。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公共管理者的知识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他们从事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知识,才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现外行管理、有心无力的窘况。专业技能是公共管理者处理事务的本领,也是公共管理者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自身的专业技能修炼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因此,必须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具备专业性的素质。

  第二,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涉猎到相关学科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共管理类学生不仅要具备牢固的专业背景,还要扩展知识领域,多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才能对工作游刃有余。另外,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知识素质过硬,还要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等。

  第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和灵动活泛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这都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且,社会发展和组织改革中带来的新问题也在不断考验着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公共管理人才具备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灵活性的素质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破旧创新,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多动脑子、灵活掌握,灵活性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术、学科、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学术研究上,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解答,把握社会热点,深剖公共管理内涵,进行学术研究创新;其次,在学科建设上,要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科体系、创新学科内容;再次,学生培养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培养出高质、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一)学术研究创新

  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论点,并且在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基础上做到深究社会问题,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不能一味地沿袭前人观点,别人的观点只能借鉴,绝对不能抄袭。学术研究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揭示,是学科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术研究的手段、技术也在更新换代力求创新,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对前人的学术观点不断地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新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科研进程的不断加快,才能保证优秀科研人员的脱颖而出。学术研究的不断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作为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很多领域还不太成熟,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创新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二)学科建设创新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符合公共管理发展需求的、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出口”,多派遣教师到科研机构或到学校任教或担任顾问,优化教师队伍。其次,课程体系改革。健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就要做到优化课程设置,从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出发,进行课程整合和结构优化,创新教学安排,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内容全面体现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各项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安排,目前我国大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还是以管理类的课程为主,而很多国外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已经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就有利于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再次,教学内容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偏重于培养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中政治味太重,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重于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方向,选择和编写科学的公共管理教材,要大量增加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国外的经典理论以及反映社会前沿问题观点。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把中国的管理思想和国外的管理理论相结合,还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结合以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传统管理思想的相互渗透。

  (三)学生培养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篇5

  第一条本办法中的重大项目主要指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中的重大项目、中央财政资助的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重点包括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高级专家等尖子人才。

  第三条科技部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制定重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项目应重点培养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以及创新团队等;重大应用研究、产业化和工程项目应重点培养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创新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积极引导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创新基地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第四条优先支持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研究,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研究团队中,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第五条优先支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承担项目课题研究,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该类项目课题在项目课题总量中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第六条优先支持年龄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主持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促进青年高级专家的成长。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第七条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考虑由具备条件的企业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促进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八条重大项目课题申报书和任务书中必须包含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相关内容;对于有研究生培养条件的申请单位,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应包括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九条项目组内部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在进行项目整体设计和预算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课题间的合作研究、交叉研究、工作交流和学术交流,并切实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措施。

  第十条项目组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可根据需要临时吸纳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研究人才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对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的国内专家应保留其原单位的工作职位。项目组每年至少要召集一次由国内外同行专家参与的项目专题研讨会。

  第十一条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可根据重大项目课题需要选派研究人员到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进行与项目内容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学习和培训费可以从项目经费中申请,并按有关规定核批。在选派人员时,应优先考虑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

  第十二条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在重大项目课题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必需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要以合同约定方式要求外方传授相关知识和培养项目课题研究人员:允许项目课题研究人员到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要对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要参与转让技术设备的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等工作。

  第十三条在重大项目课题的资助期内,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要对获资助项目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监督和管理。项目课题的验收过程中,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列入考评指标。考评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实际培养的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以及整个项目团队的情况。评估采用同行评估方式,以定性评估为主,定量评估为辅。

  第十四条要优先支持绩效考评为优秀的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承担新的项目课题;对成绩显著的重大项目课题团队应以适当方式给予持续、稳定的滚动支持,优先支持其申报创新团队专项计划。

  第十五条利用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对于国家允许授予项目承担单位的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成果完成人应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项目承担单位在依法利用这些知识产权取得相关收益时,应明确规定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完成研究人员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对于促进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进行转化的项目人员,也应按贡献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

  第十六条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与重大项目相关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数据库,包括创新人才的基本资料、专长领域、研究经历、取得成果、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的跟踪服务和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篇6

  (一)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

  依据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普遍认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为:(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实践能力;(2)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3)具有自觉学习能力;(4)具有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

  1.市场需求。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临港经济与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也将促进临港经济发展。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地区开发开放,积极构建畅通的物流体系。这些都将触发临港相关行业如国际物流、货运、船舶、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的蓬勃发展。而从而形成了对既有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又懂国际贸易与运输组织的高级复合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数十万。辽宁工业大学坐落于锦州,锦州港是我国渤海西北部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同时也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区域性枢纽港口,是中国通向东北亚最便捷的进出海口,锦州港冬季冻而不封,全年有效营运。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办学宗旨,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辽宁工业大学为锦州港发展培养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从而实现高校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确定专业设置的目标。

  2.目标培养定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是2008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定位为运输经济方向的经济学专业,是为了避免现阶段我国各院校经济学专业倾向培养理论研究为主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为使经济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符合辽宁工业大学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我们经过多方调研,进一步确定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经济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运输业务操作,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运输经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宏观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交通运输经济理论及与其相适应的管理、营销、法律等综合知识,具有国际运输组织管理、货运、国际物流、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具体国际运输业务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从事国际物流、货运、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加强课程体系优化的同时,在各主要教学环节渗透实践教育思想,构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应用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培养方案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2008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根据市场对国际运输经济人才需求的特点,经济学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大学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体系。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运输经济专业教育、运输经济专业业务能力培养和运输经济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并力求方案的先进、规范和可操作。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由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组成:基础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必须课、公共选修课和军训、公益劳动,约占总学分1/3。依托学校公共基础课平成。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及拓展学生视野和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包括学科技术基础课必修和选修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实践环节及创新学分等。注重形成运输经济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等,如多媒体教学、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和专业题库建设等。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指导性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和学生课外创新学分,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约1/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和训练经济学(运输经济)专业学生的信息获取与终身学习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交际)能力、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从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专业基础技能:经济、管理理论分析与操作能力、统计计量分析能力、经济法及国家政策法规灵活运用能力;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即具有国际运输组织管理、国际物流、港口物流、货运、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物流管理信息处理及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等国际运输业务实践技能;第三层次: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组织进行教学;前两个层次实践项目由课程提出,并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践的功能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实践项目内容;综合技能训练以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型实践为主。

  三、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本校经济学专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有:

  (一)专业师资力量方面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运输经济专业方向专业老师虽然都是经济学硕士及博士,但研究方向均非运输经济方向。因此,在加重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也相应削弱了该专业教学水平。对此,在安排授课任务时尽可能结合任课教师研究方向,在边工作边学习的同时,组织教研室教师研讨新开课程重点难点,另外我们还在聘请其他院系与我们专业有关的教师为我们上课,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业实践教学方面

  创新人才培养篇7

  一、“创新人才培养”命题的历史演变

  “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个很新的命题,仅就我国近代史而言,康有为为了振兴中华,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大声疾呼:“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民少则国弱”,竭力强调培养“才智之民”的重要性。在当时,尽管不用“创新”二字,但被前人认定为的“才智之民”或“杰出人才”,都是做出了“前人未曾有,后人不可无”(顾炎武)事业的人,这不就是“创新”吗?这种人才,在西方国家往往称之为“天才”,他们对“天才”的培养和教育研究的历史,为期就更长远了。

  那么,今天我国政府倡导培养创新人才,与历史上培养杰出人才的主张有何不同呢?简而言之,这一演变可以概括为,从培养少数学术性精英,到培养一大批杰出创新人才。

  我国倡导培养“一大批杰出创新人才”,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其一,对“人”认识的科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工程院韦钰院士多年来致力于脑、心智和教育交叉领域的研究,曾荣获国际大奖。近日来,她多次论及近三四十年间,对“人”认识的科学获得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是以往人类历史研究成果的总和。脑科学的发展,有可能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国际上对人才研究贡献卓著的有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还有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等人。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一般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而且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独一无二的,连“同卵双胞胎”的智能结构都是不同的。这些智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现象,甚至产生了所谓的“学者”。新型的智能研究,有可能突破所谓天才儿童只占同龄人3%,5%的论断,各行各业都可以涌现创新人才,而不限于“学术精英”。这说明我国政府在“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命题之前,加上“一大批”的要求,是有科学依据的。

  其二,社会多元需求强劲。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各色人才,而不仅仅需要学术性人才。恰恰新型的智能观认为判定一个人智能的高低,要看他解决真实生活中个人所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创作或提供个人所属社会文化所看重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因此,学习成绩优异不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唯一依据,而解决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才是现代杰出人才的重要特质,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元创新人才的需要。

  其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张扬个性、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日来,人们都在谈论乔布斯的贡献,更加确信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在“乔布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有不少人很不适应传统的、“制度化”学校的教育模式。这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以上三方面的变化,令我们不能不认真审视基础教育范围内的“人才”特质。从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只是“潜人才”。例如,加德纳称之为“潜在的天才儿童”,这是有科学性的。由此涉及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特长生”即“显人才”。实际上,未来的杰出创新人才未必是现在的特长生,现在的特长生也未必是未来的杰出创新人才。但是,这并不否定我们培养、呵护特长生。不过,应当认真考虑和研究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一是不同领域人才的成熟期(即具有公认特长的形成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音乐、体育等人才,可能早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可能成为特长生了,开设这类特长班当然很有意义。二是还应考虑创新人才的不同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探照灯式”的人才。比如钱学森先生就读北京师大附中时,兴趣就十分广泛,后来他曾多次更换研究的专业方向,而且表现都很出色,他就很像“探照灯式”的人才。北京师大附中另一位校友,大家熟知的于光远,也是多次转换研究方向的人才,似乎也属于“探照灯式”的人才。还有一种人才叫做“激光式”的人才,他们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这种人大多属于我们常说的“偏才”,或者只在某方面表现出特别浓的兴趣、较少顾及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说北京师大附中的校友张岱年先生,他在自传中曾写道:“我在北京师大附中上学的时候有很多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就看了许多哲学书籍,其中包括外文的哲学书,使我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人生和宇宙这样的大问题。”张先生27岁时就出版了《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奠定了他一生成为大师级人才的基石。

  鉴于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思考,似乎应当探讨两个相关的话题:一个是教育公平问题,一个是个性化教育问题。从政治经济、法律的角度说,教育公平具有均衡性,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但是,如果从教育的本真而言,教育面对的是有差异的、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此,让具有不同智能结构和个性的人接受同一种教育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本质上则是最大的“不公平”。从教育的视角,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应当是使不同的学生接受“各得其所”的教育,即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想,使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关于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属于“潜人才”的特点,办实验班当然是可以的,但不是唯一的办法,而应把创新人才的培养融入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形式中去。近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在集体教育中发展个性”的策略,我认为,个性化的教育不一定都是个别化的教育。钱学森等杰出人才不都是在普通班级当中成长的吗?常规的普通班是个小社会,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杰出创新人才,不一定非办实验班不可,形式应当是多样的,班级授课制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补充和发展。

  二、基于学校本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三要素

  在座的各位优秀校长所办学校大多为“幸福乐园”,极其丰富多彩。但是,凡事只有“简而易”。即“简约”才“易行”。面对培养创新人才出台的、如此丰富多彩的学校举措,我们似乎应当“聚焦”。而且,这种“丰富多彩”往往呈现出“同质性”,令人怀疑我们众多的优质学校已经出现了“高原现象”,需要有所突破。只有改变思维,我们才可能走出优质教育的“高原期”。就思维方法而言,应当倡导教育理性,回归教育本源。至于“基于学校本位”,那还需要破解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蔡晓东校长所说的、在高考指挥棒控制下培养创新人才的心理“纠结”,我们应当“聚焦”到在高考现行体制下,学校教育可行、而且必行的内容上来。据此,我试图集中阐述基于

  学校本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即核心是人格,关键是教师,保障是教学。这三项内容是互相渗透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

  1.塑造健全人格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斩钉截铁地指出:“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他是从科学史的视角高度评价了“人格”的重要性。现在的问题是,在讨论创新人才培养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性,似乎人格与个性有别。心理学界对人格的界定有很多说法,但是,严格意义的人格不等于人的伦理性,它可以包括个性,即“人格也称个性,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而且,人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到一个人的能力道德,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无所不包。――这就是刘沪校长倡导的“全人格教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个性寓于人格之中。全人格教育亦即个性化的教育,是创新人才赖以形成的基础。

  今天,我们在此纪念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应当重温他成长的宝贵经验。钱老曾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顶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呢?”但凡了解“血沃中华热土”和经历了共和国“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的人,都会为他的这番话动容!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人格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志向。这就需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使他们的志向能够扎根于现时代。

  2.教师的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一是教师的境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吴颖民校长十分中肯地指出:“不敢拔尖的教师,定然培养不出拔尖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教师,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清华附中的王殿军校长与之有同样的见解,他还进一步指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不会教和教不好。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什么样的教师足以担当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呢?这使我想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热爱是最好的导师,它永远超过责任心。”一般来说,一位老师有责任心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为何还不足以成为“导师”,还需要“热爱”呢?实践告诉人们,只有责任心的老师,他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循规蹈矩的,这虽然很好,但不一定有创造性。

  那么,“热爱”又是什么呢?――热爱是一种境界。深厚的学养是它的根基,强烈的求知欲是它内在的动力,激情满怀的探索是它的外在表现。没有这种境界,是难以培养具有创新激情人才的。实践证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需要有两个“热爱”:一是热爱学科知识;二是热爱学生。

  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所教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才能获得生命,使知识生活化,使哲理形象化。而只有“记问之学”的老师,课堂是“活”不起来的,学生是“乐”不起来的。仅仅能使学生“乐”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水平,能够抓住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是具有领域性的)。具有这种境界的教师,都很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钱老曾回忆北京师大附中的数学老师,他说这位老师出五道题,如果学生都答对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比较平淡那只给80分。如果答对了四道,但是解决的方法非常有创新,那就给100分,还另外有奖励。

  至于热爱学生,这更重要。对“导师”而言,他必须读懂每个学生。文学家冯骥才在《大度读人》中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读懂学生,“教”才能做到服务于学生的“学”,教育才能有实效。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在大力推行培养创新人才之际,几乎每所学校都在考虑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重大问题。但是,基于学校本位的、最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什么呢?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因为,学生是教师最好的学校。只有拿到学生颁发的毕业证,教师的人生才算尘埃落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应当“以教人者教己”,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经常发现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充满活力,甚至年老之后仍然“青春焕发”。这是由于贴近学生的教师将永葆“童心”,他们能够理解学生们拥有的、为成年人往往不具有的各种奇思妙想,也使自己成为一位呵护学生创新“基因”,即好奇心的良师益友。因此,北京四中的刘长铭校长常说:“名师是学生培养的!”

  3.教学质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

  教学渗透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学生参与的任何学校活动都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主阵地当然是课堂教学。

  优质学校不乏学养深厚的好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很会讲授。能够培养一大批崇拜自己的“粉丝”,学生虽然能够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但是无形之中却使灌输式教学长期占据课堂,学生的能力也难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提高。优质学校特别是示范高中,应当着力将灌输式教学逐出课堂,把研究式教学引进课堂,努力探索和创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幸福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当务之急。

  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下钱老在师大附中的学习情况,他说:“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他几乎每天中午吃了饭,就和同学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他不怕考试,也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尽管他的成绩大多为80来分,却没有影响他后来的发展,成功地使他由“潜人才”变成了杰出的“显人才”。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们获得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创新人才是何等的重要!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近日来,我参与对一位七十九岁物理教师的经验总结。该教师培养了众多具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是因为她重视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让学生自行推导各种物理公式。学生回忆这种重新推导求证公式的过程使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是当年发明这个公式的物理学家。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创造的愉悦。学生们还感到“学了物理就好像多了一双透视眼”,能够过滤出纷繁复杂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意义”。这就使学生摆脱了强记知识的烦恼,进入了把握学科思维方法的境界,轻松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拥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这无疑说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足以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在同一过程中解决!这位教师从不搞什么题海战术,使学生学习轻松而愉快。学生们则往往以研究的心态对待高考,破解难题的能力很强,致使物理高考的成绩一直位居前茅。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述这位教师培养的一位学生,近日写了一段高考纪实,他说:“高考场上的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试卷很快就答完了,仔细检查后还有时间,于是就推敲起一道大题,发现该命题本身不够严密,在常规之外应该还有一个答案完全符合命题要求,尽管常识提醒我高考的答案应当具有唯一性,但我的自信心却支持我果断地把第二个答案也写到了试卷上,注明了我的分析,并声明两个答案如果有一个错了甘愿判我全错。当时的感觉就像大将军上了战场,只为真理而战。后果虽不得而知,不过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好一个“只为真理而战”!这不仅是科学的求真精神,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节操和创新的胆识。显然,专注于引导学生押题、揣摩考官心理的“应试教育”,是造就不出这种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的。

  钱老曾回忆,当时学生考试也不是提前要做大量准备的,完全就看平时的准备跟记忆,那些临时抱佛脚的反而容易让同学们瞧不起。诚如刘沪校长所言:“高考的优异成绩。应当是全人格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必然结果。”

  创新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82-02

  1 创新型人才界定

  说到创新人才,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具有原创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表现为各行业的设计师、艺术大师、工程师、名星、传播等人员,这类人才是行业里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拥有对专业的掌控能力,还能做出独一无二产品去服务社会,他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兼备人才,而且对文化有较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把创新思想通过设计语言或策划方案等表达出来,比喻象世博会吴志强、何镜堂等规划设计专家、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师韩美林等;(2)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他们可以让创意从“空想”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他们熟悉产业发展规律、引领产业发展,他们要专门研究、分析专业市场,能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策略,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这类创意人才是既熟悉设计艺术、又懂经营、还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要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不仅需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更要站在产业的高度,提供富有创意的产品来服务社会,如象陈天桥、马云、马化腾等都是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2 创新性人才特质

  (1)极其专业和专注。这类人才不一定要非常好的教育背景,但一定很专注某一个专业领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高超的操作技能、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如些,还能有游刃有余的行走几个行业、地域之间,整合需要的创意元素,融和到专业里,形成独特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模式。

  (2)敏捷的思维方法。能对所在从事的行业发展趋势能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迅速进行决择,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非凡的胆识、深刻的洞察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

  (3)坚韧的毅力。创新意味着首创,就是破旧立新,没有前人的经念可借鉴,当然就存在风险,在困难重重时还要坚守,甚至失败了还要重来,重来还是失败时还要选择坚持,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很难实现创新的,所以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

  (4)善于学习的精神。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最新行业动态中寻找到创意的灵感,获得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找到别人没能看见的东西。

  (5)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创新型人才思维必须严密,工作态度必须务实,创新的过程是遵循科学、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整个过程必须踏踏实实,这样才能保证准确地分析、判断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完成创新实践。

  3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的终极目的是要增进人类的幸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单位等全社会参与,共同培育创新意识,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营造全民创新氛围,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创意训练。英国是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也是这个产业的最大受惠国,上世纪80年代,英国国会就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想象力主要源于文学熏陶,文艺可以使数学、科学、技术更加多彩,而不是取代它,整个社会的兴旺也因此应运而生”。英国还在2008 年2 月“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战略报告,报告确定了26 条详细行动计划和相应目标。第一条就是从儿童教育抓起,尽早发现个人的创意才能。瑞典是一个典型创新型国家,由于资源贫乏,只能通过创新才能走出困境,因此瑞典政府和民众都有很高的创新能力,瑞典政府非常重视创新,专门成立创新局,拨专项资金鼓励创新,并宽容创新失败,正是由于有这种开放的良好创新机制,孕育了诺贝尔这样的著名的发明家并培育了全民创新的基因,类似例子还有日本、香港、新加坡等。

  3.2 学校层面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更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激发出来是教育者的责任。美国兴腾科国际教育集团执行总裁马振翼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传与授,而是一种启发,好的教育要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好的教育可以让人完成之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教育应该是把所有知识忘掉之后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育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要把他的个性彰显出来。美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这得益于他们的教育体制,他们教育正是批判性思维,不是教他们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当前中国教育应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教育系体进行重大改革。

  (1)以创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校要课程设计、学习环境、教学模式、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法始终紧扣创新这个主题,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灌输到学生大脑中,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任务中。要注意学校交叉与整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要千遍一律的教学方法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要因材施材,尊重每个个体的兴趣与爱好特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3)与时俱进,建立终身教学理念。学校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外部条件。

  (4)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填鸭式、灌输式为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课题、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实验操作等过程,掌握知识,获得感悟和体验,并将感悟和体验内化为学生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体验到学习过程给学生自身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校是否能真正做到创新教育,教师是决定因素。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才能影响学生,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在教师队伍要引入竞争机制,逐步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过。

  3.3 单位层面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就是喜欢天码行空,独往独来,他们工作不习惯按部就班,不愿意墨守陈规,而常常异想天开,他们的思维方式很跳跃,思维方式陈旧是没有创意点出来的,他们有些创意可能是在不经意的玩耍时产生,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产生大量的机会和别一样情境,等等这决定了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用人、选人、管人模式有所不同。对于这类人群,要选择一种弹性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种关心、爱护、理解、宽容的良好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和留住他们。

  企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观,要使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模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改变“唯学历”而不看实际能力的人才评价取向,通过专业比赛、行业评比、资格认证、公开招聘的方法,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存在于没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的创造力就会衰退,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激励,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求知欲、智慧和惊人的毅力。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激励,是充分发掘其创新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参与竞争,而且能够超越竞争,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人才潜在追求优越的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潜在的创新力。

  3.4 家庭层面

  每个家庭要鼓励每个家庭成员创新,崇尚科学,不懂科学是愚昧的,要鼓励家人干事业、支持家人干成事业、帮助家人才干好事业。

  4 结语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自炎黄子孙不断创意的精神,只要全社会都崇尚创新,人人都想创新、事事都能创新,处处都有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创新人才培养篇9

  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底子差,学习成绩很不好,不会学习,自控力极差,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对学生关爱,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打破学生一看书就头疼,怕老师责备,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关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能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校把爱生放在了首位。我们学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学习他的“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我们借鉴高效的做法,实行“导师制”,每一名教师负责三至四名学困生,问寒问暖,问学习,问生活,问活动,对学困生的一颗爱心,不埋在胸膛里,而是擎在手上,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我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禁绝粗话俗话,不准讽刺挖苦,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推行爱心用语,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在爱的教育中,我校还积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为父母分忧解难”“ 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开展“爱绿”、“敬老帮扶”、“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过去我们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现在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第一线去观察,写出调查报告;还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放射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提前布置作文内容,让学生早找材料,让学生改变过去的作文方式和方法,做到有话可说,大胆写出标新立异、结构内容创新的文章。

  3、关注社会生活。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联系社会实际,联系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课外,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艺术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自编室内操;让学生们自编黑板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学校的《绿茵报》办的有声有色。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越野赛、搞各种创业活动。同时,我们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聘请了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这些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学分制,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培养竞争意识。

  近年来,由于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中专生源不足,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大部分是下游的学生)他们自制力差,厌学、避学,有着上网、看言情小说、好做小动作等各种问题。进入职专后,因专业性比较强,上课听不懂,更加烦学、厌学, 辍学的较多,因而我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因为分层次教学能够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力,使好学生愿学,向更高一级迈进;能使学困生听懂,学到一点知识;使学生扬长避短接受教育、发展自己。莎士比亚就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仅自己要发奋努力,而且还要方法得当,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学习的挑战。”自实行分层次教学以来,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力,教学成绩显著,辍学的人很少了,考上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今年我校有67名学生考上青岛、烟台、济南科技学院等高等学府;来学校要毕业生的单位、企业也越来越多,以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学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称赞,社会各方面的认可,特别是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职业学校会议上对我校进行了7次表扬,我校校长任曰金代表职业学校作了典型发言。

  实行学分制,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思想,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条件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能激励学生产生竞争意识,鼓励学习优秀并有余力的学生,多学知识,多拿证书,为今后的工作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使学习很差的拿到毕业证书,不必担心完不成学业,这些都提高了学生们考大学、参加工作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加强了职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授课时改变过去的只重视好学生,忽视、不管中下游学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真正实现改变,变只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变只重知识传授为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变一讲到底为讲练结合,突出知识要点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使学生一丝不苟地、独立地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求知世界,主要采取小集体活动、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设置小活动,使全体学生参与进去。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有时,让学生改编、表演课本片断,有时让学生当老师,或者拿出几分钟,让他们读优秀时文,或者举行演讲活动,这些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

  而对于那些想学到一技之长,准备就业的学生,则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本着“学校不放弃你,你也不要放弃你自己”的原则,加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善于探索,能够写出符合格式、项目齐全、用语得体的求职、应聘、记录、新闻等各类文体的文章。

  作文课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联想力,写出符合要求、语言优美的文章。评讲时,让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自己找出优缺点,打上批语,并且把优秀作文张贴出来,使大多数学生欣赏、借鉴,目的就是多给学生动手机会,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实施“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但传统的教育是压抑、束缚学生个性扼杀学生的活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焕发学生的活力。

  如何才能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管发挥出来。”我们借鉴了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采取了:使学生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晚自习自由支配,或放优秀影片,让他们进阅览室,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实践微机、建筑、机械、财会等专业内容,做到“学做合一”,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晚上的自习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支配。语文课上,不单单让学生学习课文,还让他们看《语文报》、《语文周报》《读者》等;每一个月至少都拿出两节课上阅览室,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布置的作业都是利用课上时间做完,极少占用课余时间。

  六、健全学生人格特征,保证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篇10

  论文摘要:在教改中紧紧抓住课程模式改革,构筑适应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式,以课程模式创新带动全面教学改革和学校改革,达到培养技能过硬的职业人才的办学目标。

  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职教特色所系。审视我国高职教育,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思想、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与普通院校并无多大区别,教学仍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实践教学相当薄弱,走的仍然是学历教育的老路。一些高职院校若论理论教学,比不上普通院校,若论职业技能训练,比不上技校,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改革?众所周知课程模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变为教育实践的中介,要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改革课程模式,以课程创新带动全面教学改革和学校改革。

  一、引入新技术课程、新技术实训项目、新技术教学内容

  在计划经济时代,职校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生产实际,这种弊端在技术进步速度快的市坊经济时代就非改不可了,我们应按照教学内容紧跟企业技术进步的原则,在充分调查企业新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淘汰过时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课程,新技术实训项目,新技术教学内容。如在机类专业引入《机械CAD》课程及电脑绘图员考证训练项目;引入《数控原理加工与编程》课程及数控机床上岗证考证训练项目;在财会专业引入《电算会计》及《常用财务软件》课程;在工民建专业引入《建筑CAD》及《建筑监理》课程;在全校增开《多媒体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技术》选修课,还可以请走在技术进步前沿的科技人员来校举办新技术讲座等。新技术教学内容的引入,可以大大缩短教学与技术进步的时间差,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二、开设综合化课程

  职业教育要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须用大块时间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就必须在确保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训时间。怎么办?学校应组织专人深入企业调查,了解职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精选理论课程及教学内容,果断删除无用、少用、重复、过时的课程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开设综合化课程。如在机类专业开设《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取代过去的《工程材料》、《公差》、《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等课程,将原来400多学时的教学内容精选压缩为200余学时;在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电机与控制》综合课,取代过去的《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电气控制》等课程,将学时由原来的320学时压缩为150余学时。综合化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知识面宽度影响不大,深度有所取舍,因而可以挤出大量课时,为加强实训提供了时间保证。

  三、在专业选择、教学方式、课程没置等方面“活”字当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需求千变万化,因此职教必须在教方各方面活字当头,与时俱进。1、专业分流活。传统办学模式学生选择专业是一锤定音,学生意图根据市场和个人兴趣中途变换专业非常困难。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学生的前途和心理形成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群集职业教育思想,构建“专业分流式”课程模式。如在大电类专业中,第一学年开设相同的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分流,从中分离出电气自动化、电子贴片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家电等专业。即使同一专业,根据岗位群要求,也可以分出若干不同的专业方向。如电子商务专业,在第二学年可以选择金融方向、物流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客户服务方向、供应链管理方向、企业电子商务方向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和个人兴趣及志向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灵活地选择专业或专业面向,其成才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就业对口性强。

  2、学习方式活。传统的课程模式强调学科本位,具有学科封闭、教学时空封闭、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学生难以形成认识客观世界的完整图景。新课程模式应注重能力培养,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们应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法,贯彻精讲多练原则,尽可能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3、课程创新活。为了适应技术创新和专业分流的教学需要,应在各专业普遍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有关课程分为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模块,按照各专业的知能结构、灵活选择模块。

  四、实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课程模式,一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本位课程模式,它以学科体系为导向设置课程,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其优点是易于组织教学和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缺点是弱化实践能力培养。另一种是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它以实践技能培养为导向设置课程,理论教学以实践技能培养为轴心。其优点是实践能力培养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强;缺点是实训条件要求高。比较两种课程模式,很明显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更适合职教培养目标要求。这种课程模式直接瞄准某种职业,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模式中清晰体现,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挂钩,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和继续发展打好基础。

  实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明确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标准。第二、根据职业能力递进规律确定技能训练主线。第三、确定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形成有关的课程。第四、分析课程之间的系统性、逻辑性及与职业技能训练主线的关系确定课程模式,拟定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实训时间较多,实训课与理论课学时比一般为1:1。二是把职业能力要求引入教学,使教学目的性更明确,缩短与工作实际的距离。三是将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挂钩,确保了毕业生“一书多证”,为毕业生上岗创造有利条件。四是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步开设,打好基础,既利于技能学习与掌握,又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底蕴。

  我国高职教育只有几年历史,没经验也没框框,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创新,一定能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