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5篇)

       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篇1

       本年度我们物理教研组工作,将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继续参加物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达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本学年的“周周清”

       一、工作目标:

       1、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规范课堂常规,并进一步完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

       3、对于初四,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我们物理教研组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4、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2、积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参与论文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

       (四)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我们物理教研组青年教师占了一半,为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青年教师感受到物理教研组团队的精神,我们将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建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传、帮、带外,将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创设发展平台,例如参加区级赛课活动,开设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教学研究课,从而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初四工作重点是抓好复习,迎接中考。

       三、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措施有效。

       2、认真贯彻好教学常规,对备课、听课、评课作如下要求:备课具体要求:

       (1)钻研教材,年轻教师备详案,老教师备简案,但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化解方法。重点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听课:随机听课。评课:先提意见,再提优点,并要求每位老师归纳发表新的见解。

       3、备课组认真组织好教材分析。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要从单元结构分析,到每课时的分析,并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4、改进教师作业的批改方式,要求批改要保证质量,对后进生可提倡面批,对作业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批评和表扬,以此促进学生。

       5、定期开展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尽量统一练习。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年级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6、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观摩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并采用一种新的公开课开展方式,即先确定课题、人选,再集体讨论方案,再上课、评课。

       7、对外交流。一个教研组不是封闭的研究组织,而是开放型的研究组织,一方面定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组指导、交流,扩大视野,增加教学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外出交流学习。

       8、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各项工作的书面记录及专题材料。

       9、配合学校做好阶段测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为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提供客观、公平和公正依据。

       10、认真进行质量检测与分析。备课组统一进度,对每单元要进行统一的质量监控,分析比较。同时,强调阅卷及时、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

       11、初三加强集体复习备课研究,研究中考重难点,中考方向,做好阶段考试总结工作,并集体反思总结前一阶段复习成败点,为下一阶段复习提供借鉴。配合学校月考和模拟考试,争取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使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概念、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

       2.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组、图像等物理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3.科学方法:

       (1)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方法、等效方法等;

       (2)通过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体会特殊解题技巧,即获得解决物理问题的认知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复习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形成解题思路.从高考试题看,把直线运动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进行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作为综合试题中一个知识点而加以体现.

       对能力的培养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高考将审题、画草图、建立物理图景??作为一种能力考查,学生往往忽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以及一些特殊解题技巧,因此,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解题的思维过程,让他们亲自参与讨论、交流,在这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

       一、引入

       力学中,只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及运动的规律叫运动学.这一章,我们复习直线运动.

       板书:直线运动

       二、复习基本概念

       本章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还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请大家总结:

       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并做笔记:(独立总结后,讨论并交流)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包括平动、转动、振动等运动形式.

       2.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模型.

       4.时间和时刻:时刻指某一瞬时,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

       5.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6.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涉及哪几种物理研究方法?

       二、物理方法

       1.模型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理想化方法.如:研究一个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次要因素,为使问题简化,忽略了次要因素,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叫质点.

       巡回指导:学生没有想到的,教师适当点拨.

       1.位移、速度、加速度是本章的重要概念,对速度、加速度两个物理量要从引入原因、定义方法、定义表达、单位、标矢量、物理意义等方面全面理解.

       2.模型方法.实际物理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能够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物理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如;质点.

       3.等效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这种方法称为等效代替的方法.如引入平均速度,就可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把复杂的变速运动转化为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

       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分析: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热、电等知识相比稍显枯燥,而声、光、热、电的知识不仅更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电学知识能够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因而电学放在第一学年,还有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二、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成绩目标:

       在各类竞赛中力争上游,应使各班总平均成绩处于优势地位,争取全县名列前茅。使各班好、中、差比例达到5:3:2。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和月考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8、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9、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质点的定义,研究物体某种运动时会判断其能否被看做质点,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要求能在选取不同参考系后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

       知道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体会参考系选择的重要性。分析质点运动的实例,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4)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分工不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点

       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

       会正确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并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难点

       建立质点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搜集视频:神州卫星的发射,鸟的飞行、行星的运动等运动视频

       教具:乒乓球、小车、皮球、装有金鱼的鱼缸、悠悠球、双节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由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板书本节课需要的掌握知识点(不必写出详细内容),学生举手阐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内容逐项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对疑惑问题逐一解决。

       一,机械运动

       【问题探究】——C层学生操作

       学生展示搜集的视频:神5升空

       学生活动: 1。对打乒乓球 2。秀球技 3。学生表演悠悠球 4。表演双节棍

       (设置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概念: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请大家举出生活中有关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其他例子

       二,质点

       【问题探究】——学生生成问题

       学生展示小鸟飞行视频,并生成以下问题:

       1。要准确描述飞鸟身上各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容易吗?困难和麻烦出在哪?

       2。如果我们研究它从北方的某个地方飞到南方的某个地方,需要了解它各部分的区别吗?

       3。那么如何来描述它的运动呢?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1)概念:忽略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

       2)条件: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无影响。

       3)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1)举例说明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哪些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而哪些不能被看作质点?

       2)以前还学过哪些理想模型(轻杆,轻弹簧,轻绳,光滑小球),其分别忽略了物体的哪个次要因素?

       三、参考系

       【问题探究】通过一首诗来探究参考系的选取——A层学生诵读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概念: 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择标准的其他物体。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自荐向全体学生展示

       1。回忆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诗句,并指出选取的参考系是什么?

       2。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

       四、坐标系

       【问题探究】——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展示思考结果

       生活中有关运动的例子很多,请依次举出三种运动:直线运动、平面运动、空间运动

       1)物体落地

       2)板擦擦黑板

       3)鱼在水里游

       如何准确研究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1、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分类:

       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立体直角坐标系)

       3、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学生活动:举出三个不同物体的运动,要求其需要用三种不同的坐标系描述其位置

       【自我测评】

       1、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演员

       E。参加一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在冲刺过程中

       F。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的箱子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

       H。测量子弹船过一张薄纸的时间。

       2、描述物体地运动,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

       (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取地面为参考系

       (D)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

       【小组合作学习】

       3、一深4米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口后再往上提了1米,选井口处为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是 。如果选水面为坐标原点,那么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 。

       【板书设计】(阴影部分为预习学生的板书,后面内容为上课时其他同学补充的知识点)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2、质点: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关判断

       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3、参考系:概念: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如何选择

       4、坐标系: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分类:一纬坐标系、二维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作业】《必做题》

       1。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第二节课,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2。 (1)GPS定位系统是怎样确定地面置?

       (2) 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3)在教室中建立一个坐标系,确定你坐位的坐标。

       《选做题》

       3。思考课本第13页“问题与练习”中各题,要求准确回答。

       (第1、2题为全体学生作业,第3题为选做题,要求A层学生必须完成、B层学生自愿完成、C层学生可不必完成)

       最新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篇5

       一、教学内容

       《液体的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展示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脚本,了解教学计划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