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第一篇: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第二篇:综合法与分析法(范文模版)

       课题:§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希望我今天的说课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二节的《综合法与分析法》。我想通过这节课表达一种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成长,构建高效课堂。本节说课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两部分。在教学设计部分,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为思路从以下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教材编写背景、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关于教材分析我将从……三个方向进行说明) 学情分析-------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然后从……两点来对学情进行分析)

        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是本节课的三大目标) 教法分析-------教法、学法

       (之后是从教法与学法来分析如何处理本节课)

        过程分析-------定义、范例、练习、归纳总结、作业(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五点来安排) 评价分析-------课程设计、课后感想

       (最后是对本节课的课程设计的介绍以及课后的一些感想)

       一、教材分析

       (关于教材分析首先我要讲的是)

       1、教材编写背景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应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但他们对这些证明方法的内涵和特点不一定非常清楚。本节结合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基本证明方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并归纳出操作流程图,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地、有意识的用这些方法进行数学证明,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2、教材地位与作用

       (我们知道)《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是在学习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学习证明数学结论的两种常见方法,他不是孤立存在的,这种证明方法已经渗透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等,可见,直接证明的方法在中学数学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综合法与分析法已经与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问题结合的比较紧密,这类问题重在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立意新颖,抽象程度高,更能体现高观点、低起点,深入浅出的特点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概念及思考过程、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综合法、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或把不

       同的证明方法结合使用

       (本节课的最终目标是能)从实际问题中,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定理、公理,直接推证结果的真实性,从证明过程上认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推理过程,学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实际问题,并且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内在联系(突破本节课难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有利因素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证明思想,例如初中阶段的几何证明题,高一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初步证明了一些不等式的问题,在本节课前,学习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

       学生对以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不强,三角代换、代数式的变形没有目的性,随意性较大。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知识的交汇存在很大障碍

       三、目标分析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这也是本节课重点所在),能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证题(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能力目标:通过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学习,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学习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应用这种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身心健康成长.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因为)本节课是直接证明的复习课,学生容易产生对已学习知识的轻视态度与厌倦心理,较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果教学方法、策略不合适,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采用了回顾、分析、启发、引导、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一题多解,错题剖析等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克服上述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在引导分析时,要留出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弄清。在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的同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勤动手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学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如下三部分

       1、定义引入,考点诠释

       2、演练导航,规范方法

       3、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定义引入,考点诠释

       (定义引入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意图在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综合法、分析法的定义,思考过程)

       引入:因为本节属于推理性证明,所以我以学生熟悉的《名侦探柯南》中一个片段引导学生熟悉有序的逻辑思考过程

       (看完影片后我要求学生回答从影片中都有什么收获)

       提示: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必须有证据存在,已有事实是推理的依据。

       ①学生演示例1的做题过程

       例

       1、在ABC中,三个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②教师以推理的结构重组做题过程

       (讨论教师书写结构的特点以及看到这种结构的感想)③归纳综合法定义 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方法,又叫顺推证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由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定义、定理、公理等,Q表示所需证明的结论 则框图表示为

       特点:由“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提示学生把解题过程进行综合法概念转化

       P(已知条件)Q1 1Q3P(定义)Q2 2Q 3P(定理)Q5Q6Q7Q83

       P(已知条件)Q44

       Q8QQ9 Q3总结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条件,选择方向.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第二步:转化条件,组织过程.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的语言,主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时要有严密的逻辑,简介的语言,清晰的思路

       第三步: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取

       (例2是一个几何证明题,接下来我做的工作是让学生)分析例2思考过程,写出思考过程

       (分析完之后教师提示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法)类比例1总结做题过程得出分析法的定义及流程图

       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公理等)

       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

       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得框图表示为

       特点:从“未知”看“需知”,在逐步靠近“已知” 分析法的做题步骤

       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的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2、演练导航,规范方法

       做一个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使用的例题,熟悉综合法与分析发的使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学生总结什么是综合法,什么是分析法,联系与区别)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分析法的证明过程恰好是综合法的分析、思考过程,即综合法是分析法的逆过程。混淆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易产生思维障碍,要注意两种证明方法的书写格式,否则易产生逻辑上的错误.六、评价分析

       设计意图:数学总结,教师完善.复习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特别是注意事项的总结.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是对学习知识的升华过程.防范错误于未然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见,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必要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反思:

       1、力求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动手实践、师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中一次次产生思维火花,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数学思想场所,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突破重点问题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逻辑过程,使问题自然流畅,层层递进,体现高效课堂。

       3、设计愉快的引入环节让同学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发散思维,体会推理带来的兴奋情绪,同时希望能提高同学们对生活细节的把握,为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4、本节课在课堂的把握上还是有所欠缺,引导不是很到位,这是日后我要改进的地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第三篇:分析法与综合法

       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科)学案日期:审核人: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

       ——————————————————————————————————————————————————————————————————————————————————————————————————

       2.2分析法与综合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分析法;

       2.会用分析法证明问题;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3.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综合法、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二.【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导学案问题导学部分二次阅读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2.限时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书写规范。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三.自学指导:

       证明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分为和

       2.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或出发,根据以知的定义,公

       里,定理,推证结论的真实性。

       3.综合法是从推导到的方法。而分析法是一种从追溯到的思维方法,具体的说,综合法是从已知的条件出

       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分析法则是从待证的结论出发,一步一步

       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以知条件或以被证明的事实。综

       合法是由导,分析法是执索。

       【预习自测】

       【我的疑惑】

       课中案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析法的思维过程及特点 难点:分析法的应用 二.合作、探究、展示 变式1求证

       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科)学案日期:审核人: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

       —————————————————————————————————————————————————————————————————————————————————————————————————— 例2在四面体SABC中,SA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

       为F,求证AFSC.三.课堂检测

       1.2,其中最合理的是()

       A.综合法B.分析法C.反证法D.归纳法

       ba2.不等式①x233x;②2,其中恒成立的是()ab

       A.①B.②C.①②D.都不正确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方法

       课后案

       1.已知yx0,且xy1,那么()xyxyA.xy2xyB.2xyxy 22

       xyxyC.x2xyyD.x2xyy 22

       2.若a,b,cR,则a2b2c2abbcac.

第四篇:生命周期分析法

       2.生命周期分析(LCA)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是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使组织全面了解自己的产品,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废弃处置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

       1、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

       2、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3、产品的运输销售

       4、产品的使用与回用

       5、产品的废置与再生。

       针对五个阶段的环境因素识别原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一种简单做法是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矩阵。矩阵纵栏为产品的各个生命阶段,其横栏是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表格内填写每一阶段的环境因素。具体矩阵形式如表1。

       为了对产品实现过程环境因素的充分识别,表1纵栏产品生命阶段中各阶段可根据组织产品实际情况再进一步细化。以达到识别详细,环境因素描述明确、具体。

       输入 资源(原材料)能源(水、电、气、煤、汽等)

       下一工序(半成品或产品)

       图1。过程分析法示意图

       资源 产品

       能源 副产品

       水 社会服务

       电力 水污染物

       煤 大气污染物

       土地 固体废物

       人力 噪声

       其他产品 废热

第五篇:直接证明 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直接证明之二:分析法

       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

       【探究】E为ΔABC的中线AD上任意一点

       ?B>?C,求证:?EBC>?ECB

       目标:?EBC>?ECB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分析法】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B>?C

       【分析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结论成立

       格式

       【例1】求证:当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时,圆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

       归纳: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

       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

       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

       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执果索因法)

       Qp

       1p1p

       2p2p

       3得到一个明显

       成立的条件

       …

       【作业】《同步导学》p357、8、9

       【课本】p54习题A组3B组

       2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在线阅读下载

       -01、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

       【探究】E为ΔABC的中线AD上任意一点

       ?B>?C,求证:?EBC>?ECB

       目标:?EBC>?ECB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分析法】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B>?C

       【分析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结论成立

       格式

       【例1】求证:当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时,圆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

       归纳: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

       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

       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

       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执果索因法)

       Qp1

       p1p2

       p2p3

       得到一个明显

       成立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