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党,它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有哪些区别,这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十六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一句话包括了: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奋斗理想和最终目标。

       这样表述党的性质,符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一、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政党是同一定阶级紧密相联的,是一定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成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联盟,次年制定了第一个共产党纲领――《共产党宣言》。列宁根据这个政党的阶级基础,首次把工人党的性质规定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或“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除具有一般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的彻底革命品质、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精神这些优点外,还具有特殊的优点:

       1、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不仅比中国农民和小生产者更加突出,而且在世界也是少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彻底、最坚决的革命精神;

       2、中国工人阶级分布比较集中,大多是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里,这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团结战斗,易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3、中国工人阶级多数来自农民,它与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易于和中国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革命具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为了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迫切要求组成自己的政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进入新历史时期,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阶级结构的变化,有的人对“工人阶级是否具有先进性”提出疑问,这是不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快,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大机器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阶级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改变,也推动了工人阶级的不断进步。中国工人阶级不仅继续保持传统的先进性,而且还将不断发展他的先进性。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一、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10倍,100倍,甚至更多。” 党是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我国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领导阶级地位,是由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否定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也就否定了党执政的前提条件。第二、党是以工人阶级的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党是按照先进的组织制度起来的。我们党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第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始终把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作为党的队伍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更是发展的。不能把工人阶级在历史上的先进性当作现实中的一个自然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要不断发展。阶级属性和生产力水平之间不是划绝对等号的。因此,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工人阶级要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固有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要培养、形成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的品质。良好的思想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勇于改革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主参与意识,都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知识分子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党的内在素质。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把我们党规定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对我党性质的新概括,深刻揭示了我党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本质,对于不断增强党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群众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1、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强调党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绝不是意味着排斥其他阶级和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实际是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新党章党的性质的内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党的建设必须同党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环境相联系。在历史上,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两个先锋队”的作用。这说明我们党一开始就同时肩负着阶级和民放的双重使命,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要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也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双重使命。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仅要始终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要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也只有代表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我们党才真正有资格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两个先锋队”是辩证统一整体。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者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是辩证的而不是简单的并列。因为任何政党都是阶级的代表,在党的性质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阶级性和阶级基础不变。“两个先锋队”思想强调的是党首先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不但同“全民党”划清了界限,也正确表述了党的性质和功能。党的性质不变,功能要扩大,特别是要扩大执政党的社会政治整合功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阶级基础是党所产生和依托的阶级力量,它决定着党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着党与其它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群众基础是党所代表和依靠的广泛的社会力量,是党除了自己的阶级基础之外必须拥有的力量源泉。阶级基础决定着党阶级性,群众基础决定着党的广泛代表性,二者都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由工人阶级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工人阶级革命与历史上的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工人阶级革命则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工人阶级的这种利益要求和运动目的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完全一致的。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论述和庄严地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是我们党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的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我们党历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要求。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章还规定:“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贯要求共产党员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一部中国共产党史,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忠实地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恽代英、邓中夏、刘志丹、董存瑞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是党的创始人,有的是普通的共产党员。但他们为实现党的理想和宗旨,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建国以后,又涌现出了焦裕禄,雷锋、孔繁森等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和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他们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广大群众从这些共产党员的身上看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三)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进一步提示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阐明了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既坚持了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规定,又进一步回答了这一性质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把党的阶级性、群众性和先进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把对党的组成成份的要求与对党的路线纲领的要求,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的内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坚持了这个宗旨,而且,把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与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和作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党的宗旨与实现宗旨的途径、手段进一步联合起来,从而使

       党的宗旨的实现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这样的使命和任务,同时,进一步把党的历史任务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联系起来,全面落到实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上,体现在代表和谋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所以,这一新概括,不但完全同我们长期关于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基本规定相一致,而且是把这三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和统一起来,从新的时代高度,深化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内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必考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8.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我们党必须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产生剥削的根源,解放全人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根本宗旨。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 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关于党的宗旨,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规定并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言简意赅地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建立这样的党是为了什么!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当自觉地以此为出发点来增强党性并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就是其政党的性质。政党的性质决定其政党的本质和生命,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并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作为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全心全意为之奋斗不息,使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条件、面临的新考验和挑战,对党的性质作出了新的概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的先进性或先锋队性质置根于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国的工人阶级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它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与其它国家工人阶级相比,所独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旧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之深重,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分布比较集中,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和煤矿、运输、纺织等一些工矿企业部门,这一优点使得工人阶级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而农民占了整个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及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形成、壮大和政治上觉醒,是建党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之后,始终保持着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在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辨证统一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可以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两方面理解。

       首先,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可否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较大变化、经济运行形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部分工人群众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且这种工作岗位的变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优势的发挥。他们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其次,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指党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新时期,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很多新的阶层,工人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作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江泽民在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党的群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分割。如果否认党的阶级性,那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如果否认党的先进性,也就否认了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个理论。同时,党在社会上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党的群众基础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扩大。因此,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一致的。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她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由此决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不仅要代表本阶级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明确指出,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走向成熟正是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生死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全民族的抗日中坚,全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并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解放,推倒三座大山压迫,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建党八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以实际行动表明,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前列,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当人类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时,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各个国家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来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了完成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党面临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党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并带领人民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成员就业情况的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周期将越来越短,社会身份的变化频率将越来越快。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大多数人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勤奋工作,或合法经营而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同样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理由不代表他们的利益。同样,他们当中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只要承认党的纲领、章程,自觉地为党的路线、纲领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党组织就应当向他们敞开大门,并通过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允许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意味着党员成份的多样性变化。党员成份与党的性质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性质。同时,党员成份不是影响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的党员,都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从思想上入党,这是党的一贯原则和要求。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在很久一个时期里是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党员,但是由于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思想上建党,党的特有性质和先进性并没有蜕变,党的特有的阶级基础也没有改变。

       这样做,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有信心有力量有前途的表现。因此,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会使党更好地保持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自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国土沦丧,主权丧失,广大的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也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先后进行了种种尝试,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等,但都失败了。这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能找到拯救中国和振兴中华的正确出路。历史把机遇留给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新中国取代了旧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由新民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头,虽然有过严重挫折,犯过“文化大革命”错误,但是,我们党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进行了严格的自我批评,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全世界。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心所向,也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之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进一步把握,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更趋于成熟。中国的前途、命运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最广泛地动员他们参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在这方面,我们党有自己的优势,长期以来,党与人民群众形成了鱼水关系。

       党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组织所不能代替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尤其如此。同时,改革也表明必须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从而与时俱进地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并且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性质决定并从根本上规定着党的宗旨,即立党干什么、为了谁,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在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六日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再一次弘扬了我党的宗旨。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早在一九四四年九月,毛泽东为了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张思德,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004)毛泽东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039)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党的章程。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是我们党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最高价值观。基本价值观是一个政党要达到的最基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要实现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最高价值观则是一个政党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同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即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反映和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要领导人民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就必须宣传和发动群众,把远大理想转变成坚持党的唯一宗旨的实际行动,从而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一个政党的最高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她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使命上。不同政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使命是不同的。党成立八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坚持党的唯一宗旨,是保持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和基本要求。忘记了这一宗旨,就会背离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人不怕任何困难,就怕脱离群众。如果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也就难以保持先进性,也就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成立八十多年的实践还证明,党乃至全体党员很好地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越是拥护你,从而使我们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会更强,为人民服务这面旗帜就更鲜艳,我们向党的最终目标就会更靠近。同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始终服务于中国各族人民,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高低优劣的试金石。党的一切活动,其目的和归属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二、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之上。”这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定位,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衡量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262)一百多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除开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以外,共产党没有它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利益,共产主义的利益,社会发展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刘少奇选集》上卷,P130)这些论述明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只能以此为基点来规范自己的根本立场和人生价值。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江泽民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是其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现在,人民群众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人民群众的觉悟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多样性

       变化。今天人民群众概念的外延就扩大了许多,它不再犹如过去所局限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圈内,而是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参与者、支持者和热爱者。

       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又是社会利益的享受者。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最高价值观,定位在最广大人民这个主体上,也就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没有任何价值主体能超过最广大人民群众,也没有任何利益能超过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有个体的利益简单累积,而是从整体上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正如江泽民在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所说:“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同时,人民群众的利益获得,一是要靠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根本利益的内容又是不同的。另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多样的利益并不都是根本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就应该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利益。所以,从社会结构的内容来看,只能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利益。

       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还在于实现和维护这一利益要做许多工作,要通过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唯一宗旨,十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在工作中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和安民。如江泽民所讲:“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P639)可见,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只在思想上认识党的最高价值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把这一最高价值观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实践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观。

       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党的十六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党将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决不会动摇。何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并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它同党的宗旨不是根本对立的,而具有一致性。

       同时,也得承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各经济实体的直接目标,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各利益主体的竞争会更激烈,矛盾可能会更激化,冲突会更复杂。这正好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执政党的作用,通过政府的职能,从宏观的角度去处理、化解和调控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把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调控在合理、合法、适度和有序的范围内。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因此,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和矛盾只能采用协调、疏导的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在党内外强调、宣扬“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从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上抑制或克服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弊端。这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首先,要用党的最高价值观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党员干部又是党员中的骨干力量。思想的先进性是对全体党员和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思想境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思想的先进性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扎根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不起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堕落为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我党的形象,败坏了我党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就要牢记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告诫我们的:“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其次,要用最高价值观统一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正如江泽民在二〇〇一年“七一”讲话中强调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教育我们全体党员“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江泽民:《党的十六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出版)党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是考验每一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

       最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还需要所有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积极分子时刻记住,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也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无论自己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地位,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时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在个人利益与其不一致或者发生矛盾

       时,必须以此为原则约束自己,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自愿地牺牲个人的利益,勇敢地去维护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只要牢记和坚持了这一原则,才能处理好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这是党经受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执政的考验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挑战的根本保证。

       第三节党的发展史就是保持其先进性和实践其根本宗旨的光辉历史

       一、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一个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就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经过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和创造性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卓越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历程,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历史;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豪跨入了新的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样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目前世界上最有生机活力的政党之一。

       二、八十多年的实践启示和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八十多年来,党已经成为在中国执政五十多年、拥有六千六百多万党员的大党,并且领导中国人民拥有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

       党八十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启示我们: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生机和活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应当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切实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的性质永不变色,使党的宗旨永放光辉。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十条基本经验:①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③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⑤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⑥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⑦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⑧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⑨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⑩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强调:“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其先进性和实践其根本宗旨的本质概括。

       三、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特有的革命精神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人心所向的基本点。这种特有的先锋队性质和宗旨,在党的八十多年历程中凝炼和体现成为特有的革命精神,集中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结概括的崇高革命精神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大公无私、先人后已的精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江泽民在世纪之交又把这些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迎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巨大动力。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教条出发,也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做到思想观念同客观实际相一致,摒弃一切思想束缚,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基础上把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

       第二,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就是要求与时俱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正确地观察世界,及时地觉察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践的新经验中汲取营养,改进工作。勇于创新,要求运用当代最新知识和技能,尊重科学,尊重实践,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三,迎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这就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压倒敌人、压倒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这种精神,和平建设年代、改革时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第四,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艰苦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务求实效,要求讲实话、办实事、求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忌作风浮夸,不务实际。

       第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党员的党性、人生观的核心所在。要求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任劳任怨,不讲个人名利得失,不计个人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以上“五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升华,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着其它几种精神的发展方向和实践作用。这“五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从根本上回答了新世纪的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动力问题。

       所有共产党员和一切追求入党的先进分子,要保持党性和实践党的宗旨,就必须自觉地弘扬这“五种精神”。

       思考题: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3、共产党人应当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代会修改党章性质部分比较

       十五大党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十六大党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次年制定了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工人阶级除了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优点外,由于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还具有特殊的优点: ·受压迫最深,因此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比较集中,富有组织性与纪律性,便于组织;·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量、质量、内部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全国在职职工总数已达4亿,并且每年还以接近1000万的数量在增长 ; 国有企业职工比重下降,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的职工比重上升;(这是工人阶级队伍中新的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职工比重上升,第一、第二产业职工比重下降;

       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阶级中最有文化素养的部分。

       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他们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是唯物史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面对各种奉献考验基础上,对党在新形势下应该具有的性质提出的总要求。它把党的奋斗目标、根本宗旨和执政使命融入党的性质,实现了党的阶级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第一,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本质特点和优点。

       第二,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个内在根据和要求。

       第三,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我们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把社会上其他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社会的影响力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但绝不是“全民党”。

       党要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同时,并没有抛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说明执政党不仅要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且还要扩大群众基础,二、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

       质决定的;

       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

       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主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对权力机关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团体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四个必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在思想多样、价值多元、思潮多变的今天,更显重要性和紧迫感。

       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者关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合先进文化的创作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的和落脚点

       第一,这是由党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决定的

       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追随者,必须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基本目标取向,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利益观。

第五篇:党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

       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

       本次党课的教育目的是(两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什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自觉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本讲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性质,解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组织的问题;二是党的宗旨,解决中国共产党做什么以及为谁做的问题。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理解党的性质与党的阶级性的关系、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关系。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一)政党及其性质

       1、政党的产生

       政党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自从人猿相区别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有很长一个时期是没有阶级、剥削与压迫的,这就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平等,个体依靠集体通过向自然界索取,以取得维持肌体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原始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但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直接表现是物质资料的丰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于是有了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当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了政党。此处也就揭示出政党与阶级的关系。

       所以,列宁说:“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完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政党,指的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它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阶级通常由政党来领导,它对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起程度不同的组织领导和核心作用。

       历史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托利党(主要代表封建贵族的利益)。孙中山于1894年建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组织政党的开始,后来发展为中国国民党。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在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第二年马克思恩格斯就为这个组织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这个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2、政党的性质

       从前述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党与阶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阶级,就没有政党。因此,所谓政党的性质,就是指党的阶级属性。这是政党的本质与生命。具体地来说,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党是属于哪个阶级的;二是它是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的;三是它要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而进行斗争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完整表述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学习培训,必须牢记于心的。

       2、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性质

       前述党的性质表述的六句话,前三句为一层意思,后三句为一层意思;后一层意思是前一层意思的具体化与落脚点。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性质,应该从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先进性、地位作用方面来理解。

       第一方面:从党的阶级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早出现在外国资本家开办的企业里。19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些军工企业,在那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到19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工人队伍将近10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较大的发展,人数达到200万左右。

       中国工人阶级除了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优点外,由于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还具有特殊的优点:受压迫最深,因此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比较集中,富有组织性与纪律性,便于组织;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所以,当中国的工人阶级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工人阶级认识到,要得到整个阶级的解放,必须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组织自己的政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2)现实中,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在当代,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关系和工人阶级内部结构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根本性的变化。此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全国在职职工总数已达4亿,并且每年还以接近1000万的数量在增长;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分子数量增加,科技文化素质提高,职工所依存的经

       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岗位流动加快;收入差距有所拉大。

       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中国社会先进的阶级的先进性;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中国个人阶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这些变化并没有动摇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依然是中国的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依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正如地球每天的变化并不改变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

       第二方面:从党的群众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来源于最广泛的群众性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只有同广泛的群众性相结合,才能具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注意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结合问题,每一历史时期都根据不同的任务及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失时机地把阶级要求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既有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又有来自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我们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集聚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统一的整体。始终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必要前提;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这也是党的先进性所在。

       第三方面:从党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种地位的取得是由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是在我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

       (1)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近百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康梁变法”“百日维新”也夭折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是不彻底的。历史表明,中国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阶级,但不是先进的阶级,不能担当领导的重任;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它的不彻底性,没有能力将革命进行到底。历史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别国的模式可照搬照套,全靠我们在建设和改革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只有党的领导,才能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新问题;才能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历

       史也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3)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我们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人新活力。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所谓“宗旨”,即搞活动、办事情的根本目的、意图或出发点。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任何政党都有一个以什么为宗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立、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切言论和行动所遵循的准则。

       我们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党章大法的形式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党章中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翻开党的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极为深厚的内涵,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而奋斗。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的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利益本身,就是我们党所谋求的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捞好处,升官、发财、搞特殊,而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强调同群众同甘公苦,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

       (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是主动的、自觉的、不带任何条件的、真心实意和全心全意的。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的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俯首甘为孺子牛”,而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做官当老爷;普通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真心实意,而不是做假、做秀;应该主动自觉、自愿,而不是讨价、还价;应该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

       (四)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善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鲜血和生命。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还强调:“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我觉得从以上这四个方面去理解党的宗旨,才是完整的,你才能够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到底是什么。

       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党?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3、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4、有志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应该怎样坚持和践行党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