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活动的

第一篇:语言教学活动的

       语言教学活动的“瘦身”与“回归”

       :卞丽群 发布时间:2022-06-15 来源:

       语言教学活动的“瘦身”与“回归”

       ——记一次成功的语言公开课

       一、背景:前段时间,我园开展了语言优质课的评比活动,楼建缘老师组织的大班诗歌《老鼠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合理的想象、讨论,并恰当的运用语言和动作进行表述。

       2、培养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和情趣,提高口头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懂得勇敢和智慧能够战胜困难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猫、鼠图片各一张,猫、鼠头饰各一个,《猫和老鼠》的动画碟片

       (三)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猫、鼠的图片,围绕这两个角色组织谈话,并引发幼儿进行讨论和尝试用语言、动作进行表现。

       (1)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儿歌《老鼠娶亲》,听之前,先请你们猜一猜,儿歌里要娶亲的老鼠可能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它有什么爱好?

       (2)说到老鼠,就会想到猫,猫又是什么样的?它又有什么本领呢?

       (3)猫和老鼠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教师分四段朗诵儿歌,并引导幼儿对儿歌的内容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启发和鼓励幼儿戴上头饰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1)教师朗诵儿歌第一段:“一只老鼠要娶亲,两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来吹号,八只老鼠抬花轿。”

       问题设置:在这么热闹开心的时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2)老师朗诵儿歌第二段:“老猫听了来贺喜,老鼠吓得四散逃,哎呀呀,不得了,老鼠新郎被捉到。”

       问题设置:老鼠新郎愿意被猫吃掉吗?那么它会怎么想?老鼠该怎么做才能救自己?(求饶、哄骗、搏斗、恐吓、逃跑、装死、呼救等)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幼儿相互合作,进行情境模拟表演。

       (3)教师朗诵儿歌第三段:“新郎连忙开口说:‘猫大哥,别着急,听我来说好不好?农民伯伯种庄稼,秋天来了收成好,今天你也把我种,收获一定也不少。’”

       问题设置:猫听了老鼠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老鼠能得救吗?

       (4)老师朗诵儿歌第四段:“老猫听着有道理,忙把老鼠种下地,老鼠打洞回家去,迎娶新娘真欢喜。”

       小结:碰到困难,不要轻易认输,一定要勇敢面对,智慧可以战胜一切。

       3、整体欣赏一遍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和情趣。

       4、欣赏动画,放松心情,引发延伸。

       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提醒幼儿注意听有趣的对话、看夸张滑稽的动作。

       (四)活动延伸:

       提供一定的环境和道具,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创编《猫和老鼠》系列故事。

       三、评析:

       楼老师这节语言教学活动一改过去传统观念里繁复热闹的形式,没有添加任何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环节,也没有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却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过程: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以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思路,充分挖掘语言教学的元素和特质,使幼儿不断得到提升并真正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的同时,执教者也完成了一次语言教学活动实事求是的瘦身和回归。所以,我认为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选材与目标的“瘦身”与“回归”:把握选材的正确方向,正视各领域间应有的界限,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我们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时,容易走入一个怪圈:选材要选别人没有上过的内容,认为这样才新颖、有创意。而楼老师选择的是众所周知的猫和老鼠之间的故事这一素材来组织语言活动,活动效果却非常好,正是因为她在选材上注意的不是新、奇,而是把既考虑学科本身的特点,更关注幼儿的认知特点放在了首位,《老鼠娶亲》这一内容情节曲折,富于变化,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为幼儿的思考和表达留下了足够的展示空间,这才是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的正确方向。

       为了体现整合的理念,很多老师往往淡化了领域间应有的界限,把与主题相关的各领域间的几个活动内容全部堆砌到一个具体活动中集中呈现出来,结果使活动显得复杂冗长,结果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消磨了幼儿的兴趣,也无法有效地深入和提升教学活动的层面。而楼老师组织活动的重心,始终围绕在语言教学的领域内,随着活动层层递进地深入,幼儿的活动兴趣一次次被激发,思维能力和表现力也不断得以提升。

       在活动的开始,楼老师就点出了语言活动的目标,她说:“今天,我要把快乐带给小朋友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感受快乐,表达快乐,好吗?”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她把幼儿带入了猫鼠之间斗智斗勇的有趣情节中,猫吃老鼠是天经地义,老鼠想逃也是人之常情,谁胜谁败,自在个人智慧,随着势态的变化和发展,猫、鼠的个性凸显在孩子们面前,即使在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时,她也只是提醒幼儿注意听有趣的动画、看夸张滑稽的动作,而没有提出一个个并不必要的问题给孩子们压力。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显得非常活跃,他们热烈的讨论着,踊跃地表达着,愉快地表演着,为后续的创编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教具及教学手段的“瘦身”与“回归”:不追求教具的华丽和手

       段的花哨,重视实用性。

       在以往的观摩活动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准备的教具相当丰富,需要很多人花几天功夫帮忙制作,还有的教师不管必要不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动画,光把这些教具演示完毕就需要很长时间了,哪里还有更多的精力来顾及幼儿的反应和掌握程度呢?至于教学手段,个别、小组、集体,面面俱到,说、唱、画、贴样样上阵。试想,这样一节课下来,本该属于幼儿自己学习和消化的时间还能有多少呢?而楼老师的教具就是两张小图片和两个小头饰,却演绎得有声有色,让人觉得轻松自由、简便易行又意味深远。至于她的教学手段,主要就是“说”,这种看起来“老土”的教学方法却产生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她的“说”始终引发着幼儿的思考,促使他们积极讨论、主动表达,也使教师、幼儿、教学活动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和共鸣。从而使这节语言活动的目标在快乐的氛围中实现了。

       (三)环境创设的的“瘦身”与“回归”:恰当地创设可操作性强的语言环境,充分挖掘简单材料所蕴含的语言元素。

       以往,我们也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活动的整体效果,就会煞费苦心地把环境布置得场面大、材料多,看起来豪华、精致,但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却很少提供机会让幼儿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或者由于环境、材料的复杂而占用了本该属于幼儿的活动空间,使教学观摩失去了应有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而楼老师只用了猫和鼠的两张图片和两个头饰这几样幼儿熟悉的、常用的、简单的操作材料,就恰当地创设了相应的语言环境,通过对材料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属性的充分挖掘,楼老师很好地引领、启迪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边玩边学,边说边想,边听边看,使他们在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想象不断得以丰富,表达不断产生新意,而这种结果依靠的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幼儿在活动中自身经验的积累,真正体现了语言活动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理念,真正地做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四)环节和过程的“瘦身”与“回归”:环节和过程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层层递进,流畅清晰,无繁杂累赘之嫌。

       楼老师将教学环节设计成了几大板块,使我感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而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都遵循着层层递进的原则,真正体现了教与学的层次性。在整个活动中,楼老师都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在游戏中:她的表情和动作夸张有趣,她蹲在小朋友旁边亲密地说悄悄话,她学着“老猫”傲慢自负的模样„„她始终以自然淳朴的语言为启迪,以简单的图片和头饰为索引,巧妙地引领着孩子们步步跟进的思考和表演,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也有层次地获得了更多的感性经验。

       四、反思:

       听了这节课,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该向楼老师学什么呢?语言教学活动如何更有效?我深深感到:她的这节课真正贯彻了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有所获。这节语言活动无论是内容、目标的确定和环节的设计,还是环境的创设和教具的应用,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一个“简”字,清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用的教具和教学方法、简化的教学环节和过程使教师的活动比重降了下来,而幼儿的活动比重相应上升了,他们思考、合作的机会和时间更充足了,同时也使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关注幼儿的疑问和反应,并支持和引导他们进一步得以提升。瘦身后的语言教学活动更真实、更有效、更具语言课的特质了,正应了那句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附儿歌:老鼠娶亲

       一只老鼠要娶亲,两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来吹号,八只老鼠抬花轿。老猫听了来贺喜,老鼠吓得四散逃,哎呀呀,不得了,老鼠新郎被捉到。新郎连忙开口说:‘猫大哥,别着急,听我来说好不好?农民伯伯种庄稼,秋天来了收成好,今天你也把我种,收获一定也不少。’老猫听着有道理,忙把老鼠种下地,老鼠打洞回家去,迎娶新娘真欢喜。

第二篇:大语言教学活动设计

       大语言教学活动设计

       篇一: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内容] 小狗抬花轿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画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体验小狗被老虎欺负后的心情,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活动重难点] 重点:3 难点:2 [活动准备] 一幅深山背景图,八个小狗头饰,一个老虎头饰,相对应的故事图片,一段老虎声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导入故事。

       师:用眼睛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轿子里坐着谁?

       二、播放老虎声音,引出下文。

       师:刚才老师听到轿子里传出一阵阵叫声,没听清,现在老师叫小朋友们帮老师听听是谁的声音?(老虎声音)

       师:原来是老虎坐轿子里,到底怎么回事,昨们一起听听吧!

       三、出示图片,老师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有谁呀?(老虎、小狗、轿子)

       师:今天,有只老虎,它想到山里去玩,可天气太热了,它不想走路,想坐着轿子到山上,于是请了几只小狗来抬轿子,把它抬到山上。

       师:数数有几只小狗?(8)只为什么要八只小狗抬?

       师:老虎坐在轿子里心情怎样?从哪看出?抬轿子的小狗心 情怎样?从哪看出来?

       四、看图创编故事

       1、帮助小狗想办法战胜大老虎,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聆听幼儿的讲述。

       2、为故事起名字。

       五、学习童谣

       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老师把故事编了一首童谣,我们一起听听吧!

       1、教师出示相符图片示范朗读。

       2、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读(老师音大,幼儿音小)

       3、让幼儿看着图画独立念童谣。

       4、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六、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对话、问答形式,引导幼儿说说课后感。并带领幼儿念童谣边走出活动室到操场上情景表演。

       七、活动自评

       幼儿思维活跃,能帮小狗想出各种各样战胜老虎的方法。并能够跟着教师看图并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发言积极,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附: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的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

       老虎摔了一大跤。

       篇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二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语言教育服从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大系统,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由于它又着力于促进绅儿的语言发展,因此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节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受其心理年龄特征制约。

       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幼儿对环境中的语言刺激十分敏感,并有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且以模仿的形式出现。模仿的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的成人语言,也可以是同伴的语言,还可以是电影、电视、广播中人物的语言,甚至是广告语。模仿语最多的还是最接近的成人语言,如父母和老师的语言。但是幼儿只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对象进行模 据专家研究,幼儿的语言模仿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一)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如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某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幼儿初期。

       (二)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

       如老师说:“这个玩具小兔子是软软的。”幼儿模仿说:“小兔子是软软的。”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幼儿初期。

       (三)延迟模仿

       幼儿从各种途径自然而然地接受语言,不立即模仿说出,只是隔一段时间后,或在类似情境出现时,才模仿说出相类似的语言。如幼儿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说话就是一例典型。当然,这种模仿经常不是原汁原味,已被幼儿无意识地增加或遗漏了一些。

       (四)创造性模仿

       幼儿模仿他人句子的句型或词语,根据需要更换谈话内容,这既有模仿因素,又有创造的因素。创造性模仿是整个幼儿期模仿说话的主要形式。

       二、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研究表明,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听说经验,使其语言得以较快地发展。

       (一)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心理知识表明幼儿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总是不断地在向成人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成人或者直接用语言予以回答,或者引导幼儿积极地观察,组织幼儿开展讨论、交流,寻求结论。这样,使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词语、句子,学习了语言。

       (二)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幼儿和成人和同伴在一起,说话的内容除请求外,多是为告知,而告知的内容又常常是其自身感知过或思考过、有直接经验的事物或现象。在这类交往中,幼儿的语言会得到成人或同伴及时、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趋完善。

       三、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其愉快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自由地支配自己,自主选择项目,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

       作为思维的武器和交际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幼儿的游戏进程。所以,游戏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在游戏中,幼儿初期的孩子常凭借出声的自言自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思考游戏的过程,这正是语言社会化的基础。

       与同伴共同游戏,更是幼儿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在游戏中,角色分配,内容确定,规则遵守,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统一玩法。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实际练习。另外,在游戏中,幼儿随角色而有语言对答、协调等,又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有研究表明,在集体面前说话不多或有口语缺陷的幼儿,通过游戏疗法,可以极大地改变原有的状态,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节 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内部因素,指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外部因素,指幼儿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大脑语言中枢受伤或病变的人可引起失语症。天生的聋人不能学会口头语言。所以,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是幼儿学习口语的物质保证。

       二、认知发展的水平

       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认知能力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幼儿对语音的正确掌握、词汇的丰富和正确运用。概括能力的发展,使幼儿自然从成人的语言中总结出语法规则,并进一步类推,从而使其语言符合成人语法。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幼儿能主动接受、贮存信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形成概念,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进行交流表达。总之,认知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浯言信息的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的状况。

       三、学习语言的内驱力

       兴趣和需要是人的行动的内驱力。当幼儿对学习语言发生兴趣或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并获得良好效果。如文学作品或广告语中令幼儿感兴趣的词语、句子,幼儿生活中会主动学习、练习,效果很好。

       四、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的交谈环境(氛围),为幼儿提供说话练习的机会。在成人与幼儿、幼儿与同伴间的不断交往中,可以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幼儿的发音、用词和句型、语法,帮助幼儿正确表达思想,叙述事件,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其二,是指幼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和父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无论是语音、语词、说话态度、倾听习惯,还是口语表达等,都应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五、丰富的生活内容

       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幼儿说话的源泉。因为它不仅可给予幼儿多种刺激和信息,还可以有机会交流,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始终处于说话的积极状态。所以,带领幼儿多进行参观、游览、散步、访友、谈心、看图书、看电视、看电影,以及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六、有指导的学习语言 幼儿语言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虽然依靠其健全的生理机能和自身的自然习得。但是,如果在自然习得的基础上,加深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指导工作,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人要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学习语言的特点,正确把握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各种因 素,制定合理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就是有指导的幼儿学习语言的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和方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

       根据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有关幼儿语言习得和学习语言的理论,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分为6类。

       (一)学说普通话

       指在幼儿能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进行日常交际的基础上,要求幼儿学说普通话;在幼儿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说普通话,为幼儿提供多种内容、多样活动,使他们的普通话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

       1.愿意说,喜欢说,坚持说;

       2.发音清楚、准确,努力学会普通话语音;

       3.辨别方言与普通话中同词的不同发音和不同声调,努力从方言转向普通话;

       4.注意普通话与方言中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述,学会规范的普通话。

       (二)谈话

       包括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谈话在培养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语言交际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谈双方是否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所谈的问题。谈话中互为听者和说者,要倾听对方,作出应答,说清意思,注意反馈等,为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谈话也是讲述的基础。讲述的效果不但决定于表述是否清楚、连贯,还需要考虑听者已知什么,需要听什么,怎样说别人才懂。重视培养谈话能力,可以降低讲述的困难程度。因此,要为幼儿选择丰富多样的谈话内容,使他们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1.个别交谈

       (1)注意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并作出积极应答(以表情、声音、手势、体态、词、句等不同方式);

       (2)懂得听说轮换;

       (3)主动发起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个别交谈;

       (4)注意倾听对方说的话,并听懂意思;

       (5)针对对方说的话来表述自己的意见,并使对方听懂;

       (6)耐心地把对话延续下去,集中注意询问和答话。

       2.集体交谈

       (1)积极参与多人、小组或全班的交谈;

       (2)注意倾听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提问,并作相应回答;

       (3)注意倾听同伴在集体中的发言,根据谈话主题陈述自己的意见;

       (4)针对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评价性意见。

       (三)讲述

       讲述用的是比较连贯的独白语言,要求语言内容比较丰富,语句结构完整。幼儿进行讲述通常需要图片、情景表演、教玩具等来提示讲述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帮助构思语句。讲述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事情,则应培养他们不用辅助材料,进行回忆和构思,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因此,要选择多种讲述内容和形式,使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会用几句话描述事物;

       2.描述图片上的物体或人们的动作及心理活动; 3.讲述自己的经验(亲身经历的过程);

       4.讲述图片所表现的事情(重点在事物间的关系上);

       5.讲述图片内容所发生事情的过程(并利用想像补充完整情节);

       6.能理解多幅图片间的联系及表现出的情节,并会进行连贯讲述。

       (四)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关系的重要经验。可以由教师先用口语对图书中的物体及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进行命名、描述,逐渐地讲述图书中的情节,再向朗读文学发展,让幼儿边听边参与说,最终使幼儿达到对熟悉的图书能独立地边看边自言自语地说内容或不出声地默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翻阅图书、辨认物体、理解情节以及懂得口说的和书上写的字之间的关系。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具有丰富内容的各类图书,使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能注意看画面,听成人讲;

       2.根据画面内容回答成人的提问;

       3.注意倾听成人讲述画面的情节;

       4.看着画面会自言自语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5.能集中注意力倾听成人朗读图书中的文字;

       6.爱看书,会按顺序翻书面,爱护图书。

       (五)欣赏文学作品

       包括聆听和朗诵、表演两大方面。可先由教师朗诵儿歌,逐渐养成幼儿爱听文学作品(成人直接朗读或放录音)的习惯,从而提高积极主动吸收成熟语言信息的能力。因此,要为幼儿创造欣赏内容、形式不一的文学作品的条件,使幼儿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聆听文学作品

       (1)能注意听成人朗诵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2)通过反复聆听,养成对文学语言的爱好;

       (3)能在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成熟语言;

       (4)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想像力。

       2.朗诵、表演文学作品

       (1)跟随成人朗诵作品中的对话;

       (2)参与成人朗诵作品中的对话;

       (3)用动作、表情等参与朗诵,表现情节;

       (4)会分角色用道具来表演文学作品。

       (六)学习英语

       是指幼儿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启蒙幼儿初步学习第二语言。教师可以听说训练为主来逐渐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步形成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产生听说英语的兴趣;

       2.会说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句(词);

       3.有用英语交际的欲望和积极性;

       4.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高对英语的敏感性。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为发展幼儿语言创设条件和

       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在对人、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有时,也可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来示范。

       示范模仿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的规范语言应包括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并且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能运用规范语言,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

       2.语言教育中幼儿不易掌握的新的学习内容,教师重点示范。如难发的音,新词句的朗诵,要求幼儿学会的故事对话,连贯的讲述等,要多示范,使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表现,要善于发现语言发展好或语言能力提高快的幼儿,让他们做示范者,为同伴提供模仿学习的样板。

       4.要妥善运用强化原则,随时鼓励幼儿正确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并给以强化;要及时指正其错误。严格避免误用不正确的语言或一味挑剔错误的两种极端做法。

       (二)视听讲结合法

       这是以观察法结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方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录像、图片、图书、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是指教师用语言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领会;“讲”是指幼儿自己讲述。这三方面要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视、听”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学习讲述、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有效方法。

       视、听、讲结合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提供的讲述对象,应该是幼儿经历的、熟悉的、符合幼小认识特点的。

       2.教会幼儿观察讲述对象的方法,给幼儿留存一定的观察时间。

       3.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启发性,能启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构思,有利于幼儿组织语言,进行连贯讲述。

       4.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水平,提出独立讲述或创造性讲述的要求,但讲述内容要紧扣主题,想像要合乎情理。

       (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和丰富幼儿词汇、学习句式的方法。众多的幼儿语言游戏,正是运用游戏法的具体体现。

       游戏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编制游戏。目标要明确,规划要具体,便于幼儿理解,达到训练语言能力的目的。

       2.在运用游戏法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教具或学具。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减少直观材料。

       3.对于个别发音不清的幼儿,可运用游戏进行重点帮助,使他们在有兴趣的活动中,轻松地进行强化训练。

       (四)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头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表演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声调、韵律、节奏、速度等进行诗歌朗诵表演。

       2.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对话及体会角色心理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有的故事的叙述部分也可由教师讲述)。篇三:大班语言:快乐的小屋(教学活动设计)大班诗歌:快乐的小屋

       执教人:刘方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同伴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仿编诗歌。

       3、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并有表情的朗诵诗歌,体验同伴共同努力的快乐。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快乐的小屋》、背景图“小屋”。

       知识准备:丰富幼儿对萤火虫等动物特征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通过歌曲《幸福拍手歌》,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请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导语:①小朋友快乐吗?②什么事情会让你们快乐?③我们做什么事情会让别人快乐?④快乐时你想做什么?

       二、借助诗歌角色,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小屋的背景图,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感受诗歌快乐的意境。导语:①这里有一间什么?跟你见过的小屋一样吗?这间小屋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2)以“快乐”引出话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间美丽的小屋变成一间快乐的小屋吗?”(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讲述。)

       二、欣赏课件,理解并学习诗歌,感受小动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幼儿欣赏诗歌,了解诗歌的角色。

       导语:是哪些小动物想办法把小屋变成了快乐的小屋?它们分别做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2)再次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导语:小动物们想了哪些好办法来装扮小屋呢?(结合课件和图片进行诗歌欣赏)

       (3)分析诗歌形象特征: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分析诗歌中某些形象的特征:为什么萤火虫给小花屋点灯,而不是蜘蛛点灯?进而分析“纺织娘弹琴”,“蜘蛛织窗帘”;“蛐蛐唱歌”等等,让幼儿感知诗歌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敏感性。

       三、完整欣赏诗歌。

       (1)播放课件,孩子欣赏诗歌,体验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结合背景音乐,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挖掘诗歌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同伴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

       导语:①大家都说什么?②为什么说这是一间快乐的小屋?(动物们发挥特长,共同建造的)

       四、仿编诗歌。

       导语:①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造小屋?②我们还可以怎样装饰小屋?③我们会给小屋请来哪些动物朋友呢?④我们的小屋是一间什么样的小屋。”

       五、活动的拓展: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用语言、绘画等形式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快乐小屋”。

       附诗歌: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花屋,萤火虫给小花屋点亮了灯,小蜘蛛给小花屋织好了窗帘,小麻雀在屋旁种上了花草,纺织娘来小花屋弹琴,蛐蛐到小花屋唱歌,小蚂蚁手拉手,跳起了圆圈舞。

       大家都说,这真是一间快乐的小屋。

第三篇:语言教学活动案例

       集体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案例

       语言活动:沪语儿歌——比尾巴 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乡土文化教育是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结合日常生活,开展以方言为载体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更好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认知家乡的独特文化,结合班级中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我在日常活动中已经逐步开始引导孩子们学习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简单的上海话。在活动中观察发现孩子们对于学说上海话特别有兴趣,无论是本地孩子还是个别外地孩子都能够较快学会。鉴于上海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我根据“阿拉上海人”书中收录的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照来指导孩子们学习。目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常用的上海方言词汇,所以是开展“沪语儿歌”集体教学活动的时机了。考虑到幼儿的可接受性和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游戏性,我选择了“比尾巴”这首儿歌开展教学活动。活动名称:沪语儿歌——比尾巴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学习用沪语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培养幼儿学说上海话的兴趣。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猴子、公鸡、孔雀、鸭子、松鼠、兔子。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小动物

       1、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尝试用沪语说一说这几个动物的名称。

       3、鼓励幼儿用沪语说一些其它动物的名称让同伴来用普通话翻译。

       二、小动物的尾巴

       1、引导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孔雀的尾巴像把扇子。

       2、鼓励幼儿尝试用沪语来说一说动物尾巴的不同样子。

       三、学习沪语儿歌——比尾巴

       1、指导幼儿将儿歌中的一些字、词的沪语发音练习正确。

       有关字、词:尾巴、啥人、长、短、像、把、伞、扁、弯、扇。

       2、学习儿歌

       儿歌内容:比尾巴

       啥人尾巴长?猢狲尾巴长。啥人尾巴短?兔子尾巴短。啥人尾巴弯?公鸡尾巴弯。啥人尾巴扁?鸭子尾巴扁。啥人尾巴像把伞?松鼠尾巴像把伞。啥人尾巴像把扇?孔雀尾巴像把扇。

       3、可以引导幼儿用问答的方式来反复进行练习念儿歌。

       4、鼓励幼儿试着边念儿歌边适当加入一点动作增加一点趣味性。

       5、引导幼儿在来园游戏“小舞台”中表演所学的这个儿歌。

       活动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们对于学说上海话特别有兴趣,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虽然班中有部分外地来的幼儿,但是他们也可以在活动中较轻松地学会一些简单的沪语。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引导他们看看说说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帮助他们较快理解儿歌内容。在活动中老师尽量让幼儿先试着将普通话内容让幼儿用沪语来说,这样一来为幼儿提供了尝试和表达的机会,他们说对了给予肯定,说错了给予纠正,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然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主动进行学习。在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的小动物图片都是我自己设计绘制的,看来孩子们很喜欢,对于帮助他们理解儿歌内容也起到了作用。

       第一次开展沪语儿歌教学活动我借鉴平时的儿歌教学方法看来还是可行的,无论是普通话教学还是沪语教学都是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根据幼儿语言学习活动中的可接受性和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游戏性这些特点只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一定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开展以方言为载体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更好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认知家乡的独特文化,结合班级中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我在日常活动中将继续引导孩子们学习一些沪语儿歌和相应的游戏。

第四篇:主题教学活动--语言

       耳朵上的绿星星(中班语言主题教学活动)

       2022级学前教育1班 02号

       杨丽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感悟故事中所传这的友爱情感。

       2、丰富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和欣赏故事内容。

       活动重点、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感悟故事中所传达的友爱情感。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故事录音带;

       2、教具:小草、玫瑰花、萤火虫、星星头饰;小松鼠指偶等;

       3、画有小松鼠图像的画纸(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画笔若干。活动过程:

       一、提出疑问,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好!你们爱自然么?你们是怎么跟自然做朋友的呢?

       小松鼠:小朋友们好!(小松鼠由指导老师扮演)

       师:哦,是小松鼠来了,咦,小松鼠你的耳朵上怎么还有星星呀?星星不是在天上吗?这是怎么回事?

       小松鼠: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请听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第一遍故事。师:孩子们,你们说这个故事名字叫什么?(〈耳朵上的绿星星〉)师:小松鼠,我们的孩子说得对吗? 小松鼠:对!

       师:那么,萤火虫为什么跑到你的耳朵上呢?

       小松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请你们看看我带来的图片吧!师:哟,小松鼠还给我们带了好看的图片,让我们快来看吧。

       三、播放课件

       请小朋友欣赏,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1、播放第一部分a、小松鼠上台表演节目,他想怎样来打扮自己b、小松鼠打扮了吗?(没有)为什么c、这件事情让谁看到了?(萤火虫)萤火虫怎么说的?它为什么说小松鼠真好?d、小松鼠没有戴用草编成的帽子、也没有戴用花编成的项链,那他是怎样去参加音乐会呢?

       2、播放第二部分a、晚上,小松鼠是怎样参加音乐会的?b、是呀!小松鼠一点也没打扮,可是幕布一拉开,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他们看到了什么?c、孩子们,你们说,为什么萤火虫跑到小松鼠的耳朵上呀?(帮助小松鼠)为什么萤火虫要帮助小松鼠呢?

       3、假设提问:如果小松鼠戴上了小草编成的帽子,用玫瑰花编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去参加音乐会,那是不是很美呢?(很美)可是花园里没有了绿绿的不草、红红的玫瑰花,那花园还漂亮吗?是呀,你看,小松鼠并没有只想着自己,它还想到了别人。那我们小朋友如果来到花园里,会不会用小草编帽子、用花编项链呢? 小松鼠:我们一中幼儿园的小朋友真棒,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师:哎,小松鼠,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仅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而且还都是小演员呢!小松鼠:是吗?那快表演给我看一下好吗? 师:孩子们,好吗?(好)

       四、表演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进行表演。

       五、结束活动

       师:小松鼠,我们表演的好吗?小松鼠:太好了!我真想和你们一起表演节目!师:好,那我们就带小松鼠起到草地去表演节目吧!延伸活动:

       幼儿自制图书展,相互欣赏与评价

       附故事:

       绘本《耳朵上的绿星星》

       一天晚上,大森林里举行音乐晚会,小松鼠要到台上表演唱歌。小松鼠来到花园里,它看到了绿草,小松鼠想:我用小草编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一定很美。小松鼠刚要去折小草,小草叫起来:“不要!我怕疼!”小松鼠没有摘小草。

       小松鼠又看见一朵红红的玫瑰花,它想:我用玫瑰花的花瓣,把嘴唇涂得红红的,一定也很美。小松鼠刚要去采玫瑰花,玫瑰花喊起来:“别采我,被采我,我怕疼!”小松鼠没有采玫瑰花,它回家去了。这时候,躲在一片树叶下的两只萤火虫看到了这一切,它们说:“绿绿的草,是我们玩耍的地方;红红的玫瑰花是我们睡觉的地方,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它真好。”

       小松鼠回到家,心里直发愁,它想:我什么也没打扮,去参加音乐会,一定不会显得漂亮了。

       晚上,月亮出来了,小松鼠去参加音乐会了。

       小松鼠走过小草的旁边,又走过了玫瑰花的身旁,这时候,两只萤火虫轻轻地飞了起来,悄悄地跟着小松鼠。

       森林音乐会开始了,第一个上台表演节目的就是小松鼠。幕布一拉开,台下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小松鼠今天晚上真漂亮呀!它的两只尖尖的小耳朵上有两颗绿色的小星星。啊,小松鼠从来没有这样漂亮过。

       小松鼠的歌唱得那么动听,把漫天的星星都唱出来了,眨着眼睛静静地听。谁也没有看出来,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就是两只萤火虫。连小松鼠自己也不知道。

第五篇: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怎么设计

       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语言活动1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资料,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样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之后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样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透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中班语言活动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蜗牛)

       2、请小朋友说一说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你捉蜗牛时,蜗牛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

       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

       (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附故事:懒懒的小蜗牛

       一天,乌龟和蜗牛去旅行,乌龟累了就趴在地上睡着了。懒惰的小蜗牛却悄悄地爬到乌龟的背上。乌龟醒来,找不着蜗牛,以为蜗牛早走远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赶。蜗牛在乌龟背上舒服地睡着了。走着走着,乌龟看见前面有条河,它想洗个澡,就爬到河里。蜗牛也被带到河里。蜗牛急忙大叫:“救命啊!”乌龟连忙把它救到岸上,对小蜗牛说:“多危险啊,以后不能那么懒了哦。”

       中班语言活动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习朗诵诗文。

       2、激发幼儿产生联想,丰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风、云)

       2、各种白云卡片、白云头饰,篮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教师:我说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云彩)

       二、看云彩

       教师:跟老师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跟小朋友说一说像什么?

       小朋友说一说平常你见过的云彩还像什么?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哪个的?(风)

       三、教师朗诵诗歌

       1、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仔细听一听,诗中都是说了些什么?

       2、老师边说边表演

       提问:谁来说一说诗中都是有什么?

       四、请小朋友看一段动画,想一想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1、谁知道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

       2、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那么风儿有本事是什么意思?

       (风儿有本领,又能耐能吹得云彩变成狮子、小白船、还有胖娃娃)

       五、请小朋友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云彩变成了什么?

       1、云彩变成了什么?(小白船)

       从你的小椅子底下拿出小白船,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跟录音一起说一下这段诗文。

       六、请小朋友在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说了些什么?

       1、云彩变成了什么?(大师子)

       学一学狮子的样子。

       2、请小朋友跟录音一起说一边。把狮子放回小椅子下面。

       七、请小朋友再听下一段诗文。

       1、拿出图片,看胖娃娃带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动作?谁见了笑嘻嘻?

       2、听录音一起说一边。

       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说一边诗文好吗?

       八、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咱们分组说一边诗文。

       1、拿小白船的说小白船那一段,拿狮子的说狮子拿一段……与孩子一起说,请小朋友把图片放回家。

       2、刚才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想表演了,现在请小朋友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一边。

       小朋友说的好表演的也好。

       3、快看一片小白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瞧,它变成了什么?(小白兔)

       说一说小白兔长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图片画的什么?跟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4、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

       5、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头饰,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白云在空中是怎样飘来飘去的。

       6、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变成什么?等老师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就接着变成他的样子。

       7、来咱们先试一边,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变成了什么?(小鸭、小兔)

       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4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圆形卡片、蜡笔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看课件)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表情,看了哪个表情能想到快乐的事情?

       2、拍照:小朋友甜甜的微笑

       让我们一起来微笑,老师给你们拍张照片好不好?

       二、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猴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鸭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什么?

       小蜗牛听了小兔他们的话,可着急了,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2、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

       3、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4、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5、师总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四、延伸活动:制作“微笑”标志

       1、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大家,那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微笑做成标志也来送给你的好朋友?

       2、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班语言活动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怎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