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第一篇: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我去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稚嫩的年轻语文教师,下面,我根据自身的年轻的经验谈谈一名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是授业解惑者。师者,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教会学生阅读、写作,进行口语交际。

       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是传道者。不光要教会学生念课本、考试,更重要的是传扬道义,宣传正能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

       再次,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使其逐步认识的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为孩子将来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认为,以上三点是语文教师必须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做到的。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可以认为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二篇:语文教师重要性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语文 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语文教师是非 常重要的。下面分三点浅谈以下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分析题目时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后悔语文知识太少了。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其次,语文老师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得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老师会交给学生许多生活常识,教会他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真谛。可以说,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终生的。语文老师决定着孩子以后生活的高度。

       再次,语文老师,是学生的导师。语文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挚友,最富有人文情怀,最善于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百利无害。语文老师,能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语文老师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人格方面,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和引导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数学与语文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举一个浅显的例子:面对“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2只,还剩下几只?”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说3只,那就是数学课;如果学生回答道:“一只也没有剩下,因为它们是一家子,猎人打死的是父母亲,这样三只小鸟就一只也活不下去了。”那就是语文课。数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科学文化”,不管课本再怎么变,数学中的一些知识是不会变的,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圆的面积等于S=π*R*R,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养成的是一种理性精神。语文则属于一种“人文文化”,更侧重的是感性认识,如人世间的爱恨冷暖,生命的短暂与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与悲欢„„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不凡的谈吐,流畅的文笔,与人交际的艺术,都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和数学老师比起来,对语文老师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首先,语文老师知识要渊博,自身素质要过硬。要倒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具备一桶水。从一桶水里倒出一杯水才显得充实、丰满。精湛的教学艺术,优美的文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语文。

       其次,语文教师要在课中点滴渗透,时刻育人。语文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些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社会,与社会接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心国家大事,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总之,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良好的教育道德品格,拥有高尚的师德;掌握全面的教学专业知识,拥有高深的师才;具备纯熟的教育教学能力,拥有高超的师艺。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第四篇: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特点谈谈你对语文教师重要性认识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有两性,一是工具性,一是人文性,它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意味着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语文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还有爱读书的习惯,掌握必要的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技术手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积极参与语文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高度敬业的精神,一颗热爱教学、关爱孩子。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倾听者、引导者、创新者、参与者…… 首先,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协调者。

       语文学习可以为其他各科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不管是数学、科学还是品生,甚至是英语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又能引领学生正确地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协调好语文学习和各科教学的关系。其次,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

       一、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比较关注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对同伴的发言,就不太愿意“侧耳倾听”。由于没有对同伴观点的倾听,往往导致学生们的发言没有多少联系,没有观点的交锋,没有思维的碰撞,这种现象暴露出学生倾听能力的缺失,令人担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

       二、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思考在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要积极地诱导,经常地训练,反复地培养,逐步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养成思维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另外,语文教师对学生品格、道德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为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一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它们既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又能通过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格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其中的契合点,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地区:晋城市沁水县 姓名;侯三霞 班级:沁水县东关小学

       一、请简述2022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答:基本内容是: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核心与灵魂: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22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答:我认为胡老师砸手机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有点过激。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配备手机是相互及时联系的需要,初衷是好的,然而,贪玩且自制力差的学生,未把手机上的一些先进功能用于学习,而是用于消遣,这就产生了弊端。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加以引导,多沟通,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用手机,而不是简单一纸禁令,让学生不去接触先进的科技产品。“屡教不改,便一砸了之”的做法其实不妥。从法律角度讲,老师无权损坏学生的财物,甚至连没收学生手机的权力也没有。虽然老师砸学生手机后收到的“成效”是客观存在的,但若以此判断该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未免太过片面。因为老师“一砸了之”不仅切断了双方沟通的前提,而且这种无法律保护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对他们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产生错误的引导。从长期效果上讲,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强行遏制,远不及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时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爱能转变一个人。转变人的方式有很多,仇恨、妒忌、虚荣、冷漠等等也可以,但他们带给人的是痛苦,是一种发泄。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是让人追求知识、真理、幸福,只有用爱才能春风化雨般地进入孩子的内心,带给他们知识和快乐。”的确是这样的,在我从教20多年的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点,记得有一年我刚接到的三年级班中有一位失去母亲的孩子,一次上课时我发现这孩子萎靡不振,就走过去用手轻轻摸了他的头一下,很烫。于是我赶快把孩子带去看医生,医生说需要打针,我很自然的抱着他并安慰他不要怕,打完针有拿了些药,我把他领回我的住宿给他倒水吃药。等他病好后,我发现这孩子变了,学习特别的认真,做事也十分的积极。直到在一次作文中我才知道,这些改变都与我的关爱有关,孩子在文中这样写到:“我生病了,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特别是老师抱我打针时我感到非常的温暖,我好想喊她一声妈妈。我的老师太好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我的老师妈妈。还要像她一样去关爱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孩子。”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的: “ 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有理智。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关爱要公正、要坦荡,不偏袒和包庇任何一位学生。“教育是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和而严厉的、热爱美好的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们。”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首先,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其次,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三是对学生不仅做到爱得得体,也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爱学生,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该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去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积极向上地、幸福愉快地生活。

       总之,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四、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人事。

       答:本案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品德形成加以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落实到具体案例中他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

       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不再只重所谓的“结果”。设计体现出了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设计,一方面是宏扬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见的意图,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

       2、在合作学习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小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交流,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健康成长。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不能被“神圣化”。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赏识者,不是教育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有人说:由于现行教育评价的终极标准——高考没有变,所以素质教育就很难切实开展。作为一线教师你对此如何认识,列举你自己推行素质教学或者你观摩的一课堂教学案例。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

       素质教育乃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走出主知主义的围攻羁绊,摆脱功利的束缚,实施价值引导,培养个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转型期的一种主导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目的性价值标准,兼顾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标准,具有稳固的社会合理性。我们探求素质教育的真义,必须突破传统知识论的研究方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回到教育的真实世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领悟素质教育的本真意义,合理地把握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内在动力,以使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在坚实的本真基点之上。

       推进素质教育的案例

       在前不久执教〈〈熟能生巧〉〉最后一课时时,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熟能生巧’的意思,就是熟练了就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B生说:“我知道武士有‘百步穿杨’本领,卖油老翁有从铜钱孔中注油,不沾湿铜钱的本领。我觉得他们真了不起。” C生说:“我知道武士很骄傲,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故意买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一点我觉得卖油翁做的比武士好。我喜欢老翁。”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C不一样,我喜欢武士。因为武士身强力壮,他的本领能保护自己,保卫国家。而卖油翁的本领却不怎么样!我觉得武士比卖油翁厉害。”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买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接着,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能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我觉得武士厉害,因为卖油翁年纪大了,书上都称他为老翁了。如果让他去拉弓射箭,肯定是不行的,人老眼花,一定射不准箭。”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卖油翁厉害。如果让武士去注油,肯定会把油滴在铜钱上。”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武士年轻,还可以在学,而老翁胡子都已经白了(从书上插图中看出来),不可能练成武士那样的本领了。所以,我觉得武士厉害。”

       又有一生说:“我觉得老翁厉害,不但注油的本领高,而且人也很谦虚,不象武士那样故意炫耀。”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厉害了;武士和老翁的本领又是怎么练就的;老翁是在告诉武士,他比武士厉害吗;„„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武士的年轻和老翁的年迈上去比较,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插图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是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请分析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放到了儿童成长的第一位,你对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认识。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许多父母感叹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教孩子学这学那的时间,所以总感觉自己的宝宝比不上别人的。可专家表示:评价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能由专人施教决定。如果父母们能将教育融入生活,孩子一样能飞快地进步。

       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父母的教育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品德教育,时时处处

       当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看到门旁盛开的鲜花,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闻香不香。这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他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摆摆手说:“花儿是给大家看的,摘花不对。”来到熊猫馆,让孩子看看熊猫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见了大象,讲一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子有什么妙用。来到水禽湖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子和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仙鹤。看到有人投打小动物,问孩子他们对吗?咱们怎么办?喝过饮料的瓶子、剥下的果皮,叫孩子扔进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苛薄一点说,孩子的未来是由父母给予并教其创世的!父母教会孩子仁义,那么孩子的未来世界也将是充满了情意的温馨世界,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令其深谙父母的富涵的爱,将来孩子才会在能够自维生命的基础上加倍珍惜其所得到的一切,孩子一旦懂得了珍惜的含义,此时,作为监护人的我们,才算是为孩子们留下了第一笔财富,应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并非每位家长都能做到并留给孩子的财富!

       教育孩子就像伺弄花木一样,我们一定要适时培好底肥,及时剪下不适宜留置的枝丫,以保证供给生命的营养不被浪费,且可适时地供应养分,而我们的孩子,一生之金季正是糼时——(0-7)岁,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道理,我们能够为宝贝做的事情正是0岁前的准备,0岁后的付出与培养,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宝贝收获的将是无以计数的优点,优点多了集合成线,线多了集合成片,最终造就了近乎完美的形象,那时那刻,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将成为一种资本,且是可获得多倍收益的可行性投资,待孩子成就时,便是我们成就时,——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那时我们才是真正的不娱自乐呀!所谓今日的苦换来明日的甜,而今昔的舍弃宝贝求一时安逸的做法,正所谓的“今日的福”正酝酿“他日的祸”呀!所以,家长一方面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辨别社会中的是是非非,同时家长还要检点自己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七、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请结合所学谈一谈终身教育的理论依据。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对教师的作用必须加以根本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所发挥的作用在重要性和影响两方面都将消失;由于他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这项任务移交给技术媒介,就尤其如此。另一方面,他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将要加强。人们不久就会承认这样的情况令人难以置信,即象孩子这样宝贵的具有各种性格与希望的教育对象,竟然听任个人——教师去安排,而这个人却不具备完成这项棘手的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对孩子拥有这么大支配权力的成年人没有能力去理解孩子、理解情况与他相同的人,不去知道而去裁决,不去找出在每个人身上的长处而是去惩罚他们的每个缺点,这种情况难道是可以想象的吗?所有这些要求彻底的理论与实践准备,包括普通心理学和智力研究以及在整个社会的广泛意义上和在集团社会学的狭隘意义上的社会学。这里所需要的是,为了使教师完成其任务,要立即开展对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低程度的培训,以便消灭浪费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终身学习”条明确指出教师应:„.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请谈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它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如何。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李政道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如下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即专博相济,一专多通,广采百家为我所用。②层次性原则,即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从低到高,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没有基础层次较高层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高层次,则显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层次都不能忽视。③比例性,即各种知识在顾全大局时,数量和质量之间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则应根据培养目标来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识结构的组成就不一样。④动态性原则,即所追求的知识结构决不应当处于僵化状态,而须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这是为适应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课题和领域、职业和工作变动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九、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班主任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宽容学生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前提。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未成熟或待发展,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育的宗旨就是不断纠正这些错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这是其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道德评价标准往往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坚强的意志品格尚未形成。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就是“无知”,这也是其缺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犯错,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改正,很多时候人不犯错误就根本意识不到错误的存在,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是教师爱的体现,是了解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宽容本身就是教育,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教师怎样宽容学生的缺点呢?

       (一)认识上宽容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学生和自己过不去,而应该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有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找学生犯错的根源,不去理睬,学生自己就主动改正了。有的时候,学生的小毛病和错误总是一犯再犯,或者学生偏偏在教师刚强调某个问题之后就“闯红灯”,甚至恰恰在教师认为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地方或时间出了“乱子”,弄得教师进退两难、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当着教师的面信誓旦旦地保证改正错误,决心很大,可实际行动又跟不上,边改边犯、时好时差、犯冷热病。这时,教师不能认为此学生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对学生彻底失望,一定要克制愤怒的感情,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认真调查分析,做到思想认识上宽容,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态度上宽容

       对学生所犯错误性质较为严重,或者本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态度“恶劣”而放弃宽容。学生的认识水平、个性、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冷静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思想根源。对于那些较为顽固、甚至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也必须控制情绪,即使学生犯的错误有损教师威信。因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已成为习惯,需要较长时间来转变,一定要做到冷静宽容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三)时间上宽容 部分学生缺点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可以想象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或拖拉等)是否短时间就改正了。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改正错误。对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应尽可能在课后处理,而对公众场合发生的问题,则尽可能个别处理。

       (四)条件上宽容

       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价钱”,给他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学生既然和教师“讨价还价”,说明他已认识到了错误,应该给他改正错误以更大的余地。同时,这样做也是保护学生自尊的有效办法。

       (五)要求上宽容

       “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学生总是有差别的,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对其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些学生教师认为“响鼓还要重槌敲”,要求自然可以高一些,但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或心理敏感的原因,对其要求可以灵活一点或放松一点。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公平地对待学生,真正地促进其发展。

       (六)处理上宽容

       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应当讲清楚,严肃批评,但处理时则要视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初犯或情况比较特殊,或事后认识较好,有改过决心的,尽量做到从轻处理,或不作处理。因为对学生的处理也是教育,目的是防止旧病复发,对一些思想顽固的学生,经教育一时能改正三分的,就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对部分学生犯错误的宽容绝不是放纵、姑息,而是给这些学生创造最大改过的机会,使其能尽快、彻底、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

       十、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两学生交头接耳,便喝令学生停止说话,并令两学生相互拧脸蛋以示惩戒,下课后,学生以教师体罚学生为由前往教务处申述,教师解释“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请结合所学对案例中教师在教务处的解释进行分析。

       惩戒和体罚是明显不同的,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体罚则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教育中的惩戒是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不伤害其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或强制性纠正措施,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在教育教学中,由于体罚是不科学、不民主的有害的惩戒儿童的教育方法,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体罚、慎用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