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及原因

第一篇: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及原因

       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及原因

       目前,部分农村党员党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弱化,政治热情退化。

       2、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弱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把光荣感异化为“面子”和“身价”,异化为一种索取的权力和要价的“砝码”;有的党员则把缴纳党费视作“背时”、更乐于亮出的是这个身份、那个称号。与之相伴的是,有的党员忘却了对党组织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3、党员的宗旨意识、奉献精神弱化。有的党员在工作中沾轻怕重,只想别人多为自己服务,不想多为他人服务;取得一些成绩,就想得到组织的“回报”,遇到一点困难,就回避退缩,或者怨天尤人;在个人的名和利上,斤斤计较,就是占不了便宜,也决不肯吃一点亏,否则就耿耿于怀、消极以待,甚至向组织吵闹;即使属于正常的政策执行,只要觉得与自己的利益愿望有距离,就会以各种理由规避或“变通”。在这些党员头脑里,“不贪不占”就是党员的标准,而“牺牲奉献”只是“过时的”口号。党员意识淡薄的原因,从社会环境分析: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新发展,西方文化在我国影响了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党员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扭曲。三是在深化改革中,一些党员因为遇到个人具体困难和矛盾而对党产生疏离甚至怀疑。从党的状况分析:一是老党员的不断减少、青年党员和新党员的不断增加,其“代沟”效应会影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弘扬;二是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和滋长,一些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受到损害,有的党员的光荣感因此而逐渐淡漠,有的党员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心;三是一些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不实,党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党建的制度建设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致使一些党员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的素质下降。党员意识淡薄的上述原因,是从客观的环境和条件方面而言的。事实上,同样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不同的党员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不相同的。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仍然以强烈的党员意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有极少数党员因为丧失了党员的基本条件而被清除出党。这说明,党员意识淡薄的原因,还必须着力从主观方面探寻:有的虽然在组织上加入了党,但入党的动机不纯,党员应有的思想根基并不扎实;有的原本有较好的党员意识,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的旋涡中,动摇了精神支柱、迷失了追求方向;有的不愿下功夫学习钻研科学理论和党的文件,把学习看作额外负担,长此以往,党员的意识也就日渐淡漠;有的尽管看了很多文件,学了很多理论,懂得不少原理,但缺乏改造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很少与克服自己看事物、想问题、做事情中形而上学的思维缺陷相联系。

第二篇:农村党员队伍存在最大问题是党员意识淡薄

       农村党员队伍存在最大问题是党员意识淡薄,缺乏奉献意识,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党员的政治经济待遇,另一方面是否考虑建立党员退出机制。

第三篇:啃老族现象原因分析

       城市啃老族现象原因分析

       【摘要】 家庭是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是所有人社会化必经的场所。城市啃老族的出现,充分表明他们没有形成健全的个性,没有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角色知识,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折射出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中国城市啃老族和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发展又有了莫大的关系,发展不健全的职业教育和沉重的就业压力都是导致啃老族出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城市啃老 个体社会化 传统市场经济

       “啃老族”是指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社会科学家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一、啃老族个体社会化不健全

       1、个体社会化的缺陷

       啃老族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有关。他们“啃老”与否,主要并不是谋生能力或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心理成熟度,或者说精神状态是否成人的问题。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

       父母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案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雕塑着子女的形态。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而且,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精神及家庭责任观。这一点导致家庭社会化产生严重偏差,是形成啃老的重要原因。

       3、城市啃老族的消费行为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正在经历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价值观念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转换。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也即存在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这也是城市青壮年“啃老”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人们的物质欲望获得强烈刺激,消费水平提升的速度远远超过收入,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城市青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就职于广州市市一家公司的文文,工作刚满一年。她每个月可以领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公司发的2,000元月薪,另一份则来自父母,每月末

       都有1,000元准时汇入她的银行账户。“没办法,我刚毕业,没什么经济基础,租房、交通、吃饭、买衣服,2,000元月薪根本不够花的。”他们为什么有收入还要“啃老”,这恐怕与其消费行为有关。

       消费行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既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也能对社会运行秩序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消费行为发生的剧烈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构了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啃老”现象。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是中国啃老族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国向来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家庭观,这种家庭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家庭的强关系。与社会上的其他关系相比,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的趋势。无论个人怎样发展,家庭永远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家庭永远是他的港湾。“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似乎说明了中国人历来就有“靠父母”的传统。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传统。子女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投靠父母。父母此时更是欣然接受,因为不管在外面怎么样,父母家的大门永远为子女敞开。即使是那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子女,父母通常也愿意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家庭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中国人的传统家庭文化观念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社会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啃老族们需要“啃老”,中国的家庭文化更为他们提供了“啃老”的支持。

       三、社会转型期过度市场化的压力

       “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但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家全能全包的单位制体制弱化,一切事物都由原先固有的从属处推向了市场。由于社会福利体制极不健全,这种变化不仅使大众失去了心理上的归属感,还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实际困难。笔者认为。探究城市NEET产生的社会原因,有三方面的市场化因素:

       1、房价过高的压力。

       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福利体制还未发生变化,民众只要是“单位人”,住房可以仰赖单位分配,住房面积、质量则视单位级别与经济状况而定。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了住房市场化“改革”,市民买房要靠自己。近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情持续飚升,一套商品房的资金投入消耗掉一个家庭一辈子的积蓄,还不敷所需。让父母为自己购房成为一批城市青壮年“啃老”的一种重要形式。按照中国房市行情,城市青壮年无法独立购房,无论是买房首期款还是月供款,由父母为其负担的不在少数。笔者认为,“房奴啃老”只是事情的表面,“房价啃老”才是事情的实质。可以说,正是超出收入水平很多倍的不正常房价迫使一些年轻人要“安家落户”不得不向父母求助。

       2、就业压力。

       近十余年以来,中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其一,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在2000万上下,而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800万个左右,造成就业岗位增加与就业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匹配,从而产生大量的新增失业人口。不少人甚至从未有过就业经历,他们的生存只能依赖家庭和父母。其二,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冗员,为减员增效,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幅度的减员裁员行动一直未曾停止。这些人由于技能年龄等的限制,很难再度就业。仅凭政府给的微薄的下岗津贴或失业保险金难以维系生存――许多人还

       根本领不到这类津贴。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回归父母身边。其三,中国的啃老族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在岗位要求较低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同时又有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寻找工作,他们成为城镇失业青壮年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无论竞争成功与否,城市青壮年通常总是不满于自己的现状,有一部分觉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而且自己的社会地位处于低势,因此干脆回家啃老去了。其四,从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已经出现就业难的局面,从2022年开始,每年有将近30%找不到工作。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38万,2022年为495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一直维持在70%左右,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

       3、社会保障缺失的缺失。

       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经费实行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担负的政策。如果没有单位,或者单位能力不足以支付部分费用,那么市民的社会保障就有了很大隐患。那些能按时领到退休金的老人大都能自给自足,加之人进入老年后,物质消费水平降低,这就为其后代“啃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城市青壮年当中,那些工作未久的人与从未工,以及失业者这类人群,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福利和保障方面通常较低,甚至还不如老人,许多人甚至没有社会保障。而他们的父母中有许多人却拥有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样一来,年轻一代就有了“啃老”的藉口,有人甚至“啃”父母的生活最低保障金。

       总之,出现啃老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一方面要改善个人发展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啃老族现象的继续蔓延。

第四篇:2022年最新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2022年最新关于党员意识范文5篇

       【导语】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在党员的思想观念上的反映。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关于党员意识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改进作风是手段,是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才是目标指向。所以说,“四风”问题的要害还是宗旨意识。解决“四风”问题,必须从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抓起,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起。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是宗旨,并在党的七大上写进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中。之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庄严地载入党章。其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必须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的宗旨是党的传家宝,是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党抵御风浪的基石,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前,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必须充分肯定。但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化根本表现。宗旨意识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所以说,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也是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补的课。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心里装着群众。“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打动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愿望,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忧虑疾苦,努力使我们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工作重点符合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诚聆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去,静下心,摸实情,出实招;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各项活动安排到基层的前沿阵地;要为基层排忧解难,力所能及地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到一线考核基层工作的成效,听取群众对工作的评判,以诚恳的态度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努力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

       三要全力服务群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经常和群众面对面地交流、谈心,时刻掌握人民群众的内心真实想法。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对群众嘘寒问暖、雪中送炭,更要立足长远,谋划发展。要多关注群众在住房、医疗、就业、养老、出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多干利百姓长远的实事,少摆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要把人民的评价、口碑、满意度作为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真正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体察民情,把工作做到实处,避免程式化、虚浮化,使群众能够得到切实利益。

       四要用权为了群众。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能否当好人民公仆,检验的标准是能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把住关口,坚守底线,正确对待权力、利益、地位,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部门与全局、小家与大家、个人与集体关系,经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控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篇二】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履职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着力提升“四种能力”。

       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高度负责、敢于担当,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更是基层政协委员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准则。当前,政协委员围绕“四个全面”履职建言,必须坚持把有效履职、发挥作用、助推发展作为主要职责,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触及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为地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为人民政协事业增光添彩。

       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也是政协工作的活力所在。政协委员,要坚持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多思考一些战略性、宏观性和前瞻性问题,多提一些有价值、有质量的意见建议。近年来,无论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还是开展本职工作,我都更加注重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如推动在高新区创建全国首家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海关保税中心、成立全国首家软件和服务外包研究院、率先建立涉诉事项会商机制等方面均实现了创新突破;我提出的“建立大连高新区与中关村创新政策的共享机制”已被纳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关于建立大连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建议被市政协科教委列为重点调研课题。

       强化民本意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做联系群众的表率,是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政协委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政协委员要经常深入群众、体察民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注意了解群众疾苦,特别要关注弱势困难群体,及时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意愿与诉求,积极促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的解决;通过政协会议发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途径,真正为民代言,为民办事,更好地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强化实践意识,提升求真务实能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要“接地气”,提出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就必须强化实践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打造建言精品。首先,要选题准、立意新,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要善于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选准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选准亮点,提出前瞻性建议,破解发展难题。其次,要认真调研,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的重要一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水平、质量和效果如何,与开展调查研究的深入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正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要注重成果转化,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有效地实现调研成果转化,既是搞好调研的目的,也是调研工作的价值所在。在实际调研中,有些意见和建议可能由于实施条件不具备或时机不成熟,暂时没有被采纳,但只要是真知灼见,就会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所以,应注重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和反映调研成果,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努力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

       【篇三】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通过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刻感受到,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必须要努力树立四种“意识”,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要切实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做一名真正忠诚、干净、担当的水务工。

       一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坚定的信念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能力。

       只有强化政治意识,才能登高望远,站稳脚跟,提升战略思维,忠实履行使命。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坚持不断深入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分清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讲政治的首要原则,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二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心里装着单位和集体的事业和工作,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为重,以全局的长远的需要为重,以集体和他人为重,要按这个要求来分清轻重缓急,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需要坚持发扬的,什么是要反对摈弃的,由此形成固定的观念性的东西。大局意识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每一位职工,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个党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胸中有大局,将自己所负担的责任与大局联系起来,认清自己的方位,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和增强大局意识,才能正确认识大局、把握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做好各方面工作。

       三增强核心意识,树立正确的行动指南,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定力。

       只有加强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党是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信念,才能不断把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增强核心意识,最重要的是维护中央的,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九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赢得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中央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基本依据。如果中央没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党的领导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增强看齐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标杆,不断提升自己的担当能力。

       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要自觉在政治定力、担当精神、工作方法、敬业精神、清正廉洁上向党中央看齐,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忠诚敬业、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持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确保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永葆政治本色。知行合一,让看齐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谋事创业要遵照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唱高调,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篇四】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对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出系统部署,特别强调要强化对党忠诚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

       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是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坚强党性的集中体现,统一于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和自觉性行动之中。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从来都是根据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变化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重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对于我们党担负并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形势下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着力教育引导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贯通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各类专题论述摘编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结合起来,真正把原著读透、把原文学精、把原理悟深,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新形势下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注重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危机并存、危中有机”的特点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全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新形势下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努力修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终身课题。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强不强、党员意识强不强的一面镜子。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打头的”“管总的”,直接决定着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方向和成效。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着力掌握和运用贯穿这一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地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全过程。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落实到自觉行动和具体工作上。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聚焦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和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督促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廉洁从政,持续推动全党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篇五】关于党员意识范文

       党的先进性是党员个体先进性的聚合,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层面来说,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先增强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因此,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应成为增强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一、党员意识的内涵

       党员意识,就是共产党员对党员行为规范的认知、践行态度,其本质是党员在自己一生中对党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与此同行的责任感、使命感。

       作为党员干部,党员意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先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正确把握并执行党的决议,具有强烈的组织纪律观念,乐于做好做精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二是宗旨观念强烈。既把自己当做普通干部的一员,又不忘党员“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宗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言论行动的标准。三是业务技能精湛。在实践工作中,时时牢记作为党员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唯上、不唯书,开拓创新,钻研业务,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四是表率作用突出。注重共产党员在言行、道德、纪律、作风等方面对普通群众的示范作用,自觉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自律,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增强党员意识的必要性

       提升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最直接的原因是在日常的党建工作和管理中,部分党员存在党员意识日趋淡化,党员先进性不突出,政治、思想、业务、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松懈、虚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宗旨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化。部分党员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工作实践中讲奉献、愿付出的少,要待遇、求回报的多,由此造成了工作被动、热情不足的局面。

       二是组织纪律观念弱化,自我意识抬头。部分党员自由主义严重,一切以“我”为中心,上班迟到、早退、玩游戏,不愿受组织和纪律的约束,甚至把党组织当成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三是党员主体意识淡化,党员意识缺失。部分党员缺乏党的组织观念,对党组织交付的工作和举行的活动,消极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出现了对上级政策和党组织决议,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敷衍抵制的不良现象。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党员缺乏党员意识,不能按“共产党员”的标准定位言行。因此,增强党员意识势在必行,它不仅是构建先进性党员队伍的需要,也是发展先进性党组织的需要。

       三、以教育推进党员意识的建议和对策

       “党员意识”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概念,如何通过教育来提升这个“精神层面”的层次,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新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信念教育常态化,培养党员意识。崇高的理想信念,难以自发的产生和确立,因此,要把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当作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培养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具体要做到“两个突出”:

       一要突出党组织集中教育。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特别是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员行为规范的准则、条例、十九大精神等,形成对做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清晰认识,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党员意识。

       二要突出党员自我教育。党员意识的养成,既需要外因的作用,更需要党员自觉的做到人格上自重,思想上自警,精神上自励,经常思考“进组织为了什么,在组织里作了什么,在组织里和人家比什么”,真正凸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二)坚持帮扶教育人性化,激发党员意识。党组织要通过人性化教育,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增进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重视党内帮扶。加强了解党员,特别是年老党员、贫困党员、病弱党员等在工作、生活上的难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活扶贫、身体扶康、精神扶志等帮扶活动,让党员在感受到党的温暖中受教育、得启发,以增强党员意识。

       二是要开展党外帮扶。积极推进“双联双促”、“五联”、“新农村建设”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党员在见识群众困苦、了解群众难题、帮扶群众发展、体验群众生活中受教育,强责任。

       (三)坚持实践教育具体化,提升党员意识。党员的价值体现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办法即是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党组织要坚持“求新”和“求活”的原则,着重抓好“两项活动”:

       一是主题实践活动求新。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内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落到实处,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员受教育的平台,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在创先争优中得到彰显,从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

       二是文化建设活动求活。针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理念、行为规范、风俗礼仪及应知应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继续加强开展“三观三德”教育、“文明细胞”评选、廉政警示牌制作等富于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锤炼国税干部的党性。

第五篇:党员意识心得体会

       增强党员意识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前提。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党员意识,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只有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才能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积极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增强党员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党员意识直接关系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74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如果广大党员缺乏强烈的党员意识,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紧密团结、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政治集团,无法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国际共运史上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走上解散、衰败之路,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的结果。而对于我们党来说,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我们、拥护我们,坚定地跟着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彰显党员意识而带来的巨大感召力——人民群众从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看到了前途,增强了信心。

       三、新形势下增强党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党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员意识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来自党员内在修养的提高,又来自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增强党员意识,必须加强学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理论上的先进性,党员意识的形成也首先得益于每个党员形成对党的理论的理性认识和把握。一个党员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把学习理论作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途径,作为成事之基、做人之道。因此,只有加强学习和教育,才能使党员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才能使每个党员都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党的现实状况把握事情的本质主流和内在规律,从而坚定对党的信念,增强对党的信心。而且,这种学习和教育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篇二:党建心得体会:党员意识

       党建心得体会:党员意识

       一、学员意识

       党员是一面旗帜,是群众的榜样,应时刻用入党誓词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二、服务意识

       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工作,服务于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三、责任意识

       明确职责,立足本职,争做奉献,向过程要效益,向结果要质量。

       四、学习意识

       学习党章,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

       五、反思意识

       要学会用思想武装自己,要学会用思想“行走”,要学会在工作学习或与人相处时,用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做好教学反思和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反思。

       六、大局意识

       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多站在集体的立场上,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七、团队意识

       把自己所分入室管的工作和学习的整体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工作中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团结,讲奉献,讲合作,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八、奉献意识

       九、创新意识

       学会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独挡一面,边学边思,边思边行,甘为人先。

       十、安全意识

       安全警钟长鸣,安全重于泰山,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学员意识

       党员是一面旗帜,是群众的榜样,应时刻用入党誓词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二、服务意识

       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工作,服务于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三、责任意识

       明确职责,立足本职,争做奉献,向过程要效益,向结果要质量。

       四、学习意识

       学习党章,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

       五、反思意识

       要学会用思想武装自己,要学会用思想“行走”,要学会在工作学习或与人相处时,用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做好教学反思和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反思。

       六、大局意识

       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多站在集体的立场上,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七、团队意识

       把自己所分入室管的工作和学习的整体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工作中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团结,讲奉献,讲合作,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八、奉献意识

       九、创新意识

       学会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独挡一面,边学边思,边思边行,甘为人先。

       十、安全意识

       安全警钟长鸣,安全重于泰山,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习党章知识,强化党员意识》心得体会 在团队组织的党员专题教育后,连队在党员中全面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是对全连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次洗礼和培训;是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一个很好的巩固和扩大。那么为什么在广大青年党团员中全面学习和、遵守、贯彻、维护好党章,下面就为什么要学习党章、身为党员怎么做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全面学习和领会学习党章的重大意义。在经济多元化的今天,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固本之举,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每个党员的党员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学习贯彻党章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全党提出的紧迫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经济转轨、结构调整、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把全党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才能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始终凝聚起全党同志的意志和力量,克服困难,迎

       难而上,艰苦奋斗,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2、学习贯彻党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举措。只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凝聚起全党同志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党员应自觉争当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表率。

       实践和落实好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说到底是要求每名党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分析和看待问题,扎实落实好党章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代作用,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切实在本职岗位上想事、谋事、干事、成事。一是要做执行党的政策的表率。作为党员,首先站在党的性质及宗旨的高度理解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吃透精神实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二是做维护团结稳定的表率。团结历来同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何保持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保持社会的安全稳定,这就需要我们共产党员积极的发挥作用,做维护团结的表率。团结好则事业兴。三是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每名党员都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总之,只有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篇四:党员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又是一名企业职员,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心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通过学习,我聆听到了一个伟大政党的强烈心声,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复兴征程。我们的党继往开来带领名族走向强大,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实现新要求,在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同时,千方百计的增加人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感悟到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党日益开放、现代的强音。

       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也从中思考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十八大总结了的十七大以来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胡锦涛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和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有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体现了中央对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科学把握,向世人昭示了我们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振奋党心军心民心。二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三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讲清了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必将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四是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和任务,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热情。五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强调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深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方向。

       作为党员的我们,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只有在自己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工作的难题;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党员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最后,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各种活动,积极参与。第二,联系实际,注重效果。口号不是光喊喊就够了,重要的是把思想付诸实践。第三,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没有计划什么都会是一团乱麻的,制定计划的同时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动态调整。总之,这次学习活动,对于我来说是得到了非常深刻的认识的。

       2022年12月8日篇五:对增强学生党员党员意识的思考

       对增强学生党员党员意识的思考

       学院:人文学院 学号:110202212 4 姓名:徐智敏

       摘要 党员意识是党的立身之本,对党的兴衰成败起着内在凝聚、外在驱动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员是掌握先进生产力和引导先进文化发展的青年力量群体,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高校党组织应当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去培养和强化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关键字 高校 学生党员 党员意识 思考

       党员意识属于人文意识的一种,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种角色中重要的角色意识,是党员对党组织的一种认同感,从属感,责任感,是党员关于党的思想观念、工作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综合反映。具体地说,党员意识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和反省,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应不同于普通群众。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骨干分子,不断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是充分发挥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学生党员意识意义重大,高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

       1.强化党员意识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党员意识是从多方面反映和表现出来的,在思想上,是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历史使命的认同;在行动上,要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和增强党员意识,是对党员的起码要求,无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都不能例外。高校学生党员,正处于思想逐步完善成熟的阶段,面对着多样化的社会进程,容易放松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导致党员意识弱化。高校党组织要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具备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2.强化党员意识是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基础条件 党员意识的基本要义是要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牢记党员要求,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履行党员义务,就必须全面履行党章要求党员的八项义务;享有党员权利,就必须认真行使党章赋予党员的八项权利。只想享有党员权利、不愿履行党员义务同样是党员意识不强,或者党员意识不完整的表现。

       3.强化党员意识是永葆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动力源泉

       共产党员树立和强化党员意识,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是保持和提高党的先进性、凝聚力、战斗力的思想基础。如果说,党的纲领、章程、组织原则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度等因素是党组织确立的外在标志,那么,以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为核心的党员意识,则是凝聚我们走到一起,并使组织得以产生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好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党员才能发挥他作为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党才能模范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4.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构建机制,不断强化学生党员意识

       高校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修养素质直接影响和带动了校园内的全体学生。在注重培养和发展好学生党员的同时,如何强化学生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高校党委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高校党委应该把强化学生党员意识的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握主要原则,开展专门的调研策划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鼓励和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有关活动和工作,逐步构建成熟的工作机制,把强化学生党员意识和学校的育人任务和目标结合起来。

       二、学生党支部组织策划,开展多样性活动深化党员意识

       1.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行者。党支部是党的“战斗堡垒”,作为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实现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强化学生党员意识,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在党支部委员的选拔配备中应该考虑由学生党员“挑大梁”,主要由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这样支部日常工作活动的开展才更能贴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党员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成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党员意识,深化党员意识。当然也应该选派比较优秀的教职工参与进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当中去,避免学生党员成长中出现误区。

       创建和培育先进学生党支部,建立表彰激励制度。学生党支部的创建不能仅仅停留在选好支部委员的层面,更应该落实到学生党员平常的学习、生活、科研、社会工作中去。要营造起争当先进、学习先进的校园氛围,全方位去评价和鼓励先进学生党支部和党员个人。在全校每年的党支部、党员考核评比中要重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取得的成绩,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倾向,奖励优秀的学生党支部和党员个人。

       2.开展身份确认活动,强化党员意识

       学生党员意识的确立和强化不能仅仅放在口头上讲讲,学生党支部应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去明确党员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学生宿舍内可以开展党员宿舍挂牌活动,在有党员入住的宿舍门口公布党员的专业、姓名及相片,建立“党员之家”;要求学生党员在校园内主动佩戴党员标识,凸现校园“红色力量”;开展预备党员转正答辩活动,加强意识观念认识。通过类似的形式,使党员时刻都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提醒保持自省、自警、自励、自强,时刻以党性自重、以党纪自律,在校园生活学习中规范自我,引导同学,建设文明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精神面貌,树立学生党员的正面形象,强化党员意识,引起非党员学生的关注,引导非党员学生向先进党员学习、靠拢,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也通过身份的“曝光”,让党员接受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监督。

       3.开展调研活动,加强宣传力度

       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从政治角度来看他是一名中共党员,从人的发展阶段来说他处于逐步成熟完善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党支部应该经常性地进行各种调研活动,了解关心学生党员的动机心理和思想动态,以利于培养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意识。一方面了解和调查学生党员对身份的认同,具体可以涉及学生党员对党知识的了解和对党组织的热爱程度;了解学生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支持程度;了解学生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是否存在心理压力或愧疚感受等等。一方面在广大非党员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学生党员的认识程度、认可程度,了解学生党员对广大学生的影响和在当中的口碑,了解他们对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等等。党支部还可以加强宣传力度,去树立学生党员的正面形象,引起学生党员主动增强党员自豪感,深化党员意识。具体地,可以创办学生党员刊物,编辑最新的强化党员意识学习材料和党员的学习心得,反映支部风采和党员心声;可以发起强化党员意识的签名支持活动、讨论辩论会、红色影片回顾展等,统一全体学生党员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认识,扩大活动的影响;可以建设网络上的学生党建 “红色阵地”,扩展宣传平台和覆盖面,引导校园网络正确导向;可以在校园内引发对党员形象、党员意识的思考讨论,使党员精神深入“民心”。

       三、学生党员个人应主动积极,提高个人能力修养

       1.从理论层面上正确认识强化党员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学生党员,对自己的定位要准确,认识要清晰,要从自觉的理论学习中去吸取养料,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员意识的重要性,牢牢地记住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自己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使命、宗旨及权利、义务在思想上的认同,更是千百万党员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党员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但作为一名党组织的成员,必须实现自我对普通群众属性的超越,必须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武装自己,用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如果对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缺乏责任感,不为党分忧解难,不能按党章的规定要求自己,不能在群众中起先锋模范作用,那么这样的党员事实上已经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起码资格。同时,党员如果没有党

       员意识或者出现党员意识淡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影响,就很难抵御各种艰难考验。

       2.与时俱进,把握住党员意识的时代内涵

       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增强党的观念,强化党员意识,既要坚持党员在任何时期的共性要求,又要适应时代和党执政任务的变化,使党员意识富有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意识主要是指执政党在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增强党员意识,就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治国安邦的忧患意识、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等。每个党员都要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己任,敢于面向未来,勇于开拓创新,紧密结合本身,善于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积极性,在观念创新上下工夫,在方法创新上下工夫,着眼于未来,不断研究新情况,多想新点子,多出新思路,多创新经验,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3.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提高个人修养和能力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读好书,努力培养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各种能力。党中央也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就要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学习意识。学习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基础,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高度重视学习,把学习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进步的阶梯和健康生活的标志。现在发展形势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不学习,不坚持学习,势必落伍,势必难以履行党员义务。在学习上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比思想、比能力、比贡献,衡量其是否先进,是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和能力,养成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不断提高能力,并把能力转化为创造力和生产力。

       4.主动贴近同学服务同学,用党员先进性影响和感染他人 服务群众的宗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本质特征的体现。强化党员意识,就要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用这种精神净化党员灵魂,鼓舞党员斗志,监督党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