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最终5篇)

第一篇:组织理论

       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是为适应组织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由人设计的。所以正确进行组织机构的设计,必须掌握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对各种结构形式的组织机构都适用的要求,这种要求提供了评价组织机构设计合理性的标准,在中国法律法法规体系设计中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首先要遵循目标任务原则。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组织机构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与特定的任务和目标相关联,组织机构的调整、增减、合并都应以是否对实现目标有利为衡量标准。因此,进行组织机构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该组织机构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经营战略是什么,社会对组织机构的需要是什么等等。设计组织机构首先要认真分析,为了保证组织机构目标的实现,必须办的“事”是什么,有多少,设什么机构,赋予什么职能,然后以事为中心,因事建机构,因事设职务,因事配人员。比如为加强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省政府决定将2022年作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公安交警和交通路政、运政部门要共同依托超载超限检测站,建立联合值勤、一站式查处超限车辆,联合执法在宏观上确定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在微观上明确立法体系、执法体系、监督体系的职能目标,进行实现治理超限的目标。

       其次要遵循分工协作原则。组织机构设计中坚持分工和协作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分工合理,协作明确,对于各个部门、各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措施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一原则,要明确分工,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同时,既要保证体系内各机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又要防止分工过细、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比如项目监理机构,分工就是将监理目标,特别是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三大目标分成各部门以及各监理工作人员的目标、任务,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在分工中特别要注意尽可能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设置组织机构,工作上要有严密分工,每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应力求达到较熟悉的程度,注意分工的经济效益。当然,在组织机构中还必须强调协作,所谓协作,就是明确组织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协调关系与配合方法,在协作中应该特别注意,主动协调,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找出易出矛盾之点,加以协调;有具体可行的协调配合办法,对协调中的各项关系,应逐步规范化、程序化。

       再次要遵循命令统一原则。命令统一原则的实质,就是在管理工作中统一领导,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消除多头领导和无人负责的现象,保证全部活动的有效领导和正常进行。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在组织机构建构中贯彻命令统一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首长负责制,健全规章制度,明确个人权责,形成上下通达行政组织。比如在公路管理部门,只有一把手在工作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商议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避免决策失误,才能切实做到一个单位财务民主管理,部门工作民主决策,人事管理公开、公平、公正,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招投标等制度。

       四是遵循管理幅度原则。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置当前组织机构的管理幅度。有效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管理幅度会因组织或个人的差异而不同。由于管理幅度的大小影响和决定着组织的管理层次,以及主管人员的数量等一些重要的组织问题。所以,每一个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况并结合工作的性质以及被管理者的素质等特征来确定适合本组织的管理幅度,从而既能保证统一指挥,又有利于组织内信息的沟通。

       五是遵循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要用法律形式限制领导权力,克服不同方式的缺点,充分发挥其优点。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就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来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集权是指组织的大部分决策权都集中在上层。分权是指将组织的决定权根据各个层次职务上的需要进行分配。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完全是根据组织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为了完成组织目标的需要而决定的,例如,当组织的外部环境比较稳定时宜采用集权,当外部环境变化激烈时宜采用适当程度的分权;当组织规模较小时宜采用集权,当组织规模较大时宜采用适当程度的分权; 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没有固定的尺度,关键是组织的决策者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根据需要把握好这个程度。

       六职是遵循职责权利对应原则。在赋予每一个职务责任的同时,必须赋予这个职务自主完成任务所需的权力,权力的大小需要和责任相适应。有责无权,无法保证完成所赋予的责任和任务,有权无责将会导致权力滥用,组织赋予每一个职务的权力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定要与所赋予的职责相适应,这是组织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组织机构设计中职务要实在、责任要明确、权力要恰当、利益要合理,要避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有职无权、有权无职、责利不对应的现象。

       七是遵循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机构的部门和人员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为组织机构的经常变动涉及人员、分工、职责、协调等各方面的调整,对人员情绪、工作方法、工作习惯的影响,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才能消除。但是,组织机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一个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机构是难以有效运转的。因此,在组织机构设计中把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起来,是一个必要前提。

       八是遵循执行和监督分设的原则。组织机构中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只有分开设置,才能使监督机构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当然,监督机构分开设置后,又必须强调在监督的同时加强对被监督部门的服务,做到既监督又服务。单纯强调监督和制约,不利于监督职能的履行,也不利于搞好双边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促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积极推进部门内的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政府,意义重大,也是在当前大部制探索过程中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可行模式。

       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制度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制度效率指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投入产出比率、组织运作绩效和系统发展速率,表现了组织系统整合资源、适应环境、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制度效率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向后看,制度效率是历史进程成败之剑。反观中国历史,可以说历朝都搞“政府再造运动”(皇权时代,地方很少有自主权,在此不述),然而正如钱穆先生总结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大趋势,讲到的一个关键词是“集权”。也就是说,自秦以降至清,历朝政府机构改革的主线,不是简政放权,而是皇帝集权,以百官分权,每个机关互相钳制,避免造成地方、部门割据和威胁皇权。在一次次不断加强皇权的机构改革中,往往是用一些机构来监督另一些机构,叠床架屋,难免机构臃肿,冗员众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又要进行一次机构改革,基本是这样一个膨而改,改而膨的不断循环,很多症结自身无法克服。到了中国近现代,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纵观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在封建制度后经历了很长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使得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畸形发展,使其没能力领导我们的民主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最好的佐证。

       向外看,全球竞争核心是制度效率之争。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都有其必要的技术前提和 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计划经济对生 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开始不断显现,并开始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形下,经济体制的转变显得愈加迫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运而生。1992 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 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在外国它就姓资在我国就 姓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增强了国际竞争实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向内看,发展挑战源于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例:政府机构的效率影响投资软环境、低效率导致环保问题久拖不决、低效率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

       向内看-发展难题源于低效率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缺陷的政绩考核制度是地方政府对投资建设乐此不疲的重要动力源泉。各级政府为了好的政绩就要想方设法,甚至不惜代价谋求GDP和税收增长的高指标,其必然结果或者说是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投资、快上建设项目、追求数量型扩张,依靠大量投入、大量消耗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其次,政府主导发展的管理体制,使政府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特别是财政支配能力,为粗放型经济扩张提供了保障。就财税体制而言,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容易产生尽可能扩大投资的内在冲动,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攀比,不计后果、资源环境代价,大干快上高产值、高税收项目的恶性竞争局面。要发展,必须要有效率,建立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难得问题。

       向前看,提升制度效率是推进发展关键。中国的市场竞争已经经历过了胆量、技术、规模、宣传等几个阶段,但现在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很多方面差距已经不大了,但是为什么在运作效率方面有那么大的差距呢,就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既包括组织系统的正式约束不到位,也包括非正式约束不到位的问题,经过组织的放大作用,造成了企业间运作效率的巨大落差,造成企业组织效率底下的原因是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为组织设计和创造适宜的制度安排,以此从宏观层面上激发人的价值追求。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和资本积累被看做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因素被排除在外,提升制度效率是推进发展关键,通过制度创新或者制度变迁也能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发展。

       公共组织理论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学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提下,研究公共组织理论要结合国情和当前实际,重点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上把握好正确方向。

       组织理论的研究原则:

       组织理论作为综合性理论,它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是由其研究对象、实践特点和理论内容综合决定的。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理论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与人类的组织活动相结合。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首先应有正确的理论导向,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组织活动的实践和需要出发,从时代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现实出发。

       二是检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的原则。一方面,应及时对人类的组织活动进行总结,获得经验事实,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组织理论进行概括,使之具有系统水平的理论透视。随着组织活动的发展,与组织理论相关的管理学理论也日新月异,管理学理论中的人性论、系统论、需求层次论、过程论、价值论、控制论、组织论、发展论等百花齐艳,只有及时总结和概括这些理论成果,才能为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认识框架和建构原则,才能使组织理论有相应的理论价值和学术高度。做好理论概括,要善于将科学推理和哲学思辨相结合,从个别和一般、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来加以解释,同时还应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综合相结合。

       三是要注重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据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单位制度的研究是特色课题,单位现象是中国特有的组织现象,它从组织系统的层次上体现着政治结构、历史传统、经济体制和人文素质的许多特征。单位制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既是深化改革的阻力因素,因为它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利益,也是改革成功的突破点。因此,单位现象是现代组织论的研究课题。研究单位现象,能够为解决当前国企转制过程中的棘手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能够为新的社会组织的设计提供历史性的经验教训,也能够为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提供先导性的历史基础。

       四是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西欧和美国的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组织理论做过许多有益的探讨,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织理论问题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借鉴的同时,需要关注组织的新动向、新趋势、新经验,并进行科学的概括抽象,从现代组织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提炼出一般规律。从组织活动和组织理论的发展史中进行概括抽象,从现代各种组织理论中进行概括抽象,从而使组织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

       五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原则。还原论强调从组织系统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寻求对宏观组织现象的说明,而整体论则强调组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决定着组织的宏观性质,但如果没有对局部机制和宏观结构的深刻了解,对组织系统整体的把握也难以具体化。必须在深入了解系统个性的性质和行为的基础上,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发现组织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行为。

       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研究方法。研究者针对某一选题,通过问卷或调查等形式,收集有关资料,然后加以整理、归纳和统计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组织学的一些著名理论观点、方法都是通过调查研究方法获得的,比如霍桑实验等。调查研究方法是组织学研究方法中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值得重视和推广。

       二是文献归纳方法。组织学中的许多规律、原则和方法是源于政治家、管理专家和工商企业家的报告、论文、随笔以及传记之中。这些文献记录了他们的组织经验、过程和做法,可以从中找出具有普遍性的或发人深省的结论,充实到组织理论中。

       三是比较分析方法。这是理论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既包括历史性比较,也包括共时性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为组织现象的分析提供相对较优的分析结论,这为组织理论的借鉴提供了可能。

       四是规范研究方法。着眼于建立一般理论和一般原则,以这些理论和原则来解释所面对的组织现象。偏重价值考虑,论及的是“应当如何”和“应当是什么”,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天的组织理论研究。

       五是经验分析方法。专注于寻找事实,关注“是什么”而非“应当是什么”,即认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这种方法在研究中还主张价值中立,因为价值观的渗透会妨碍对事物的客观理解。

       六是案例研究方法。把组织活动更多地看做是艺术而非科学。案例的积累有助于区分某些类型的不同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有了案例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在今后碰到类似问题时有一个参考。

       七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如综合集成技术、整体优化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等,从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上揭示组织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的准确预测组织未来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现代科学组织,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篇: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管理是一个难以预知的冒险过程,组织面临的环境是多变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非易事,正如自然界多变的环境一样,变化是永恒的,要适应环境,跟上时代与时俱进,要求人必须终身学习。企业组织要生存、成长、长寿,也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而且要比其他企业学得更快、更好。由此,在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Peter Senge指出,要对克服各种障碍建立学习型创新组织,它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

       当今社会,中国正极力建造一个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创新,便成了21世纪的主旋律,同时。创新也是管理中最流行的词语。我们现在要求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让每个管理者都清晰得认识到,我们不能生活在“坐山吃山、依水吃水”的状态下,天然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仅仅依靠全部开发出资源、消耗完能源,我们从何而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喜欢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创新。世界在巨变,时代在飞速发展。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变革、推陈出新、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改变,都是不可取的。不论什么时代,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人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创新,这也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所以,适应环境持续不断得变革创新,是个人、企业、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

       摘录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19世纪末,在英国的庄园里生活着山雀和知更鸟两种鸟,山雀是比较多而普通,而知更鸟长得很漂亮且稀少。在庄园里飞来飞去的这两种鸟都掌握了一种技术,它们都会在敞口的奶瓶的表面上喝奶油。然而到了20世纪中旬,送奶工就把瓶口用漆封了起来。山雀的数目很多,有的山雀发现把漆封啄开窟窿就能吃到奶油,渐渐地整个山雀群都学会了这招,而美丽的知更鸟到现在还是不会。人们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知更鸟没有社会系统,也缺乏群体生活的习惯,它们是一种领域意识很强的动物。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山雀,总是群体活动,形成的社会系统能够使它们学习和分享群体内任一只山雀的新发现。【20世纪的管理科学】这个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了组织学习能力创建、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有三位重要的学派大师:变革中的导航者和“企业文化之父”——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会念咒语的“长寿公司”的维护者——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教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管理心理学大师的人格魅力与创新思想】

       沙因从组织文化研究,他在解释每个组织独特文化形成的过程之前,首先强调:“变化是永恒的!”“变化”和“稳定”就像硬币的两面,是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的两个过程。在稳定和变化的框架结构里,沙因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没有学习,组织将无法存活。同时,沙因认为,用于保持和稳定现有文化为动机的学习,不同于组织遭遇内外环境变化时用于促进改革的学习。

       传统观点认为,决策完全是决策者运用其积累的知识,而德赫斯认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德赫斯说:计划不是高层管理者制定出来的,而是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群体学习,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即改变对竞争者、市场、顾客等的固有看法,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能力的动态过程。针对组织学习的过程,他强调学习的群体行为,强调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播与共享。如果能有效的共享,那么一个组织的知识总和将远远大于个体知识的总和。正如之前提到的那个小故事,山雀总是在进行群体活动。

第三篇:第二节 组织理论

       第二节 组织理论

       关于组织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德国社会学家韦柏的组织研究。纵观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从总体上看,传统的组织理论都把组织看成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封闭系统。而现代组织理论则倾向于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子系统组成,与外部环境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应当用系统的、应变的观点去理解组织的全部内容。1960年以后,组织理论有了急速的发展,在传统组织管理的基础上,加上了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内容。这种理论跨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组织理论体系。

       一、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韦柏1910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层峰结构体(即金字塔的结构),具有集权、职责明确、管理严格等特点。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1.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每个下级都处于一个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之下,职务和权力是明文规定的,制度不变,人员可以调换。

       2.专业化强、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都分成简单的,例行常规的,明确规定的作业。

       3.规章制度明确。用规章制度来保证和巩固组织内各层次和人们之间的一致性。

       4.不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即指理想的组织,必须受正式的程序支配,而对个人的情感与个性的因素不予考虑,只是根据制度实行奖赏与惩罚。

       5.员工的选择和提升主要根据技术能力。即各级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方可任职,采用公开竞争和考试等方法来选择员工。

       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1.组织中的沟通容易被曲解,因而造成单位之间和单位与整个组织目标之间的冲突;

       2.组织是机械式的,不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3.容易压制员工的创造性;

       4.不考虑人的积极性,不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实质上是把人看成是组织中的一个机器零件。

       二、新古典组织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科特,他以古典的层峰结构理论为基础,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关于行为规律和非正式群体的知识,对古典组织理论做了一定的修改。它与古典组织理论相比,有如下几点不同:

       1.在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主张更多的分权。因为分权可以使更多的人参加决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提出的“集中政策,分权管理”主张,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2.从组织形态来看,不主张高耸的组织结构,而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根据新古典理论的观点,传统的科级组织模式可以分为尖三角形结构(即高耸的组织结构)和扁三角形结构(即扁平组织结构)。前者为集权制度,控制幅度小,后者较易推行分权,分层负责和专业化。

       3.提倡部门化。古典组织理论提倡分工和专业化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新古典理论所倡导的部门化,实质是部门专业化。大学和医院等就是以部门化为基础的组织。

       三、系统与应变的组织理论

       (一)霍曼斯组织理论

       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组织理论既适用于小群体,也适用于大的组织。他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存在于物理环境(工作场所、气候,设施的布局)、文化环境(社会的规范、目标,价值观)和技术环境(系统为完成任务所具备的知识和手段)之中,这些环境决定着社会系统中人们的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霍曼斯把这些由环境所决定的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称为外部系统。他提出,随着人们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加强,不仅会有新的情感,还会产生新的行为规范、新的态度。这种新规范、态度、活动方式并不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而是由社会系统中的内部系统(即非正式组织)引起的。同时,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是相互依赖的,内、外两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也是相互依赖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个系统的变化。霍曼斯组织理论用应变的观点看待组织,提出了进行组织研究的分析单元,为更精确的组织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利克特的重叠群体模型

       利克特认为组织是由互相关联、发生重叠关系的群体组成的系统。这些互相关联、发生重叠关系的群体是由同处于几个群体重叠处的个人来连结的。这种起连结作用的个人称为“连结针”或“连结针角色”。承担“连结针”的人,既是本单位的领导人,又是上级组织的成员,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整个组织同环境之间也需要依靠在组织与环境之间占有重要地位的关键人物来起“连结针”的作用,使组织与环境较好地互相协调。重叠群体模型打破了过去组织理论中严格分工的一人一职一位观念,在强化管理人员的联络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塔维斯特克的社会技术系统

       以特里斯特为首的研究人员在一个煤矿进行技术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技术系统的改革必然影响到社会心理系统,由此他们提出了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理论认为任何生产性组织,皆由技术体系与社会体系组合而成,而两种体系是交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只重视其中的一面是片面的。塔维斯特克的研究用系统论观点分析组织的特征,首次提出“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

       (四)卡恩的重叠角色组模型

       卡恩认为每一个人在正式组织中都占有一个“职位”,由此就产生了“角色认知”与“角色期望”。假如把一个执行组织角色的人称为“中心人物”,而跟他协同工作的人(如上级、下级、同事或组织之外的人)就组成以此为中心的“角色组”,这样,整个组织就可以看成是由许多重叠相连的“角色组”构成的,因而可以通过角色冲突、角色不明、角色负担过重等维度去研究组织中多种因素的依存关系。

       (五)机械和有机的组织模型

       机械和有机的组织模型是由伯恩斯和斯托克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机械和有机的组织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其中机械的组织具有高度专业化、形式化和集中化等特征,有机的组织则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组织设计中,应当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组织成员的习惯和偏爱采用相应的结构形态。如在稳定的环境中,应采用机械性结构;而当环境条件经常变动时,则应采用有机的结构。

       四、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r)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圣吉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了组织学习中心主任,并创办了波士顿创新顾问公司,又称彼得新领导力训练中心。1990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该书出版后在管理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于1992年获得了世界企业学会的最高奖——开拓奖。1994年圣吉又推出了《第五项修炼》的续集,从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较为系统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采用了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修炼”一词。修炼作为宗教用语,含有教规、戒律、修行之意,意即要有修炼的决心和信心,才会有成就。在《第五项修炼》中,圣吉继承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认为人类的工作观因物质丰足而逐渐改变,工具性的工作观已转变为

       精神面的工作观。在新的形势下要想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全面贯彻,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是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的努力来达到的。

       3.善于不断学习。一是 “终身学习”;二是 “全员学习”;三是 “全过程学习”;四是 “团体学习”。

       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它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5.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学习型组织的边界的界定,建立在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对员工承诺支持每位员工充分地自我发展,丰富其家庭生活,而员工也以承诺对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回报。

       8.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学习型组织既是一种组织管理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的横向管理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强调更大程度的人文化管理,通过学习提高群体智商,使每个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它强调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实现团体能力及利益的迅速提升。纵观学习型企业的成功实践,不难发现学习型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管理上有较大差异:

       1.管理模式不同。一百多年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大多一直沿用金字塔型的层叠式组织结构,主要是实行职能分工、条块分割的管理。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外界信息变化的快速反应要求。而学习型企业则呈现出扁平化、信息化的组织结构,是以任务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人员组合,形成多个创造性团体。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模式的更加有利于决策权下移,更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使企业能够实现整体的快速反应和信息的快速交流。

       2.学习理念不同。传统企业实施的是一种阶段性、适应性的学习及培训,而学习型企业则是要求全员树立一种终身教育理念。它为每个员工在其一生的任何阶段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探索世界以及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

       3.学习形式不同。传统企业一般采用以培训为主的学习方式,形式比较单一。但学习型企业不但坚持培训经常化,还多利用信息化工程,为员工提供更开放式的、持久性的学习形式。

       4.管理机制不同。传统企业侧重于硬性的任务、指标等管理,而学习型企业更多的是在目标的指引下,以激励机制使员工更聪明地工作,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以完成各项管理目标。

第四篇: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美)沃德曼(Waldman,D.E.);(美)詹森(Jensen,E,J.)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章 厂商和生产成本

       一、关键词(我是在课本上找的)

       1、拇指定律定价: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来进行产品定价,忽略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被忽略的是非主要因素,依据拇指法则做出的决策仍然是近似理性的,也就是说,拇指法则仅导致了对于完全理性的微小偏离。

       (拇指定律定价:第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基于资本投资赚取固定的回报率的假定;另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厂商把价格设定为货物成本的固定补偿。两个拇指定律定价已被经济学家看成是相等的.)

       2、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

       (规模经济存在于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中,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S=AC/MC,S>1,规模经济,S<1,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生产一系列相关产品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叫范围经济)

       4、X-非效率:某一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市场垄断力量就越大。而垄断企业在不存在市场竞争机制约束的状况下,就会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了生产和经营低效率。这些企业不会自觉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制定价格,而往往会制定垄断价格,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低效率。

       (一个给定的系列投入集合的扩展并不必然达到最大化产出。)

       二、讨论题

       1、请解释科斯的企业理论?

       科斯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人经济分析,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的变更也是有成本的,一切制度安排的产生及其变更都离不开交易费用的影响。

       (1)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科斯早在1937年认识到厂商和市场都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方式,利用市场来从事商业行为的成本叫交易费用。如果交易费用很高,厂商可能依靠内部产品,而不是市场。交易越频繁,不确定性越大,资产专业性越高,厂商就越可能采取内部行为。

       内部生产带来的好处有:(1)降低了交易费用:(2)降低了市场风险:(3)一体化状态逐渐形成。企业会会扩大直到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相等。)

       第3章 竞争和垄断

       一、关键词

       1、勒纳指数:L=(P-MC)/ P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

       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2、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大额和他们实际支付额之间的差值)

       3、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讨论题

       2、为什么短期内获得负经济利润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业?请解释与这个选择相关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

       当P=MR>AVC,厂商宜继续生产

       (1)厂商继续生产则会有蓝色面积的亏损CPEF发生。(2)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为面积CBGF。

       (3)由于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继续生产的亏损(蓝色面积),所以理性的厂商仍会选择继续生产。

       4、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会产生效率的意思?

       (一)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微观经济运行保持高教率。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任何垄断性质和任何限制,完全依据市场的调节进行运行,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者市场竞争中取胜,因而,完全竞争市场可促使生产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高教率的生产。

       (二)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生产者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类型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他们要想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生产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高产量的产品,这是一种最佳规模的生产。

       (三)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增进社会利益。市场竞争引导每个生产者都不断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由于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四)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能不断地自由流向最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生产部门,在资源的不断流动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在不同用途间、不同效益间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组合间的有效选择,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而也就会太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效益。

       (五)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消费者及消费需求满足的最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趋向等于生产成本。所以在纯粹竞争的情况下,获利最大的是消费者。同时,完全竞争市场还可以使消费需求的满足趋向最大化。(是勾的5题)

       5。因为P停在MPC以上,弹性决定了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勒纳指数的大小)

       7、在美国自由贸易反对者经常声称,在完全竞争市场(例如布的生产)自由贸易“出口了美国的工作岗位”,这种立场合理吗?它是否认为自由贸易应该被禁止?

       不合理,自由贸易为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好处。贸易能带给消费者,尤其是穷人,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同时,它也为中产阶级创造了更高收入的工作。只有贸易才能让低收入家庭买得起食品和衣服。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是普通美国人。

       自由贸易的静态利益包括两方面:

       1、通过国际交换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 2.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对生产者而言是合理的,但从社会福利角度看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得了利益,因此,自由贸易不该被禁止,应该权衡两方利弊。)

       第4章 市场结构

       一、关键词

       1、绝对成本优势: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产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过程中或进入市场之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劣势。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HHI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3、最小有效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下降的最低点。

       (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水平)

       二、讨论题

       7、考虑作为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贝恩假设已进入企业在其他企业进入后还会持有和进入前一样的产量水平。你认为这样的假设合理吗?为什么合理或不合理?

       (有不合理的一面:条件变了,结构也变了,产量会改变;合理的一面是,有新企业进入行业中,行业中原有的企业会认为,既然进来了,对抗无利,合作可保持产量)

       11、为什么企业会看中最近几年的利润趋势来决定是否进入一个行业?(可以看出社会需求量大小,可以决策是否进入一个行业,行业是否有前途。)

       12、解释为什么沉没成本可能会影响退出呢?你想到除铁路行业之外的行业,其中尽管企业会损失钱财但大量的沉没成本依然会减慢退出?

       (沉没成本增加了与不成功进入相联系的损失,进入的风险提高了行业进入的壁垒,同样也导致退出壁垒。负利润,持续的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企业退出,具有很高沉没成本的企业因为有无法收回的资产,行业内企业与他所在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那些可以通过投资获得足够收益,从而能很快收回固定成本的企业相比,将待更长的时间,即使损失钱也会缓慢离开。如航空)

       第5章 垄断行为

       一、关键词

       1、可竞争市场:指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对现有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些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不存在严重的进入障碍。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开发出一个有关进入和退出的新理论:可竞争市场,这个假说认为潜在的竞争力比现有的竞争力更加重要,甚至一个纯粹垄断市场表现得会和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一样。

       第7章 博弈论:理解寡头垄断行为的框架

       一、关键词

       1、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2、占优策略: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不管你怎么做,我所做的都是我能做得最好的。”(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

       3、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策略的方案)

       二、讨论题

       1、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吗?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吗?

       不管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我的最优选择都是某一个固定的策略,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这个固定的策略就是我的占优策略。

       如果每个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那么这些占优策略的组合就是占优均衡。比如囚徒困境中“招供”就是每个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纳什均衡也是各参与人策略的组合。只要求在这个组合中,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我的这个选择是最优的,而不要求“不管其他人怎么选择,我的这个选择都是最优的”。

       占优均衡是一种特殊的纳什均衡。

       (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所有的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战略均衡。

       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只选对自己最有利的; 纳什均衡是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对策,如:A选B,B再选B。)(1)是纳什均衡;(2)避免要看威胁是否有效。(倒推,自己阐述)

       第8章 寡头垄断理论的发展

       一、关键词

       1、伯川德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2个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边际成本都等于C。(没勾)

       2、古诺-纳什均衡:寡头之间更重要的是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寡头把对方的价格作为既定的,与对方产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动,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寡头无勾结的情况

       下,达到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寡头的价格相等,这就是古诺均衡。当然,这种价格相等只是最终的结果,在竞争中则不同。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趋势,现实中的价格竞争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所以正常情况仍是价格不相等。如果两个寡头勾结,价格也相等,但高于无勾结时,产量就减少了。(没勾)

       3、反应方程:

       根据古诺假定,一家厂商具有另一家厂商任何给定产量相对应的最优反应量,反之推理,结果也一样。Qb=f(Qa)

       二、讨论题

       3、伯川德模型中的结论经常是指“伯川德悖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一个悖论吗?

       根据伯川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

       根据伯川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是,因为结构是寡头,结果是完全竞争。再答以上原因)

       第9章 共谋:一个显著的囚徒困境

       一、关键词

       1、闸门价格策略:是指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比如提高产量,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的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大家都提高产量。

       (闸门价格策略:即使一次的背叛都将会使合作永远结束,由于在这个博弈中,迅速和挑衅的惩罚和背叛行为相关联,这个策略也经常被称为严酷策略。)

       2.针锋相对策略:参与者采取如下策略—第一个回合以合作开始,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回合,采取对手上一回合的策略。

       第10章 运转中的卡特尔联盟

       一、讨论题

       1、成功的共谋对一个行业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量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请解释理由

       共谋,把价格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产量增加对价格没什么影响,但这只限于短期行为;长期来看,高价吸引了新的进入者,让非共谋企业分享了共谋市场份额,最终会导致价格下降,共谋领头企业损失最惨,为维持价格,必会带头减产,最终有过剩能力的小厂商倒闭。

       9、为什么在卡特尔联盟中总是有很多背叛的行为?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给定其他企业的生产数量和价格都不变,那么一个成员企业偷偷地增加产量将会获得额外的巨大好处,这会激励成员企业偷偷增加产量,如果每个成员企业都偷偷增加产量,显然市场总供给大量增加,市场价格必然下降,卡特尔限产提价的努力将瓦解,最终将导致卡特尔的解体。

       第11章 寡头垄断行为:进入和阻止进入的定价

       一、关键词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2、限价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

       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现在索取低价格并试图阻止新厂商的进入)

       二、讨论题

       6、解释价格限制理论与掠夺性的定价理论的不同。

       掠夺性定价与限制定价之间的差异在于限制定价是针对那些尚未进入市场的企业,是想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价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而掠夺性定价则将矛头指向已经进入的企业或即将来临之际,如果产能过剩,在新企业进入时可以进行产能扩张,将商品大幅降价防堵其进入。

       (限价要求垄断者在新企业进入前维持一个低价。相反,掠夺性定价则假设垄断者最大化他的收益直到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并且在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后这垄断者将大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以使进入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即使这也将使得垄断者本身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12章 市场控制:行业外来进入及阻止进入的非定价策略

       一、关键词

       1、过剩生产能力:

       (垄断者先行并选择一个产量水平。然后其他潜在进入者选择是否进入该行业,然后垄断者再选择一个生产水平和产量。这些潜在进入者如果选择不进入行业,那么他们的产量为零。)

       2、从做中学:就是在实践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是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之所以被视为内生变量,是因为技术变动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是从观察实践中学会的,而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通过“干中学”与“学中干”,加速创新与积累的过程,这是新经济增长现象的一个主要特点。

       (边工作边学习,把成本降低;随着产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少)

       第14章 技术变革和产品研究与开发

       一、关键词

       1、创造性破坏: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加(熊彼特认为......)

       二、讨论题

       12、“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说明达到帕累托效率的市场可能仍然是高度效率不足的。”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社会的收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达到帕累托最优。

       (不一定;创造性理论认为经济内部是持续不断的变革,打破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系。

       旧体制也许是非帕累拖最优状态,资源没得到有效利用,还有可能是市场出现了新技术,新产品打破了均衡,并非高度效率不足。)

       第15章 价格歧视

       一、关键词

       1、捆绑销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包括:优惠购买,消费者购买甲产品时,可以用比市场上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乙产品;统一价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不单独标价,按照捆绑后的统一价出售;同一包装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放在同一包装里出售。(捆绑销售是一种以固定比例出售产品的搭买)

       2、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

       (当一个企业在提供成本相同的同样产品时,向不同的消费者定不同的价格,或在产品成本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定同样的价格)

第五篇:组织理论期末考试归纳

       西蒙理性行政模型:

       1、实证主义的观点:力图构建一种建立在实证主义认识论和对组织生活的工具理性阐释上的综合理性组织理论持这种观点的行政理论是以效率为首要目标的

       2、理性的概念:行政组织理论的基础是理性这一基础概念西蒙的理论前提:人类个体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西蒙的理性观是关注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理性=效率

       3、个人行为:关注复杂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并探讨如何使个人与理性系统所要求的行为方式更加接近,个人必须根据组织的利益来做决定,组织被看作一个决策系统,认为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有一个接受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下级愿意接受上街的决定

       4、行政人:组织的价值观可能会取代个人的价值观,组织可以通过决策过程代替个人的判断,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经济人会被行政人取代,行政人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是决策的价值前提,实现组织理性的代价是个人的自主权,如果组织成员与领导者的价值观一致,那么服从权威者的命令不仅是有效率的而且是理性的

       1行政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但他必须寻求理性的组织行动 注:○2行政人与经济人一样都尽可能的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3为消除人类非理性的负面影响,组织要将其理性标准强加于个○人 组织中的人本主义主题:

       人本主义满足了效率、变革、人性的需求

       代表阿吉里斯《人格与组织》:(在于提高个人的心理成熟度)1、2、3、4、巴纳德的非正式组织 :组织的维持依赖于对人的动机的理解,而不是权威的正式结构的设计,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中产生,它对非正式组织来说是必要的,而非正式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又创造了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 :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新公共行政:

       对理性模型与人本主义的超越: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运动

       新公共行政指出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但是没有提出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登哈特认为)

       明诺布鲁克会议的观点:从一开始,其象征意义就大于其真实意义,将个人的需求与组织的需求融合与协调 好的管理应当是以现实为中心的领导 大多数组织的发展会受干预者的影响

       当管理者必须处理好信奉的理论与使用的理论关系 但是其提出的很多要求还是很棘手的

       政治与行政:认为政治与行政二分是不切实际的,主张行政人员“应该”制定政策。官僚体系并非仅仅在体系内部决定重要政策,公共组织还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并且在设定公共事务的议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帮助建立社会价值观

       事实与价值:新公共行政运动追求的是,在研究过程当中重视价值的作用,以及社会科学家应该表现出来的更强大的社会倡导作用。主张学者应设法使自己的主张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所用,并基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让自己成为变革的倡导者,新公共行政在它的发展方向中明显的带有规范性

       效率与公平:

       传统的行政将效率作为基本价值会使组织中出现失去人格以及主体客体化的趋向,新公共行政提出替代或者补充方案:社会公平是核心概念,公平强调给予最不利的人更多的福利,重视回应与参与

       层级体制与参与:

       对参与的价值表示极大的重视。参与包括:当事人在机关食物运作声的参与,也包括在组织过程中下级组织成员的参与。提出建立一种更开放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更具开放性,并以“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互交流”为特征。(针对第二种新公共行政并没有提出替代方案而只是进行批判)

       对于公共政策的理想认知:

       1、公共组织被看成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2、公共组织研究不能坚持单一工具理性,还应该提倡价值批判

       回应性和有效性:(所有公共组织理论的核心)

       回应性:即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

       有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要得到的结果”的程度

       弗朗西斯·罗克认为有三项因素对于一个机构影响能力至关重要:

       1、政府依赖于外部支持支持者的发展有助于它们观点的提升

       2、基于所拥有的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不同,各机构在政策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3、基于机构内部特征的不同,尤其组织活力和领导的有效性的不同官僚的影响力也有所差异

       公共政策中的回应性:

       (官僚在促进公共政策与社会价值一致性时,政策产生的过程就会与民主的价值发生关联)如何提高回应性:

       1、通过社会化训练或专业标准来影响官僚特性

       2、从官僚的阶级代表性到失联人员的免职入手

       3、增加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参与

       民主道德:行政国家的成长确实重构了民主道德问题,但没有减弱其重要性,行政国家就只有在展现出它增强个人价值、实现全体公民平等和普遍参与能力时才会获得合法性,所以我们必须审视公共组织的回应性以及维护这种回应性的具体理论和实践努力

       对官僚特性的影响:见如何1、2、责任的标准:

       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 客观责任:对他人或群体的责任 主观责任:因感到责任以特定的方式形式

       专业人员在政府中的影响力的增长使我们感到更加安全,因为深受民主责任精神影响并且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员将会关注公众的需求

       伦理研究:

       伦理研究的两种方式:

       1、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性的伦理研究,然后再努力将其运用于公共部门的问题中

       2、官僚对支持他所说的“制度价值”负有伦理上的义务,因此他们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该从宪法中寻求指导

       主观责任的限制:

       什么情况下,寻求确保政府中的专业人员保持民主责任感的工作正在进行着,只有通过民选官员对官僚的监督与控制,才能对选民的需求做出回应

       代表性官僚:官僚机构做出的决定可以更接近公众的的意愿,确保回应性,如果这些机构的职员能够反映一般人的人口统计特性

       公民参与和回应性的内涵:

       回应性的内涵不仅仅对公共陈述的价值作了简单的回应,还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将问题带向审视、辩论和解决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民主社会中的回应性不仅包含寻求社会所想的目的,而且还意味着以民主价值相一致的方式来实现它。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讨论有效性的两个问题:

       1、更大政治体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

       2、当前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的方法 洛伊的集团的自由主义:

       政府的强制力:

       公共选择理论:(奥斯特罗姆)

       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概念,假定个体,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决策者,为分析的基本单元

       2、将公共机构输出相关联的公共产品概念化

       3、不同决策结构会对个人寻求最大化策略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

       “民主行政”理论

       新公共管理 十条原则 五个核心特征

       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

       1假

       1、不仅采用企业管理方法,也采用企业的价值观——问题:○

       2忽略参与者会追设了所有人类行为都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 ○逐私利,而不是发现公共的公共利益

       2、为顾客驱动的政府——这种政府最终对每个分散的个体的短期自我利益做出回应,而不是支持一些通过深思熟虑的过程公开界定的公共利益

       3、企业家式的政府——他们可能过分冒险,或者对员工横行霸道以及忽略一些原则,视野狭隘,不愿意遵守制度、处处受制约、对行动的偏好如此强烈以至于置责任于不顾

       新公共服务: 两个旨趣:

       1、提升公共服务的价值和尊严

       2、重新主张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观民主、公民身份和公共利益 两个灵感来源:

       1、民主政治理论

       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的研究

       新公共服务的7个原则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比较P153

       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诸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不同,新公共服务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为她们服务之上 新公共服务的局限:

       成本高、不易实现,风险大、效率低

       从威尔逊到沃尔多: 威尔逊:

       1、政府需要一个集中而整合的结构

       2、当权力能承担责任时它并不不危险如果权力集中于政府机构的领导人和领导结构,那么这种权力容易受到监督和警戒

       3、政府在追求民主目标的时候,必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作

       4、为了促使行政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使行政活动与变幻无常的政治过程相分离

       奥兰德·古诺德 理论与实际的协调 威洛比 政府部门的膨胀

       路德·古力克 浑然一体的自由裁量权与运动 怀特 政策与行政的互动

       保罗·阿普尔比 行政人员:重要的政策行动者 泰勒 最好的办法

       西蒙 科学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 莱昂纳德·怀特 转变的第一步 埃德温·O·斯滕 转变的第二步 沃尔多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