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五篇模版)

第一篇:论美育

       论美育

       所谓美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去感受自然界、社会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如小说、诗歌、绘画、音乐等等),并认真地培养他们正确地感受美、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美育能使受教育者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人们要有健康的审美理想,他本身就必须有向往美和追求美的最高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美学知识和艺术素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如何接受新的知识和文化教育,如何正确审视生活中的美,便显得更加密切和重要了。这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一步地丰富多彩了,追求美的感受和鉴赏美成为当前人们理想的共同心愿,所以美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因此,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即进行美育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从思想与措施上应该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

       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和信念一样,使学生趋于高尚,使他们愈来愈能了解与热爱自己祖国里美的东西,从对于美的东西中,能真正地体会到快乐,对美的东西发生美感,并且用尽一切方法,将美的东西,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由此可见,美育与德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美育是推动德育的动力,德育成果的收获,也要靠着美育的深浅来检验。同时,德育又是引导正确审美的指针,这里有依赖关系,也有因果关系。如人们的心灵、言谈、举止、行为、衣着上的美丑,当然与德育有关系的。德行的表现形式,只能从人们的心灵美丑和语言衣着上、举止行为上检验出来。人们内心世界里的美,一般都通过行为美而表现的。人们的行为、动作之美与心灵之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们的行为美中,只有那些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趋向时,才能表现出美的和善的行为来。而行为美又与特定的时代、民族、阶级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相联系,它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和言谈举止等。如无产阶级的行为美是它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的外在表现。因为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自己阶级的道德标准,如助人为乐、怜悯疾苦者、敬老扶幼、谦让有礼等。这种行为上所表现的美,正是它本阶级的道德上的心灵素养在外在上的表现,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一些人,语气粗野、措辞失当,甚至口出不逊、恶语伤人,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心灵不美的人了。有的人脸带笑容,语言优美,措辞合乎逻辑,谈吐娓娓动听,使你心情舒畅,给你一个美好印象。当然这种人心灵肯定是美的。

       有人认为:要美育就不能要德育,其实,美育和智育并不矛盾,受教育者一旦对美育发生了兴趣并有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无疑更能促进他们智育的发展。不断地受着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薰陶,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当然,学校在施行美育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德育、智育为基础,来安排美育活动的具体措施。但是不能用德育和智育来代替美育。德育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品格和审美观点上,虽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德育也不可能全面地完成审美观点的培养。智育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创作活动的某些条件,但智育也不可能代替美育来完成培养学生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任务。掌握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基本技能,只能通过系统的美育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美育、德育、智育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对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不能用简单的概念和哲学上的逻辑推理,或是一般的抽象说教,而且必须通过具体事物,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助长他们在心灵里萌发出的审美意念,使他们拓宽审美的视野、提高理解和鉴赏美的知识能力。首先要启示他们什么是美、美从哪里寻找?教会他们“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中的任务”。不仅我们要看到事物中表象的美,还要看到美中之美,还有更深层次的美,需要我们用深沉尖锐的透视力去发掘出来。例如让我们来欣赏杜甫诗《明妃村》中的前四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单看字面表达的事物,只能看到昭君出塞走的途径和跋山越岭的苦楚。窥测诗人在构思这首诗的创作艺术底蕴时,很难发现他在这块绚丽的调色板上绘出的景色,是通过什么灵巧的手法来衬托他要表达的意境的。他绘出的出塞图,首先把空间放得广袤而恢宏,气势是雄壮而浩瀚的,一路群山峻岭,一望无际的危径险途,映入视线的是浩瀚如沧海的沙土高原,这时笔锋一转,像摄影机的镜头换了视角,镜头里呈现出了一点青冢,这被浓缩了的自然景色,屹立在广漠的沙土上,在黄色的沙土中对衬着点缀它的青色。向着夕阳西下的残照,不知再沉思着什么呢?独一个青冢留下了,是她幼时生长的小村落的前后在衔接,是向我们读者示意,是她生与死的归宿点呵!看吧,沙原广漠是大的,村落、青冢、夕阳、紫台是小的,大小相比,动静结合,皆是大美学家惯用的艺术手法,来检验我们审美能力的深浅程度。美学研究的课题,包括现实(自然美和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是属于这一领域的。而美感直接来自审美对象,离开具体的形象,美感不可能发生。所以美感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和可观性。由于美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审美的人又由于社会地位、阶级出身、民族、地域、文化教养、个性习俗和爱好不同,因此就有差异和共性的区别,而美感又是社会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鲁迅关于美感阶级性的一段名言是:“贾府上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这就是社会地位和阶级出身所形成的审美观点。在贾府上那位打杂活的焦大看来:林小姐整日愁容满面、泪水常流、风吹即倒有什么美呀!这也是必然的审视美丑的意识。审美教育必须通过文学艺术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滋润和培养。但是必须说明,使受教育者懂得美和审美,同时也应该使他们明白什么是丑,目的是为了使他们享受美而诅咒丑,对丑的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他们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已把美与丑人物的活动展示在读者眼前,问题是让我们去辨别和审视。通过美丑的对比,警示受教育者在心灵上挚爱美而憎恨丑。有三位阔人下雪天在屋里饮酒取暖,一个秀才提议,要对景生情,集体吟诗一首,开头一句是:“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着吟道:“全是皇家瑞气。”地主又接道:“再下三年何妨?”到了第四句无人接吟。窗下躲雪的乞丐怒着吼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遭遇和感受,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想。这大致就是美与丑的两种结果。乞丐因为发抖畏寒、肚饥难忍、地主说再下三年没有关系,愤怒出诗人,这位乞丐诗句是美的,抨击了群丑,而迸发出美的火花,虽用语粗俗,既贴切身份,又变成了无情的投枪!关于自然美的教育,主要帮助他们树立起爱国观念和卫国思想。那具体的有形的美能唤起他们对祖国的挚爱,珍惜她的一草一木。革命家瞿秋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了。他被俘就义前,写出小传式的回忆录,追思自己三十多年生命历程。他最后说,早已准备为革命殉节。当死神临近,他仍然对大自然的美景和现实社会美好的景物作最后的惜别,谈吐娓娓,道出缕缕的情愫,对昔年印象最深的景色眷恋不已!他痛苦地说:“世界美极了,青山绿水,天空月色,风摇花朵,好美呀!我国的豆腐最好吃,孩子的微笑很好看;《红楼梦》和《阿Q正传》很好看。”(大意如此,原文有异)。这是他留下的最后声音,也是对这个大千世界审美的绝笔。这是他的真实心声,美的景色使他有点对生的留恋,所以在殉难前作了坦荡的自然流露。因为不难理解,他从事革命的目的和追求,还不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享受到最高的最美的快乐吗?是的,他是寻找美和想获得更多的美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然,他的宝贵生命首先是美的,他的灵魂,首先是纯洁无瑕的。烈士方志敏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说:“我的祖国太美了,我们有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中国呀!无地不美!”是的,大自然的美,是我们在进行美育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和她们呈现出的瑰美景色,都是我们进行美育的课堂。这些美,确能开拓受教育者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警示他们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使他们深感自己的祖国里的一山一水和一草一木都充溢着生机盎然的灵气而令人可爱!他们能得到这些美的感受,也就滋生出保卫山河的情绪来。

       关于体育这个课程,在人们的思维里,显得似乎它没有像德育和智育那么重要,只是狭义地理解它,将它视为单纯的为着增强体质的锻炼,这是一种偏见。它也是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着重指出,它也是美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的授课中,也有美的教材和许多审美的美好画面,如体操就是体育运动中主要的项目之一。它的动作过程可以说就是动的美感过程。在进行中的动作里,有粗有细,有繁有简,有快有慢,运用自如,美极了。单杠动转,这是力的展动,摇摆有致;鞍马跳跃,身姿优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倩影窈窕,美感备至;撑竿跳更有诗意,画面更美,柔软的竹条支撑跃动的身姿向上冲击,首脚弯缩,形成曲线,像乐谱线上一个音符,映衬着高空里的蓝天,这就是力的动、画的美!像这样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能增强肩臂和腰腹肌肉间的力量,发展运动员灵巧、敏捷和柔韧性的器官,也能大大地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勇敢的性格和果断的决心。特别是滑冰运动,更能培养滑冰员的勇敢和无畏的性格。他们快速地流动舞姿,是美感在大空间里的展现,又是线条在雪中冰场里的跳跃延伸。

       俄国学者车尔尼舍夫斯基曾有几句名言:“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关于美学,他还有许多精辟的论点,如说生活里到处都有美,它应该首先被我们采撷,变成养料,来对人类进行美育。他认为审美教育应该从儿童时代开始,因为那时的心灵是张无污染的白纸,早一点涂上色彩,彩色更加绚丽。当然审美教育的本身就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心灵影响,让他潜移默化和春雨润物似接受美育,这才是我们要达到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

       由此可见,美的确是人类的教科书。但愿我们的学生能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第二篇:美育论

       《美育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美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本书从完整人性和完整人格出发思考美育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点,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美育理论,对美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价值作了空前深入的阐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学专著,也是现代美育学的奠基之作。

       2、美育(感性教育):就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进行教育。

       3、“陶冶”说:陶冶的原始意义是按一定的模子来铸造,后来引申为培养、娱情养性等,这是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学说。

       4、“解放”说:解放说强调美育的功能在于使本能欲望在审美活动中,有压抑而获得释放和宣泄,这是西方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学说。

       5、《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家朱光潜的一篇主要美学文献,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系统分析了美育的解放功能,提出美育具有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自然限制的解放等三种主要功能。

       6、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过程对受教育者应具有的吸引力,使他始终对审美的创作与欣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7、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既是艺术文化影响的结果,又是个体收纳与整合新的艺术文化的条件。

       8、艺术表现力:是指运用艺术手段传达个体内心体验和观念意识的能力。

       9、审美形式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可以被界定为审美形式感,并由此与一般的情感相区分。审美形式感具有特殊的含义。首先,“审美形式”主要不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材料或外表特征,而是指审美对象的组织秩序与结构关系。同时,审美形式感是一种体验和领悟审美对象形式意味的特殊感受力。审美能力的又一特征是创造性。审美表现是对象化和形式化的创造性表现。

       10、知觉力:知觉力可以说是一种把感觉材料加工组合为整体性表象或经验的能力。

       11、注意力:注意力是使心理活动以某种方式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

       12、记忆力:记忆力是人脑储存和重现以往经验的能力。

       13、情感力:情感力既是一种心理动力;也是一种体验能力。情感力是审美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因素。情感力,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动力,是主体方面的创造源泉。

       14、想象力:想象力是大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15、思维力:思维力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能力。

       16、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有别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它主要是指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当中的观念意识成分,主要涉及审美的判断与评价。

       17、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他以喜爱或不喜爱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

       18、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是审美判断与评价的最高范本和最根本的主观依据。

       19、《心理类型》:心理学家荣格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以外倾与内倾两种基本心理类型为基础,配合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基本心理功能,确立了八种基本心理类型。

       20、个体审美类型:个体审美类型是指不同个体在审美方面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21、审美外倾型:个体审美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心理能量的流向是由主体到客体的外向型,审美注意、审美冲动、审美兴趣等总偏向客体。做为一种审美倾向,外倾的客观性态度并不是无主观情意的科学态度,而是指审美的心理动力、注意指向、兴趣中心倾向客观方面。

       22、审美内倾型:心理能量的流向是由客体返回到主体的内向型,审美注意、审美冲动、审美兴趣等更偏向内心。

       23、审美氛围:审美氛围是由具体的美育过程中的环境、教师和学生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场。

       24、审美的个体差异:所谓审美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最突出的体现在审美趣味和审美方式上。

       25、优美:优美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审美形态。从对象上说,优美具有完整和谐的形式特征。

       26、崇高: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是一种矛盾冲突的审美形态。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说,崇高是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冲突,抗拒与反抗拒的关系。崇高感是一种过渡性的、动态的和充满矛盾冲突的审美体验、具有痛感与快感双重品格。

       27、悲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悲剧不是一种戏剧样式也不是可悲的或不幸的事件,而是崇高的高级形式。悲剧源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无限性与其特定条件的有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28:净化:是悲剧的另一个教育作用之一,主要是指通过激发情绪,使生命能量得到充分宣泄,导致情绪的缓和,恢复心理平衡。

       29:景观:景观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属性和价值的景色和景物。30、人文景观:从美学的角度讲,人文景观蕴含了多重意义,又具有审美特征的文化综合体。

       31、历史文化景观:作为人文景观类型之一,历史文化景观是指以历史文化遗迹为基础形成的。

       32、园林景观: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奇石等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品。

       33、校园文化:就是把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外文化视做学校的整体文化。

       二、简答题

       1、审美超越是人生境界的一种转化,试简析其基本内涵?

       答:①在物质世界方面,审美超越主要体现为克服物的实在性和自在性,亦即非人性,把它转化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②审美超越还体现在对人与社会的某些现实关系的超越。③审美超越最终归结于个体生存的自我超越。

       2、审美超越最终归结于个体生存的自我超越,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对生理自我地超越。②对道德自我地超越。③对理智自我地超越。

       3、美育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①过程即目的。②面向整体人格。③美育的趣味性。

       4、朱光潜提出的美育的解放功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指出美育有三种解放功能:①首先是情感的解放。他写道:人类生来就有许多本能冲动和附带的情感,如性欲、生存欲、占有欲、爱、怜、惧之类,这些本能与情感实际上只能暂时受压抑,却不能永远消除,而且这些压抑会带来种种变态心理和精神病。然而,美育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使之得到解放。②其次是眼界的解放。他指出,美育能使人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神奇的美,获得新鲜的审美经验,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的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的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③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朱光潜认为,美育可以使人从有限的自然、物质世界中超越出来,摆脱单纯的物语和情欲,脱离低级趣味,在审美的世界里获得无限的心灵自由。

       5、你如何认识美育的面向整体人格这一特征? 答:①美育的这一特征亦有审美活动本身的特征所决定。审美是一种高度复杂而综合的活动,它介于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之间,兼有二者的性质又克服了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因此涵盖了极为广泛的生理心理领域。②美育既以感性为基点,有涉及理性方面。③美育的主要领域是心理方面,但又涉及到生理方面。④审美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审美主要是促进个性情感生命的成长,然而,个性的成长离不开其社会性方面的发展。⑤美育的全面性还体现为它不仅在意识的层面,而且在无意识的层面广泛深入的促进个性的发展。⑥美育涉及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个性与社会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广阔领域,具有全面性特征。

       6、美育培养的感性的自我是怎样的自我?

       答:①美育培养的感性的自我是真诚地自我。②美育培养的感性的自我是普遍的自我。③美育培养的感性的自我又是一种自由的自我。④美育培养的感性的自我又是一种充满创新精神的自我。

       7、美育促进创造性地发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②发展心灵的独创性。③促进心灵综合能力的发展。

       8、简要分析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答:①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偏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自觉地用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梅雨则是一种偏重于发展个性的教育,具有心理解放的特点。②德育过程经常是一种说教,是一种灌输,他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美育是一种诱发,它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是他的个性情感得到自由表现和升华。③德育偏重培养社会人格,通过磨练意志力养成人的自觉性和遵从意识。美育偏于培养个性人格,它通过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发展个性情感,养成人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因此德育和美育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侧重,前者偏于社会尺度,后者偏与个性的尺度。德育偏重于现实的原则,他帮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环境,而美育则偏重于超越的原则,它不可能帮助受教育者从现实环境中获得实利。

       9、美育与智育的关系如何?

       答:①一方面,智育过程是知识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②另一方面,智育的任务是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其中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为核心。

       10、从爱情教育的角度谈谈美育的作用?

       答:爱情教育主要涉及德育和美育,就美育而言,审美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在情感的释放和升华中,形成对内心世界的审美态度,而且可以在优秀艺术作品中,体验他人健康,美好的爱情经验和和高尚的爱情意识,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爱情观。美育在这方面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①为日益丰富的内心情感提供健康的释放途径。②是生理层面的性情感发展为与心理和精神层面相互协调和渗透的爱情。③在性意识中渗入审美意识促进高尚爱情观的建立。首先,审美的爱好是他们注重到异性的美,这种美不仅是外表的,而且是内心的。其次,审美的追求使青少年注重异性之间情感交流与沟通的内在价值,而把陈腐的门第观、商品观从爱情中排除出去,使与异性的交往真正成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

       11、体育过程中的美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体育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美育的因素。①一方面,体育作为身体的教育,具有促进人体健美的功能;②另一方面,体育作为身体协调自由的活动,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12、学校艺术教育的特殊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艺术教育应该抓住艺术素质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两个基本环节。①艺术素质教育。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既是艺术文化影响的结果,又是个体收纳与整合新的艺术文化的条件。这项任务又可以具体分为发展艺术形式感、丰富艺术想象力、培养艺术表现和体验能力,提高艺术知识和制作技能水平等方面。②艺术文化教育。

       13、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的各发展阶段有何不同的作用?

       答:审美能力作用于审美活动全过程,在审美活动的发生阶段,首先,敏锐迅速地抓住外在世界中的各种审美信息,并以审美特有的方式加以加工处理。外来的审美信息主要是事物富有特征性的感觉刺激材料,但有时却是某种独特的心理氛围和暗示。

       在审美活动的发展阶段,审美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知觉形式基础上,调动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丰富和完善审美知觉形式,创造出意味深长的审美意象。其次,情感随记忆和想象的展开而发展,并移植于对象之上,使审美意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审美主体情感表现的产物。再次,在对象建构和主体表现过程中,产生情感畅达舒展的体验,意识到对象建构的方向和主体表现的程度,对这个发展阶段进行有意识地或自动的控制。

       在审美活动的完成阶段,审美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审美意向进行体验式的理解,领悟其深长的意味。第二,由于审美领悟是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所以,领悟到对象的意味便产生全身心地情感自由愉悦。第三,使对象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

       14、审美注意力有何主要特征?

       答:审美注意力有两个相互关联着的特征,即无利害性和以事物的外观为直接兴趣对象。

       15、如何理解审美想象力的创造性地根本意义?

       答:①审美想象力的创造性,不是简单的创造现实中没有的新形象,它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把一些表象加以拼接组合,而在于实现由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由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创造性转化和飞跃。②审美想象力的根本意义在于,创造一种合乎审美需要的心理时空,是心灵达到自由畅达的状态。③想象力的创造性往往体现为对对象的补充、或调整、或变形。

       16、审美知觉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审美知觉力的基本功能是在信息加工中,建构与内心审美图式契合一致的知觉形式,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创造性和表现性。

       17、审美思维力不同于逻辑思维力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答:审美思维力是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它与理论思维力不同,不是从感知表象中抽象地概括事物的某些本质方面,而是在不脱离表象的情况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深刻地把握对象的内涵。

       审美思维力不同于逻辑思维力的另一个特征是直觉性,它不使用感念做逻辑推论,而是往往跳过思维的惯常步骤,在直观中直接达到对事物的某种深入的领悟,揭示真理。

       审美思维力不仅是一种认识和理解的能力,而且又是一种在个性化的体验中实现审美价值、获得审美自由状态的能力,因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实践功能。情感体验是审美思维力的又一特征,它使审美思维成为“物我交融”式的、分享的理解过程。

       18、为什么说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具有感性、情感、评价性和理想性等特征。审美意识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历史的形成的。

       19、应怎样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趣味? 答:①培养审美趣味的基础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趣味良好的基本标志体现为质与量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②也要充分考虑到审美趣味养成的质与量两个方面。③特别是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是它的人格、人生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④特别是审美趣味的教育,更应充分尊重和爱护个性的独特倾向。20、简述外倾知觉型和内倾直觉型的特征?

       答:①外倾知觉型倾向于对象的形式结构,审美表现性不强,而构成对象的能力突出。内倾知觉型偏向于内心意象的构造,有较明显的审美表现能力。

       21、简述外倾想象型和内倾想象型的特征?

       答:①外倾想象型在审美过程中体现出类比联想的特征,往往由对象的知觉特征,唤起一系列类似的记忆表象。②内倾想象型在审美过程中体现出观念联想的特征,往往从对客体的知觉表象出发,引发一系列观念性表象的运动、组合与再造,具有较突出的创造性想象性质。

       22、儿童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①游戏精神。②好奇心。③主观化。④鲜明性。

       23、青少年审美趣味发展的特征是如何?

       答:①趣味范围扩展与聚合相结合。第一,从儿童情趣想承认趣味发展。第二,从纯艺术向生活艺术和自然景观的审美趣味发展。第三,从优美向各种审美形态的审美趣味发展。②审美趣味二重化。如果说儿童审美趣味的形成较多受家长或学校影响的话,那么,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形成则受到教师与社会双重影响。

       24、目前青少年审美观念发展的趋向是怎样的? 答:①青少年审美观念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是从自发需要到自觉意识,逐步开始自觉确认审美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在通过文艺活动接受教育这个问题上,呈现出逆向发展的趋势。②当代青少年审美观念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趋向是从个体到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个性意识趋于独立,审美需要也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向。

       25、简述以活动为中心的的原则的涵义?

       答:①美育活动与美育的过程性、全面性等特征是相一致的,它是指学生身心参与的、积极的审美创造、审美欣赏以及有关的知识学习和技巧训练等过程,操作性与体验性的有机融合是美育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在活动中促进审美发展,在制作中学习与训练是美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以活动为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的基本意义。②美育的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也适合受教育者的生理与心理特征。③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也是与儿童身心尚未完全分离,各种心理功能也尚未分化发展的状况相一致的。

       26、怎样理解审美氛围创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①首先,教师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以及工作态度与方式,对美育课的审美氛围的创造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应该情绪饱满,言行举止富于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他应该象合唱指挥那样,用手势、姿态、表情等来感染和调动学生,诱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②要特别注意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③校内教学环境要有利于审美氛围的创设。③教师应以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个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地关注。

       27、为什么说优美是一种主要的、基础性的审美形态?

       答:在整个美育活动中,优美的教育是一种主要的、基础性的形态。首先,优美是最普遍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的审美形式,所以,人的一生中接触的最多的是优美。其次,完整和谐的审美形式与人类的生命形式有着最原初的适应性,优美感那种自由和谐的心理状态与人类生命追求或趋向协调平衡和完整一致的本能内在一致。因此,优美的教育能广泛地适合于不同心理水平和个性特征的人。

       28、优美的教育有何主要作用?

       答:①优美的基本教育作用就是使人获得全身心地松弛舒畅,使个体的内心趋于平和。②优美的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基本的审美价值观。

       29、你如何理解崇高这种审美形式的含义?

       答:①与优美具有完整和谐的形式不同,崇高的对象往往是残缺、无须,甚至无形式的。②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说,崇高是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冲突,抗拒与反抗拒的关系。③崇高感是一种过渡性的、动态的和充满矛盾冲突的审美体验,具有痛感与快感的双重品格。30、崇高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答:①崇高的基本教育功能是发展主体性,高扬主体精神。②崇高的教育发展着人们的精神力量,是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视野得到扩展。崇高的另一个教育作用是使心灵得到激励,精神得到振奋,超越麻木、消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从发展个体的情感来说,优美是发展着人的柔情,而崇高则激发着人的激情。

       31、悲剧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答:①悲剧的教育是最高及最深刻的美育形态。它具有人生观教育的性质和功能。②悲剧的另一个教育作用是心理净化。使情绪从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转化。③悲剧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的悲剧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往往追求“团圆之趣”这种团圆不是以正视现实中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前提,不是以奋斗和反抗为过程,也不以挫折和牺牲为代价,而是通过对矛盾的调和回避来解决。④真正的悲剧能使人惊喜,使人激动,使人崇高,因此,悲剧教育发展着深刻的审美教育,提高人生志趣,塑造坚定顽强的民族性格,进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和作用。

       32、自然景观美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自然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对象,对它的欣赏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所以,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中必然包含着相应的多学科知识。②通过艺术来学习观赏自然景观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然景观欣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③学习自然景观欣赏方法的最简便途径应该是前人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④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断追求,人们外出旅游观光的机会也多起来了,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他们的观光往往是“走马观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体验不深,这不利于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旅游观光过程中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记下当时所见景观的特征和感受,或是在旅游观光之后再回忆对自然景观的印象,写游记或画画。

       33、你怎样理解喜剧的矛盾结构?

       答:①喜剧的矛盾结构有两种主要的构成形式。一种是生命力已到极限,已无价值,但它仍以生命力的形式表现自己,充当价值,也就是说,假恶丑以真善美的形式表现自己。②喜剧矛盾结构的另一种构成方式是,生命力受到某种本来可以克服的界限的束缚,失去了它的完整性,影响到它的活力。

       34、人文景观的欣赏不同于自然景观、艺术品欣赏的区别是什么? 答:人文景观本身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特点,所以人文景观的欣赏即不同于自然景观的欣赏,有不同于单纯艺术品的欣赏。首先,它是对人类文化创造及其成果的欣赏。其次人文景观的欣赏既是一种审美的欣赏,又办含着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认知和评价。

       35、审美文化有何主要特点?

       答:审美文化是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情感文化,它具有非压抑性、中介性和渗透性的特点。

       36、应如何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

       答:①校园环境的美化应该以整洁为基础,这虽然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但许多校园却离这个要求还有距离。②校园环境的美化还应该坚持实用与审美、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应该提倡师生共同参与。

       三、论述题

       1、分析中国传统美育观的主要内容?

       答:①中国的美学侧重人生问题,特别关心通过审美、艺术等活动来达到对人格的陶冶,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内核的美育陶冶论。②由于美育被主要纳入道德教化的范围,所以,中国传统美育注重的是教育者由外而内的向个体内心输入规范,而不是侧重于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和升华。③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美育陶冶论高度概括、浓缩了这种美育观的内涵:美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个体的感性情感进行规范的教育,它与伦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体的。

       2、分析美育对个体的功能?

       答:①促进感性自我的成长。②促进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平衡。③促进创造性地发展。

       3、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

       答:①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个逻辑规定是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②只有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关系真正形成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充分的实现。这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二个逻辑规定。

       4、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出发,分析美育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立中的作用。答:⑴促进心理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协调。工业化、科学化的发展,对自然的破坏性越来越大,使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和谐,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重视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①审美文化的中介功能体现在更深刻和更广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②审美的最高理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③由此,美育体现了另一种文化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5、为什么说美育是普通教育的基础?

       答:①如果从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这个意义上来考虑,那么,美育为受教育者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和平衡协调提供了基础。②如果从感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这个意义上来考虑,美育为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了感受力的基础。③如果从教育是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潜能,使之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意义上来考虑,美育则以其开发潜能的直接性和全面性成为教育的基础。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因此充分的强调美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把美育渗透到各类教育中去是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④如果把教育看作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创造和更新自我、自觉和自由的发展其个性的活动的话,那么美育以其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特征而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

       6、分析审美能力的基本特征。答:①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受和表现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生存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确定审美能力性质和特征基本依据。审美能力作为从事审美活动的基本心理特征,也具有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情感性质从而区别于其他的各种心理功能。②审美能力的又一特征是创造性。审美表现是对象化和形式化的创造性表现。

       7、试述审美思维力的主要特征。

       答:①审美思维力不同于逻辑思维力的另一个特征是直觉性,它不使用概念作逻辑推论,而是往往跳过思维的惯常步骤,在直观中直接达到对事物的某种深入的领悟,揭示真理。②审美思维力不仅是一种认识和理解的能力,而且又是一种在个性化的体验中实现审美价值、获得审美自由状态的能力,因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实践功能。情感体验是审美思维力的又一特征,它使审美思维成为“物我交融”式的、分享的理解过程。

       8、分析说明个体审美的主要类型。

       答:①外倾感觉型和内倾感觉型。外倾感觉型倾向于对象的感觉印象,能迅速而直接的唤起情绪反应,但情感反应却不稳定,也不深入,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感受方式。内倾感觉型则较注重感觉的表现性。② 外倾知觉性和内倾知觉性。外倾知觉型倾向于对象的型式结构,审美表现性不强,而构造对象的能力突出。内倾知觉型偏向于内心意象的构造,有较明显的审美表现能力。③外倾想象性和内倾想象性。外倾想象性在审美过程中体现出类比联想的特征,往往由对象的知觉特征,唤起一系列类似的记忆表象。内倾想象性在审美过程中体现出观念联想的特征,往往从对客体的知觉表象出发,引发一系列观念性表象的运动、组合与再造,具有较突出的创造性想象性质。④外倾情感型与内倾情感型。外倾情感型的审美情感冲动直接由对象唤起、引导和决定,所以是一种受特定情境制约和规定的具体情感。内倾情感型的审美冲动虽亦由客体唤起,但主要不是由客体规定的它不仅偏于自主性和内心化,而且有较明显的原发性因素。⑤外倾思维型和内倾思维型。外倾思维型注重于对客体本质特征的体认,善于直接抓住对象的内部关系,作出较客观的理解和评价。内倾思维型注重于对内心感受的深入反思和判断,善于对审美经验作哲理的体悟。

       9、试分析美育的个性化要求。

       答:①要使美育过程充分个性化,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安排等诸多环节,注意给个性的自由表现留出充分的空间。②美育的活动也要让个性有表现得余地,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进行创作、欣赏和评价。③美育教学的评价也要尊重和鼓励审美个性的表现,对于有独创性的制作与理解要给予充分的奖励,甚至要适当鼓励在制作与理解上的标新立异。④美育的个性化原则还意味着对于有特殊艺术才能的学生,应该给予特别的指导。

       10、校园审美文化的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①建立对话原则。师生之间对话关系的建立应遵循审美交流的原则。②丰富艺术生活。③发掘公共艺术教育资源。④美化校园环境。

       11、分析说明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审美文化是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情感文化,它具有非压抑性、中介性和渗透性的特点。

       四、分析体

       1、鲁迅认为,中国传统的悲剧往往表现“团圆之趣”追求凡事总要“团圆”的结局,这固然体现了乐观的性格和善良的愿望,但也表现出对人社会缺乏“正视的勇气”。请你从悲剧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作用的角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①悲剧是最高级最深刻的美育形态,悲剧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②中国传统的悲剧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往往追求“团圆之趣”,这种团圆不是以正视现实中不可调和矛盾为前提,不是以奋斗和反抗为过程,也布以挫折和牺牲为代价,而是通过对矛盾的调和回避来解决。②真正的悲剧能使人惊喜,使人激动,使人崇高。因此,悲剧教育发展着深刻的审美教育,提高人生志趣,塑造坚定的顽强的民族性格,进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和作用。

       2、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里用黑体字标示的“更高的教养”、“教养”、“完整性”分别指什么? 答:“更高的教养”是指美育。“教养”是指造成人格分离的社会现实。“完整性”是指人在本性上说应该具有的全面性。

       ⑵、请你根据这段话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对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答:①席勒从批判近代社会弊端入手,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审美活动中人格的分裂才可以得到融合,美育是恢复人格完整性的唯一途径。②席勒美育观的出发点及归宿是人格的完整性,其侧重点是感性方面的发展。这是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文化危机而提出的一种生存理想和教育策略。③目前我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中,同样存在人格分裂,人性完整性遭遇破坏的危机,因此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通过美育培养全面完整的人格,提高民族的审美素质。

       ⑶、有人说“艺术是纯粹自我的表现”,这个观点正确吗?请你结合自己的艺术鉴赏或艺术创作实际,并通过分析美育的社会功能说明你的观点。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①美育能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一种极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是纯粹自我的表现,这当然是错误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论则强调:“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这也是片面的。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美育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也促进着分享式的情感理解力的发展。审美理解正是这种共享的理解,作为一种共享的理解,审美理解力与理智的认知理解力有着重要的区别。③发展爱心和爱的能力。爱情教育主要涉及德育和美育,就美育而言,审美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在情感的释放与升华中形成对内心世界的审美态度,而且可以在优秀艺术作品中,体验他人健康、美好的爱情经验和高尚的爱情意识,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爱情观。

       3、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审美观念是对“美的规律”的自觉意识,请你回答:①从审美角度看,“美的规律”在这里指什么?

       ②审美观念的意义包含哪些方面? 答:

第三篇:论美育的特征与功能

       论美育的特征与功能

       袁敬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美育,即通过审美育人,从而使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人生美育观。为了更好的把握美育这门学科,试论美育的特征与功能。

       【关键词】美育; 特征; 功能

       美育是以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审美现象为媒介和手段,通过受教育者的情感来感动其心灵,从而内在地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及其精神品质,完善和健全和谐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活动。为了更好的了解与把握这门学科,试图谈谈美育的特征与功能。

       一、美育的特性

       1、形象性

       美育的形象性是和智育的抽象性相对而言的,也是由美的形象性所决定的。美是直接的感知,是对那种浮现在眼前的形象的直觉把握。例如,大自然中的高山流水,苍松翠柏;文学中的唐诗宋词和古希腊神话;绘画中的万马奔腾、齐白石的虾和西方蒙娜丽莎,米罗岛的纳维斯等等均以生动多彩多姿的美的形象,唤起我们的审美情感,使我们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2、趣味性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进程对受教育者应具有的吸引力,使他始终对审美的创作与欣赏保持这浓厚的兴趣。从主题方面看,美育的趣味性源自美对于个性差异的充分尊重,这并不是意味着放纵或容忍,而是一种积极的意义:它意味着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情感生活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和独创性的充分发展。从对象方面看,美育的趣味性来自美育的感性、形象性,美育进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始终伴随着对生病形象的体验。

       3、情感性

       美育的情感性也是以审美形象诉诸人的感官,从而激起人的情感体验与悟解,以陶冶情操、涵养性,从而完成和谐健全人格的建构,最终提升人生境界。例如,席勒把美定义为“活得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其本意也是指美是生命的形象,他们的观点虽各有不同,却都充分肯定了神没对象的生命本质。由此可见,美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是指情感的形象化表现与体悟。神没对象在本质上是情感生命的形式,它直接诉诸我们的审美创造力和欣赏力。

       4、精神性

       美育的精神性是指在审美教育中,虽然以审美形象诉诸人的感官,以情感体验感染激发人的心灵,但是美育的最终指向确是人的精神领地,而不是停留在感官享受上,更不是引向物质欲望追求上。例如,当惊叹于歌特式教堂的高耸入云时,并不因为它能够提供给我们宽敞的住宿;当我们沉浸于《二泉映月》时,并不因为乐曲中流动的泉水能够止渴等等。当我们面对这些让人沉醉的美时,我们感受到的是精神的震撼,得到的是灵魂的陶冶与净化。美育从感性出发,而大于理性之巅,从形象感知开始,而终于精神自由之源地。正是其超越性和精神性的体验。

       5、全面性

       美育的全面性并不是美育可以独自担负起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任务,而是指美育在促进

       个性审美的发展的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对个体诸心理功能与意识的全面开发,并使它们处于相互协调平衡的状态。其实审美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复杂而综合的活动,它涵盖了极为广泛的生理、心里领域。康德就把“审美判断”说成是“在心里诸能力的活动中的协调一致的情感”。①席勒由此提出了美育的全面性,认为在美育的过程中,个性人格的分裂可以消除,以恢复到“人性整体的心境”。因此美育最充分体现了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想。

       二、美育的功能

       1、美育的表现方式: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长期以来,对美育的工具价值的确信,使美育自身在促进个性自由和人的解放中的作用,却往往被忽视了。这是因为在审美教育活动中,美育被规定为一种提高教育功效的手段,而使美育失去了自身应该追求的目的。我们可以看看以往:其一,仅仅把美育当成完成社会教育的目的或灌输知识的手段,而忽视其本身应追求的宗旨就使美育变成德、智、体各育的附庸,使其陷入庸俗功利主义泥塘而背离追求人的解放的根本目标;其二,仅仅看重美育自身的目的而忽视其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导致了美育的空乏与抽象,停留在某种高远的向往而缺乏意义的深度和实验操作的基础,最终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而难于在教育实践中站稳脚跟。我认为真正的美育精神应是现代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思想发展的产物,即以人的解放为宗旨,把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理想境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美育作为外在手段和内在目的的统一。

       2、美育的主体建构:立美与审美的同一

       一般来说,在审美教育活动中,施教者教的活动应该是立美活动,受教者学的活动应该是审美活动。②可以说,施教者与受教者、立美与审美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当今,随着人类对自身的深入,一方面作为世界民主化潮流所引起的审美教育领域对审美主体的呼唤,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训与受教、灌输与接收在审美教育领域越来越捉襟见肘,分科教学带来的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知识中心主义造成的高分低能,教师中心主义带来的师生对抗,学生不堪重负出现的厌学逃学、弄虚作假,无不表现出立美与审美的矛盾与冲突。然而,作为真正的美育精神两者应是同一的。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立美主体还是审美主体,都不能将对方作为异己的对象去认识、去作用,相反双方相互作用才是双方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重要方面。

       3、美育形式的选择:表现和表演的化一 席勒指出:“在权力的国度里,人和人以力相遇,他的活力受到限制。在安于职守的伦理国度中,人和人以法律的威严相对峙,他的意志力受到束缚。在有文化教养的圈子里,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只须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的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③这正是美育的精神所在。但是长期以来,把审美教育活动简化为良好的外在风度、行为习惯的培养或与众不同的技能技巧、能力的训练,使美育成为个人适应社会,获得某种社会资格的教育。这种在审美教育活动中重视外部形象的表演,忽视内在精神的表现,暴露了以往美育的无法避免的片面性,从而使本应是重面快乐和创新活动的审美教育活动成了一种单调而枯燥的苦役。人的自我潜能的发挥和鲜活生命力的表现,不幸被尘封在充满虚饰的外壳之中了。如何实现美育重视外在形象的表演与内在精神的整合,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综上所述,美育的当今困境可略见一斑,在当今文化急剧分化、多元文化价值观平分秋色的形势之下,在审美教育领域里,如何解决美育的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对立也显得异常尖锐激烈,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美育机制,以实现美育作为人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表现,充分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育精神。这正是当前美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建立一种真正符合文化发展的新美育精神的基础。从而以使

       整个人类“诗意的栖居”的人生美育为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上),第66-67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②转引孙俊三《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第51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③席勒《美育书简》,第45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第四篇:论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育意义

       论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育意义

       陈昌茂

       (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当代大学生素质问题因“啃老族”等现象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从知情意结构出发,认为由于高等学校至今没有建立起大学生美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遂使美育成为高等教育存在的一块短板。通过反观中国文化的美育传统,结合旅游美育的基本原理,提出当代大学生实施“行万里路”旅游美育方式,期望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素质问题的解决,克服短板效应。

       【关键词】“行万里路”;旅游美育;知情意结构;大学生素质;

       关于当代大学生素质问题,社会上有多种议论:有的对北大等名校为什么几十年培养不出一个大师提出质疑;有的对大学“少年班”的天才,为什么只成为教授而没有(哪怕一个)成为有创见的行业领军人物而“伤仲永”;有的感叹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特别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大学生毕业后在“啃老族”队伍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有“隔着纱窗看晓雾”的意味,剪不断理还乱。所以,面对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也仅仅立足于知情意结构理论,着眼于大学生美育的不足,反观中国古代“行万里路”的旅游美育传统,对大学生素质问题的解决做一点可能贻笑大方的探讨。

       一、对古代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再理解

       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口头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升到学理解释,通过文献检索,主要有三种书面理解:第一,体验书中描述的情景;第二,积累实践经验。第三,从知识走向见识。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是想当然,既没有起码的望文生义,更没有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论解读。于是乎,这一优秀的美育传统,没有得到当代教育界和美学界的重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董其昌[1]的《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可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达到“胸中脱去尘浊”,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胸中脱去尘浊”的意思呢?

       1、从老庄的“虚静”说来理解

       “胸中脱去尘浊”,源于先秦时期老庄的“虚静”说:老子认为,人要修身养性,就要“致虚极,守静笃”。通过“涤除玄览”,即消除心中杂念,以虚静的目光去“看”身外世界。后来,庄子进一步指出,要达到“虚静”,就要做到“心斋”与“坐忘”: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面对物象。因此,“胸中脱去尘浊”,用今天的美学术语来说,就是摆脱利害关系,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去感受大千世界。所以,“行万里路”的本义是通过旅游审美来获得美感经验,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2、从荀子的“解蔽”说来理解

       “胸中脱去尘浊”,源于荀子的“解蔽”说:《荀子·解蔽》认为:“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人对外在环境的反应,无不受“心灵”的左右,因此,解蔽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虚一而静”即审美体验来实现。所以,“行万里路”的要义,就是通过旅游审美,让心灵从层层包裹中解放出来,达到创作自由。

       3、从宗白华的“空灵”说来理解

       “胸中脱去尘浊”,还可以从当代美学家宗白华的“空灵”说得到理解:宗白华认为: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如司空图《诗品》里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所以,“行万里路”的主旨,就是要通过旅游审美,达到“空灵”境界,实现“自然丘壑内营”。

       综上所述,“行万里路”就是“胸中脱去尘浊”,就是通过旅游获得美育。习近平主席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所谓修身养性,就是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使身心达到知情意完美统一的境界。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此对“行万里路”美育意义最深刻的总结。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育功能的体现

       旅游是以视觉为中心的综合感官体验活动,是人在第二空间的诗性生活。旅游的最主要特征是空间的转移,“行万里路”即从甲地到了乙地,又从乙地回到甲地;从“家乡”到“他乡”,又从他乡回到家乡。从现代旅游的概念来说,出行时间要超过24小时,但不能超过三个月。旅游的单位是“次”,所以,“行万里路”指把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常常践行。旅游活动主要不是用脑,用思考,而是用“身体”,用感官,其低收益是消遣,其最高收益是创生旅游美。

       1、旅游活动因主体的虚静性创生旅游美 从审美现象学视角来看,旅游活动是有具备审美现象发生的条件。从审美现象的发生的第一条路径来看,主体首先成为审美主体,即具备心理距离——非功利的态度。旅游者所追求的是游玩play本身。游客不是来学习,不是来工作,既无事在身,也无事在心,而“胸中脱去尘浊”,这正是审美现象发生的条件。用中国古典美学来说,旅游者是“虚一而静”的,处于一种“心斋”的状态。既然游客已经从主体变成了审美主体,那么,对象就相应地成为审美对象,于是乎审美现象就发生了。

       2、旅游活动因客体的景观性创生旅游美 从审美现象发生的第二条路径来看,对象由于质料的审美属性强烈,尽管人们心事重重,没有“虚一而静”,但是,在对象的审美冲击下,也会成为审美主体。由于旅游景观都是设计出来的,有强烈的审美冲击力,因而可能首先成为审美对象,然后把旅游者变为审美主体,使主体发生美感,这也是人们外出旅游“散散心”的原因。旅游景观包括:(1)拟态景观 :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结构化的旅游地形象;(2)风景景观 :由山、水、林、气、筑五个元素构成的“景物”“景点”“景区”。(3)环境景观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秀的人工环境(4)场所景观 :四元栖居(天、地、人、神)在一堂的有时间的空间;(5)旅游纪念品景观 :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所以,旅游活动的地方,往往已经具备优质的旅游景观,即审美质料已经存在,所以,审美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3]

       3、旅游活动创生五种美感经验

       “旅游活动”是由愿游—行游—居游—-憇游—忆游结构而成的综合感知活动,它创生的美感经验包括:(1)愿游的神话诗性:游客用想像把握旅游地,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现实”情境。(2)行游的抒情诗性:游客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流,触景生情;(3)居游的畅爽诗性:自信、自得、自乐,六根皆爽的诗性体验。(4)憇游的狂欢诗性:场所把人们带入到一种陶醉的状态;(5)忆游的梦幻诗性:通过回忆和再认复活成的“超时空的”梦幻情境。[4]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揭示的那样,“行万里路”本质上是通过旅游活动实现美育即修身养性。中国古代的美育方式,除了采用乐教等艺术方式外,从汉朝开始,更主要的是采用“行万里路”的旅游美育方式,逐渐成为自觉的一种社会美育形式,司马迁就因为要“游历”而推迟了婚期。魏晋时期,游历的审美性质得到了士人的普遍认同,产生了“昼短苦夜长,何不炳烛游”的热切追求。按“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的原理,[5]大学生以“行万里路”的方式进行美育,根植于中国古代美育的历史传统。

       三、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美育的现实意义

       我们主张: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古代士人的传统,通过“行万里路”的旅游美育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这里所指的大学生,是指普通高等学校的在读学生,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社会上对大学生素质问题有这样那样的议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存在精神不振、就业焦虑、适应社会难、无创新能力等现象,特别是“啃老族”现象。如果从教育方面找原因,那么在知情意结构中,不难发现,“情”的方面即美育方面是一块短板。所谓大学生素质问题,正是知情意结构的短板效应。

       众所周知,“知”、“情”、“意”是构成人的高级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该观念源于古希腊,定性于康德,早已经被知识界广泛接受,大多将其对应于真、美、善。所以,席勒的名著《审美教育书简》,正是接着康德知情意联系的人类学哲学思想,特别是审美的非功利、无概念、鉴赏力思想,论证美的体验及其对于人的意义:美育不是指人要接受审美的认知教育,而是要莯浴到美本身。知情意结构的美育思想传到中国,无论是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还是陶行知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是坚持知情意并重与和谐统一。但是,美学不等于美育。现在有的高等学校开设了名为《美学与人生》的课程:从“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以为这就是大学生美育。这是大学生美育吗?很遗憾,不是,至少不全是,因为《美学与人生》的课程仍然在“知”和“意”的范围之内。毋庸讳言,我们的大学美育还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式和长效机制。路在何方呢?为此,从历史经验和旅游美理论出发,我们提出大学生“行万里路”的旅游美育构想,作为一种选择。

       孔子曰:30而立。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是“立”。“立”主要指精神独立,其榜样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如何“而立”呢?从知情意结构来说,就是通过美感经验养成,协调理性与感性、心灵与身体的平衡统一,实现精神的内在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成为“而立”的“真人”。以“行万里路”的旅游美育,或许是克服短板效应的良药。事实上,蔡元培先生说的“社会的美育”的措施,基本上都可以纳入旅游美育范畴。

       美育理论专家杜卫指出,西方美学传人中国后,诞生了“审美功利主义”,其基本内涵是:“审美内在地具有超越世俗功利目的的欲念功能,通过美育,以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性。”[6]据此,我们以“行万里路”的美育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素质问题,是“审美功利主义”现代新传统的继续,正体现了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本土化特点。

       解释:

       [1]董其昌(1555—1636),男,明代书画家,其画及画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习近平:《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新华网2022年3月23日 [3]参阅拙作《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载《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2 [4]参阅拙作《论旅游美的美感经验》,载《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5]参阅拙著《论旅游美》,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22-12。

       [6]杜卫著,《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4,p3.简介:陈昌茂,(1965-)男,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副主席。

第五篇: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艺作为美育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优势。从制作的材料、技法到表现形式、烧成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手、脑、眼的感知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陶艺教学中把美育教育渗透的更深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陶艺教学

       美育

       感受与传承 创新与发展 立体与空间 坚持与思考

       一、感受与传承,“美”的概念是时代不变的产物。

       时代在变迁,虽然每个时代的服饰、器具、家具、纹样等千姿百态,而且赋予了各个时代的特点,但是“美”的内涵不会变,规整的、异性的、变化的等等艺术形式只要是被人们归类到“美”的行列,它自身都有其平衡、强弱、疏密、松紧、大小等的“美”的形式。

       为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存在了几千年,它的“美”更是如此。从河姆渡、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粗狂的手法、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传递出那个时代淳朴的气息;到唐朝的三彩,釉色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谱写了一曲大唐盛世的高歌;再到元明的青花,温文尔雅、青蓝相间、清新雅致流淌出世界公认的审美情趣。即使到今天的现代陶瓷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门类百花齐放。如果只是通过美术欣赏课去了解陶瓷艺术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当学生真正的亲自去动手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着自己通过双手把一块泥做成作品、干燥、装饰、上釉、烧成,学生的心也在随着变化,审美的情趣也慢慢开始在内心发芽。

       因此在陶艺教学的前阶段和教学中,我会讲述和穿插一些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精美图片,了解陶瓷生产的品种、历史和工艺。学生不仅有制作的欲望和好奇心,而且更加渴望动手创作作品,内心对美的享受也自然通过双手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真正的实践才是感受美的源泉,没有美的了解与传承也不会内化到学生的心灵。

       二、创新与发展,“美”的感知是学生天生的特质。

       土生万物,“泥”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通的材质,也是和人最亲近的一种材质,所以孩子都有玩泥巴的天性,一看到泥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碰一碰、捏一捏用心去感受手中的泥团。起初在学生手中玩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抛开当堂的作业,自己创作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往往一些定性的形状和要求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造型、方法、内容的单调。所以如何突破陶艺的“美育”教育变的尤为重要,学生了解“美”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去创造“美”却需要教师设定好一个引导和展示的平台。

       比如了解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喜欢的东西,比如卡通动物,在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原版的形象来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卡通动物的服装、配饰,包括动作、表情是可以通过改变来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甚至与他的表情是否夸张,为什么没有表情是不“美”的,为什么没有表情也是“美”的。又如教师的直接在作品上进行添加,表面上好像是违背教育观的,但是这正是一种熏陶,如果老师只是靠嘴巴就可以让学生把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有时确实做不到,所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改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美”的标准。再比如,学生做好作品后,作品的布展自然是教师的一次重组,无论是展厅展示还是作品集的展示,学生都会产生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恰恰也是教师的“布置”所带来的。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些固定的技巧和技能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具有“美”的形式的陶艺作品自然会从指间流出。

       三、立体与空间,“美”的深度是陶艺优越的条件。

       相对于绘画来讲,陶艺对“美”的表现力、空间感、立体感会更加深入。作为我们成年人来讲,选一件商品时往往会左右上下的打量,最后确定了才下决心购买,我们很少只看一面漂亮就轻易决定。作为一件商品或作品,正常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会有不同的美感,就像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有不同的风景一样。正因如此,陶艺的美育教育会更深入,泥固有的质感吸引了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它,感受它,进而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手脑并用的协调性。

       简单的拿一件陶艺花瓶来说,如果通过绘画,学生可以感受到花瓶的曲线美、纹样美、色彩美、器形美等等的客观美,但是如果是用泥巴来做一件花瓶,出了具备这些“美”的熏陶外,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因力度或粘贴不牢产生倒塌、变形等情况,这时力量所展现的美、心情转换的美、角度转换的美等很多主观意识上的美也都会发生改变。

       四、坚持与思考,“美”的熏陶是陶艺永恒的主题。

       一件事情如果只做一次,深度不够;如果只做一种,宽度不达;所带来的是,停留在表面的方法和展示形式也只是一种外化,真正的还是要内化成一种“美”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一种“氛围”的时候,它必将会传承,会感染到更多的学生愿意深入到陶艺课程,乐意在陶艺课程里徜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作为主导的教师没有这份坚持和思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停留的脚步带来的是学生思维的固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我们的家长里面有一批也具有较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他们从小带出来的孩子相比之前会更加的优越,思维更开阔。所以学校的职能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的趋向于传承和提高,“美”也许离我们不遥远,但却让我们一直在寻找,我想陶艺正是这条路上闪亮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