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题库之《选择》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题库之《选择》

       226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目前仅限于: B A 岩石

       B 地壳

       C 内部圈层

       D 地球

       227 地震波当中的横波能够穿过的物质是: C A 气态物质

       B 液态物质

       C 固态物质

       D 以上三种状态的物质

       228 把地壳分为内壳与外壳的不连续面是: D A 莫霍面

       B 莱曼面

       C 雷波蒂面

       D 康拉德面

       229 岩石圈包括一下________圈层。ABD A 花岗岩层

       B 玄武岩层

       C 软流圈

       D 橄榄岩层

       230 地壳中含量最大的化学元素是_____。A A O

       B Si

       C Al

       D Fe

       231 地球内部的次一级不连续面是: BD A 莫霍面

       B 康拉德面

       C 古登堡面

       D 雷波蒂面

       232 _____形成地壳的主要构造特征。AC

       A 地壳厚度差异

       B 海洋与陆地同时存在 C 花岗岩层的不连续分布

       D 化学元素含量不等

       233()下列_____可能是石英的鉴定特征。ABCD A 白色

       B 贝壳状断口

       C 脂肪光泽

       D 晶簇集合体

       234()下列_____是矿物。AD A 煤炭

       B 食盐

       C 冰糖

       D 水晶

       235()在黑钨矿中,下列_____可以形成类质同象。AC A Fe

       B W

       C Mn

       D Si

       236()晶体习性为二向延伸的矿物,其集合体形态多是_____。B A 纤维状

       B 片状

       C 晶腺

       D 土状

       237()下列不属于摩氏硬度计矿物的是_____。C A 石英

       B 滑石

       C 橄榄石

       D 磷灰石

       238()具有最完全解理程度的矿物是_____。CD A 方解石

       B 石英

       C 云母

       D 石膏 239()烟水晶所体现出的褐色是水晶的_____。D A 假色

       B 自色

       C 本色

       D 他色

       240()方解石可能具有一下_____光泽。B A 金属

       B 珍珠

       C 金刚

       D 脂肪

       241()下列_____是普通角闪石的特征。AC A 玻璃光泽

       B 金刚光泽

       C 长柱状晶粒

       D 橄榄绿色

       242()黄铁矿和黄铜矿外观很相似,但可以通过_____来区别它们。D A 颜色

       B 比重

       C 解理程度

       D 硬度

       243 〔 〕在河流中,机械沉积分异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碎屑物排列依次为: C A 粘土、粉砂、砂、砾

       B 粉砂、砂、粘土、砾

       C 砾、砂、粉砂、粘土

       D 粉砂、砂、砾、粘土

       244 〔 〕灰白色的岩浆岩应是: D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245 〔 〕下面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是: B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辉长岩

       D 石灰岩

       246 〔 〕下面属于变质岩构造的是: AC A 块状构造

       B 流纹构造

       C 千枚构造

       D 碎屑构造

       247 〔 〕下面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是: B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辉长岩

       D 石灰岩

       248 〔 〕在沉积岩中有,但在岩浆岩中绝对没有的矿物是()。B A 正长石

       B 赤铁矿

       C 红柱石

       D 白云母

       249 〔 〕火山属于()的一种类型。B A 沉积作用

       B 岩浆活动

       C 断裂变动

       D 外力作用

       250 〔 〕在沉积岩中有,但在岩浆岩中绝对没有的矿物是()。B A 正长石

       B 赤铁矿

       C 红柱石

       D 白云母

       251()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含量为______。A A >65%

       B 52%-65% C 45%-52%

       D <45% 252()岩浆岩中的主要氧化物中,_______是主导成分。B A 三氧化二铝

       B 二氧化硅

       C 氧化铁

       D 氧化钙

       253()酸性岩浆岩二氧化硅含量为______。A A >65%

       B 52%-65% C 45%-52%

       D <45% 254()岩浆岩的造岩矿物是_______。ACD A 石英

       B 方解石

       C 橄榄石

       D 黑云母

       255()下列矿物中,______是铁镁矿物。BD A 长石

       B 角闪石

       C 白云母

       D 黑云母

       256()下列矿物中,______是硅铝矿物。BC A 角闪石

       B 石英

       C 长石

       D 辉石

       257()在花岗岩中,下列_______是主要矿物。B A 角闪石

       B 白云母

       C 橄榄石

       D 方解石

       258()在岩浆岩造岩矿物中,与中性斜长石同时结晶的矿物是_____。C A 橄榄石

       B 辉石

       C 角闪石

       D 白云母

       259()某岩浆岩的矿物颗粒直径在2-4mm之间,那么,它的结构应该属于_____。B A 粗粒结构

       B 中粒结构

       C 细粒结构

       D 斑状结构

       260()某岩浆岩是由矿物颗粒构成的,其中有的矿物颗粒很大,围绕这大矿物颗粒的是比它小的多的小矿物颗粒,那么,这块岩浆岩标本的结构是______。D A 粗粒结构

       B 细粒结构

       C 斑状结构

       D 似斑状结构

       261()气孔构造可以出现在下列那种岩石中? D A 花岗岩

       B 辉长岩

       C 橄榄岩

       D 安山岩

       262()下列______不是岩基的特征。A A 露头浑圆

       B 与围岩呈不整和接触关系

       C 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岩石组成 D 出露面积一般大于100平方公里

       263()下列关于岩株的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B A 一般由中性岩组成 B 与围岩成整合接触

       C 出露形态浑圆

       D 深成侵入岩

       264()_______可以作为酸性岩浆岩的指示矿物。C A 橄榄石

       B 钾长石

       C 石英

       D 白云母

       265 岩浆岩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斜长石用肉眼不易确定,可以根据与之共生的________来判断。深色矿物

       266 石英和橄榄石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指示矿物。酸性岩 基性岩

       267 对于岩浆岩,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矿物的颜色就可以确定矿物的类型。岩石为深色,多为_______。岩石为浅色。多为_______。黑耀岩为黑色,它是________。基性岩 酸性岩 酸性岩

       268()下列______是风化作用? AD A 冰劈作用

       B 喀斯特作用

       C 风蚀作用

       D 根劈作用

       269()沉积岩的层理构造是由于一下_______原因形成的。ACD A 地质构造运动性质的改变

       B 定向压力

       C 母岩的变化

       D 季节变化和变化

       270()沉积岩成岩作用的各种变化有:_______。ACD A 风化作用

       B 胶结作用

       C 重结晶作用

       D 压固作用

       271()赤铁矿呈现出的红色属于______。A A 原生色

       B 继承色

       C 自色

       D 次生色

       272()页岩的结构属于_______。

       C A 碎屑结构

       B 生物结构

       C 泥质结构

       D 化学结构

       273()正常碎屑岩的分类是按_________进行分类。C A 碎屑物的来源

       B 碎屑物的成因

       C 占总碎屑量50%以上的碎屑粒度

       D 占总碎屑量50%以上的碎屑磨圆度

       274()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有______。ACD A 温度

       B 时间

       C 压力

       D 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275()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A A 温度

       B 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C 压力

       D 不分主次

       279 〔 〕可以反映褶曲程度的要素是_______。C A 高

       B 核

       C 转折端

       D 枢纽

       280 〔 〕走向与岩层一致的正断层,当它和岩层的产状关系是:倾向相_____,断层倾角_____岩层倾角时,可造成岩层缺失。C A 反、大

       B 同、小

       C 同、大

       D 反、小 281 〔 〕下面可以造成地表岩层重复的走向断层是: BC A、与岩层倾向相反的正断层

       B、与岩层倾向相反的逆断层

       C、与岩层倾向相同但倾角大于岩层倾角的正断层

       D、与岩层倾向相同但倾角大于岩层倾角的逆断层

       282 〔 〕构造盆地的长宽比范围是: C A >10:1

       B 10:1-3:1

       C <3:1

       D 1 283 〔)下面属于海侵层位特征的选项是: AD A 新岩层面积大于老岩层面积

       B 新岩层面积小于老岩层面积

       C 形成于地壳抬升时期

       D 自上而下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

       284 〔)下面属于海退层位特征的选项是: ABD A 形成退覆现象

       B 新岩层面积小于老岩层面积

       C 形成于地壳下降时期

       D 自上而下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285()下列接触关心中______一定经历了地球的水平运动。B A 侵入接触

       B 角度不整和接触

       C平行不整和接触

       D 整和接触

       286()影响岩石变形的环境因素有______。ACD A 围压

       B 环境

       C 温度

       D 应力状态

       287()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

       层是_______。A A 走向断层

       B 倾向断层

       C 斜向断层

       D 顺层断层

       288()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的断层是_______。B A 走向断层

       B 倾向断层

       C 斜向断层

       D 顺层断层

       289()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是_______。C A 走向断层

       B 倾向断层

       C 斜向断层

       D 顺层断层

       290()断层走向与岩层平行的断层是_______。D A 走向断层

       B 倾向断层

       C 斜向断层

       D 顺层断层

       291()正断层,____________,断层发生后两盘上盘距离加大。形成于_____作用下。C A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张力

       B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挤压力

       C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张力

       D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挤压力

       292()逆断层,____________,断层发生后两盘上盘距离缩小。形成于_____作用下。D A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张力

       B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挤压力

       C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张力

       D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挤压力

       293()断层面小于45°的逆断层叫做________。B A 冲断层

       B 逆掩断层

       C 碾掩断层

       D平移断层

       294()野外不能说明断层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B A 镜面与擦痕

       B 岩层裂隙

       C 断层构造岩

       D 拖曳褶曲

       295 〔 〕红海属于______阶段的大洋。B A 胚胎期

       B 幼年期

       C 成年期

       D、衰退期

       296 〔 〕下列_______不是地槽褶皱变动的特征。D A 长条性

       B 紧密性

       C 定向性

       D 非线性

       297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在_______上漂移。A A 软流圈

       B 洋壳

       C 硅铝层

       D 水

       298 〔 〕地槽升降运动具有_______等特点。B A 幅度大,速度慢,差异小

       B 幅度大,速度快,差异显著

       C 幅度小,速度快,差异小

       D 幅度大,速度慢,差异显著

       299 〔 〕下列_______是剪切型板块分界线。D A 大洋中脊

       B 海沟

       C 地缝合线

       D 转换断层

       300 〔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洋岩石圈的密度较低,漂浮在______上,随着环流的地幔物质向两侧漂移。C A 玄武岩层

       B 硅铝层

       C 软流圈

       D 硅镁层

       301()当地槽处于地壳强烈下降阶段时,会发生下列事件________。ACD A 地壳下降速度快

       B 形成中央隆起

       C 地槽内接受的沉积厚度很大

       D 岩浆侵入、火山喷发

       302()褶皱带形成于地槽_______阶段。D A 强烈下降阶段

       B 局部回返阶段

       C 封闭以后

       D 回返后期

       303()下列构造旋回时间排序第二的是_______。C A 新阿尔卑斯构造旋迴

       B 旧阿尔卑斯构造旋迴

       C 华里西(海西)构造旋迴

       D 加里东构造旋迴

       304()地向斜形成于地槽发展的_______阶段。A A 整体下降

       B 局部回返

       C 普遍回返

       D 封闭

       305()地槽中两个中央隆起之间的低洼地带叫做________。B A 山前凹陷

       B 山间凹陷

       C 前缘凹陷

       D 边缘凹陷

       306()大陆漂移学说认为______地球上所有大陆都连在一起,叫泛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叫泛大洋。C A 寒武纪

       B 志留纪

       C 石炭纪

       D 泥盆纪

       307()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大陆的漂移是花岗岩质的大陆在______上进行的。A A 玄武岩质的基底

       B 软流圈

       C 水面

       D 地幔

       308()古地磁学是通过_______,来研究地史时期地磁极位置的科学。B A 古代地磁

       B 岩石中的剩余磁性

       C 洋地磁场

       D 大陆磁场

       309()对于海底扩张学说,海洋地质学的供需在于_________。ABCD A 发现了海岭

       B 发现海沟

       C 进行了海底年龄的测定

       D 进行了海底沉积物的测定

       310()下列板块中,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D A 南极洲板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平洋板块

       311()下列_______是剪切型板块分界线。D A 海岭

       B 俯冲带

       C 地缝合线

       D 转换断层

       312 〔 〕被子植物繁盛时期开始于_____。D

       A DB Kz

       C KD K2

       313 〔 〕第一个世界世界范围的成煤期是____。C A ∈

       B S

       C C-P

       D Mz

       314 〔 〕晚古生代,欧洲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相撞,使_____地槽隆起。A 蒙古 D B 西欧

       C 阿巴拉契亚

       D 乌拉尔

       315 〔 〕早古生代_____动物大发展,该时代出现了_____。C A 裸露、蓝绿藻

       B 无脊椎、蕨类

       C 无脊椎、半陆生蕨类

       D 无脊椎、被子植物

       316 〔 〕

       8、印支运动发生在_____,燕山运动发生在_____。A A T、J–K

       B Pz2、Mz

       C T、R

       D R、Q

       317 〔 〕元古代是从_____生物到_____生物发展的阶段。D A 原始、高级

       B 有壳、无壳

       C 无壳、有壳

       D 原核、真核

       318 〔 〕被子植物出现在_______。C A 新生代

       B EC K2 D K3

       319 〔 〕早古生代______动物大发展,该时代出现了________。C A 裸露、蓝绿藻

       B 无脊椎、蕨类

       C 无脊椎、半陆生蕨类

       D 无脊椎、被子植物

       320 〔 〕被子植物出现在______。C A 新生代

       B EC KD K3

       321 〔 〕早古生代中国华北地区从____起开始整体上升,到____才开始下降。D A O1、OB O1、CC ∈

       3、OD O3、C2

       322()陆核出现在______。太古代

       A 太古代

       B 元古代

       C 古生代

       D 震旦纪

       323()原地台是在_____经过______运动形成的。C A 元古代末 五台

       B 元古代早期 吕梁

       C 元古代末 五台和吕梁

       D 元古代早期 五台和吕梁

       324()震旦纪,地球上有___块大陆。D A 1 B 8 C 3 D 5 325()藻类繁盛于_______。B

       A 元古代

       B 震旦纪

       C 早古生代

       D 晚古生代

       326()德氏虫可以作为______的标准化石。A A 早寒武世

       B 中寒武世

       C 晚寒武世

       D 震旦纪

       327()莱氏虫可以作为______的标准化石。B A 早寒武世

       B 中寒武世

       C 晚寒武世

       D 震旦纪

       328()蝙蝠虫可以作为______的标准化石。C A 早寒武世

       B 中寒武世

       C 晚寒武世

       D 震旦纪

       329()早古生代,腕足类的标准化石有_______等。D A 三叶虫

       B 笔石

       C 珊瑚

       D 扬子贝

       330()联合古大陆形成于_______。C A 元古代

       B 早古生代

       C 晚古生代

       D 中生代

       331()泥盆纪是_______时代。B A 藻类

       B 裸蕨

       C 蕨类

       D 裸子植物 332()石炭-二叠纪又称_______时代。C A 藻类

       B 裸蕨

       C 蕨类

       D 裸子植物

       333()_____完成了无颌类向有颌类(鱼类)以及鱼类向两栖类的演化。C A 奥陶纪

       B 志留纪

       C 泥盆纪

       D 石炭纪

       334()华北地区(包括东北南部),______上升为陆地,直到_______或晚石炭世才再次沉降海侵。A A 晚奥陶世 中石炭世

       B 中石炭世 晚二叠世

       C 石炭纪 二叠纪 D 晚古生代 中生代

       335()在晚古生代末,海西运动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成为陆地,只有_______等狭小地区处于海洋环境。D A 东南沿海、闽浙

       B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D 西藏、西南

       336()燕山运动期间,环太平洋地槽的内侧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北美的_____山脉、亚洲的西伯利亚东部山脉 D A 科第勒拉

       B 阿巴拉契亚

       C 洛基山

       D 内华达

       337()印支运动、燕山运动时期,_______开始解体,形成古地中海、古印度洋。C A 刚瓦那古陆

       B 劳亚古陆

       C 联合古陆

       D 亚欧大陆

       338()______出现了鸟类。C A 三叠纪

       B 侏罗纪

       C 白垩纪

       D 二叠纪

       339()中生代华南大部分时间都海侵,到____,又一次海侵,范围:云、贵、川、苏、赣、皖南,这是华南最后一次海侵。A A 三叠纪

       B 侏罗纪

       C 白垩纪

       D 二叠纪

       340()现在我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在_____运动后期基本形成。B A 海西

       B 燕山

       C 新阿尔卑斯

       D 旧阿尔卑斯

       341()新生代是被子植物的时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______。D A 新生代

       B 早第三纪

       C 晚第三纪

       D 晚白垩世

       342()喜马拉雅运动后,______,喜马拉雅地槽褶皱上升成山,青藏高原南部隆起。A A 早第三纪

       B 晚第三纪

       C 更新世

       D 全新世

第二篇:比较政治学 题库之选择

       比较政治学界部分学者认为,比较研究就其定性分析的大前提出发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

       A、主观比较和客观比较B、同质比较和异质比较

       C、定向比较和非定向比较D、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

       我们通常把从经验研究出发,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部分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___________。()

       A、集成比较B、综合比较

       C、经验比较D、建立模式

       韦伯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他不是用社会结构的概念建构自己的理论而是将分析的中心置于_____________之上。()

       A、人类个体行动者B、社会主体人群

       C、社会特殊群体D、人类整体

       相对于多元主义范式而论,____________对现存社会及其政治秩序乃至国际体系持尖锐的批判姿态,对比较政治学既有理论的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和西方发展经验的内涵持坚决的拒斥态度。()

       A、自由主义范式B、激进主义范式

       C、保守主义范式D、现实主义范式

       下列不属于阿普特对于政治学研究所使用方法归纳的三大类别的是____________。()

       A、规范方法B、结构方法

       C、行为方法D、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研究中最具传统意义且至今仍最为常见的研究单位主要有三类,即国家、社会问题和__________。()

       A、社会B、政府

       C、民族D、公共政策

       将已知的一般原理诉诸个别事实进而得到有关个案的更加深刻的知识的认知过程,称之为_______,它是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A、归纳推论B、比较推论

       C、演绎推论D、综合推论

       在各种变量中,依赖于其他变量,又不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被称作_________。()

       A、自变量B、因变量

       C、干预变量D、中间变量

       关于“强权国家”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__________的《君主论》。()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利

       C、柏拉图D、阿尔蒙德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是由__________最早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利

       C、柏拉图D、阿尔蒙德

       比较政治研究的功能不包括___________。()

       A、提供背景知识B、改善知识分类

       C、提供研究捷径D、检测理论假说

       “自然状态”这一概念是由________首创的。()

       A、洛克B、马基雅维利

       C、柏拉图D、伊斯顿

       以下各个理论中,_____________是由理性选择理论大师布坎南最先提出的。()

       A、交易成本理论B、产权理论

       C、立宪理论D、公司理论

       立宪理论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洛克B、奥尔森

       C、威廉姆森D、唐斯

       以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合作问题,特别是国际合作的组织形式、规模和规范以及国际合作的结构功能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是___________。()

       A、国际贸易理论B、国际合作机制理论

       C、经济增长理论D、“古典主义”的国家理论

       亨廷顿认为,可以从态度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检验民主的巩固程度。()

       A、行为B、思维方式

       C、意识形态D、群体心理

       一个健全的_________既是民主转型的有利因素,也是民主巩固的有利条件。()

       A、公民社会B、臣民社会

       C、市民社会D、居民社会

       在中国早在__________,其分类体系本身就表现了比较研究的特色。

       A、《春秋》B、《左传》

       C、《资治通鉴》D、《史记》、BCABD ACBBA CACBA CD

第三篇:地质学基础课程

       ***地质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岩石圈

       第一节 岩石圈的表面形态

       二.洋底地形

       (一)大陆边缘

       大陆与大洋相连接的过渡地带,称大陆边缘。

       1.大陆架(陆棚)是指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小于0.3°,平均深度小于130m。

       2.大陆坡 大陆架外坡度明显变陡的斜坡地带,坡度平均约4°最陡可超过20°,下界平均水深约2000m,平均宽度30km,最宽可超过100km。大陆坡上常发育有海底峡谷(谷壁陡峭,剖面形态呈“v”字形)。

       3.大陆基(大陆裙)是介于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缓坡地带,下界水深约4000m,宽度几百公里,坡度一般小于1°。(*在海沟发育的地区没有这一地形单元)

       4.海沟和岛弧 大洋盆地边缘深度超过6000m的带状凹地,称为海沟。宽度仅数公里至数十公里,长度最大可达几千公里。

       太平洋西北侧的海沟多呈弧形,沿其凸出的一侧排列着大小岛屿,称为岛弧(多为火山 岩)。

       (二)洋盆

       洋盆是指位于海沟与洋脊之间辽阔而平坦的洼地,一般深度4000-5000m。可进一步分为洋底丘陵、洋底平原、海山。

       (三)洋脊 ` 贯穿于洋盆中央或一侧、延伸几万公里的洋底山脉,称洋脊。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岩石圈的化学成分

       地壳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含量称克拉克值。(地壳的元素丰度)

       1.元素在地壳、上地幔和地球中的分布相差十分悬殊,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元素合计占地壳总质量的99%。

       2.Al、Na、K三种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但在上地幔和地球中的丰度显著降低,而Fe、Mg的丰度却显著增高。

       二.矿物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是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质或化合物。三.岩石

       岩石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按岩石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石圈中、下部以及软流圈中的熔融岩浆上升到浅处或涌出地面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在地下冷凝形成的称为侵入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等。涌出地面冷凝而形成的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主要有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石英、辉石、角闪石、橄榄石和云母。

       沉积岩是在表生条件下由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后被埋藏在一定深度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等几大类。主要组成矿物有石英、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以及一些矿物或岩石的碎屑。含有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化石是沉积岩最突出的特点。

       变质岩是由岩石圈内先存的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受地质环境(温度、压力和高温热液等)变化而使原岩的结构与成分被改造而重新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接触变质岩、气液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区域变质岩。

       第三节 岩石圈的构造

       一.现代板块的划分

       地震带是划分现代板块的首要标志。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环太平洋带

       世界地震分布图(震源深度0~700公里,记录时限6年)

       (据Physical Geology,2022版)

       据此全球可划分为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世界板块划分(引自金性春,1984)

       1-洋脊;2-转换断层;3-俯冲边界;4-碰撞边界

       二.板块边界类型

       1.分离型板块边界类型

       洋脊轴两侧的板块作相背运动,板块被拉开,软流圈中的高温熔融岩浆顺裂隙上涌,凝结在滑移的板块后缘上,成为最新的洋底岩石圈。

       2.汇聚型板块边界类型

       (1)俯冲边界 一侧板块向下俯冲并斜插入软流圈,另一板块则仰冲并叠覆其俯冲边缘之上。二者间在地貌上形成海沟、岛弧或大陆边缘山系。(例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印度板块之间)(2)碰撞边界 两板块相对运动,前缘有洋壳的边缘下插,造成二者的陆壳碰撞接触,形成地缝合线。(欧亚板块南缘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西段)

       3.平错型板块边界类型 两板块相互平行边界滑错,不造成新的山脉和海沟,地质构造上表现为转换断层或大型走滑断层。

       **思考题 简述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特征。

       第四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

       一.一般概念

       由自然动力引起岩石圈或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按地质动力来源分为作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地热能、重力能和旋转能。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1.地壳运动 主要是指岩石圈的机械运动,如板块的分离、滑移、俯冲、碰撞;区域性沉降与上隆;岩层的断裂和褶皱等。

       2.地震作用 地震是岩石圈机械运动积累的能量造成岩石圈破裂而突然释放引起的一种现象,是由地震波的传播引起的地面快速颤动的作用。

       3.岩浆作用 是指软流圈和岩石圈中、下部内集聚的高温熔融物质,顺通道运移至浅部甚至涌出地面冷凝成岩石的过程。

       4.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圈内先存的岩石在新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也可有外来气液物质参与,使原岩在固态状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及矿物组合的改造过程。三.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的辐射能。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化作用

       岩石在原地因气温变化、大气、水、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分解、破坏的过程。

       2.剥蚀作用 是风、冰川、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和湖泊水等地质营力在其运动过程中使地表岩石破坏并脱离原地的作用过程。3.搬运作用

       4.崩塌作用 指基岩块体和松散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崩落或烟斜坡下滑的过程。5.沉积作用 由于搬运动力和介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沉淀和堆积的过程。6.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的沉积物被压实、固结而形成岩石的地质过程。四.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促使岩石圈在软流圈上滑移、升降、分裂和碰撞聚合,导致地震,岩浆上涌和喷发,形成岩浆岩,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造成海洋盆地和大陆高地以及区域性地面起伏等。而外动力则对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面准平原化,同时造就表生矿物和沉积岩。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而不停地作用,推动着岩石圈的演化和发展,使地表形态、矿物、岩石和矿床以及地质体的构造变形不断地变化和改造。

       复习题与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岩石圈;2.地温梯度;3.重力异常;4.莫霍面;5.岩石圈;

       6.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 二.选择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 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

       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

       3.地震波横波的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

       A.内核 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 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岛弧

       三、填空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和。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3.板块构造学说把板块边界分成、和 三类。4.地壳的下限是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 ;

       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5.表示地磁场强度的三个要素是、和。6.地壳中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和。

       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 六大板块。

       四、问答题

       1.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状况及据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

       2.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分布、厚度和成分(结构)方面的差异。3.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外动力地质作用可分哪些类型? 4.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第四篇: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

       (1)低山,海拔500—1000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0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

       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17分。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米的海底。大陆

       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度7分平均宽度约75公里,深约60米,下界深度约为130米。)。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米的狭长形凹地。宽约几-几十公里。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海山:洋盆中高度>1000米,呈孤立的锥状高地。多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无震海岭:多分布于洋中脊两侧,呈脊状隆起的高地,以无地震或少地震为其特征。

       大洋中脊:横穿大洋的全球性洋底山系称之为洋中脊。它是洋壳生成的地带,其地震与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在大洋中脊的中央部位存在一巨大裂谷称之为中央裂谷。

       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圈层。

       地热:地球内部具有的巨热能。

       地热的来源: 1)放射形元素的衰变能(地热主要来源)。2)化学反应能。3)重力能。4)地球旋转能。5)结晶能等。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

       地温深度:在地表以下到地心不同深度上的温度,即在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的温度。

       莫霍面: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处,传播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不连续面即上地幔中心的盖层与低速层的界面。

       古登堡面:在2891KM处,地震波在地下约3000KM深处,传播连续发生剧烈变化的不连续面既在下地幔与外核之间的界面。

       地壳:由固体和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层。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

       硅铝层:上地壳平均厚度15KM,平均密度在2.98克/CM,其物质组成类似玄武岩,岩石圈:莫和面以下至80KM,是上地幔的盖层为固体,它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共同组成了地壳的坚硬外壳。

       软流圈:深度80—220KM,地震波速明显下降,横波在局部不能通过,推测部分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具有可塑性。

       岩石:固体矿物的集合体。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内地质营力产生的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外地质营力产生的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各种地质营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发展的作用。

       重力异常:由于地球表面并不平坦,内部各处密度也不均匀,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不等。

       地磁异常:所得数据与正常值不一致的现象。

       磁偏角:在某种有地磁针(磁力线)指示的磁南北,为磁子午线方向,它与该地地子午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丰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

       第二章

       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单质元素:矿物由一种元素构成,该类矿物在自然界较少。

       化合物: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自然界绝大多数矿物均为化合物。

       晶体:内部质点(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有规律排列的几何多面体形态的固体。

       非晶体:内部质点既不呈规律排列更无几何多面体外形。

       晶体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矿物称之为晶体矿物。

       非晶体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无规律的排列矿物称之为晶体矿物。

       空间格子:将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抽象出来,这些相当点就构成了在三维空间无限延伸的几何图形,这个几何图形称之为空间格子。

       类质同象: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晶体中的某一质点(离子、原子)被化学性质类似的其它质点替代,而不改变原有晶体结构,只改变矿物的物化性质的现象。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指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的结果。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矿物自身所固有的颜色,如水晶(SIO2)无色透明,孔雀石翠绿色等。

       他色:矿物由于外来带色杂质机械混入,而呈现的颜色,如紫水晶、烟晶等。

       假色:由于矿物表面氧化膜或解理面等所引起的光线干涉现象。

       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指矿物在白色瓷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因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稳定,故利用矿物的条痕鉴别矿物比利用矿物的颜色要更可靠。

       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根据其反射光的强弱可将光泽分为

       摩氏硬度计: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程度。根据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刻划硬度低的矿物的道理,德国摩氏(F.Mohs)选择了10 种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0 级,这10 种矿物依次是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程度,根据机械作用力的性质分为刻划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解理:矿物在外力敲打或挤压下,按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其光滑面称解理面。

       断口:指受力后,形成任意方向的破裂面。断口可在晶体矿物中形成,也可在隐晶质或非晶质矿物集合体中形成。

       宝玉石的定义:广义的说宝玉石是指颜色艳丽、光泽诱人、质地坚韧的矿物或矿物的集合体。人们常说的珠宝既指宝玉石。

       第三章

       岩石: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并在一定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稳定的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的结构:其组成物质(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岩石的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和体之间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

       侵入作用:岩浆沿断裂上升运移到地壳中一定部位冷凝形成的过程,熔浆:喷出地表的岩浆

       岩基:一种规模巨大、平面上多呈长圆形的深成侵入岩体。

       岩浆: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以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

       熔岩:熔岩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作用:岩浆从形成、运移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岩圈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的过程。

       火山:地下岩浆岩沿地壳的一定通道到达地表。

       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

       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无定向排列。

       第四章

       风化作用:地表近地表岩石在大气、温度、水、生物等作用下在原地遭受破坏作用的过程。【指表生条件下(常温、常压、富氧和水),由于气温、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残积物: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残积在基岩表面上的风化产物。

       风的搬运作用:风将碎屑物携带至它处的过程。

       土壤:有有机物、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组成的松散物质。

       风化壳;在大陆地壳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组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

       片流(坡流):雨水或雪融水沿地面斜坡成片状向低处流动。

       洪流:坡流向小沟或山涧汇集,形成一股股快速奔腾的流水。

       剥蚀作用:各种外营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侧蚀作用:河流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冲蚀破坏河床,使谷坡后退,加宽河谷的现象。

       冲刷作用:洪流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泥沙,石块对沟谷岩石的破坏作用。

       洪积物:洪流流出洞口时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洪积物。洪积扇:洪积物在平面上多成扇状分部。

       坡积物:坡流将斜坡上部洗刷下来的碎屑物质搬运到山坡下堆积下来。

       冲积物:河流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河漫滩: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原来的河床逐渐变为河漫滩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层或岩石空隙的水(赋存于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

       哈斯特(溶岩)作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的溶蚀破坏作用。[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分为机械潜蚀(仅在地下河中明显)和化学潜蚀作用(又称岩溶作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形称岩溶地形或称喀斯特地形。]

       海水的波浪运动:由于风等原因引起海水波状起伏的运动称为波浪运动。

       冰川:陆地上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

       雪线:终年积雪区称雪原,其下限称雪线

       冰蚀谷: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冰斗: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三面陡壁。

       鳍(刃)脊:相邻的两个冰斗间的锯齿状山脊。

       角峰:若多个冰斗共同拥有的残留山峰。

       波浪:海水有规律的波状运动。

       潮汐:在月球—地球系统产生的引潮力作用下引起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的现象。

       蚀流:是海洋或湖泊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

       泻湖:因沙坝或沙嘴扩大相连,使之与大海隔离的海湾。

       海蚀作用:海水的溶蚀作用在碳酸盐组成的海岸较为明显。海水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具有较强的溶蚀作用。

       湖泊:大陆水的积水洼地。

       沼泽:陆地上极度湿润、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区。

       风蚀作用:风以自身的动能和所携带的沙石对地面的冲击和磨蚀使岩石破坏的过程。

       第五章

       化石 : 由于自然作用而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与遗迹。

       岩浆的分异作用:在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情况下,原本成分均匀的岩浆依靠自身的演化,形成不同组成岩浆的全过程。

       变质作用:由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及地热流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物质、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原岩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转化的作用。

       重结晶作用: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的过程。

       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的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了物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时,引起组分之间的互杂置换的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由岩浆活动引起的,是一种发生在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规模不大的局部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是由具有化学流动性的气水溶液对周围的围岩进行交代作用而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下,使岩石或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以至重结晶等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指大面积分布的、作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是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的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及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贯入等方式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第七章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

       向斜:指岩层向下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

       背斜:指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

       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平行不整合:岩层界线大致平行,有显著的缺层现象。

       岩层的产状:地质体(岩层、岩体、矿体等)在地壳中的空间分布位置和产出状态。

       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其两侧为下降盘,这样的断层组合。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

       地层:具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即地层具有时代与顺序的含义。

       地层不整合:在先后沉积的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的地层。造成上下地层时代的不连续。

       地震的级数: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

       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是指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

       第八章

       矿物:指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矿石:只不过是含有一定量有用矿物的岩石。

       矿产:在岩石圈中赋存的、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

       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满足当前开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的富集地段。

       矿体:矿床中能被开采利用的块段。

       品位: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单位含量。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有用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非金属产品或其性能可被直接利用的矿产。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将今论古”的基本原则。

       2.举例说明沉积环境与沉积岩相的概念。

       3.活动沉积组合类型与稳定沉积组合类型的区别有哪些?

       4.不同补偿条件下的沉积岩在纵向上有什么变化?

       5.地史时期地壳运动在发展演化上可分为哪几个阶段,青藏高原生成应属于哪个阶段?

       6.简述现今地球表面的基本特点。

       7.地球为什么是一个椭球体?为什么又是一不规则椭球?

       8.按地形起伏特征,大陆与海洋可进一步划分为哪些主要单元。

       9.按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几层,各层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0.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12.地球形成至今主要经历了哪几个时代(以代为单位)。

       13.解理与断口的关系(实习时应特别注意)?

       答: 1)解理与断口互为消长,解理极发育的矿物断口不发育。

       2)解理只出现在晶体矿物中,而断口可在晶体矿物、非晶体矿物集合体中出现。

       14.简述矿物的条痕、光泽和透明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15.如何区分矿物的解理面和晶面?

       16.简述矿物的解理与断口的关系。

       17.详细说明出露地表的岩石为什么会发生风化?

       18.简述地形的陡缓对风化进行程度的影响。

       19.简述冰川的运动及搬运物的特点。

       20.简述终碛堤、侧碛堤、中碛堤的形成原因

       21.简述基岩海岸机械侵蚀作用的特点与海蚀地貌。

       22.简述海滩沉积的基本类型与沉积物特点。

       23.为什么说浅海沉积环境是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共同发育的场所?

       24.简述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点及原因。

       25.何谓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26.何谓层理,层理的结构术语有哪些?

       27.何谓成熟度,研究碎屑岩的成熟度有何意义?

       28.简述碎屑结构与粒屑结构的区别。

       29.简述岩浆、熔浆和岩浆作用的定义,岩浆按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几种基本类型?

       30.作图说明火山构造的基本组成单位,简述影响中心式喷发程度的主要因素。

       31.简述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的形成原因与分布特点,研究侵入岩和喷出岩原生流动构造的地质意义有哪些?

       32.岩层与地层的概念有什么差别?

       33.何谓地层的层序律,地层正常有哪些标志?

       34.简述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意义。

       35.年代地层单位与岩性地层单位有何不同?

       36.作图说明岩性地层单位的建立原则。

       37.试述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图说明)。

       38.简述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与主要标志。

       39.试述侵入接触与沉积接触的标志与原因。

       40.简述外力、内力、应力、应变与应变椭球体的基本概念。

       41.图示变形的基本类型。

       42.岩石变形分为哪几个阶段,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43.试述当褶皱轴面直立时,枢纽产状的变化如何影响褶皱的平面形态。

       44.试述弯滑褶皱的形态特征与形成条件。

       45.试述在褶皱区如何开展石油、煤炭的钻探工作。

       46.举例说明地层断距、水平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的定义。

       47.做图说明何谓正断层、逆断层、右行—平移正断层。

       48.做图说明地堑的形成机制及应力轴特点。

       49.为什么说线状分布的湖泊、泉水意味着断层的存在?

       50.断层的形成时代判别的依据有哪些?

       51.何谓连续(不连续)劈理,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52.简述面状构造的置换条件与过程。

       53.简述岩石的岩性如何影响石香肠构造的形态。

       54.简述前寒武生物界发展演化的三次飞跃的特点。

       55.简述前寒武大气中含氧量的变化特点及依据。

       56.简述前寒武华北地区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57.简述晚古生代古生物三分天下局面的基本特点。

       58.地史上最早的大型含煤岩层应位于哪个层位?为什么?

       59.简述加里东、海西构造运动对中国东部沉积环境的影响。

       60.简述华北地块区上古生界底部铁、铝矿的形成原因。

       61.简述中生代生物界的基本特征。

       62.简述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对中国古地理景观的影响

第五篇:地质学基础习题(定稿)

       地质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岩石圈;

       2、解理;

       3、岩浆作用;

       4、三角洲;

       5、变质作用;

       6、地层层序律;

       7、地震烈度;

       8、产状;

       9、矿石品位;

       10、地质环境;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

       2、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黄铁矿 B.辉石 C.闪锌矿 D.萤石

       3、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

       A.侵蚀作用;B.刨蚀作用;C.溶蚀作用;D.潜蚀作用

       4、河水流过弯曲地段,其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前进,这是由于()A.河流的下蚀作用及底流沉积所形成;

       B.河流的沉积作用及河流袭夺所形成; C.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向源侵蚀所形成;

       D.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底流沉积所形成

       5、在下列各组岩石中,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砾岩、页岩、泥岩、灰岩 B.砾岩、页岩、泥岩、板岩 C.板岩、千枚岩、片岩、页岩 D.砂岩、灰岩、页岩、板岩

       6、下列各组岩石中均属区域变质岩的应是()

       A.角岩、片岩、片麻岩 B.板岩、千枚岩、混合岩 C.片岩、板岩、千枚岩 D.角岩、矽卡岩、板岩

       7、晚古生代最晚的一个纪是()

       A.志留纪 B.石炭纪 C.二叠纪 D.三叠纪

       8、群、组、段等单位是()

       A.时间单位 B.生物地层单位 C.年代地层单位 D.岩石地层单位

       9、确定背斜或向斜的主要依据是()

       A.两翼地层的产状 B.核和翼部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C.地形的高低起伏 D.转折端的形态

       10、潜水应属于()

       A.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B.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的重力水;

       C.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D.包气带中的重力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地壳中克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和。

       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

       3、在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是根据矿物的、和 三大方面的物理性质。

       4、根据岩浆冷却凝固成岩的环境,将岩浆岩分为、和

       三大类。

       5、风化作用按其产生的原因与方式可分为、和。

       6、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式、和。

       7、促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和。

       8、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和。

       9、地层的接触关系一般有、和 三种。

       10、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可以分为、和

       三种类型。

       四、简答题(前两题每题6分,后两题每题9分,共30分)

       1、列出岩浆岩的七种主要造岩矿物。

       2、简述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概念及其对河流地质作用的控制作用。

       3、简述确定不整合接触的主要标志及其形成时代。

       4、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状况及据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