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注释版本

第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解释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解释版

       (一)江南

       【汉乐府】(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解释:①可:“适宜”、“正好”的意思。②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③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二)长歌行 【汉乐府】(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②葵(kui):蔬菜名。③朝露:清晨的露水。④阳春:温暖的春天。⑤焜(kun)黄:形容草木凋落的样子。⑥百川:大河流。⑥徒:白白地。

       (三)敕勒歌 【北朝民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释:①敕勒(chi le)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②阴山:山脉的名称。③穹庐(qiong lu):蒙古包。④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⑤天苍苍:天蓝蓝的。⑥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⑦见(xian):显露,露出来。

       (四)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①咏:歌颂、赞美。②项:颈的后部。③《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④骆宾王:字观光,与王勃、杨炯(jiong)、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五)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释: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④过:经过。⑤斜:倾斜。⑥李峤(qiao):唐代诗人,字巨山。

       (六)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释:①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②妆成:装饰,打扮。③一树:满树。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④丝绦(tao):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④裁:裁剪。⑤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⑥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七)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解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②衰(shuāi):疏落,衰败。鬓(bin)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八)凉州词 【王之焕】(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释:①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②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③仞(ren):古代的长度单

       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④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⑤何须:何必。⑥度:吹到过。

       (九)登鹳雀楼

       【王之焕】(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①鹳(guan)雀楼:古名鹳鹊楼,在今山西永济市境内。②白日:太阳。③依:依傍。④尽:消失。⑤穷:尽,使达到极点。⑥千里目:眼界宽阔。⑦更:再。

       (十)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①晓:早晨,天亮。②闻:听见。③啼(ti)鸟:鸟鸣。④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xiang)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十一)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释:①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②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③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

       角的声音时用的。④催:催人出征。⑤沙场:战场。⑥君:你。⑦征战:打仗。⑧王翰(han):字子羽,晋阳(太原)人。

       (十二)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释:①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②阴山:昆仑山的北支。③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 人誉为“七绝圣手”。

       (十三)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释: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江苏镇江)西北。②辛渐(jian):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在江宁做官时写的。③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④连江:满江。⑤平明:天亮的时候。⑥客:的好友辛渐。⑦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十四)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解释:①鹿柴(zhai):“柴”同“寨”,栅栏。此处为地名。②但:只。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④“景”:日光之影,古时同“影”。⑤照:照耀(着)。⑥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jie),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十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①元二:姓元,名常,排行老二,的朋友。②使:出使。③安西:地名,今新疆库车附近。④渭(wei)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⑤朝雨:早晨下的雨。⑥浥(yi):湿。⑦客舍:旅店。⑧阳关:地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十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②忆:想念。③山东:函谷关与华山以东。④异乡:他乡、外乡。⑤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⑥茱萸(zhu yu):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十七)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①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②疑:好像。③举头:抬头。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人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十八)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解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疑:怀疑。④瑶(yao)台: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

       (十九)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①香炉:指香炉峰。②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③遥看:从远处看。④前川:一作“长川”。

       (二十)赠汪伦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②桃花潭: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③不及:不如。

       (廿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①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②之:往,到达。③广陵:即扬州。④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⑤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⑥下:顺流向下而行。⑦碧空尽:消失在

       碧蓝的天际。⑧唯见:只看见。⑨天际流:流向天边。

       (廿二)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解释:①发:启程。②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③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④江陵:今湖北荆州市。⑤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⑥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廿三)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释:①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②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③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④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⑤回:回漩,回转。⑥两岸青山:分别指博望山和梁山。⑦出:突出,出现。⑧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廿四)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释: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②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性格豪爽,不拘小节。③曛(xun):昏暗。④君:指的是董大。

       (廿五)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释:①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字子美,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②含:包含。③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④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⑤泊:停船靠岸。⑥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廿六)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释:①当:正当。②发生:产生,出现。③潜:悄悄地。④润物:滋润万物。⑤野径:野外的小路。⑥红湿:被雨打湿的红花。⑦花重(zhong):花由于带着雨水而显得沉重。⑧锦(jin)官城:指成都。

       (廿七)绝句 【杜甫】(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解释:迟日:春天的太阳。泥融:泥巴融化又软又湿。沙暖:温暖的沙滩。睡:栖息。鸳鸯(yuan yang):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廿八)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解释:①江畔(pan):江边,指成都锦江之滨。②黄师塔:塔,即墓地。一个姓黄的和尚的墓地。③一簇(cu):一丛。

       (廿九)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释:①枫桥:苏州西部的一座桥。②张继:唐代诗人,字懿(yi)孙。他的诗多写旅行,诗风爽利激越,不加雕琢。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④寒山寺: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⑤夜半:半夜。

       (三十)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释:①滁(chu)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②西涧(jian):在滁县城西,俗称“上马河”。③韦应物:中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清新自然。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即,盛唐的王维、孟浩然,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④独怜:唯独喜欢。⑤幽草:幽谷里的小草。⑥深树:枝叶茂密的树。⑦春潮:春雨。⑧野渡:郊野的渡口。⑨横:指随意漂浮。

       (三一)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释:①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②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③意恐:担心。④寸草:小草,此处指游子。⑤三春晖(hui):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

       (三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释:①呈:恭敬地送给。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③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④酥(su):酥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⑤绝胜:大大超过。⑥皇都:之京城长安,今山西西安地区。

       (三三)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解释: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②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③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④鳜(gui)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⑤箬笠(ruo li):用竹叶、竹篾(mie)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⑥蓑(suo)衣:用草编制成的雨衣。⑦不须:不一定要。⑧斜风:微风。

       (三四)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解释: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②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均很有特色。③月黑:没有月光。④单(chan)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⑤遁(dun)逃:逃走。⑥将:率领。⑦轻骑(ji):轻装快速的骑兵。⑧逐:追赶。

       (三五)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①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②刘禹(yu)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他的诗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③湖光:湖面的波光。④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相互辉映。⑤潭:指洞庭湖。⑥磨:磨拭。⑦翠:绿色。⑧青螺(luo):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三六)浪淘沙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解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又用为词牌名。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③风簸(bo):拨浪翻滚。④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天上,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每年只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

       (三七)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释:①赋得:唐朝时,凡是按指定、限定的诗题作诗,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②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平易清新,质朴自然,相传老妪(yu)也能听懂,与元稹(zhen)世称“元白”。③离离:青草纷繁的样子。④荣:茂盛。⑤远芳:草香远播。⑥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⑦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诗人的朋友。⑧萋萋(qi):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三八)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释:①艇:船。②解:懂得。③藏(cang):掩藏。④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根须,夏季开白花。

       (三九)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解释:谙(an):熟悉。江花:江边的花朵。蓝:蓝草,可从叶子里提取青蓝色染料。忆:怀念。

       (四十)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解释:①胡令能:唐代诗人,早年曾做手工匠,人称“胡定铰”。后受禅学影响,归隐莆田。②稚(zhi)子:年龄小的孩子。③垂纶(lu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④莓苔:青苔。⑤应:应答。

       (四一)悯农(其一)【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①悯(min):怜悯。②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③餐:粮食。④皆:都。

       (四二)悯农(其二)【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释:①粟(su):谷子,去皮后为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②四海:全国之内。③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④犹:还是

       (四三)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释:①柳宗元:唐代诗人,字子厚。②绝:绝灭。③踪:踪迹。④蓑(suo)笠(li)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

       (四四)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解释:①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②贾岛:唐代诗人,字阆(lang)仙。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炼,刻意求工。③言:回答说。④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处。

       (四五)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释:①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②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③石径:石头砌(qi)成的小路。④斜(xia):这里指山路弯曲而上。为了押韵,按古音读作xia。⑤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⑥坐:因为。

       (四六)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释:①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③遥指:指向远处。④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四七)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释:①绿映红:绿树映衬着鲜花。②山郭:山城。③酒旗:酒店门口的幌(huang)子。④南朝:东晋以后隋朝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⑤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四八)蜂 【罗隐】(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释:①罗隐:唐代诗人,字昭谏(zhao jian),本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自号江东生。今存诗歌约500首,有诗集《甲乙集》传世。②山尖:山峰。③占:占领。④甜:醇香的蜂蜜。

       (四九)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解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范仲淹: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希文。在他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③但:只。④鲈(lu)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⑤出没(mo):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五十)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释: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②王安石: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③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辟邪,后来演变成了放鞭炮。④屠(tu)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⑤曈曈(tong):日出时光亮的样子。⑥桃: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五一)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释:①瓜洲:地名,今江苏扬州南。②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与瓜洲隔江相对。③钟山:今南京紫金山。④绿:吹绿。

       (五二)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释: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是个隐士。②茅檐(yan):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③畦(qi):田埂(geng)围成的一块块整齐的田地。④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田地。⑤排闼(ta):推门。

       (五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释:①望湖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西湖边。②苏轼:北宋诗人,字子瞻(zhan),号东坡居士。父亲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弟弟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③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④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跳的珠子。⑤卷起: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五四)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释:①湖:这里指杭州西湖。②潋滟(lian yan):水波游动的样子。③空濛(meng):形容山峦(luan)迷蒙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有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杨玉环)。

       (五五)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解释:①惠崇(chong):北宋时期的僧人,苏轼的朋友。②蒌蒿(lou hao):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③芦芽:芦苇的嫩芽。④河豚(tun):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方可食用。

       (五六)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释:①西林:即庐山西林寺。②横看:从正面看。③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④缘:由于、因为。

       (五七)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释:①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②人杰:人中的豪杰。③鬼雄:鬼中的英雄。④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留下“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

       (五八)三衢道中 【曾几】(南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解释:①三衢(qu):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县。②曾(zeng)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③小溪泛尽:小船已经到了小溪终点。④却:再。(五九)示儿 【陆游】(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释:①示儿:写给儿子们看。②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③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④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即:徐州、冀州、兖(yan)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yong)州和豫州。⑤同:统一。⑥王师:指南宋军队。⑦定:平定,收复。⑧中原:指被金人入侵的地区。⑨乃翁:你的父亲。

       (六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解释:①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②河:此处指黄河。③岳:此处指西岳华山。④摩:触摸。⑤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⑥胡尘: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六一)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②耘(yun)田:除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⑤供:从事。⑥傍:靠近。

       (六二)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解释:①肥:指果肉肥厚。②麦花:荞(qiao)麦花。③篱落:篱笆。④蛱(jia)蝶:蝴蝶。

       (六三)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释:①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zhai)。其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mao)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②泉眼:泉水的出口。③惜:爱惜。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⑤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未展开的嫩荷叶。⑥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荷叶的尖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释:①晓出:太阳刚升起。②六月中:六月中旬。③净慈(ci)寺:杭州西湖畔(pan)著名的佛寺。④毕竟:到底。⑤四时:春夏秋冬四季。⑥映日:在阳光辉映下。⑦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六五)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释:①春日:春天。②朱熹(xi):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hui an)。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诗,善于寓哲理于诗中。③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④寻芳:游春,踏青。⑤泗(si)水:河名,在山东省。⑥滨:水边,河边。⑦等闲:平常、轻易。

       (六六)观书有感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释:①方塘(tang):方形的水塘,又称半亩塘。②鉴(jian):镜子。③渠(qu):指方塘。④那得:那,同“哪”,怎么会。⑤如许:这样。

       (六七)题临安邸 【林升】(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解释:①题:书写。②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③邸(di):官府,官邸,这里指旅店、客栈(zhan)。④林升:南宋诗人,字梦屏。⑤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xu)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mi)之风。⑥熏(xun):吹。⑦游人:既指一般游客,还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gou)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⑧直:简直。⑨汴(bia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六八)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释:①不值:没有遇到主人。②叶绍(shao)翁:南宋诗人,字嗣(si)宗。③屐(ji):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④小扣:轻敲。⑤柴扉(fei):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六九)乡村四月 【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释:①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与赵师秀、徐照、徐玑(ji)并称“永嘉四灵”。②白:河面上泛着白光。③子规:杜鹃鸟。④才了:才料理完。⑤蚕桑:种桑养蚕。

       (七十)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①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②王冕: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梅花屋主。③洗砚(yan)池: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xi)之在池边练习书法,在池水里涮(shuan)毛笔,池水都变成了黑色。④淡墨痕(hen):用洗砚的池水浇灌梅花,花朵上显出淡淡的墨痕。⑤清气:清香之气。⑥乾坤(qian kun):天地,诗中指人间。

       (七一)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①石灰吟(yin):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②于谦:明代军事家、诗人,字廷益,号节庵。③千锤(chui)万凿(zao):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④出深山:意思是说石灰是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⑤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⑥浑:全。⑦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七二)竹石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释:①郑燮(xie):即郑板桥,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为“扬州八怪”之一,善于画竹。②立根:扎根、生根。③原:本来。④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⑤磨:折磨,挫折。⑥任:任凭。⑦尔(er):你。

       (七三)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释:①袁枚(mei):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②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③林樾(yue):指道旁成荫的树,这里指树梢。④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七四)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解释:①村居:住在农村。②高鼎(ding):清代后期诗人,字象

       一、拙(zhuo)吾。③拂(fu)堤(di)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④醉:迷醉,陶醉。⑤散学:放学。⑥纸鸢(yuan):风筝。

       (七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解释:①己亥(ji hai):这里指道光十九年(1839)。②龚(gong)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字璱(se)人,号定庵。道光年间进士,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龚自珍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诗风瑰丽,有“龚派”之称。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愤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chong jing)。③生气:活力,生命力。④恃(shi):依靠。⑤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⑥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序》 :“振鬣(lie)(马鬃zong)长鸣,万马皆喑。喑(yin):哑,沉默不语。⑦究: 终究,毕竟。⑧天公:造物主,这里指皇帝。⑨重:重新。⑩抖擞(dou sou): 振作精神。⑾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⑿降(jiang):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

第二篇:初中必背古诗解释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ã)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ï)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解释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本文句末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名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太守。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经过。

       (5)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顺利;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了。废,该办而未办的事。具,通“俱”,全、皆。兴,兴办。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就。增,扩大。旧制:原有的建筑规模。

       (8)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作文,创作文章。以,用来

       (9)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美好景色。

       (10)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纳。浩浩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11)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涯,边。际涯:边际。(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阴晴多变化,一天里气象变化多端。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阴,阴暗。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这。则,就。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14)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5)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那么。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16)南极潇湘:南面直达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到„„尽头。

       (1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会,聚会。于,在。此,这里。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观赏自然景物的触发的感情,怎能不会有所不同呢?览,看,观赏。得无„„乎,莫非„„吧,大概„„吧。异:不同。

       (19)若夫淫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又如”淫(yín)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fēi),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淫,过多。

       (20)开:放晴。

       (2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2)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辉,光芒。

       (23)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潜藏。形,形迹。

       (24)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25)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26)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2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京都。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畏,害怕,惧怕。忧,担忧。谗,谗言。讥,讥讽。

       (28)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感慨。极,到极点。而,表示顺接。

       (29)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明媚。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0)波澜不惊:波澜平静。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

       (3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指水面浮行。泳,指水中潜行。

       (33)岸芷汀兰:岸上的香草与小洲上的兰花(此句为互文)。芷:香草的一种。汀:水边平地。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5)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而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36)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37)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壁。璧,圆形的玉。

       (39)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答,应和。

       (40)何极:哪里有尽头。极:尽头。

       (41)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42)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

       (43)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拿。临,面对。

       (44)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45)嗟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4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

       (47)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4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4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50)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51)是:这样。进: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5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他们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必:一定。

       (5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译文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

       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霪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字词讲解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北通巫峡 通向

       中心思想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文章理解

       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文章分段段意

       第一段:①交代写作背景;②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作记缘由

       第二段: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段: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览物而喜者

       第五段: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â)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ã)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ã)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ã),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â),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ï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阴暗(或)明亮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到了夏天)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绿荫,(到了秋天)秋风高爽霜色洁白,(到了冬天)溪水滴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野味野菜,交错地在面前摆放,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玩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有一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个就是)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挂在山上,人和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家而其他宾客跟从。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但是禽鸟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人的快乐;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客们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郡的欧阳修啊。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5】而不染【6】,濯清涟而不妖【7】,中通【8】外直【9】,不蔓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3】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14】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5】;莲,花之君子【16】者也。噫【17】!菊之爱【18】,陶后鲜有闻【1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0】?牡丹之爱,宜乎【21】众【22】矣!【23】

       []解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濂溪集》。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的感想。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染:沾染(污秽)。

       【7】濯(zhu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涟:微波。妖:美丽而不庄重。

       【8】通:贯通。

       【9】直:挺直。

       【10】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11】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更加。

       【12】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13】亵(xiâ)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句末语气词。

       【14】隐逸:隐居的人,隐士。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者:~~的花。

       【1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16】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17】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8】菊之爱:对菊花的喜爱。

       【19】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2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多少人呢?

       【21】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22】众:多。

       【23】矣:语气词。

       译文

       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呢。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题目解说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记事,可议论,相当与现代的杂文。

       赏析“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

       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人格的写照,是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考虑。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一同,共同。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了庭院。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

       闲人:清闲的人。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时,月光照进门和窗户中,我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出去。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解释、翻译、背景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则緼[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37],县官[38]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2]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4]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解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â)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严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3]容臭:香袋。

       [34]烨(yâ)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35]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3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辈:同辈的人。

       [41]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2]撰:同“撰”。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43]夷:平和。

       [44]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45]以是:因此。

       [46]致:得到。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质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辩论,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 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本文通过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大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大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音

       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好(hǎo)逑(qiú)荇(xìng)寤(wù)寐(mâi)芼(mào)

       解释

       ⑪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⑫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⑬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

       ⑭好逑(hǎ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

       ⑮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⑯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⑰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⑱思:语助。服:思念、牵挂。思服:思念。

       ⑲悠:忧思的样子。

       ⑳辗(zhǎn):半转。反侧:翻来覆去。

       ⑴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

       ⑵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14)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解释

       蒹葭②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在水一方,溯洄④从之,道阻⑤且长。

       溯游从之,宛⑥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⑦,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⑨。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⑩。

       蒹葭采采⑴,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⑵。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⑶。

       翻译(意译)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解释

       ①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②蒹葭(jianjia):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伊人:对自己爱的女子的尊称。一方:另一边。

       ④溯(su)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

       ⑤阻:险阻,道路难走。游:指直流的水道。

       ⑥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

       ⑦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

       ⑧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⑨跻(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⑩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

       ⑴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

       ⑵涘(si)水边。右:迂回曲折。

       ⑶沚(zhi):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描写的是与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见。可是当看到深秋早晨的芦苇上的露水凝结如霜,面对流淌的将河,幻想到故人好象就在那水中小岛的地方,便想去追寻的情景......全诗共三章。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反复咏叹,以达到反复抒情的目的。

       观沧海 或出处: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或解释: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或解释: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 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 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 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 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

       3.客路:旅途。

       9.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10.风正:风顺(而和)。

       11.悬:挂。

       12.海日:海上的旭日。

       13.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14.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即使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阔大的境界实际上也不失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审美范型。

       《使至塞上》

       :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赏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释

       (1)秋高:秋深。

       (2)挂罥(juàn):挂着,挂住,缠绕。罥,挂。

       (3)长:高。

       (4)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坳,水边低地。

       (5)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能,如此,这样。

       (6)入竹去:走进竹林。竹,竹林。

       (7)呼不得:喝止不住。

       (8)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9)秋天漠漠向昏黑(hâ):指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10)布衾(qīn):棉被。

       (11)娇儿恶卧踏里裂:指儿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

       (12)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13)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14)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5)何由彻:意思是,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呢?彻,通,这里指结束,完结的意思。

       (16)安得:如何能得到。

       (17)广厦:宽敞的大屋。

       (18)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蔽、掩护。

       (19)寒士:“士”原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20)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21)见(xiàn):同“现”,出现。

       (22)号:叫

       (23)三重(chïng)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

       (24)向:渐近,将近。

       (25)茅屋:这里指草堂。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赏析

       这首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诗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韵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远远超过

       ⑥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赏析

       这首小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记,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原文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â)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ï)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解释

       (1)刈(yì):割。(本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â)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释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降雨或雨初停时。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6、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7、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8、暖树:向阳的树。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0、行不足:百游不厌。

       11、阴:同“荫”,指树阴。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13、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14、没(mî):隐没。

       15、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6、不足:不够。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译文

       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雁门太守

       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音

       雁门太守行(xíng)

       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脂(zhī)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î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ã)玉龙为君死。

       解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临:抵达。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2、商女:卖唱的歌女。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赏析

       这首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

       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 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 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

       6、鼓:指更鼓。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相见欢

       或出处: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译文或解释: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凉的秋色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的思绪。那悠悠愁思(丝)的另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解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2]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3]离愁:指去国之愁。[4]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赏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浣溪沙

       或出处:宴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或解释: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射天狼。⑧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借以自指。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

       足,表示有力。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

       选自《剑南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吹箫打鼓。

       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⑧若许: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解释

       ⑪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⑫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⑬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⑭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⑮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⑯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⑰犹奏:别作“独奏”。

       ⑱垂泪:别作“挥泪”。翻译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

       寥(liáo)惶(huáng)遭(zāo)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解释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解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音

       踌躇(chóuchú)

       阙(què)

       了(le)解释

       ①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⑥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

       ⑦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6-25)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⑧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译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中心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解释

       1.这是《己亥杂》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究: 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重:重新。

       9.抖擞: 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中国。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第三篇:古诗五年级必背 解释

       古 诗 词 诵 读

       五年级校本教材

       内乡县第二小学 2 五年级古诗必背篇目(共计18首)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2 2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3 3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4 4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5 5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6 6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7 7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8 8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9 9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10 10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11 1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12 1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13 1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14 14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15 15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16 16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17 17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18 1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9 3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解释】

       关:边关。

       度:跨越。

       飞将:指汉武帝时,镇守边关的大将李广,因英勇善战,有着“飞将军”的美名。介绍

       王昌龄(约690— 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歌讲解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江畔①独步②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③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桃花一簇④开无主⑤,可爱深红爱浅红。

       解释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没有。主--主人。•

       (4).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作品鉴赏

       首先,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下两句着力写桃花。“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解释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

       (5)时时:时常。

       (6)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7)娇:可爱的。

       (8)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9)啼:(某些鸟兽)叫。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到处鲜花开放,繁花千朵万朵,花枝儿被压弯了腰,时有蝴蝶蹁跹,留恋于花间,嬉戏舞蹈,还有那自由自在的黄莺在娇声啼唱。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游子吟①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②身上衣。临③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④。谁言⑤寸草心⑥,报得⑦三春晖⑧?

       词语解释

       【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诵读。

       【2】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自己。

       【3】临:将要。

       【4】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5】言:说。

       [6 ] 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与关爱。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7】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 8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诗与韩愈并称“韩孟”。有《孟东野集》。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

       占:占其所有

       尽:都

       甜:醇香的蜂蜜

       【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介绍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古诗译文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书①湖阴先生②壁 【宋】王安石

       茅檐③(yán)长扫 净 无苔④,花木成畦⑤(qí)手自栽。一水护田⑥将⑦绿绕,两山排闼⑧(tà)送青来⑨。

       解释

       ①书:书写,题诗。

       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没有青苔。

       ⑤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⑦将:携带。绿:指水色。

       ⑧排闼(tà):开门。闼:小门。

       ⑨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①晴方好②,山色空蒙③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⑤。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⑤相宜:也显得美丽动人。

       作品大意

       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迷迷茫茫,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②为鬼雄。至今思项羽③,不肯过江东④。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亦:也。

       ③鬼雄:鬼中的英雄。

       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4]

       赏析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解释

       示儿:告诉儿子。

       元知:本来就知道。

       万事空:什么事都和你无关。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你 ;你的。

       无忘:不要忘记。

       翁:父亲。

       译文

       诗意: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赏析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秋夜将晓⑪出篱门⑫迎凉③有感

       【 宋 】陆游

       三万里河⑷东入海,五千仞(rèn)⑸岳⑹上摩天⑺。遗民⑻泪尽⑼胡尘⑽里,南望⑾王师⑿又一年。

       解释

       诗题意思: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1)将晓:天将要亮了。

       (2)篱门:篱笆的门。

       (3)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4)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5)“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6)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7)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8)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9)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0)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南望:远眺南方。

       (12)王师:指宋朝的军队。[解释]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简介

       范成大(1127-1206)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南宋诗人。存诗1900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共记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晓出①净慈寺②送林子方③

       【宋】杨万里

       毕竟④西湖六月中⑤,风光不与四时⑥同⑦。

       接天⑧莲叶无穷⑨碧,映日⑩荷花别样⑪红。

       解释

       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中旬。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⑩映日:太阳映照。

       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1]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作品简析:

       该作品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表达了对西湖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一生爱国,但始终不得重用。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②开,天光③云影共徘徊。

       问渠④那得清如许?为⑤有源头活水来。

       词语解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②鉴:古代的镜子。

       ③“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移动。

       ④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⑤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诗词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诗词解释:

       1、题:写。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官府,官邸,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

       4、休:暂停、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8、直:简直。

       9、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慢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简介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村居①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儿童散学归来早③,忙趁东风放纸鸢④。

       解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⑤东风:春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作品鉴赏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高鼎代表作品:《村居》、《早行》、《怀李啸云》、《虚堂》、《偶书》、《秋宵怀湖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3.鸣蝉:蝉叫声。

       4.旧时:往日。

       5.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显现,出现。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9.丰年:丰收的年景 年:年景。

       10.听:取听。

       11.天外:天边。12.溪头:小溪边。

       13.惊鹊:惊动喜鹊。

       14.溪桥:小溪上的桥头。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儿,月亮被遮住了。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则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忙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别号稼轩。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第四篇:小学生必背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1)凉州词 【王之焕】(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释:①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②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③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④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⑤何须:何必。⑥度:吹到过。

       (2)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释:①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②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③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④催:催人出征。⑤沙场:战场。⑥君:你。⑦征战:打仗。⑧王翰:字子羽,晋阳(太原)人。

       (3)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释:①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②阴山:昆仑山的北支。③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释: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江苏镇江)西北。②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在江宁做官时写的。③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④连江:满江。⑤平明:天亮的时候。⑥客:的好友辛渐。⑦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5)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①元二:姓元,名常,排行老二,的朋友。②使:出使。③安西:地名,今新疆库车附近。④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⑤朝雨:早晨下的雨。⑥浥(yì):湿。⑦客舍:旅店。⑧阳关:地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6)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释: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

       (7)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解释:①江畔:江边,指成都锦江之滨。②黄师塔:塔,即墓地。一个姓黄的和尚的墓地。③一簇:一丛。

       (8)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解释:①枫桥:苏州西部的一座桥。②张继:唐代诗人,字懿(yì)孙。他的诗多写旅行,诗风爽利激越,不加雕琢。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④寒山寺: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⑤夜半:半夜。

       (9)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解释: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②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③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④鳜(guì)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⑤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⑥蓑衣:用草编制成的雨衣。⑦不须:不一定要。⑧斜风:微风。

       (10)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①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②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他的诗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③湖光:湖面的波光。④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相互辉映。⑤潭:指洞庭湖。⑥磨:磨拭。⑦翠:绿色。⑧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1)浪淘沙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解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又用为词牌名。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③风簸(bŏ):拨浪翻滚。④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天上,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每年只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

       (12)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释:①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③遥指:指向远处。④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13)蜂 【罗隐】(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释:①罗隐:唐代诗人,字昭谏,本名横,后因屡试不

       (1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解释:①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②河:此处指黄河。③岳:此处指西岳华山。④摩:触摸。⑤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⑥胡尘: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2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释:①晓出:太阳刚升起。②六月中:六月中旬。③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④毕竟:到底。⑤四时:春夏秋冬四季。⑥映日:在阳光辉映下。⑦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21)春日 【朱熹】(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解释:①春日:春天。②朱熹(xī):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huì ān)。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诗,善于寓哲理于诗中。③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④寻芳:游春,踏青。⑤泗(sì)水:河名,在山东省。⑥滨:水边,河边。⑦等闲:平常、轻易。

       (22)观书有感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释:①方塘:方形的水塘,又称半亩塘。②鉴(jiàn):镜子。③渠:指方塘。④那得:那,同“哪”,怎么会。⑤如许:这样。

       (23)题临安邸 【林升】(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解释:①题:书写。②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③邸(dĭ):官府,官邸,这里指旅店、客栈(zhàn)。④林升:南宋诗人,字梦屏。⑤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xù)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⑥熏:吹。⑦游人:既指一般游客,还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⑧直:简直。⑨汴州:即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京城。

       (24)乡村四月 【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释:①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与赵师秀、徐照、徐玑(ji)并称“永嘉四灵”。②白:河面上泛着白光。③子规:杜鹃鸟。④才了:才料理完。⑤蚕桑:种桑养蚕。

       (25)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①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②王冕:元代画家、诗人。③洗砚池: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练习书法,在池水里涮毛笔,池水都变成了黑色。④淡墨痕:用洗砚的池水浇灌梅花,花朵上显出淡淡的墨痕。⑤乾坤:天地,诗中指人间。

       (26)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②于谦:明代军事家、诗人,字廷益,号节庵。③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④出深山:意思是说石灰是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⑤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⑥浑:全。⑦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27)竹石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释:①郑燮(xiè):即郑板桥,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为“扬州八怪”之一,善于画竹。②立根:扎根、生根。③原:本来。④破 岩:破裂的岩石缝隙。⑤磨:折磨,挫折。⑥任:任凭。⑦尔:你。

       (28)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解释:①村居:住在农村。②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

       一、拙吾。③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④醉:迷醉,陶醉。⑤散学:放学。⑥纸鸢:风筝。

       (29)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解释:①己亥(hài):这里指道光十九年(1839)。②龚(gōng)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字璱(sè)人,号定庵。道光年间进士,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龚自珍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诗风瑰丽,有“龚派”之称。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愤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③生气:活力,生命力。④恃(shì):依靠。⑤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⑥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序》 :“振鬣(liè)(马鬃zōng)长鸣,万马皆喑。喑(yīn):哑,沉默不语。⑦究: 终究,毕竟。⑧天公:造物主,这里指皇帝。⑨重:重新。⑩抖擞: 振作精神。⑾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⑿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

       (30)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释:①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②人杰:人中的豪杰。③鬼雄:鬼中的英雄。④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留下“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

第五篇:小学生必背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大全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咏鹅》 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风》 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咏柳》 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凉州词》 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晓》 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凉州词》 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鹿柴》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静夜思》 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别董大》 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绝句》(其三)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绝句》(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枫桥夜泊》 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 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其一)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其一)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 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乐游原》 李商隐(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元日》 王安石(北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53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陆游(南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南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时田园杂兴》

       (一)范成大(南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二)范成大(南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杨万里(南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河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日》 朱熹(南宋)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林升(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乡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墨梅》 王冕(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明)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所见》 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参考资料:keanwen爱钱哨古诗篇 课内描写山水的古诗: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课外描写山水的古诗: 辛夷坞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课内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思乡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课内送别的古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送别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内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外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课内情景交融的古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情景交融的古诗: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课内咏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内赞颂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外赞颂母爱的古诗: 别老母 黄景仁 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内爱国的诗: 示儿 陆游 宋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官军收河南河闻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外爱国的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内描写革命精神的诗: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外描写革命精神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内情景交融的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课内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课外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光好(唐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课内咏物言志的词: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它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