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哲学史

第一篇:浅谈西方哲学史

       浅谈西方哲学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哲学后分析了西方哲学的本质及特征,侧重阐述了西方哲学的分类,最后简单比较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关键词:西方哲学、本质、特征、分类、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指对一些基本信念的基础进行的检视和对表达相关信念的基本概念的分析。哲学亦被定义为反映人类经验的多样性,或对所探讨的人类极具关怀的主题予以合理的、有序的及系统的考虑。哲学的探索是有史时期诸文明之学术史的核心要素。要把这个学科的定义达成一致是极困难的,但这一部分反映了哲学家们通常从不同领域及其意欲对不同经验范畴提出见解的现象。[1]

       二、西方哲学的本质及特征

       西方的“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爱智慧”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或心灵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直接可观察的属性,如红、方、圆、香等。它类似于玻璃的“脆”那样的属性,正常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表现出来。如用锤子一砸,玻璃就会破碎,这样,“脆”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并不是说锤子没有砸以前,玻璃的“脆”的属性就不存在。在没有砸之前,玻璃“脆”的属性就已经在那里了。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样,平时看不见,但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下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古力下围棋的智慧就远超常人。这种智慧平常看不见,但一到比赛,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他没下棋时就没有这种智慧。在没有下棋的时候他的这种智慧就已经在那里了,下棋只是提供了表现这种“智慧”属性的机会罢了。类似“脆”和“智慧”这样的属性还有诚实、善良、勇敢等。这类属性有时称为“倾向性属性”或“心理倾向”。[2]

       那么西方哲学的智慧究竟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按照“智慧”的希腊文的原义和在古希腊的用法,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不受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的约束,敢于挑战权威和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意见和看法。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一个具有怀疑和批判能力的人。

       第二,善于摆事实、讲道理。疯子或神经有问题的人也会挑战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也会

       挑战权威。但具有哲学智慧的人和他们不一样,具有哲学智慧的人有理性,甚至比一般人更有理性。所谓有理性,一是说他们凡事都有理有据,凡事都能举出理由来,二是说他们善于推理和论证。

       第三,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著名的“山洞之喻”说明只有哲学家才能接触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说,发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是哲学家的任务和使命。

       三、西方哲学的分类

       西方哲学分类的方法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分类方法极其优缺点:

       1、按地域分:

       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好处:突出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联系。现代英美哲学主流——分析哲学与英国经验论有直接的承袭关系;现代欧陆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包括存在主义)则受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的法国和德国前辈们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分析哲学与存在主义已达到了相邻为壑的地步,似乎在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地域集团。但实际上,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运动的起源、内涵和影响,都不局限于地域。分析哲学的三个主要创始人除了罗素是英国人,弗雷格是德国人,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人,分析哲学的最早学派——逻辑实证主义是在德语国家产生的。同样,胡塞尔早期也受经验主义的影响现象学运动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也非常广泛。70年代以后,英美和欧陆哲学的交流和对话更加广泛和频繁。局限性:不能反应西方各国哲学家对各种哲学流派的全面参与,按此标准写出的哲学史只是国别哲学的堆砌。[3]

       2、按阶段分:

       分成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本世纪初到二次大战前,二次大战后,70年代后。优点:反应社会环境对哲学的影响。19世纪后期黑格尔哲学面临崩溃,自然科学的挑战以及这一时期哲学家对哲学传统的批评,使哲学面临深刻的危样,于是才有二十世纪初的“哲学革命”,产生出两大新的哲学运动: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但这两大哲学都未实现革命的目的,陷入了理论危机。后来的发展阶段中,这些哲学走出纯理论、纯思辩,走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语言,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展开抨击。70年代以后的新流派沿续着对传统的批判,但走向了跨文化的批评,而非反文化的批评。把西方哲学分成四个阶段,有利对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和时代背景作出合理性的解释,不利于解释一些始终在起作用的哲学思潮在各个阶段的连续性。比如,在第二个阶段的现象学在第三阶段发展为存在主义,而在第四阶

       段表现为解释学;在第二阶段的逻辑分析哲学与第三阶段的日常语言哲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还与第一阶段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经验逻辑哲学。

       3、按本质特征分:

       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以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优点:突出了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一般说来,唯科学主义自认为与自然科学是同盟军,而人本主义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科学主义是以科学理性为标准的一种特殊的理性主义,而现代人本主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倾向。但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任何一种本质都来自笼统的概括,都不足以囊括一切。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现代英美哲学是唯理性主义的,欧陆哲学是人本主义的。事实上,现代英美哲学只有逻辑实证主义才是唯理性主义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是自觉抵制唯科学主义的;即使在英美哲学里,也有非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也有反人本主义的立场。并且,很多欧陆哲学在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也并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而是试图解释适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原则。[4]

       4、按流派分: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有:新托马斯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包括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社会批评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释学等。比本质特征更有弹性、宽泛。但并非每一个哲学、每一种哲学观点都可以归属于一个哲学流派。派别只倾向,不能概括一个哲学家的全部观点,甚至不能概念他的主要观点。现代哲学家很有个性的自觉,海德格尔说他不是存在主义者,福柯说他不是结构主义者,维特根斯坦不愿与任何一个派别为伍。不愿自己的思想被贴上任何的标签,为了突出自己思想的独特性。

       5、按研究对象分:

       现代西方哲学分为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生命哲学、心理哲学、存在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其余诸如经济、法律、历史、文学、教育、女性主义等等学科或领域,也都有各自的特殊哲学。哲学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元”理论的研究。——研究对象的二阶关系:科学的科学、方法的方法、言谈的言谈、语言的语言。其原则、方法与结论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之中,而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语言哲学在分析哲学中的地位相当传本体论与认识论在传统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哲学在很多方面也取代了传统认识论的地位。存在哲学与分析哲学也是有本体论和认

       识论意义的普遍理论。但有一些“元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是名副其实的“分支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文学批评理论、教育哲学、体育哲学、女性哲学等等。缺点:给予哲学以philosophy of x的形式,其中x是任意的对象,但却不告诉人们,哪些“元理论”深入到了哲学的基础与核心,哪些达不到这一步;而且也不易反映一个哲学家或流派的全貌。逻辑经验主义既是科学哲学,也是语言哲学,还是心理哲学,并且这些类别的哲学互有联系,若把这一流派的思想分派到这三类哲学中,则它的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就会被所处理的对象公割开来。要言之,哲学研究的对象多是全方位的,把他们的思想分派到按对象划分出来的各部门中,难免会有重复之感。

       以上是按照严格的哲学标准进行的分类,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她分成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

       四、西方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对境域的关注,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哲学思维。这种变化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具有了很强的向其他学科渗透、与之交叉的能力,以及建立新的次级学科的能力,比如科学哲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所以,现代西方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不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学艺术实践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由于思想方式的转变,相比于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距离拉近,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对话可能。[5]

       传统西方哲学主要包含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主要是研究宇宙的结构、运行,大体属于宇宙本体方面的,大有科学的土壤的意思。最著名的是《物性论》,这部书很难界定,可以看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的一次尝试。托马斯阿奎时期的神学天下,宗教笼罩一切。影响最大的是培根的科学,斯宾诺莎的泛神,笛卡尔的哲思,莱布尼茨的单子。

       参考文献:

       [1] 大英袖珍百科(中文版)2022年版词条:哲学(philosophy)

       [2] 陈 真《对西方哲学本质的再认识》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2022 年11 月第6 期第21 卷

       [3] 江怡《近20年英美哲学的最新进展(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4] 陈冬花 《科学主义与唯科学主义》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7月号

       [5] 孙伯镑扬思基《怎样玖农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山东社会和科学 2022年第一期 page38~44

第二篇: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从来都认为哲学类的书太枯燥,不适合我这种没有耐心的人读,但是罗素的《西

       方哲学史》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感觉不像是在读一本枯燥无

       味的哲学书,反倒像是在和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头对话,听他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

       对哲学的感悟,思路清晰明朗,有条不紊,即使稍微掺杂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却

       也无伤大雅,值得人一品再品。。波特兰•罗素,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

       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很多评论说他在书中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

       实于原意,甚至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但正如世人所说,一千个

       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一套对人对物的评定标

       准,我们改变不了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别人的思想。在我看来罗素不懂形

       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

       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

       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

       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

       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

       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

       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

       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

       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

       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人

       常问什么是哲学?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是自诩自己研究了一辈子哲学的人也很难

       给出让人信服的的解释。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

       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令人目瞪口呆。举

       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所以,什么是人?

       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

       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

       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

       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

       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

       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

       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 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通过这本《西方哲学史》,也折射了罗素的思辨立场。任何一个,尤其是试图写历史的,都避免不了按照自己口味臧否人物。众所周知,罗素是自由派哲学家(无神论),反对残酷无情的对他人,而且他是以数学为基础切入哲学体系,所以,罗素对于具有严密逻辑跟数理论证的哲学推崇备至,因为如此,他花费大幅章节阐述发现了微积分的莱布尼兹哲学体系(虽然罗素鄙视莱布尼兹说一套想一套的市侩心态),而对于卢梭,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只说卢梭是个浪漫主义文人,但对卢梭的哲学则大不以为然。同样的心态他也用在同胞拜伦身上。同样,纵算罗素是超越国界的大贤,但对于本国文化仍有一份自尊心,提及牛顿,他赞不绝口。而对于创建了英国建国思路基础的洛功哲学,也觉得是代表了先进的思想。而他对于笛卡儿,黑尔格,叔本华等欧洲大陆哲学,虽然没有直说反对,但从他表露出的对于纳粹的愤恨(此书写作年代正是纳粹猖獗时期),能感觉出,他对于纳粹思想基础的大普鲁士哲学十分失望。一脉相传自黑格尔的马克思学说,罗素也表现出讥讽之意。因为,他觉得马克思不懂数学,而且他对于理想国一直持有怀疑意见,所以,他认为马克思创建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纯属谬论。

       在罗素看来,所谓哲学,就是科学跟神学之间的空白领域,两者都有兴趣在这片空白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于是,这片空白之地忽而升起神学恐怖的祭台,忽尔又沦入世俗强权之中。对希腊哲学,罗素觉得太老旧过时,中世纪神学,又黑暗腐朽。法国浪漫主义在他看来会产生暴民,而普鲁士秩序主义,会为暴君提供土壤。那么,能称得上对于人类有贡献的哲学,就是英国洛克经验主义功利哲学。这种哲学理念,出现了君主宪政跟温和社会改革。甚至还出现了以英国为母国标本创建的新大陆——美国。

       粗略看完罗素《西方哲学史》之后,掩卷长思,再返头看我们中国哲学,觉得十分失望。假如把道家学说勉强比为法国浪漫主义,与其相对应的就是把儒家比为普鲁士秩序主义,而佛学只在艺术领域里折显智慧。当然,这种比喻十分不协调,因为我们的哲学从来不讲究体系逻辑,所有哲学家不研究数学,只是从经验出发。于是,这种哲学跟阿拉伯,中世纪基督教差不多,是落后愚昧的哲学体系。而西方在中世纪后,逐步摆脱神学控制,迸发出惊人的智慧跟创造力,将人类智力提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而我们中国人,却跟猪圈里的猪一样,在皇权跟语录的经书里转来转去。所以,鸦片战争与其说是西方列强的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先进文化对于落后文化的冲击。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三篇:西方哲学史

       在培训之初,我们被告知要写下5000字的有关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的读后感。当时拿出那本厚厚的《西方哲学史》一翻,顿时感到前路是一片黑暗,无他,每个字都认识,可是连到一起咋就不明白是啥意思了呢!因为是晚多数人两周接受培训,所以并不明白我们以后是要做教师的,为什么还要阅读哲学著作并且要写读后感。

       在进行了一个周的做题、批课、做题、听讲座的过程后,我们在这个周一有幸听到了赵校长给我们几个新人开的讲座。直至本听完赵校长的讲座后我才恍然大悟。读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上课技巧的培养,也不是有关于上课方式的学习,而是,教师自身的内涵修养,要想使自己的课厚重起来,首先就要先让自己厚重起来,这便是我们好多老师终身学习的意义所在。

       但是在这一周多的时间里,每天都是在高强度的运作中完成,根本没有时间来读这么厚的一本书。不过俗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是海绵,挤挤总会出来的。我每天是坐公交车上下班,来回共40分钟,还好车上人不多,总是能找到座位,所以我有时候就会利用这些时间看上几页书,晚上回来做完当天的任务以后,就在睡前再看几页书,这本书总是会伴我入睡,所以每次都会睡得很快,很踏实。

       开玩笑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本书,首先我百度了下罗素其人。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数学家、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也是本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罗素曾访问苏联,会见列宁;受梁启超邀请,他于1920-1921年间到中国讲学9个月,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推进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罗素热”风靡全国。他一生著述七八十种,其大部分作品都能把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结合起来,其流畅清新的散文享誉甚高,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早期的罗素是个研究数学的科学家,他的《数学原理》一书是二十世纪重大的科学成果。而后,他踏上了德国的土地,学习并研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接着写出《德国的社会民主》,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罗素一直都没有忽视对哲学领域的探索。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质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满意,因为它包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和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

       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所以说作为一个数学家、同时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带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从数学方面来谈哲学,也会使我们对于他的哲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我想,这也是他为何不喜欢情感派哲学家的原因吧。这一点我会在接下来的论述中详细说明的。

       我首先看了下目录,上卷书讲的古代哲学史,下半卷讲近代哲学史,因为借到的是上卷书,所以我看了下版本就还回去了,自己从网上找了这本书,将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跳着读了一下,上下卷都有。

       当然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从网上查了一下大家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很奇怪,大家的看法褒贬不一。本来想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后来发现听音乐太干扰了。好,这是题外话。大家都说梯利的哲学史比较适合新人来读,又有人说罗素的这本才是真正的哲学史,是站在哲学里看哲学,既然说的这么好,那么我是要真的拜读一下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了。

       虽然大学是相对文科的专业,可是对于一个高中理科的人来说,想要深入去接触一本哲学著作还是很有难度的,下面我就简单讲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我从整体讲一下对于这本书的一个大约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讲述哲学的好的哲学史,因为罗素在书中深入的讲述了各个哲学家的思想。然而正因如此,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单纯哲学史所具有的客观公正性了。而罗素的哲学史却是在用自身的方法来阐述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好像帕斯卡尔说的一样,敢嘲笑哲学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很多人认为这种主观性是这本书最大的缺陷。

       首先我看到的便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两位可以说是我们从小学习便知道的两位鼎鼎大名的哲学家。然而罗素却说正是因为柏拉图的哲学,希腊科学开始了衰落甚至是终止。虽然罗素并没有否认他们二人的伟大影响,但是确实是柏拉图的理论,成为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不得不令人扼腕。在这个方面上,罗素用了客观中立的态度提醒我们不要去过度神化一个人,要带有批判的眼光去看。

       第二章讲的是米利都学派。其中有三杰。

       泰勒斯:哲学始于泰勒斯。他认为万物是由水构成的。他的科学和哲学都很粗糙,但却能激发思想与观察。

       阿纳克西曼德:为唯物和唯心都打下了伏笔(物质、精神)。比泰勒斯的进步之处在于更抽象。(形而上)

       阿纳克西美尼:比阿纳克西曼德进步之处在于聚散概念的提出,即强调变化发展。而西曼德的转化是简单的、不变的、庸俗的。(如佛教中的无色、空的区别。色,指世间万物的形形色色,指具体事物。空,指没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事物都有一个变化过程。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如黑格尔名言:存在即合理,合理就会被消灭)西曼德的理论机械唯物主义成分比较高,还有神迹(但也是靠近唯物的)在里面,同时这种转化有轮回的意思,即有物质不变的东西在里面。但也有唯心的成分在里面。

       米利都三杰的伟大:让人们开始用理性去思考,不再去只相信宗教来追求激情。所有的宗教都是用来世的意义来限制现世的行为。

       第三章是毕达哥拉斯。

       罗素认为,毕达哥拉斯都是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描述毕达哥拉斯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相信,数学是我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的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有一个超感的可知的世界的主要根源。几何学讨论严格的圆,但是没有一个可感觉的对象是严格地圆形的;无论我们多么小心谨慎地使用我们的圆规,总会有某些不完备和不规则的。这就提示了一种观点,即一切严格的推理只能应用于与可感觉的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很自然地可以再进一步论证说,思想要比感官更高贵而思想的对象要比感官知觉的对象更真实。这段话让我读了很多遍。

       无疑,罗素是聪明的,自负的,他同时又是幽默的。他用数学家的逻辑向我们娓娓道来各个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其中不乏幽默的点

       评。所以真正读起来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闷,反而不乏生动与活泼,可能他本身便是一个这种性格的人罢。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来好多人批判这是一本坏的哲学书,甚至一些哲学系的学子都在批判,作为一个刚刚拜读甚至没有入门的人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见。他的主观性便是这本书的最大的亮点了。如果只是中规中矩的写出来,那么任何一个善于整理的人都可以写一部哲学史了,罗列出来就可以了啊,完全不需自己费什么力气,动什么脑筋。罗素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深入的研究了这些思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才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素质。

       接下来我又看了下卷,大致浏览了一下。

       我发现情感派哲学家的思想几乎都被他批判的一无是处。首先打头阵的就是卢梭,罗素认为就是卢梭的思想是打开思想犯罪大门的钥匙。这还不算完,在书上、课本上、课外读物里被我们赞颂的康德,被很多人视为真理创始人的叔本华、尼采等人纷纷受到他的批判。特别是对于说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种心灵鸡汤创始人的我们可怜的威廉,就是尼采,罗素对他的批判更是不遗余力,甚至达到了人身攻击的程度。他喜欢的是休谟、马克思。他们是属于哪一派的哲学家呢?其实看他对可怜的威廉的批判就知道了,马克思他们是属于理智派、经验派。所以啊,像我们这些刚刚接触到哲学的人来说,有句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只管从书中汲取我们想要知道的哲学家们的观点就可以了,对于罗素对他们的推崇或是批判,只需选择性去阅读便好。

       讲到这里,我对罗素又产生了更大的好奇,按说这么一个人理性的人,他对于婚姻爱情应该是更加理性的吧,于是我搜了下罗素的婚姻爱情观,没想到令人大吃一惊。简言之,他对于婚姻的态度是重本能、轻理性,重情爱、轻责任。我在想,如果罗素在我们这个时代,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来说,无论他在哪一行有多大的成就,那也是一枚妥妥的渣男无疑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果然是人无完人。无论多么喜爱崇拜一个人,也要看他值得你喜欢的是哪些地方,对于那些不值得学习的地方,一定要批判性的去学习。

       同时,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或者说长久以来坚持的一些东西受到了一些外部带来的引发的内部的震颤。

       或许是金牛座的原因,我天性便有一种固执,其实固执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不够变通。并非是不想去变通,只是潜意识里认为曾经的那条路是安全的,害怕换了一条路以后产生的变化会让我无法适从。这种天性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就是会让我想把所有的碰到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有一个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框架将他们总括起来。所以,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情愿不情愿,或者是道德是不是高尚,反而不是我做事情的第一目标,或者叫做方法,我的方法可能是大多数人不会去选择的,那便是逻辑。原因却不是我有多么喜爱逻辑或者是理性,而是心安罢了,也是为了方便罢。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的这种理性,只是让自己方便了,对于茫茫大众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我想起了前两天的罗一笑事件。如果说郭美美让国人不再信任红十字会,那么罗尔则是让国人不再相信个人筹款的真实性了。

       或许是看过太多类似的事情了,所以当《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我没有去理会,想着过两天肯定会有媒体跟进,如果是真的再捐钱不晚。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看到的第二天,事情就被反转了,罗尔的脸也被啪啪打的生疼。可是反转以后,曾经转发过的我的那些善良的朋友们,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的善良被辜负,在微博上还是有很多人在说,就算罗尔说谎又怎么样,罗一笑是真的病了啊。

       对于此事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描述以及评论。我也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性沾沾自喜,因为这段日子以来,我发现了那个长久以来困惑我我却找不到源头的问题,那便是我总是以为当自己的理性或者逻辑的高度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得出我想要的那种answer。然而现在我却发现这种想法并不能够实现。因为西方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能够自圆其说。

       在这本西方哲学史中,罗素对于他们的无情批判也并非过于主观、毫无道理,因为他是从他们的理论所创建的逻辑的矛盾点将真相撕裂开来一点点讲给我们听的。就好像我们在学历史一样,现在的我们评论历史上的伟人时,无论他们当时是如何的叱咤飞云,指点江山,无论他们当年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在评价他们时,我们总会加上一句话“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这,对于哲学家们的思想来说也同样适用。局限于历史的因素,很多哲学家在论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时总会或多或少的带点当时历史的印迹,从而在逻辑上便有了破绽。哲学家

       私人生活与他论述的哲学思想往往也并不相符。

       拜伦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知识最悲苦/知道最多的人/必定也最深地悲叹一条不详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在我二十多岁的生命中,我认为理性和逻辑不是束缚生命的樊笼,而是带领我们走向真正自由的指引牌。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只是一味遵循着那些古往今来便固有的伦理道德跟所谓的传统道德,那么与在食物链其它环上的生物又有何差别呢?与此同时,很多人不甘心一辈子活在束缚的阴影之下,以“解放天性”之名去放纵自己,这并不是所谓的自由,而是为了摆脱束缚的一种可悲行径,并不值得推崇。

       其实很多话都词不达意,不管自己写的有没有达到自己领略出的感觉,至少我知道并且了解了,这就可以了。

       再次感谢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这次的施压,让我们可以跟西方哲学家有了再次的亲密接触。

第四篇: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孙云青

       20220102037

       2022级文学院编辑出版班

       困扰人一生的哲学基本问题有三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然开篇就提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想显得自己对哲学有多大的研究。相反地,这反而会更容易暴露自己有多愚蠢。智慧与无知是并存的,就如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无法说自己选的那一面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说是真正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观点的。

       再回到《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上,谈到,罗素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大致经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书中开篇提及“我们所说的‘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

       在这里,罗素给出的定义就是哲学应该是介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神学宣扬道德和精神对神的绝对崇拜。人不可以质疑神的意志,不可以否认神的权威。旧的国家阶级就是用神学来维护国家统治。在统治者的眼里,神学是他们最有效的统治工具。神学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人信奉的也就是教条主义。对于科学这一概念,罗素又给出了定义,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即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可重复性。)科学有着相当准确的律条。在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大概”、“差不多”、“类似于”这些模糊的字眼。科学要求绝对的准确和精细。因此在科学与神学这两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之间,产生了哲学。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哲学是模糊的,或是苛刻的,只是在这其间衍生出来的问题,无法仅仅依靠神学或是科学,哲学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多数人眼里,提到哲学,无非这几种直接的反应,枯燥,深刻,空虚。枯燥是因为应试教育惹的祸,我们的学习时代所接触到的就是关于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记忆,关于复杂的多选题,再就是运用哲学的什么基本原理去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的哲学,实在不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们所学的哲学已经有所扭曲了,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会觉得哲学枯燥且难以理解,甚至觉得空虚。更会有人质疑,学了哲学有什么用?我没学过哲学不也活得很好嘛?当然,我不能说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哲学的辩证性告诉我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过,哲学并非来自于书本,就像有些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非来自于学校教育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而作为一个个体,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哲学的影响。但是,每个人也许都懂一点哲学,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所以说,学习哲学并真正的理解哲学要经过漫长的有系统的学习。我们要对哲学持有一颗严谨的心。

       再者谈到哲学,一种气质和思维的养成,哲学是一门理性的正义的学科。我们追求哲学,也就是在追求理性和正义,一家之说而已。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也就是之前我所提到的神学统治。但是现在神学家们已经不能信誓旦旦地说的话已经不能像几个世界前那样让大家信服了。但是说到哲学的理性,也许你又要问,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需要理性的约束,那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必要的,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这也就是说哲学涉及的范畴仍然是科学无法达到的。

       最后来说说肉体,灵魂和情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肉体是人进行物质生活的载体,空有思想还不行,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将其表现出来。比如说,你的大脑告诉你,你应该去吃饭。但是你只坐在那里空想

       吃饭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张开你的嘴,把饭吃进肚子里,才能说你真正的完成了这件事。否则就要扯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辩证问题。这里就不做多讲了。

       再者是灵魂,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灵魂?很多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将它提出来只是为了说明灵魂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成为声音,图像,古迹的寄托,这是一种印记,并且无法抹去。灵魂是思想的高度凝聚,代表着你大脑中最深刻且重要的想法。灵魂,即“我思故我在”。

       最后要谈论的是情感,这也是人类最复杂。最难以解释的一种非物质的意识。它不同于人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情感是高智商动物与其他低等动物得以区分开的一种很明显的标志。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构成的生命框架略微有所差异,其大部分都是相似的,这就如我们平时所说的“情意相通”十分吻合。

       读完《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可以很坦诚地说书上的东西我并没有记得多少。但是,在思想的领域里,我到达了一种更广阔更偶深度的层面。在对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已知和未知上,不再被传统所束缚,有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较为系统的思辨能力。我想这就是哲学在一开始就带给我的巨大的财富吧。

第五篇:西方哲学史

       我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心灵有一个极大的震撼:就是觉得康德的哲学,不是为他那代人而写的,而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而写的。并且觉得,他是为我们这一代——中马列唯物辩证法毒素很深的中國人而专门作解答的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对馬克思这个唯物论哲学是多么坚信不疑呀。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开章也说过,一般来说,人类的知识,是经验后得出来的,没有经验,就谈不上什么知识。而经验的来源是什么?不就是客体给予我们主体的东西吗?没有客体进入我们的脑中,就无知识可谈。这也是唯物论者坚定物质意识的论调。可是,康德把话语一转,他说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验后的知识,他要说的知识,是验前的知识。康德这个说法,打破了我们惯常的两分法思维模式。康德称他的哲学为哥白尼式的反转(革命)。很多人简单地将康德归为唯心主义者,说康德不就是说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天生会思维的脑袋而已。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到康德的哲学,就会发现,康德已了解到人认识功能背后的形式(Form),这就奠定了我们的知识如何可能的理论基础。在康德的先验论还没有出来之前,人们要么怀疑我们的知识是否是真的,要么独断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康德给我们的认识论来个突破,是一个伟大的哲学洞见。我们拿当今常用的电脑来说康德这个认识论,你就觉得康德是多么伟大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就如打开的一台电脑,我们的知识,都是由客体输入到我们头脑中的东西。这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争论不休了:是物质(康德称为“现象”)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个争论就如同“输入的东西决定电脑呢还是电脑决定输入的东西”?这时,康德的先验论就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再争论了。在现象还没有输入到我们的脑袋之前,我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一下脑袋有什么东西呢?就是说,当我们没有向电脑输入东西之前,我们要研究电脑有什么东西?我们一般会认为,我们没有向电脑输入东西,当然电脑什么都没有反应,也就想当然电脑什么都没有。康德的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他在没有知识里面看到有知识。他说还有一种知识是验前的,这就等于说,电脑没有打开输入东西之前,它本身就有一套程式在那里。康德的哲学,说的就是人脑思维的程式。在我们还没有接收外界事物之前,人脑本身就有一套程式在那里。所以我称康德为电脑发明的鼻祖。他的先验论,说的是我们的知识如何可能,也就是电脑如何可能的理论基础。原来,我们人能够认识这样那样的事物,是我们人的头脑有一个认识事物的形式(Form)。康德说“知性是自然的立法者”,这话是很有哲学意义的。早在200多年前,康德就指出人认识背后那个形式了。后来的馬克思主义者,不知为什么,捡起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弹起“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论调来,我们生活在现代的许多中國人,也懵然不知,还在作辩证法的两分法,非此即彼甚嚣尘上,使得中國人生活在一个平面上,“宁左勿右”政治划线就是两分法的恶果。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一段注脚里说,“有人曾对我的纯粹哲学的划分几乎总是得出三分法的结果感到困惑。但这是植根于事物的本性中的。如果一个划分要先天地进行,那么它要么是按照矛盾律而是分析的,而这时它总是两分的(任何一个存在要么是A,要么是非A.)要么它就是综合的。而如果它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先天的概念(而不像在数学中那样从概念相应的先天直观中)引出来,那么这一划分就必须按照一般综合统一所要求的,而必然是三分法的。这就是:

       1、条件,2、一个条件者,3、从有条件者和它的条件的结合中产生的那个概念。”(康德:《判断力批判》33页。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第二版)康德的哲学为什么总是三分法而不是两分法,其原因就是在现象和意识之间,还有一个先验逻辑的形式在那里。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是现象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现象,它们的后面还有一个先验逻辑形式在起作用。这对我们信奉黑格尔辩证法的中國人来说,不是当头一捧吗?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论”一章就对辩证法作出严厉的批判。他说,“古人在使用”办证术“这个名词作为一种科学或技术的名称时,不论其意义怎样各有不同,我们从他们实际使用这名词的用意来看,可以断言,就他们来说办证术始终不过是幻相的逻辑而已。这是一种诡辩的技术,使无知和诡辩手法有其真理的外形,其方式就是模仿逻辑所规定的、按一定方法所得到的彻底性,以及用逻辑的”辩论常识“来掩盖其主张的空洞性。

       “现在我们可以注意下一点作为可靠而有益的警告:如果把普通逻辑看作一种工具,它就总是一种幻相的逻辑,即办证术的逻辑,因为逻辑所教人的并没有任何关于知识的内容,而是只规定知识和知性相一致的形式条件。而这些条件却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所谈的对象的东西。那么,想要用这种逻辑作为一种推广和扩大我们的知识的工具就势必以空谈为其结局——在这种空谈中,我们可以用某种貌似有理的话来坚持任何可能的主张,或者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又来抨击任何可能的主张。”(《纯粹理性批判》99页,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共执政一甲子的乱源,不正是康德指出的幻相逻辑的办证术在中國横行霸道的结果吗?他要说刘少奇、林彪、趙紫陽反黨,证据确切,要为刘少奇平反,也可说振振有词;他要说黨如何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黨的功劳大大的,他也可以罗列出一大堆事实来。翻云覆雨,指鹿为马,没有那个主张不是不正确的。正如人们调侃说的“

       领导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黨的领导没有不正确的”。辩证法治国,国将不国!这就是康德指出的“办证术”悖论。

       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实际上,欧洲当今讲所谓的“宽容”文化,康德的贡献是很大的。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就指出人在获得许多具体的知性概念以后,并没有结束他的求知欲望,纯粹理性会要求给出一个绝对的理念。康德称之为“无条件者”。就是说,人要有一个绝对的理念来统摄所有具体的知性概念。有神论者,无神论者都是如此。康德列出四大悖论来证明理性的二律背反。他说有神论者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无神论者也可以证明没有上帝。两者血战到最后还是分辨不出胜负,原因是理性这个总概念、理念都是由逻辑的三段论推导出来的。它是个假设的命题,用理性去推理证明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由此我们就会明白,中國大陆很多唯物论者,觉得信上帝很可笑,可是他们不想一想,说世界是物质的也同样是可笑的。如果我们追问下去,“物质是什么?它又是哪里来的?”我们也找不到它最后的因子是什么?故康德说“所以在纯粹理性的领域内,假设只容许用作争斗的武器,而且只能为了捍卫一种权利来使用,而不是为了建立这种权利。但是我们总得要在我们自己里面寻找敌方。因为思辨的理性在其先验的使用上,本身也就是办证的;我们所惧怕的反对意见也就在我们自己里面。我们必须把它们寻找出来,正如我们在权利的诉讼中所做的那样,因为关于权利的种种要求,虽然它们是陈旧的,但绝不会丧失其时效,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寻找出来,以便使它们宣

       必须清除处在人类理性本性深处的那些骚扰的根苗。但是我们怎能除去这种根苗呢?除了给它以自由,给它以滋养,好让它发育长大,而显现在我们眼前,然后再予全部毁灭以外,此外别无他法。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一些任何论敌所绝未想到的反对意见,实则将我们的武器供给他,并且让他有尽可能想要得到的最有利的地位。在这一切上面,我们绝不惧怕,而是大有希望;那就是,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以后再没有争论的产业。”(《纯粹理性批判》652页。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出版社出版,2022年1月版)所以,今天的欧洲讲民主、宽容,是有其文化理论根据的。你不要以为你的信仰就绝对是真,别人的就绝对是假。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康德这个纯粹理性的二律悖论,我们就能宽容地看待一切争论了,非此即彼的绝对是不可靠的。而且我们也可看到那些原教旨的独断主义者何以如此猖狂妄作,容不得别人的意见和非议,就是那个理性观念在作怪,他把那个观念作为绝对是真的了。中國的愤青,其之所以如此嫉恶如仇,就是统治者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性理念植于这些愤青的脑袋之中,他们看到别人不同的意见或是别国制裁中國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绝对是没有好意的。这种人已失去孔子“反诸求己”的理性功能,这正是康德指出理性的要害。假如世人更多地懂得康德这个纯粹理性批判,就会变得宽容一些了。就不会像唐吉珂德战风车一样荒唐,为着那个假设的理念去浴血奋战。我曾经写过一篇批评黑格尔“绝对理性”的小品文,说黑氏不懂得哲学常识,并借叔本华的话说黑格尔是个“低能的哲学家”。有些读者不以为然,把我与叔本华并列一起骂。其实,我们单就宇宙无限和物质无限可分(物自体不可知)来说,你如何求得绝对呢?人认识事物,靠的是因果律,而因果律是在时空的形式下进行的。而这个时间、空间也是无限的,你如何找到绝对?黑格尔的绝对,也只不过是康德所说的那个假设推理出来的理念。然而,黑格尔所说的,并不是康德所说的那个意思,他的“绝对”是可以求得的。他在他的《小逻辑》一书说有“客观思维”、“客观思想”,如此来为其“绝对”打保票。思维、思想都是主观的,经黑格尔一办证,它可以变为客观的了。(他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也就是“客观思维、客观思想”的注脚)叔本华可能有点妒忌心而对黑格尔进行攻击,但他骂黑格尔为哲学骗子不是没有道理的。黑格尔做的,已超出哲学常识了。最近我重读黑格尔的《小逻辑》,我怀疑黑格尔根本就没有读懂康德。黑格尔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办证,没有康德的知性。他在他的《小逻辑》一书中打个比方说康德的认识论是在教人如何游泳的法则,而人无论如何熟悉那些法则,他不下水去游泳,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他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曲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是要打破怀疑论和独断论的枷锁,而黑氏的绝对理性,其实就是要回归独断论。绝对必然是独断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是师宗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来,其所谓的“辩证法”,比黑格尔的辩证法更诡辩:当他说“物质决定意识”时,把意识说是物质的属性。而当他把物质与意识作办证时(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与物质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今天我们重读康德,你就会觉得康德的伟大。他早于黑格尔就指出理性这个二律背反,而黑氏既重滔覆辙。当年德国人还很热衷于黑格尔哲学,十多年后人们才觉醒,觉得叔本华说得不错。如今我们中國人还热衷于辩证法,辩证法充斥于各个领域。今天我们重温200年前的康德哲学,你就会觉得,康德是个先知先觉者,他早就把辩证法的本质揭露出

       来了。后来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海德格都对辩证法很感冒。而我们中國人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还在辩证法的魔匣子转,这不是显得很可悲吗?

       康德的哲学,说他是一场哲学革命并不为过。他的哲学,开启了许多哲学新领域。康德说我们认识的是现象,不是“物自体”。这就开启了后来的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海德格、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康德的“先验论”,虽然不属心理学的哲学范畴,但他既点出心理学研究许多先天性的东西。我认为,后来的弗洛伊德“潜意识”哲学,也走不出康德哲学的范畴。当今很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系统论”、“解构主义”等,也有康德哲学背景。康德哲学的成就,不仅仅是在哲学领域,他在自然科学、人类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贡献。甚至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很大的贡献。德国诗人、艺术家席勒“美是现象中的自由”(见席勒1793年2月给克尔纳《论美》的信:Sch?nheit ist Freiheit in der Erscheinung)的审美艺术观,就是从康德的先验判断哲学发展出来的。

       我对康德哲学的认识,一个最大的感叹就是他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他讲认识论的那个形式(form)是很重要的,是那个形式决定着我们的思为。由此我联想到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当今的中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端?为什么人欲横流、道德堕落、腐败歧生?这是因为那个制度架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那个形式(form)所造成的,即形式决定着内容。中國的种种弊端,不正是这个制度所造成的吗?很多有识之士早就看出这个问题:解决中國的根本问题,必须改变这个制度。刚好德文的“改革”(erform)一词就是改变形式,把原来的程式改良。而中國的所谓“改革”,是不改形式(獨裁專制制度不变),只改内容。可想而知,这个改革是没有实质性变化的。因此,我们用康德的form(形式)来关照中共的改革,你就知道中共的改革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绝对改不出什么民主政体来。

       康德的哲学,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他自称他已解答了人类的三大问题:

       一、我能知道什么?

       二、我可以做什么?

       三、我能希望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认识论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权限有多少?康德都一一指出了,这对当今中國所谓的“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提神醒脑的作用。中國对“科学”与“伪科学”争论不休,就是他们看不清理性的权限。假如他们能认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知道科学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而对“伪科学”也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道德的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就解答这个问题。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对道德作了很多论述,康德在理论上作了充实。“我可以做什么?”反过来说“我不可以做什么?”这就是孟子提出的人与禽兽区别的道德问题。这对今天中國的道德重建是有惊醒的作用的;第三个是关于信仰问题。一个人没有信仰,生命就倒悬,人生无着落。康德提出的“目的论”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当今无神论的中國非常重要。中國很多愤青,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当作一种信仰去生活,其所得出的行为是非常极端和不可言喻的,因为他的反思判断力都以这个图腾为目的。从而我们也可看出愤青们是多么可怜和可悲,他们信奉的那个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很肤浅的,对他“我能希望什么?”的个人安身立命目的是不能产生稳固作用的。就是说,那个图腾解决不了人生的终极问题。由此我们也看到极端主义的可怕:当他把某一东西作为信奉的对象,他的反思判断就围绕着这个目的思考了。我们看到中东那些自杀炸弹者不可理喻,他那么勇敢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他坚信他是为他们的神奉献的。文革时中國人对毛澤東的狂热崇拜,这种坚信不移的思维定势,就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所说的“反思判断力”在作怪:反思判断是调节性的,他会以他的目的性来调节他的反思。而其反思的结果当然是符合其目的性的。所谓“好的东西都是神所给予的,坏的东西都是属于魔鬼的”就是反思判断力调节性的结果。当他信仰某对象,把它当作目的性去思考,思维的见解就自动地(不知不觉地)调节为这个目的性服务。康德这个《判断力批判》可说把人类的思维固执性揭示出来了。为什么那些信仰者信誓旦旦地认为他们的神是真神,是最灵验的,就是他的反思判断都为着这个神作目的论而下的判断。而康德说“判断力”是天生的,是不

       能用训练教育出来的。而庸才常常是以实例进行判断的,离开了实例,庸才就无所适从。从而我们就看到,大陆的芸芸众生,很多人相信没有中國共產黨领导人民,中國就会大乱,就会亡国,就是共產黨提供给他们的都是没有黨的领导,社会就乱的实例。而他们又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实例,所以他们的思维就跟着共產黨设下的实例转了。所以我们今天重读康德,其给我们的启示是相当深刻和有现实意义的。

       :黄鹤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