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俗教育)

第一篇: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俗教育)

       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自强不息、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人与自然协调。。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如今保留下来的都是精髓,不好的习俗在流传过程逐渐被剔除。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的肯定。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

       民俗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它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爱国主义精神。民俗学对国民精神的作用,第一是对先民历史文化创造的认识;第二是把我们优良的民俗文化展示发扬出来,以培养、增进民族意识,爱乡、爱国。”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民俗有助于民族精神建设,有助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有了一定的习俗习俗惯制,也就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使得群体生活井然有序、安定和睦,使得这个群体处于一种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谈说民俗教育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今全球化,新一代学子们从小就受到现代化,西方化的文化影响,大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太少。一个民族只有自己传统才能自立于天下而不被同化,对于中西文化的取舍问题,鲁迅那一代人的争论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无论对中对西都要采取一种“拿来主义”,我们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西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中化。你能感受在“汉网”上注册的3万多海外华人网友的拳拳赤子之心吗?

       况且即使如果现今西方文化比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有优势,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端午节让韩国人抢先申遗,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外们把少林寺当做是日本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少林寺方丈向记者苦笑说他们去日本交流,只能用少林,不能用少林寺的名号,何况你的文化如果真的没价值人家为什么还要抢?

       但学西方之同时,却以中国传统文化之否定和放弃为代价,则是犹如邯郸学步,忘本不知归途。而一个丧失文化自信力的全盘西化民族,本质上还摆脱不了西方的文化附庸,仍谈不上真正的独立和强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诸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

       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端午节前,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他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教学对民俗文化的冷落。长达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尤其是文史学科教学长期处于对课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漠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去挖掘民俗文化了。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缺乏对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应有的了解,从而导致了当前一代青少年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对于青少年学生,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中都有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德。我国朝鲜族正月十五众人为老人们祝福的“老人节”;哈萨克族“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把客人送走,就是跳在河水里也洗不清”的谚语;西藏路巴族把能留住客人吃饭、讨客人欢喜视为光荣的民俗;景颇族一家建房众人帮等等。因此,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对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品质非常重要。

       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风尚、礼节、习惯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精华之一——传统美德。民俗是社会、集体的创造,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民俗教育中加强这一方面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介绍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蒙古族赛马,苗族斗牛、跳芦笙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民俗,可以使学生透过活泼、生动的民俗看到各族人民对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的追求;又如介绍江浙一带汉族人民正月初一吃“百事大吉”食物(指吃桔子、柿子,因“桔”与“吉”、“柿”与“事”谐音,取其

       吉祥之意)的民俗,使学生看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标准。

       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风情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对民族的爱,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

       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

       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端午节前,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他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

       如介绍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蒙古族赛马,苗族斗牛、跳芦笙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民俗,可以使学生透过活泼、生动的民俗看到各族人民对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的追求;又如介绍江浙一带汉族人民正月初一吃“百事大吉”食物(指吃桔子、柿子,因“桔”与“吉”、“柿”与“事”谐音,取其吉祥之意)的民俗,使学生看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标准。

       在引导、规范我们的精神风貌、人生态度、观念行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弘扬优秀 民俗文化,加强对大学生人生态度、人格尊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塑造大学生个性,实现大学生个性 发展的不断完善与自身的全面发展。对 于大学生个性的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学生接受优秀 民俗文化教育后就会产生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一种认 同感,有了文化认同感,学生就能根据优秀民俗文化 的要求,自觉、主动、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行为、思维 方式等进行调整,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其中。

       高校开设民俗文化公选课的意义与策略随着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这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的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重整再造。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精 卫填海、愚公移山;当我们喜庆丰收时,就会敲起锣鼓,赛起龙舟;过新年时要扫尘、贴春 联、贴门神,元宵节要放烟火、舞龙灯、猜灯谜;遇到婚丧嫁娶时,会很自然地到民俗中去 寻找最佳的操作方案……多少年来,人们一代传一代,在民俗的传承中总结、发展、提高、完善。近年来,今天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许人也;大中学生能对港台明星如数家珍,对他们的趣闻轶事的了解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序,但却不清楚自己家乡的民俗掌故,“韩流滚滚” 是今日中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象,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回味传统中国文化之魅力,寻找逐渐消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身影。

       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精华,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广大青少年从中体悟到我们的文化之根,并从这种文化字号中萌生出爱国爱乡的情怀,从共同的民俗中产生文化认同和凝 聚力。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特别是当地的民俗,还能够丰富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地对待人生,完善自我,让民俗文化带给青少年 更多的灵感,帮助他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要强化民俗文化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特别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内容,让广大青少年获得民俗文化的知识和亲身感受,以此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要在各学科教学 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因素,民俗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篇:浅谈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谈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淞南镇社会事业管理办主任陆文焕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不断的开发和应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越来越凸现其良好的经济效能。发展良好的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了本世纪国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和社会蓬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基础教育、职业培训教育、成人培训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在职培训相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的社区终身教育,是提升人的素养的最好方式,正在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重视,本文想就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社区教育

       1.建立社区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区,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而社区教育则是不断提升人的素养,终身学习的良好平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群众日益富裕起来,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论,而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通过质量更好,满足自身需求的教育,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创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加强终身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大大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更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人的一生在学校就学只是阶段性的。

       2.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发展终身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个城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区,实现变样目标过程中,真正努力地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现象上的改变,更重要的质量上的提升,除了经济、社会事业各方面不断发

       1展外,市民思想观念和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转换更为需要。发展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人文精神的培育,创新精神的培养来增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更加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开阔视野,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不断积淀人文素养,提升城镇的竞争力,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城镇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3.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发展终身教育是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一生只有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不至于落后社会,也不致于被社会所抛弃。知识是不可穷尽的,根据有资料表明,据调查统计:20世纪后期,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学到以后工作所需要知识的比例,仅仅占到10—20%左右,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知识只有在以后工作生活、人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充实,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前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放电”的时代已成为了过去的历史。加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构建社区教育体系,促使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氛围日渐被提上议事日程,每个人都在寻求足够的时机及场合“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终身教育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地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之路。所以说,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发展终身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存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在新形势下基本生存能力的良好举措。

       4.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发展终身教育是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智力保证。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在互联网上鼠标轻轻一点,全知天下之事,曾有人这样描述信息时代,信息支配了财富!人们所熟知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这就是我们这个新时代最本质的事实。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知识、信息社会中,教育和信息技术更是高度融合的,这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孕育出了崭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教育形态,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注重于高技术产品开发和信息技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充分利用知识和智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创造的物质财富,而且将大大超过由传统技术用稀缺的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由此正在不断推动经济和教

       育自身的飞速发展。故此,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发展健康的终身教育,确实是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智力保证。

       二.社区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

       社区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化接受教育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教育和训练过程并不随着学校教育学习结束而终止,而应该贯穿于人们生命的全程,终身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社会化和教育社会化机制的确立。随着人们对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到对整个构建和谐社会,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终身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结束后的成人教育已成为无所不在的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活动,而这样的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

       1.社区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包括学校以外的一切非正规(非学历或学历)教育。毫无疑问,它包括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各阶段一切时间,一切地点,场合和一切方面的学习和教育。所以说,终身教育具有广泛性;不同对象的学习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性。

       2.社区教育的灵活性。社区教育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教育。同时社区教育是没有一种固定模式的教育,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社区教育明显的特点是: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是根据学习者需要而定的,为此更加具有灵活性。

       3.社区教育的实用性。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创新机能。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环境里,大力提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形势下,为了改善生活的质量,人们定会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可能,选择自身生存的前途,需要什么就会学什么,针对自身需发挥的个人特长学习什么,怎样有益于自己发展就学习什么。总而言之,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而致用。这样,不仅能满足促进个人的发展,而且能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4.社区教育的整合性。社区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也就是说一

       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到生命终结止不间断地受到教育、学习,也包括教育各个阶段的有机联系,社区教育是传统观念中学校教育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因此社区教育,终身学习更讲究的是各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机结合、协调,充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必须整合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架设起教育学习的“立交桥”。以更大地发挥出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

       三.积极努力地构建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家庭而言,其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发展途径之一是要加强教育和学习。特别是当前尤为重要。

       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人的教育,学习是终身的,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从时间上应该包括幼儿(包括0—3岁的早期婴幼指导教育),青少年,基础教育,职业(职前培训、在职培训)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系统的正规、非正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场所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存在形式上,所有的教育存在于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系统中。教育学习作用于人的一生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社区教育全面开展实施的良好基础。

       2.学校教育是社区终身教育的基础环节。

       在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应是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并非要降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应改变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和现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人文精神,发展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和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一个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区学校是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中心枢纽。

       随着淞南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建文化淞南,创文明城镇”的不断推进,应运而生的淞南社区学校也将面临的考验和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把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整合镇域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硬、软件资源;发挥社区学校这个终身教育体系

       中的平台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中心枢纽,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促进“文化淞南”建设,努力为实现学习型社区创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4.学习型家庭创建是社区终身权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涵盖了一个人出生的那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的各个阶段。社区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是家庭成员确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过程。父母学习,子女学习,家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将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的形成,视学习为新的生活方式和自觉行动,不仅在家庭范围内进行学习,而且由此带来的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故此,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

       4.努力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对教育资源和人力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努力实现社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学习型社区与教育化社会双重组合,努力形成“处处是学习场所”、“时时有学习”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每个成员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

       为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对逐步构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学习化社会有积极地推动作用。由此,一是要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体制,二是要全面和重点提升职业教育,由于绝大部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可能都是能进大学的,而是应该在某一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所以提高文化层次,形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努力促进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形成,逐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成不同类型教育相互贯通衔接的教育体制;努力推进学习成才途径多样化。

       二是全面推进继续教育,逐渐构建起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性、社会化的成人、职业培训网络,为能使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级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场所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场所,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加强有关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综上所述,社区学校是整合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为有利的举措和平台。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山东财经大学

       题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行政管理 班 级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20220934203 姓 名 陈福勇 指导教师于翠萍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七年六月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22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22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 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 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 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 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这与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指导思想不同,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挽救人类面临危机,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化解人与自然冲突、创造和谐社会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 理应与自然融合,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 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 而是因势利导,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言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大学》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对和谐社会人的自觉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功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保持自性和特性从而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本质规定。保持自身的、必要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虐症与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则“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从而能“为天地立心”。这说明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这一整体的具体表现。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式。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道德规范上的。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认真汲取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平衡性、互补性。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谐思想所主张的平衡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协调好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不无借鉴价值。传统和谐思想所强调的互补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健全法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作用。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谐思想,其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就是要以民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继承这些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22-4-23.[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读本[M].学习出版社,2022:83.[3] 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22,(6).[4]陈光谊.中国传统礼文化资源的现代开掘[J].作家,2022,第 12 期.[5]陈军科.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孔子的礼乐观[J].宁夏党校学报,2022,(3).[6]陈水利.以传统礼文化滋养心灵之根:“礼文化教育”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7).[7]陈望衡.儒家礼乐观及其当代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22,(3).[8]陈望衡.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2,(4).[9]张文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礼”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10]陈赟.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J].湖南社会科学,2022,(6).

第四篇: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老干部工作在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当

       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老干部是社会的一个群体,而且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离退休职工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做好老干部工作,关心老干部,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谐做贡献,是老干部工作的目标,也是老干部的愿望,当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党的信念,调动老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要抓好老干部的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党的信念,坚持党的宗旨。提高老年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提高老干部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挖掘老干部的潜力,使他们为中心工作出谋献策,出力献计,充分调动他们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便利疏通渠道,开创老干部老有所为的新局面。

       二、落实老干部待遇,解决老干部困难,促进人际和谐。落实老干部待遇,保持老年人的权益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干部工作首先是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使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把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关怀、照顾送到他们身边。其次便是做好老干部与原单位的沟通工作,为老干部争取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做好协调和解释工作,使老干部理解和支持单位的工作,也为老干部争得单位和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从而解决老干部的实际问题;再次是协调好老干部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同志关系,形成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除此而外,还要协调好老干部的家庭关系,在老干部家庭成员间发生冲突时,积极劝解、化解矛盾,帮助身边无子女、独身高龄的老人解决困难。通过以上这些工作,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加强“关工委”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代际和谐。老干部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使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工作。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很多人娇气、脆弱;他们处在网络时代,信息量大,思想活跃;他们生长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识和金钱意识,这是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金钱、名利、地位,是老干部内心非常凝重和不容推卸的艰巨担子,我们一定要组织好热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积极帮助他们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和同学们交朋友,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宣传党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使他们的表率作用、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召力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促进代际和谐。

       四、开展健康生活教育,不断提高老干部生命质量,促进个人健康和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在新形势下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生命质量,成为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主题,组织老干部旅游、参加老年活动、节日庆祝活动;定期检查身体开展健康讲座,印发保健知识宣传材料,使他们掌握健康保健知识,从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心理调适等方面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生命质量;使他们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为他们个人身体健康和谐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五、积极寻求解决老干部及遗属存在问题,促进老干部整体安定团结。目前,我认为老干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是退休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遗属。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退休职工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会加大。现在离休干部各项待遇基本都得到了落实,可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基本无人过问,有些退休干部一年连一次会议、党的活动都参加不上,更谈不上参加学习。我认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可从这两方面进行。一是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人数多,居住分散,退职所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到细致周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现在退休干部即无人组织学习,也无法参加活动。我认为今后应从人力、物力上对退职所进行加强,让退职所发挥应有作用,让退休干部的晚年更加快乐和谐。二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完成,改制后的企业老干部原单位已不存在,老干部将无人管理。这样就造成老干部的一些待遇不能落实。为了保证企业改制后老干部的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政治、生活待遇不落空。我认为企业改制后,离休干部交由老干局管理。退休干部交由社区管理,这样他们可以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党员也可以在所居住的社区党支部参加每月的政治学习。由于企业大都进行了改制,老干部去世后,老干部遗属中无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无人发放,遗属生活现在非常困难,为了落实他们的待遇,也为了解除在世老干部的后顾之忧,我建议今后老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由财政支付,促进老干部整体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飞跃。从昔日的“斗争哲学”转变为追求“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真正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表明我们党把自己作为社会各个阶层利益的代表,这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增强社会创造力。做好老干部工作,正是我们从实际行动促进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我们的老干部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影视文化作为精神文化传播,要紧紧围绕党的方针和政策,不仅仅是

       娱乐受众的工具,同时也是培养爱众的一个重要渠道。影视文化作品

       中所传达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理念正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和体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影视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一个重要议

       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我们党在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认识的一次飞跃。

       中共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简称《决定》),在《决定》中全

       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形势和任务。

       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实惠于民,是使我们广大

       老百姓在物质上、精神上、以及生存环境上等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种局面的

       最终形成,是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全人民的努力。

       八个方面,其中在第五方面明确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

       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常明确的工作指导目标。

       “和谐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从孔子时代起,“大

       同世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和谐理念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和为贵、和气生财等思想同时也

       为历代先贤所推崇。

       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

       新闻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曾经说:“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

       素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直接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

       为。所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这些论述无疑表

       明: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和谐文化,就无从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

       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同样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化传播,要紧紧围绕党的方针和政策,不仅仅是娱乐受众的工具。

       时也是培养受众的一个重要渠道,影视文化作品中所传达的平等正

       义、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和体现。

       那么,影视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具有哪些

       作用呢?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

       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谐文化的表现、展示形式之重要组成部分,用光与影最诱人的魅力、用最轻松的方式,令观众感受到团结合作强大的力量,奋发向上不屈 的精神。就拿最具有商业代表性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几乎所有的人都

       认为好莱坞就是惟利是图的代名词,价值的,更何谈教育意义?可事实是很多影片在观众享受完视听刺激

       后,并没有被完全遗忘。根据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光荣战役》讲述的是一支由白人率领的黑人兵团“麻州第五十四兵

       团”,在南方的查尔斯坦战役中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却为自己的民

       族和国家赢得了尊严的故事。影片场面瑰丽而感人,那些来自不同生

       活背景的黑人士兵因为同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悲歌。

       一些枯燥的道理来讲述,而是用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展现给观众,此鲜活的教育难道不会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吗?

       最近热播的国产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剧中,观众除了认识许

       三多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更加深刻的恐怕还有史班长、马班长、高连

       长等等,正是他们在“不抛弃、不放弃”的钢七连信念下,把一个本是

       个“缺根筋”的许三多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兵王。

       担、意识顽强为了保卫国家的利益。团结和睦的感人精神在影片中被

       升华到了极点,象,很多人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激励生活中的自己。重新点燃

       他们的热情和信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有观众在网上表示:

       “士兵突击使我完成一次灵魂的洗礼”。

       对于这些影片我们约定俗成,称之为“主旋律”影片。在很多人眼

       里,一提到主旋律,就和“假、大、空”联系在一起,既虚假的人物形

       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毫无美感可言。以至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

       对此类影片“敬而远之”。

       却受到空前的欢迎。2022年,表现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官兵英勇顽

       强、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电视剧《亮剑》在中央电

       视台播出时,第一周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11.4%,最高时甚至达13.7

       %,“亮剑精神”也随之成为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指代符号。在2022年的

       电影百花奖评选上,具有主旋律色彩的国产片《张思德》以绝对优势

       超过了周星驰的《功夫》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

       无论是《亮剑》等优秀电视剧的高收视率,还是电影《张思德》 《云

       水瑶》等的获奖,都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观众渴望欣赏到的还是这

       种能真正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

       二、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

       风尚

       我们从小就在受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无论是贴在墙上,还是写在纸上,那是我们需要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但其实我们每个

       人都清楚,真正的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而是刻在心里。当诚

       信、友善、宽容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

       范时,那才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局面最终形成的保障。我们需要我们 的人民在危险、紧急、困难的情况下,用他们生命中最本真的

       “真”“善”“美”,去彰显其人性的光辉。如在这次汶川地震中许许多多 的无名英雄,在生死考验的关头,他们下意识流露出他们生命中最本

       真的美和善:多岁的老人,割腕放弃生命:灾难来临瞬间用双臂护住学生可敬、可爱的老师:

       生命 最后时刻母亲没有抱怨,而是留给孩子在人间最后爱的信

       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在想什么,定可以想象他们的行为除了责任还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崇高的思想境

       界。这种本能的反映决不是仅仅来自准则的约束,而是在长期的生活

       环境、文化熏陶的润泽下积淀而来。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贴近生

       活,贴近老百姓,很多平凡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影视作品的放大就成

       为我们生活中模仿、学习的榜样。1990年获奖电影作品《焦裕禄》

       影片中的主人公没有豪言壮语,然而,他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

       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影片再现了这样

       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没有何为荣、何为耻的空泛说教,而是生

       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

       无私奉献的精神。

       电视剧《任长霞》

       高尚的精神、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人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在精神上得

       到提升,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荣辱

       观,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

       神前途的灯火。”而进步影视文化就似这火光、灯火,可以通过有效

       地传播、点亮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同时也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励人们的斗志,展示了巨大能量。就连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台湾、韩国电视剧,也是因为其对良好道德品格的崇尚,吸引了无数电视观

       众的目光。

       却使那么多的观众如痴如醉,甘愿陪着剧中人欢笑、流泪。

       妹》中,甘愿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而选择艰苦奋斗的小麦和瑾《人

       鱼小姐》中自强不息的雅丽英《浪漫满屋》中善良、单纯的韩智恩。

       套用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对文学的精辟阐释:影视文化(文学)的目的

       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

       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

       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

       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对广大

       文化工来说,要做到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

       时代性。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增强我

       国国际影响力。

       1985年,我国著名油画家陈逸飞以周庄水乡为题材的《桥》 被

       选为联合国首日封c《双桥》

       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从此周庄闻名于世界。何止周庄,我们

       从小就知道美丽的祖国地大物博,化,而神秘、淳朴的民风、民俗,有时却只能被寂寞地尘封在科技发展的

       年轮,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

       承载历史的方法有很多种,文字、绘画、音乐、影像等等,如

       果说影像是历史记忆最好的载体有些武断,忆刻画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2022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第八

       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上,佳长篇纪录片、最佳摄影两项大奖,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

       签约出售。这样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史诗之作,把在一些外国人眼中 的“中国国王的大房子”,通过影像、叙事的宏大构建。生动地展现了

       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影片气势的壮阔、历史的厚重令世界惊叹

       和信服。

       同样在弘扬民族文化中不遗余力的一些影视文化工,从来

       不曾忘记在自己的影片中打上强烈的民族痕迹,他们的名字有许多,张艺谋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有人批他,有人赞他,也正是他让许多迷人的中国符号走向了世界。

       敬酒《活着》中的皮影、戏曲《英雄》中的剑道、书法等等,一部部

       在国际上映的影片,呈现了多姿多彩,诱人的民族元素。难怪有人评

       论,中国文化实在是太有魅力了,连好莱坞也不时地把“中国元素”添

       加到自己的影片当中,当作开发市场的另一个卖点。

       四、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从未象今

       天一样充满自信和活力。自信源自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显

       著提高;活力源自于我们开放的政策,人民上下同心,对梦想的执着

       追求。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已经学会用开放的国际眼光看待自己,多的开始关注世界对中国的评价。2022年8月8日,一个见证历史的日

       子,让世界知道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16天见证,一个真

       实生动的中国,改写了多少介于疑虑和担忧之间的“中国想象”。

       “没有开放政策,就没有北京的奥运会。”这是澳大利亚总理陆

       克文的感慨。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说出了同样的感受——“中国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而开放的中国将会让世界更加亲近她。”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影视文化愈发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谁都知道影像、声音是无国界的

       世界通用语言,你可以看不懂他国文字。但却可以很容易理解,祥和 的画面、轻快的声音,意味着热情和欢迎。在奥运筹备期间,一项由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北京市旅游

       局主办,邀请国际著名导演为正在筹办2022年奥运会的北京,各自执

       导一部城市宣传片,名为“国际导演拍北京”的活动,目的在于完成北

       京在2022奥运会前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推广。

       年时间,以他们独特的视角为北京拍摄了五部奥运城市宣传片。在这

       些影片中,风格迥异的5位导演秉承了各自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分别

       讲述了一个或优美或激扬或令人振奋的北京城市故事。古老、时尚而

       热情的北京,在他们执导的影像世界中得以向全球展现。

       吉赛贝·托纳多雷作为意大利新现实继承者的著名导演,曾拍摄

       了使他蜚声世界的“回乡”三部曲《天堂电影院》 《海上钢琴师》

       西里美丽传说》

       是为了重聚。影片基调一如既往的温暖、恬淡和眷恋,讲述了几十位

       30年前毕业的学生因奥运会的到来,重聚在早已退休的老师家中,温旧日时光,喜迎奥运会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平凡、真切、祥和的个性。

       而曾拍摄过《小鞋子》和《天堂的孩子》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

       吉迪再次将镜头对准了孩子,一个名为《飞扬的五环》的作品,让我

       们从孩子的视角看到了民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 成长中的中国北

       京。

       帕特利斯·勒孔特,曾执导《理发师的情人》 《火车上的男人》

       等影片,有着非常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他眼中的北京,人民安宁、和,在这个法国天才导演的镜头切换下,呈现给我们一个外国艺术家的

       《北京印象》

       达瑞恩·古德里奇曾是英国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他的影视创作总

       会融入许多体育元素。这次他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为素

       材,从“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视角。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北京这

       座城市因举办奥运会而更加自信和乐观。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从美食的角度

       拍摄了《品味北京》

       中华美食。.xiexiebang.com/

       五大导演在没有任何预先安排的情况下,不约而同选取了多角

       度展现中国灿烂文化。两年时间,活动组织者不进行任何的干预。

       提供导演需要必要帮助。中国的人文、地理在摄影机镜头下尽情地给

       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奇观。

       同样电视文化也在这次奥运会上创造着奇迹,由张艺谋总导演

       带领的国际团队筹备的开闭幕式表演,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花瓣样

       飞散的丝绸,令世界各国电视观众叹为观止。仅开幕式当晚的全球收

       视观众就达十几亿。很多境外媒体表示,“那是一场完美的盛宴,在

       那一刻北京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在16天的时间里,2万多名注册境

       外记者,还有诸多没有注册上的各国记者,以不间断的方式,用各种

       语言,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期间收看了奥运会,文化交流沟通。

       相比众多的文化形式,影视文化的历史是短暂的,却也是辉煌 的。百年的发展已经使影视文化成为技术最先进、影响最广泛、受众

       最热爱的媒体。同时也成为世界相互了解的最主要方式。在全球化趋

       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影视文化正逐渐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

       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影视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积极的引导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可以有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

       人们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同时也有利

       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反之,消极、负面的引导也会起相

       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影视文化这把有利武器,坚持正

       确的舆论思想导向,使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我

       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融为一体,和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

       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局面最终形成。

       来自

       百度优化http://.xiexiebang.com/

       童装批发http://.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