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物史观

第一篇:什么是唯物史观

       什么是唯物史观,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唯物史观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斗争与改革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篇: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7、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B、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有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10、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是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类型

       C、国家

       D、军队

       12、社会意识就是

       A、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14、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资本的组织形式

       1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机关 C、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中枢

       D、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民主机构

       18、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D、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2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4、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26、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2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9、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劳动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组织

       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反映社会存在B、建构社会存在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D、控制社会活动 E、调节社会活动

       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它由生产力所决定

       B、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C、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D、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E、人们不能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革命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1、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为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人的头脑中自生的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E、人的一种生理机制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生产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1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思想

       E、哲学

       16、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 D、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E、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7、社会存在包括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口

       D、地理环境

       E、生产关系

       3、社会的基本关系是指

       A、生产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网络关系

       E、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规律的特点

       A、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19、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帮助它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E、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0、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生产关系 E、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2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E、直接改变观念结构

       2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5、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包括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E、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规律存在和体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27、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A、考查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查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E、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E、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

       2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30、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E、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3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E、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

       3、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所以社会规律不是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6、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7、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8、人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9、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分别起何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何在。7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五、材料分析题

       1、在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认识下列不同的观点: 材料1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顶之灾。材料2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有些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文明冲突的开始。站在基督教文明立场上,主张十字军东征;站在伊斯兰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圣战。两方面立场对立。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材料4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什么。(2)比较材料3与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3)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础特征。

       2、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子认为,人皆不忍人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就不能说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排他性),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能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材料3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2)材料1、2的合理和积极的因素。(3)试指出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六、论述题

       1、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什么意义?

       2、试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迷信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坚持无神论的重要意义。

       4、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5、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6、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篇: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作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的发现”之一,又被列宁誉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其内涵似乎是相当清楚的,然而情况却非常复杂,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阐释与评价,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众说纷纭,甚至连该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一段短短的“经典表述”,学者们都未能取得共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

       学界通常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视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1

       这段简短的话之所以被视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是因为它表述了社会的一般规律性与历史的一般规律性,前者包括下面三层意思:

       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同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就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生产关系。马克思阐释出,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水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方式的变革决定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考察社会变革时,不能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里去找原因,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找,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中去找。

       历史的的一般规律其实是社会的一般规律的逻辑结果,马克思据此提出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现代资产阶级的全部生产力还没发挥出来,还具有生命力,还能够创造解决其内部对抗的物质条件,直到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不能相容的地步,即只要剥削还继续存在,资产阶级就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把这段表述视为指导其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历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都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这段警句,从而确立了其“经典表述”的地位。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经典作家尽管在提法上有出入,但所指的内容却非常一致,都是马克思的这段话。其中恩格斯的提法是“最革命的结论”或“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 – 33页。列宁的提法是“天才的思想”、斯大林的提法是“天才的表述”、毛泽东的提法是“科学的规定”。2巴加图利亚在《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称,为了把握一种观点最一般最本质的特征,必须考察这种观点表现为纯粹典范形式的时刻。而对于唯物史观来说,这一时刻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就是1859年马克思所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

       3众说纷纭的经典表述

       这一表述虽然如此著名,但却并非所有学者都认为它是名副其实的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安启念曾几次撰文阐明此点。在他看来,首先,马克思的本意不是要通过这段话全面表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要说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在这段表述之前,马克思写道,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接下来就是“经典表述”。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它所说的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第三,“经典表述”之所以讲的是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历史观,是因为它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彻底,在理论逻辑上有缺环。这一表述把全部社会生活的变化归结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没有回答生产力又是怎样发展的,其动力从何而来,因而在逻辑上不完整。这个逻辑缺环事关重大。更重要的是,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中看,这段表述未能反映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革命。劳动实践不仅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概念,它是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所完成的哲学革命的实质所在。“经典表述”没有建立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不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在安启念看来,真正的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段话: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2 参见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3 参见杨学功《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理论视野》,2022年第4期。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形态,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安启念认为,这段话包含了前述“经典表述”的全部内容,只是用语还不如后者成熟,但几次使用了“这种历史观”或“这种观点”的说法,明确指出这是在表述一种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唯物史观。这一表述用“物质生产”即“物质实践”解释生产过程,进而解释人的观念,其中显然包含有对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唯物主义说明。这一表述还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所以,这才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更为彻底的、哲学唯物主义的解释。4

       安启念主张更换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在他们看来,经典作家在“经典表述”的提法上虽有出入,但所指内容都是《序言》中的那段警句,由此才有了“经典表述”的原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也可证明更换“经典表述”是缺乏学理的。首先,从 4 参见安启念的《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22年第9期)、《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2期)两文。两段表述的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从《形态》到《序言》,相隔13年,其间夹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重要文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言》和《导言》都是《资本论》的前奏,其中已经流露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其次,从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看,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问题从假设到确证的关系。再次,从范畴自身运动来看,两段文中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发展规律。不论从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还是从逻辑关系和范畴运动看,两段文字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的统一。最后,《序言》中的表述虽然没有“实践”二字,但其概括的“全部社会生活”是一个“大写的实践”,更接近唯物史观精神实质。5

       “指导线索”还是“指导”?

       相较于更换“基本表述”的激辩,还有一些看似没有那么强的“爆炸性”但但意义同样重大的争论。我们通常认为马克思自认为《序言》中的表述是“指导”他的工作的总的结果,但有学者从基本字义入手,对此进行了一些反思。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鲁克俭在《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22年9月版)一书中指出,《序言》中马克思的那段话的中文译文对德文的Leitfaden作了意译处理,即把名词“指导线索”译为动词“指导„„”,这句话的英语译法有多种,但通常都仍把它作名词处理,译为guiding thread或guiding principle。作为名词的“指导线索”其内涵当然必须明确界定,而作为动词的“指导”却实际上把什么意义上指导研究这样的关键问题悬置或者虚置起来了。并且,“作为指导线索”也比“指导„„”的表述更柔和。卡弗(Terrell Carver)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一书中特别强调,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只是供他进一步研究的指导线索:“首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马克思的总的结果是用于指导他进一步研究的。总的结果不是规律,因为作为科学规律的‘规律’不会以指导线索的形式出现,而会反映或解释全部社会事件,或一类而非另一类事件。”卡弗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所谓的“总的结果”和“指导线索”更像是研究假设,而非关于物理学或社会科学模型的规律。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在考察社会 5 参见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现象和环境时只是把“总的结果”作为指导来运用。在卡弗看来,对马克思来说,特定现象或环境与实际确证这一研究假设的程度完全是一个不能肯定的问题,尽管马克思显然指望他的假设能够对某些情况作出解释。卡弗同时认为,将“经典表述”视为研究假设,并不妨碍它在历史学研究中的生命力,事实上它对后来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6

       演绎前提还是理论模型?

       将“经典表述”视为一种研究假设,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将其作为一种普适性真理,以为从中可以推导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千差万别,有无一套适应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思想家们的见解是不一致的,但现在国际学术界主流的看法已经拒斥为整个人类社会寻找模式的努力。与马克思同时代以及之前之后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家们曾经努力为人类社会总结出模式,但马克思已非常睿智地看出思辨历史哲学的不足,对于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是非常小心的。对那种把他的理论放诸四海的人,他做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他在《给〈祖国杂志〉编辑部的信》写道:

       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7

       马克思在“经典表述”中曾指出五种社会形态: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共产主义的,但他从未断言每个民族都必然或必须依次经历其中每一个形态或阶段。马克思在表述其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理 67 参见杨学功《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理论视野》,2022年第4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41~342页。论时,是十分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特点的。例如他《资本论》中论述原始积累时说:

       在原始积累历史上一切在资本家阶级形成过程中起杠杆作用的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首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民大众突然地并且强制地失去生活的资料,当作自由的、像鸟一样的无产者被投到劳动市场上来。农村的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是这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度,曾经着上不同的色彩,并按不同顺序、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了它的不同各个阶段。在英国,它方才有典型的形式,所以我们就以英国为例。8

       综合马克思自己的看法,我们或许可以把唯物史观的原理看作理论模式而非万能的演绎前提。理论模式是从社会生活中抽象与概括出来的理想模型,它是分析工具,能指导我们认识、理解社会生活,但它不等于社会生活本身。自然科学中有这样的理想认知,例如,在牛顿的力学体系中,举凡一切物体,如太阳、月亮、小车、人等等,都被视为一个除了质量以外没有大小、形状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点,这一高度抽象揭示了万物运动的规律,但我们却不会认为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只是一个点。社会科学的性质与与自然科性的性质有所差异,但在抽象模型与客观实际间的关系方面,二者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因此任何伟大的理论模式,我们都不可以简单地套用。

       马克思是一位极其伟大的思想家,其理论博大精深,而且著述繁富,研究者有时难免出现片面理解的的倾向。而且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许多想法也有有差异,这就难免导致一些歧义,众说纷纭也就在所难免。中国学界如此,西方的争论可能更加激烈。在西方,就有人非常强调马克思人本主义的一面,把人、人的本质、异化、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议论的中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性质,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和哲学本体论、方法论问题的研究,从而得出“人本的马克思”的看法,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科学的马克思”的看法,二者针锋相对。众多的争论本身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如果所有的认识都定于一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就到头了。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90页。参考阅读:

       1、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22年第9期。

       2、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

       3、杨学功《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理论视野》,2022年第4期。

第四篇: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一 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渊源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三个科学论断

       马克思就人的本质提出三个科学论断: 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三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关系。抛开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更不会有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社会关系又作为实践发展变化的结果。抛开实践活动的视野,就不可能理解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或是直观地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这样就更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根本无法实现;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实践活动就是这种本能的现实体现,社会关系又促进了人的需要。抛开人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实践活动,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对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的揭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理论与以往的人的本质理论彻底区别开来,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区别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阐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在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由于动物的活动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因而动物的“劳动”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它们不仅不懂得其他种的尺度,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其 他种的非我存在。所以,动物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不能自觉其活动,当然也不能自觉其活动的限制。然而,人的活动的性质却与动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乃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而,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一种意识到的自由,人能区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人自觉到非我的存在与自我存在的相异和对立,这就使人不仅能“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还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就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活动的性 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此。

       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对于动物的进化的研究,也往往要从其本身之外的环

       境的变化入手,而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却离不开人自身。第二,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从人的实践的动机和目的来看,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的实践动机内涵着对外界自然限制的突破和对内的自我的超越,它是对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在观念上的统一,不仅体现着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而且更体现了主体自身的价值趋向。在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中,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 学”,“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三,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发展的和具有创造性的,这给人的本质提供了不断生成的空间。人和人的本质并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历史的系统。人和人的本质的自我丰富和完善,只有在其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才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因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生存的第一活动,作为一个现实的人,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解决其吃、穿、住、行等第一生存要义的问题,他要为自己生存提供满足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存在的东西。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也正是这样,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协调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被人改造后的外界对象又为人的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正是人类世代绵延不断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使人类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更新自我。随着天然自然的不断人化,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素质等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断得到了改善,不断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从而不断增加人的新质和不断形成新的人。如此往复,人类不断向着自由、全面的人发展。(理解人的本质就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关键。)

       因此,人的实践过程越有深度和广度,人的活动方式越丰富多彩,人和人的本质也就越丰富和全面,人也越全面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当然,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层面上讲,把人的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一般本质),这当中的确存在有抽象的思维成分。但是,这却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一个包含着丰内容的合理的抽象。任何科学都不能否认思维“抽象”的重要性及其存在。

       2、“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人的本质应当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一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本性”。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一般本性是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和发展的历史中实现和变化的。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进一步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或“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现实的具体的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两者的统一。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中的最根本的性质,即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也是具有了社会的意义的。况且,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人的社会性贯穿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决定着实践的目的、意志,整个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成果的分配等各个环节。其次,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有机体,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些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生产关系,有政治关系,有人伦关系等等。现实的人,就是处在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而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理解,我们既要防止以偏概全,也更要反对不抓重点的所谓“全面”。总之,对于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 理解,我们要坚持“总体化”的方法,即要在社会联系的总体化结构及历史发展的总体化过程中,来认识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再次,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空洞议论,他主张从从事着各种现实活动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纯粹抽象的人只是作为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由于对社会关系的现实性理解,就可以进一步将人的本质具体化,避免把人看作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物。在实际生活中,所有个人都是通过各种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处于各种不同的地位,他们各自所体现的本质也 是不同的。而不同社会时代中社会关系的差别,也造成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呈现出了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一面特性。

       3、“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一论断呢?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们认为,马克思把需要作为人的本性,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它强调了需要在人性中的基础地位,说明它是人的存在的内在的规定性。人是最高类型的生命物质,他脱离了动物界,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但是,人毕竟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或“精神”。因此,他同其他生命体一样也有需要,必须与周围物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交换,这是人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规定性,是无法泯灭的、始终存在的客观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是人的本性。

       第二,它强调了需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重大作用。社会性的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然而,如果没有需要,人们就不会进行劳动实践并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因此,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和根据。在这里,说“需要是人的本性”,强调的是需要的积极、能动的方面,强调的是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种标志。人作为生命体的最高存在形式,以其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特有的满足方式,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而言,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具体的差别,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他们之间不尽相同的需要体现出来。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或处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中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某些需要。因而对现实的人来说,需要规定着活动,活动显示着人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相应地显示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具体的人性。总的来说,上述三点内容就是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的基本含义,这是理解马克思这一经典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上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经典界定分别作了论述,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这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它们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我们只有从这三个经典命题及其内在联系上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才能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 人的本质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人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同样,人的本质观与社会历史观之间也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是与其对社会历史的理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理论也必然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一)人的本质的揭示与唯物史观的科学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历来的思想家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都忽略了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这个个基本事实和它的全部意义,从这里出发,发展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历史唯物论指出,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阶级社会中表现这一矛盾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作过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侄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在展开它的全部学说时并没有抛开人。相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人的历史,说明了人如何创造历史,并且指明了所有人都得到自由发展即全人类得到最后解放的科学道路。历史唯物主义讲“物”恰恰是讲人们和物质即自然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力,是讲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与历史唯心主义不同,它认识到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斗争(在阶级社会首先是阶级斗争)来创造历史,因此归根到底,从事物质生产的本辱才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只是抛开历史唯心主义的关于人、人性、人的本质的抽象谈论,而把这一切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中去考察。因为只有这样,社会的人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和解决。

       (二)唯物史观的制定与人的本质观的阐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其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得到了确立,即历史的研究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和精华所在。《形态》在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的基础上,并以其为根本指导,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段,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形态》进一步发挥了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内在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

       ⑵《形态》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且具体论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更进一步具体化了。⑶《形态》对《提纲》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段作了进一步具体的阐明。

       ⑷《形态》具体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强调对人性、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⑸人的本质是不断改变着的,具有历史流动性。人不仅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同时还是自身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既以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又同时改变着自身。社会历史是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因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

第五篇:唯物史观之我见

       唯物史观之我见

摘要: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人类以往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的最重要的标志,自其创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本文仅浅显地就中国传统的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论,唯物史观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

正文:

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即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惟一的人。”(1)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一、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是这样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一般认为,唯物史观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低层为某些个别、具体问题的结论;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高层为这一史观的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与一般原则高度抽象,具有最到时空范围内的涵盖性与适应性。这种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可以将之归纳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内容。我的老师汪征鲁教授认为“有三:物质的统一性;发展演化的辨证性;人的主体性。但在实践中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结构或系统。”(2)汪教授的论文中已有较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多做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上一段中马克思所论述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等等。

       二、唯物史观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是因唯物史观的出现而第一次在社会历史领域获得了“唯物辩证”的特征的。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恰恰因为不懂得辩证法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因而完全没有“唯物辩证”可言。只有在自然领域,它才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但旧唯物主义离开自然辩证法依然很远。唯物史观出现以后,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性和随意性,被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唯物史观的出现,首先是因为这种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所以它才能够把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驱逐出去,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解释。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由于把“自觉的辩证法”“用于……历史观”的结果,就有了唯物史观,即第一次有了对社会生活作出了唯物辩证的解释的哲学。

其次,唯物史观创立了实践论,并将实践用于解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联系。

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在社会历史领域做到对事物作唯物辩证的分析,就是因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社会历史的研究。哲学家吴江认为:马克思不是先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颠倒成为唯物辩证法,然后才把它运用于解释社会生活。恰恰相反,“辩证法真正变成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在唯物地阐发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历史本身的辩证法之后,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实践观之后”。“单纯的逻辑改造不能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倒过来”。(3)可见,这里的关键是有无实践观。旧唯物主义者依靠感性直观去观察人,所看到的只能是生物学的人、受本能支配的人。用这样的抽象人和他的抽象人性解释社会生活,当然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淖。社会是人的社会,而实践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来就是社会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而人的社会本性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获得新的素质。这就是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说,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做唯物的和辩证的解释。

再次,唯物史观具有了现代的系统的思想。

唯物史观历来就把社会看作“社会有机体”,就是说,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当马克思应用唯物史观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系统的思想是十分明显的。甚至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承认,在《资本论》里可以找到系统论的思想萌芽。

       三、唯物史观的待发展性。

在人类思想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在后人传承过程中,除了学说本身获得新发展外,也会在特定情况下被人为地附加上背离学说本质的某些消极东西。这种情况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现过。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马克思派”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但存在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对此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4)同时,人们总是以其当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来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文本,从而形成不同马克思主义流派。传统马克思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人本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这四大流派就是当今世界东西方社会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这些流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附加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形成了“传统唯物史观”的缺陷,需要一代代的学者不断探讨和发展。

解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1995年,人民出版社。

       (2)汪征鲁,《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第6页,载《历史研究》

(3)吴江,2022年:《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第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8页,1995年,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蒋大椿,2022年:《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载《历史研究》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3、吴江,2022年:《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汪征鲁,《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载《历史研究》

       5、汪征鲁,《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崛起》,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任汝芬,《2022年序列之一·要点精编》,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