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数据通信原理总结(汇编)

第一篇:自考数据通信原理总结

       1存储转发的过程:存储转发交换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下一个交换机或用户终端。而分组交换是把报文分割为若干个短的,规格化的分组,对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每个分组都带有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过程

       2扰乱器的作用:在发端将传送的数据序列中存在的短周期的序列按某种规律变换为长周期序列,以便恢复接收端的定时

       3数字调制方式考虑的因素:频谱利用率,普特性,抗噪声性能,成本和复杂性等

       4群计数码检测错误的能力:群计数码针对分组后的信息码元组,计算出每组码元1的个数,再将该数目的二进制编码作为监督码,加在信息码元在后一起发送,除0变1和1变0成对出现的错误以外,群计数吗可以检测到所有其它形式的错误,检错能力很强

       5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特征: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这些参数值是根据当前的通信网内的各有关因素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6路由选择算法有哪些要求:最短的时间内使分组到达目的地,使网中各节点的工作均衡,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不应过重的增加全网或各节点的开销,算法要能适应分组交换网的变化和扩展并能适应部分网络节点暂时性故障所带来的影响

       7呼叫请求分组传输时延:自原点分组交换机收到主叫DTE送来呼叫请求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直到终点分组交换机收妥该呼叫请求分组,并准备好向被叫DTE转送的一段时间

       8数据通信网有那几部分构成:数据通信网是一个由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数据交换设备和通信线路所构成9差错控制方式的类型: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检错,信息反馈

       10报文交换的特点:属于存储转发系统在主被叫用户之间不需要建立物理链路,无呼损,很容易实现不同类型终端的互通,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线路利用率高,并能实现同报文广播,但传输时延较长,不适宜实时通信,适用于公众电报和电子信箱业务

       11相对调相和绝对调相的关系:相对调相避免了绝对调相方式中倒π现象

       12速率适配:速率适配又称速度适配,类似于数字通信时分复用的码速调整,他是把输入时分复用器的不等式的数据信号变为等时的数字信号,而该等时的数字信号的时钟与时分复用器的时钟同步。游标法,止码元调整法

       13解释R(0)-R(∞)= 物理意义:就是平稳随机过程的平均功率与直流功率只差等于它的交流功率

       14网管中心的基本功能:用户管理,网路配置管理,测量管理,计费管理,网路状态监督,路由控制,软件管理,运行日志

       15网际互连及目的:网际互连是指若干通信网根据一定的条件互连,目的:是使一个网上的数据终端设备DTE不仅可与本网上别的DTE通信,还可与另一网上的任何DTE通信,从而实现跨网通信及资源共享

       16数据传信速率与传送速率的不同之处:数据传信速率是传输数据的速率,而传送速率是相应设备之间实际能到达的平均数据转移速率

       17时域均衡的思路:它是利用接收波本身进行补偿,消除取样点的符号间干扰,提高判决的可靠性

       18相干载波的获取方法:直接从已调接收信号中提取,利用插入导频提取接收载波

       19随机过程协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的作用:协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是用来衡量随机过程在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随机变量的统计相关特性

       20虚电路方式的特点: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请除三个阶段,对于数据量大的通信传输效率高,数据分组按已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数据重新排序分组传输时延小,不容易产生数据分组的丢失,当网络中由于线路或设备故障可能是虚电路中断时,需要重新呼叫建立新的连接 21分组交换机的费用:与分组数量成比例的分组处理费用,与分组长度成比例的存储器费用

       22分组交换网的组成:分组交换机,网管中心,远程集中器,用户终端设备,线路传输设备所组成23位定时的作用:是使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收端的位定时时钟信号和DCE收到的输入信号同步,以便DCE从接受的信息流中正确的识别已个个信号码元,产生接收数据序列

       24部分响应系统:允许存在一定的,受控制的符号间干扰,而在接收端可以消除,这样的系统既能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又可降低对定时取样精度的要求

       25数字调相8相调相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滤除2fc调制产物,其输出取样,正值判为1,负值判为02D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极性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极性比较法是对2DPSK信号先进行2PSK解调,然后用码变换器将相对码变绝对码,相位比较法是比较相邻码元的载相位,将2DPSK信号延迟一个码元

       27奇偶监督码的编码规则:将所要传输的码元分组,在每组数据后面附加一位监督位,使得该组码连同监督位在内的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在接收端按同样的规律检查,如发现不符就产生差错

       28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特征: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所依据的参数,如网路的流量,时延等,是根据统计资料得来的,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29数据报方式的特点: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对于短报文通信传输效率比较高,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大,且离散度大,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强 30数据分组传送时延:从源点分组交换机收到主叫DTE发送的一个完整数据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到把同一数据分组送到终端分组交换机并准备好向被叫DTE送出该数据分组的一段时间

       30流量控制的目的:保证数据流量的平滑均匀,提高网络的吞吐能力和可靠性防止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

       31分组长度的选取和交换过程中的因素有关:延迟时间,交换机存储容量,线路利用率,信道传输质量,数据业务统计特性以及交换机费用

       DDN的组成:本地传输系统,复用交叉连接系统,局间传输及时钟供给系统,网路管理系统

       33分组交换方式的特点:传输质量高,可靠性高,为不同种类的终端互通提供方便,能满足通信实时性要求,可实现分组多路通信,经济性好,能与公众电话网,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网和其他专用网互连

       34分组交换网的性能指标:吞吐量,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呼叫建立时延,残留差错率,网路可用性

       35数据通信系统: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36数据通信网:是一个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数据交换设备和通信线路所构成37频域均衡的思路:利用幅度均衡器和相位均衡器来补偿传输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的特性的不理想性已达到所要求的理想形成波形,从而消除符号间干扰

       38插入导频:就是在已调信号频谱中额外的加入了一个低功率的线谱,其对应的正弦波称为导频信号

       39异步传输:如果DTE的数据信号时钟与PCM信道时钟是非同步的40半固定连接:是指所提供的信道属于非交换性信道,但在传输速率,到达地点与路由选

       择上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的41分组层与单组层的优点:形成中枢网大量减少中继线路;便于网路的集中管理;可使整DDN同步精确可靠;便于DDN的扩容

       42DDN网络配置的优点:网路的分层,便于规划和扩容,集中式网路管理,调度和监控,提高网路的可控性和可靠性,采用数字交叉连接系统提高网路的灵活性,提高时钟精确度,减少费用

       1检错重发的3种形式: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选择重发

       2循环码的检错能力:能检出全部单个错码,能检查全部离散的二位错码,能检查出全部的奇数个错码,能检测所有长度不超过(n-k)的突发错误

       3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的建立和解除,信息传输,传输差错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4电路交换的特点:信息传输时延小,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缺点;电路接续时间长,短报文通信效率低。电路资源独占,电路利用率低,有呼损,错差率高

       5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扩散式路由算法,固定式路由选择算法,最小全数标记算法,分支流量算法,6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独立自适应,分布式自适应,集中式自适应,混合式自适应。7流量控制结构:段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网端级控制,端端级控制

       8流量控制方式:证实法,预约法,许可证法,窗口方式

       9窗口控制:根据接收方缓冲存储器容量,用能够连续接受分组数目来控制收发方之间的通信容量

       10开方系统:遵循OSI参考模型和相关协议标准能够实现互连的具有各种应用目的计算机系统

       11远程集中器的功能:将离分组交换机较远地区的终端数据集中起来通过中高速传输信道与分组交换连接起来

       12用户接入方式和规程:用户终端经专线电路接入分组网X.25 X.28.经PSTN拨号入网X.32X.28.经用户电报网接入分组网

第二篇:数据通信原理2022年试卷(A)

       2022数据通信原理

       论述题(A卷)

       1.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的新特征,阐述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及相关对策。

       2.概述SDH技术?并论述SDH技术的产生与当前的演变。

       3.着重从安全方面论述云计算对传统数据通信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4.对有线局域网与无线局域网进行比较和对比,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必须强调那些独特的内容?

       5.试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支持通信数据的控制、同步、差错控制等功能,并结合所学内容对所设计通信协议的各项功能进行分析说明。

       要求:

       1.五题任选其一;

       2.提交A4打印版,双面打印,顶部装订。

       3.作业格式按照小论文模板中的格式进行编写,要求图文并茂。

       4.字数3000-5000字。

       5.2022.5.26日上午10:00提交,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提交地点:21号楼124室。

第三篇: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总结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

       1、实体正在进行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无按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帧中继交换、信元交换等。

       2、按拓扑结构:有集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其中,集无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中式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机或网络交换节点(如星形拓扑结构);分布式网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络的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直接相连(如网状形拓扑结构),是主干网采用的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一种结构;分散式网络实际上是星形网和网状形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网的混合网。

       3、按作用范围:有广域网(WAN)、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其中,广域网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作用范围为几十至几千公里,又称为远程网;局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域网的作用范围常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1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km)内,但数据传输速率高(10 Mb/s以上);城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域网常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限在一个城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市(5~50 km)内。4按使用范围:有公用网和专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用网。其中,公用网都是由国家的电信部门建造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和控制管理的;专用网是某个单位或部门为本系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统的特定业务需要而建造的,不对单位或部门以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外的人员开放。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报务各自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的特点是什么?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试将TC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面向连接服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同之处。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段。在传送数据时按序传送的。因而面向连接服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无连接服务的情(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留。这些资源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无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连接服务的另一特征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同时期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当发送端有实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体正在进行发送时,它才是活跃的。这时接收端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的实体并不一定必须是活跃的。只有当接收端的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

       (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分组交换网可分划成哪两个子网?这两个子网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网可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I/O设备、软件与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解释下列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答: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客户、服务器: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

       方。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当客户进程需要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时就主动呼叫服务进程,服务器进程被动地等待来自客户进程的请求。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号传输,一条电缆中可同时传送多路的数字信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号,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数据链路层中的链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2)帧定界。意。(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

       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各有何特点? 答: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试简述HDLC帧各字段的意义。HDLC用什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可用于模拟和数字传输。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答:(1)HDLC其带宽取决于导线的粗细与架设的距离。通常情帧的格式,信息字段(长度可变)为数据链路况下,数据传输率可达每秒几兆比特,距离可达

       层的数据,它就是从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在几公里。在局域网环境中,每段线缆的长度为10信息字段的两端是24bit的帧头和帧尾。HDL0m。双绞线性能好、成本低,其应用极为广泛。C帧两端的标志字段用来界定一个帧的边界,同轴电缆分50Ω基带电缆和75Ω宽带电缆两类。地址字段是用来填写从站或应答站的地址信基带电缆又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基带电息,帧校验序列FCS用来对地址、控制和信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数据率可达10Mbps。对息字段组成的比特流进行校验,控制字段最复于高频信号,其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宽带电杂,用来实现许多主要功能。(2)采用零比特缆是公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中使用的标准,它填充法来实现链路层的透明传输,即在两个标既可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发送,也可用志字段之间不出现6个连续1。具体做法是在调制解调技术传输数字信号。宽带电缆传输模拟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尚未加上标志字段时,信号时,频率可达300Hz~400Hz,传输距离可达先用硬件扫描整个帧,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100km。光纤是非常理想的传输介质,它不仅具则在其后插入1个0,而在接收端先找到F字有很宽的带宽,而且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段以确定帧的边界,接着再对其中的比特流进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但光纤成本高且安装较困行扫描,每当发现5个连续的1,就将这5个难。EIA-232和RS-449接口标准各用在什么场连续1后的1个0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合? 答:EIA-232和RS-449接口均可用于串性通流。数据链路协议几乎总是把CRC放在尾部,信。EIA-232接口适应于低速、近距离场合。当而不是放在头部,为什么?

       用于远距离通信时必?胧褂?Modem。而RS-449接口更适应于工业控制的场合。具有传输距离远,答:CRC是在发送期间进行计算的。一旦把数据传输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势。基带信号

       最后一位数据送上外出线路,就立即把CRC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答:基带信号编码附加在输出流的后面发出。如果把CRC将数字1和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然后放在帧的头部,那么就要在发送之前把整个帧送到线路上传输。宽带信号是将基带信号调制后先检查一遍来计算CRC。这样每个字节都要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采用基带信号传输,处理两遍,第一遍是为了计算校验码,第二遍一条电缆只能传输一路数字信号,而采用宽带信

       是为了发送。把CRC放在尾部就可以把处理时间减半。HDLC帧可分为哪几大类?试简述各类帧的作用。答:分三大类。1信息帧:用于数据传输,还可同时用来对已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执行轮询功能。2监督帧:用于数据流控制,帧本身不包含数据,但可执行对数据帧的确认,请求重发信息帧和请求暂停发送信息帧等功能。3无编号帧:主要用于控制链路本身,不使用发送或接收帧序号。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答:主要特点:(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2)PPP是面向字节的。PPP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HDLC),开销就要增大。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协议较为合理。第二,在因特网环境下,PPP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IP数据报。假定我们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第三,PPP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安段。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都要使用硬件进行CRC检验。若发现有差错,则丢弃该帧(一定不能把有差错的帧交付给上一层)。端到端的差错检测最后由高层协议负责。因此,PPP协议可保证无差错接受。PPP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SLIP和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是什么?它们适用在什么情况下? 答:SLIP协议主要特点是:(1)SLIP没有差错检测的功能。如果一个SLIP帧在传输中出了差错,就只能靠高层来进行纠正。(2)通信的每一方必须事先知道对方的IP地址。这对拨号人网的用户是很不方便的。(3)SLIP仅支持IP,而不支持其他的协议。(4)SLIP并未成为Intermet的标准协议。因此目前存在着多种互不兼容的版本,影响了不同网络的互连。PPP协议主要特点是:(1)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而且PPP不仅可支持IP,而还可支持其他的协议,如:IPX,Netbios等等。(2)PPP可进行参数协商,而且可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3)PPP具有差错检测的功能。(4)PPP可进行身份认证。(5)PPP是Intermet的标准协议。SLIP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s)的交互性业务。当用户拨号接人ISP时,可使用PPP协议。因为PPP不仅能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自动配置网络协议,而且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试比较几种共享信道的方法的特点。答:共享广播信道采用基于信道的共享和基于排队的共享两种方法。信道共享可采用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可以有固定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不同的方式。基于排队共享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配带宽:一种是随机接入,即允许各站自由发送数据。当发生冲突时,则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解决冲突。另一种方法是设法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逻辑队列或用令牌来协调各站发送数据。这四种共享广播信道的方法:固定分配法实时性好,但信道利用率低;按需分配方法信道利用层的作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率高,但工作站必须增加一定的处理能力,而且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2)当应用程序使信道忙时,一部分用户对信道的申请可能被阻塞,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再申请产生时延;随机接入的方法简单,工作站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连接的?(3)接收接入与安装方便,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时延,但发送时延不确定,重负载时,网络的效理?答:(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率下降很多;分布式逻辑队列或令牌法,发送时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运输延确定,可设优先级,能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号,重负载的性能好,但协议复杂。流量控制

       (2)都是。这要从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与拥塞控制有和关系与区别? 答:流量控制与拥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3)塞控制的关系与区别如下: ①流量控制:接收端丢弃。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丢向发送端发出信号,请求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 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拥塞控制:接收端也向发送端发出信号,告之发保证不丢失数据。答: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送端,网络已出现麻烦,必须放慢发送速率。②连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段流量控制:主要控制收发端之间的通信量; 拥塞并正确抵达主机2,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控制:是全局性控制,涉及所有主机、路由器以

       TCP数据段,这次很不幸,主机2在收到第及其它降低网络性能的有关因素。流量控制二个TCP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之处? 答:流量控制与路由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显然主机1发送的选择的异同之处是: ①路由选择是网络中的所有第二个TCP报文段会丢失。而使用TCP的连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境往往是在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

       那么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道。而流量控制是收发两端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②好的流量控制可以使更多的通信量流入网络,1发送数据,而仍然可接收主机1发来的数据,而好的路由选择可使网络的平均时延较小。③路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由选择可保证分组通过一条最佳的路径达到目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的。流量控制要考虑网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为

       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我们知什么说,“只要任意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答:只任意增加一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些资源可能无法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例如,将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某路由器缓冲区的存储空间扩大,但保持其输出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链路速率的不变。这时,虽然该路由器可以接收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更多的分组,但由于其输出链路速率的没变,存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A和B在于该路由器的许多分组可能因超时,必须重发,之间的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从而导致网络的性能可能变得更糟。试说明传输

       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

       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③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④误码率低。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之间。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①低层协议简单。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层协议较简单。②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③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链路管理。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在OSI的体系结构中,一个通信子网只有最低的三层。而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也只有OSI的下三层,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所以说局域网只是一种通信网。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异同之处?答: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它的体系结构只有OSI的下三层,而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即使是下三层,也由于局域网是共享广播信道,且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种种媒体访问方法,所以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局域网中,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和在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这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相同。但由于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媒体,各种媒体的差异很大,所以局域网中的物理层的处理过程更复杂。通常,大多数局域网的物理层分为两个子层:一个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有关的物理特性,另一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无关的物理特性。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帧的传送与控制。这与OSI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但局域网中,由于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各站共享网络公共信道,由此必须解决信道如何的设备范围;(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分配,如何避免或解决信道争用,即数据链路层而不是主从关系;(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必须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有由于局域网采用称为组播)。简要说明常用的IEEE802.3和的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多种多样,相应的媒体访IEEE802.5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答: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因此在数据链路功能中应IEEE802.3: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发展起来的该将与传输媒体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分开。网络,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这样,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划分为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要负责将“差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在IEEE802局域网参考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模型中没有网络层。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能,并提供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子非常简单,且各个站点共享传输信道,在任意两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个结点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链路,不需要进行路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技术通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所以在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置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来网络层。这与OSI参考模型是不同的。但从OSI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的观点看,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点SAP上。因此,在局域网中虽不设置网络层,但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但将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设在LLC子层与要时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高层协议的交界面上。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局域以它能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网的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quot;拥塞“信层,且两者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也有很大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差别。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各个子标准的物理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是有区别的,而逻结合使用,明显地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LLC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子层实际上是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MAC子层之是基于CSMA/CD访问方法 IEEE802.5:该间的标准接口。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标准定义了令牌网使用令牌的传递结构,以及答:

       1、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系统,它允许很多彼此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独立的计算机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传输速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差率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2、局域网的特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点:(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约为几公里的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介质地理范围,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访问控制方法。MAC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数目均有限,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

       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

       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法。试比较802.3,802.4和802.5三种局域网的优缺点。答:总线网使用最为?惴骸U龅缋率窃吹模缋碌淖畲蟪ざ戎挥?2.5km。站点的接人与安装很方便。每个站随时可以发送信息。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时延。802.3协议最大的缺点就是发送时延的不确定性,这对某些实时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当网络的负载很重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的效率就下降很多。此外,802.3还不便于将光纤作为总线。802.4协议使用高可靠的电视电缆。令牌总线局域网在重载时的性能非常好。可以设定优先级。这有利于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信号。802.4协议没有对数据帧的长度设置下限。802.4协议发送时延是确定的,虽然在关键时刻连续发生令牌的丢失会造成一些时延的不确定性。由于802.4协议采用的是宽带电缆,因此它可以支持多个信道。802.4协议非常复杂。在负载很轻时也要等待令牌的到来,产生了不

       必要的发送时延。和总线局域网相似,令牌总线局域网也很难用光纤来实现。802.5的令牌环形网既可用双绞线连接,也比较容易用光纤来实现。将令牌环形网做成星形结构可自动检测和排除电缆的故障。802.5协议可设置优先级。这一点和令牌总线局域网相似。此外,802.5协议允许发送很短的帧,但对发送很长的帧则有限制,因为一个站截获令牌的时间不得太长。在重载时,802.5协议的效率和吞吐率都是很高的。令牌环形网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令牌的管理采用了集中管理方式。当管理令牌的站出故障时,虽然按照协议可以再产生一个新的管理令牌的站,但这还是造成了一些麻烦。此外,像802.4一样,在低负载时,发送数据的站由于要等待令牌,会产生附加的时延。这三种局域网的标准都是不兼容的。对比802.3~802.5的帧格式可以看出:每一种帧所包含的字段种类差别很大。这是由于支持这些标准的厂家(施乐、通用汽车公司和IBM)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所造成的。三个标准的最大MAC帧长不同。802.3的最大帧长是1518字节。802.4是8191字节(从帧控制字段到FCS字段为止,其中地址按4字节计算)。802.5未规定帧长的上限,但每一个站持有令牌的时间是有上限值的。若按一般取值10ms,则在4Mb/s下最大帧长为5000字节。人们经过对这三种局域网的性能进行过定量分析后,唯一可做的结论是:在很重的负载下802.3局域网彻底不能用,而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则可达到接近于100℅的效率。若负载范围是从轻到中等,则三种局域网都能胜任。

       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0SI参考模型有何异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同之处?为什么 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应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用?答:0SI体系结构指7层开放式互连标准参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考模型,0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建议,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作为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的第一步发展起来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的。这一模型被称作IS0 0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模型,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的。须注意0SI模型本身不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全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部内容,因为它并没有确切描述用于各层的协议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和服务,它仅仅说明每层应该做什么。IS0已经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为各层制定了标准,但它们并不是参考模型的一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部分,而是作为独立的国际标准公布的。IEEE802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是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关于办公自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动化和轻工业局域网体系结构的一系列标准文法。

       件,该标准基本上对应于0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与同轴电缆相比,采用双绞线有什么优点?据链路层,这个标准使网络的物理连接和访问方答:双绞线的价格低于同轴电缆,并且安装、法规范化,已被IS0陆续接收为标准。因此,维护方便。什么是对等网?如何连接?答:每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Ethernet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使用其他计算机和Token-Ring这两种局域网工作原理。答:以内部的资源,这种网就称之为对等局域网,简太网MAC子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称对等网。连接方法:首先在每台计算机中安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装同样接口的网卡,通过网线和HUB把每台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计算机连接起来,安装好后,启动计算机,安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装网卡驱动程序,并在Windows95/98的“控制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但面板/网络“下安装“IPX/SPX兼容?quot;和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要时“NetBEUI协议“,并点击“文件及打印共享“按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以它能钮,选中“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有的设备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两个选项,再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个“拥塞“信号,通知所有选择相关需要共享的资源以及登录方式,就可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实现对等网。交换式集线器有何特点?用它怎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结合使用,明显地样组成虚拟局域网? 答:交换式集线器的特点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主要有: ①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当工作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CSMA/CD访问

       站需要通信时,交换式集线器能同时连通许多方法。令牌网的MAC子层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工作站都能像

       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②与普通共享式集线器不同,它使连到每个端口的用户独享该端口所具有的带宽。③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④交换式集线器的交换方式有存储转发交换和直通交换两种。但是,交换式集线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交换式集线器的标准。网络管理员必须使用多个管理控制台才能监控不同厂商生产的交换式集线器。②绝大多数交换式集线器在分析交换流量方面都很欠缺。网络管理员需要为每个端口配备测试工具。用交换式集线器构成虚拟局域网的方法是:首先,将执行任务性质相同(如:财务处,科研处等)的站点确定在同一个LAN中,然后,可基于连接站点的端口。或者基于站点的MAC地址,或者基于站点所执行的协议(如:IP协议、IPX协议等)划分VLAN。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

       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典型的分组长度的上限是1000个字节(或称八位组)。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或一个短的报文的全部)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① 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② 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③ 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④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缺点: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②电路交换连接建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

       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传送时延。(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2)报文交换:报文交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 相比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加速了数据在网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发送报文。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也必然少得多。②简化了存储管理。因为分组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③减少了出错机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率和重发数据量。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的利用率。缺点: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合适些。缺点:①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②分组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式业务的数据。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

       增加。③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

       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总之,若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答:(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

       利用率。(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分组的传送路径的。X.25的主要协议内容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答:X.25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格说明。网络内答:进入本机IP层时报文长度为部由各个网络自己决定。“X.25网“仅说明该网络

       3200 160=3360bit;经过两个局域网的网络与网络外部数据终端设备的接口应遵循X.25标层,又加上两个头部信息,此时长度共有准。X.25是以虚电路服务为基础的。X.25接口分3360 160+160=3680bit;在第二个局域网,为3个层次,最下层的物理层接口标准采用X.21报文要进行分片,已知最长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建议书,使用最多的就是RS-232标准。第二层只有1200bit,所以共分成4片,故第二个局是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接口标准,是平衡型链路接域网向上传送3840bit。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入LAPB,它是HDLC的1个子集。第三层是分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组层,DTE与DTC之间可以建立多条逻辑信道

       有4000多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0---4095),1个DTE可以在网上同时建立多个如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虚电路进行通信。X.25分组交换数据网特点是可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信息传递码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安全、可靠、传输率高,通过申请账号、标识答: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NUI),可实现全国漫游,提供速率从2400b/s为25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至64kb/s。

       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答:用点分十进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制表示,该IP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答: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地址。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它们的分组是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答:ARP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的。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一部分,帮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有的时候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层不存在IP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而象HDLC和PPP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样作可以加快分组的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ARP和RARP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都是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相似的。然而ARP和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RARP在实现方面却有一点很不相同。请指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出这个不同点。答:在RARP的实现中有一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个RARP服务器负责回答查询请求。在ARP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的实现中没有这样的服务器,主机自己回答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ARP查询。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类地址的子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据)?

       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答:对于一个B

       类网络,高端16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端16位中,最高有效4位是1111,因此剩下12位(第3字节低4位和第4字节)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和全1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主机数目应该是4094。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答:设置协议字段的目的是要告诉目的地主机把IP分组交给哪一个协议处理程序。中途的路由器并不需要这一信息,因此不必把它放在主头中。实际上,这个信息存在主头中,但被伪装了。最后一个(扩展)头的下一个头段就用于这一目的。当使用IPv6时,是否ARP协议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答: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在技术上,由于被请求的IP地址现在变大了,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域(也称段)。IPv6使用16字节地址空间。设每隔1微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地址空间全部用完。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答:使用16个字节,总的地址数为2128或3.4×1038。如果我们以每10-12秒106,亦即每秒1018的速率分配它们,这些地址将持续3.4×1020s,即大约1013年的时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当然,地址空间不是扁平的,因此它们的分配是非线性的,但这个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分配方案,即使分配方案的效率为千分之一,这么多地址也永远都不会用完。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和FOMAU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别表示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5表示粗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米。2代表细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185米。T表示双绞线。10BROAD36:“10”表示数据率为10Mbit/s,“BROAD”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宽带信号,“36”表示网络的最大跨度是3600m。FOMAU :(Fiber Optic Medium Attachment Unit)光纤媒介附属单元。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答: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对信道的利用,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不像TDM,为用户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即使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用户时隙也是浪费的;也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就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TDM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宽,如果使用TDM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方式。10Mbi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哪些技术问题?在帧的长度方面需要有什么改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变?为什么?传输媒体应当有什么改变?答:以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太网升级时,由于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帧的发送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时间会按比例缩短,这样会影响冲突的检测。所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的值,才能有效地检测冲突。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网桥与转发器不在帧的长度方面,几种以太网都采用802.3标准同,(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规定的以太网最小最大帧长,使不同速率的以太作在物理层;(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网之间可方便地通信。100bit/s的以太网采用保持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最短帧长(64byte)不变的方法,而将一个网段

       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m,同时将帧间间隔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时间由原来的9.6μs,改为0.96μs。1Gbit/s以太执行CSMA/CD算法;(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网采用保持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的方法,用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载波延伸”和“分组突法”的办法使最短帧仍

       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为64字节,同时将争用字节增大为512字节。传的作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输媒体方面,10Mbit/s以太网支持同轴电缆、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它们都工作在数据绞线和光纤,而100Mbit/s和1Gbit/s以太网支持链路层;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双绞线和光纤,10Gbit/s以太网只支持光纤。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答: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并且一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以太网交换机采信媒体一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后就断开连接。区别: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数据链快。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工作正常,所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集线器只对端口上有软件的运行也都没有错误,那么是否还有可进来的比特流进行复制转发,不能支持多端口的能(尽管可能性很小)会把分组投递到错误的并发连接。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目的地?答:有可能。大的突发躁声可能破坏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答:网桥分组。使用k位的校验和,差错仍然有2-k的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概率被漏检。如果分组的目的地段或虚电路号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码被改变,分组将会被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并可能被接收为正确的分组。换句话说,偶然的突发噪声可能把送往一个目的地的完全合法的分组改变成送往另一个目的地的也是完全合法的分组。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根服务器和授权服务器有何区别?授权服务器与管辖区有何关系?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

       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答: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FTP使用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简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述FR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它与一般分组网的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试述电子邮件主要差别。答:帧中继FR就是一种减少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的作用是什点处理时间的技术。在一个结点在接收到帧的么?没有UA行不行?答:电子邮件系统的最主首部后,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的某些部分。当要组成部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电子检测到有误码的结点要立即中止这次传输。当邮件使用的协议。UA就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中止传输的指示到达下个结点后,下个结点就的接口。用户代理使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很友好的立即中止该帧的传输,并丢弃该帧。FR与一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没有UA不行。因为并般分组网的主要差别有: ①一般分组交换网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的数据链路层具有完全的差错控制。而帧中继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网络,不仅其网络中的各结点没有网络层,而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且其数据链路层只具有有限的差错控制功能。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只有在通信两端的主机中的数据链路层才具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24小时都必有完全的差错控制功能。②一般分组网的数须不间断地连接在因特网上,否则就可能使很多据链路层具有流量控制能力(如:滑窗技术);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这样看来,让用户的PC帧中继的数据链路层没有流量控制能力。其流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显然是很不现实的。电子量控制由高层来完成。③一般分组网采用带邮件的信封和内容在邮件的传送过程中起什么内信令;帧中继采用带外信令。④一般分组作用?和用户的关系如何?答:一个电子邮件分网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3层;而帧中继为信封和内容两大部分。电子邮件的传输程序根的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2层。什麽是V据邮件信封上的信息(收信人地址)来传送邮件。LAN?为什麽要进行VLAN划分? 答:VLRFC822只规定了邮件内容中的首部格式,而对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邮件的主体部分则让用户自由撰写。用户填写好设备逻辑地址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工首部后,邮件系统将自动地将所需的信息提取出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的划分增加的网络连来并写在信封上。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是怎样接的灵活性,有利于控制管理成本;能有效减的?请说明各部分的意思。答:TCP/IP 体系的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广播风暴;能增加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如下:收安全性。什么是网桥?答:网桥(Bridge)也信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符号称桥接器,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例如,电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网子邮件地址 xiexiren@tsinghua.org.cn试简述SM络系统的连接。一般情况下,被连接的网络系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答:1.连接建立:统都具有相同的逻辑链路控制规程(LLC),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可以不同。简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答:路由器是用来连接邮件服务器。

       2.邮件传送。3.连接释放:邮件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

       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其它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要识别另一个网络,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对方网络的路由器IP地址的网络ID,看是不是与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号相一致。如果是当然就向这个网络的路由器发送了,接收网络的路由器在接收到源网络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目的节点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来识别是发给哪一个节点的,然后再直接发送。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在令牌总线中,如果某站点接到令牌后即崩溃,将会发生什么情况?802。4协议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答:在一个站将令牌传出之

       后,它就观察它的后继站是否传出一帧或交出令牌。如果二者均未发生,那么该站将再次传出令牌。如果第二次仍失败,该站WHO-FOLLOW帧,该帧中标明了后继站的地址。当崩溃站点的后继站看到WHO-FOLLOW帧给出的地址是自己的前站地址时,它就SET-SUCCERROR帧给出错站点的前方站点作为响应,声明自己将成为新的后继站。这样,出错的站点就从出。简答题:1.简述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系统中的原因。答案:(P175)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却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工厂自动化系统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IEEE 802.3采用无序竞争机制,且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冲突,无法预知一个帧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发送出去;而是IEEE 802.3没有优先级,无法保证重要信息优先传送2.简述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原理。答案:(P121)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通过维护它自己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即路由器到子网的链路状态和可以到达的邻居路由器),并通过扩散的方法把更新了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根据这个链路状态库计算出到每个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路由)。所有路由器都采用相同的算法来计算最短路由,而且这个计算是在路由器本地进行的

第四篇:数据通信内部总结

       1、在OSI开放模型中各个层次的功能

       第7层 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是终端用户对网络的访问层,主要目标是提供应用程序锁具备的一系列功能,网络应用包括网络监控和网络管理;

       第6层 表示层:将数据进行格式化以呈现给用户,可能要执行数据压缩,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以及屏蔽格式等;

       第5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持个终止终端用户之间的逻辑会话,负责管理和创建所有的会话;

       第4层 传输层:主要处理终端对终端的问题,如登录和退出网络的过程;第3层 网络层:执行路由操作,它决定消息传送的下一台计算机,使其通过网络达到最佳的路由,如果需要,还可以查找计算机的完整地址;

       第2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管理第一层的物理传输线路,并屏蔽与上层相关的线路的传输错误,对第一层显示为无错线路;

       第1层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主要负责在通信线路上传送数据位(0或1)。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2、常见的应用层协议:(1)万维网的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标准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2)电子邮件中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邮局协议POP、Internet消息访问控制协议IMAP;(3)文件传输协议FTP;

       (4)远程登录Telnet、(5)视频会议的H.320、H.323和MPEG-2。

       3、主干网络中的常见组件:网络线缆和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警告

       4、差错控制的主要措施:预防错误、错误检测、错误纠正

       5、以太网使用哪种协议处理冲突:

       介质访问方式:以太网使用一种基于连接的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概念:一直等待直到线路是空闲状态,然后再进行传输。

       6、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

       1、环形结构:成本低,用半双工或者全双工线路;

       2、星型结构:易于管理,比环行网络速度更快,中心计算机要极其可靠;

       3、网状结构:合并了环行和星型网络的性能优点通常提供相对较短的路由,而且提供许多可行的经过该网络的路由,以防止任何一条线路或者计算机当有大量的通信量的时候变得超载。

       7、哪些IP地址不是广域网的真实地址:

       私有地址:A类:10.0.0.0—10.255.255.25

       5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简答题:

       1、无线局域网如何处理冲突,以太网如何处理冲突:

       答:(1)无线局域网采用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防止)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处理冲突,在CSMA/CA中,计算机将在它们传输之前进行侦听,如果没有其他的计算机正在传输,那么它们将会进行传输。第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

       式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也称为物理载波侦听方法。在DCF中使用停等式自动重发请求(ARQ)来传送CSMA/CA的每一个报文。第二种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称为集中式协调功能(PCF),也称虚拟载波侦听方法。(2)以太网使用一种基于连接的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处理冲突。它的原理是一直等待线路是空闲的状态再进行传输数据。载波侦听:是指在网络中的每个站点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在传输自己的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就传输自己的数据,如果信道被占用,就等待信道空闲;而冲突检测则是为了防止发生两个站点同时监测到网络没有被使用时而产生冲突。)P200和P2332、防火墙的基本原理:

       防火墙是通过一些安全策略,来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流量才可以通过防火墙。通常用来保护企业的Internet连接。一个防火墙就是一个路由器或特殊目的的计算机,它检查流入和流出网络的报文并对企业网络的访问。防火墙通常使用的安全控制手段主要有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服务。包过滤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它通过在网络间相互连接的设备上加载允许、禁止来自某些特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TCP端口号等规则,对通过 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进出内部网络。包过滤的最大优点是对用户透明,传输性能高。状态检测是比包过滤更为有效的安全控制方法。对新建的应用连接,状态检测检查预先设置的安全规则,允许符合规则的连接通过,并在内存中记录下该连接的相关 信息,生成状态表。对该连接的后续数据包,只要符合状态表,就可以通过。)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使用一个转发列表,这个列表类似于路由表,该列表列出了连接到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的计算机以太网地址。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它将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与转发列表中的地址来决定使用哪个端口,而且由于以太网是一个数据链路层或者说第二层的协议,所以这种类型的交换机称为二层交换机。

       4、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大多数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只处理指定到达它那里的信息,而交换机则处理出现在网络上的所有信息,并根据他们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把它们送到适当的网络中去,交换机仅仅简单地把没改变的信息传送到其他网络,而路由器则是在网络层中进行操作,所以在信息传到网络层前它的数据链路层就必须确认收到的是指定在数据层阶段到达的信息,路由器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数据链路层报文来处理这些信息,再把它传送到其他网络。

       5、比较下IPV4和IPV6:

       1.网络地址空间的极大扩展,从IPv4到IPv6,IP地址规模一下子从32bit增加到128bit,这是一个巨大的地址空间。

       2.网络地址表示法不同,在IPv4中,有二进制和点分十进制两种格式表示方法,而实际上一般日常中运用的则是点分十进制。因为IPv6超长的128bit地址,不论是采用二进制,还是点分十进制,都无法有效简洁地表达,于是就引进了冒号十六进制来表示IPv6地址。

       3.网络地址的分类方式不同,对于IPv4来说,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有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而在IPv6中取消了IPv4中的广播地址。同时IPv6还增加了任意播地址,这对于路由的优化有着重

       要的作用。

       4.改进的IP多播 :IPv6对多播进行了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调了多播的必要性;(2)多播地址的改进;(3)将IP多播分为域内多播和域间多播,改善了其可管理性。

       IPv4向IPv6的过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两种协议不可避免地有个共存期,彼此间必须具有互操作性。

       5.报头格式的不同IPv6基本报头格式比IPv4报头简单得多。在IPv4中有10个固定长度的域,2个地址空间和若干个选项,IPv6中只有6个域和2个地址空间。报头的简化使IP的某些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因为所有报头长度统一,所以不再需要报头长度字段;IPv6中的分段只能由源节点进行,中间路由器不再进行任何分段,减轻了中间路由器的工作负荷;去掉IP头校验和并不影响可靠性,主要是因为头校验和将由更高层协议(TCP/UDP)负责。

       6.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的增强了网络安全.5、说明下改善XXX网的性能的方法:

       a)提高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性能:对瓶颈进行定位,瓶颈就是网络

       中限制数据流的那一部分,当服务器利用率高时瓶颈在服务器上,它不能及时处理它所接收的所有请求;反之在网络线路上,网络线路不能尽可能快地向服务器传输请求

       1、提高服务器性能

       软件:优化系统设置

       硬件:

       i.使用更多的服务器和通过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分摊网络应用

       ii.升级成更快速的计算机

       iii.提高服务器的内存

       iv.增加服务器上硬盘的数目的速度

       v.升级网络接口卡

       2、提高线路容量

       升级成更大容量的线路

       分段网络

       3、减少网络需求

       将文件移到客户端的计算机

       增加客户端机器上的磁盘缓存软件的使用

       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b)提高WLAN的性能:检查网络中的设备(如客户机和AP),计算机之间的无线线路以及网络中的需求

       1、提高设备性能

        将设备升级至802.11g或n

        购买高质量的网卡和AP2、提高无线信道容量

        升级至802.11g或n

        重新设置AP位置

        检查干扰源

        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

       3、减少网络需求

       不在WLAN中设置服务器

       服务器与客户端间的信息需要两次传输,客户端-AP,AP-服务器

       在网络的有线部分设置服务器(理想环境是在交换式局域网中)

       在经常使用网络的位置设置有线局域网接口

       

       

       4、提高无线信道容量 升级至802.11g or n 优化AP设置的位置

        在AP 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间的墙壁应尽量少

        将AP置于天花板或墙的高处可减少阻挡

        不将AP放置于壁挂机柜中

       消除干扰源

        工作于相同频率范围的其他无线设备

        例如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等

       改变天线类型

        定向天线可在更小的范围内产生更强的信号(更快的流通率) 

       c)提高主干网络性能:先要找到瓶颈,然后把瓶颈移到其他地方去,通过

       提高网络中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性能,升级计算机之间的线路,改变网络上的需求;

       提高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性能

       升级设备,使其更快Upgrade them to faster devices

       使用更快的路由协议Use faster routing protocols

       i.静态路由(适用于小型网络)

       使用吉比特以太网在主干网中

       增加设备的内存

       提高线路容量

       升级成更快的线路,增加整个线路的容量

       将共享式主干转换成交换式主干

       减少网络需求量

       限制使用占用大量网络容量的应用 软件

       减少广播风暴

       6、VPN有什么优缺点:

       虚拟专用网通过公共Internet提供一个等价的专用报文交换网络。它包括要建立一系列运行在Internet上的PVC,因此该网络的行为类似于在一个私有报文网络的一套专用线路。

       优势在于它的低费用以及灵活性。因为它们使用Internet来传送信息,所以主要的费用就在于花在Internet访问上。与来自公共运营商的线路交换服务、专用线路服务以及报文交换服务的费用相比,并不贵。

       VPN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Internet上的通过是不可预料的。有时候报文传送快,但在其他时候,它们到达目的将要花上好长的一段时间。在Internet上,一个报文就是一个报文。第二,因为数据在Internet上进行传送,安全问题都是必须进行考虑的。大多数VPN网络在报文进入Internet之前,都在源VPN设备处对其进行加密,然后在终端VPN设备处进行解密。

       7、TCP与UDP之间相同点与不同点及各自的应用范围:

       相同点:都处于传输层

       不同点:

       TCP~面向连接、可靠、面向字节流传输,传输慢、保证数据的顺序到达,报头最小是20字节

       UDP~面向无连接、不可靠、面向数据报文的传输,传输快、数据按照不同路径到达,不保证数据顺序,固定是8字节报头

       应用范围:TCP----电子邮件,远程终端接入,万维网,文件传送

       UDP----远程文件服务器,IP电话,视频会议

第五篇:2022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填空题总结

       第一章节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1.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设备)独立性。

       2.在数据库方式下的信息处理中,(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

       3.DBMS是位于(用户)和(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5.DBS中,用户的数据和磁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DBMS)实现。

       6.在层次、网状模型中,用(指针)导航数据;而在关系模型中,用(关键码)导航数据。

       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8.DBS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数据字典)。

       9.DBS的全局结构体现了其(模块功能)结构。

       10.DBMS为应用程序运行时开辟的 DB系统缓冲区,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模式转换)。

       11.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12.在数据的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3.定义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工作由(DBA)完成。

       14.数据独立性的好处是(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使用)。

       15.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使用户能抽象地使用数据,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16.概念设计阶段用到实体、实体集、属性和实体标识符等4个术语;逻辑设计阶段用到字段、记录、文件和关键码等4个术语; 第二章节数据库设计和 ER模型

       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概念设计)阶段使用。

       2.“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物理设计)阶段。

       3.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4.数据实施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5.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键)。

       6.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对一个给定的(基本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7.数据库设计中,将(各局部ER之间的联系)分ER图集成时,主要任务是增补。

       8.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逻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把 ER模型的(实体和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9.ER方法是(概念数据模型)设计的方法。

       10.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过渡的中间层次是(概念模型)。

       11.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企业组织信息需求)产生反映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式。

       12.在DBD中,子类具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继承性)。

       13.DBD的逻辑设计分成两大部分:(DB逻辑结构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14.关系模型用(关键码)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15.DBS的维护工作由(DBA)承担。

       16.概念设计是设计能够反映用户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型。17.ER模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工具。18.ER模型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重含义。第三章节关系模式设计理论

       1.关系模式的操作异常问题往往是由(数据冗余)引起的。

       2.如果 X→Y和 Z Y成立,则 X→Z成立,这条推理则称为。(分解性)

       3.在关系模式 R(U)中,X ∈U,Y∈U,X→Y,如果 X的某一真子集 X’都有 X’ →Y,则称为(Y部分函数依赖于 X)。

       4.包含在所有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所有候选键之外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5.在关系模式 R(U)中,X,Y∈U,若 X→→Y,Z=U ‐X– Y,则(X→→Z)。6.若关系模式 R中没有非主属性,关系模式 R∈3NF范式。

       7.若关系模式 R已属于第一范式,且其中的每一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则 R属于第二范式。

       8.如果关系 R中只有一个键,且该键是单属性,那么 R至少属于(1NF)范式。

       9.被 F逻辑蕴涵的函数依赖的全体称为(F的闭包),记为(F )。10.关系规范化过程的实质是(对关系模式不断分解的过程)。

       11.”不能从已知 FD集使用推理规则导出的 FD不在 F 中”,这是推理规则的(完备)性。

       12.在关系模式 R中,能函数决定所有属性的属性组,称为模式 R的(超键)。13.消除了非主属性对候选键局部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2NF)模式。

       14.两个函数依赖集 F和 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 =G )。

       15.关系 R的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候选键,又不传递依赖于候选键,R∈(第三)范式。

       16.消除了每一属性对侯选键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BCNF)模式。

       17.在关系模式 R(U)中,X ,Y∈U,若 X→→Y,且 XY=U(或 Y X)。则称 X→→Y为(平凡多值依赖)。

       18.一个关系模式属于 4NF,它必定属于(BCNF)。19.数据冗余是指同一个数据存储了多次,由于数据冗余将会引起各种操作异常。20.函数依赖X → Y是数据之间最基本的一种联系。FD有一个完备的推理规则集。21.关系模式在分解时有数据等价和语义等价两种,分别用无损分解和保持依赖两个特征衡量。

       22.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分解”的过程。第四章节关系运算

       1.连接操作由关系代数的(笛卡尔积)操作和(选择)操作组合而成。

       2.若在关系中置换属性的次序,可用的关系代数运算是(投影)。

       3.在关系 R和 S自然连接时,把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在结果关系中,这种操作称为(外连接)。

       4.查询优化是指系统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组合,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效率)。5.自然连接要求被连接的两个关系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的属性名)。

       6.域关系演算类似与元组演算,域变量的变化范围是(某个值域),元组变量的变化范围是(一个关系)。

       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最浪费时间的两个运算是(笛卡尔积)和(连接运算)。8.安全运算是指不产生(无限关系)和(无穷验证)的运算。

       9.若 D1={a1,a2,a3} , D2={1,2,3},则 D1× D2集合共有元组(9)个。

       10.设 W=,且W、R、和 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m和 n,那么三者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

       。(P≤(m ×n))

       11.关系中没有行序的原因是

       (关系被定义为一个集合)。

       12.关系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关系(或二维表)),其数据库存储时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

       13.实体完整性规则是对(主键)的约束,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对(外键)的约束。

       14.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是

       (∪-× Π Q)。15.连接操作由(× Q)等基本操作组合而成。

       16.自然连接操作由(× Π Q)等基本操作组合而成。

       17.除法操作由(-Π Q)等基本操作组合而成。

       18.等式 R S=R×S成立的条件是(R和 S没有公共属性)。

       19.对关系进行垂直分割的操作称为(投影),对关系进行水平分割的操作称为(选择)。

       20.关系代数是以(关系)为运算对象的一组高级运算的集合。

       21.关系运算理论是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的理论基础。22.关系查询语言是属于非过程性语言。第五章节 SQL语言

       1.SQL语言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交互式),另一种是(嵌入式)。

       2.视图是一种虚表,它是从(基本表)导出的表。

       3.索引的用途是(快速查询)。

       4.在 SQL语言中,创建索引时保留字 UNIQUE的作用是(使此索引的每一索引值只对应于唯一的记录值)。

       5.SQL语言的数据查询是介乎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一种语言。

       6.SQL中表结构的修改命令是(ALTER TABLE)。

       7.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主语言单记录的处理方式之间用(游标)来协调。

       8.如果在查询结果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组,应在 SELECT语句中增加保留字(DISTINCT)。

       9.DELETE删除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完整的元组)。10.在 SQL中一个关系对应于一个(基本表)。

       11.删除索引时,系统会同时从(数据字典)中删除有关该索引的描述。

       12.在游标处于(活动状态)时,可以修改或删除游标指向的元组。

       13.SELECT语句进行查询时,如果要列出所查表中的所有列的简便方法是列名表用(*)表示。

       14.在 SELECT语句中,HAVING子句必须跟在(GROUP BY)子句后面。

       15.SQL/PSM提供了(顺序)、(条件分支)和(循环)三种流程控制语句。

       16.SQL中,用户有两种:(应用程序)和(终端用户)。

       17.SQL中,创建了一个 SQL模式,就是定义了(一个存储空间)。

       18.SQL中,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视图)。

       19.操作“元组 IN(集合)”的语义是(若元组在集合中,其值为 true否则为 false)。20.嵌入式 SQL的预处理方式,是指预处理程序先对源程序进行扫描,识别出(SQL语句函数调用),并处理成主语言的形式。

       21.为保证嵌入式 SQL的实现,通常 DBMS制造商提供一个(SQL函数定义库),供编译时使用。

       22.SQL语句嵌入在 C语言程序时,(EXEC SQL分号)必须加上前缀标识和结束标志。

       23.关键字 ASC和 DESC分别表示(升序)和(降序)的含义。

       24.权限授予的命令是(GRANT)。

       25.视图可以定义在(1个或 n个)基本表上。

       26.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的(记录数据)。视图的定义存放在(数据字典)。

       27.游标实际上是一个(指针)。当游标指向一组元组中的一个时,该元组被主语言处理。28.基本表结构的修改用关键字(ALTER),基本表内容的修改用关键字(UPDATE)。29.定义卷游标与游标相比多了关键字(SCROLL)。

       30.在SELECT语句中可用谓词 UNIQUE来测试结果集合中是否有存在(重复元素)。31.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32.SQL主要是由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嵌入式SQL、数据控制四个部分组成。33.SQL的数据定义部分包括了对SQL模式、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创建和撤销。34.SQL的数据操纵部分包括了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部分。35.SQL的数据查询是用select语句实现。

       36.Select语句的三种格式: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存在量词方式。37.在视图中只有行列子集视图是可以更新的。

       38.SQL标准的存储过程和SQL/PSM技术是使用SQL语句和流程控制语句编写持久存储模块的规定。

       39.SQL集合中交(intersect)、并(union)、差(except).第六章节 数据库管理

       1.事务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事务未运行到正常终止点就被撤消,这种情况称为(事务故障)。

       2.事务的原子性由DBMS的子系统来实现(事务管理)的。

       3.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带来三个问题是: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问题和(不可重复读问题)。

       4.封锁技术中基本的两种封锁是(排他型封锁)和(共享型封锁)。

       5.若事务T对数据 A加上(X)锁,则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允许对 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 T释放 A上的(X)锁。

       6.在数据库技术中,把未提交的随后被撤消的数据称为(脏数据)。7.S锁解决了丢失更新问题,但同时又可能会引起(死锁)问题。

       8.SQL2中,程序开始时默认的事务存取模式是(READ WRITE)。9.SQL中用语句定义新的域(CREATE DOMAIN)。

       10.触发器的动作事件条件用(WHEN)子句定义,它可以是任意的条件表达式。

       11.DBS运行的基本工作单元是事务。

       12.事务具有ACID性质,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13.恢复工作是由拷贝备份、UNDO操纵、REDO操作和检查点操作等组成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14.DB的恢复机制保证了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

       15.DBMS是采用排他锁和共享锁相结合的技术来控制事务之间的相互作用。16.封锁避免了错误的发生,但是有可能产生活锁、死锁、饿锁等问题

       17.SQL中采用域约束、基本表约束、断言和触发器机制来实现对DB的完整性。18.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为了防止对数据库的恶意访问。19.授权是DBS用来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恶意访问的一种手段。第七章节 SQL Server 2000简介及应用

       1.SQL Server 2000是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2.SQL Server 2000中,实际上用户连接的数目上限是(32767)个。

       3.SQL Server 2000的版本主要有企业版、标准版、(个人版)和开发版 4个版本。

       4.SQL Server Agent服务包括作业、(警告)和操作员三部分。5.服务管理器在启动(SQL Server)服务后才能进行数据库操作。

       6.企业管理器提供遵从(Microsoft管理控制台)的用户界面。

       7.一个存储过程可以声明零个或多个参数,参数名以(@)开头。8.在SQL Server 2000中,每个表最多有 3个触发器,分别用于

       Insert、Update和(Delete)。

       9.导入和导出数据可以完成多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和转移)。

       10.用户访问 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数据时,经过的第一个验证过程是(身份验证)。11.用户在混合验证模式下使用(SQL授权)用户登录 SQL Sever,必须提供登录名和密码。

       12.在 SQL Server中,将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组织在一起称为(角色)。

       13.T—SQL语言中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是(当前的批处理)。14.T—SQL中用于循环结构的流程控制语句是(while语句)。15.创建局部临时表必须使用由(#)开头的表名。

       第八章节 PowerBuilder 9.0简介及应用

       1.PowerBuilder是一种企业级和(数据库前端应用)多层体系结构开发工具。

       2.PB问世于 1991年,最初是由(Powersoft)公司开发。3.PB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和(事件驱动)的工作原理。

       4.PB9.0的开发空间的三个层次是 Workspace、Target和(Library)。5.Target(目标)用于描述加入到工作空间中的(应用)。

       6.PowerBuilder库文件的扩展名为(.pbl)。

       7.(输出窗口)用于显示对开发人员做出的操作响应,8.PB9.0有两组工具栏: PowerBar和(PainterBar)。

       9.数据窗口画板通过提供多个(工作区)来完成与数据窗口对象相关的工作。

       10.(结构画板)用于定义程序中使用的全局结构。

       11.数据窗口是一个(对象),它包含了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特定操作的信息。

       12.在事件的脚本中,置 dw‐l的过滤条件为空的语句是(dw‐l.setfilter(“”))。13.打开窗口 w‐main的语句是(open(w‐main))。14.PB9.0中,连接数据库时用(Connect)命令。

       15.PB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的快速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

       第九章节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对象联系图是对(ER图)的扩展。

       2.面向对象技术中,数据类型系统由基本类型、复合类型和(引用类型)三部分组成。

       3.相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称为(列表类型)。

       4.复合类型中的数组、列表、包、集合统称为(汇集类型或批量类型)。

       5.引用类型可以避免数据结构的(无穷嵌套)。

       6.传统的关系模型中,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具有(1NF)性质。

       7.结构类型是(不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8.子类具有(继承性)。

       9.在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对象相当于ER模型中的(实体)。

       10.目前面向对象开发的行业标准语言是(统一建模语言或UML)。

       11.关联的端部,也就是与关联相连的类,称为(关联角色)。

       12.ODBC技术使得(应用程序)与 DBMS之间在逻辑上可以分离。13.API的中文含义是(应用程序设计接口)。

       14.ODBC技术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基于DLL的运行支持环境)CLI函数库。

       15.ODBC规范定义的驱动程序有两种类型:即单层驱动程序和(多层驱动程序)。

       16.数据源是驱动程序与(DBS)连接的桥梁。

       17.CLI定义了一套可以从宿主语言调用的公共函数,每一个函数具有一个名称和一个(要求的算法)。18.使用 SQL/CLI时,函数调用 SQL语句将作为参数动态地创建和传递(字符串)。

       19.驱动程序管理器用于连接各种DBS的(DBMS驱动程序)。

       20.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可以在客户机上通过(ODBC)接口与诸如 Oracle、SQL Server等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相连。

       21.面向对象技术中复合类型有:行、数组、列表、包和集合五种;

       22.使用“select distinct”查询到的结果实际上为集合;而没有使用distinct方式的查询结果实际上为包;使用ORDER BY子句查询结果实际为列表; 23.概念建模走了一条“ER图-对象联系图-类图”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