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

       一、假说—演绎法

       1、方法解释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2、典例分析

       孟德尔用豌豆做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载和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杂种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他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而提出假说,并对性状分离现象和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作出尝试性解释。然后他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用以检验假说,测交实验不可能直接验证假说本身,而是验证由假说演绎出的推论,即:如果遗传因子决定生物性状的假说是成立的,那么,根据假说可以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理论推导和预测;然后,将实验获得的数据与理论推导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

       观察现象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3、其他实例

       (1)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2)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3)遗传密码的破译;

       (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定律。(5)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

       二、类比推理法

       1、方法解释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而在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与归纳和演绎不同的是,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2、典例分析

       美国科学家萨顿观察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时发现,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过程和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非常相似。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曾经明确表示过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也怀疑萨顿的假说,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 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实了萨顿的假说。

       3、其他实例

       类比是指根据两个研究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一致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将未知事物同已知事物的性质类比,依据其相似性,提出关于未知事物某些性质的假说——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备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有待观察及实验检验。

       三、同位素标记法

       1、方法解释

       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会改变。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典例分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CO2的固定:CO2 C5 → 2C3

       C3的还原:2C3 →(CH2O) H2O C5

       3、其他实例

       (1)探究DNA分子半保留复制(2)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复制繁殖实验

       (4)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中的氧(5)研究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6)有氧呼吸的产物水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氧气中的氧(7)分子杂交法――探针

       四、对照实验法

       1、方法解释

       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进行比较,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是进行某种试验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一些实验步骤,然后观察其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这种措施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不同于对比实验法①一般要设计对照组;②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是事先知道的;③实验结论是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照而得出的。

       2、典例分析

       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 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 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 吡罗红染液→是否出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液 吡罗红染液 →出现红色

       3、其他实例

       (1)实验验证酶的本质及催化作用(2)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

       (3)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

       拓展应用 ①判断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③鉴定不同溶液(如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等

       (5)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与区别(6)生长素发现的实验

       (7)验证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8)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9)探究影响呼吸作用因素的实验

       (10)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五、对比实验法

       1、方法解释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方法。

       不同于对照实验法①不需单独设计对照组;②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③实验结论是通过比较实验结果而得出的。

       2、典例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本实验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对比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实验思路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3、其他实例(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六、建构模型法

       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模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抽象化,二是具体化。

       (一)物理模型

       1、方法解释

       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

       2、典例分析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其他实例

       (1)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模型”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4)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5)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6)必修3教材中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数学模型

       1、方法解释

       含义: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研究方法: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作出合理的假设;③进行数学表达;④检验或修正

       类型:①数学方程式(数学表达式)②数学曲线图

       2、典例分析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

       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得到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建立模型:Nt=N0λt 其他实例

       (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数的计算即X=2n(2)DNA分子复制产生子代DNA分子数的计算即X=2n(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概念模型

       1、方法解释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

       2、典例分析

       图解式解释模型—阐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见人教版《必修一》教材P111

       3、其他实例

       (1)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2)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等(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七、调查法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一)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求得每个样方的值,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调查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问卷调查法

       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2、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三)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

       八、模拟法

       1、方法解释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控制或干预性的操作,需要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通过对替代物的实验来获取经验性材料,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

       2、典例分析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3、其他实例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3)生态瓶的制作,模拟生态系统

       九、差速离心法

       1、方法解释

       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的离心力,象不同质量物质分开的方法。

       2、典例分析

       细胞器的分离 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3、其他实例 细胞膜的制备

       十、荧光染料标记法

       1、如用绿色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材中特性小结

       新课标教材中的特性小结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特殊的性质,总结如下:

       1.流动性

       生物膜的流动性是膜脂与膜蛋白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是保证正常膜功能的重要条件。在生理状态下,生物膜既不是晶态,也不是液态,而是液晶态,即介于晶态与液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既具有液态分子的流动性,又具有固态分子的有序排列。

       2.选择透过性与半透性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透过,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膜的生命活动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3.高效性

       3.1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其化学本质除核酸(有催化活性的RNA)之外几乎都是蛋白质。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在没有酶的情况下,几乎是不能进行的。即使像CO2水合作用这样简单的反应也是通过体内的碳酸酐酶催化的。每个酶分子在1秒内可以使6×105个CO2发生水合作用,这样以保证使细胞组织中的CO2迅速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肺泡及时排出,这个经酶催化的反应,要比未经催化的反应快107倍。

       3.2 激素是机体产生的对机体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物质,不参加具体的代谢过程,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的速度和方向起调节作用。激素在体液中的浓度很低,但其作用显著。例如美国学者肯德尔(E.C.Kendall)从3吨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由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以使人产热增加4200KJ。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糖蛋白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些列的酶促放大作用,一个接一个,逐级放大,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4.专一性(特异性)

       4.1载体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表现在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异性在于载体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有选择地吸收一定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4.2 酶 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种选择性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4.3 激素 各种激素有其作用的专门细胞、组织或器官,即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这种选择性作用与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上存在能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糖蛋白有关。

       4.4 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AD)是存在于抗原表面的特殊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个抗原分子可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种决定簇只有一种抗原特异性。

       4.5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

       4.6 单克隆抗体 杂家瘤细胞既具有B淋巴细胞合成专一抗体的特性,也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 外培养增殖永存的特性,用这种来源于单个融合细胞培养增殖的细胞群,可产生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4.7 tRNA的专一性 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这是因为在t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每个tRNA的这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4.8 根瘤菌的专一性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4.9 限制酶的专一性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只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4.10 淋巴因子 由特定的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专一性。

       5.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表现出胚细胞中每个基因的潜在能力,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

       植物细胞全能性高于动物细胞,而生殖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在所有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完整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6.多样性

       6.1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而每一类型细胞中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功能又是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多样性是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2 DNA分子的多样性 每个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及排列顺序是不同的。6.3 蛋白质的多样性 形成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及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

       6.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的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统一性与差异性

       7.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体现在组成元素的种类是相同的,差异性体现在同种元素的含量不同;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有这种现象。

       7.2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不同种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7.3 遗传密码的统一性,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但不同的生物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性状不同。

       7.4 遗传物质的统一性,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DNA分子。

       8.稳定性

       8.1 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的共同协调下,维持动态的稳定。为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8.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都能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者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是生态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

       9.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包括突变和重组都是不定向性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0.连续性

       生物膜系统中各种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内质网为中心,与核膜、细胞膜、细胞器膜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11.两重性

       植物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较高时起抑制作用,浓度较低时起促进作用。当然对于植物的不同部位其最适的浓度不同。

       12.先天性与后天性

       12.1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因而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非条件反射。它是由于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通过大脑皮质下各中枢完成的反射。例如,初生婴儿嘴唇碰到奶头就会吮奶;人进食时,口舌黏膜遇到食物,会引起唾液分泌。另一种是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12.2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人体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13.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全球的范围内循环的,具有全球性,循环性。所以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不是哪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任务。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

       1、邹承鲁(1923~2022):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路线,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1938年,他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1939年,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8、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1660年,他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0、耐格里(K.Nabeli):德国人,植物学家。他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1、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细胞病理学家。1858年,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2、文特尔(C.Venter,1947~):美国人,分子生物学家。1995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人体生殖道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定。此后,他领导的塞莱拉公司成功进行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定,并正在进行“组装细胞”的实验研究。

       13、桑格(F.Sanger):英国人,生物化学家。1953年,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4、翟中和(1930~):江苏溧阳人,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在植物细胞与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

       15、克劳德(A.Claude,1899~1983):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他首创分级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为从亚细胞层次研究生理学奠定了基础。与德迪夫、帕拉德一起荣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6、德迪夫(R.de.Duve,1917~):比利时人,细胞生物学家。1949年,他发现了溶酶体。与克劳德、帕拉德一起荣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帕拉德(G.E.Palade,1912~):罗马尼亚人,细胞生物学家。他改进了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他还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与克劳德、德迪夫一起荣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汪堃仁(1912~1993):安徽休宁人,生理学家、组织化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对垂体后叶反射、胃泌酸机制、肝、胰病变机理的研究取得许多突出成就,对环核苷酸代谢及细胞骨架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研究。

       19、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0、罗伯特森(J.D.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21、桑格(S.J.Singer):1972年他与尼尔森根据免疫荧光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23、阿格雷(P.Agre,194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1988年,他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证实了细胞膜中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的推测。与麦金农一起荣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

       24、麦金农(R.Mackinon,1956~):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1998年,他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与阿格雷一起荣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

       25、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1799):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6、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857年,他研究发酵及酒类变质问题,证实了其中微生物的作用,提出加热灭菌的防腐方法~~巴氏消毒法。用实验否定了微生物的“自然发生说”,并注意到微生物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在他的启发下,外科医生发明外科消毒法。1881年研制成功炭疽菌苗,1885年制成狂犬病疫苗。减毒疫苗的发明,为实验免疫学奠定了基础。

       27、李比希(J.V.Liebig,1803~1873):德国人,化学家。他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碳酸、氨、氧化镁、磷、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些观点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

       28、毕希纳(E.Buchner,1860~1917):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29、萨姆纳(J.B.Sumner,1887~1955):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30、切赫(T.R.Cech,1947~):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82年,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因发现RNA生物催化作用而与奥特曼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31、奥特曼(S.Altman,1939~):美国人,生物化学家。他发现了原生动物Tetrahymena的tRNA的成熟是自我催化,从而首次提出了RNA可独立具有催化性的论断。因为这一发现他和切赫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32、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法国人,化学家,近代化学之父。他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他发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否定了“燃素说”,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

       33、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德国人,植物学家,现代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他证明叶绿素仅存在于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形成淀粉;发现植物的生长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增大而不是由于细胞分裂等;提出环境对各种植物的生理活动均显示有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

       34、恩格尔曼(G.Engelmann,1809~1884):美国人,植物学家。188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并发现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红光和蓝紫光。

       35、普利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英国人,化学家。1771年,他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36、英格豪斯(J.Ingenhousz):荷兰人,宫廷医生。1779年,他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37、梅耶(R.Mayer):德国人,植物学家。1845年,他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38、鲁宾(S.Ruben):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39年,他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1940年,他和卡门发现了碳的长寿命同位素14C。

       39、卡门(M.Kamen):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39年,他与鲁宾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1940年,他和鲁宾发现了碳的长寿命同位素14C。

       40、卡尔文(M.Calvin,1911~):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为此,他荣获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41、斯图尔德(F.C.Steward):美国人,植物生理学家。1958年,他用胡萝卜根体细胞培养再生植株成功,为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42、居里夫人(M.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人,化学家,物理学家。她和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为此,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她又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43、杨焕明(1952~):江苏人,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他和同事们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使我国成为这一划时代科学创举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之后,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又对水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于2022年4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因此他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2022科研领头人。

       44、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45、约翰逊(W.L.Jonhannsen,1857~1927):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46、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1892年他提出种质学说,这一学说对以后的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建立以及基因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7、萨顿(W.Sutton,1877~1916):美国人,;细胞学家。1903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

       48、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美国人,遗传学家,胚胎学家。他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由于在染色体遗传遗传理论上的杰出贡献,他荣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9、道尔顿(J.Dalton,1766~1844):英国人,物理学家,化学家。他于1801年发现气体分压定律,1803年提出化合物组成的倍比定律,制订出最初的原子量表。1808年出版了《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系统阐述了原子论学说。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

       50、布里吉斯(C.B.Bridges):美国人,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学生和合,他发现果蝇的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组的比例。

       51、格里菲思(F.Griffith,1877~1941):英国人,细菌学家。1928年,他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的假说。

       52、艾弗里(O.Avery,1877~1955):美国人,细菌学家。1944年他和同事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格里菲思所说的“转化因子”就是DNA。这项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53、赫尔希(A.Hershey,1908~):美国人,噬菌体学家。1952年,他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54、蔡斯(M.Chase,1927~):美国人,噬菌体学家。1952年,他和赫尔希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55、沃森(J.D.Watson,1928~):美国人,分子生物学家。1951年开始,他与克里克合作研究DNA的分子结构。1953年,他们发表了以《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为题的著名论文,首先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的复制机制。为此,他与克里克、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6、克里克(F.Crick,1916~):英国人,生物物理学家。1951年开始,他与沃森合作研究DNA的分子结构。1953年,他们发表了以《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为题的著名论文,首先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的复制机制。为此,他与克里克、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57年,他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1961年,他用实验证明了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并阐明了遗传密码的总体特征。

       57、威尔金斯(M.Willkins,1916~):英国人,生物物理学家。他和富兰克林通过X射线衍射法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并为沃森和克里克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为此他与沃森、克里克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8、富兰克林(R.E.Franklin,1920-1958):英国人,生物物理学家。她从事DNA结构的研究,最早获得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并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59、查哥夫(E.Chargaff,1905~):美籍奥地利人,生物化学家。1950年,他发现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的当量关系,即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60、薛定谔(E.Schrodinger,1887~1961):奥地利人,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1926年,他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他与狄拉克共同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一个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一种信息分子,提出遗传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的科学家。

       61、吉尔伯特(W.Gilbert,1932~):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75年,他发明了对大片段DNA进行快速序列分析的方法,为此他与桑格、伯格共同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62、伽莫夫(G.Gamov,1904~1968):美籍俄国人,宇宙物理学家。1955年他提出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设想。

       63、尼伦伯格(M.W.Nirenberg,1927~):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61~1962年,他和马太合作,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他因为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而与R.W.霍利、H.G.霍拉纳共同获得了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4、马太(H.Matthaei):德国人,生物化学家。他和尼伦伯格合作,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65、缪勒(H.J.Muller,1890~1967):美国人,遗传学家。基因理论、经典遗传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辐射遗传学的创建者。他首先发现X射线可以引起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并奠基性地指出了遗传物质的两个特性:自我复制和将偶发突变遗传给后代。为此荣获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6、袁隆平(1930~):江西德安人,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于在杂交水稻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荣获1981国家特等发明奖、200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67、拉马克(J.B.Lamark,1744~1829):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1809年他出版了《动物学的哲学》,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68、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详细介绍了他20年来收集到的丰富证据,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69、斯坦利(S.M.Stanley,1809~1882):美国人,生态学家。他提出了“收割理论”来说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

       70、孙儒泳(1927~):浙江宁波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50多年,在鼠类和鱼类生理生态、鼠类冷适应研究上有重要成就,对我国高校动物生态学教学作出了重大而较全面的贡献。

       71、贝尔纳(C.Bernard,1813~1878):法国人,生理学家,实验医学奠基人之一。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72、坎农(W.B.Cannon,1871~1945):美国人,生理学家。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73、沃泰默(Wertherimer):法国人,生理学家。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74、斯他林(E.H.Starling,1866~1927):英国人,生理学家。1902年,他和贝利斯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75、贝利斯(W.M.Bayliss,1860~1924):英国人,生理学家。1902年,他和斯他林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76、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俄国人,生理学家,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1891年开始研究消化生理,在“海登海因小胃”基础上,他制成了保留神经支配的“巴甫洛夫小胃”,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实验方法,揭示了消化系统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为此,他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77、肯德尔(E.C.Kendall,1886~1972):美国人,生物化学家。1915年,他提取出具有活性的甲状腺提取物。1930~1940年间,E.C.肯德尔等提取并分离出多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析出其化学结构,并发现其具有对体内新陈代谢调节的重要功能。为此他与亨奇、莱希斯坦共同获得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8、平卡斯(G.G.Pincus,):美国人,生理学家。他和张明觉研究生殖激素的抗排卵作用,导致口服避孕药的研制和广泛应用。

       79、张明觉(1908~1991):美籍华人,生于山西岚县,生理学家。他一生倾心于生殖生理学科研究,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试管婴儿和避孕药品研究的科学家之一,被科学界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和“避孕药之父”。

       80、卡雷尔(A.Carrel,1873~1944)法国人,医生,实验生物学家。他因发现一种缝合血管的方法和在组织培养上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81、詹森(B.Jensen):丹麦人,植物生理学家。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82、拜尔(Paal):匈牙利人,植物生理学家。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83、温特(F.W.Went,1903~):美籍荷兰人,植物生理学家。1928年,他用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他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后来,他和其他科学家对植物激素作了大量的研究。

       84、马世骏(1915~1991):山东兖州人,生态学家,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观点,制定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并在植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经济生态学”原则等一系列新观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85、高斯(G.W.Gause):生态学家。他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86、林德曼(R.L.Lindeman,1915~1942):美国人,生态学家。他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第四篇: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模型方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提出假说:膜的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相像。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控制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上述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想一想,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归纳法有什么不同?

       萨顿假说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9世纪物理学家研究光的性质时,曾经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声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其原因在于它有波动性。后来发现光也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因此推测光也可能有波动性。上面介绍的萨顿的推理,也是类比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

       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第五篇:高中生物学习实用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实用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2 .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

       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另外,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一要联系自然实际;二要联系生产实际;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科目不仅需要学习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另外,还要课后自己补充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另外还要作适量的习题。但最为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最有效的记住,用理解记忆和联想记忆的方法,一般,自己理解的知识,更有深刻的映像,很清晰的思路,作习题是为了巩固概念,加深自己的映像,使得自己的知识更加的牢靠。一般,高二上学期的生物课,记忆性的东西较多,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你只要对基本的概念理解到为就可以了。而下半学期理论性的东西较多,不仅需要记忆,还要增加适量的习题,特别是算概率的题目,还有DNA的复制那几章,需要用作习题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高三时,要特别的注重实验,注重实验的一般的研究角度和入手的方法,分析误差的常规的方法,作适量的题目,对实验更加熟练,了解实验的类型,但是,课本是很重要的,不要为作题而作题,还是要回归到课本上。总之,学习方法是自己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因人而宜。生物学其实很简单,重要你用心学,一定会学习的很棒的,加油吧,祝你成功!

       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而且生命科学将成为将来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科学制高点。学好生命科学,对于我们在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学呢?

       1.构建知识网络。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

       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4)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责

       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我们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学习和复习生物的方法

       1.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一、理解记忆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二、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

       “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三、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例如:

       U——(象尿桶)脲嘧啶

       C——(象半圆包过来)胞嘧啶

       A——(象线飘起来)腺嘌呤

       T——(象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

       DNA 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四、英汉互译记忆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例如:

       H——Hear(can’t hear 听不懂 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S——Speak(can’t speak不能讲 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ADP中的D——Double“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五、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

       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

       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

       叶绿体色素分离带——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叶绿素ab手拉手;叶黄素儿最纤细;叶绿素a最宽厚。(即可以表达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带,从上到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的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叶绿素ab挨得很近;叶黄素含量最小,色素带最细;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责任编辑:admin)

       六、体验记忆

       亲身体验必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例如:

       发给学生蚕豆种子,让学生亲手剥、观察、分析、讨论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促进对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等名词的理解记忆;

       然很多知识由于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能亲身体验。但可借助多媒体或教师讲解,设置特定情景,让学生感受其过程,想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必会记忆忧新。例如:

       在复习绿色植物的代谢时,我们不妨捧一盆鲜花到教室,告诉学生,此植物任何“来自不易”:在栽培蔬菜的时候发现他种的菜叶片发黄,于是就给作物施肥(提问:什么肥?),把肥料施在作物边的土壤上(问:这些肥料是怎样一步一步到达根细胞内,又是怎样到达蔬菜的叶片?),刚施下肥料的时刻,发现菜叶发生萎焉(问:为什么?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到达蔬菜的叶片后为什么能使蔬菜的叶片变绿?怎样起作用?几天后,发现先发绿的是菜的哪些部位?为什么?栽培过程中,发现被虫子吃了。(问:怎么办?----人工抓虫?农药喷洒?激素喷洒?或培养转基因产物?或其他?)。

       通过“实物+情景设置+学生自己的大脑激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思维的能力,记忆自然深刻。

       七、合作记忆

       1、各部分感官(眼、耳、口、手)要合作,大脑的左右两半球要合作

       眼、耳,鼻、舌、身各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各个中枢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加深记忆。许多学问都可通过既看其书、又观其形,感其味的多方尝试,从而达到牢固记忆。

       心理学实验表明,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对称的,有分工的。一般说来,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符号、分析、逻辑推理、计算数字等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形象的、空间位置的、音乐等形象思维的功能。由此认为:左半球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球是形象思维中枢。这两半球的分工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偿的。

       我们平时读书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附有插图、图表之类图文并茂的书报,学习起来记忆就特别深刻。反之,阅读那些没有插图或图表的书报的时候,同于只使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即只命名用大脑左半球,而右半球闲着,因而记忆就不如同时使用大脑两半球深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记忆时要改变只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的习惯,而按着所学的材料或事物的内容同时进行形象思维。其方法就是像放电影似地在头脑里映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同时使大脑两半球进行思维。读起书来既轻松愉快,又增强记忆。

       2、同学之间要合作

       有意识得把要记忆的问题抛给同桌,或者同桌将问题抛给自己,既能够补充彼此在记忆上的弱点,又能引起双方的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引起“有意注意”,加强理解和记忆,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不论是稍微模糊的记忆,或是很自信正确无误的记忆,都可以讨论。即使阅读相同的材料,由于各人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也许你的同学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学也许模糊不清。而且当我们把要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时,会感觉到当初记忆时缺乏完整的整理。而在问答与讨论之中会发现,有些知识的盲点也凸现出来,增强来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记忆。而这种你问我答、相互讨论的方式需要同学之间的欣然合作。

       八、网络图象记忆

       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或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例如:动、植物的发育过程(书本第112、115页);精子、卵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基因等。

       九、列表对比记忆

       “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记少不记多,减轻记忆负担,增强记忆效果。例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

       十、?纲要记忆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十一、简化记忆

       ???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十二、衍射记忆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记忆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衰老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