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4

第一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4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②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学习三大改造时把学生分成农业工作组、手工业工作组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工作组,分组讨论各组怎样展开工作和设想工作中遇到问题及制定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我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联系使学生弄明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突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以突出我党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重点。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理解总路线的“相当长时期内”与三大改造的“高速”相比较,充分加以想象,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I.复习提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后齐读25页材料阅读,加深理解。

       Ⅱ.导入新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的确立。

       Ⅲ.讲授新课: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系统地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家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而编制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

       (教师总结)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2年当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即将结束时,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总路线的内容,1954年将其载入宪法。(学生活动)归纳总路线的内容,将其归纳为“一化”、“三改造”;(过渡)计划订下来了,具体怎么实现呢?先订个近期目标——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因此根据总路线所规定的总任务,中共中央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了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学生活动)把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与总路线内容相对应,归纳计划的基本任务包含的两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解释什么是重工业),这是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开的第一步。(学生活动)阅读20页到21页小字内容,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

       (过渡)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

       二、“三大改造”的高速进行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农业工作组、手工业工作组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工作组,分组讨论各组怎样展开工作和设想工作中遇到问题及制定解决方案。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活动)分析当时中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和总路线的要求,看集体合作成功的例子。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怎样进行改造的才能适应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党随即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化道路。引用课本上两个初级社促进生产发展的小字,说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学生活动)手工业工作组讨论怎样展开工作?

       用同样的方法,与此同时,百分之九十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表明了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资本主义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活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工作组谈谈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用什么办法?与农业、手工业相比怎样? 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加工订货到向公私合营过渡,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原计划57年)。

       (学生活动)思考三大改造完成后与完成前生产资料占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学生活动)三大改造过程中有无问题?与总路线的“相当长时期”相比较,二大改造的“高速”有什么问题?

       三大改造后期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但毕竟是在探索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路,难免存在不足。到1956年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过渡时期当然结束。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剧变。

第二篇: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坚实的制度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使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最根本性的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民族的命运自1921年7月1日起进入了新的纪元。回顾百年历程,我们不难忘记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安居乐业的道路上,走过了多少荆棘,历经爬坡过坎的艰难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批党中央领导集体,用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的70年里,我们党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为历史负责、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厚积薄发,后发赶超,让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深入,社会发展不断增速、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新中国的每一天都上演着和平盛世,每一天都在奏响平安中国、每一天都在打造幸福中国,每一天都在奋斗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征程上。

       2022年的疫情,让中国人再次体会到了由中国共产党执政所带来的幸福,不论你是否走进湖北武汉,你是否参加抗击疫情,你都会被这样的言语所动容。只要还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挤,只要还有一滴油,待在家里不露头,只要还有一棵葱,不往菜市场里冲,我宅在家,我骄傲,为国家省口罩。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的永远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危机时刻闪耀着的永远是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今天的人民用责任与担当,集体参与了中国抗击疫情,不论什么方式,都深深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走出疫情带来的侵袭。

       今天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来源于全国总动员,来源于

       舍我其谁的担当,来源于医者仁心的大爱,来源于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人,更来源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看的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执政党的表现,看的是执政党有没有把人民放在心坎里,看的是执政党能否将每次危险时刻能够化险为夷。人民群众的诉求往往都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合理的。纵观国外应对疫情时,表现的却是不同的世界,都说西方世界好,西方国家制度优越,但当真正面临疾苦的基层群众,他们的表现只能让人民寒心。而我们今天已经开足马力进入了全面复商复市的发展局面。各族人民用76天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赢得了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无论走到哪里,人民不忘钟南山院士,湖北武汉人民不忘党恩,人民不会忘记危难之际的中国,还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身影,还有人民最爱戴的人民子弟兵,还有那些我什么也做不了,乖乖地待在家里与武汉共命运的普通人。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是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用钢铁意志和不惧牺牲换来的,今天的人民永远不忘疫情无情人有情的赞歌。

第四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懂得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讲解、质疑、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教学难点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二)讲授新课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2)首要标志

       工人阶级领导的:我国领导阶级,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的同盟军,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3)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第一次实现 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特点:①真实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广泛性

       a、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享有政、经、文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民主自由权利。

       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工、农、知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

       高监督权。

       ③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5)人民代表大会

       ①含义: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

       方一切重大事务。

       ②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④产生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① 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

       ②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③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3、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主党派

       8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

       三、台盟(3)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6)民主党派的作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协调关系、自我教育(7)人民政协

       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职能: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

       (8)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符合我国国情;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③有利于祖国统一;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或原因?

       ①、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④、有利于调到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我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4是基本政治制度

       (四)当堂训练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2、下列既是我国的一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民族政策,又体现我国坚持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是(C)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B)①平等互助

       ②团结协作

       ③共同繁荣

       ④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和产生了新一界国家领导人,批准了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等重大事项。这说明(D)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五)当堂检测

       优化设计第三课第三框单选、多选习题

第五篇:社会主义制度考题

       社会主义制度考题

       1.请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谈谈如何更好地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答: 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喜爱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夯实基础。可见,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第四,开展文化外交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文化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外交为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构建了平台。中国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与数千个国外和国际的文化组织有着各种形式的联系;中国的学生到世界各处或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等,这些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于吸收和借鉴世界的优秀文化,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增进和巩固友谊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施行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外交政策,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健全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答:(一)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法律法规

       权力运行必须制度化,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权力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规则和范围内行使。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有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才能得到权威性的保护。针对不同的权力主体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比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规。在基层,要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推行民主评议制度,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等。只有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才能确保权力高效正确运行,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

       (二)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构建权力运行机制

       改革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精神就是遵循民主与科学的规则。1、发展党内民主,以民主限制权力,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际上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要形成体现民主精神的权力授予机制,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愿。要形成权力双向运作模式,既有自上而下的运行也有自下而上的运行。通过制定公正的规则和程序,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使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要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工作,以公开制约权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建立反映群众意见的渠道,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2、要体系科学配臵的精神。制约和监督的特点之一是分权制衡。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对权力进行科学配臵,首先要明确权力责任的关系。明确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与其权力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其次要科学分解权力,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权力适度分解,防治权力过于集中,从而达到遏制和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目的。再次要限制公务人员自由裁量权。对自由裁量权实行分级实施,定性定量操作,减少基层执法人员的随意性,防治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这些都属于以权力制约权力。

       (三)加强群众监督以推进权力运行机制

       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监督工作的重要机遇。监督要务实,干部要清廉,必须依靠群众监督。“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纪检监督必须依靠群众,才能获得最广泛的信息,最坚强的后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表现为:

       1、推进群众监督权力法治化,推动群众监督法律操作化。要加强群众监督权力由政策向法律转化,使群众监督权力有明确的法律清单、程序,有明确的损害群众监督权力的法律责任和责任主体;出台群众监督法律的总则,各行各业要结合行业、单位特点制定实施办法。群众监督法律可操作化,首先要降低群众监督的成本与风险,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其次要细化、要结合行业特点、岗位特点,要加强群众监督信息的保密、收集、分析、处理、反馈。

       2、创新监督体制,创建群众监督为基础、同级监督为主体、其他监督为辅助的监督大格局。首先,要把群众监督作为监督的最高形式。应该把群众监督融人到整体监督设计和监督过程中。同级监督,也称内部监督,指依靠本级组织的监督要素,构建监督体系,降低廉政风险,提升廉政绩效的监督体制。同级监督本质上是本级监督资源的优化组合。群众监督在现行宪法、行政法甚至条例中,都赋予了法律地位;纪检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已有法律体系,现在的任务,是要整合监督资源,细化监督环节,优化监督链接。因此,同级监督为主、其他监督为辅的监督体制,是监督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监督体制改革的方向。

       3.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答: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理论思维的先进性和激发其精神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冲破传统和教条的束缚,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容易使人们畏首畏尾,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永无止境”不仅指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从时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特别是治理领域。判断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策,首先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公平正义,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只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缚社会政治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破除。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正如《决定》指出的,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它们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鉴于这样一种现实情况,顶层的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应当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按照《决定》的总体目标,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一方面,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另一方面,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草率从事,应当广泛讨论,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许多好的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应当系统地总结各级政府的治理改革经验,及时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动力源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人民需要和全球化冲击,但其直接动力则是压力、激励和制度,其中制度是长久性的动力所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无论其效果多好,多么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最后都难以为继,难免“人走政息”,成为短期行为。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各国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借鉴、汲取。我们从来主张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当然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许多进步和成就,其实也得益于向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建设的“政府问责”制度、司法实践中的“律师制度”、政务公开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式治理”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我们应当具有当年邓小平同志引入市场经济那样的胸怀和胆识,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认清世界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影响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益有两个基本因素,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即制度的破与立。一方面,要像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那样,“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现存的不少治理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有些违背了政治学的公理,有些则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例如,至今仍有一些机构只有权力而几乎不承担责任,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职能错位等现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两者都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许多重要的制度机制或者仍然缺失,或者极不完善。宪法规定的许多公民权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要的原因也在于相关执行制度的缺失。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官本主义是长期支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官员的权力本位,它与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之上的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国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背道而驰的。改革开放35年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主义流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一方面,我们要对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进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

       4.请结合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谈一谈如何看待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 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是由其历史前提、现实国情以及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尚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 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而且极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中国到21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是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5.请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谈一谈如何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内容,党的十九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等得到巨大的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开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关键点。

       从国家治理层面上来看,民主、法治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应当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实践的指南针,国家发展运行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也是“法治”价值取向的深化,是社会文化思想与社会制度体系更好的融合。

       从人民需求来看,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将促成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培育。

       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将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能够完成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传播、渗透、融合和创新的重大使命。

       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必须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中的难题,以经济领域的发展为基础和突破口,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建设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至关重要,需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真正的实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认同。

       同时,我们要突出的着眼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指南,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内涵。我们只有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并将其不断引向深入,才能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答: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应当始终坚持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通过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来实现社会和谐,绝不能追求表面上的和谐而掩盖矛盾,掩盖不公正现象。有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和矛盾,往往是出了问题捂盖子,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使问题越积累越复杂,矛盾越放任越激化,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由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重、压力大,加快经济建设的愿望十分强烈,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产生了过分追求效率的思想倾向,虽然坚持了效率优先,但没有很好地兼顾公平,导致实际工作中虽然经济建设效率较高,但在社会公平方面欠账较多,从而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造成局部性的社会不和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努力克服片面追求效率的倾向,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精力,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表现最集中的领域,因而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难点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公平正义,如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收入分配问题、行业垄断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土地征用问题、拆迁问题、教育医疗问题、“三乱”问题、腐败问题等等,都是如此。能不能解决好这类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是不是融洽,社会能不能稳定和谐。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当务之急,也应该是最适当的突破口和抓手。

       第四,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的六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加强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只有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社会公正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促进社会和谐。

       7.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

       答:首先,构建和谐利益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凡是社会比较平稳的时期,当时利益矛盾都比较缓和。凡是社会动荡的时期,当时利益矛盾都比较尖锐。可见,协调的利益关系,的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总体来说是协调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但是我国目前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利益需求以及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社会利益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同益扩大,进而导致利益矛盾的复杂化。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高度重视利益关系的变化,正确处理复杂的利益矛盾,理顺利益关系。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激化,甚至会走向对抗,从而严重危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如何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构建和谐利益关系,已经成为保证我们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其次,构建和谐利益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利益关系协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改革丌放以来,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普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际利益; 同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社会利益格局趋向公平合理。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等原因,贫富差距在城乡、区域、行业、阶层和成员之间逐步拉大,甚至在某些区域和阶层之间过于悬殊,各种利益群体的一些利益要求难以完全得到满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差异扩大化,直接导致社会矛盾对抗性增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构建和谐利益关系,使社会利益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J下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最后,构建和谐利益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时也不得不对利益关系做出调整,给被统治阶级一些局部的、表面的和微不足道的利益。这种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社会利益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分配方式严重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利益关系严重扭曲,社会利益矛盾的对抗性始终存在。当利益激化到极为尖锐的程度时,就会爆发大规模**,仅有的社会和谐也随之荡然无存。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有别于人类历史上其他一切社会形态中的和谐,它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状态,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在这种和谐的状态下,利益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协调,每个群体、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释放。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社会生产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综上,调整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利益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且必要,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识掌握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及调整的对策。

       8.请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实际,谈一谈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系?

       答: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例如,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社会化形式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研究了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厂发展的新现象,指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包含着“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国有化将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前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口处.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9.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答:一、加强党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措施

       加强党员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治本措施。提高党员素质,必须通过经常性的、深入的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全面从严治党才成为可能。加强党员教育,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党员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当前,要把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摆在重中之重,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平台,系统的进行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教育实践中,通过采取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新兴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坚持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在开展党员教育方面,既着眼于思想道德和党规法纪的日常教育,又积极开展结合党员自身实际的专题教育,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坚持常规教育与新兴教育相结合。在坚持常规性教育不间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积极借助互联网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等新型手段,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既定目标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牢固树立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身为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如果党的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全面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党员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党员党纪法规意识。增强纪律意识,筑牢遵守纪律的思想基础,是纪律建设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党纪、遵守党章党纪、贯彻党章党纪、维护党章党纪,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二是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纪检监察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党纪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三是严肃惩处违纪违法行为。认真查处违纪案件,清除腐败分子。对那些无视党纪、拒不接受党的教育的党员,必须严格执行纪律。同时,必须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任何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三、建立健全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规范党的执政行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健全了,党员的行为才有尺度和标准,全面从严治党才有保证。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党建制度。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如果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只会流于形式。党的各项制度规定要根据形式和党的建设不断完善,确保系统配套、务实管用。二是建立党内外的监督制度。上级党委监督下级党委,党委监督党委、党支部,一级监督一级,并做到职责分明,对监督不力,执行不严的要追究其责任。另外,要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党员干部的党外监督,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并积极拓宽渠道,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三是落实好纪委监督的制度。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对惩治和预防腐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纪委聚焦主责主业,解决好主次不分、力量分散、越权越位等问题,发挥好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切实做到对同级党委成员的监督。

       10.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总结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答: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应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场革命从1949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和准备阶段。用了3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完成新区的土地改革,统一财经管理。第二阶段,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用了4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任务。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

       (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实现的。合作化分为三个步骤: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互助组是劳动协作组织;初级合作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高级合作社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分为三个步骤: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7.8%,入社手工业者占从业人数的9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二)把制度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相结合。

       在涉及到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对所有制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自愿摆脱小私有制,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内部问题对待,保持和发展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关系,使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一化三改造”。这是一条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它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造推动建设,以建设保证改造,使中国在整个过渡时期不仅没有因激烈的社会经济关系变动而影响经济建设,而且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主要是犯了急于求成,急于求纯的错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以致在长时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5年夏季以后,农村过早地从初级社转到高级社;而高级社主要是效仿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模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期步子也过快,公私合营面过宽,大批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也卷入了全行业公私合营。但整个说来,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深刻和复杂的社会变革,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