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于敏一封信10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他们就像夜空中那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星星,数也数不尽。

       他们有可能是大名鼎鼎的“明星”,还有可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星星”…而清洁工却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每次从他们身边走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默默注视他们。

       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地打扫大马路,每次清晨我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时,我就能清楚地听到清洁工“刷,刷”地扫地声,直到半夜,站在窗口,仍能看到清洁工们得身影。

       他们总是愿意落下许多汗水,来获取别人的称赞和健康。

       有一次,我从马路边走过,看到几个清洁工在扫大马路,忽然,有一个叔叔带着他的女儿经过,嘴里还吃着香脆的饼干,只见他们吃完饼干后把袋子随手一扔,我正准备去和那个叔叔评评理,只见一位清洁工阿姨什么都没说,就把袋子扫走了。

       我走过去悄悄地对清洁工说:“阿姨,您为什么不说说那位叔叔呢

       阿姨却说到:“都是平常人,干吗要那么斤斤计较呢

       计较了又能怎样呢

       做人是不能怕吃亏,应该有大肚量,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更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呀

       听了阿姨的话,我十分感动。

       清洁工是大自然的美容师,他们为了我们地球的卫生而早出晚归,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更令我感动。

       我不禁这样想:人类世界要是没有清洁工的话,地球早就会变成垃圾场了。

       人们呀

       快醒醒吧

       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共同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吧

       【快点采纳吧】

关于于敏事迹的作文400字左右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

       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

       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

       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

       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敏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

       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科学家 钱三强)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家彭桓武)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学家 朱光亚)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于敏”条目)

于敏作为国家勋章的获得者,他有哪些事迹令人感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

       实验成功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但是我们中国仅仅用了两年八个月,在和实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实验,我们国家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曾经绝密了28年的名字,他就是于敏

       已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有所成就的俞敏受命转到氢弹研究中,氢弹和原子弹一个属于核聚变,一个属于核裂变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但是为了国家需要,于敏放弃专场毅然转行,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研究。

       当时的中国科学家们对于清淡的了解几乎一片空白,而国外对于中,中国又起进行技术封锁。

       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装备十分简陋。

       科研大楼里每天灯火通明,于敏带领工作组人手废寝忘食地计算攻克未知领域里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他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

       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她的亲生父亲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在旁边尽孝表孝心,这是他一生最遗憾的事情了。

       然而,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干什么,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在向国家做出了这样的贡献,为我们人类。

       为我们中国做出这样巨大的贡献,28年的时间。

       可以干多少轰炸天地的大事,可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待着他的科研小组在研究氢弹在为国家这个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

感动中国人于敏颁奖词

        爱·科学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22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

       “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

       2022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

       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

       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

       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

       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中国国防科技的另一位功臣-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此次同样获评“感动中国”人物。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89高龄的他没来“感动中国”的舞台,儿子于辛代他接过了奖杯。

       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老人家的近况,于辛回答:“父亲最大的爱好是看书。

       问起老人家获奖之后的感受,于辛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更希望年轻人获这个奖。

       于敏的低调正是其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折射。

       应国家需要,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放下即将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零开始投入氢弹的研制。

       相比原子弹,氢弹性能更优越,为了粉碎核大国的武力威胁,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空投氢弹爆炸成功。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

       30年隐姓埋名之后,直到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又过了16年,2022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关于名人邓稼先的作文200字。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但是邓稼先改变了这种局面。

       邓稼先是安徽省怀宁县人。

       在物理学上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邓稼先从1958年开始隐姓埋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才是中华人民值得兴奋的时刻。

       邓稼先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从不骄傲,从不公布自己的伟大事迹,直至他死后13年,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可以说他与世界上一切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人都不一样,到他临死前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是祖国的自豪,他才是真正的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感动中国十佳人物里的于敏的颁奖词是什么

        感动中国于敏颁奖词: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及其事例

        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及其事例:

       一、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二、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三、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

       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

       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

       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四、雷锋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了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

       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

       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座位。

       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

       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了车票而焦急万分。

       他急忙上前问明了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

       雷锋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车票。

       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五、华罗庚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 -,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古今中外,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事例

       1,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

       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

       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

       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3,两弹元勋邓稼先

       1963年2月,在华北某地参与并指导了核试验前的轰炸模拟试验。

       9月,接聂荣臻元帅命令,邓稼先、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原子弹的原班人马,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 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

       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

       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

       这同法国用 8年零6个月、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4,马克思《资本论》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5,司马迁《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扩展资料: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宣言》等。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

       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

两弹一星科学家钱三强小传 (两百字左右.) 谢谢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

       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

       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 -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拓展资料1954年2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

       他首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建学部。

       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他主持起草了筹组学部有关文件。

       同时,主持拟订了《学部暂行组织条例》。

       科学院各学部成立后,在制订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学术领导,以及团结院内外科学家,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国内科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文革”中,学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动。

       “文革”后,钱三强被任命为中科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立即着手恢复学部的工作。

模仿邓稼先这篇课文写一篇自传散文400字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

       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 -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领导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

       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

       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

       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 -。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

       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