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参考题目(也可自己选题)

第一篇:军事理论论文参考题目(也可自己选题)

       军事理论论文参考题目(也可自选)

       1.论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2.论国家利益与安全

       3.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4.对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的感想

       5.国防政策(具体某个法规)研究(认识)6.似分析美国击毙本拉登对国家安全与环境的影响 7.试分析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

       8.对当代大学生的进行国防教育的感想 9.对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的认识 10.营造和平发展的国边环境之我见 11.论美国对我国安全威胁的综合性

       12.我对日本、越南鼓励国民将籍贯迁入与我国有争议的岛屿的看法

       13.试分析当前的战略形势 14.分析台湾局势和国家安全 15.论军事理论教育与军训的关系 16.南海问题对策分析

       17.试分析高校实施《国防教育法》的意义 18.论国防教育与个人教育拓展的关系 19.暂无 20.论战略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第二篇:2022-2022-2军事理论论文题目参考

       军事理论课论文题目参考

       1、试论我国国防历史的重要警示。

       要点:政治开明、经济科技繁荣、军事强大、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就强盛,反之则然。

       2、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要点:

       1、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必须正确处理人与武器的关系;

       2、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3、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因为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4、把人和武器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显然,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5、强调“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并不排斥武器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应努力寻求人和武器的高度统一和最佳结合。

       3、为什么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要点: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如果放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蜕化变质,就会分崩离析,打赢高技术战争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就无从谈起。

       4、谈谈对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的认识。

       要点: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人才是根本。要赢得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胜利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要充分利用相对和平的有利时机,搞好军事人才的需求与发展预测,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规模、类别、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等作出科学的预测,制订出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快使国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目标、体制、方法与国防和军队信息建设的新要求相适应起来,在武器装备发展更新、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爆发前做好必要的人才储备,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军队在人员素质上的差距,确保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适应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建设好以下几支人才队伍:第一,要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高素质军事科学特别是国防信息科学的研究人才,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国防信息科学。第二,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不同层次的国防信息专业人才。首先,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海、陆、空、天合同战术,又懂信息技术和信息战,能将“软”、“硬”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指挥作战,具有先进的军事思想和良好战斗作风的高级指挥人才。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信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才思敏捷,适应性强,具备信息战知识的军官,他们应是善于将技术和战术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再次,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最新信息技术,跟踪信息战前沿,勇于攀登国防信息技术制高点的技术专家。从而完善与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国防信息人才的队伍结构。在国防信息人才培养的渠道上,一方面,要依托地方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军事院校的教学中加大信息化的比重,在部队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信息环境和氛围。

       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

       要点: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6、谈谈对《孙子兵法》中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理解。

       要点:这是《孙子兵法》中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孙武能看到主动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很多宝贵的争取和造成主动、避免和摆脱被动的原则、方法,这是十分可贵的;孙武认为,主动地位的取得不能靠空想,而要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努力争取;为此,他指出在作战时要“先处战地而待敌”。先敌完成作战部署,以逸待劳,同时还要采取“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示形”的方法来调动敌人。

       7、论我军建设如何实施科技强军。

       要点:

       1、军队必须以提高科技含量为中心,加快科技强军的进。

       2、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使科技强军战略贯穿于军队建设的全过程,以人才培养为先导,以武器装备发展为重点,以战斗力生成为目的,不断强化科技意识,增强科技强军的针对性;

       3、要认真探索人与武器结合的最佳方式、方法;

       4、要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加快科技强军的进程,尽快缩短与军事强国之间在作战能力上的差距;

       5、必须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贯彻,长期坚持;

       6、坚持质量建设,必须从我国我军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7、要优化部队编成结构,精简机构,充实基层;要突出重点,改善武器装备;

       8、要突出训练,加强管理,依法治军,全面发展。

       8、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带来的影响?

       要点:

       (一)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获取信息优势成为作战取胜的关键

       (三)精确打击已成为战场打击的主要手段

       (四)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现代作战的基本形式

       (五)指挥信息系统成为现代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六)复杂电磁环境成为影响作战行动成败的重要因素

       (七)作战空间空前扩大,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

       9、如何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点:

       1、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1、必须是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展;

       2、是注重全面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发展;

       3、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军队建设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发展;

       4、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

       10、论如何协调发展国防与经济建设。

       要点: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1、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统筹国防资源和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保障;

       3、要尽可能把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纳人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广泛吸纳成熟的民用技术,提高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能力;

       4、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和从社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力度,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5、国防动员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要通过国防动员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大力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突出抓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动员和综合保障动员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切实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

       6、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要重视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技研究,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防工业运行机制,逐步更新武器装备”,以“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江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再次强调科技强军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揭示了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根本途径。

       科技强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抉择

       军事和科技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军事需求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发展则必然酝酿和促进军事上的变革。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一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蓬勃兴起。它催化着军事领域的新革命,精确制导武器、航天兵器、C3I系统、电子战武器、隐形武器等高精尖武器装备系统相继诞生,军队的军兵种合成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部队开始出现,电子战将成为贯穿战争全过程的一种作战形式,支配、控制信息与信息系统已成为作战的重心之一,全纵深、非线式作战成为基本的交战方式等等。战争中高科技的大量涌入,使世界更加躁动不安,一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争夺21世纪战略制高点的较量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给我军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军质量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诸如,武器装备陈旧落后,先进武器装备数量有限,存在着新老装备“三代同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作战能力的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不高,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到部队后,会使用的人少,总体效能发挥不够,部分指挥员缺少科技意识,缺乏驾驭高技术战争的能力;编制结构不合理,各军兵种的合成程度、各级指挥体系均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军事理论研究的成果不系统,理论牵引作用不够,缺乏指导力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程?较低,周期较长。据统计,仅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约占15%,但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的比例却不足10%,从而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现科技强军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实现科技强军,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军队和地方、科研部门和生产部门、管理和训练等各个方面和领域,必须在全国和全军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制订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建立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

       全军特别是高层领导要强化科技意识。实现科技强军的战略,首先应该认清科技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明晰当代科技发展的参照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军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领会科技是第一战斗力、军力是科技复合体、装备是科技吸纳器、战场是科技合力场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概念,激发科技觉醒,获得认识上的飞跃,增强科技强军的自觉性。努力在全军上下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必须把学习高技术知识纳入到教育训练的总体部署之中,做到内容上有统一计划,时间上有具体安排,经费上有专项保障。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高技术知识的带头人,实践科技强军的引路人,驾驭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明白人。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武器装备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在夺取军事优势和赢得战争胜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依靠科技进步,则是发展有中国特色武器装备的重要途径。一是自力更生,自行研制高精尖武器。特别是对于关键性的技术,关键性的武器,要下决心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和研究力量,统一组织攻关,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杀手锏”。二是刻苦攻关,改造现有武器装备。改造现有装备,只需少量的成熟技术,花钱少,见效快,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武器装备最快捷的路子。我军的武器装备改造,应重点放在提高电子技术、智能技术、机动性能等方面,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三是大胆引进世界先进高科技武器装备。我们要抓住有利机遇,利用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对外交往的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别人的先进成果,努力消化借鉴。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别国那些虽不是最尖端,但大大高于我国现有水平的装备和技术,一方面可缩短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消化、加工、再提高的机会,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由于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坚持重点发展、重点装备的方针,把有限的发展目标,选择在技术基础好的项目上,选择在制约作战效能的“瓶颈”项目上;对新型武器装备的订购与投产,实行限制生产、有选择地装备重点部队、梯次更新的政策。

       改革体制结构,增强科研效益。科研的编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国防和军事科研机构的体制也应当不断地改革完善。通过改革科研体制结合,改变条块分割、军民分割、机构重复、管理分散、调控乏力等弊端,促进科学技术与军事工业的有机结构,疏通科技成果向武器装备转化的渠道,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武器装备科研工作的总体运筹,实现武器装备系统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武器装备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防和军事科研机制应坚持平战结合、军地结合的原则,将国防工业中为军事需要而进行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与为一般民用需要而进行的科研、生产和管理结合起来。一方面,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将一些军事科研成果适时转向民用,通过市场的再次开发,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民用科研成果有选择地转向军事装备。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使军地双方科研力量、科研设备和科研管理上的优长实现互补,从而节省资金,减少浪费。

       造就宏大的科技专家群。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军队质量建设对科技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是空前的。未来军队,军兵种越来越多,专业越分越细,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大批的各种、各类、各个专业的科技人才。我军的科技人才培养应当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着重从改善知识结构,增加科技知识含量入手,在提高驾驭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能力上下功夫。在培养方式上,应当形成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在岗自学相结合的机制。军队院校要从培养单一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转变为培养多学科交叉渗透、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各级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开展岗位培养和技术比武,把岗位锻炼人才纳入部队整体锻练演习计划之中,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能在岗位上得到锻炼;还应适当开辟联合培养的渠道,实行军队各院校联合、院校与科研单位联合、军队院校与地方部分高等院校联合等多种联合形式,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和科研优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效益和质量。

第三篇:论文选题题目

       中文系2022级语文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蒲松龄的鬼怪情结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毒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论元杂剧(关汉卿)的悲剧意识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58.论清代小说中的“侠义”形象

       59.论李贽“童心说”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 60.才学小说的生成意识及文化意义

       61.也谈公安派(唐宋派、桐城派)文学主张的得与失 62.三言二拍作品研究(可选择单篇)63.《镜花缘》思想、艺术问题研究 64.乡邦文学家(作品)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1.鲁迅小说主题研究

       2.鲁迅小说的“黑暗意识” 3.鲁迅小说的“人间苦” 4.鲁迅小说里的知识者与梦 5.鲁迅小说里的还乡

       6.鲁迅的叙事艺术(小说、散文、杂文各选一种或一个角度)7.作为现代知识者鲁迅的独立人格研究

       8.鲁迅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建构——鲁迅思想主题、方法的来源之一 9.黑暗的阴影:鲁迅历史记忆和现实体验的特点 10.从《伤逝》看“五四”启蒙与个人幸福 11.知识者的心灵栖居——读《在酒楼上》 12.《朝花夕拾》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3.《两地书》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4.鲁迅日记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5.鲁迅书信研究(话题、问题自定)

       16.对《女神》评论的研究(可缩小范围,如对闻一多《女神》的评论研究)17.自我的悖论——《女神》中“自我”的叙事 18.郭沫若早期诗剧与少年中国的乌托邦激情 19.郭沫若历史剧的想象与抗战的现实建构 20.艺术与革命—— 作为诗人与政治活动家的郭沫若多重人格建构 21.茅盾小说的身体叙事

       22.《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叙事规范 23.《子夜》的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24.茅盾的“作家”论研究: 25.茅盾“作家论”的写作研究

       26.茅盾“作家论”写作模式与建国后文艺评论写作的关系研究 27.茅盾的书评与鲁迅的书评写作比较研究

       28.茅盾“作家论”与沈从文“作家论”比较研究 29.茅盾的书评与胡风书评写作的比较研究

       30.茅盾的作家作品评论与李健吾作家作品评论的比较研究

       31.青年批评家与文艺领导——“身份”对茅盾文学批评写作的规约 32.郁达夫小说对“力比多”的处理

       33.现代诗的歧途——胡适《尝试集》《谈新诗》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34.《家》的写作模式与接受心理的互动——作为畅销书的巴金《家》研究 35.信仰、献身、革命——巴金《爱情三部曲》的无政府主义激情 36.从《憩园》看巴金对“家”文化态度的变化 37.从“否定”到“调整”

       —--从《家》到《憩园》的转变看巴金对“家”文化的调整 38.老舍《二马》中的中西文化参差和对照 39.北京人眼中的伦敦人与伦敦人眼中的北京人 ——老舍《二马》中的文化参差和对照

       40.《骆驼祥子》隐喻的世界图景和人性模式

       41.民族战争的坚守与超越——老舍《四世同堂》对战争的两层理解 42.《断魂枪》《老字号》对传统文化式微的惋惜

       43.湘西地方民俗在沈从文小说中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喻指 44.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与自身创作的关系研究

       45.沈从文小说中的精神分析学——以《八骏图》为例

       46.沈从文桃花源记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 47.桃花源里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 48.《从文自传》研究

       49.《湘西》《湘西散记》研究 50.沈从文早期小说研究 51.沈从文文体建构研究

       52.压抑的代价:女人变魔鬼——《金锁记》的精神分析 53.“真心”崩溃:母亲变“魔鬼”

       ——对《金锁记》中七巧对待儿女方式的心理探析

       54.“倾城”原来为“真心”——《倾城之恋》的创作心理动因探析 55.张爱玲《流言》研究

       56.《围城》的结构、隐喻隐含的世界图式和人的宿命 57.“再别康桥”:徐志摩对西方学院文化的诗意建构

       58.藏克家《老马》形象蕴含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哲学意味 59.曹禺对巴金《家》戏剧改编的心理动因 60.土改小说的模式 ——以《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

       61.鲁艺学生的文艺批评—— 以贾芝、金灿然等对何其芳的批评为例

       62.英雄是怎样被塑造的——论当代文学体制对英雄形象塑造的规范和引导 63.两个“小林”的故事:

       ——对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与《一地鸡毛》的两种文化生态考察 64.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文学考察——以《红岩》为中心 65.“英雄”是怎样诞生的——对于雷锋故事的考察 66.“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中的英雄

       67.“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爱情叙事 68.“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招贴画中的政治叙事

       69.“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成长无烦恼: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70.“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中的家庭关系 71.阶级斗争:1950-1970年代小说对现实的想象 72.真实与虚构——王安忆《小鲍庄》的历史叙事

       73.“大雁塔”与“黄河”的祛魅——韩东等后朦胧诗人反英雄主义书写 74.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文学研究 75.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小说研究 76.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诗歌研究

       77.网络视频的文学史记忆和方法研究 78.网络视屏的历史记忆和方法研究 79.博物馆里的“政治”

       ——对博物馆内容、形式陈列的考察(落实到具体博物馆)80.主题公园里的文学想象(落实到具体主题公园)

       81.中学生的文学想象来源研究——建国后语文课本中的文学陈述 82.建国后中学课本中的历史叙事

       83.“成长小说”与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 84.“诗化散文”与政治话语

       85.“英雄”的成长路径——建国至“文革”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86.寻根者的文化纠结

       87.当下战争题材小说的审美取向 88.《白鹿原》与新历史主义

       89.“爱情”因何消亡——建国至“文革”小说中爱情描写性质研究 90.私语空间——陈染小说与女性主义 91.“朦胧诗”中的死亡主题 92.杨炼诗歌中的大海意象 93.第三代诗歌中的戏仿和反讽

       94.草原和雪域——海子和昌耀诗歌的抒情背景 95.柏桦、张枣诗歌中的古老中国 96.欧阳江河诗歌中的时间观念 97.西川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98.于坚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叙事

       99.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对于多多、王家新的创作影响 100.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江南——以杨键、庞培、潘维为例 101.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102.“朦胧诗”及诗人研究 103.杨朔的散文研究

       104.60年代与90年代长篇小说的比较研究 105.对90年代小说“个人化”的研究 106.论90年代大陆文坛的“通俗文学热” 107.略论90年代中国文学的得失 108.汪曾祺小说研究 109.张贤亮小说研究 110.刘震云小说研究 111.王安忆作品研究 112.池莉小说研究 113.余华小说研究 114.莫言小说研究

       115.海岩小说的叙事模式 116.《马桥词典》研究

       117.论新历史主义对于新历史小说的主要影响 118.论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

       119.论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崛起的缘由

       120.论中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台港文学

       1.探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3.论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

       4.佛、道思想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 5.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 6.金庸笔下“侠”的形象

       7.探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8.琼瑶、亦舒、李碧华言情小说比较

       9.从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看台港女子的爱情观

       10.台湾诗人的乡愁——浅析纪弦、余光中的“乡愁”诗

       外国文学

       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

       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 4.论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物

       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 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 1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

       14.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

       15.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

       16.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 17.论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 18.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9.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 20.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

       21.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 22.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 23.论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

       24.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2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26.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 27.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 28.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 29.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30.《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研究 3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 32.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3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 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3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

       36.论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 37.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38.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39.浅谈《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婚姻意识 40.《等待戈多》的荒诞性与真实性

       语文教学论

       1.当代诠释学观照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2.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4.论语文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5.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7.元认知与语文写作教学

       8.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9.对语文教学中的网络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苏教版与人教版中学(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11.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12.论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13.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对话”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阅读教学研究

       15.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6.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7.诗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

       18.小学语文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听说训练的比较研究 19.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探

       20.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策略研究 21.新课程中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优化探索 22.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 23.以发展思维为前提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文学概论

       1.当代商业社会中文学消费问题的思考 2.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

       3.“语不惊人死不休”—— 试论形式探求的积极意义 4.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反思 5.谈福斯特“扁”和“圆‘的人物

       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7.从创作过程看形象思维的作用 8.从人性看文学的“共同美” 9.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10.母题的文化心理蕴涵

       现代汉语

       1.论《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位学原理 2.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 3.家乡话的声母辨正 4.家乡话的韵母辨正 5.家乡话的声调辨正 6.家乡话的入声辨正

       7.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 8.城市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 9.现代形声字的表音问题 10.现代形声字的表义问题 11.汉字部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12.某一特定范围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如:大学生(或大学教师)的规范用字,城市社会用字„„ 13.论合成词构成方式的辨别方法 14.论现代汉语的特殊构词方式

       15.词和短语划分中的两难情况考察 16.论等义词的运用与规范

       17.《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一些问题 18.现代汉语某一方面新词语的用法调查

       如:教育类,经济类,科技类等 19.现代汉语字母式借词的使用和规范 20.词性判定中的疑难现象分析 21.多义性与兼类词的构成 22.某个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 23.近义词语的辨异比较分析

       如:正—在—正在,每—各,一切—所有—任何„„ 24.形容词词语作谓语(或作状语)的考察 25.某种特殊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表义特点

       如:无定主语句,周遍主语句,“他打球打得很好”„„ 26. 某种分析方法的规则及运用问题

       如:替换法,扩展法,层次分析法„„ 27.某种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

       如:补语,谓词性宾语„„

       28.某种格式中的关键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如:双宾句中的动词,存现句中的动词„„ 29.某种句子语气类型的构成和表达特点 30.某方言中一种特殊语法现象的考察 31.某国家留学生的语法偏误分析 32.某种对话类型的语法特点

       如:教师与学生,医生和病人,警察与犯人„„ 33.误解现象与话语交际原则? 34.人称代词活用现象的语用学分析 35.某一同义表达形式的修辞语用分析

       如:“爱人”及其同类语,“死”及其同类语,某产品(商品)广告语(或说明语)比较„„

       36.多语家庭的语言生活调查? 37.xx方言土语与地方文化

       38.现代汉语xx方言熟语的文化特色或修辞特色(与外国成语或谚语比较)39.某方言的禁忌语与吉利语研究 40.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

       41.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 42.论熟语词

       43.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44.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5.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46.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47.论全句的修饰语 48.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49.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0.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 51.词的兼类和活用

       52.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53.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 54.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

       55.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 56.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

       古代汉语

       1.《诗经》用韵的几个特点 2.《楚辞》用韵的几个特点

       3.《战国策·赵策》与《史记》相关部分语法比较研究 4.各家对《广韵》反切上字分类述评

       5.从《广韵》到《中原音韵》看汉语声母系统的变化 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假述评 7.“六书”说的适用范围 8.“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9.“三书说”述评 10.试论词的言语义

       11.今文《尚书·商书》与《<史记》相关部分词汇比较研究 12.略论《说文解字》中的声训 13.王念孙对语源学的贡献 14.论词典释义的系统性 15.论多义词内部的小系统 16.“道”词义引申系统图 17.“于”字用法的历史演变

       18.古今汉语中“所”字的词性问题 19.“是”字句研究 20.“被”字句研究

       21.魏晋南北朝文献中“他”字的新用法

       文献学

       1.关于汉字构造学说的综述 2.释“×”(单字形音义综考)3.专书虚词研究

       4.《史记》三家注注音研究 5.《史记》三家注训诂条例

       6.《汉语大字典》某部引《史记》考校 7.今古文经学研究综述 8.孔子与六经关系研究综述 9.司马迁生卒年研究综述

       10.《史记》的成书、流传、亡佚、续补研究综述 11.《列子》真伪研究综述

       12.中国简帛图书的形制与内容概述 13.乡贤人物考述

       14.文学名著(著名作家创作)研究综述

       汉语修辞学

       1.变式句的句法、修辞功能浅析 2.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

       3.某一位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比如鲁迅、张爱玲、贾平凹等)4.论语言中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 5.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6.视点选择在语言表达活动中的作用 7.论交际的矛盾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关系

       8.外语词语和句式在现代汉语口语或书面语中的作用 9.禁忌语和委婉语浅析

       10.汉语中的同形异义现象(即多义现象)浅析 11.汉语中的同义异形现象(即同义现象)浅析

       12.论汉语语音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某某作品的语音修辞特色浅析)13.论比拟、移就的区别

       14.论婉曲、暗示、象征的区别 15.借代格简析

       说 明:

       1.上列各题基本为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各位同学可根据个人兴趣及特长选择,并在有关导师指导下最终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2.特别提倡、鼓励同学们自己拟题或开展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3—5人一组),可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须有明确的指导教师并得到其同意,方可进行活动。3.选题工作自本选题目录公布一周内完成。请各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明确选题意向并至所在班级学习委员处登记,由各班学习委员统一上报至系教务员孙嘉璐老师处。

       中文系语文教育教研室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四篇:军事理论题目

       苏州大学《军事理论》思考题

       1.什么是国防?有那些基本的要素?

       答:国防,即国家防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采取的防卫措施的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的主体、、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国防的对象 2.国防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主权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

       答:(1)扩张型国防,美国(2)联盟型国防,北约(3)中立型国防,加拿大(4)自卫型国防,中国

       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 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 答: 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5),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6),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5.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 ②.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③.国防建设服从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④.实现国防现代化

       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⑥.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 ⑦.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⑧.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6.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怎样的?

       答: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7.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 ⑴.武装力量动员 ⑵.国民经济动员动员 ⑶.人民防空 ⑷.交通战备动员 ⑸.国防教育 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礼拜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日本:东海,防空识别区;9月3号中国人名抗日胜利;12月13 号: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军事思想

       1、什么是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

       2、《武经七书》指哪几本兵书? 答:《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有哪些? 答: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⒊先胜而后求战 ⒋重战、慎战、备战 ⒌不战而屈人之兵

       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 ⒈基本内容: ⑴战争观与方法论 ⑵人民军队思想 ⑶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⑷国防建设思想 ⒉历史作用: 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示

       ⑵毛泽东军事思想极大地丰富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⑶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邓小平提出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答: 总目标: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

       途径: 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6、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 ⒈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⒉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环境与周边安全

       1、怎样依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对军事战略作恰当的和必要的调整?

       答:1要正确判断战略形势 2要准确把握调整军事战略的有利时机 3要恰当规定军事战略调整的内容与幅度

       2、为什么国际战略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 答:(1)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2)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3)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的机制尚未形成

       3、简述长期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地缘环境因素 2民族宗教因素 3大国因素

       长期影响我国周边安全有哪些威胁与挑战。

       :1,美国对我国安全长期综合性的威胁的基本体现? 答:1政治上继续维持和平演变 2经济上视为竞争对手 3军事上形成潜在的威胁 4台湾问题上阻挠中国统一

       2,中国和日本间存在的主要矛盾? ,答:1历史问题 2东海海洋权益问题 3台湾问题 4日本扩军问题 5钓鱼岛问题

       3,印度:边塞问题,12.5万平方公里; 4,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

       5,南海问题:越南,菲律宾:仁爱礁,黄岩岛。精确制导技术

       1、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

       答:精确制导技术是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

       2、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分哪几大类?

       答: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总体可分两大类: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

       3、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是什么?

       答:1命中精确度高 2电子对抗激烈 3作战效能高 4远程打击能力强

       4、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可分为哪几种?

       答: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电视制导,毫米波制导,微波制导,地形与图像匹配制导和复合制导

       5、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提高命中精度 2提高抗干扰能力 3向小型化,机动化方向发展 4向制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组件方向发展 伪装与隐身技术

       1、伪装的概念与分类? 答: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它是通过隐蔽真目标,设置假目标,实施佯动,散布假情报和封锁消息等措施,以降低敌方侦察器材(包括人员)的侦察效果,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使敌方对己方的军事部署、行动、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觉,造成指挥失误

       1、按运用范围分类,(1)战略伪装(2)战役伪装(3)战术伪装

       2、按所对付的侦察器材分类,(1)雷达波段伪装(2)可见光及红外波段伪装(3)防声侧伪装

       2、伪装技术有哪几种?

       答: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灯火与音响伪装技术。

       3、迷彩伪装有哪几种?

       答: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仿造色迷彩、光变色迷彩、多功能迷彩

       4、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 答: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5、隐身技术措施有哪几种?

       答:反雷达探测、反红外探测、反电子探测、反可见光探测和反声波探测 侦察与监视技术

       1、什么是侦察,侦察的分类与目的? 答:侦查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重要保障。分类:发现 识别 监视 跟踪 定位

       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最终目的是正确指挥 取得作战胜利

       2、雷达的主要特点?

       答:探测距离远 测定目标速度快 精确度高 能全天候使用和易受电磁干扰

       3、何为大气窗口?目前知道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被大气吸收较少的波段叫大气窗口。0.3-1.3μm 1.4-2.5μm 3-5μm 8-14μm 大于1.5cm

       4、声纳的分类?

       答:按工作方式,分被动式声纳和主动式声纳;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分水面舰艇声纳 潜艇声纳 航空声纳 海岸声纳

       5、现代战争中有哪些侦察监视系统?

       答:可见光侦察 红外侦察 雷达侦察 电子侦察 多光谱侦察 声学侦察

       6、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答:1,作战空间扩大 2,信息获取手段改善 3,作战指挥的时效性增强 4,促进反侦察技术发展

       7、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1,空间上立体化 2,速度上实时化 3,手段上综合化 4,侦察 监视与攻击一体化 5,提高侦察 监视系统生存能力 电子战技术

       1、雷达电子战的内容?

       答:雷达电子战的内容包括侦察、干扰、摧毁、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

       2、通信电子战的内容?

       答:通信电子战包括通信侦察、通信干扰和通信反侦察、通信反干扰等主要的对抗措施。

       3、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战有哪些?

       答:雷达电子战,通信电子战,光电子战,水声对抗。

       4、电子战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答:反侦察难度进一步加大,作战手段得到全面创新。整体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高,作战样式出现质的飞跃

       5、电子战的发展趋势? 答:(1)作战时空范围扩大(2)开发新型电子战技术(3)电磁摧毁展露头角 军事航天技术

       1、什么是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

       答: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为目的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亦称空间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达到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军事目的,用以完成侦察、通信、监测、导航、定位、测绘和气象测报等各种军事航天任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2、航天技术可分哪几大类?军事航天系统大致可分为哪四类?

       答: 大类:1.航天运载器技术,2.航天器技术3.航天测控技术 种类: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 2.军事载人航天系统 3.军用卫星系统 4.空间武器系统

       3、什么是航天飞机、空间站?航天器飞行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答: 航天飞机是由运载火箭垂直发射入轨并带翼水平着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空间站又称轨道站或航天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载人航天器,是人类在太空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条件1.速度条件 2.高度条件

       4、载人飞船能担负的军事使命有哪些?

       答:用于发展新的军事航天技术和试验新的军用设备,对地面进行视察。侦察,以及作为航天运输工具及武器平台。

       5、衡量一个国家航天技术发展水平标志的“六大关”内容是什么? 答:1.上天关 2.地球同步关 3.太阳同步关 4.一箭多星关 5.返回关 6.载人航天关。军队指挥自动化

       1、什么是军队指挥自动化?什么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 答:军队指挥自动化就是指在军队指挥体系中建立和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辅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实现科学高效的指挥控制与管理的活动。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军队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2、C4ISR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答:指挥 控制 通信计算机 情报系统 监视 侦查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由哪六个系统组成?

       答: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输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执行分系统;

       简述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作战指挥时的工作过程:

       1、收集情报;

       2、专递情报;

       3、处理情报;

       4、显示情报;

       5、定下决心;

       6、实施指挥 P135

       3、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本质是什么?

       答: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 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有机系统.4、指挥自动化系统对情报传递有什么要求? 答:迅速,准确,保密和不间断.5、简述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作战指挥时的工作过程。答:收集情报,传递情报,处理情报,显示情报,定下决心,实施指挥。

       6、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对现代作战有哪些影响? 答:

       1.指使难度空前增大 ;

       2.为军队提供了超强能力的指挥控制手段; 3.成为现代战争军队战斗力的关键。信息化战争

       1、何为信息战?何为信息化战争?

       答:信息战是指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中的斗争和对抗活动.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化作战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主要对抗手段的一体化战争.

       2、理解信息化战争这一概念时,要把握好哪几点? 答:(1)时代性(2)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3)在多维空间进行(4)信息精确控制起主导作用

       (5)使用信息化,自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整体.从而构成完整的作战体系.

       3、从古到今战争形态经历的哪些变化?

       答: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战争~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

       4、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

       1)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2)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3)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4)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5)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5、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第五篇:军事理论题目

       1、什么是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什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他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实际运用。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以上为度娘,以下为笔记)

       围绕战争、军队、国防

       (一)初步形成阶段公元前21~前8世纪奴隶社会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阶段

       2.以“刑”(处罚)和“礼”(奖赏)作为治军基础

       3.迷信色彩明显

       4.以车站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

       (二)成熟阶段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封建社会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争观

       2.总结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总结出一套治军之道

       主要原因:①战争频繁②文化普及③诸侯重视

       (三)丰富发展阶段公元前221年~1840年封建社会

       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行程

       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我国古代第一部军书:《军志》、《军政》

       武经七书:《孙子》孙武,《吴子》吴起、《司马法》司马穰直,《尉缭子》尉缭,《六韬》姜尚(以上为奴隶社会)《三略》张良,《李卫公问对》佚名

       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是我党从事革命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是建设人民军队的指南,人民军队生存、发展于人民战争之中,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适应人民战争需要的战略原则和作战方法,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国防建设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建国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性发展,阐明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指南。

       5、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尤其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使人类社会各方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强大的威力。因为,我们要树立大国防观,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和规划。

       6、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如美国)、自卫型(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联盟型(又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前者是以某一大国为盟主,其余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后者联盟则是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协商确定防卫大计;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中小发达国家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7、国防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国防结构的多维性

       现代国防的构成不单指军事力量,它还包括非军事力量,虽以军事力量为主,但不只靠国家的军事实力,还靠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在战时能将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军事实力的能力。因此,现代国防部只是军事力量的抗衡,而是诸如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多维力量和因素的抗衡,即综合国力的抗衡。现代国防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现有客观基础上,尽快增强综合国力,并有效地运用综合国力,以实现国防目标。

       (二)现代国防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主要包括: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运用影响手段等。

       (三)现代国防目标的多层次性

       从范围上看,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山可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8、古代的兵制建设?

       军事领导体制:夏商西周时期还没有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一般是国王亲自主持的军政,领兵作战、春秋末期,实现将相分权治国,以将(将军)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独立统兵作战。秦统一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最高官员称太尉。隋设立了三

       省六部制,专门设立了主管军事的部门,兵部。宋设立了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的最高机构,主官由文官担任,枢密院对军队有调遣权,无指挥权,将军反之。各朝军队的调拨使用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武装力量,秦以前结构单一。秦以后,将军队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并对军队的编制体制、屯田戍边、兵役军赋、军队调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军械制造和配发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颁布。如唐代的《卫禁律》、《军防令》

       兵役制度,秦汉时期的征兵制(战士为兵,闲时为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世袭为兵)、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

       9、古代国防工程建设?

       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始于商代。长城是城市建设的延伸和发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后经7世纪(隋)13世纪(元)两次大规模扩展。形成北起通州,南至杭州,成为军事运输和“南梁北运”的大动脉。古代海防从明朝开始,为抗击倭寇的入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新中国的国防政策?

       1、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

       2、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3、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5、实现国防现代化

       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

       7、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11、中国武装力量构成?

       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是一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12、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指在军队建设上要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并把军事斗争准备上的转变和军事建设上的转变联起 来。

       13、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质?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

       为国家利益服务,保障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平、生存、发展。国防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担负国家的对外职能,防御国外敌人的颠覆活动和可能的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担负对内职能,维护国家内部的安宁团结和经济建设的 顺利进行。

       15、中国的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 役制度。

       16、中国全民国防教育日?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17、战略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

       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湿式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

       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战略目的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

       2、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 基本依据。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3、战略力量: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它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实施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保障。是战 略决策机构根据战略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18、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成为有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必须具备的优势?

       1.经济实力上的强大优势;

       2.国家政治力量上的优势;

       3.军事实力上的强大优势;

       4.外交地位上的强大优势。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战略?(主要方面)

       1、美国的军事战略——先发制人

       2、俄罗斯的军事战略——现实遏制

       3、欧盟的军事战略——独立防务

       4、日本的军事战略——海外干预

       5、印度的军事战略——地区威慑

       20、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征?

       1.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

       3.中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而且多军事强国

       4.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与邻国“剪不断理还乱”的领土.邻海争端上

       2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到军事领域中的高技术。即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

       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对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与作战样式的发展起巨大作 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22、高技术的特点?

       1.高智力;2.高投资;

       3.高竞争;4.高风险;

       5.高效益;6.高渗透;7.高速度

       2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的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何为C4I系统

       它是指指挥、控制、通讯、电脑和情报的集成25、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及其特点?

       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目标在杀伤半径之内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特点:

       具有自主指导能力;

       直接命中率高;

       作战效能好导弹的分类?

       按导弹的弹道特征分:弹道式导弹和飞航式导弹两种。

       按射程分:

       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叫做洲际导弹,射程在4000至8000公里的称为远程导弹,射程在1000至3000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在100至1000公里的称为近程导弹,射程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短程导弹。

       27、什么是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达到开发和利用太空目的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为空间技术。

       28、何为信息化战争?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的信息化军 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 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兵种一体化 战争。

       29信息化战争包含的内容

       一个核心:指挥控制战

       两大支柱:数字化战场和信息化军队

       三个能力:全面掌握战场信息的能力多种有效的攻击能力 对被攻击目标实施毁伤评估的能力

       四种形式:精准战 计算机战 隐身战 虚拟现实战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1.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基础

       夺取信息优势——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一体化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式

       剥夺敌方的信息能力——信息化战争信息优势标志

       制信息权斗争贯穿于战争全过程——作战空间多维化

       精确打击作战形式非接触非线式化——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方法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制信息权争夺战

       指挥中枢瘫痪战

       战争结构破坏战

       心理系统瓦解战

       战争潜力削弱战

       32、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执行分系统。

       33、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

       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式制导;卫星定位制导(精确、远距离、自动对准);复合 式制导。